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

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1)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

(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古代文论自测题

古代文论自测题

古代文论自测题并参考答案(3)(4)韩传达第三次作业(宋金元、明代)(已校)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梅圣俞诗集序》是宋代作家的一篇重要文论作品,在此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论观点:“”。

2.教材认为:“注意文艺的,讲求创作的,是苏轼文艺思想十分突出的方面。

”3.《论词》是宋代女词人的一篇著名词论著的作,在文章中她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并主张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

4.“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这一著名的诗论观点出自宋人所作的《》。

5.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有一:曰。

”6.金代重要的诗论家元好问所写的《》绝句,上继杜甫的《》,下开清代王士禛、袁枚等人的同类续作。

7.明代诗论家谢榛的诗论著作《四溟诗话》,一名《》。

8.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馀师录》曰:‘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

’作诗亦然。

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韵贵。

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

”9.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此诗之也。

”并把此作为创作的极境。

10.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亦即是真心。

这种观点与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公安派“”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11.李贽不仅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家,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公安三袁中,是公安派的中坚。

他提出了“,不拘格套”的主张,这与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2.(张炎的)“清空”说3.(谢榛的)“情景”说4.(公安派的)“性灵”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苏轼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诗文创作应该“如行如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这就是说()。

A.要求创作时对自然事物发挥充分相象B.要求行文自然,形象描写“随物赋形“C.要求行文详略相辅相成D.创作时主客观相互融合的一种境界2.李清照最著名的词论观点提出了所谓()。

古代文学必看书目

古代文学必看书目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中国古代文学)《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或金开诚选注北京出版社《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陶渊明集》录钦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古典文学教研室《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古典文学教研室《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宋词选》胡云翼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宋诗选》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古典文学教研室《西厢记》王季思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水浒传》(120回本)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红楼梦》(120回本)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校注本《长生殿》徐朔方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或竹村则行,康保中州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成注本考研学习书目:《中国文学史》读2-3遍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读1遍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2遍张少康《古代汉语》2遍王力中华书局《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2遍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另外必须要把上述“必读书目”中的书读一下(平时的学习中有计划的阅读)。

学好外语(平时加强学习,多做练习)、政治(可在考研当年准备)。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绪论第一部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成立1906年,章太炎(1869-1936)在日本东京讲授《文心雕龙》1913-1918年,黄侃(1886-1935)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23年,范文澜(1893-1969)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34年秋,陈子展(1898-1990)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1958年,高教部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郭绍虞(1893-1984),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史研究。

郭绍虞从同济大学调入,刘大杰(1904─1977)从暨南大学调入,朱东润(1896-1988)从沪江大学调入,兼之已有的陈子展、赵景深(1902—1985)、王运熙,共同构成复旦文学批评史的中坚。

中宣部周扬(1908-1989)在《文艺报》1958年第17期发表《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第一次公开批评了对苏联文艺及理论的崇拜,倡议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强调要继承借鉴民族的文学遗产,以便在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

1959年,周扬提出建立马列文艺理论,指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各编一套批评史与文论选,开展竞赛。

周扬亲自分派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先秦至隋唐五代,王运熙执笔,刘大杰修改润色)。

这两种高校统编教材,确立了复旦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以这套三卷本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为教材,在高年级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门课程,这在新中国的高校文科教学中是首创之举。

也是从这一年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郭绍虞先生、朱东润先生、刘大杰先生都挂牌招生。

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

49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49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参考书目(一)必读书目:1、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二)一般阅读书目:1、《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4、《中国文学批评》方孝岳撰三联书店1986年版(三)扩大深化书目(仅作参考):《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撰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撰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撰中华书局1995年版《中国诗学思想史》萧华荣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诗学之精神》胡晓明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张海明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谈艺录》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系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瀛奎律髓》(元)方回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品集解》司空图撰郭绍虞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文赋集释》陆机撰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诗人玉屑》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中国诗学大辞典》傅璇琮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诗话辞典》蒋祖怡陈志椿主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初版社1961年版《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撰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撰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国学概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国禅宗史》印顺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993年版《文史通义》章学诚撰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2019年文档资料

略析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

他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中国文学批评学科的系统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书完稿于1934 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甚至海外学术界都为之震动。

