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这些经验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为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发展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 新。
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
经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总结词: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
定量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 律和趋势。
研究框架
• 第一部分:引言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任务 •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点和亮点 •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实证研究 • 实地调查和案例选择 • 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 案例分析和解读 • 第四部分:对比分析和评价 •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对比 •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对比 • 与西方国家的实践对比 •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
2000年代中期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论文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学位类:专业:学号:姓名:年级:2015年11月18日一、综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
目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我国宏观调控必要性分析摘要: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了保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迅速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过程就是政府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选择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来影响现实经济运行、实现预期调控目标的过程。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具有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挥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只有坚持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充分结合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进行。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国情,分析当前热门房地产问题、消费需求问题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关键词: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地产消费需求必要性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宏观调控看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上层建筑,国家又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具有经济职能。
国家的经济职能涉及多个方面,但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即研究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又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
从根本上说,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客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随着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分工就越来越细,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在分工细密,比例关系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为了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国家的宏观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当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和控制时,社会才能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求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
”[1]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但是如何进行分配,在相同社会制度下却有不同的形式。
“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求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研究课程论文
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题:浅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班级:行政管理2011级2班学号:**********姓名:***浅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摘要: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指出了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如何推进文化的发展是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
如何深化,如何发展,如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色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才是最终的竞争。
一个国家,当它的文化比物质和资本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力量的时候,经济产业和产品都体现着一种文化品格的时候,才能说这个国家的经济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当前提出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重大意义1、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因探析(1)、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文化事业在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改革,在一定层面在加快了文化事业的进步。
但是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产生了负面效应,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得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
加上现在正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小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小论文浅谈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广义上说,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层面的发展模式;狭义上说,指经济发展的模式,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模式。
中国模式是一条由中国自身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强国崛起的模式,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以经济的角度来评价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据统计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2014年的63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有所减缓,但也几乎以年均7%的增速增长。
中国经济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抄“老大哥”苏联的模式,本来就在苏联国内问题层出、体制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还要“漂洋过海”的运用到中国,成功的难度之大,可以预料。
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衡,整个国家经济像一滩死水。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面临着政治经济的崩盘局面,国家形势危急,改革迫在眉睫。
中国的领导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讨,不断完善这个经济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模式。
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模式。
这个经济模式,完全盘活了中国经济,并且结合国情,不盲目的照抄国外经济模式,充分运用国外的市场经济的“精华”,来发展属于自己的经济模式。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题目: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的认识与思考姓名:学号:所在学院:6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的认识与研究摘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明确其根本,找到其内生动力和途径支撑。
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自己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文化;软实力;措施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木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这段话中所提到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
本文将在阐释“文化软实力”内涵的基础上,谈一些自己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硬道理的认识和观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文化建设首先,要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摘要自2010年12月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内战引来了英美等国家的军事打击,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叙利亚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西亚北非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本文将简要阐述西亚北非动荡局势产生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动荡局势将会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给中国今后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西亚北非社会动荡原因影响启示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一)西方势力的干涉是引起动荡的深层原因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试图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主义价值观。
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是实施“大中东计划”的主要载体。
为了让美国的民主改造计划顺利实现,奥巴马政府极为重视现代网络技术,宣扬“互联网自由”,利用社交网络在西亚北非地区煽风点火。
2008 年,美国军方智库兰德公司在向国防部递交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应该帮助变革者获取和使用信息技术,即提供一些措施鼓励美国公司投资这一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领域。
”很容易看出,美国政府以“互联网自由”为幌子,在西亚北非地区借助社交网络这种新型的外交工具,大肆推行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力煽动该地区民众的不满情绪,并使这种情绪迅速在该地区延伸,从而导致本来限于少数国家局部地区的政治抗议活动得以迅速蔓延。
