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历史及未来

合集下载

中国城池史——江苏淮安篇

中国城池史——江苏淮安篇

中国城池史——江苏淮安篇淮安地处淮河南岸,商周时为淮夷所居之地。

春秋时属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沟通江淮,邗沟于末口接入淮河。

但由于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位高,于是在此处筑堰以控制水位,北上的船只由此渡堰入淮,称为北辰(神)堰。

秦统一后,设置淮阴县。

北辰堰扼守江淮交通咽喉,周边人口逐渐积聚。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山阳县,为山阳郡治,并筑城池拱卫(俗称旧城)。

南齐永明七年,置淮安县(这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淮安之名)。

刻有山阳字样的城砖隋开皇元年(581年)废山阳郡,改设楚州,治于寿张县。

十二年(592年) 移治山阳县。

大业初废楚州,淮阴县并入山阳县,但不久又重置。

张爱萍将军拍摄的淮安庆成门唐武德八年(625年)复置楚州(初称东楚州),仍治山阳县。

天宝元年(742年) 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楚州。

上元二年(761年)重修山阳县城。

唐代,楚州、泗州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全国性大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清代山阳县志县城图北宋时重筑山阳县城,至宋金战争时,金军以山阳城坚固,称之为“银铸城”。

南宋时,楚州地处宋金、宋元交战前线,为双方反复争夺,归属和建置多混乱,加之黄河夺淮入海,淮河流域水患频发,楚州的繁华亦逐步衰落。

宋孝宗时,守臣陈敏重加修葺。

乾道七年(1171年),于旧城以北一里筑北城。

绍定元年(1228年)改楚州为淮安军,改山阳县为淮安县(从改名淮安即可看出,此时的淮河流域时常遭受天灾及战乱,百姓渴望淮地安宁)。

1936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淮安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名山阳县,为淮安路治。

元末为应对江淮农民起义,将土城稍加补修。

张士诚占据江淮后,以部将史文炳驻守淮安。

史文炳为更好的控制水道,于旧城北方(北辰镇之西)宋代北城故址上重修新城。

明初改为淮安府,仍治山阳县,洪武十年,增修城池,并以砖石包砌(包砌新城的砖石取自拆毁的宝应城墙),漕院署前台设谯楼(镇淮楼)。

旧城原有五座城门,至明代仅剩其四:东门瞻岱,南门迎薰,西门庆成(西门之北原有清风门,宋末塞废),北门承恩。

淮安楚州古城:千年文化的见证之地

淮安楚州古城:千年文化的见证之地

淮安楚州古城:千年文化的见证之地淮安楚州古城,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

作为淮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楚州古城见证了千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人们了解古代楚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楚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楚国是楚州地区的主要政治和军事力量,楚州作为楚国的重要城市,曾经是楚国的都城,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

楚州古城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如楚王陵、战国城垣、古城门等,这些遗迹见证了当时楚州的辉煌和风云。

楚州古城的城墙是古代楚州城的核心部分,也是楚州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城墙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城墙完整地保留下来,长约5公里,高达9米,呈东西走向。

这座城墙在当时是楚国侵略北方的屏障,也是楚州人民的重要防御工事。

如今,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散步,感受古代城市的壮丽和庄重。

古城内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楚王陵。

楚王陵是楚州古城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古墓群,最早的楚王陵可追溯到公元前210年左右。

陵墓内有壁画、青铜器、玉器等丰富的文物,展示了古代楚州的文化和艺术风貌。

楚王陵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楚文化和楚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楚王陵,楚州古城内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景点。

例如,楚州古城内的文庙是楚州地区的学问中心,供奉着楚国的名臣和文化名人。

文庙内有独特的楚州文化展品,展示了楚州地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

此外,楚州古城内的楚庙、楚王庙等也是楚州人民信仰和崇拜楚国英雄的重要场所。

楚州古城的传统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多样。

每年的楚州古城文化节是楚州地区最为盛大的节庆活动之一,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文化节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楚剧、楚曲等传统表演,品尝楚菜、楚酒等传统美食,感受到楚州古城的浓厚文化氛围。

