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知识点中国河流是中国境内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总数达到200条以上。
这些河流不仅构成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对中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学习,以下是本篇文章对八年级上册《中国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中国河流的基本情况中国河流依据水系不同,可以分为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海河水系、黑龙江水系等五大水系。
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是中国四大流域。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海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
第二部分:中国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河道特征中国河流贯穿全国各省市,地理位置广泛。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及它们的支流。
例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江苏、上海、湖北、湖南等省市;珠江发源于云南,流经广东、广西等省市。
河道的特征也因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而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学习时个别描述。
第三部分:中国河流的水资源中国河流的水资源总体过剩,但在一些河流流域中,存在着一些水资源的问题。
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和人员的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政策法规,例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
第四部分:中国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河流不仅滋养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文化灵魂;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重心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珠江流域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地带。
第五部分:中国河流的保护与治理在学习中国河流的知识点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针对河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加强河流的环境治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河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图
河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图(本文不提供图示,只做文字描述)一、引言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通过归纳总结河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二、河流的定义与特征1. 河流定义:河流是由地表降水形成的,由源头流向入海口或湖泊的水流体系。
2. 河流特征:- 河道形态:河流具有自由河段(上游)、峡谷河段、冲积平原河段和三角洲等特征。
- 水系组成:河流由支流和主流组成,支流是流入主流的小河流,主流是地区最主要的河道。
- 流量特点:河流的流量大小受水源地降水和地形地貌条件等因素影响。
- 交通运输:许多河流是重要的交通干线,如长江和尼罗河。
- 河流水资源:河流是人类重要的淡水供应来源,也是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三、河流的分类1. 按流域范围划分:- 大洲性河流:流经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河流,如长江和尼罗河。
- 国内性河流:主要流经一个国家的河流,如黄河和珠江。
- 地方性河流:流域范围局限于一个地区的河流,如某些支流或小河流。
2. 按水文特征划分:- 永久性河流:全年有水流的河流,如长江。
- 非永久性河流:仅在雨季或雪融期间有水流的河流,如部分沙漠区域的季节性河流。
四、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河流是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
- 工业用水:许多工厂和发电厂需要大量水资源。
- 生活用水:人们的饮用水和生活排水都依赖于河流。
- 水污染: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水对河流造成污染。
2. 交通运输:- 河流航运:许多河流成为重要的航道,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 渡轮和船只:河流提供了运输和旅游的便利条件。
3. 生态环境:- 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对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 河流调蓄:河流的调节作用对洪水预防和干旱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五、河流保护与管理1. 河流保护:- 水污染治理:加强废水处理和环境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 生态保护:维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理河流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河流的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河流是地球表面上流动的水流,是湖泊、海洋等水体向低洼地带流动的一种自然河道。
它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河流的分类1.按位置分类(1) 主要河流:流域面积较大,水量较大,流程较长的河流。
(2) 次要河流:流域面积较小,水量较小,流程较短的河流。
2.按水源分类(1) 内陆河流: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
(2) 沿海河流:发源于沿海地区的河流。
3.按流向分类(1) 自流水系:河流自发源到入海或湖泊处均为溯源方向。
(2) 逆流水系:流域内有河流由海洋或湖泊逆流而上。
4.按河床材料分类(1) 泥河:由细沙、泥沙构成的河流。
(2) 沙河:由细沙、砾石和砂砾构成的河流。
(3) 石河:由鹅卵石、碎石和岩石构成的河流。
5.按水质分类(1) 清流:水质清澈,水量充沛的河流。
(2) 混浊流:水质浑浊,含沙量大的河流。
(3) 污染流:受污染的河流,水质差,含有有害物质。
6.按流域面积分类(1) 大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2) 中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在1-5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3) 小尺度河流:流域面积小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
三、河流的形成和发展1.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是由于降水、融雪和地下水在地表流动,由多条小河汇合成大河,形成具有运河性质的河流。
它的形成由地势、气候、地质等因素综合作用决定。
2.河流的发展(1) 幼年期:河道初开,流速较快,下切作用大,谷底宽,河床陡峻。
(2) 青年期:河道逐渐成熟,流速减慢,侧淤为主,河谷侧部边界逐渐宽阔。
(3) 成熟期:次生谷地和三角洲型河口区发育完毕,河流发育成一条平原型河流。
(4) 衰老期:河流呈现反周期振幅收缩,流速加快,河道侵蚀等特征。
四、河流的特征1.波动性多数河流水量不是恒定不变,而是随季节、气象条件、地势地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2.旱涝河流水量多年平均数与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基本相平衡,因而出现旱涝情况,即有时河水干涸,有时洪水泛滥。
高考河流知识点大全
高考河流知识点大全一、河流概述河流是地球表面上最为重要的水系之一,起源于山区,流经平原,最终注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流分类1.按流域面积划分:根据河流流域面积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型河流、中型河流和小型河流。
