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修改 中国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dcd77e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5.png)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康复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康复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于古代中国的针灸和按摩等疗法。
随着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在20世纪中期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
现代康复医学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等。
虽然康复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资源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目前,康复医学在各种疗法的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物理疗法领域正在推广机器人辅助疗法,以增加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职业疗法在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语言疗法和心理疗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应用。
医疗设备技术的进步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未来,康复医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型康复技术的应用,如虚拟现实、等,将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服务。
康复医学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神经康复、心理康复等。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康复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康复医学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康复医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健康做出更多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医养生康复学作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优势和前景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注重预防和调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医养生康复学在医疗实践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养生康复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中国国内康复医疗机构国内康复医学现状
![中国国内康复医疗机构国内康复医学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9f84e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3.png)
疗养院型
利用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 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 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疗养院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重要的组织形式, 在中国利用矿泉、山林、海滨、湖滨开办的 疗养院居多,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 疗养治病形式的疗养院已萎缩,目前改以休 闲度假者居多。
领导层及各类医务工作者, 5、加强国内外康复医学学术交流,
六、与香港同行的合作展望
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 1、分享康复服务 2、分享信息 3、分享技术
冠心病社区防治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 医院
杜雪平
前言
冠心病发病在中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严 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 量,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改变不健康 生活方式和控制发病危险因素可以有效 地减轻和延缓冠心病发生和发展。
一、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现代康复医学,并同我国 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
1983年卫生部发文成立4个康复中心∶ ❖ 河北省立医院康复中心 ❖ 北京小汤山康复中心 ❖ 辽宁汤岗子康复中心 ❖ 广东丛化康复中心
二、康复医疗机构类型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康复医疗 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或康复医 疗服务。
语言治疗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构音能力、 失语情况、听力、吞咽功能等的评定,并进行相 应的训练及宣教。
假肢及矫形器师:对患者进行肢体测量及功能检 查,确定制作处方及制作假肢。
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临床心理测验, 提供心理咨询及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帮助治疗 组和患者本人恰当地确定治疗目标,以便从心理 康复上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2、药物治疗 /干预
阿司匹林 (75-325mg/日) 噻氯吡啶(抵克立得) 氯吡格雷(波立维) 硝酸酯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ACEI/ARB 他汀类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252b133852458fb760b5606.png)
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
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
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
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
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
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
中国康复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康复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da6a3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d.png)
中国康复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概况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残疾人以及各类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是以康复为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以及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疗、保健相互联系成一个统一体。
二、康复医院发展现状分析康复医学科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诊断、治疗以及功能训练,以使患者能够得到身心的康复,消减功能性障碍,并努力使患者恢复生活能力以及工作能力。
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数量为706个,比2018年增加69个。
康复医学科的着眼点在保存伤残者和患者生命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使其恢复肢体以及生命功能,使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其中,2019年中国公立康复医院数量为161个,中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为545个。
康复医学也同时给患者和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资产为2861822万元,同比增长17.5%;中国康复医院收入为1600552万元,同比增长18.8%。
康复医学科医师的早期介入,使手术的效果更好,让患者减少或者不出现功能障碍或减轻并发症,可以缩短住院日。
其中,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医疗方面收入为1354763万元,同比增长21.6%。
现代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注意从预防入手,从治疗开始就进行康复工作,帮助患者或者残疾人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促进其在身体功能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等方面的潜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确保了患者和残疾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诊疗人次为1149.7万人次,同比增长11.98%。
