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高考总复习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元素周期律和排列原则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ⅦA共7个)
元素周期表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ⅦB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性质递变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半径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原子结构知识点的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化学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
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高三化学总复习之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
5
6
7
8
9
1 0
L K
8 2
3
11
1 2
III
B
IV B
VB
VI B
VII B
VIII
IB
II 1 B3
1 4
1 5
1 6
1 7
1 8
M L k
18 8 2
最4 外
1 9
2 0
2 1
2 2
2 3
24
25
2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层5 电
3
71
3
82
3 9
4 0
4 1
增 强
Rb Sr In Sn Sb Te I
酸 性 逐 渐 增 强
Cs Ba Tl Pb Bi Po At
碱性逐渐增强
第20页/共31页
3.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增强
热 稳 定 性 减 弱
B CNO F
热
Si P S Cl
稳
定
As Se Br
性
Te I
增 强
At
热稳定性减弱
第21页/共31页
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 (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
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周期 (2)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
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元素周期律是现代化学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高考化学中必考的知识点。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还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考化学中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知识。
一、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一种对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总结和表述。
它是由俄罗斯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提出的,并且在深入探究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完善。
元素周期律是将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大小,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是位于同一水平列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而族则是位于同一竖直列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元素组。
二、元素周期律的排列元素周期律的排列方式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排列的,大致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横向就是周期,周期从左至右递增,原子序数也随之递增。
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称为“碱金属”,后面则逐渐变成“过渡金属”、“半金属”,直至到达最右端的气体元素——“稀有气体”。
纵向则是族,族从上至下递增,原子序数也逐渐递增。
每个族有一个代表元素,例如第一族的代表元素是氢、第二族的代表元素是锂。
三、元素周期律的性质元素周期律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周期性、相似性、电子排布规则等。
周期性是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化学性质,元素的周期数就是其原子中的电子层数。
相似性是指在同一族的元素中,其化学性质会相对相似,像第一族中的金属都可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电子排布规则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氢和第二周期的元素氦都只由一个主量子数为1的电子占据最外层的轨道;第三周期的元素锂和第四周期的元素铍都由两个电子占据最外层的轨道,以此类推。
这种规律被称为“奇偶原则”。
四、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周期律不仅在高考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业、生产、农业等领域都有很多的应用。
例如,在化肥生产中,根据元素周期律的规律,我们可以知道,钾肥和磷肥是成分相似的化肥,它们都属于第五周期元素,因此结合这种规律可以用相同的肥料来补充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素。
专题5 元素周期律(高三总复习)
专题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练习】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A.一定是8个B.一定是2个C.一定是18个D.是2个、8个或18个2.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A.ⅢB族B.ⅢA族C.ⅠB族D.ⅠA族3.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D.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点燃4Li + O2 Li2O点燃2Na + O2 Na2O22 Na + 2H2O =2NaOH + H2↑2K + 2H2O =2KOH + H2↑2R + 2 H2O =2 ROH + H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_____,即金属性逐渐______。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高考总复习考试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 3个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种1个不完全周期:七周期元素种数为26(非排满)种 周期(7个) 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Ⅷ(1个):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0族(1个):表中最右边 族元素周期表4.1—18号元素的有关知识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有相对明确的分区现象。
如图所示,虚线的右上角为非金属元素,左下角为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单元知识总结【单元知识结构】(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关系(1)原子的构成(2)各粒子间关系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电荷数原子、离子中: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各种粒子决定的属性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核素的质量数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元素中是否有同位素由中子数决定。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决定是原子依旧离子。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数决定。
元素的性质要紧由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短周期元素中具有专门性排布的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原子、离子半径的比较(1)原子的半径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
(2)原子的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
(3)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4)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如此。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核素、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
(3)区别与联系:不同的核素不一定是同位素;同位素一定是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性质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
高三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例1.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
A
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
A. A3B2
B.A2B3
B
C.AB3
D. A B 2
B
C
例2.设X、Y、 Z代表三种元 素,已知:
① 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因此原子的种类大大超过元 素的种类。
d.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 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e.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是化学性质几乎 相同的不同单质。(如H2、D2、HD)
R2O ROH
RO
R2O3 RO2 R2O5 RO3
R2O7
R(OH)2 R(OH)3 H4RO4 H3RO4 H2RO4 HRO4
碱性渐弱,
酸性渐强
最低负价
-4
-3
-2
-1
对应氢化物 稳定性
RH4 RH3 H2R HR 逐渐增强
溶于水酸碱性
碱性渐弱,酸性渐强
假定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那么周期表也是有限的。 根据元素周期律作出一些假说和预测:
202X
高三化学总复 习
物质结构 基本理论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组成
0
两个关系式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阴、阳离子=?)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组成符号 AZX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③金属无正价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c.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比较1:①镁与2mL1mol/L 盐酸反应②铝与2mL1mol/L 盐酸反应32222l 6l 2l l 3g 2HCl MgCl H A HC A C H ↑↑+=+反应比较容易M +=+反应更加容易所以金属性:l Mg A > 比较2:⑴钠与水反应(回忆)⑵镁与水反应【实验5-1】2222222()22()Na H O NaOH H Mg H O Mg OH H ++↑++↑冷=碱性:2aOH Mg(OH)N >金属性:Na Mg Al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l r F C >>B >I对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如2i l S P S C 、、、等非金属单质与2H 反应渐趋容易,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432i l S H PH H S HC <<<上述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334244i l H S O H PO H SO HC O <<<非金属性:i l S P S C <<< 结论: a g l i l N M A S P S C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考化学专题:元素周期律知识