2.按水源划分:根据河流水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雨水河流、雪水河流和冰川河流。
3.按水势划分:根据河流水势的不同,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4.按河流潜流情况划分:根据河流潜流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干流和支流。
三、河流的特征和地貌作用1.河流的特征:河流具有流域、沿程、汇口等特征,同时还具有水量、地貌、河床等多种特征。
2.河流的地貌作用:(1)侵蚀作用:河流通过水流的冲刷和溶蚀作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
(2)运输作用:河流具有将岩石碎屑和溶解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运输的能力。
(3)沉积作用:河流将携带的沉积物沉积在河床和河岸上,形成丰富的河滩地貌。
四、世界著名河流1.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南美洲。
2.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位于非洲。
3.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三大河流。
4.恒河:是印度次大陆最大的河流,被印度人视为圣河。
五、中国的重要河流及其特点1.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五大河流,以黄土携带和水沙混浊而得名。
2.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路和经济带。
3.珠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云南,流经广东,是中国最大的河口。
4.黑龙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
六、河流的保护与治理1.合理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2.加强监管:对于违规排放污水和破坏河道的行为,严格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3.科学治理:采取生态修复、水域整治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河流的水环境质量。
总结: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高一河流地貌知识点
高一河流地貌知识点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地貌之一,它在地表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本文将介绍高一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河流地貌知识点。
一、河流的定义与形成河流是指由降水形成的水流,它们源头通常是山脉或丘陵地带的源泉,经过地表流淌,最终注入大海或湖泊。
河流的形成主要由降水、地形、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影响。
二、河流的基本特征1. 河道:河流的水流通常沿着河道流动,河道是河流在地面上形成的凹槽,由河床和两岸组成。
2. 水系:多条河流并流形成水系,水系包括河流的主流、支流以及其它支流所组成的网络。
3. 流速:河流的流速由水流量和河道横截面积决定,流速快慢对地貌形成有重要影响。
4. 季节变化:河流的水量和水位存在季节性的变化,主要由降水和融雪等因素引起。
5. 流域:河流流经的地理区域称为流域,流域是形成河流地貌的基本单位。
三、河流地貌类型1. V字谷:是河流在峡谷中侵蚀形成的一种地貌,两侧陡峭,形状呈V字状。
2. 洪积平原:是河流冲刷沉积物,形成的平坦地貌,通常位于河流下游。
3. 峡谷:是河流在山地侵蚀形成的一种狭长而深的地貌,两侧陡峭。
4. 瀑布:是河流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形成的水流从高处跌落的地貌景观。
5. 冲击碑:是河流在河床上冲刷形成的圆柱或柱状的地貌,常见于河流中的深潭或急流处。
四、河流地貌的变化和演化河流地貌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河流的侵蚀、冲刷和沉积等作用发生变化和演化。
1. 侵蚀作用:河流利用冲刷力侵蚀河床和岸边的岩石和土壤,形成各种地貌特征。
2. 冲刷作用:河流通过水流的力量将河床上的颗粒物质冲刷走,形成河谷和悬谷。
3. 沉积作用:河流在水流速度减小时,会把携带的沉积物沉积在河床上,形成洪积平原和水库等类型的地貌。
五、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河流地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 河流治理:为了减少水患和提供灌溉水源,人类对河流进行了修建堤坝、挖掘渠道等工程措施。
2. 河流污染:人类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废物会造成河流水质变差,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和地貌形态。
河流知识点总结
河流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定义和形成河流是指由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下水汇集而成的一定水文流域内连续自然地面水系。
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雨量丰富,水文循环活跃;地形地势适宜,形成坡度,促使水流向下运动;岩石不易透水,促成水流汇集和集聚。
二、河流的特点1. 河流的水量巨大河流由来自雨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的组成,所以河流的水量很大。
2. 河流的流域范围广泛河流的流域范围广泛,通常超出河流水面一定的范围。
流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植被等都会影响流域内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3. 河流的输沙量和运沙能力强河流是自由流的运动形式,长程流送的过程中其携带的大量固体颗粒会造成水床的剥蚀和淤积,形成河床和峡谷。
4. 河流的水质一般来说,河流的水质会受到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工业排放、农业排放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河流水质的好坏影响着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因此对于水质的保护很重要。
三、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性质、地理位置、水量和河床形成方式等,河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按照地理位置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河流可以分为内陆河流和外流河流。
内流河流是指河流的水源和入海口不在同一个海洋,例如中国的黄河。
外流河流是指河流的水源和入海口在同一个海洋,例如长江河流。
2. 按照水流的源头根据河流水流的源头,河流可以分为雪融河流、冰川河流、积雪河流、季节性河流等不同类型。
3. 按照水量根据水量的大小,河流可以分为大河、中小河。
4. 按照河床形成方式从河流的河床形成方式上,河流可以分为冲积河、冰碛河和冲砾河等。
四、河流的作用与价值河流在地理上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主要包括:1. 农业灌溉河流的水源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可以提高土壤的湿度和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2. 生态环境河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许多动植物依赖于河流的水源生存繁衍,并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3. 交通运输古代的人类曾依赖河流做为交通运输通道,现代也有很多城市依然是沿着河流建立,因为河流是便于交通运输的。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河道管理部分)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河道管理部分》一.单选题1.我国的七大江河所指的是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钱塘江、淮河和海河,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
A. 珠江B. 钱塘江C. 淮河D. 海河E. 松花江答案: B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适用于河道管理,其中河道指的是湖泊、人工水道、排水渠、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
