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卤族元素(第3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能够分析和解决有关卤族元素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阐述卤族元素的共同性质和各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2.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位置和特性与它们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及性质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盐、海水、海带等与卤族元素相关的物质,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兴趣。

2.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2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共同特性: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

3.不同卤素元素的性质及用途(40分钟)介绍氯、溴、碘的常见化合物和用途,并通过实验展示卤素的一些特性,如Cl2气体与亚铁离子作用生成蓝色亚铁离子和I2溶液与淀粉的反应等。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1.讲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周期表位置(30分钟)通过教材的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2.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卤族元素,在白板上绘制该元素的原子模型,并介绍该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3.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卤族元素的理解。

第三课时:卤族元素应用和问题解析1.卤族元素的应用(20分钟)通过讲解卤族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消毒、制药、农业和摄影等,激发学生对卤族元素的应用的兴趣。

2.解析问题(3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为什么卤族元素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1价阴离子?为什么卤族元素的活动性逐渐减弱?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答这些问题。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优质教案(配合新课标编写)目录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物质的量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节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本课以图片导入,共有“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转化”两部分内容。

具体来说,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继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然后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基于分类观,按照元素组成,能对已知物质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简单分类,利用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等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

2、学会从微粒大小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理解分散系、胶体等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 卤族元素同步备课课件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3课时 卤族元素同步备课课件











菜单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新课标 ·化学 必修2





化学方程式

教 学 方 案
静置后,液体分层, 上层 无,色下 层 橙红色 .
2NaBr+Cl2=== 2NaCl+Br2 .
当 堂 双 基




课 前 自
静置后,液体分层, 上层 无,色下 层 紫色 .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必修2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必修2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演示结束

新课标 ·化学 必修2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化学 必修2











3.化学性质

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 方 案
H2+F2===2HF,H2+Cl2光照==或==点= 燃2HCl 等;
堂 双 基



与 H2 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重庆市高一化学《卤素》学案(三) 新人教版

重庆市高一化学《卤素》学案(三) 新人教版

《卤素》复习教案(三)一、卤族元素(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其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F2 I21、颜色渐加深,状态从气液固,密度从小大,熔沸点由低高(分子晶体)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小,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下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二)化学性质由于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极易得一个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强氧化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化合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减弱,其氧化性逐渐减弱,主要表现1、都能与金属反应①F2和所有金属都能反应.②C l2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③B r2和较活泼金属反应.④I2只和活泼金属反应.2、都能与H2、P等非金属反应.①F2和H2在暗处即爆炸(F2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②C l2和H2需光照爆炸③B r2和H2需加热且缓慢化合(不爆炸)④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仍为可逆反应.3、特性:易升华①I2 ②溴——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封.使淀粉变蓝色③F2——最强氧化剂,不能用氧化剂将F-氧化为F2(只能用电解法)F元素无正价.且能与稀有气体化合.④卤化氢——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其中只有HF剧毒,但HX都是大气污染物,水溶液均呈酸性,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从HF HI,酸性逐渐增强.⑤NaX——只有NaF有毒可用作农药.⑥CaX2——只有CaF2不溶于水,CaCl2作干燥剂.⑦AgX——只有AgF可溶,AgX均具感光性,AgBr作感光材料,AgI作人工降雨材料.HClO、HClO2、HClO3、HClO4⑧酸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XX (n=1,3,5,7)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具有强氧化性.二、卤素互化物——'n例:已知BrFn 与水按3:5物质的量比反应,生成HF 、HBrO 3、O 2和Br 2,且O 2和Br 2物质的量相等.请回答:(1)n= (2)氧化产物是 (3)1mol 水可还原 mol BrFn? 解析:(1)根据题意:反应式为3BrFn+5H 2O=3nHF+aHBrO 3+bBr 2 +bo 2由于O 2与Br 2物质的量相等,且反应物只含3mol Br 元素,则a=b=1根据H 原子守恒3n+1=5×2 n=3.(2)元素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显然为HBrO 3和O 2.(3)还原1mol BrF 3必提供3mol 电子,而1mol 水只能提供2mol 电子则可还原mol 32BrF 3. 3、拟(类)卤素——这些虽然不含卤素原子,但其性质与卤素相似.如(CN)2、(SCN)2、(SeCN)2、(OCN)2等。