而在七年前(1927 年)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后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为什么呢?两书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其中因由。

国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是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 年)。

在陈中凡之前有日人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1925 年),但仅是有关诗论的若干个点的组合而不是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纵向的面的展开。

以远西学说,持较诸夏”,是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方法。

早在1923 年,陈中凡就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演进之趋势》,依据莫尔顿《文学之近代的研究表》对中国古代文学文体进行宏观比较梳理。

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首先兼采中西关于文学之义界,为文学下一定义:“文学者,抒写人类之想象、感情、思想,整之以辞藻、声律,使读者感其兴趣洋溢之作品也。

”然后根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 )的《文学批评史》把批评的派别分为归纳的、推理的、判断的、考订的、历史的、比较的、解释的、道德的、审美的、印象的、欣赏的、科学的十二类。

在此种文学理论的基础上, 采取纵贯方式, 依时代的先后顺次将各 已初具梗概。

据著者自述,该书是运用归纳、推理、判断、历史 四种批评方式而成的。

多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论断,并时 参己意,除诗文评外,还为明清的词曲评设有专节,评介了朱权太和正音谱》、沈德符《顾曲杂言》、吕天成《曲品》、徐渭南词叙录》等戏曲论著。

虽仅 7 万余言,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已达 90 余人,简约平正,是后来各种《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格 局构架的先导。

当然作为草创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还有材料贫乏、选择不当等缺点,朱自清指出:“那似乎随手掇 拾而成,并非精心结撰。