A.湖泊B.人工水道C.排水渠D.行洪区E.蓄洪区答案: C3.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桥梁。
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
A.修建围堤B.阻水渠道C.阻水道路D.桥梁答案: D4.山区河道有山体滑坡、崩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河段,河道主管机关应当会同水利、地质、交通等部门加强监测。
在上述河段,禁止从事开山采石、采矿、开荒、植树等危及山体稳定的活动。
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
A.水利植树B.地质、植树C.交通、植树答案: A5.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堆放、倾倒、掩埋、收集、排放污染水体的物体。
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
A.堆放B.倾倒C.掩埋D.收集E.排放答案: D二、多选题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的,由( )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恢复原状。
A、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B、流域管理机构C、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D、其他部门答案: A、B2.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 )及( )。
A、矮作物B、林木C、草木D、高秆作物答案: B、D3.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禁采区和()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A、划定B、制定C、规定D、规划答案: A、C4.上堤防汛专用道路的()、()、()和()的技术标准应满足汛期主要车型和运输强度的运行要求,并保证全天候通车。
河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河流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河流的定义河流大体可分为内陆河流和外陆河流两种类型。
内陆河流是指河流在陆地上流,不进入海洋的河流。
外陆河流指河流在海洋上流,到达海洋的河流。
内陆河流主要流经大陆陆地,最终输送到大陆内陆或消亡在内陆。
外陆河流主要流到海洋。
总之,无论内陆河流还是外陆河流,都是由地形起伏起伏地从高到低地流下,向更广阔茂密的地方流去。
二、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地质构造运动形成起伏不平的地形,形成了河流的生存条件。
气候变化导致了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形成了河流的衡水特征、水量、流速和水质的差异。
三、地球上的分布河流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陆地上,特别是处于山地和高原地区,处于较陡凸的地形形成的重力与土壤结构、水资源等条件相适应。
北美、南美和欧洲的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洛矮高原和江、西伯利亚高原,都是由于山地地形而形成的。
中亚和非洲的河流则主要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地形地势而来。
四、河流的特征1. 河流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
2. 河流有流量和流速之分,主要与断山崖、地势倾斜、流域地质和气候条件有关。
3. 河流的变化带动了地表整体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地貌形态。
五、河流的作用河流在地球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供水和灌溉:河流是地球上丰富的淡水资源之一,供应了人类的日常用水和灌溉农业用水。
2. 运输和交通:河流是人类交通和物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3. 生态环境:河流是地球上的重要生态环境,支持和维持了地球上丰富的生态资源。
4. 农业渔业:河流为农业、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六、河流的保护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水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河流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地球上的河流和水资源,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管理,减少污染,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
总之,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
高三地理河流
高三地理河流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体之一,不仅对地理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介绍高三地理中关于河流的相关知识,包括河流的定义、形成、分类、重要性以及全球范围的河流案例。
一、河流的定义与形成河流是指地表径流在较宽阔的河床内向低处流动的水流现象。
它由流域的降水和地下水供应而形成。
当雨水或融雪聚集成小溪,数量足够多时,就会形成河流。
降水和地下水的供给形成了河流的水源,而河床是河流的道路。
二、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水系以及流向,河流可分为湖泊河流、内流河流和外流河流。
湖泊河流是指河流进入湖泊并在湖泊中形成回水的河流,如我国的长江与其支流洞庭湖;内流河流是指没有流入海洋或湖泊的河流,仅流入内陆的河流,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外流河流是指由内陆水域流入海洋的河流,如我国的黄河。
三、河流的重要性1. 提供水资源: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形成水陆交通的动脉:许多河流贯穿着城市和乡村,是人们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3. 促进经济发展:河流周边的沿岸地区往往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河流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 维持生态平衡:河流系统可以维持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提供了众多生物栖息地,对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四、全球范围的河流案例1. 尼罗河(非洲):尼罗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全长约6,650公里,是埃及的母亲河。
尼罗河的流域范围广泛,流经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在内的9个国家。
2. 亚马逊河(南美洲):亚马逊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河流,全长约6,400公里。
河流流经包括秘鲁、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河流流域范围内拥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和众多生物多样性。
3. 小江(亚洲):小江流经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国家。
它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
小江是中国南部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和水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河流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河流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河流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水体,是陆地上水分向海洋输送的主要渠道之一。
河流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沿流域延伸,将雨水和融雪带往海洋。