《2021-2027年中国康复医院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各种灾难事故导致的人员伤害对康复医学的需。
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急诊人次为1059.7万人次,同比下降30.4%。
康复医院主要以预防为主。
其中,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健康检查人次为152万人次,同比增长7.83%。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康复医院入院人数为904041人,同比增长3.3%;中国康复医院出院人数为889670人,同比增长4.1%。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e605b8e51e79b896802262b.png)
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康复医学在我国兴起于80年代初期,并同我国传统康复医学相结合。
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现代新学科的硕果之一。
15年来,我国康复医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术研究、技术革新和成果推广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我国与康复有关的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经国家主席第36号令予以公布,并且决定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诞生,体现了我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是至今为止有康复有关的一部最重要的法律,这部发律的诞生为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法的第二章“康复”,对于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设置康复医学医疗机构及其网络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国家有计划地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工作”。
“国家在医学院校开设康复医学课程,有计划地在医学院校和其它有关院校设置康复专业、培养康复专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对从复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
2、“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为了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并于1991年7月31日颁发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并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推动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8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中对于设置老年人康复设施等也都作了规定。
这个立法是发展我国老年人康复事业的依据。
4、“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规定了医疗建筑的设计内容,其中包括入口、坡道、走廊、门栏、楼梯和台阶、电梯、扶手、地面、厕所和浴室等。
康复医学的现状 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康复医学的现状 ppt课件-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790e564a8956bec0975e395.png)
加强健侧肢体的主动活 动和肌力训练 体位转换和平衡训练 日常活动能力的训练: 健手带患手进行 理疗、针灸
痉挛期治疗
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3~4级 随着病变的恢复,患侧肌张力逐渐增高,有 部分患者在2~3个月内会出现明显的肌痉挛, 表现出典型的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模式,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功能活动, 加重残疾的形成
1、运动治疗 2、言语治疗 3、吞咽治疗 4、心理治疗 5、康复工程 6、康复护理 ……
偏瘫康复体位注意
各期康复治疗
软瘫期
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1~2级 指患者处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早期(最早1 周内,平均2周左右),患者经临床抢救脱 离了危险,病情已趋稳定,神志清楚,生 命体征平稳,受累侧肌力和肌张力均低下, 有时出现轻度高张力
后遗症期
偏瘫患者的恢复,在前几个月较快,效果明 显,但6个月后大多数恢复变慢。如果在1年 以上肢体功能仍得不到完全恢复,会遗留不 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肢体的废用。偏瘫侧 肢体功能虽不能恢复,但并不意味患者不能 康复
后遗症期康复目标
积极调动非受累侧肢体的代偿功能,尽可能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重返 家庭,回归社会 尽可能保留受累侧肢体的残留功能 防治各种并发症和二次损伤
康复科常见康复疾病分类
内脏病康复
冠心病、慢支、肺气肿、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康 复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医院康复治疗的缺陷! 1、无康复只有针灸推拿 2、有康复治疗师但已被针灸推拿同化 3、过早开始学习步行 4、对肌肉的运动掌握不够导致医源性的损伤 5、过于依赖辅助器具 6、医师与治疗师无沟通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a670ea2ee87101f69e31955b.png)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
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
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
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
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康复医学发展史演示课件
![康复医学发展史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e9f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b.png)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康复医学概述•康复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康复医学的关键里程碑•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特色与贡献•未来展望与挑战01康复医学概述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科学,其目的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医学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使其能够重返社会并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与其他医学领域相比,康复医学更注重于对患者功能的评估与提高,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02康复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经验积累古代哲学思想,如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对康复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理论为康复医学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哲学与医学交融局限性康复机构的建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医学分科的细化循证医学的应用现代康复医学注重循证医学的应用,通过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验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确保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学科融合现代康复医学强调多学科融合,与临床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治疗。
