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课程是工程机械学院三年制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辨能力、创造潜能等科学和文化素养。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和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2.目的和任务
掌握高等数学中有关极限、导数、积分和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能够提高解读问题和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优秀的思维品质、敏锐的思辨能力和较好的数学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微积分概念和应用教学难点:微积分应用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五、相关课程的衔接
开设此门课程之前,学生应较好的掌握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以便于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较好的理解与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与运用。
六、其它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学生成绩包括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采取平时30%+基础知识测试10%+期末考试60%成绩考核方法。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表现10%、课堂提问10%、作业测评10%;基础知识测试为数学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考核,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考核;期末考试为笔试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数学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试题覆盖全部教学内容,采用试题库组题。
通过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4《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80学时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萝岗校区广州市天河金领技工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进而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且进行广泛应用的科学。
数学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息。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它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内容考虑技工学校理论课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难度,加强应用。
1.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运算能力为目的,强化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以解决学生日常接触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讲解数学概念和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学校的难度3.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在不影响数学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适当删减了部分理论的繁杂证明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能够: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为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工具;2.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实际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专业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将辩证法寓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技工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它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对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内容不仅反映出专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而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课程设计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一)教学内容《标准》安排了《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目标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明确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子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等三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阐述。
(三)实施建议《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教案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码:课程学时:72学时适应专业:会计、计算机、工程造价、经济管理等专业(二)课程定位关键词:课程专业背景、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职业岗位能力本课程是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必须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服务于能力培养。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1.课程设计的理念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目标是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学院示范校建设中示范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服从市场。
而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
一是满足高等教育的必需,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的需要而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满足专业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充分利用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在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2.课程设计的思路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高等数学2》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2》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2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码:210231402 学分:4适用专业(群):生物制药(3+2)学时:60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2023年6月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审定日期:2023年 6 月一、前言(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既是工具课也是通识素养课。
一方面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职业长远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和其它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在生物制药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服务性的地位,主要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数理基础、数理思维和能力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理论理解能力、量化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科学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1》后续课程专业课程(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拓宽文化基础、增强能力支撑、提供专业服务”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课程设计思路结合专业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和高等数学知识体系设计了“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常微分方程”四个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再适当进行引导、补充和修正,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教学中要求降低理论推导,承接数学思想和方法,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追求繁琐的计算和变换技巧。
3.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以教育部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总学时数】50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公共课程、工具课程,其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高等数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确立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贴近专业,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数学》实行模块化教学,不同专业根据专业需要选则不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设计思路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实际问题到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与专业相对应,以模块为单位,重组知识结构;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结合使用,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定理和公式、内蕴的数学思想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方法,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到实际问题中,把重点放在引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
本着知识应用的目的,对高等数学课程经典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组合、加工与创新,突出数学理念与专业课实际的结合;在考核方面,采取闭卷理论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对高等数学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工作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活、事业的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在科学工作事业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攻克难题;使学生能敏感地把握现实社会经济的脉搏,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做时代的主人.本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阐释为:(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了解极限的思想理论,掌握函数微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运算。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教育部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制定,旨在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份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简要介绍:1. 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高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程内容: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程实施:高等数学课程的实施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开展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课程评价: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
具体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等多个方面。
