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①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②调节气候,减轻干旱③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6)强弱的调节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叶内水分少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29、叶是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3.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为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产生了巨大作用。绿色植物是生物圈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 1、动物的运动方式:水中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游泳(次要方式漂浮);陆地运动方式:蠕动(蚯蚓)、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运动基本方式:飞行(次要方式滑翔)
2、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3、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表现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依靠游泳运动,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有爬行、行走、跳跃等多种方式,动物在空中主要进行飞行运动。
4、不同的运动方式不仅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且在动物的身体内也有不同的结构与之相适应。
5、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6、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骨膜:起着营养和神经作用,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骨软骨层(成年后骨化成骨)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7、骨的成分:有机物:以骨胶蛋白为主,与骨的韧性有关,可以燃烧,成人约三分之一。无机盐:以钙盐(碳酸钙CaCO3)为主,与骨的坚硬性有关,溶于酸,成人约三分之二
此外还含有:水骨是人体的钙库。
在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弹性;在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则这种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老年人骨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则这种骨的硬度大,弹性小,易骨折。
8、关节结构:关节面(关节头与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
9、关节的特性:a、灵活(①关节软骨既光滑又有弹性②关节囊内壁可以分泌滑液)b、牢固(①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并附有许多韧带②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发生骨折要特别注意骨膜的保护
9、骨骼: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也即: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单块骨不是骨骼。
10、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 11、运动的完成:
运动系统: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屈肘和伸肘运动肌肉的变化
当神经传来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细胞的呼吸作用)。
12、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如:屈肘时是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是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手臂提重物时与吊环运动员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13.动物行为的特点:①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②动物行为的产生由外界刺激或体内
的生理变化引起,离不开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和激素的调节③是动物在适应周围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 14.动物行为类型的区分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穴等
进行的相互攻击。一般不会发生致死性伤害。
根据行为的防御行为:多种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目的和功能划分繁殖行为:识别雌雄动物、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
等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节律行为:昼夜节律、季节节律(鸟类迁徙、鱼类洄游)、潮汐节律社群行为:同种动物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行为。特点:有分工合作
15.动物的行为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划分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下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包括:动物的筑巢、战斗、保护子女、洄游、迁徙、冬眠等。)
学习性行为:也叫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是动物在硬性规定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不是由遗传因素控制的。
*学习性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也是条件反射的建立。 *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生活
1.微生物的特点:①分布广泛②大多个体微小③结构简单,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细菌真菌病毒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酵母菌:卵形霉菌:分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蘑菇:由菌丝构成
球状、杆状、蝌蚪状结构单细胞生物。拟核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大液泡霉菌、蘑菇:多细胞真核生物无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
营养大多异养,寄生或腐生异养腐生异养寄生,离开寄
主就不再有生命现象繁殖分裂生殖酵母菌:出芽生殖、孢子生殖霉菌:孢子生殖蘑菇:孢子生殖(野生)菌丝繁殖(人工)通过自身遗传物
质,利用寄主细胞的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3.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器官)、荚膜(保护和营养)、芽孢(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4.微生物的营养方式
自养:含有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植物、少量细菌)
寄生:生物依靠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取有机养料进行生活。
异养:(如病毒和部分细菌、真菌)。
腐生:生物依靠分解动物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获得有机
物。(如大部分真菌和部分细菌)。
5.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好氧性细菌: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呼吸的细菌。(如枯草杆菌)厌氧性细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呼吸的细菌。(如乳酸菌)
6.酵母菌的呼吸有氧: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应用于制作馒头、面包) 无氧: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 (应用于酿酒等)
7.蘑菇的结构: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生物菌盖(反面为菌褶,着生孢子)子实体地下菌丝菌柄
8.病毒类型: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传播途径:接触、空气、水、血液和生物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