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康复医学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如机器人辅助康复、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康复医学的成熟与拓展03康复医学的关键里程碑1 2 3认可的重要性认可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康复医学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康复医学的认可ICF的发布背景ICF的主要内容ICF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发布康复技术的进步与突破技术的进步01突破性的研究成果02未来展望0304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特色与贡献中国古代康复医学的传统特色康复理念针灸疗法按摩与推拿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与创新学科体系建设康复技术创新康复模式探索中国在国际康复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国际康复援助项目05未来展望与挑战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个体化与精准化技术融合与创新跨学科合作03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01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02康复资源均衡分布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康复事业发展WATCHING。
中医康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医康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e110e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b.png)
中医康复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医康复行业现状分析
中医康复是指利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对各类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个性化、综合性治疗。
目前,中医康复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与西医康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1 中医康复行业的发展状况
中医康复行业在中国逐渐受到社会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中医康复的疗效和特点。
许多医疗机构也开始引入中医康复项目,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1.2 中医康复行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医康复行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医康复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二、中医康复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1 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中医康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医康复的个性化、综合性治疗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2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中医康复行业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引入先进的康复设备和治疗方法,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2.3 政策支持和合作发展
政府将加大对中医康复行业的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中医康复机构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中医康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
中医康复行业作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重要领域,其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中医康复行业将在技术、人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e1b19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a.png)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描述:
1. 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康复医学的专业人才培养逐渐完善。
许多医科院校设立了康复医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此外,也有一些专门的康复医学研究机构,通过开展培训和研究,提高了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水平和数量。
2. 科研与创新:康复医学领域的科研和创新不断推进。
大量的康复医学科研项目得到了支持和资助,有利于康复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一些新技术和新疗法也不断推广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方案。
3. 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中国的康复医学领域积极推进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
在各级医疗机构中,专门设立了康复医学科室,提供康复医学诊疗服务。
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康复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4. 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中国的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化。
通过对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和康复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学科发展。
一些重要的康复医学期刊和学术会议也为学术交流和学术互动提供了平台。
5. 康复医学政策和法规:中国的康复医学政策和法规逐渐健全。
政府对康复医学发展给予了支持和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康复医学的研究与应用。
此外,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了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
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康复医学发展呈现出逐步成熟的趋势。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科研与创新、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以及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中国的康复医学在推动患者康复和健康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53ef36f1aff00bed51e8a.png)
4、微电子化、数据化、信息化、纳米技 术、克隆技术、机器人技术、生物芯片 技术等的发展和成熟,将会给康复工程 及组织工程在康复中的应用带来新的很 难预测的发展。
三、国际康复医学发展新动向
国际上,以北美、北欧和西欧为代表的一些经济 发达国家的康复医学在世纪初呈现出以下新动向:
我国2005年至2010年康复治疗 师的需求量
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一向有关康复治疗 师需求的系统调查研究,仍以现有的医 疗机构数量为技术,将康复医学科和康 复治疗师设置的达标率逐步提高到 80%—90%, 则康复治疗师到2005年的需求量为 14244—15466人,约15000人。
到2010年的需求量是35210人。
中国康复的社会需求
(1)残疾人康复的需求情况
国务院分别于1986年—1987年和2006年—2007年在全国开展 第一次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情况 第二次昂残疾人抽样调查 情况 各类残疾人总数 6000万 8296万 占全国总人口% 5% 6.34% 各类残疾人情况占残疾人总数的百分比 肢体残疾 877万 占14.6% 2412万 29.07% 听力残疾 2057万* 占34.3% 2004万 24.16% 多重残疾 782万 占13% 1352万 16.30% 视力残疾 877万 占16.6% 1233万 14.86% 精神残疾 225万 占3.8% 614万 7.40% 智力残疾 1182万 占19.7% 554万 6.68% 言语残疾 127万 1.53%
康复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康复医学现状和进展 现代RM诞生于第二次大战后,从萌 芽到成长、成熟已50多年。
我国现代 RM 建立和发展近 20 年,政府十分重 视。 1987.11 卫生部—康复应和预防,医疗,保健 等协调发展。 1989.12 卫生部—医院要提供预防,医疗, 保健,康复服务。二,三级医院要设立 RM 科,属临床科室。
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发展史ppt课件
![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发展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8d9b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3.png)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生活不断 提高的前提下,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治 病保命的低需求,而和提高残疾者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康复医 学就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需求。
22