楚州古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非常重要。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楚州古城已经面临着许多保护和修缮的挑战。

淮安市发展前景

淮安市发展前景

淮安市发展前景淮安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地处沿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之间,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的重要节点城市。

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为淮安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市委、市政府也积极引导着淮安市的发展,为其未来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首先,淮安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处,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淮安市周围的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农业是淮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淮安市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有着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淮安市还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这为淮安市的能源工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其次,淮安市交通便利。

淮安市位于南京至南通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同时还有多条铁路和水路运输网络贯穿其中,这使得淮安市的物流和交通运输体系十分完善。

此外,淮安市还有淮阴港和金湖港两个港口,为外贸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淮安市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

近年来,淮安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

同时,淮安市还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提高城市的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淮安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淮安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淮安市作为连接沿海与内陆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强了淮安市的经济发展基础。

此外,淮安市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全体淮安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淮安市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辉煌。

淮安:天下之中,运河之都

淮安:天下之中,运河之都

淮安:天下之中,运河之都作者:越声来源:《小演奏家》2018年第06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素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的美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盛赞淮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在历史上,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既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淮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

淮安运河文化之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此后邗沟经不断开凿整修,至公元1293年形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

淮安运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淮安运河博物馆就是一座具有厚重运河文化特征、鲜明地方文化气息和独特生态园林特点的综合类博物馆群,总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博物馆主体坐落在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运河中洲岛上,下辖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陈潘二公祠及周信芳故居陈列馆,博物馆群运用图板、书画、人物蜡像、幻影成像、场景再现、实物展示、多维全息数码互动游戏、声光电技术等复合方式布展,呈现了运河历史、地方戏曲、当地名人、河道治理、漕粮仓储运输对“运河之都”淮安的影响。

其中,淮安戏曲博物馆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

淮剧由苏北民歌、号子、民间说唱及香火戏发展而来,产生于两淮(淮阴、淮安),流行于盐阜(盐城、阜宁)、扬泰(扬州、泰州)以及沪宁沿线和皖东地区。

穿行于博物馆内,随处可以感受到王瑶卿、周信芳等戏曲大师和傩戏、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淮河以甘甜丰润的乳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淮安人,也哺育了一位又一位历史丰碑式的将相之才和文学巨匠。

晚清以来淮安(楚州)文化现象回顾与思考

晚清以来淮安(楚州)文化现象回顾与思考

晚清以来淮安(楚州)文化现象回顾与思考展开全文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极,建立明王朝。

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惠帝朱允炆的王位,迁都北京,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使南方的大米、绸缎、贡品能源源不断运往帝京,大规模整治和修通了京杭大运河,为控制这条经济大动脉,使之畅通无阻。

明王朝在淮安(楚州)设漕运总督署、建府署、榷关,并给予漕运总督以兵备、财政、司法审判以至行政管理等权力。

明初为发展生产,又推行“移民政策”,当时楚州的人口遽增,商业繁荣,使淮安逐渐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淮安的这种“昔日辉煌”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康乾盛世”也达到了顶点。

如果单从文化方面考察,在清顺治、康熙时即形成了以邱象升、邱象随兄弟为代表的“邱氏文学世家”,稍后兴起了以阮学浩及阮葵生、阮芝生父子为代表的“阮氏文学世家”。

到清道咸年间,淮安经历五百年沧桑,五百年的文化沉积,在文化界、学术界出现了名扬全国的潘德舆、鲁一同、丁晏、高延第四位文人、学者。

到同光年间又出现了著名学者徐嘉、段朝端。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继吴鞠通以后,则形成以刘金方为代表的人数众多“山阳医派”的医生群体。