一、原子序数1、原子序数的编排原则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中各组成粒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所以,各元素间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及内部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从3-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的变化。
18号以后的元素,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可见,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渐小,经过稀有气体元素Ne后,从11-18号元素又重复出现上述变化。
如果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
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一般不比较稀有气体与其它原子半径的大小。
③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半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例如,粒子半径:H>H>H;Fe<Fe。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看,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O、F 不显正价);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1价递增至+7价;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从11-17号元素,也有上述相同的变化,即: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至+7价的变化;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化学元素周期律高考知识点清单总结及题型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律高考知识点清单总结及题型总结化学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之一。
掌握好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在高考化学科目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清单总结,并对常见的高考题型进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一、元素周期律基本概念及排列方式元素周期律是对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方法,由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排列,使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出现在同一垂直列中,称为族或组;而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按照周期律的顺序排列在同一水平行,称为周期。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是:上方为1A族元素即碱金属,下方为2A 族元素即碱土金属,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一和第二周期;中间是过渡元素,分为3B~8B族,位于周期表的第三至第八周期;右侧是典型元素,包括3A~8A族与3B~8B族之间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第三至第八周期。
右下方是稀有气体。
二、元素周期律的元素分类1. 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的第一列,属于1A族元素。
这类元素具有低密度、低熔点和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2. 碱土金属: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列,属于2A族元素。
这类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较高的熔点和较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3.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至第八周期,包括3B~8B族元素。
这类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硬度和熔点,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导电性,化合价多样。
4.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至第八周期,包括3A~8A族和3B~8B族之间的元素。
这类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多样,既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
5. 稀有气体:位于周期表的右下方,包括18族元素。
这类元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三、常见高考题型分析及解答技巧1. 选择题:对于元素周期律的选择题,要注意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考查的知识点。
在解答选择题时,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再根据相关知识点进行筛选。
押全国卷理综第10题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原卷版)
押全国卷理综第10题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型考查,是每年高考理综7道选择题中的必考题。
常见形式为“元素推断型选择题”,也有对原子“位-构-性”关系的直接考查,试题比较基础。
全国卷年份题号考点分布根据元素性质或化合物性质推断根据原子结构或陌生物质结构推断根据周期表结构推断涉及元素及特殊物质乙卷2021 11 √O、Mg、Al、SiI 2020 11 核反应Al、P PCl3、H3PO3等2019 13 √Na、Si、P、Cl 201812√F、Na、Cl、Ca或F、Mg、Cl、K CaH2 201712√N、O、Na、SNa2S2O3II 2020 13 陌生结构H、Na、N、B BF3 2019 9 √N、Al、Si、P201810√√N、O、Na、ClO、Cl2O7、ClO2 2017 9 √√O、Na或Mg、Al、S甲卷2021 11 √√H、N、Al、SNH3和N2H4(NH4)2S、NH4HS等III 2020 13 √H、N、Cl、NaHNO22019 9 √C、Mg、Si SiC 2018 13 √O、F、Na、Cl ClO2 2017 12 √N、O、Al、Cl一、试题导图二、规避元素推断的误区三、解题思路与步骤解题思路解题步骤第一步:利用“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推断元素第二步: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联想“规律”。
同位同化性,左右递变性,上下相似递变性。
第三步:通盘“验证”1.【2021年全国甲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D.W、X和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2.【2021年全国乙卷】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元素周期表(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1.发展历程2.编排原则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横行即是一个周期,一个纵行即是一个族(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4)每一周期都是碱金属元素开始,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 答案(1)×(2)×(3)×(4)×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点解释: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除氢):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
点拨:例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答案ⅢB族。
例3.现行元素周期表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哪一周期?答案第六周期。
1.结构特点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Li 3]1 2 0.152钠Na 11]1 3 0.186钾K 19]1 4 0.227铷Rb 37]1 5 0.248铯Cs 55]1 6 0.265(2)得出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2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例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2)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Li在空气中加热生成LiO2( )答案(1)×(2)√(3)√(4)×(5)×例5.钾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表明钾的一些性质,请连一连。
(1)钾浮在水面上A.钾与水反应放热且钾的熔点较低(2)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钾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使生成的H2燃烧(3)钾球四处游动,并有轻,微的爆鸣声C.钾的密度比水小(4)溶液变为红色D.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答案(1)—C (2)—A (3)—B (4)—D例6.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 B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正确。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精练第24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第24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层次1基础性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0、11列元素均为ds区B.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9列是铁元素C.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位于d区D.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d16s2,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B族2.(2024·吉林长春模拟)下列有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一定位于p区B.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第一电离能:Y<XC.某主族元素的逐级电离能(单位: kJ·mol-1)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据此推知该元素在第ⅡA族D.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Mg和S之间的元素只有1种3.已知Z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Y表示相应元素的有关性质,其中曲线描述与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选项是()A.a中Y表示原子半径B.b中Y表示元素的电负性C.c中Y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D.d中Y表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4.(2024·山东滨州期初统考)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
