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合集下载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 资料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  资料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内涵(一)政治内涵在西方的演变1、古希腊的政治内涵。

伦理政治观;关于城邦的学说;“公民”政治。

2、古罗马政治的内涵。

法律政治观;“共和国”政治。

3、中世纪政治的内涵。

神学政治观;封建制;宗教和教会在政治生活中出于主导地位。

4、现代政治的内涵。

权力政治观;以现代国家为中心,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现代公共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而形成,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的驾驭和控制。

(二)政治内涵在中国的变迁1、古代政治的内涵(1)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政治”,尤其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政治,“政”与“治”分开始用,各有自己的含义。

(2)在中国古代,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君主及其大臣们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但是这种管理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活动,而是上承天命而行的抚民和安民活动。

没有明显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3)中国古代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充满道德色彩的行政活动。

2、现代政治的内涵(1)孙中山对政治的界定:“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这一说法突出了政治的公共性和管理性。

(2)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三)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政治内涵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列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政治学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将政治看做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揭示的政治现象的范围:▲时间范围▲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它各种政治关系和问题的方式、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与其相关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就出现新政治阶级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自从人类创造出哲学以来,它就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 1、氏族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2、氏族制度的特点 •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 (2)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
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 3、原始民主制的特征
• (1)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 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
•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 治文化水平。
•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 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 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列宁曾经说过:“国家问题是一 个最复杂最难弄清楚的问题,也 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 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
•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 都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 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
• (4)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 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界定:政治是阶 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 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 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 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
(3)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 “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 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 体。
•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 1、国家的产生 •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
界大战。 • (3)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衔接课程作26.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

一般认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它是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用来规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国际活动和行为,调整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和活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和。

27.压力集团:是指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门,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施加影响和压力的集团。

28.执政党: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或者是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

29.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对内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根据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国家元首是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着最高国家权力,象征着国家主权,行使国家元首的各项职权。

30.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四、简答题31.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具有哪些特点?(1)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举荐、科举,国家任命取得官职。

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2)官僚集团内部,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官组织。

(3)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32.国家与氏族的区别有哪些?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利的设立。

33.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一切权力属于人员”,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其它机关都是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34. 政治发展的动力有哪些?(1)是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

(2)是通过强有力政治组织,特别是严密组织起来的政党推动政治发展。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将其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②视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其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活动的学者:马基雅维里(他的著作《君主论》)、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他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简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所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①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②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单选):①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②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多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国古代政治学:①(多选)先秦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第⼀章政治⽣活中的国家第⼀节国家与国家形成理论1、国家的含义与特征1.1 国家的含义“国家”在汉语中由“国”和“家”两个汉字组成。

最初, 两者是分开使⽤且有区别的, 如《尚书》中的“天⼦建国, 诸侯⽴家”,但由于“家国同构”的统治思想的需要, 这⾥“家”的理解已经超越⼀般意义上的家庭, 上升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这实际上为“国”、“家”并提奠定了基础。

所以, 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还有“国”、“家”合在⼀起的说法, 如《荀⼦》中的“国家⽆礼则不宁”。

但有⼀点需要注意, 在中国古代, ⼤⼀统的国家常常被称为“天下”,“国家”并不是指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与西⽅学说中“state”的国家观念相等同的国家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从国家的词源学来考察,凸显了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

同时国家之所以为国家,其不可或缺的乃是公共权威中⼼的存在,否则国家仅有地缘意义⽽⽆政治意义了。

西⽅政治学对国家的界定众说纷纭。

政治哲学探讨的是国家的本性,由此⽽形成两⼤流派:⼀是古典取向的共同体说;⼆是近代取向的契约从政治共同体的⾓度理解国家,揭⽰了国家的本源意义,或者说展现了国家的理想形态,⽤以关照和判断国家的现实形态;近代契约论则认为国家乃是基于个⼈利益的基础上建⽴的,⼈们正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才不得不联合成国家,国家的终极⽬的也在于实现个⼈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定义来⾃于恩格斯。

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给国家下了完整的定义:“国家是表⽰:这个社会陷⼊了不可解决的⾃我⽭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摆脱这些对⽴⾯。

为了使这些对⽴⾯,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于在⽆谓的都争⽃中把⾃⼰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种表⾯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量,这种⼒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但⼜⾃居于社会之上并且⽇益同社会脱离的⼒量,就是国家。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对国家本性的探讨,以对现实国家进⾏价值判断和关照批判,有着重对现实国家的现象还原,对其形态做科学描述,并将两个⽅⾯有机的加以结合。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名词解释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多选题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从狭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从广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2、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3、中世界神学政治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4、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代表人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