魏晋南北朝文学书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书目

第三编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书》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金楼子》萧绎著百子全书本《弘明集》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广弘明集》道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高僧传》慧皎撰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佛经转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魏晋玄学新论》徐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鲁迅全集》第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六朝美学》袁济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1996年3月版《六朝世族中的谢氏集团》丁福林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仲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中古文学论稿》陈庆元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林庚等编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南北朝隋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诗学》陈顺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乐府文学史》罗根泽著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1月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再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黄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侯忠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版《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建安文学概论》沈达材著北平朴社1932年1月版《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11月版《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李宝均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再版)《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王粲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曹丕》章新建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三曹年谱》张可礼著齐鲁书社1983年5月版《王粲集注》吴云、唐绍忠注中州书画社1984年3月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建安文学讨论集》《艺谭》编辑部编黄山书社1984年11月版《曹植新探》钟优民著黄山书社1984年12月版《建安文学编年史》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版《建安七子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曹丕集校注》夏传才、唐绍忠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建安文学述评》李景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建安七子综论》韩格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版《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阮籍评传》韩传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嵇康集译注》夏明钊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陆机集》金涛声校点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陆云集》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郭璞研究》连镇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张可礼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王连儒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搜神记》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陶渊明》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陶靖节年谱》古直著中华书局1926年版《陶渊明年谱》傅东华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陶渊明批评》萧卿望著开明书店1947年7月版《陶渊明传论》李长之(张芝)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陶渊明讨论集》中华书局1961年5月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陶渊明集》逯钦立著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陶渊明》廖仲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陶渊明论集》钟优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陶渊明论稿》吴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浅注》唐满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陶渊明论略》李文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陶渊明年谱》许逸民著中华书局1986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著巴蜀书社1988年3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陶文鹏、丘万紫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陶渊明探稿》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陶渊明年谱》邓安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陶渊明新论》李华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陶渊明集译注》魏正中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陶渊明新探》邓安生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版《陶渊明评传》魏正中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版《陶学史话》钟优民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陶诗佛音辨》丁永忠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版《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20世纪陶学论著》魏正中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8月版《陶渊明论丛》赵治中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版《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版(中华书局1962年9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郭绍虞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著开明书店1944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上海书店2000年4月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心雕龙校证》王利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庾子山集注》(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庾信选集》舒宝章选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5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校笺》(上下)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水经注校》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许东海著台湾文史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玉台新咏笺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水经注研究》陈桥驿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版《文选平点》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谢灵运论稿》钟优民著齐鲁书社1985年10月版《文选李注义疏》高步瀛疏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望乡诗人庾信》钟优民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文选学》骆鸿凯著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影印本《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张翥、杨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中国志人小说史》宁稼雨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文心雕龙义证》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月版《文心雕龙学综览》文心雕龙览编委会上海书店1995年6月版《谢朓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庾信传论》鲁同群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世说新语研究》蒋凡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4月版《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昭明文选研究》穆克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世说新语》(上下)刘义庆撰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苑出版社2000年2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庾信研究》林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玉台新咏研究》刘跃进著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杨明照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文勋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昭明太子集校注》俞绍初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刘勰与文心雕龙》王守信、孔德志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系统观》石家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文心雕龙义疏》杨明照、吴林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文心雕龙的传播与影响》汪春泓著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参考书目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四卷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精选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赵逵夫主编《先秦文论全编要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少康、卢永璘选编《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郁沅选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祖诜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陶秋英编选《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蔡景康编选《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运熙、顾易生编选《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穆克宏、郭丹选编《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一二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清代)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璋、职承让、张骅、张博宁编《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张璋、职承让、张骅、张博宁编《历代词话续编》,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少康、刘三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和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参考阅读书目(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豫衡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国诗学研究》张伯伟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1997年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二)《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三)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叶菊生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陆机集金声涛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潘黄门集校注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四)《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诗品注》[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岳麓书社1986年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王国安巴蜀书社1999年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钱仲联增补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张溥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8年六朝文絜笺注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中华书局1984年宫体诗研究胡大雷中华书局2006年庾子山集注倪璠著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六朝辞赋史王琳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陈庆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颜氏家训译注庄辉明、章义和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五)1、《白话文学史》胡适 东方出版社 1996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4、《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5、《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8、《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1998 9、《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0、《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年)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1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3、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4、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15、殷璠《河岳英灵集》,四部丛刊本16、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7、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明胡震亨《唐音统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81年20、《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唐]王绩撰韩理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21、《王子安集》十六卷 [唐]王勃撰《四部丛刊》本22、《卢照邻集》七卷《杨炯集》十卷 [唐]卢照邻杨炯撰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23、《骆临海集笺注》十卷 [唐]骆宾王撰 [清]陈熙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本修订重印24、《陈子昂集》[唐]陈子昂撰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排印本(六)1、《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2、《孟浩然集》三卷 [唐]孟浩然撰 [明]朱警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蜀刻本3、《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撰刘开扬编注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4、《高适集校注》 [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5、《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6、《王昌龄诗注》[唐]王昌龄撰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王维新论》陈铁民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08、《纵横论王维》王志清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李白:1、《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三十卷[唐]李白撰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排印本3、《李杜诗学》杨义北京出版社 20024、《李白诗歌艺术论》房日晰三秦出版社 19935、《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杜甫:1、《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2、《杜诗镜铨》二十卷[唐]杜甫撰[清]杨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重印3、《杜臆》十卷[清]王嗣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重印4、《钱注杜诗》二十卷 [唐]杜甫撰 [清]钱谦益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5、《读杜心解》二十四卷 [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7年排印本6、《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七)1、《元次山集》十卷《拾遗》一卷[唐]元结撰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据《四部丛刊》本校点排印2、《韦苏州集》十卷 [唐]韦应物撰《四部备要》本3、《刘随州文集》十一卷 [唐]刘长卿撰《畿辅丛书》本4、《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十二卷 [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5、《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 [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6、《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蒋凡等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排印本8、《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 [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9、《柳宗元集笺释》四卷附诸家评论辑要[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排印本10、《刘禹锡集》四十卷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等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排印本11、《刘禹锡集笺证》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2、《长江集新校》十卷[唐]贾岛撰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13、《白居易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14、《白居易集笺校》七十一卷外集三卷[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5、《元稹集》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16、《张籍诗集》八卷 [唐]张籍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7、《王建诗集》十卷 [唐]王建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8、《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19、《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0、《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1、《唐代小说史》 程毅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2、《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程国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23、《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4、《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 200025、《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八)1、《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 [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2、《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据《四部丛刊》校点排印本3、《樊川诗集注》四卷附别集一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杜牧撰 [清]冯集梧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4、《皮子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笃庆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5、《唐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 [唐]陆龟蒙撰《四部丛刊》影印清黃丕烈校明抄本6、《司空表圣集》十三卷 [唐]司空图撰 1914年刊《嘉业堂丛书》本7、《韩内翰别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韩僱撰明汲古阁刻《唐六名家诗》本8、《郑谷诗集笺注》 [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本9、《罗隐集》 [唐]罗隐撰雍文华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10、《韦庄集》十卷附补遗 [唐]韦庄撰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1、《花间集校》 [后蜀]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2、《阳春集》 [南唐]冯延巳撰《百家词》本13、《南唐二主词》 [宋]阙名辑王仲闻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14、《全唐五代词》 王兆鹏主编 中华书局 2000年15、《敦煌歌辞总编》 任二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6、《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

