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中国客运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客运、客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部分客运产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客运产业从无到有,经历了60年的发展,客运业得到极大发展。
客运业发展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客运业艰难创业。
新中国成以前道路客运业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为迅速发展运输,交通部在1949年召开的首届全国航务公路会议上要求,各大行政区、各省1950年内尽可能建立运输公司。
1950年4月5日,交通部成立了国营汽车运输总公司,各大行政区、各省也组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直属运输公司。
十年动乱,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道路运输发展也受到严重破坏和影响。
道路客运一直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邓小平南巡谈话,我国客运市场空前活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国家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家针对客运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运力的增长仍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运量大、车辆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出行难”成为那个时代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解决交通运输能力不足及“出行难”问题,1979年8月,交通部召开全国汽车运输座谈会,根据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研究加强运输市场管理和改革汽车运输管理体制等问题。
之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客运市场的指导性文件,开放运输市场,提倡多家经营,鼓励市场竞争,以尽快把交通运输搞活、搞通、搞上去。
各地迅速掀起了个人和联户购买汽车从事运输的热潮,在大大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
正确的决策催生了运输生产力的大解放,道路运输开始走进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对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从邓小平南巡谈话至今,客运快速发展,并规范市场。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我国各行各业掀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道路客运行业实行了推进市场建设、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运输市场。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汽车零部件业作为整个汽车工业的上游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因此其行业动态备受关注。
本文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环境(politics)、经济环境(Economy)、社会环境(Society)、技术环境(Technology)四个方面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标签:汽车零部件;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量显著提升,这也推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长足的进步。
作为与汽车制造密切相关的上游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因此,其发展前景与发展环境也备受业内瞩目。
下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政治环境对于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我国政府一直扮演者着“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产业生产力、培植产业集群、激励产业内企业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湖北重庆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对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化建设将产生积极而久远的意义。
此外,随着十三五期间一系列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的出台,汽车零部件行业进一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在政府主导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环保汽车的推行,也使得汽车消费环境加快改善。
与此同时,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流通管理方法》的出台更是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简化了二手车交易程序,二手车市场趋向良性发展。
这也直接扩大了我国社会的汽车保有量,最终推动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制造以及售后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作为可变因素,深刻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
就国家整体的经济大环境而言,目前我国住宅、汽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形式的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国推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重要领域。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论述摘要:21世纪以来,世界汽车数量进入稳步提升阶段。
全球的经济发展面临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困扰,节能与环保已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转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轻汽车产业带来的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關键词: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断攀升,能源危机越来越凸显。
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16 年年底,我国目前机动车辆保有量已达 2.91亿辆,每年燃油需求量达2.53亿吨,而由此所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更是高达5002.3万吨。
为应对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的双重压力而诞生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结构升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各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新能源汽车计划列为头等要事。
新能源汽车将是石油紧缺时代汽车业发展的最终方向[1]。
1 新能源汽车的概述新能源(也被称为非常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对,是传统能源形式以外的能源总称。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能源种类有很多,例如风能、核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解决我国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难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简单地说就是以新能源作为动力,通过对汽车部分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新式汽车工具。
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等)、燃料电池汽车等。
2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汽车消耗了世界上宝贵的矿物资源,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现如今汽车时时刻刻需要石油。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辆车平均每年消耗石油大约为5吨。
目前为止,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0 亿辆,石油的消耗量巨大。
相关专家曾经预测,全球石油储量约为3000 亿吨,其中的600 亿吨已经被开采,而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资源仅有1000 亿吨,可开采20 年左右。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1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全球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
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即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预计到2025年会突破30%。
美国、欧洲等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
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如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
2中国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为900万~1000万辆。
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
新能源汽车当前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难以想象。
以动力电池为例,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
3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
进入电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车。
因此,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点,并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碳减排、改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作用。
4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竞争会更加激烈。
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特别是外资品牌车型。
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新车型、新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
与过去10多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不同,未来市场竞争将进入真正的大浪淘沙阶段。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我国是汽车生产消费大国,但同时也带来了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日渐恶化。
可以预见,这样的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模式必将遭到淘汰。
而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的实施,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革命悄然兴起。
2015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纲领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列为未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在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国家政策的大力驱动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
1.新能源汽车综述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传统化石能源作为燃料驱动汽车前进,或者是采用传统的化石燃料,但是采用非常规的动力布局形式来驱动汽车前进。
新能源汽车具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分类多样,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两种。
乘用车多用以方便出行,主要用于载运乘客、随身行李等;商用车指为商业活动设计的车辆,主要用于大规模运载人员、货物及牵引挂车。
按照驱动种类不同,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混动、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燃料电池等,其中燃料电池又包括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
(图1 新能源汽车分类)2.政策环境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综合各个政策内容,主要目标是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和应用规模。
提高产业化水平主要是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
提升应用规模主要是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尤其是使用环节的扶持政策体系,从鼓励购买过渡到便利使用,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逐步提高机关单位及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扩大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等。
国家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格局分析
中国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发展概况及市场格局分析一、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行业概况汽车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在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新建生产线时,焊装作为整车制造的必要工序环节,焊装自动化生产线的投资必不可少;在新款、改款车型推出时,从制造工艺上看,车身的换型往往带来焊接工艺的改变,要求智能化生产线的控制程序、硬件配置等也随之升级更新或加以改造,以适应新款或改款车型的生产。
随着德国“工业4.0”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出台,汽车制造业正在经历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升级,推动了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的快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作为汽车行业实施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础装备之一,其在汽车车身智能焊装等核心汽车制造环节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汽车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安全生产。
(1)全球汽车智能制造业发展情况工业机器人是打造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厂的重要组成,具有高效率生产、降低成本和控制质量等特点。
随着“智能制造”为核心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逐步增加。
汽车产业是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应用行业,汽车产业的发展既依赖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2012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供应量持续增长,2017年达38.70万台,同比增长31.63%;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为162亿美元。
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预计于2020年达到58.86万台,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随着“工业 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将在全球制造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全球竞争需要持续的现代化生产设施;(3)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需要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4)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和多样化的产品带来更灵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5)机器人在部分行业可以实现人工替代,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对中国汽车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
.