(二)动荡的内在原因表面看来此次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内在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方面,该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国内失业率高等问题早已为该地区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政治方面,各国普遍缺乏民主政策,政府腐败问题严重,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文化方面,这些国家的思想文化本身存在畸形发展的趋势,加之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1. 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旨在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起、发展、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影响。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它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汇集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只有党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和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既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只有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动体现。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和总结,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注重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它打开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交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科学发展观。
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可获得大量的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相关信息,有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并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还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首先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再针对性地对我们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特别是要看到它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境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对我国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效低耗技术和清洁技术在我国大量使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是跨国公司子公司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多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200多家在我国投资。
跨国公司注意树立国际形象,对环境保护较为重视,并通过投资引入了不少先进技术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
1.2 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庞大的人口基数使资源紧张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威胁,我国资源发展实行的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内向型战略。
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后,注重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这不但使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问题。
显然,这既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 洁净能源比重提高我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的 5~10%,按我国GDP增长速度,能源需求将在 20 年内增长一倍。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造成对环境的持续的面源污染。
城市及其工业的污染源不断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则是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外部原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差异体现了城乡之间的不公平。
本文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政府农村环境保护行政职能分配、农村环保管理机构设置和国家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与农村环境现状之间的不适应之处,总结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面源污染、城乡公平、生态文明、生态农业1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1.1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苏杨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一文中概括了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1]。
其中包括: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充分产生的工业污染。
可以说,由上述原因造成的污染在莱州市都有明显的体现。
土壤受到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地膜的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量为229.18万吨,侵蚀模数1593吨/年×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深1.18毫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面积达25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而全市的河流基本断流,水库总氮超标,有富营养化趋势,已经造成饮用水紧张多数村庄垃圾围村,畜禽养殖户引起的废水、恶臭污染纠纷不断,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同时水质也不断下降,没有接集中饮用自来水的村庄饮用水井过几年就要更换;规模小、技术土、污染分散难治理的废塑料加工、菱苦土和滑石粉生产、石矿开采、石材加工、铸造等行业造成的区域性水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等难以治理。
1.2 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普遍原因从农村目前的污染状况来看,生态环境恶化的普遍性原因是目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题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学院:通信与信息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生姓名:无名学号:1302201005指导教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4年 05 月 3 日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加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处理好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课题。
我们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对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认识具有飞跃性的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高唱主旋律,形成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景象。
面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表现的挑战等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遇与挑战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ate of Socialism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China characteristic theory.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deal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real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China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 culture, contemporary topic is the great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ur party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reached a new height of history, has a leap in understan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system.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inging the melody, form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r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Facing the East West cultural exchang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ulti value performance challenge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Key word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construc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引言今天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的竞争,而且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与竞争,中国如果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就无从获得国际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会降低中国的国际拓展力和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扬帆起航前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总结五十五来党执政的基本经验,作出了一个内涵深刻的精辟论断: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我党做出的新结论、新判断,表明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规律在理论自觉性和实践主动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它是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继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新的胜利的最大政治保障。
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所决定的。
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回答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是指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双重需要”的历史产物;它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它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新战略、新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形态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种理论创新。
具有经济条件和历史人物的特殊性。
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是因为它产生于特殊的经济条件,有其特殊的历史前提,面对的是特殊的基本矛盾,现阶段所要完成的是特殊的历史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特殊的经济条件和历史前提。
具有发展道路和转变过程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结课论文
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 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 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 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 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 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 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 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3 城市与新农村 城市是一定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的行政概念,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