在其流域内,河流承担了重要的环境功能,并为当地的经济、交通、农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以下是对河流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河流的形成河流的形成是受地质构造和气候影响的。
地质构造的抬升和沉降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决定了河流的走向和地势。
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河流的形成,例如雨水多的地区容易形成众多河流。
2.河流的地理分布全球范围内,河流分布十分广泛,从大陆到岛屿均有河流存在。
不同地理区域的河流在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下呈现出地域差异,如在高山地区多为陡峭的溪流,在平原地区多为较平缓的大河。
3.河流的特征河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流域面积、流域长度、流域位置、河道长度、平均年径流量、年径流量的变异系数、河流干流的长度、流域的地形起伏、流域的地型等等。
4.河流的生态功能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外,还为周边的土地和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
河流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5.河流的经济价值河流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包括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渔业资源等。
通过对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可以得到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生产力。
6.河流的环境保护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许多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河流的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
可以通过开展河流的保护和治理等方式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总之,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水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河流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河流原理知识
河流一、水循环与水体例1:简述塔里木盆地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三.河流特征(一)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及汛期(长短、次数);有无结冰期(凌汛);含沙量;落差、流速、水能等1.流量:取决于流经的气候区及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小、蒸发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有关)2.水位变化及汛期(即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
3.含沙量:取决于地表物质及疏松程度、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和降水强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结冰期(或凌汛):温度低于0℃。
(冬季结冰、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易发生凌汛)5.流速、水能6.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地面组成物质、植被、人类活动(河流两岸一般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例1: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流量小;②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年际变化小,有明显的日变化;③从上游到下游流量逐渐减少;④有结冰期;⑤水能不丰富。
例2:闽江的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丰富。
例3: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二)水系特征1.源流状况:发源地、流向与注入水体、长度与流域面积、流域形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省区。
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降水量的多少有关2.河流类型:外流河、内流河、时令河。
与地形气候有关3.水系组成与形状: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河网形状、河网密度。
与地形有关,如辐射状,向心状,树枝状和扇形水系,均反映出地形的不同4.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特征:河道曲直与比降(陡缓)、河道宽窄、河床深浅、与湖泊沼泽等水体的关系。
如在平原地区河道弯曲程度较大,比降小。
(三)河流特征例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及其成因: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有结冰期。
水利河道基本知识点
水利河道基本知识点水利工程是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水利河道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河道工程主要涉及河道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旨在改善水文、水质等方面的状况,以满足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水利河道的基本知识点。
1.河道的定义和作用:河道是自然界中形成的,承载水流的通道,包括河床和河岸。
它是水分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水、排洪、调节水量和水质、防洪等多种功能。
河道的形状和尺寸对水流的输送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2.河道的分类:根据流域特点和河流形态,河道可以分为单一河道和复式河道。
单一河道是指河流在流域内流经的主要通道,而复式河道是指一个或多个支流与主河道相互交错的河网系统。
3.河道的形态:河道的形态主要包括河床的纵剖面和横剖面。
纵剖面是指沿着河道纵向的剖面,通常由河床和河岸两部分组成。
横剖面是指沿着河道横向的剖面,通常由河床、河岸和洪水过程中的洪水漫滩等部分组成。
4.河道的水动力学:水动力学是研究水流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的学科。
在水利河道工程中,水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河道设计和管理非常重要。
水动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流的速度、流量、水位、水压和水力特性等。
5.河道的设计与建设:河道的设计和建设是水利河道工程的核心任务之一。
设计与建设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河道形态、确定河床和河岸的材料和尺寸,以及设计河道的排水能力和防洪能力等。
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水文、水质、地质和环境等因素。
6.河道的管理与维护:河道的管理和维护是确保河道正常运行和发挥功能的重要环节。
管理与维护包括定期巡查河道状况、清理河道淤泥和杂草、修复河床和河岸的损坏以及加强河道的保护和生态恢复等。
7.河道的生态保护:河道作为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保护是水利河道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生态保护包括保护河道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的水生态功能、减少河道的污染和保护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等。
初二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地理河流知识点总结归纳河流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河流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总结和归纳一些初二地理学习中涉及的河流知识点。
