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大家好!我叫宫颢若,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
今天有幸当一个小小导游,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
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
它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冬暖夏凉。
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的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融为一体。
我们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总的几个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太多了,所以我们既要观赏,又要把它们宣传到全世界。
【篇二】朋友们,此刻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成为宾三洞。
它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
“宾阳”来源于《尧典》中的“寅宾日出”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
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南北二洞和中间的主窟风格迥异,截然不一样,这是怎样回事呢?原先呀,在开凿的过程中北魏宫廷突然发生了内乱,打断了宾阳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
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光最长,历时长达20xx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
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
主尊为此刻世佛释迦牟尼,在它左边是过去世燃灯佛,右边是未来世佛弥勒佛。
其实在洞中有两幅壁画可谓精美绝伦,就是在洞口内壁两侧,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别是《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展现当时宫廷佛事活动的场面,可惜这两处浮雕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走,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20xx年,批准时间为20xx年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
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
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20xx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
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
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
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
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
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
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
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写龙门石窟导游词(34篇)

写龙门石窟导游词(34篇)写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34篇)写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我是你们的导游,很荣幸今天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今天要去游览的`龙门石窟了,它可是河南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又被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景区,可谓来头不小啊!说起“龙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伊阙”。
这名字从何而来呢?整个龙门是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一山为西山,两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故称“伊阙”,那为什么又叫“龙门”呢?因为伊阙刚好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称,凡是与皇帝挂上钩的都要带一个龙字,皇帝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身体称龙体,皇帝住的地方叫龙亭,那么,位于皇宫龙亭南边的门呢自然就被称为龙门了。
龙门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碑刻2800多块。
造像以北魏、隋、唐为主。
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莲花洞。
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
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高浮雕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
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
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
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
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且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
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这寺里有我们龙门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宝贵的佛像,不过见这个国宝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得爬几十级的台阶,大家慢行。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尊敬的旅客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龙门石窟旅游。
我叫李益畅,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员,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不过提醒大家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呦!龙门石窟是在唐朝的时候建成的,距今应该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旧远近闻名,无人不晓。
来到龙门石窟,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石桥,因为这座石桥有三个桥洞,所以大家都叫这座石桥为三孔桥。
站在这座桥上,低头一看,下面是一条大江,大江波涛汹涌,浪花击打着海边的岩石,看着看着,很自然地想起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
进了龙门石窟,向四周一望,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了几个大佛身旁,越往前越多,我不由发出了感叹:这真是名不虚传的佛像天地。
这里的大佛需仰望才能看清,而小佛像只有几十厘米大小。
这些佛像姿态不一,有的拿着大刀,摆出迎敌的架势;有的躺着,好似一位生病的将军;还有的笔直地站着,似乎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士兵,正在站岗放哨,决不让敌人入侵祖国。
站在这里,抬头往上一望,你就会看到葱郁的树丛,望着那绿绿的颜色,你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随后,我们来到了白堂门旁,这可是专门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修建的。
走吧,我这就带你们去里面大开眼界。
进了白堂,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金鱼在这里游来游去,棒吧?这还不算什么。
然后我们来到了乐天堂,这里面有白居易的雕像和古代的一些器具,说到这里了,你恐怕要有些疑问,为什么这里叫乐天堂呢?不懂了吧,这是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才有了乐天堂之称。
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后花园了,那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还有白居易的诗集。
在这花的海洋、诗的世界中走着,时刻可以闻见淡淡清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龙门石窟,我感到很高兴。
这里就是位于中原地带的“九朝之都”———洛阳。
而龙门石窟在距洛阳南十二公里之处,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刻艺术之一。
现在从我们眼前流过的是奔腾的伊水。
桥上有陈毅同志亲笔所题的刚劲有力的“龙门”两字,它标志着龙门已回到了勤劳勇敢的人民手中。
沿壁而走,我们现在已经进了千佛洞。
洞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
不论四壁还是洞顶,满是高约二十厘米的小佛像。
佛像上下头脚相连,左右并肩而坐,相貌相同,神态安详。
抬头望洞顶,那一个个佛像如夏日群星,令人眼花缭乱。
千佛洞已参观完,我们现在走出洞。
大家看,那穿着各色服装的游人洞顺水势修筑的石梯上下穿行,远远望去,犹如一条伏在山间小道上磷光斑斓的巨龙在蜿蜒蠕动。
“巨龙”给这纯然一色的千年古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现在大家又望见了川流不息的伊水。
它仍在哗哗地流淌着,好像在憧憬着未来,由仿佛在说:朋友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出成千上万驰名中外的现代化“龙门”吧!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5大家好!欢迎光临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黄钧,大家可以叫我小黄,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现在我带大家去龙门石窟游览,跟我来吧!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处,是我国的5A级景区,与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称为我国三大石窟,20xx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471年—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个,佛像97000余尊。