同时绘画、书法、出版亦有长足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刺激经济的发展。

此时淮安城里形成了有较高政治地位、丰厚经济实力、渊远文化素养的“丁、韦、何、许”“四大家族”。

对于“潘、鲁、丁、高”以及徐嘉本书均有专题述及,现对晚清淮安文化的保存、传播做出巨大成绩的段朝端、王锡祺和“四大家族”作一简单介绍。

段朝端(1843—1913)字笏林,号蔗叟,晚年病足后又名“蚓”。

15岁即入县学为秀才。

后数次参加江南乡试均未中式。

乃博览群书,访问淮故,有志著作。

21岁开始设馆课徒,从此一生教学、著述,从事淮安地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工作。

中年后曾报捐了个“试用训导”,50岁后曾先后做了几年仪征、甘泉、兴化、海州等县学的学官。

其弟子遍及两淮和苏北,有的不少中举、中进士,成了达官显贵,如丁宝铨。

运河之都——淮安的兴衰

运河之都——淮安的兴衰

一、我们的家乡淮安属江苏省省辖市,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4县,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17.68万。

距今约四万年,淮安已出现人类足迹。

相传大禹曾治水于此,故其名有淮水安澜之意。

南齐时期,“淮安”之名始见。

历史上淮安曾经一度兴盛,成为全国性城市,走出了多位历史名人,但近代却不断衰败,尽失历史荣耀,从一座繁华的大城市蜕变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苏北小城。

淮安,是一座拥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了解淮安的兴衰历程,有助于我们找出兴衰的原因,找到淮安发展的方向,为家乡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兴盛的基础夏朝伯益的后裔在淮安地区建立了封国——徐国,创造了发达的农牧业和纺织业。

今天出土了大量当时使用的钱币,说明当时的商贸也很发达。

淮安地区处于交通枢纽,淮阴故城、泗口镇和北辰镇(即淮安前身)先后兴起。

当时陆上交通干道善道也经过淮安,在这一古道上出土了大量文物,如著名的陈璋圆壶。

淮安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也有所发展。

淮安地区扼交通要津,富灌溉之利,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秦汉时期,淮安地区的水利工程得到较大发展。

汉献帝时陈登筑高家堰30里,阻挡了淮河洪水,淮安土地丰饶,农业繁荣,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三、淮安的繁荣(1)大运河的开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余万人开通自洛阳至泗州的通济渠,又征发淮南十余万人将邗沟截弯取直。

隋大运河在淮安境内总长约300里,“渠广四十步,旁皆筑御道,树以柳”。

这条劳动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开凿的大运河给淮安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历史意义被后人无数次地评说。

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民南迁,开发江南,我国的经济中心向南迁移。

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南北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兴起。

江淮历史名城淮安-2021苏北行(7)

江淮历史名城淮安-2021苏北行(7)

既然是"江淮历史之旅", 注重一下淮安历史是必然的。

淮安城有着2200年的建城史,明清时期的淮安府城,为漕运咽喉,商业十分兴盛,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当时城区位于运河岸上,周边水域广阔,老城的西部和城东是多水地区,只有城的中部及南北一线地势较高。

淮安府署就设置在府城中部偏北地区,总督漕运部院设在全城的中部,府学试院、督学部院和山阳县署则设在中部偏南地区,漕运刑部大堂设在城西南隅。

淮安城内名胜古迹星罗密布。

淮安府署作为全国仅存之一的古代府级官衙,是众多古迹中的佼佼者,非常值得一看。

淮安府署曾审理过李毓昌(《天下粮仓》)案等著名案件,关汉卿以淮安府署所审案件为题材,编写了戏剧《窦娥冤》。

1、淮安州府衙门有趣的是,漕运总督府已基本荡然无存,但在同一城市中,与其相距不远的淮安州府衙门却基本上完整无损。

看来随着漕运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漕运总督府也就只能如此了。

而无论怎样,政府总是要存在的,所以作为地方政府的淮安州府衙门也就仍旧矗立在那里。

历史好像真是在开玩笑!这座全国少见保持完好的州府衙门,是洪武三年(1370年)时任淮安知府姚斌选址建设的,作为淮安府的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至今已有645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座完整州府衙门之一(另一座在河南南阳)。