第一部分:河流的定义和分类1. 河流是指长期存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向着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等水域连续流动的淡水水流。
2. 按照水体来源和流出目的,河流可以分为源自冰川的冰川河流、源自降水的降水河流、源自地下水的地下河流等。
3. 按照年内径流变化情况,河流可以分为周期性流动的季节性河流和常年流动的常年性河流。
第二部分:河流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过程1. 溪流是指小流域中的短而快速的流水。
2. 小河是指流域面积较大、河道比较宽、流速比较慢的水流。
3. 大河是指流域面积很大、河道宽、河水流速较慢且河水的沉积作用较强的水流。
4. 河流的发展过程包括上游冲击侵蚀阶段、中游上扬阶段和下游冲积阶段。
第三部分:河流的地貌特征和作用1. V型河谷是指在上游冲洗型阶段,河水冲击力强,侵蚀力大,河床纵深削弱,形成的河谷类型。
2. U型河谷是指在中游上扬阶段,河水冲刷作用减弱,侵蚀基级面水平削弱,形成的河谷类型。
3. 三角洲是指位于河口的河道两侧以及河道前延伸的扇形堆积地。
4. 河流能够运送和沉积大量的泥沙,对于农田的肥沃和土地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世界著名河流及其特点1.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流经中国11个省份,重要的水力发电、灌溉、航运和饮水源。
2.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非洲东北部,贡献了埃及古文明的发展。
3. 亚马逊河是世界最宽的河流,位于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量。
总结:通过对初二地理河流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了解到河流的定义和分类、河流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过程、河流的地貌特征和作用,以及世界著名河流及其特点。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地理环境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力学及河道整治基础知识1
水力学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含有的质量称为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是()(A)kg/m3(B)g/ m3(C)N/m3(D)kN/ m32.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具有的重量称为容重,容重的单位为()。
(A)kg/ m3 (B)N/m3或kN/m3(C)t/ m3(D)g/ m33.黏滞力的存在可使水流的流速分布()(A)均匀 (B)处处相等(C)不均匀 (D)处处相同4.液体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切力,但却能承受()。
(A)压力 (B)水平力(C)垂直力(D)作用力5.水在静止状态下对固体边壁的压力称为()。
(A)静水压力(B)动水压力(C)水重(D)作用力6.静水压力的大小与受压面在水中的深度和受压面积的大小()(A)成反比 (B)成正比(C)成比例(D)无关7.单位面积上的静水压力称为()。
(A)静水压强 (B)静水压力(C)动水压力(D)动水压强8.静水压强的单位是()。
(A)t /m3 (B) kg /m3(C)g/m3(D)N/㎡或kN/㎡9.流速是指液体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流速的单位为()(A)kg/m3(B)N/㎡(C)m/s (D)m/s210.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液体()(A)体积 (B)重量(C)质量(D)面积11.一般所说的流速是指同一断面上的()(A)平均流速 (B)最小流速(C)水面流速(D)最大流速12.江河渠道中不同过水断面及同一过水断面上不同点的流速往往是()。
(A)不同的(B)相同的(C)没有关系的(D)不能确定13.若在任意固定空间点上,水流的所有运动要素都不随()变化,称为恒定流。
(A)时间 (B)空间 (C)位置 (D)方向14.运动要素不随()变化的水流称为均匀流。
(A)时间 (B)流程 (C)横向 (D)水深方向15.明渠均匀流的特征不包括()。
(A)过水断面的形状、尺寸和水深沿程不变 (B)流速分布沿程变化(C)断面平均流速沿程不变 (D)总水头线、水面线和渠底线相互平行16.产生明渠均匀流的条件包括:水流(),渠道必须是长而直、底坡不变的正坡渠道,过水断面的形状、尺寸、粗糙程度沿程不变,不存在阻水建筑物和干扰。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河流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河流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河流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不仅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
在自然地理中,河流是研究水文、气候、地貌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内容,在人文地理中,也是考察历史、文化和经济问题的重要视角。
1.什么是河流?河流是由多个支流组成的水道系统,它源于山地,流向低洼地区或海洋。
河流的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是其描述的主要指标。
河流流经的土地种类、岸线形态、水流变化等决定了河流的特征和使用价值。
2.河流的分类河流可根据其落差、径流、侵蚀作用、分流、水质、入海方式等多种特征进行分类。
其中,按落差可分为高山河流、丘陵河流、平原河流和河口河流;按径流可分为季节性河流和永久性河流;按侵蚀作用可分为冲积平原河流和降雨河流等。
3.河流的形态特征河流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河道平面形态、纵向剖面形态和河床材质等。
河道平面形态主要影响河流的分流状况,如三角洲、河道分支、支流汇合处等;纵向剖面形态则影响河道的清淤、泥沙输送和河谷成形等;河床材质则影响河流的水质、生态、与河岸的关系等。
4.河流的功能和利用河流在生态、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它为自然生态提供水源和栖息场所,为农业、工业、城市提供用水和运输等基础设施,同时也成为旅游、文化和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媒介。
然而,人类在利用河流的同时,也面临着过度开发、污染和自然灾害等挑战,需要对河流进行合理规划、保护和治理。
5.中国特色的河流文化中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其中大江大河和母亲河黄河、长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河流文化与中国的历史、地域、神话、信仰、文学等紧密相关,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的表现。
河流对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综上所述,河流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和文化遗产,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人类提供着绵延不绝的经验和思考。
在学习和认识河流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与河流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河道长度单位
河道长度单位
河道是指河流沿岸两侧的土地,是河流水流的通道。
河道的长度单位通常以公里(km)为计量单位。
每条河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们穿越山脉、平原、丘陵等地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
河道的长度不仅仅是一种数字,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河道是自然界的经典之作,承载着无数生灵的生活和命运。
它们既是水的归宿,也是人类文明的根基。
河道的长度决定了它的流量和水质。
长河道能够容纳更多的水流,有利于水的流动和携带物质。
同时,长河道也能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河道的长度还决定了河流的流速和水力条件。
长河道水流平缓,流速较慢,有利于河流的稳定和河岸的防护;而短河道水流湍急,流速较快,容易形成急流和瀑布,对水力能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
河道的长度也决定了河流的蜿蜒程度和曲率。