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建制镇。国家要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县城均设建制镇。乡村分为集 镇和村庄,集镇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是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我国 的镇是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和县以下的建制镇。城镇发展的均衡性,强调城市、 农村、大城镇、小城镇都能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五篇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五篇范例)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我所理解的中国梦摘要:中国梦不仅指许多渴望成功的中国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梦想,而且是全中国的梦,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实现强国富民的同时,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蕴涵。
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幸福中国梦组成的立体结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系统探索有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并构建保障系统,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梦;复兴;中华民族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说道:“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在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以“中国梦”为中心和主题发表讲话,深化了对“中国梦”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认识,阐明了实现民族梦与个人梦的互动关系,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中国梦”再次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凝聚国人力量的精气神,成为学界热议的问题。
国内较早就开始讨论“中国梦”,关于“中国梦”的涵义,最为普遍的观点就是“中国梦”即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其最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就是我们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宏扬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题目: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日自1994年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以来,中国虽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很大进步,但并没有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在发展与环境的全面转型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在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好后发优势,解决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均衡发展,是我们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重大课题。
1.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中国必须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节约型道路,即要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快速的经济增长,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既是渐进的动态的概念,又是相辅相成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将是我们发展过程中一项长期任务和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
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依赖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并以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为基础。
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工业化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方向,谋求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中国的现代化,已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中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势都更加严峻。
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利用后发优势,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该模式的核心要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5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摘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Abstract: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和检验。
本文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其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
然后,我们将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
最后,我们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但其具体形成和发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邓小平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框架。
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
这一思想主张中国要根据自身的国情,走一条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建设的方向。
这一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放在了更加科学的框架下。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注重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道路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道路主要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重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试论文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学位类:专业:学号:姓名:年级:2015年11月18日一、综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
目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在所有制结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所有制实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建立了一个新的所有制问题分析框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生产力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分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坚持将公平原则贯彻收入分配全过程,不仅在再分配上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论文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民生”新的历史内涵。
民生是指广大城乡居民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
改善民生是指党和政府改善城乡居民。
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产状况。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城乡居民的利益关系和谐了,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
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才不至于形成对立的局面,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才能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
形成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以“社会和谐”为基本内容,同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只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的起点,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稳固的群众基础。
改善民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6.25”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党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把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河南·郑州2016年1月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与环境开始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建设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使得整个世界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无法复制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探索出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走向成熟。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积极成果[1]。
生态文明要求人自觉、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存与共荣。
它既主张通过不断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获取物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更强调要尊重爱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盲目蛮干,肆意掠夺,要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要求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原料,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是主体;强调要尊重与保障人民的关于环境的相关权利,人民有对环境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
以人为本不是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而是要在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使人类的利益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可获得大量的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相关信息,有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并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还有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首先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再针对性地对我们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特别是要看到它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环境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对我国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高效低耗技术和清洁技术在我国大量使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是跨国公司子公司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多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200多家在我国投资。