现在,我们来到了奉先寺。
看!这里有九座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
这座佛像通高17。
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
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如弯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地凝视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容。
各位游客们,这里就是古阳洞了。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走进洛阳,你仍会发现,那几乎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段缩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的龙门石窟。
我叫何懿,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游览龙门石窟,一起体验游览的乐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
那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
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
据1962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2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
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石窟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石窟首焉。
”所以龙门石窟每年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游览。
他们都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大家到了龙门石窟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2、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3、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画乱涂。
希望你们到了龙门石窟可以细细游赏。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
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
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导读: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分享了龙门石窟导游词,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门石窟吧!龙门石窟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叫宫颢若,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
今天有幸当一个小小导游,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
它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冬暖夏凉。
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的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融为一体。
我们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总的几个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太多了,所以我们既要观赏,又要把它们宣传到全世界。
龙门石窟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蔡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伊河两岸,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距今1500多年。
伊河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适合艺术造像,利于保存。
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排列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大约参观2小时,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最大的卢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层楼高。
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和指甲一样大。
一个个佛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通用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利用到解说词的场合越来越多,解说词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你写解说词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1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带你去参观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
请叫我焦导。
现在我们在去龙门石窟的路上。
龙门石窟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会给你看它的真实外观。
龙门石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坐落在龙门山的熊耳山上,那里有许多巨大的碎石,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这么多佛像。
龙门石窟现在有2345个石窟,10多万尊佛像,3600多处铭文,甚至60多座宝塔,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珍品之一。
龙门石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吉祥,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雕塑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现在,很多佛像的正面都被损坏了,请爱护文物,不要往护栏里钻。
龙门石窟介绍2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
我叫李惟七。
你可以叫我李导。
这次,我将带你参观龙门石窟,这是一个世界遗产。
看,这是龙门石窟!我们的石窟位于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
东面是香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葬地。
右边是龙门山,中间的河是沂河!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两座山相对而望,所以龙门石窟也被称为“一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
虽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经过后人的修复,依然保存完好。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南北长1公里,佛像97000多尊,石窟1300多个。
3600多处铭文和铭文。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山石窟的脚下。
前面的洞穴叫万佛洞,两侧洞壁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小佛像。
叫万佛洞,真的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只有两厘米高。
虽然小,但都是精雕细琢,排列有序。
虽然有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的龙门石窟。
我叫何懿,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游览龙门石窟,一起体验游览的乐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
那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
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
据1962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2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
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石窟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石窟首焉。
”所以龙门石窟每年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游览。
他们都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大家到了龙门石窟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2、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3、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画乱涂。
希望你们到了龙门石窟可以细细游赏。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
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
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
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天,我正是怀着这种情绪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状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光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这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
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构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构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我们这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
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
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游客们,你们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小x,我们现在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由我带领大家进入龙门石窟窟内,愉快的龙门石窟一日游开始了!龙门石窟的发现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复杂。