进入大门,就来到大堂前的大院。

大堂为知府处理公务之处,处于大院正面,坐北朝南。

大院东西两侧按左文右武,文为上、武为下的传统排列府署的办事机构六科,东面是吏科、户科、礼科,西面为兵科、刑科、工科,对应着朝廷的六部,办公用房简单朴素。

院落中央是一座横跨甬道的四柱三门冲天柱式牌坊称"诫石坊”,背后刻写的是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宋太祖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在一篇文章中截取了这么十六个字,规定刻写在全天下的府衙里,告诫世上为官者时刻要记住你的收入都来自百姓的血汗,百姓好欺,但你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上天的慧眼。

淮安历史沿革

淮安历史沿革

幻灯片1幻灯片2幻灯片3幻灯片4秦末汉初,淮安境内曾设置淮阴侯、射阳侯、东阳侯、盱眙侯等侯国,并出现韩信、陈婴、枚乘等一批杰出人物,这是淮安在中华文明史上初次登台亮相。

然这段时间过于短暂,此后直至东汉末年,淮安长时间的默默无闻。

幻灯片5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南北分裂,淮河成为群雄和南北政权之间天然的分界线,位于淮河、运河交汇处的山阳,位于淮河、泗水交汇处的淮阴,位于淮河和汝颍诸河交汇处的盱眙,其军事地位凸显,先后升格为郡、镇。

广陵郡治亦曾迁至淮安。

幻灯片6南方政权视淮安为都城的北门,往往派都督将军亲自镇守,淮安境内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事,淮安之战往往决定一代王朝的兴起或消亡。

淮安于此时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确立自己的地位。

幻灯片7隋唐时期,淮安开始走向辉煌。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即设总管镇楚州。

唐开元中,定天下州府为“四辅、六雄、十望、十紧”,“四辅”为京城四面之州郡,其余的雄州、望州、紧州的遴选都以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作依据,楚州被列入十大紧州之一[1]。

幻灯片8盛唐以后,紧州名录虽经数次调整,但楚州始终包括在内。

紧、望、雄、辅及京城总计31名(不包括大都督府及边境都护府)。

如果我们要给当时的楚州排个名次,综合各方面因素,当列全国30名之前[2]。

其时,山阳县亦升为望县,全国计1573个县,列望县的仅85个。

幻灯片9到了北宋,淮安的经济进一步繁荣,首先是得益于漕运。

因宋王朝经济更加依赖南方支撑,漕运量比唐代大幅度增加,大中祥符初,经楚州的漕米运输高达700万石,另有菽100万石[3],约是唐代的6~7倍(后额定岁漕600万石),宋建都开封,即为迁就江淮漕运。

幻灯片10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宋金以淮河为界,楚州成了南宋的边关重镇。

绍兴五年,韩世宗以京东、淮东路宣抚制置使兼河北诸路招讨使置司镇楚州。

后淮南东路镇抚、都统、制置、安抚及转运五司长期开府山阳,并设楚州团练使、兵马钤辖、兵马都监等武官,楚州成了南宋王朝抗金前哨。

淮安市未来发展SWOT分析

淮安市未来发展SWOT分析

淮安市未来20年发展SWOT分析一、淮安概况与经济发展现状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江苏省省辖市,淮安位于苏北平原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度,降水量940毫米,日照时数2130-2430小时。

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拥有耕地40万公顷、丘陵山地3.7万公顷,水域4万公顷。

地下蕴藏多种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岩盐、芒销、凹土储量分别达26万吨、1亿吨和0.65亿吨。

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全国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重要水陆交通枢纽、江淮平原重要商埠和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环境优良、投资政策优惠,是投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温馨生活的家园。

近年淮安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淮安南面紧邻中国新兴的,飞速发展中的,在祖国国土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极具发展前景的长江经济带。