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批评史书写的新范式

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批评史书写的新范式

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批评史书写的新范式李建中【摘要】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已有近百年历史,先后出现过"选人定篇""知人论世""原始表末"等多种书写模式.在既存诸种模式的沃土上,新近生长出"洪范九畴"范式,即以文论关键词(术语、概念、范畴和命题)为经,以历史时序为纬,深度阐释中国文论的核心观念,精心建构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洪范九畴"范式,追溯字义根柢及历史渊源,演绎文论关键词的语义流变;键闭式释名,开启式彰义,折中式辨析,厘清文论关键词的理论内涵;返回由经典文本所生成的语义现场,重识文论关键词的语用生命;敷陈事理与摄举文统双向互通,揭示文论关键词的历史意蕴及现代价值.批评史书写的"洪范九畴"新范式,走出"彝伦攸斁"困局而臻"彝伦攸叙"佳境,开辟出一条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期刊名称】《北方论丛》【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批评史书写;理论范式;洪范九畴【作者】李建中【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始于192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指出:“如果从1927年陈钟凡出版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算起,那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

”[1](p.18)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4月初版[2](p.26),至今已近百年。

1931年,朱东润在国立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翌年完成《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初稿(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朱东润《大纲》自序云:“一九三一年,我在国立武汉大学授中国文学批评史,次年夏间,写成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初稿。

一九三二年秋间,重加订补,一九三三年完成第二稿。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一)先秦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1,《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作者:顾易生蒋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简介:《中国文学批评史》共七卷,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本书是其中第一卷。

本书的特点是描述历史全面,文献资料翔实,理论分析透彻,是全面了解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理论状况的重要资料。

2,《中国文学理论史》(一)(作者: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简介:《中国文学理论史》共五卷,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观点较新的古代文论教材。

本书是其中第一卷。

其内容着重于评述古人的文学理论,对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文学思想给予了充分、透彻地分析,特别是对老、庄的文学思想和影响作了不同于前人的新评价。

3,《先秦两汉文论选》(作者:张少康、卢永璘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简介:本书先秦部分是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的选集,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原始面貌,是了解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原始文献的重要资料。

4,《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作者: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简介:这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

此书先秦部分集中论述诸子对礼乐文化的不同看法,从而表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政治与文化一体化的思维去探讨文学理论问题的特点。

5,《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编)(作者: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简介:本书第一卷分绪论、先秦、两汉三个部分。

依据人的社会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这一基本观点,论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线索,确立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认为在禅宗诞生之前,中国美学以儒、道、楚骚美学思想为三大主题。

论文:1,王乙:《老子“言”“辩”之美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2,王启兴:《孔子文艺观评价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3,陶东风:《言不尽意与美感体验的特殊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4,易先林:《孔子与庄子的自然美观》,《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1期;5,林明华:《论<庄子>对自然美的描绘》,《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6,蒋凡、张小平:《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7,鲁洪生,邸艳姝:《孔子<诗>说研究——兼论孔子<诗>说对儒家诗论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9,姚小鸥:《<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10,曹道衡:《读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1,曹道衡:《关于<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诗歌研究》2004;12,李建中:《反(返)者道之动——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13,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4,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5,王卫东:《论孔子的忧患意识及其美学表现》,《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6,程勇:《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17,章必功,李健:《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物化”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18,易小斌:《老子及其思想辨正》,《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19,马银琴:《孟子诗学思想二题》,《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20,赵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