5、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代表人物: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

7、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的出现第二章政治主体一、名词解释1、政治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政治事务,享有政治权利,承担政治义务的政治实体。

2、领袖:领袖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不同阶级的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具有卓越政治见识和杰出政治才能,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本阶级中拥有最高权威的政治人物。

3、政党: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4、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5、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6、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阶级统治、政治统治的政治运筹机制性政治组织机构。

政治学概论-各章简叙

政治学概论-各章简叙

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的名词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但这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第一张绪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

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的含义总体来说,可以把所有对政治的解释分为两大类: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观古今中外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看法或诠释可以说五花八门,择其主要,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道德。

这是古代东西方国家较为普遍的观点。

亚氏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会解释这句话吗?会,就知道亚氏的政治就是道德或伦理。

(2)把政治说成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过程。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法学家凱尔森。

(3)认为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或者说政治就是“权术”、“统治术”、“权谋”。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基雅弗利。

(4)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孙中山。

他说:“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5)认为政治就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这是当代西方国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观点。

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政治的内涵,展示了政治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特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了国家、权力、管理等政治核心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它们又都没有全面深刻揭示政治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因此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许多不同场合下都曾对政治进行过深刻的论述,其主要观点是:(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这是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来界定政治。

(2)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

这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揭示政治的实质。

(3)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列宁观点不过,他们都没有对“政治”一词下过完整的定义。

(三)当代国内学者的“政治”定义如何给“政治”这一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下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定义?由于政治这一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宽泛,要给它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的平衡与调整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的平衡
•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需要相互制约 •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需要相互平衡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的调整
•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的调整需要政治制度的改革 • 政治权力与政治利益的调整需要政治参与和政治协调的 扩大
05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国际关系的类型
• 竞争关系: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 合作关系:国家之间的利益共享 • 冲突关系:国家之间的利益对抗
国际关系的特点
• 国际关系受到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国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互动关系
国际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国际政治是国际关系的基础 • 国际政治的发展推动国际关系的变革
政治权力的分配
• 权力分配相对公平:民主制度 • 权力分配相对集中:权威制度 • 权力分配相对分散:法团制度
政治利益的分析与实现
政治利益的分析
• 政治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等 • 政治利益的分析需要关注政治权力的分配、政治制度的特点等问题
政治利益的实现
• 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政治权力的支持 • 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政治参与和政治协调
政治学在选举与政党政治中的应用
选举
• 政治学为选举提供政治参与和政治协调的支持 • 政治学关注选举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政党政治
• 政治学为政党政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分析 • 政治学关注政党政治的利益分配、政治参与和政治协调
政治学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应用
公共事务管理
• 政治学为公共事务管理提供政治参与和政治协调的支持 • 政治学关注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政治学概论(适用2024版)完整版讲义

政治学概论(适用2024版)完整版讲义
如何理解权力在政治学中的核 心地位?
思考题二
比较不同国家的选举制度,分 析其优缺点。
思考题三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带来了 哪些挑战?
思考题四
如何评估跨国公司在全球治理 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推荐阅读
01
《政治学导论》(杨光 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02
《比较政治学:理论与 方法》(张小劲、景跃 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01
社会舆论定义
社会公众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共同意见和看法,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和
利益诉求。
02
社会舆论形成
受到媒体、社交网络、公众人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多元化的舆论场

03
社会舆论对政治过程影响
监督政府行为、推动政策改革、塑造政治形象等,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力
量。同时,也可能存在被操纵和利用的风险,需要保持警惕和批判性思
未来政治发展趋势预测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将呈现多极化趋 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将进一步加强。
民主化进程持续推进
随着全球范围内民主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实现政 治制度的民主化转型。
新兴技术将继续改变政治生态
未来新兴技术将继续对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区块链技术、虚 拟现实技术等将对政治参与、选举制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由选举产生的议员或代表组 成,代表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
立法程序
包括议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 公布等环节,确保法律的民主性
和科学性。
议事规则
规定议员发言、表决等行为的规 则,保障立法活动的秩序和效率

行政机关职责及执行过程
行政机关职责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是研究政治学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或学科。

它涵盖了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政治、国际关系、政府运作、政治哲学、政治思想等。

政治学概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政治学提供基础。

政治学概论通常会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介绍,探讨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讨论不同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这门课程也会教授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例如权力、国家、民主、政府等,以及相关概念的定义和解释。

学生通过学习政治学概论可以获得对政治学领域的综合了解和较全面的知识,提高对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分析能力。