总之,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610005课程名称:高等数学学时:64学时(含实践性教学)适用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各专业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高职工科类、文科类、医技类部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服务于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积分的背景思想,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技能,了解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专业课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教学目标(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专业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数学建模的初步知识、数学软件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逻辑推理能力、基本运算能力、自学能力、数学建模的初步能力、数学软件运用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严谨思维、求实的作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元函数积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体会数学理性逻辑之美,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难点:如何让学生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让绝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感兴趣,从而发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基础与服务作用就成了我们的教学难点。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高等数学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为适应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公司企业输送相应层次的技术人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作用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后继专业课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影响到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它具有综合性高、逻辑性强和应用性广等特点,对于理解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思想方法,为后设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其次,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问题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最后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专业目标服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对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内容不仅反映出专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而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课程设计努力满足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一)教学内容《标准》安排了《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目标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明确了高等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其子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等三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阐述。
(三)实施建议《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教案编写、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高等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工程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门课程不仅提供了这些学科所需的基本数学工具,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对《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详细描述。
一、课程目标《高等数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并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分析、建模、优化和概率决策等。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的表述、分解、推导和总结等。
4.通过团队协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批判性思维。
二、课程内容《高等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微积分:包括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微分方程等。
2.线性代数: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和特征值等。
3.概率论: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
4.数理统计:包括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三、课程安排《高等数学》课程应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安排:1.第一学期:微积分(1-16周),每周4小时,共64课时;2.第二学期:线性代数(17-32周),每周4小时,共64课时;3.第三学期:概率论(33-48周),每周4小时,共64课时;4.第四学期:数理统计(49-64周),每周4小时,共64课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
具体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由教师主导,详细讲解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数学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原理的应用。
3.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和阅读指定参考书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610005课程名称:高等数学学时:64学时(含实践性教学)适用专业: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各专业一、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高职工科类、文科类、医技类部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服务于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积分的背景思想,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技能,了解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专业课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教学目标(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专业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数学建模的初步知识、数学软件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逻辑推理能力、基本运算能力、自学能力、数学建模的初步能力、数学软件运用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品格、严谨思维、求实的作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元函数积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体会数学理性逻辑之美,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难点:如何让学生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让绝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感兴趣,从而发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基础与服务作用就成了我们的教学难点。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高等数学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为适应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公司企业输送相应层次的技术人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公共基础课建议学时:64(理论课学时数:58学时,实践课学时数:6学时)学分:3.5学分适应对象:电子与计算机类专业、机电与汽车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总论(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在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必须、够用”原则及各专业对各种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量化思维需求的基础上设置的。
2.课程价值和功能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和提升各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数理基础和数理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必须、够用的数理理论、知识、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理论理解能力、量化解决相关专业问题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等。
本课程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服务性的地位,主要为后续的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数理准备,其所服务的专业、课程如下图所示:(二)改革理念1.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必须、够用”为改革基本理念,注重让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数理知识和数理方法,培养量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重点本课程的改革重点主要有三个:各专业教学内容的遴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量的课程实训;3.预期目的初步打算经过大约一年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大体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并能摸索实践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后能增加适量的课程实训,以提高学生量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让学生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工具;2.让学生初步掌握函数思想、极限思想、微分思想和定积分思想等数学思想;3.初步培养学生量化分析问题和量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分目标1.数理知识: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常微分方程初步、数学软件;2.应用能力:极限应用、导数与微分应用、积分应用;3.量化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建模初步;三、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及建议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64,每周4课时,具体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时安排如下:四、实施建议(一)教与学1.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法多种多样,但教无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讲授法讲练法、启发法、问题引导教学法、以练测赛促学法等。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高等数学作为大学本科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制定了《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等数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能够统一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1. 教学目标《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深厚的数学基础、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2)培养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的能力;3)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4)为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内容《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框架,包括微积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主要内容。
其中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积分与积分应用等。
数学分析是微积分的延伸和拓展,包括级数、函数序列、多元函数极限与连续等。
线性代数是由n个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引入的,包括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和特征值等。