跨国公司注意树立国际形象,对环境保护较为重视,并通过投资引入了不少先进技术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
1.2 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庞大的人口基数使资源紧张成为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威胁,我国资源发展实行的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内向型战略。
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后,注重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这不但使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问题。
显然,这既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3 洁净能源比重提高我国能源的人均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的5~10%,按我国GDP增长速度,能源需求将在20 年内增长一倍。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煤炭比重过高,这也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
自1993 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我国油气的需求逐年增加,对我国洁净能源比重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据国际能源署最新估计,到2010 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 万~1 亿吨,净进口率达到41%。
1.4 经济发展为环境治理提供越来越强的物质基础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后,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的增强使我国有能力在环境保护上进行更多的投入。
近年来。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断增加。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 世纪80 年代的0. 5%增加到2000 年的1. 5%。
沿海发达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我国现在实行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都与我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密切关系。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消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因而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纵向分工的不利地位。
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处于转轨中的我国,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上缺乏约束的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种种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
具体说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初级产品不合理的出口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掠夺性开采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如钟乳石出口使得桂林喀斯特地貌严重受损。
如,1982~1993 年间我国出口发菜799 吨,创汇3126 万美元,经济效益和创汇效益都非常可观,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据报道,由于盲目采挖发菜,二连浩特周围2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沙化或严重沙化。
1983 年我国甘草的储藏量约35 万~45 万吨,1982~1993 年出口量已达到17 万吨。
由于掠夺性采挖,现储藏量不到40%,不但资源本身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草原严重退化。
由于缺乏有效控制,有些矿产品如钨、锑、钼、锡等盲目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不但严重破坏了资源,而且严重恶化了生态环境。
某些产品的不合理出口还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如钟乳石出口使得喀斯特地貌严重受损。
2.2 废弃物的转移废弃物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转移,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我国政府对危险废弃物的越境转移一贯持坚决的反对态度。
1990 年 3 月,我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有关抑制废弃物转移的国际条约。
同时,我国自己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控制有害废物转移的法律法规。
但是,发达国家以直接贸易形式向我国转移废弃物的事件仍相当严重,废物入境的数量巨大。
从目前海关查获的情况看,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是主要进口地和使用地,上海、天津、辽宁、北京、江西也发现不少危险废物。
其再生过程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2.3有害技术、设备的转移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些外商将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禁止使用的产品及相应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我国,也有些外商在技术设备上以旧顶新、以次充好。
据调查,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70%以上的引进设备为中低档水平。
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以资源再生利用在我国直接从事进口危险废物的翻新、拆解、加工、处理、电解等业务。
这类投资实质上是有毒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另一种方式,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2.4 臭氧层损耗物的生产和消费转移由于污染造成臭氧层损耗直接影响和危及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我国政府已于1991 年宣布加入经过修正的针对臭氧层损耗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但这一议定书存在明显缺陷,它对非缔约国通过投资方式向第五条款缔约国转移臭氧层损耗物的生产和消费没有采取任何防止措施。
一些投资者利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淘汰时间的差距,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将臭氧层损耗物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发展中缔约国。
其中,有不少来自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将臭氧层损耗物的生产和消费转移到我国。
这对我国环境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
3、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选择通过以上分析,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有利于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间接资源掠夺和污染转嫁。
加上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浓,政府对环境立法、执法的力度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的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不够等自身原因,遂造成了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国外国内原因,我们应积极思考有效对策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继续采取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的立法、执法力度,加大环保投入,进行环保补贴、排污收费等常见措施以外,还应有以下思路。
3.1 改变现有GDP核算体系,变现存GDP为“绿色GDP”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对GDP进行核算时,并未将经济增长的环境影响考虑在内,从客观上导致环境污染这类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得以存在和蔓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形成巨大的压力。
今后,应逐渐改变这种现状,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纳入GDP的核算中。
如果是环境污染,其所造成的损失要从GDP总量中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核算方式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以及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也曾提出过国民收入核算的新指标,如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W,Net Economic Welfare)。
该指标以是否改善了社会福利为出发点对现存GDP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对环境负外部性所造成损失的扣除。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定性指标的量化与数据来源等。
3.2 切实抓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
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3.3 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抓环保,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结构体系首先,应考虑通过价格政策,取消不合理补贴、开征污染税等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引导企业生产行为,纠正那种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从“关闭”污染型企业转向帮助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关闭企业造成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又不会使失业增加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再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环保有关的外贸法规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3.4 改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在经济发展途径上,我国应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战略。
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取后来居上。
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型出口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改变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既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又防止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资源的间接掠夺。
3.5 建立资本市场的信息管理与激励制度当今,信息对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
提倡“绿色融资”,除了要求对欲上市和已上市的企业进行环保审查与评估以外,还可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以控制污染,激励绿色生产。
我国入世后,更多的企业可以到国外上市,国外企业也可到境内上市,但上市成功的重要条件是通过环保评估,必要时实行环境标准一票否决制。
资本市场可根据企业污染状况而改变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刺激企业(包括跨国公司)控制污染及其转嫁。
比如,及时对高污染企业进行报道,向投资者和社会传递“该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的信息,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和预期利润,使其股票价格大跌。
反之,通过媒体对改善污染状况和使用清洁技术的企业进行信息传递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环境。
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可能比直接管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