这也为学生后续深入研究政治学或从事政治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1。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政治权力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政治权力的运行
• 政治权力运行的研究需要关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政治权力监督及其制衡
政治权力监督是确保政治权力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 政治权力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等
• 政治权力监督的目的是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和结果
用和相互关系
04
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
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
政治思想是政治主体关于政治现象的观念和理论
• 政治思想包括民主思想、保守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
• 政治思想的发展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多样
• 民主思想:主张人民主权、选举制度、多数决等
• 保守思想:主张传统价值观、社会秩序、权威统治等
制和选举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一党制、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
•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
•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权力有
•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领导多
使行政权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 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
•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
立法权
• 司法独立,实行法官终身制
• 规范研究方法:通过逻辑推理、价值判断等手段分析政治现象
•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揭示政治发展的
规律
02
政治制度及其比较研究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的内容(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的含义?答; 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权利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是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2是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利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并因此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别了政治现象非政治想象. 3是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提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础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意义的深刻性.政治权利具有那些特性?答:1权威性.政治权利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利带有一定的权威性.由于政治权利是一种公共权利,反映的是公共意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的支持.所以,其权利行为具有权威性。

2支配性。

政治权利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利,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3强制性。

政治权利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4扩张性。

政治权利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

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政治学概论课件

政治学概论课件
3.政治权力的种类 3)操纵性权力:权力主体全部或部分地改变 权力客体的价值观以使对方按自己的方式 去作为,主要方式有:洗脑、宣传和政治 社会化。 4)人格性权力: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克 里斯马型人物)运用人格的力量去控制他 人,如拿破仑、毛泽东、邓小平等。
第二章: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和相关概念
3.政治权力的种类 1)强制性权力 A.强制力的行使以威胁为手段 B.可信性对保持政治权力的威力至关重要 C.威胁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是目的,不可经常 使用,必须审慎、适度 2)功利性权力:权力主体以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 处来换取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政治 的本质就是给与与索取的关系)
第二章: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涵义和相关概念
第一章 绪论 三.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及其意义
2.政治与行政的区别:(联系现实举例说明) 1)权力行使方式不同。政治权力是以集体形成的意志确定 的,行政权力则是以个人的决断而采取行动的 2)行动目标不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实现民主和自由,行 政行为的目标是追求效率和效益 3)权力机制安排不同。政治领域强调分权与制衡,行政领 域强调统一指挥与领导 4)行为主体和行为利益关系不同。政治行为的主体,本身 就是某种利益的代表着、表达者,行政行为主体本身并没 有自身的利益,而只是实现特定利益的工具。
第一章 绪论 三.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及其意义
1.政治与行政的联系 1)政治是一种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活动的社 会现象,运用国家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2)行政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运用国家权力, 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公共管理 3)从总体上看,行政是一种特定的政治行为。 行政作为一种国家行为,总是为统治阶级 的根本利益服务,也就是说行政为政治统 治服务,从属于政治
第三章:国家政权 一、国家的涵义和基本理论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1.国家三要素说:把国家看成是由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为特征的组织。

这是从国家的表面现象,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解释国家。

它的要害是抹煞国家的阶级实质,掩盖国家的本质和阶级使命,因而是不科学的。

2.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剥削阶级国际权力的根本特征是同人民大众的对立和分离。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体现国家权力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3.地主占有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与西方领主制相反,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

在这种制度下,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是购买。

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大量土地分别出租给佃农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4.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5.新型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居民中绝大多数对少数人的统治。

6.原始积累:就是强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霸占村社土地,实行殖民制度,国债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等。

7.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8.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在现实上,它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9.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大国沙文主义者抱着大国的民族优越感,把本民族,本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唯我独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小国,弱国不是平等对待,尊重对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是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人民的利益,损害他国的利益和主权,甚至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侮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政治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君主制
答: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由单一国家领袖行使名义上或是绝对的政体权力,通常为世袭制,且为终身任期。

2.政治体制
答: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

3.国家机构
答: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4.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是一国的最高首脑,是一个国家在实质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2.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3.政治改革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政治改革的发动者通常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体现在政治发展上,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连续性的过程。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4)政治改革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秩序基础,并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4.中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又是多民族国家.要在单一制形势下来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实行一种特殊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我或这样的单一制国家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政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论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秩序原则。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

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

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

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

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2)自由原则。

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a)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

(b)有限政府。

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

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

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
(3) 平等原则。

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

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

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

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 宽容和理性精神。

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它包含如下内容:(a)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

(b)妥协精神。

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

(c)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

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2.论述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扔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