并且与中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最为发达、发展最具活力、也最具发展前景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近在咫尺;东面紧邻沿海地区,本身处于江苏沿海经济区域当中,是中国最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几个经济洼地中的一员;而北面接壤的则是中国除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以外第三条具有全国意义,在国土开发当中具有至关作用的大陆桥经济带。

同时淮安也处于中国五大河流当中唯一没有深度开发的淮河流域,是淮河沿岸最大城市、最大工商业中心。

二、优势分析(S-Superiority)2.1 区位交通方面淮安具有明显优势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北接连云港,东北接盐城市,偏南接扬州市,南邻安徽省,西连宿迁市。

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24.06万,现辖4县4区。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水运河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

《我的家乡淮安》PPT课件ppt

《我的家乡淮安》PPT课件ppt
淮安位于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多次激战。淮安 人民英勇抗敌,为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贡 献。
02
淮安的文化特色
淮安的美食文化
01
淮扬菜系
淮安是淮扬菜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淮扬菜以其清新雅致、鲜美滑嫩而
著称,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02
淮安特色小吃
除了淮扬菜外,淮安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韩信
淮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韩信在淮安地区出生长大,后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成为 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漕运文化
淮安自古以来就是漕运重镇,明清时期更是漕运总督驻地 。漕运文化的繁荣为淮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古运 河、总督署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淮安保卫战
《我的家乡淮安》 PPT课件
目录
•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淮安的文化特色 • 淮安的风景名胜 •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介绍
水陆交通枢纽
淮安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城市之 一。淮安拥有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被誉为“南北交通的咽喉,东西水路的枢 纽”。
VS
明祖陵
位于淮安盱眙县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 陵墓,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04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
经济增长迅速
淮安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产业特色鲜明
淮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同时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淮安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淮安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淮安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淮安,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以下是淮安历史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地理概况
淮安地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淮安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历史
春秋时期,淮安地区属于吴国,后经过多次战争和政治变迁,逐渐成为楚国的领土。

秦朝时期,淮安地区设立了淮阴县,标志着淮安地区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行政区划。

历史人物
淮安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时期的名将韩信,他的故事“韩信点兵”广为流传。

另外,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也曾在淮安地区活动,留下了许多抗金的遗迹。

文化发展
淮安是淮扬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淮扬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此。

淮安的戏曲文化也非常丰富,尤其是淮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重要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淮安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淮安地区也是重要的战场,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历史遗迹
淮安地区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如清晏园、淮安府学等,这些遗迹不
仅见证了淮安的历史变迁,也是研究淮安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现代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淮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淮安的
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重
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结束语: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通过了解淮安的历史,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关于淮安历史文化的作文

关于淮安历史文化的作文

关于淮安历史文化的作文
淮安,这个地儿,历史悠久得很,是江苏的一个老城。

这儿不仅
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让人一提起就忍不住要摆一哈。

首先,咱们得聊聊淮安的地理位置。

淮安位于江苏省的中北部,
紧挨着洪泽湖,是个水陆交通的要冲。

这里的水土养人,所以历史上
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大文豪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他的老
家就在这儿。

再来说说淮安的历史文化。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古时
候的船只来来往往,商贸繁荣得很。

这里的清晏园、文庙、周恩来纪
念馆等等,都是历史的见证。

特别是周恩来纪念馆,记录了周总理的
一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淮安还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比如说淮剧。

淮剧是江苏的地方戏曲
之一,曲调优美,表演生动,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还有淮安的小吃,比如淮安茶馓、平桥豆腐,都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最后,咱们得提一提淮安的民俗。

这里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
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比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端午
节的赛龙舟,都是热闹非凡的场面。

总之,淮安这个地方,历史悠长,文化丰富,是个值得一游的好
地方。

无论是来学习历史,还是来品尝美食,或者是来感受民俗,淮
安都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咱们四川话说得好:“巴适得很!”淮安,确实巴适得很!。