。
嘲
_一_ 一
蛾甄 强 §
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 踊 . ● 一一 ! ■ 鼎 ■ ■ 聃 ■ 霞
= f -
叠 麓
对 中国汽 车业现 状 的几点 思考
入世 1年 ,中国汽车业发展速 度之快 ,为 0
世 界 汽 车 发 展 史 所 罕 见 ;但 与 此 同 时 ,许 多 积 聚 的 问题 和 深 层 次 矛 盾逐 渐 凸 现 来 ,再 次拷 问 中 国汽 车 产 业 。
为 中 国 车市 是一 个 永 远 挖 不 完 的 金 矿 。 近 几 年 发生 的事 实 开 始 慢 慢模 糊 了笔 者 的判 断 ,在 豪 迈 地 登 10 万辆 、跃 居 全 球 第 一 大 汽 车 市场 之 后 ,我 们 有 幸 0 8
从品牌 到市场 、从技术到人才 、从 整车 到全产业链 ,尽 管中国汽车 已经有 了巨大的进 步 ,但依然没有摆脱对跨 国公
展无 疑有 着 自身 的现 实 压 力 。一 方 面 是 能 源 压 力 。 随
车是一场汽车产业 变革 。它的变革之大 ,可能远远超 过乔 布斯 的 “ 苹果” 。因此包括政府和企业 ,切不可 浮躁 与急于求成。 对于 《 规划》 提 出 的极 具针对 性 的多项重 点工 作 ,许多业界人士认为 ,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产业要想 跨 越式发展 ,在产业 化未 到来前 ,国家必须 强力扶 持 ,因此 紧随 舰 戈 之后 ,应该就是内容的细化 实 施。并出台配套的实施 细则 ,防止低水平盲 目投 资和 重复建设 。此外 ,发展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 ,不能光靠 政策支持 ,关键要靠企业 自身能 力 ,努力突破核心技 术 ,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最新版
《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最新版摘要: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
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
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索引0引言………………………………………(2)1汽车NVH控制……………………………(3)1.1从静音到声品质……………………(3)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5)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10)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23)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27)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28)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31)2.3新能源汽车技术……………………(34)3汽车电子化…………………………………(49)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49)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57)3.3汽车制动电控技术…………………(63)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67)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69)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69)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82)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90)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94)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96)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101)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107)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126)5.1整车碰撞…………………………(126)5.2乘员保护…………………………(135)5.3行人保护…………………………(138)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146)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155)6结语……………………………………(159)参考文献………………………………………(160)0引言世界汽车行业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正朝着智能、安全、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公司、研究机构亦在无人驾驶、新能源领域频频发力,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浅谈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浅谈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赵燕 张敏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摘 要: 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迫使汽车行业需要寻找新出路。
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发能够替代传统燃油的清洁燃料,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给学者们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
而新能源汽车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动力足、无污染的一类电动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耗占比、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应用,同时提升自身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1 引言传统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多样化。
但是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例如汽车尾气过度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汽车保有量增多导致的石油资源快速减少等问题。
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改善目前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难题。
“三步走”,就是近年全球汽车产业为了避免我国电动车技术研究人员进入研究瓶颈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逐步形成的统一共识:近期:推广天然气、乙醇等清洁能源;中期:推广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作为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阶段;远期:发展氢动力。
在地球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空气中H2的含量达到了70%,也可以通过阳光、风力、植物、水能等方式提取,而氢燃料电池就是以H2和O2为原材料向新能源汽车提供能量。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能源,其排放几乎达到了无污染。
因此氢燃料电池将替代汽油和柴油成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能源,同时氢燃料电池也被誉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动力电池之一。
2 燃料电池概述在《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中提到:2019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速放缓至1.3%,不到2018年增速的一半(2.8%),但就国家层面而言,中国仍然是能源消耗大国[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将保持5%-6%的平稳增长态势。
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十三五”期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及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汽车消费向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转移等,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5%-6%的增长速度,预计2020年汽车产量将突破3000万辆。
图表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汽车产销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
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规模迅速增长。
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基本完成50万辆的规划目标,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80万辆,公共交通、专用车、汽车租赁和公务用车等购买达65万辆。
图表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年销量预测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汽车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目前,国内已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以吉林长春为代表的东北产业集群;以上海市为代表长三角产业集群;以湖北武汉为代表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环渤海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为代表西南产业集群;以广州为代表珠三角产业集群。
图表我国主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近年来中西部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我国汽车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
国家政策
鼓励汽车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投资审批、设备减免税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我国主要整车企业正加快向中西部布局的步伐。
如上海大众落户新疆、上海通用第四工厂落户武汉、一汽大众和沃尔沃落户成都等。
图表中国主要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西部建厂情况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