长河道通常会呈现出弯曲的形态,如蜿蜒的蛇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短河道则通常是直线状的,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
河道的长度还与河流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有关。
在高山地区,河道常常是短小而陡峭的;而在平原地区,河道则常常是长而平缓的。
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旅游和生活体验。
河道的长度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河流的水量、水质、流速和水力条件,同时也与河流的形态、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珍视河道,保护河流,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美丽风景线。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河道,共建美丽家园!。
河道基础知识
水利职业道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水利行业精神是:“(献身)、负责、求实”。
2。
水利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爱岗敬业)。
3。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4。
水利工作者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
二、多项选择题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2.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3.水利职业道德作为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4。
水利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在水利行业的具体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与水利职业道德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5.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自己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社会责任;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并要严格遵守,这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按市场经济体制运转的必要条件。
6.必须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在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上的(导向、判断、约束、鞭策)和(激励)功能,为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7.水利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支撑;必须弘扬和践行水利行业精神)8.在水利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中,包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奋学习,钻研业务;遵纪守法,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注重质量,确保安全)9。
水利职业道德教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
10。
水利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水利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根据水利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锻炼),提高自己道德情操的活动。
高考河流湖泊知识点
高考河流湖泊知识点高考对于地理科目的考察范围广泛,其中包括河流湖泊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河流湖泊知识点。
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文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河流的形成通常经历以下过程:雨水或融雪汇集成小河、小溪,再经过集水并逐渐聚集水量,形成主河道。
河流发展与河谷的侵蚀和沉积密切相关。
二、河流的特征和分类河流具有以下特征:源头、河道、入海口(或入湖口)、集水区和流域。
根据河流的特征和水量,可将其分为小流域河流、大流域河流和特大流域河流。
在地球上,河流可分为冲积河、悬河、梯田河和河流三角洲等多种类型。
三、河流水系河流水系是指一定地区内所有河流及其支流共同组成的系统。
河流水系的组成包括主河和支流,以及形成的排水模式。
河流的排水模式可分为直排模式、凹地排模式和倾斜排模式等。
四、湖泊的形成和分类湖泊是地表蓄水的自然或人工水体。
湖泊的形成通常经历以下过程:地质变动形成的断层湖、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湖、冰川活动形成的冰蚀湖等。
根据湖泊的形成方式和地理特征,湖泊可分为断层湖、玛瑙湖、构造湖、冰川湖和盆地湖等多种类型。
五、湖泊的特征及生态环境湖泊具有以下特征:湖泊呈现封闭性、水量相对较大、周期性水位变化等。
湖泊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包括湖泊的水质、湖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的生态平衡等。
六、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是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益的重要举措。
其中包括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国家条件,制定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总结起来,高考中的河流湖泊知识点主要包括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特征和分类、河流水系、湖泊的形成和分类、湖泊的特征及生态环境以及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等。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一地理河道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河道知识点梳理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其中涵盖了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而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地理河道知识点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本篇文章将对高一地理河道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河道的定义和分类河道是由溪流或河流在其床地形上形成的一条纵向流水通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河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主要河道:包括主河道和干流,在一个流域内,主要起到排水和承载地表水的作用。
2. 支流:是主要河道的分支,比主河道短且流量较小,通常流入主要河道之中。
3. 河口:是主要河道流入海洋或湖泊的地方,同时也是海洋和淡水相交的地方。
二、河道形态的特征河道的形态是指河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河道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
2. 河道坡度:河道的平均下降高度与长度之比,决定了河流的流速。
3. 河道断面形态:指河道剖面的形态特征,包括河床宽度、河谷宽度和河流深度等。
4. 河道弯曲度:指河道流向的曲率程度,包括弯曲程度和弯曲方式两个方面。
5. 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河流会通过水流和波浪的力量改变地表的形态,包括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两个方面。
三、河道的发展过程河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溪流:溪流是河道形成的初级阶段,水流浅、水势小,容易对地势形成侵蚀。
2. 水沟:水沟是比溪流更为发育的水道,其侵蚀能力增强,开始形成一定的河床和河谷形态。