淮安的历史及未来

淮安的历史及未来

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

淮安历史上英才辈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此外还有汉代军事家韩信,汉代辞赋家枚乘,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朝的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等,《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是在淮安长期定居期间创作了《老残游记》这一名作。

淮安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沿大运河,环洪泽湖,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观赏名胜古迹。

境内的盱眙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风光,为淮安新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区号:0517邮编:清浦区:223002,清河区:223001,城南:2230032007年8月,淮安市固话、小灵通升至8位。

原7位号码在前面加8。

位置: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全市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近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46万。

区划: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原淮阴县)、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和金湖、盱眙、涟水、洪泽4县。

淮阴、清河分别是今淮安市的辖区名称,于2001年2月1日始改名为淮安。

淮安市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古往今来一直是军事要地。

2005年开始通了火车。

基本概述淮安地处苏北腹地,北接连云港,东北接盐城市,偏南接扬州市,南邻安徽省,西连宿迁市。

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24.06万,现辖4县4区。

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历史上曾是潜运枢纽、盐运要冲,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人文答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的历史演变概括50字

淮安的历史演变概括50字

淮安的历史演变概括
1.青莲岗文化:6000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载入史册的“青莲
岗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
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

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
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马头镇)、盱眙(治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治今盱眙县马坝东南)。

4.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建置也较稳定,大抵淮北属泗
州(治今盱眙县城北淮河对岸),淮南属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镇),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

5.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

明代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
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共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使得它成为了国内外游客追寻历史与文化的热门目的地。

淮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古代,淮安是大都市-洪泽,是楚国的都城之一。

之后,经过几个朝代的更迭,特别是南京等城市的建设,淮安逐渐沦为边缘地区。

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淮安作为一个文化名城的发展。

淮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找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淮安古运河。

古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贯穿淮安城区,是城市的重要水系。

沿着运河漫步,可以欣赏到古老而美丽的运河风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淮安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值得一游。

比如,龙山寺是淮安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始建于公元342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寺庙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佛教文物,是了解淮安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除了寺庙,淮安还有许多古建筑群,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其中之一就是淮安古城墙。

淮安古城墙建于明代,是当时淮安城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古城墙仍然保留着一些完整的部分,如临河城门。

古城墙带给人们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让人们想象当年城市的繁荣与辉煌。

此外,淮安还有一些名胜古迹,如清河古街和钟楼。

清河古街是淮安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里保存了许多传统的商铺和手工艺品店,是购物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天堂。

钟楼则是淮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古代城市的象征,也是淮安历史的见证者。

淮安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这座城市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和文化名人,他们创作了许多珍贵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其中,袁枚是淮安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医生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和散文广为流传。

另外,淮安还有许多传统的文化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剪纸、舞龙舞狮和传统音乐表演,这些活动体现了淮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古运河遗址:淮安的历史遗迹

古运河遗址:淮安的历史遗迹

古运河遗址:淮安的历史遗迹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一个古代水运枢纽,淮安曾经有许多运河交汇于此,成为商贸繁荣的地方。

在淮安的境内,保存有众多的古运河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淮安的繁荣历史,也是历史爱好者和游客们寻找古代水运文明的宝贵资源。

淮安的运河系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淮安成为了古代运河的枢纽城市之一。

淮安境内的运河遗址主要包括京杭大运河、徐淮运河、凤凰河等。

这些运河遗址记录了淮安在古代水运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是淮安的重要运河之一。

这条运河的正式名称为京杭大运河,贯穿了中国的东西部,全长超过1,400公里。

在淮安境内,京杭大运河的遗址仍然可见。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曾经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提供了畅通的水路交通,方便了商品的运输和贸易往来。

如今,这些运河遗址成为了淮安历史的见证,也是游客们感受古代运河文化的重要场所。

其次,徐淮运河是淮安的另一个重要运河遗址。

徐淮运河是连接徐州和淮安的重要水运通道,全长约220公里。

在古代,徐淮运河为淮安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淮安与周边地区进行物资贸易的桥梁。

