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4 h ,术中出血量为230~1 350 mL,术后随访9~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没有椎弓根钉误置、断钉以及拔出等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而并发症要低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结论脊髓造影诊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按照有效减压和限制破坏的原则,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标签: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其主要是由髓核突出、关节突的增生物以及增厚的黄韧带等因素所致[1]。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以往临床上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的近期效果虽然比较良好,但仍会出现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减压不充分或者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过分减压的缺陷,会导致一些患者远期出现顽固性的腰痛或者腰椎不稳,有时需进行二次手术[2],为进一步研究临床上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9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90例,其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5±5.9)岁,病程5~20年。所有病例均出现典型的腰背痛、腰骶部疼痛以及下肢痛,进行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管狭窄。其中伴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52例,伴有椎间盘突出者57例,伴有侧隐窝狭窄67例,伴有黄韧带肥厚60例,伴有椎体不稳及腰椎轻度滑脱19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38例,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13例。将52例为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作为研究组,38例为复杂性腰椎管狭窄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的原则为解除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对于单纯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后路单纯减压椎板关闭成形手术;对于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对于单侧侧隐狭窄的病例,需进行半椎板切除减压,进行松解脊神经根,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对于双侧侧隐窝狭窄的病例,首先于棘突两侧潜行开窗减压,然后进行松解脊神经根,切除黄韧带,以及摘除髓核。若患者狭窄是由于中央型或者黄韧带肥厚所导致的,需进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对于合并腰椎不稳以及椎体滑脱的病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松解脊神经根,切除黄韧带以及摘除髓核的同时,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以及横突间柱状植骨融合术。手术完成后,若24 h内引流液不足30 mL即可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可下床进行相应功能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腰腿疼痛麻木以及间歇跛行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大于85°,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腰腿疼痛麻木以及间歇跛行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得到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在70°~85°,括约肌功能基本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好转:患者腰腿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以及直腿抬高试验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腰腿疼痛麻木以及间歇跛行症状和无明显减轻或进一步加重。有效=治愈+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4 h,术中出血量为230~1 350 mL,术后随访9~36个月,X线片复查显示没有椎弓根钉误置、断钉以及拔出等情况发生,大部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有效率可达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8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9,P<0.05)。见表1。研究组出现1例并发硬膜撕裂,1例延迟愈合,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出现1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延迟愈合,2例出现肺部感染,3例出现泌尿系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好转。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由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被压迫时间太久,很容易引起神经变性坏死,所以一旦患者出现腰痛或者腰腿痛,之后出现肢体麻木、间歇性跛形或者行走困难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常规放射以及CT 扫描检查,数字成像系统可检查腰椎骨质增生情况,而CT 扫描可检查椎间盘突出以及小关节肥厚等情况。若仍不能确诊,可进行脊髓碘油造影,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且其可预测狭窄的范围[3]。早期确诊可为患者手术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手术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解除压迫且恢复神经功能最有效的方法,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应以结构破坏有限化和椎管减压有效化为原则。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因素以及并发疾病均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所以手术前一定要准确且全面地评估病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免不恰当的内同定和融合导致腰椎融合后加速临近节段的退变。朱庆志[4]研究显示减压内固定术与椎管减压腰椎管成型术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特征合理选择手术减压的范围,确定是否进行性植骨融合以及内固定。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临床诊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采用CT和MRI,必要时可进行脊髓造影,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通过术前准确的诊断,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按照有效减压和限制破坏的手术原则,大部分病例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其中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可达90.38%,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手术有效率可有81.58%,与李德平等[5]报道一致,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说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波,李泳.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0,5(1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