科技发展的巨大促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改善为 康复医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康复 医学正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方向迈进。
复研究中心建立了康复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16
发展期(1970年以后)
康复医学学科体系已较完整地确立起来,康复医学的分 科已经形成,如儿科康复学、骨科康复学、神经科康复 学等。
以脑血管病的治疗为例,世界各国正在建立一种 “康复 网络”,即以“急诊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康复中心)中 的机构康复结合社区康复”为特征的康复网络。
1958年,Rusk教授主编的重要教科书《康复医学》正式面 世,这是康复医学专业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是一本 系统的、完整的教材,内容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康 复评定方法、各种康复治疗以及各种常见损伤、疾病的康 复治疗。
1960年成立了国际伤残者康复协会,1969年改称康复国际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RI);
19
如何应用医学的方法、手段来进一步改 善这些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让“幸存”的患者真正“幸福地生存” 下去,有赖于康复医学的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 程等各种积极的康复措施。
20
事实证明,康复医学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提 高生存质量。如心肌梗死患者中,参加康复 治疗者的死亡率比不参加者低36.8%。在脑 血管意外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 疗,可使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 30%的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原则: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
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RM与临床医疗:并列、紧密结合、相互渗injury impairment
disability
handicap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first-level
second-level
third-level
prevent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国际损伤、残疾和残 障分类》修改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简 称国际功能分类(ICF)。它将“疾病的结局分类”转 变为“健康的成份”分类,是以健康新概念为基础的, 即健康是功能状态,是个人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完成 全部生活的能力,它把功能作为判断健康的主要因素。 而功能又分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与参与三个方面。 当三者均正常时为健康状态;相反,当身体功能和结 构受损伤或/和能力受限或/和参与局限性时为残疾。 因此,残疾可分为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3类或 3个水平。即残疾是对上述三者的一个概括术语,现描 述于下:
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并对疾病和损伤后果的描述采 用了残损(impairment)、残疾(disability)和残障 (handicap)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疾病和损伤
[医学]修改 中国康复医学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康复医学基本概念
1、康复定义
康复(rehabilitation)指综合协调地 应用各种措施,对伤、病、残者进行训 练、治疗以减轻其身、心、社会功能障 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 能高的水平和重返社会。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制定了国际残疾分
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
健康 残疾
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即因损伤及急、慢
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和先无发育障 碍者。WHO估计:残疾人占总人口7~10%不等, 而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残疾,骨骼系统及心肺 残疾共占2/3。 我国残疾人约6000万(97年)。 占全国总人口的5%。目前各类残疾人所占的比 例为:视力残疾人877万,占14.6%;听力语言残 疾人2057万,占34.3%;智力残疾人1182万,占 19.7%;肢体残疾人877万,占14.6%;精神残疾人 225万,占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13.%。
康复治疗对象:早期多以骨科和
神经科为主,近年心肺疾患、癌 症、慢性疼痛等。RM范围逐渐 扩大,主要病种见表。
表1-1-1 康复治疗的主要病种
1、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 脑血管意外(偏瘫及其他) 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及其他残疾) 儿童脑性瘫痪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 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 颅脑损伤 2、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 截肢、断肢再植术后 腰腿痛及颈椎病 手损伤 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 骨折后及骨关节其他手术后 脊柱侧弯 进行性肌萎缩 3、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impairments) 指身体结构或生理功 能(包括精神功能)的丧失或异常。
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s) 指个体 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参 与 局 限 ( participation restrictions ) 指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 是否参与局限要通过比较个体的参与和在相同 的文化或社会中无残疾个体所期望的参与来决 定。
在ICF的模式中,以上各个项目间的关系是双 向的、有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同时,它们受 背景性因素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背景性因素包 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前者包括自然界及其 特征、其他人员的态度、社会体制和服务以及 政策、规则和法律等;后者如年龄、性别、社 会阶层、生活经历等。因此,我们要改善环境 和个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三级预防措施以 预防或减轻残疾的发生和程度,促进健康。 ICF模式图如下
冠心病(冠状脉搭桥术后, 急性心肌梗塞后)
原发性高血压 周围血管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4、感官及智力残疾 儿童听力及语言障碍 弱智、大脑发育迟缓 5、精神残疾 精神病 精神神经证 6、其他 烧伤 癌症 慢性疼痛 糖尿病 麻风
康复医学特点、基本原则与临床医学关系
特点:以功能为中心(FuncTion—oriented),跨科
残疾类别
根据现行国务院残疾人标准(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 标准),残疾类别分为:
1、视力残疾
(1)盲
一级盲: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 小于5度。
二级盲: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 0.02,而低 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2)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 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 低于0.3。
2、肢体残疾
主要有三瘫(偏瘫、截瘫、脑瘫)、一截(截 肢)、骨关节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灰 质炎)等
3、听力残疾: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大于51
言语残疾:语音清晰度低于70%
4、智力残疾:智商(IQ)值低于69
5、精神残疾: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 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 一定程度的障碍。
健康情况(障碍或疾病)
身体功能和结构
活动
参与
功 能
正常 损伤
正常 活动受限
正常 参与的局限性
背景性因素
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
国际功能分类模式图
健康 残疾
WHO/200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ICF)
健康情况(障碍或疾病)
身体功能和结构
活动
参与
功 正常 能 损伤
正常
正常
活动受限 参与局限
背景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