1.1.3 《卤族元素》导学案

1.1.3 《卤族元素》导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1.3 《卤族元素》导学案乾县二中李强班级姓名【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 探究第ⅦA族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阅读教材第7页的【学与问】,总结卤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间是否存在联系?能否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来解释一下卤素单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呢?1.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都只有个电子。

因此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而表现出非金属性2. 递变性:从F到I,核电荷数逐渐,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原子核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即逐渐减弱。

二、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阅读课本第8页的资料卡片中的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

①颜色: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颜色逐渐(加深/变浅)②状态:气态-液态-固态③熔沸点:逐渐④密度:逐渐⑤溶解性:逐渐减小1NaBr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KI 溶液滴加氯水滴加CCl4上层:无色【提示】在卤素单质中,Cl2易液化,溴单质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碘单质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见课本第8页)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反应程度依次,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Cl2+NaBr ===== Cl2+Br-=====Cl2+KI =====Cl2+I-=====Br2 + KI ===== Br2 + I-=====注意: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F2+2H2O = 4HF + O2一、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①剧烈程度:F2>Cl2>Br2>I2②条件:③生成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我们可以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强弱,那么,通过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比较非金属的氧化性的强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3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3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1)
A.HAt很稳定B.AgAt易溶于水
C.砹易溶于有机溶剂D.砹 是白色固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
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增强
规律: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溶解度
(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
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卤族元素

0.71nm

0.99nm

1.14nm

1.33nm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
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教学难点
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 精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第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 精

第一章第一节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第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特点。

2.能说出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1.卤素元素的性质2.卤素元素结构与性质的联系3.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条件的分析,探究卤素单质性质的规律性与特殊性【预习案】【导学流程】(一)基础过关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1.填写下列表格2.分析观察上表,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其变化规律是。

[归纳总结]1.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一个电子,具有较强的。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

(二)预习检测1.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0族B.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ⅠA族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是金属元素2.关于卤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卤族元素的微粒都易得电子B.和F同一主族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C.化合物中卤族元素都显负价D.卤族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3.在F2、Cl2、Br2、I2四种卤素单质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熔、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受热易升华的是____________,常温下呈液态的是________,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_,遇水能放出气体的是________。

(填相关物质的化学式)(三)我的疑问【探究案】一.对议【探究一】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探究二】卤素单质与H 2反应 (1)填写下表(2)分析上表可知,从F 2到I 2,与H 2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逐渐,反应剧烈程度依次 ,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探究三】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下表:由以上实验可知,Cl 2、Br 2、I 2的氧化性逐渐 。

(2)由上述实验可知,Cl 2、Br 2、I 2三种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相应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卤素

卤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卤族元素一、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设计内容: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三、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位置——承前启后。

在学习了碱金属之后,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律知识之前,是整个高中阶段中较为全面、详细地学习和研究一族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节。

因此,它是后面元素周期律知识的重要基础。

放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归纳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解释可逆反应的涵义;3.识别卤素的一些特殊性质;能力目标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2.通过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学会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情感目标通过对卤族元素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上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学习,进一步接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3.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让学生预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通过探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接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使学生初步领悟通过实验归纳、推理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方法。

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解决办法]①指导学生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卤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推出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以加强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了解,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②关于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可通过实验、展示样品、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列出的数据,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的规律。

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③关于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应抓住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与递变,引导学生分析、预测其化学性质的相似与递变。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2.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3.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学难点: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组成及原子结构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2)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递增,密度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侓(自上至下)3.特殊性(1)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这是机推断题的突破点之一。

(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

(3)卤素单质都有毒,液态溴易挥发,溴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

(4)Cl2、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汽油等。

(5)F无正化合价。

知识点三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由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

越易得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1.同主族核电荷数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2.同周期核电荷数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3.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1)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_________,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_________,其非金属性也就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______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习目标】1.了解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了解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掌握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重点】1.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2.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3.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难点】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2.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过程】一、卤族元素的一般性质和化学反应1.卤素的性质a.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是一类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它们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或液体,氟是气体,氯和溴都是液体,而碘是固体。

卤族元素的沸点和熔点都比较低,而密度都比较大。

b.卤素的化学性质:卤素是化学反应活泼的元素,它们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都能发生反应。