如今,徐淮运河的遗址受到保护,并成为了文化旅游的景点。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船运的繁华景象,感受水路交通的便利。

凤凰河是淮安最著名的一条运河,也是淮安的古代水运重要通道之一。

凤凰河是连接淮安和扬州的水道,全长约80公里。

在古代,凤凰河被视为淮安的经济命脉,也是重要的商贸运输通道。

凤凰河畔的古运河遗址仍然保存完好,游客们可以通过游船等形式,领略到凤凰河的风采。

如今,凤凰河的河道两岸还建有许多古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与运河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淮安的古运河遗址无疑是一部古代水运文明的活化石。

通过对这些古运河遗址的探寻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水运在淮安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繁荣景象。

而且,这些古运河遗址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使得淮安的历史更加丰富多样。

淮安:历史名城

淮安:历史名城

淮安:历史名城淮安是江苏省的一个历史名城,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淮河畔,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淮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淮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曾是吴国的一部分,后来又相继成为楚国、秦国、汉朝等王朝的治所。

淮安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建筑、文物和风俗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辉煌过去。

淮安的古城墙是城市的重要标志,曾经是城市的防御工事,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

这座古城墙修建于明朝,高大而坚固,现在已成为淮安的一处重要景点。

另外,淮安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宗庙,这些寺庙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其中最有名的是南湖佛香阁,它是淮安著名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唐朝,历经数次修缮,现在已成为淮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淮安的历史名人也众多,他们或者在淮安出生、或者在淮安工作、或者在淮安做出了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清代作家施耐庵,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水浒传》至今仍然影响深远。

施耐庵在淮安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的作品中也留下了一些淮安的人情和风景。

淮安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蜡染、刺绣等,这些手工艺技艺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这些手工艺作品以其细腻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淮安的广场上,常常可以看到当地手工艺人表演他们的技艺,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这些手工艺品是淮安文化的一部分,展示着淮安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触感。

除了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淮安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点,如洪泽湖、渔山湾、涟水湾等。

洪泽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这里有着广袤的湖面和壮丽的湖岸线,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渔山湾则是一个以水上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区,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水上运动设施和娱乐设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

涟水湾则以其悠闲宁静的氛围和美丽的湖景而闻名,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充满文化底蕴的古老村落。

在这里,人们可以漫步在湖畔,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

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

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地名网 2006-5-25 点击次数:258介绍淮安历史沿革的文章---------两淮的前事和今身前言作为一个淮安人,在外地经常会被人问起淮阴、淮安的事情,特别是三淮一体之后,三淮地名十分混乱,不要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不一定搞清其中的关系。

本文最初应某BBS城市周活动之邀而作,旨在向各地网友梳理淮阴淮安的历史关系,后经整理扩充。

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历史资料,也吸取了一些本地朋友的观点,再此一并表示感谢!题解“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一解为“淮南”、“淮北”之合称,泛指今日苏皖两省淮河南北的地方,是纵向概念;一解为“淮东”、“淮西”之合称,分别指代苏皖两省江淮之间的地方,是横向概念。

就江苏来说,“淮南”的范围大致和“淮东”重合。

因为运河的开凿,赋予了江苏江淮之间一个比单纯“淮南”更有意义,更让人充满遐想的地理名词---“淮东”。

也因为运河的开凿,串起了两个近在咫尺并同样谱写了辉煌历史篇章的淮东“两淮城市”---淮安和清江(淮阴)。

淮阴城、北辰镇,淮安源出淮阴作为地名,淮安的名气远大于淮阴,不仅是因为开国总理的缘故,更是因为“淮安”作为路、府等二级政区名从元代启用直至民国废,其间历尽六百余年而未间断,而且曾作为江苏省面积第一大府,明清时期繁荣非常,因此有着十分稳固的民间基础,在苏北一带影响之深远更不必说了。