概率论是高等数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包括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理统计等。
3. 教学方法《高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和研究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其中,数学建模和问题求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函数、极限、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数学素养和数学精神,提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函数、极限、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理逻辑、数学建模等基本内容。
2. 要求:学生应该熟练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高等数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和实践,我们将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表现给予额外的加分。
六、教材与参考书本课程推荐使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同时推荐以下参考书:1.《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学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3.《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4.《概率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60学时(大专-周4学时)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教学学时:60学时课程学分:4先行课程: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参考教材:1、《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2月第四版,盛祥耀。
2、《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侯风波。
一、课程性质高等数学课是高等学校各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较系统的获得大纲所列内容的基本知识,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
通过教学要实现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本课程关于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中要认真探讨和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
教学重点要放在“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上。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正确理解以下概念:函数、极限、连续性、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函数的极值。
不定积分、定积分、有关空间解析几何及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理解下列基本理论、基本定理和公式: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不定积分基本公式,变上限积分及其求导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偏导数的几何意义,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直线与平面的方程,典型的二次曲面、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结构;3、通过学习本书,掌握下列运算法则和方法:求函数和数列极限的方法与运算法则,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初等函数一阶、及较简单的二阶导数的求法,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及求极值方法;4、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数求法,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换元与分部积分法,一阶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的求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5、用定积分和常微分方程方法求解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用极值方法求解简单的最大值最小值的应用问题;(二)技能目标1、运动变化的客观世界中,很多现象和过程是通过微分方程来描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0008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适用专业:初等教育等专业授课单位:数学系
学时:120学时(含实践教学)
(一)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
它是为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
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并以此作为工具,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持。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积分的背景思想,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技能,了解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我院各专业教学的需要,我们认真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改革教学体系。
坚持走“实用型”的路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从理论出发,而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
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
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竭力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及良好数学文化素养,使数学应用“面向大众”,注重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2)加强基础,更新内容,强化学生“够用”知识的掌握
降低重心,加强基础;降低起点,更新内容。
降低重心就是把现有教材严密化和过分形式化的部分进行淡化处理;加强基础就是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相对稳定的、重要简约的数学知识充实到高等数学教材中去;降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更新内容就要让一些现代数学知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尽快渗透到数学课本中去,将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删除。
(3)改革教学内容,组织适应高职学生的教材
为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案例”教学为主,选题尽量紧贴现实生产和生活,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为贯彻教学改革思想,我们选择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高等数学》教材,作为公共数学课的教材。
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选
择了各专业课程需要的基本内容。
在内容构架体系设计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把教学的侧重点定位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4)树立科学的数学教育评价观,改革考核方式
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了能体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和对知识与方法整理的报告形式。
所留作业给学生几天准备的时间,下次上课由学生自愿上讲台作口头分析,报告其研究结果,教师当场点评并给出成绩。
加强过程考核,特别是实践过程的考核。
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采用过程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定方法,提高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自觉性。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要掌握进一步深造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外对部分需要考江西省小学教师的学生满足知识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函数、极限和连续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间极限。
2.理解函数的导数、微分的概念,掌握导数、微分的运算法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的微分。
3.理解不定积分、定积分的概念,掌握积分的运算法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计算一般函数的积分。
4.了解常微分方程的概念,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几种简单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5.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掌握平面及直线的方程。
了解常见的曲面曲线的图形。
6.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掌握偏导数和全微分之间的关系及多元复合函数的链式求导法则,会求多元函数的极值(包括条件极值)和最值7.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会用二重积分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8.理解级数的概念,会展开一些函数成幂级数
9.理解行列式,矩阵的概念,会求矩阵的逆,会做初等变换,掌握线性方程组的几种解法
10.理解概率和随机变量的概念,和一些概率分布及数字特征
11.理解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一些概念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极限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无限的思想观,并使学生能用“分割求和取极限”的思想方法求一些诸如无穷数列和、图形面积等问题。
2.通过对微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理解诸如最值方面的问题,并能分析、推证、解释跟最值有关的一些现实现象。
3.通过对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微元法”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诸如求面积、求体积、求功等问题。
4.通过对微分方程的学习,使学习初步掌握综合运用微积分的能力。
5.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6.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将数学思想扩展到其它领域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使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与专业理念与实际技能之间的联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五)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见下表)
(六)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
(1)教材选用
选用的《高等数学》教材是高等教育出出版社张克新主编。
本教材充分考虑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力求做到:降低理论、突出重点、深入浅出、删繁就简、注重应用。
对重要概念如函数的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等尽可能从具体问题引入,抽象成一般概念后,再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在考虑到基本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统一性的同时,对许多定理的证明和推导,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般不追求严密性,只解释其定义,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本书例题的配置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参考书:
《高等数学》陈庆华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陈水林、易同贸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等数学》张圣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难度,以基本概念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提倡互动式、设疑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3.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1、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网上教学资源。
2、拟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将教案、学习指导、案例等上传至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场所。
4.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建议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应数学软件
5.教师要求
具有数学专业教育教学背景,从事数学课程教学多年或具有研究生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
(七)教学评价、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