3. 河流:河流是水沟发展的高级阶段,水流量大、水力强,开始有明显的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型。
4. 成熟河流:成熟河流是经过长时间发展演化的河流,拥有清晰的主河道和丰富的河谷地貌。
5. 老年河流:老年河流是经过进一步发展后的河流,拥有较为稳定的河床和河谷地貌。
四、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广泛存在于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河道的开发利用:人类对河道进行开发利用,如修建水利工程、港口码头等,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状态。
河道专管员新人培训流程及内容
河道专管员新人培训流程及内容河道专管员是保障河道安全畅通的重要工作岗位,新人入职后应接受系统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以下是针对河道专管员新人的培训流程及内容。
一、岗前基础培训
1.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国家和本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水利法、江河管理条例等。
2. 安全技能:介绍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知识,包括防范溺水、化学污染物品的处置和抢救等。
3.河道基础知识:包括河道的相关术语、结构与分类等。
二、常规操作及技术性培训
1.河道巡查:对巡查的目的和内容进行说明,讲解巡查时注意事项、方法和技巧。
2.河道护理:对河道的维护及护理进行详细的介绍,讲解施工周期、河道维护标准、用具维护等。
3. 河道管理工具培训:对河道管理所需使用的软件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4.河道问题处置: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仿真模拟,动手操作并进行讲解教学。
三、实战培训
1.现场演练:提供实践机会,让新人通过模拟情境来练习一些常
规操作,并将培训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历史故事分享:分享一些与本地区或其它地区相关的河道故事、规划以及可行性研究等,让新人更好地了解工作中的背景及适用的案例。
河道专管员新人培训流程及内容详尽全面,新人入职后不仅能够
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和工作流程,还能更好的适应现场工作和配合上线
现有岗位,提高河道安全保畅通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职业道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水利行业精神是:“(献身)、负责、求实” 。
2. 水利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爱岗敬业)。
3.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4. 水利工作者最基本、最主要的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
二、多项选择题1.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2.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 水利职业道德作为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4. 水利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在水利行业的具体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与水利职业道德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5.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自己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职能;社会责任;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并要严格遵守,这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按市场经济体制运转的必要条件。
6. 必须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在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上的(导向、判断、约束、鞭策)和(激励)功能,为水利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7. 水利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必须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支撑;必须弘扬和践行水利行业精神)8. 在水利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中,包括(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奋学习,钻研业务;遵纪守法,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注重质量,确保安全)9. 水利职业道德教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
10. 水利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水利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根据水利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锻炼),提高自己道德情操的活动。
11. 水利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内容可以涉及水利工作者的(职业工作;社会活动;日常生活)等方面。
三、判断题1.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V2. 水利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遵纪守法更多体现为自觉地遵守职业纪律,严格按照职业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3. 职业纪律只具有法规强制性,不具有道德自控性。
x4. 职业纪律只具有道德自控性,不具有法规强制性。
x5. 职业纪律以强制手段禁止某些行为,上级任何机构都可以组织检查和组织执行。
X6. 职业道德用榜样的力量来倡导某些行为,靠社会舆论和职工内心的信念力量来实现。
"7. 职业道德修养是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又将内在的道德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的过程。
“初级工理论试题水力学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31. 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含有的质量称为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2. 单位体积的物体所具有的重量称为容重,容重的单位为(N/ rm或kN/ n i)o3. 黏滞力的存在可使水流的流速分布(不均匀)4. 液体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切力,但却能承受(压力)。
5. 水在静止状态下对固体边壁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力)。
6. 静水压力的大小与受压面在水中的深度和受压面积的大小(成正比)7. 单位面积上的静水压力称为(静水压强)。
&静水压强的单位是(N/怦或kN/怦)。
9. 流速是指液体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流速的单位为(m/s)10.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液体(体积)11. 一般所说的流速是指同一断面上的(平均流速)12. 江河渠道中不同过水断面及同一过水断面上不同点的流速往往是(不同的)。
13. 若在任意固定空间点上,水流的所有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变化,称为恒定流。
14. 运动要素不随(流程)变化的水流称为均匀流。
15. 明渠均匀流的特征不包括()流速分布沿程变化)。
16. 产生明渠均匀流的条件包括:水流(必须是恒定流),渠道必须是长而直、底坡不变的正坡渠道,过水断面的形状、尺寸、粗糙程度沿程不变,不存在阻水建筑物和干扰。
二、判断题1. 物体自身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 )。
V2. 质量和重量相同。
X3. 静水内部任一点上的静水压强大小,只与水面压强和该点在水面以下的深度有关。