龙门石窟由成千上万个洞窟组成,有潜溪寺,有莲花洞,有药方洞,有古阳洞,还有香山寺、白园、万佛洞,数也数不清。
我们先来看看莲花洞,“莲花洞”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
您看,窟顶雕刻着一朵硕大精美的高浮雕莲花,“莲花洞” 这名字就是根据这朵莲花取的。
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为:出污泥而不染。
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您能看见,左侧弟子的头部没有了,是因为头部早年被盗,现在只能在法国吉美博物馆里见到了。
大家看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个个小小的佛像,它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栩栩如生,可以想到,当时的雕刻技艺是多么精湛啊!看完莲花洞,我们又来到了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得名。
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代仍有雕刻,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
龙门石窟现在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其整体造型。
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我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这些文物。
龙门石窟还有个传说呢。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
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鱼。
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告诉他,如果再听到这种声音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石窟顷刻从山中间裂开,湖水顷出,奔腾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
水流之后,龙门石窟就出现了。
游客们,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希望你们玩得开心哟!让我们下次再见!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二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别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介绍(精选18篇)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介绍(精选18篇)河南龙门石窟介绍篇1洛阳市,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市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市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市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市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着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洛阳市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
前后400多年。
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__年左右)时期。
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
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2023年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2023年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各位旅客们:大家好!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非常高兴我能来到这里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看这“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经几个朝代修筑而成的。
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现存的石窟约1300个,佛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约3000个,佛塔约50座,佛像约10000尊。
东山有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
其中最美轮美奂的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佛。
这里,我们就重点讲一下宾阳中洞和奉先寺。
一进龙门石窟的大门,就可以看见即宽阔又一眼望不到头的伊河,风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给伊河披上了一层白沙,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龙门石窟脚下,龙门石窟的佛像全是在那陡峭的山壁上雕刻着,最大的佛像在那陡峭的山的中间,佛像头两侧的长方形窟窿,是后来人为了保护它,搭建房子的房梁用的,这样文化遗产就不会受风雷雨打了。
可是加上了这个房子以后感觉破坏了整体效果,就把房子给拆了,所以留下了八个长方形窟窿,中间的佛是如来佛祖,两旁是四大金刚,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只有两厘米这么小,最大有十几米,最小的佛在万佛洞里,佛近两千多个。
火烧洞上,石壁两旁画满了火海,使人感觉像是火烧了一样。
莲花洞,下方有莲花仙子,莲花仙子两旁有许多栩栩如生立体的荷花。
千手观音洞,是千手千眼佛,他有上千只手臂,而每只手掌心上都有一只眼睛,造型很是美丽……洛阳龙门石窟到处是美丽、惊人的石窟!好了,我们的旅行暂时就告一段落了。
西山没有大的佛龛,所以我们就不去了。
祝你在“九朝古都”——洛阳,旅途愉快!龙门石窟导游词2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
它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
“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游客都会来此游览。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通用4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通用4篇)龙门石窟讲解篇1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
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
面相长圆,较为瘦削。
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
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
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
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
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
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
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
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2潜溪寺: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龙门西山第一个皇室经营的洞窟潜溪寺,它开凿于唐高宗初年(650-655年)因在开凿此石窟时发现地面之下有暗流涌出,所以称潜溪寺。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9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9篇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 1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小导游:胡妍。
很高兴大家参加龙门石窟一日游的活动。
先为大家大概地介绍一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还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也就是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达目的地了,请大家跟我来。
看,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所以请不要在这美丽的地方留下垃圾哦!这个石窟好大,让我们近距离看看。
瞧,这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
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洛阳古称京洛、雒阳、斟鄩、洛州、河南府,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
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
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
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城,“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
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__,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

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我们俩很荣幸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解决,你们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预祝本次旅途愉快!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旅程,我们由郑州出发,走连霍高速,直达洛阳,之后前往距洛阳市13公里外的龙门石窟参观。
我们车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洛阳龙门石窟。
此刻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是郑州市市区,大家请看街道两旁绿树成荫。
因良好的绿化,素有“绿城”之称。
郑州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它古属豫州。
公元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天*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我们马上要经过的绿色双塔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