中国文学批评史12_13

中国文学批评史12_13
把“中和”放到变通中去考察,“刚 柔相推而生变化”。
2、观物取象→ “立象以尽意” 卦象 ↓(摹仿) 天地万物 外表 内在特性(内在的精神实质)
启发意义: 物象→易象(卦象)→文学中的“意象”
#“立象以尽意”——言意之辨
“观物”与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方式
宗白华《美学散步》:“俯仰往还,远 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 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 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 特质。”
如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
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学观
(一)老子
1、有无相生
★《老子》的道论:
“道”是原始混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 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安时处顺 死生一如 心斋坐忘
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具有“意象性”的特征
(1)重自然,即重自然意象 叶燮《原诗》:“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 (2)贵含蓄 严羽《沧浪诗话》:“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 (3)尚比喻 钟嵘《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
4.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洁心灵之体现,提倡真情而反对假理。 ◆对我国古代传统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方法的研究与总结,取得了
很高的成就。
近代——中西交汇期
◆ 传统的理论批评与新传入的西方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发生碰撞 与交汇,并且开始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过渡。
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具有“潜体系”的特征
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具有“功利性”的特征
3、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由《世说新语·文学篇》略窥其时“文学”之意谓

由《世说新语·文学篇》略窥其时“文学”之意谓

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1934年)第一篇《总论》第二章《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页5,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此前1927年郭著《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一文(原刊《东方》二十五卷一期,收入《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已给出这一基本判断。
②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十九《从文体的辨析到文笔的区分》,《中国文学批评史》,页62,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 ③参拙文《“文学性”与文学文化》,刊《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④《汉唐文学辨思录》,页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⑤此据杨明文转述,兴膳宏文原刊《佐藤匡玄先生颂寿论集》(1988),又即其《中国的文学理论》(1988)一书中《六朝时期文 学观的展开》之第一、二章。
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成嗟叹之。时王殉在坐,云:“恨少 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 “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当然更多的是对既有作品乃至作家的评赏。有对佳句的赏会: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穿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 超形越。”(七十六条)
不过,如果就历史实际对中古时代“文学”的语义做细致的考察,则似乎郭先生的说法未必 确凿不移。杨明教授《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一语的含义》④继续申发兴膳宏教授《“文学”与“文 章”》的意见,即“六朝人所谓‘文学’并未等同于‘文章’,而是始终包含‘学问’之意在内”,⑤更明确 指出:“‘文学’乃是泛言文教,泛言文化修养,并非专指写作。但因自汉代以来,文章日益重要,故 ‘文学’渐渐包含了文章写作之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甚至是偏重于指文章写作。”杨明教授的举 例阐释,审慎精确,令人不能不信服,我当然是同意的。这里所欲补充者是:这样的“渐渐包含文章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魏晋南北朝【圣才出品】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魏晋南北朝【圣才出品】

第3章魏晋南北朝3.1复习笔记一、《典论·论文》[魏]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涉及了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问题,文体问题,文学的批评态度问题。

曹丕批评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的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对后代影响很大。

1.曹丕对文学价值的论述关于文学的价值,作者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强调了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并鼓励作家们“不托飞驰之势”而去努力从事文学活动。

这对魏、晋以后文学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

2.曹丕的“文气”说关于文气,作者认为“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

清浊,意近于刚柔。

曹丕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形成各自的独特的风格。

(1)《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它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2)“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

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3.《典论·论文》对文学体裁的区分(1)本文说:“夫文本同而末异,”本,大致是指基本的规则而言,这是一切文章共同的;末,是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

奏议、书论,晋以后人所谓无韵之笔;铭谏、诗赋,晋以后人所谓有韵之文。

因文章具体的功能有不同,体载和表现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2)本末结合起来的看法,在文学批评史上,是曹丕首先提出的,它推进了后来的文体研究。

从桓范的《世要论》、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到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些著作里的文体论述,正是《典论·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文学理论经典阅读100种

文学理论经典阅读100种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经典阅读书目100种一、教材以及文学基本原理研究类: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教版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北大版3、南帆主编《文学理论》,北大版4、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5、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6、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7、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8、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华东师大出版社9、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0、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1、肖驰《中国诗歌美学》1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3、马振方《小说艺术论》1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15、钱中文《文学发展论》(增订本)16、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1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8、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19、鲁枢元《超越语言》20、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21、龙协涛《文学阅读学》22、谭君强《叙事学导论》2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2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25、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26、高伟光《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2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28、王先霈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编》,高教版。