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而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酸或氧化物。

2.卤素的化合物制备和性质a.卤化物的制备:卤化物由卤素和金属反应生成。

卤化物可由两种方法制备:一是将金属放入卤素溶液中,二是让金属在卤素气体中燃烧。

卤化物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溶液呈酸性。

b.盐酸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化学式为HCl。

盐酸具有刺激性味道和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广泛使用。

c.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溶于水。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二、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应用1.卤族元素的存在形态卤族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不以单质元素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卤素化合物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2.卤族元素的应用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氯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可用于净化水质和杀菌。

氯化钠广泛用于食盐的制备和化学工业中。

氯化铵是制备氨气和冷贮剂的重要原料。

氟化物可用于防蛀剂和牙膏中。

卤族元素的化合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如制备草酸和氯苯,用于制备塑料和橡胶等。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一卤族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和应用。

2. 掌握氯气、溴水和碘酒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 学会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 氯、溴、碘元素的化学反应及制备方法。

3. 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 氯、溴、碘元素的离子反应及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示范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 热身(1)运用画图的方式,引入卤族元素的基本知识。

(2)分享学生对卤族元素点的第一印象。

2. 探究卤族元素(1)展示卤素与金属的反应。

(2)设计两种实验,探究卤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实验一:氯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二:溴水、碘酒的氧化还原反应3. 讲授氯气、溴水、碘酒的制备方法及化学反应。

(1)制备氯气(2)制备溴水(3)制备碘酒(4)氯气的化学反应(5)溴水的化学反应(6)碘酒的化学反应4. 学习卤族元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了解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学习卤化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5. 总结(1)学生总结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回顾卤族元素的应用。

(3)讲师进行随堂测验。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实验调研和知识讲解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卤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还扩展到了卤素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同时,本节课也有随堂测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采用探究法和讨论法的形式刺激学生思考和互动。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元素周期表卤族元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8114.doc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元素周期表卤族元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70628114.doc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卤族元素)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强弱不同,生成氢化物的稳较不稳定I2的反应不同于我们以往学过的化学剧烈程度:l=====2Cl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4.1.4卤族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4卤族元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够运用卤族元素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⑥ 卤素与金属的反应规律:卤素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⑦ 卤素与水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水反应生成卤化氢和卤素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⑧ 卤素与氨的反应规律:卤素与氨反应生成卤化铵和卤素酸铵,反应的剧烈程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⑨ 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板书设计中,可以运用色彩、图形和布局,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用图形表示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展示卤素单质的颜色,或者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卤素元素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十.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和动画,使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组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直观理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在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5. 卤化氢:卤族元素与氢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化氢,其性质与碱金属的氢化物类似,但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卤化氢的酸性逐渐增强。

(2021年整理)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

(2021年整理)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化学:第一章第一节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案(人教版新课标必修2)(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学习目标】1.了解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

2.了解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的结构特点.4.了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碱金属元素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填写下表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⑴比较钠、钾分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2Na +O2点燃Na2O2K+O2点燃KO2现象:钾比钠反应激烈,且生成的产物复杂。

Li与氧气反应:4Li + O2点燃2Li2O⑵比较钠、钾分别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结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 个;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及水反应;单质与H2O(或酸)反应的剧烈度:越来越激烈;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卤族元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了解卤族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

4.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学习过程】
1.原子结构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不同点是电子层数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卤族元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相似性:
2
2
(2)递变性:
①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H2+X2=2HX。

从F2→I2反应条件由易到难;反应剧烈程度由剧烈变为缓慢;卤化氢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温馨提示:卤族氢化物均为无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冒白雾的气体。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卤素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较活泼的非金属可以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F2>Cl2>Br2>I 2。

温馨提示:F2的氧化性最强,能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用F2从溶液中置换出Cl2、Br2和I2。

【归纳总结】卤素性质递变规律如下:
温馨提示:同主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非金属性越来越弱。

【当堂检测】
1. 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
B.HX的热稳定性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点和沸点就越高
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递变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F2>Cl2>Br2>I2 B.稳定性:HF>HCl>HBr>HI
C.还原性:F-<Cl-<Br-<I-D.熔沸点:F2>Cl2>Br2>I2
3. 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4. 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Cl2+2F-
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③非金属性S>As,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5.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与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