1954年,河南省的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没有使人们失望(发达的经济引领着河南甚至整个中原地区)。
现在是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强的城市,甚至是中原崛起的领头军。
郑州商贸发达,商战连连,也有“商城”之称。
此时此刻我们正行驶在连霍高速上,这是一条平安和希望的坦途,它横贯中国大陆连接连云港和新疆霍尔木兹,全长4395千米,途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省,在河南共计611千米,目前有41%的部分为高速公路,其他为一级公路,连霍高速将成为中国高速公路的横向骨干。
朋友们,我们今天顺利的旅程正是得益于脚下这条黑色的巨龙,速度可真快,现在我们渐渐驶入洛阳,来洛阳就要对洛阳有所了解,接下来,我把洛阳介绍给大家:洛阳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其古城区在洛水之南而得名,洛阳历史悠久,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年,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3篇

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3篇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于世的龙门石窟就坐落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营造时长达400余年,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省龙门石窟导游词范文1:尊敬的旅客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龙门石窟旅游。
我叫李益畅,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员,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不过提醒大家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呦!龙门石窟是在唐朝的时候建成的,距今应该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旧远近闻名,无人不晓。
来到龙门石窟,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石桥,因为这座石桥有三个桥洞,所以大家都叫这座石桥为三孔桥。
站在这座桥上,低头一看,下面是一条大江,大江波涛汹涌,浪花击打着海边的岩石,看着看着,很自然地想起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
进了龙门石窟,向四周一望,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了几个大佛身旁,越往前越多,我不由发出了感叹:这真是名不虚传的佛像天地。
这里的大佛需仰望才能看清,而小佛像只有几十厘米大小。
这些佛像姿态不一,有的拿着大刀,摆出迎敌的架势;有的躺着,好似一位生病的将军;还有的笔直地站着,似乎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士兵,正在站岗放哨,决不让敌人入侵祖国。
站在这里,抬头往上一望,你就会看到葱郁的树丛,望着那绿绿的颜色,你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随后,我们来到了白堂门旁,这可是专门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修建的。
走吧,我这就带你们去里面大开眼界。
进了白堂,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金鱼在这里游来游去,棒吧?这还不算什么。
然后我们来到了乐天堂,这里面有白居易的雕像和古代的一些器具,说到这里了,你恐怕要有些疑问,为什么这里叫乐天堂呢?不懂了吧,这是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才有了乐天堂之称。
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后花园了,那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还有白居易的诗集。
在这花的海洋、诗的世界中走着,时刻可以闻见淡淡清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导游词
旅游之前,应该先做一个攻略,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达到游玩的目的。
下面是出guo的“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请点击出guo查看。
各位游客:
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
各位朋友,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约用1.5—2小时的时间,在此,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
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
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
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
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
因龙门东山的岩层比西山的薄,不便雕凿大型造像。
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
隋代作品的代表是宾阳南洞。
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等。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
这些雕刻匠师,承担着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却又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
在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
如喜悦、慈祥、威严、矜持、苦痛,以至作为至高无量主宰的佛之庄严肃穆,胁侍人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结果。
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祖和人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变化的多样,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
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外来文化,在技法、风格上精心创造、大量创新、突破传统、刻意经营的结果。
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在参观石窟的过程中,我给各位朋友重点讲解一下龙门石窟种的几个主要洞窟。
(在潜溪寺)
这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
非常幸运的是,今天来到龙门石窟竟然能够近距离接触看经寺。
63年来,每每有游客经过于此,仅能隔栏遥望,无法看清“真身”。
今年3月10日起,该特窟首度揭下面神秘的面纱,与公众见面。
看经寺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洛阳香山。
为东山最大的洞窟。
洞的正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结构二层楼,门额上刻着“看经寺”三字。
该寺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
因为看经寺内的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所以看经寺还被列为“特窟”。
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只能在窟外隔着围栏向内看。
看经寺是龙门石窟唐代代表性洞窟之一,从其巨大的规模判断,应为皇室贵族或高级官吏、高僧大德发愿开凿的。
窟内罗汉造像精美、生动传神,对研究我国唐代高浮雕艺术、僧侣服饰、法器和禅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看经寺洞窟窟门高7米、宽5.05米,为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为龙门东山最大石窟。
与常见的穹庐顶石窟不同,看经寺窟顶呈方形平顶,开凿、雕刻这种平顶的难度更大。
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
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僧人打坐礼佛的禅堂【】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
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
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
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从香山寺往北大约5、600米来到白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没想到会在这里偶遇白居易吧......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5岁时习诗,8岁时识声韵,16岁从洛阳去到京城长安。
29岁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但始终不得志,倒是写下了3800多首代表民心,为民请命,富有人民性的诗作,其中有2800多首一直传世至今,这在历代诗人中都是少见的。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
虽尊为“少傅”,但一生清贫,喜酒善诗,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此。
白园是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一处为纪念唐代文豪白居易而修建的人文自然胜景。
这里记录了白居易与好友论诗听琴,煮茶对弈的情态,又是建在洛阳山间树海之中,很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
白居易在诗里曾说,“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
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
”白园的设计已八九分的接近于此了。
白园迎门的是青谷区。
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
幽雅至极。
夹道两旁是青色的竹子,悬瀑溅出悦耳的水声,荷花池飘送着秋日的清凉。
龙门东山叫香山,这一山谷叫青谷。
青谷把香山北坡分出了一座山峰叫琵琶峰。
白园就沿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
占地44亩,错落有致,巧为装点。
白园有不同于其他景区的三大特色。
只有先熟谙这三大特色,才能产生独特感受。
首先,寻找白居易生前踪迹,拜谒诗人墓地【】
好了,我们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请大家先去合影留恋,半个小时后,我们将集体乘车返回酒店休息了,晚上8点我们一起去逛夜景。
谢谢大家的配合。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