29、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30、陈嘉映《语言哲学》三、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理论:1、《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百花文艺出版社重印本。

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张少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蔡钟翔、成复旺、黄保真著,北京出版社。

4、《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王运熙、顾易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7、《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8、《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代文学考研名列前茅学校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考研名列前茅学校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名列前茅高校考研相关参考书目1 北京大学存档: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高教版《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复旦版《中国文学史》(四册)游国恩人民文学版《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北大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

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

至于艺术特色、文学流派、文体发展、文艺思潮等等,皆不可有所偏颇。

袁本较全面,资料翔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

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

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

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于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年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

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作为工具书,条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揽无余,对于每个时期的文学既有总论,对于作家、作品又颇有定论。

正好与文学史教材参照使用,跳出大文学的圈子,从细处考之,不至于万一碰上偏题,无从下手。

另论之需有据,对于答题体系大方面掌握后,还是多读原著吧,以便做论述题时不只空空其谈。

二、古代文论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张少康主编《中国古代文论作品选》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

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作为自学教材。

2021年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3)

2021年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3)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3)关于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一方面,郭绍虞认为唐宋古文家的思想理论具有阻碍批评正常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认为这种“逆流的进行”也是进化的题内应有之义。

如果说这是一种辩证的进化观的话,其基本精神无非是说,这种进化的过程必然是有反复的,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不过,无论怎样反复迂回,其所以为进化者却又是毫无疑问的。

既然是为进化论,势必会认为整个的批评历史就是一个由初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因此,郭绍虞在《总论》第一章里写道:简言之,则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二时期,恰恰成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

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而后一时期则偏于质。

前一时期重在形式,而后一时期则重在内容。

所以这正式文学批评之分途发展期。

至于以后,进为文学批评之完成期,则一方面完成一种极端偏向的理论,一方面又能善于调剂融合种种不同的理论而汇于一以集大成。

由质言,较以前为精确、为完备;由量言,亦较以前为丰富、为普遍。

这样的判断显然是符合进化论的观念的。

在郭绍虞看来,“进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演变”的意思。

而这样一来,实际上他就并不是完全按进化论的观念来描述和阐释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了。

换言之,他实际是在批评史实与进化论判断之间展开自己的理论身世与价值阐释的。

建国以后,郭绍虞曾先后两次对原著进行修订。

1955年,郭绍虞完成对旧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修订,将原来的两卷合为一册,由新文艺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

这次修订形式上变化较大,如对编目作了较大的调整,除保留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外,:不再分章节排列,全书列目也不再以问题为纲,而大部分改为批评家。

除此而外书中内容的改动则不是很多。

在新版《后记》中对此作了解:释:“自己主义的文艺理论研究不够,旧观点不能扇清,对各家意见不能给以应有的评价,均属意料中事。

更因在病中,工作起来,每有匀不从心之感,虽然改写的态度自认是严肃的,但结果仍只能是一部资料性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可以看作韩愈之再生。

一切论调主张与态度无一不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这所谓韩愈精神之复现,最明显的,即是“统”的观念。

因有这“统”的观念,所以他们有了信仰,也有了奋斗的目标,产生以斯文斯道自任的魄力,进一步完成“摧陷廓清”的功绩。

韩愈之成功在是,宋初人之参加文与道的运动者,其主因也完全在是。

唐宋两代本是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封建思想的一再抬头,自有它的原因。

论到“统”的观念之创始,固不起于韩愈。

《孟子·尽心》篇谓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云云,这已是道统说之滥觞。

《论衡·超奇》篇云:“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岂在长生(周)之徒欤?”这又是文统说之滥觞。

但宋人文统道统之说,其渊源似不出此;其关键全在于韩愈。

韩愈《原道》篇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这固然是道统说之所本,实在也是文统说之所自出。

韩愈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所以斯文斯道一脉之传,在宋初一般人看来,好似完全集中在韩愈身上。

柳开《应责》一文云:“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河东集》一)他心目中的韩愈,即是能以斯文斯道之重自任者;而他之所自期,也即在继韩愈之道与文。

所以我说这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稍后,在孙复石介所言,更可以看出此关系。

孙复《信道堂记》云:“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

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三十年,处乎今之世,故不知进之所以为进也,退之所以为退也,喜之所以为喜也,誉之所以为誉也。