相较之下,作为地名的“淮阴”则显得微不足道,影响力也有限。

然历史上,却是先有“淮阴”,后有“淮安”。

古淮安地区地处淮水、泗水尾闾,东临大海,南达大江。

邗沟未开辟前,南船北上,系由大江入大海,由云梯溯淮而上,至淮阴故城,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向西北可由涡、颍水直达皖豫而入中原。

所以在以自然河道占交通主动脉的上古时期,控扼淮水、泗水咽喉的淮阴城最早兴起。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淮扬运河),沟通江淮。

邗沟初创时期,淮河水床较邗沟为低。

运河水流自南向北,一泻而入淮水,不利航行。

淮安的意思解释

淮安的意思解释

淮安的意思解释淮安的意思解释: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

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作为扬州城的组成部分,古淮安与扬州同样繁华富庶、人文荟萃。

而当今的淮安,则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融入了长三角城市群,以古韵新姿继续演绎着“运河绝版地,江淮第一州”的新传奇!隋开皇九年( 589年)炀帝即位,改江都郡为淮州,取安宁之意,置总管府,驻淮阴。

唐武德四年( 621年),改为淮安郡。

唐天宝元年( 742年),复为淮阴郡,乾元元年( 758年),升为淮阴军。

北宋初年,仍置淮阴军。

北宋时期淮安城区先后属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治所均在淮阴。

金时,改淮阴军为淮阴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淮阴直隶州。

中华民国元年( 1912年),废州存县,复名淮阴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0年1月设淮阴专区,专署驻清江市,下辖淮阴、涟水、洪泽、金湖、盱眙、淮安等8县。

1952年12月11日,因江苏省已有淮阴、淮安两个省辖市,且淮阴、淮安两县与江苏省另外的淮阴、淮安两县重名,故撤销淮阴专区,所属各县划归江苏省。

1962年1月1日恢复建制,改淮阴专区为淮阴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淮阴市升格为省辖市,与淮阴地区合并,实行以市领导县体制。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淮阴地区,设立地级淮安市。

淮安自古为漕运要冲,素有“南船北马”之称,明清时期是大运河最为繁忙的水陆码头。

明清两代,淮安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1、她以一种平和而淡然的态度诠释了真正的人生。

从对一草一木的细心呵护到对一张报纸的反复阅读;从对一本书籍的轻轻翻动到对一页白纸的细心擦拭,这些不也正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吗?它们同样能够带给我们一份快乐和满足。

2、有时,他会跟老婆撒娇,说:老婆,我现在很累,帮我按摩一下,舒服一下吧!于是老婆会放下手里的家务活,给他按摩,但是,老婆按得非常认真,他就没那么舒服了,还一脸的不高兴,还嫌老婆按得不够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

淮安历史上英才辈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此外还有汉代军事家韩信,汉代辞赋家枚乘,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朝的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等,《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是在淮安长期定居期间创作了《老残游记》这一名作。

淮安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沿大运河,环洪泽湖,既可领略自然风光,又可观赏名胜古迹。

境内的盱眙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风光,为淮安新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区号:0517邮编:清浦区:223002,清河区:223001,城南:2230032007年8月,淮安市固话、小灵通升至8位。

原7位号码在前面加8。

位置:位于苏北平原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全市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近500万,其中市区人口246万。

区划: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原淮阴县)、楚州区(原县级淮安市)和金湖、盱眙、涟水、洪泽4县。

淮阴、清河分别是今淮安市的辖区名称,于2001年2月1日始改名为淮安。

淮安市是江苏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古往今来一直是军事要地。

2005年开始通了火车。

基本概述淮安地处苏北腹地,北接连云港,东北接盐城市,偏南接扬州市,南邻安徽省,西连宿迁市。

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24.06万,现辖4县4区。

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历史上曾是潜运枢纽、盐运要冲,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人文答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

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

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为主体并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体系。

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水运河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

淮安市位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畔,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和年轻的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

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澜之意。

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

自然地理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杨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沐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沐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沐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

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

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

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

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

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

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

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

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

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

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

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

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

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

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

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

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早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