V4. 静水压强大小与水深无关,所以受压面上各点的压强是均匀的。
X5. 流速是指液体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流速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V6.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液体质量。
X7. 根据任意固定空间点上的运动要素是否随时间变化将水流分为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V8. 根据液体运动要素是否随流程变化将水流分为均匀流与非均匀流。
V土力学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 土是由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成的(散粒体)。
2. 土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固相构成土的(骨架),对土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3. 若土骨架孔隙中同时存在水和气体则为(湿土)。
4. 若土骨架孔隙中全由气体充填则为(干土)。
5. 天然状态下,土体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之比称为(天然含水量)。
6. 单位体积土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
7. 单位体积土体中土粒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8. 单位体积干土所受到的重力(重量)称为(干容重)。
9. 随着含水率的增高,黏性土可能呈现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
10. 黏性土从一个稠度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稠度状态时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
11. 黏性土的界限含水率有固态与半固态的缩限、半固态与塑态的()塑限)、塑态与流态的液限。
12. 液限与塑限之差称为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塑性指数越大,黏土的(塑性)越好。
13. 密实的沙土结构稳定、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疏松的沙土(易产生流沙或震动液化)。
14. 可用孔隙比判别无黏性土的密实状态,孔隙比越小土越(密实)。
15. 可用相对密实度判别无黏性土的密实状态,相对密实度是将(实测)孔隙比与最疏松状态的孔隙比和最密实状态的孔隙比进行对比。
16. 可用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N判别无黏性土的密实状态,N (越大)土层越密实二、判断题1. 土的固相主要是矿物颗粒,矿物颗粒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为岩石受物理风化作用而生成的颗粒,次生矿物为岩石受化学风化作用而生成的颗粒。
“2. 固相(土颗粒)构成土的骨架,土骨架孔隙中被水或气体所充填,水或气体对土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x3. 干密度和干容重的单位不同、数值大小不同,都能反映土的密实情况。
V4. 干密度和干容重都能反映土的密实情况,土越密实,干密度或干容重越大,所以干密度和干容重是一个概念。
x5. 塑性指数越大,黏土的塑性变化范围越大,黏土的塑性越好,黏性越大。
V6. 黏性土所呈现的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与含水率无关。
x7. 相对密实度是将实测孔隙比与最疏松状态的孔隙比和最密实状态的孔隙比进行对比,相对密实度越大土越密实。
V8. 无黏性土的密实状态对其工程性质影响不大。
x工程识图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 制图标准规定了(0〜4号、五种)基本图幅。
2. 轮廓线主要有(外围边界线)、不同面的分界线、投影时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等。
3. 画图后应标注实物的(实际)尺寸。
4. 图上比例是指制图时所采用的(图上线段长度)与其所代表的实际线段长度的比值。
5.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有多面正投影图、轴测投影图、(标高投影图)和透视投影图。
6. 正投影的效果不受物体的远近影响,图象也不(变形失真)。
7. 基本视图是利用(平行正投影)方法将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8.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常用的是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二、判断题1. 坡度的数字表记形式一般为 1 : X,其中X代表水平距离。
“2. 比例的表记形式为1 : X,坡度的数字表记形式一般也为 1 : X,两X意义相同。
X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为:点的投影是点,直线的投影是直线或点,平面的投影是平面或直线。
V4. 基本视图的各图形之间存在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V 水文、测量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 水位是指水体某固定点自由水面相对于(某基准面)的高程。
2. 水位观测方法有(人工测读水尺法)、自记水位计法及遥感技术测记并传递法。
3. 使用水尺观测水位时,只读取水尺读数,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水尺读数。
4. 观测水尺读数时应注意观察(波动壅水对水位的影响) ,找准时机迅速读数或经多次测读取平均数。
5.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河流某断面的(水体积)。
6. 河流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
7. 河道流量常用流速- (面积)法进行测算。
8. 流速测量时,一般用流速仪测定垂线上各指定点的(点流速) ,推算垂线平均流速。
9.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坐标和(高程)表示。
10.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1.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12. 处于静止状态的平均海水面延伸通过所有大陆与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3. 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水平距离)。
2. 距离丈量是丈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丈量倾斜距离应进行(折算)。
14. 在平坦地面上可直接丈量(水平距离) ,为提高精度可往返丈量并取平均数。
15. 在倾斜地面丈量水平距离,可采用阶梯平量法或(通过丈量斜距推算水平距离)。
二、判断题1. 江河水位是指某断面、某时间的水面高程,它对应于断面、时间和流量。
V2. 水位=水尺零点高程+水尺读数,水尺零点高程是全国统一的。
X33. 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经河流某断面的水体积,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
V4. 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最大流速。
X5. 相对高程是以假定高程基准为零点起算的地面点高程。
V6. 大地水准面是个闭合曲面,可用水平面代替曲面,这不会产生误差。
X7. 丈量斜距推算水平距离时, 可根据倾斜角按三角函数计算或根据高差按勾股定理计算。
8. 距离丈量是丈量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即两点连线(直线)的长度。
X 建筑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 .水利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不包括(石膏)。
2. 水利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不包括(塑料)。
3. 水利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不包括(橡胶)。
4. 水利工程常用建筑材料不包括(胶黏剂)。
5. 石料按形状分类不包括(砌石)。
6. 石料按石质分类不包括(料石)。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料石的是(乱石)。
8. 不属于按石料形状和加工程度分类的是(沉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