”(《孙明复小集》二)石介《尊韩》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

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

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

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

道已大明矣,不生贤人可也。

故自吏部来三百余年矣,不生贤人。

”他们这样推尊韩愈,以韩愈继承道统,都是宋初人的见解。

在濂洛未起以前,韩愈的地位是很高的。

所以石介在这个运动中便只希望韩愈之复生。

其《与裴员外书》云:噫!文之弊已久。

……文之本日坏。

……吾当思得韩孟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逐去其狐狸,道大辟而无荒碛,人由之直至于圣,不由曲径小道,而依大路而行,憧憧往来,舟楫通焉,适中夏,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如,动无有阻碍。

往年官在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逢孙明复。

韩孟兹遂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也。

(正谊堂本《石徂徕集》上)又《上赵先生书》云: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

”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扬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吏部至先生,其验欤?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

今淫文害雅,世教堕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危(一作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

”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

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犄之,介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巨唐同风哉?(《石徂徕集》上)为了斯文之弊,为了斯道之塞,时而以为韩愈已生,时而复以韩愈期人,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真与韩愈相同。

人家虽未必真成为韩愈之再生,而石介自己,却已成为韩愈精神之复现了。

故其《上张兵部书》又云:“介尝读《易》至《序卦》曰:‘剥者剥也。

物不可以终尽,故受之以复’。

……今斯文也,剥已极矣,而不复,天岂遂丧斯文哉!斯文丧则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道,不可见矣。

嗟夫!小子不肖,然每至于斯,未尝不流涕横席,终夜不寝也。

已无孟轲、荀卿、扬雄、文中子、吏部之力,不能亟复斯文,其心亦不敢须臾忘。

”(《石徂徕集》上)这种以斯文斯道自任的态度,似乎较韩愈更迫切些。

所以我以为后来文统道统之说,实以受宋初诸人之影响为多。

事实上,能不能成为韩愈之再生呢?能不能再同韩愈这样学道好文二者兼营呢?这不但到后来要分歧,就是在宋初也已经有些分歧了。

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中最早的一个人,但是表面上是古文运动,骨子里早开道学的风气。

我们只看他起初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就可知道他是以韩柳为宗而以斯文自任。

后来易名为开,字仲涂,其意以为:“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也,将开今人之耳目使聪且明也,必欲开之为其涂矣,使古今由于吾也,……吾欲达于孔子者也”;(见《河东集》卷二《补亡先生传》)那就可以知道他又以斯道自任了。

所以他《应责》一文说明其为古文的理由完全因于道。

其言云: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

子不能味吾书,取吾意;今而视之,今而诵之,不以古道观吾心,不以古道观吾志,吾文无过矣。

吾若从世之文也,安可垂教于民哉!亦自愧于心矣。

欲行古人之道,反类今人之文,譬乎游于海者乘之以骥,可乎哉?苟不可,则吾从于古文。

……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子不思其言,而妄责于我。

责于我也即可矣?责于吾之文与道也,即子为我罪人乎?(《河东集》卷一)其《上王学士第三书》说得更偏。

如云:“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

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

”(《河东集》五)这就是以道为本而文为末,以道为目的而文为手段的主张,和后来道学家文以载道的口吻没有什么不同。

由于明道,于是连带的再言致用,这又开政治家的论文主张了。

宋初理学,本来重在应用所以胡瑗在湖州学中就分经义治事为两斋,而范仲淹也以名儒而为名臣。

孙复《答张洞书》谓:《诗书礼乐大易春秋》皆文也;总而谓之经者也。

以其终于孔子之手,尊而异之尔!斯圣人之文也。

后人力薄,不克以嗣,但当左右名教,夹辅圣人而已。

或则发列圣之微旨,或则名诸子之异端,或则发千古之未寤,或则正一时之所失,或则陈仁政之大经,或则斥功利之末术,或则扬贤人之声烈,或则写下民之愤叹,或则陈天人之去就,或则述国家之安危,必皆临事摭实,有感而作,为论为议,为书疏歌诗赞颂箴铭解说之类,虽其目甚多,同归于道,皆谓之文也。

