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五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乙型肝炎五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型肝炎五项指标的检验,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控制乙肝的发病率。方法:研究献血者中的2541例乙肝患者,并且对照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有1879例大三阳的患者,占总数的54.3%。结论:随着乙肝患者人数的增多,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还要加强乙肝的检测,从而不断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控制患病率,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五项指标;乙肝疫苗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92—0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我国是该病主要流行区域之一[2]。因此,在献血者中检测乙肝的五项指标尤为重要。乙肝的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乙肝的五项检查,就是先采集患者的静脉血,然后检测血液当中乙肝病毒的指标。本文对来兴安盟血液中心的献血者中乙肝患者进行了乙肝五项指标的分析,从而研究五项指标。
1 临床资料
研究献血者中的2541例乙肝患者,其中有1792例男性患者,1249例的女性患者,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平均
年龄为45岁。
2 结果
分析了2541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见表1。
3 讨论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是无传染的物质,它的阳性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乙肝表面抗体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复期出现的抗体,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就会消失,它在人体内有很重要的预防乙肝的作用,我国有将近1/3的人有这样的抗体[2]。乙型肝炎e抗原是存在于病毒内部的可分泌血液当中,如果是阳性,就说明病毒在体内活动,而且这种病毒有传染性。乙肝e抗体是一种针对e抗原产生的蛋白物质,如果此物质为阳性,那么就说明病毒的传染性在逐渐减弱,患者的病情处于恢复的阶段。但是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乙肝病毒产生了变异,这时候血清当中没有乙肝e抗体,但是可能会产生hbeag,这个时候就需要查hbv-dna来进一步判定病毒是否真正存在。乙肝核心抗体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igm和lgg,抗hbc-igg阳性就说明没有传染性,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如果抗hbc-igm阳性说明有病毒在活动,是具有传染性的。hbv-dna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处于病毒的核心部位,所以说,当前来判定抗病毒的治疗是否有效果,主要就是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少为指标[3]。
临床上常将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称之为“大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多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肝硬化、乙肝潜伏期、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每个个体中都有其固有特征。诊治需综合判断,采取不同措施。hbsag、hbeab和hbcab三项阳性就叫做“小三阳”。这类患者病毒复制已缓解,传染性弱,临床大多表示疾病在好转或恢复。综上所述,我们应加强乙肝检测,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有效控制其发病率和患病率,达到提高我国居民身体素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晓萍.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实用肝病学杂志[j].1999,4(2):122.
[2] 张玉萍.关于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几点看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205-206.
[3] 张力,高维英,姜冰,等.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 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