(《孙明复小集》二)在这里所应注意的,就是因为尚用,所以还接触到一些现实。

他所谓:“或则正一时之所失”,“或则写下民之愤叹”,“或则述国家之安危”,这就比古文家以道为幌子要切实得多,就是比后来道学家空言心性,也要具体。

所以古文家论文不及歌诗,而他是包括歌诗的。

他在这篇文中再说:“文者道之用也”,这也是文以载道的意思,但是他再说:“道者教之本也”,那就偏于教化,成为政治家的主张了。

这种意思,到了石介说得更明白。

石介《怪说中》攻击做西昆体的杨亿、刘筠,其主旨所在,只因为:“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元刂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作圣人之道。

”所以他反对这些无用之文。

其《与张秀才书》云:“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以为文之道也。

由是道则圣人之徒矣;离是道,不杨则墨矣,不佛则老矣,不庄则韩矣。

”(《石徂徕集》上)这些话不过是孙复“文者道之用”一语的注脚,而说得更狭一些。

又其《上蔡副枢书》云:“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本也;礼乐,文之饰也;孝悌,文之美也;功业,文之容也;教化,文之明也;刑政,文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

”(《石徂徕集》上)这又是孙复“道者教之本”一语的注脚。

假使我们说柳开的主张是道学家文论的先声,那么孙复石介的主张可以说是政治家文论的先声了。

最后再就偏重在文的方面的讲一讲,那就可举穆修、宋祁和王禹、田锡作代表。

穆修也是宋初古文运动中重要的人物,邵伯温《辨惑》称其家有唐本韩柳集,乃丐于所亲者,得金募工镂板,印数百部,自鬻于相国寺。

我们就从这个故事来看,也可以看出他从事古文运动的一股势劲。

其《唐柳先生文集后序》云: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

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

如韩《元和圣德》柳《平淮西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河南集》二)他甚至再说:“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然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予所敢知也。

”所以宋代的古文运动,一开始就强调“统”的观念。

《四库总目提要》称:“唐时为古文者主于矫俗体,故成家者蔚为巨制,不成家者则流于僻涩。

宋时为古文者主于宗先正,故欧曾王苏而后沿及于元,成家者不能尽辟门户,不成家者亦具有典型。

”这话也有相当的理由。

在当时,古文有一脉相传,大都是皇甫一派,所以柳开穆修的文章,都不免偏于僻涩,而到宋祁为尤甚。

相传宋祁与欧阳修《唐书》,宋严于用字,时常改得险怪不可读,欧阳修戏书“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嘲之。

我们从这故事来看,就可以知道《宋景文笔记》中论文之语,所以还多以新奇为标准。

如云:柳州为文或取前人陈语用之,不及韩吏部卓然不丐于古而一出诸己。

(卷上)柳子厚云:“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音,过于恸哭。

”刘梦得云:“骇机一发,浮谤如川。

”信文之险语。

韩退之云:“妇顺夫旨,子严父诏。

”又云:“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

”又云:“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得休。

”此等皆新语也。

(卷中)可见他所心折者在此,但其《笔记》中自言:“年过五十,被诏作《唐书》,精思十余年,尽见前世诸著,乃悟文章之难也。

虽悟于心,又求之古人,始得其崖略,因取视五十以前所为文,赧然汗下,知未尝得作者藩篱。

”又云:“余于为文似蘧瑗,瑗年五十始知四十九年非,余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其庶几才至于道乎?”又云:“每见旧所作文章,憎之必欲烧弃。

”不知他晚年有所悟入者,究竟觉得险涩怪僻之非呢?还是觉得新奇险怪还不够标准呢?还是所悔的仅仅是早年所作的骈体文呢?我想行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也许觉得欧阳修开辟的道路才是康庄大道,刚才有所觉悟吧!但是何以笔记中还有主张新险的意思,而修《唐书》还是必须言艰思苦呢?那对于他的有所悟入,也只能算是一个谜了。

可是,宋初的文论,开欧苏先声者也不是没有人。

王禹的文论就是主张平易的。

王禹 的时代比穆修宋祁还要早一些,他也同样推重韩愈,但是所取于韩愈者,并不在其奇险。

他说: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未始义之难晓也。

其间称樊宗师之文,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称薛逢为文,以不同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