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产生氢气:NH3·BH3+2H2O NH4BO2+3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N>O>HB.第一电离能:N>O>BC.元素的电负性:O>N>BD.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2O>BH35.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Y可能大于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H n XC.X、Y一定存在最高价含氧酸,且酸性:X>Y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6.(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物质是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W形成的,基态Q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QB.简单离子半径:Z>Q>WC.第一电离能:Q>Z>WD.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Q>Z>X7.(202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e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层次2综合性8.(2024·山东青岛期初调研)著名的观赏石——崂山璐石主要成分可表示为Y x Fe y[Z4O10](OH)2·W3(OH)6,其中W、Y、Z表示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第三周期元素,W没有未成对电子,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
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元素周期律专题汇编Ⅰ—原子结构1.2017北京-8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 ,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117176Ts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据此判断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17293Ts,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2.2017新课标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应为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把握性质的比较角度,难度不大;3.2017江苏-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答案A解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的质量数=15+16=31,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3115P,故A正确;B.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都是9,故B错误;C.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氯化钙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明矾化学式中含有结晶水,其正确的化学式为:KAlSO4 212H2O,故D错误;故选A;考点物质结构: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铝及其化合物;专题化学用语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4.2017江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5.14分2017天津-7某混合物浆液含有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 ;B→C的反应条件为,C→Al的制备方法称为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 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 ;a .温度b .Cl ﹣的浓度c .溶液的酸度3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 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 ;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答案Ⅰ.⑴Na +[ O H ]—:::: 加热或煅烧 电解法 ⑵ac⑶2Cl 2g+TiO 2s+2Cs═TiCl 4l +2COg △H=﹣mol ﹣1Ⅱ. ⑷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 42﹣、Cr 2O 72﹣ NaOH 和H 2解析1NaOH 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 +[ O H ]—::::,B 为AlOH 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得到铝;故答案为:Na +[ O H ]—::::;加热或煅烧;电解法;2反应涉及的条件为加热,加热下可反应,另外加热硫酸,氢离子浓度变化,可知影响的因素为温度和氢离子浓度,故答案为:ac ;3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由质量守恒可知还原性气体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g+TiO 2s+2Cs═TiCl 4l +2COg,则2mol 氯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l 2g+TiO 2s+2Cs═TiCl 4l +2COg △H=﹣mol ﹣;4电解时,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移动,从而从浆液中分离出来,因存在2CrO 42﹣+2H +Cr 2O 72﹣+H 2O,则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CrO 42﹣、Cr 2O 7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故答案为:在直流电场作用下,Cr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阳极室移动,脱离浆液;CrO 42﹣、Cr 2O 72﹣;NaOH 和H 2;考点物质结构;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电解原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 无机实验综合;点评本题为2017年天津考题,侧重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以及电解知识,解答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能正确分析试验流程,把握电解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Ⅱ—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2017北京-8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 S ,T 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117176Ts答案D解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据此判断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故A正确;B.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B正确;C.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C正确;D.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17293Ts,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2.2017新课标Ⅲ-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 XY Z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答案D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W、X为第二周期,Y、Z为第三周期,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2、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3、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4,则n+n+2+n+3+n+4=21,4n=12,n=3,则Y为Al元素,W为N元素,X为O元素,Z为Cl元素;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O、Y为Al、Z为Cl、W为N元素;A.W为N元素,对应的氢化物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沸点比HCl高,故A错误;B.Y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呈碱性,W为N,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Al2O3离子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则离子化合物的熔点较高,故C错误;D.X为O、Y为Al,对应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及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明确短周期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推断,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3.2017新课标Ⅰ-12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B.Y 的简单离子与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 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推断,简单氢化物能用作制冷剂的应为液氨,故W 是N;短周期中Na 原子半径最大,故Y 为Na;X Y Z 、、 形成的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与刺激性气体,推测该沉淀为S ,刺激性气体为2SO ,则该盐为223Na S O ;反应方程式为: 22322Na S O 2HCl ===2NaCl SSO H O ++++↓↑; 所以X 是O,Z 是S;A.因为O 的非金属性强于N,所以稳定性23H O NH >,故A 正确.B.Na +: 、2O -:,故B 正确.C.Na S溶液水解呈碱性,而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应为酸性水溶液,故C错误2与O同为第VIA族,与Na同为第三周期,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为2017年福建理综试题,题目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4.2017新课标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应为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把握性质的比较角度,难度不大;5.2017天津-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答案C解析A.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A正确;B.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D.目前周期表中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的IIB族,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D正确;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碳酸盐与硅酸盐的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6.2017江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Ⅲ—分子结构化学键1.2017江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2.2017新课标Ⅲ-10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ol 的11B 中,含有个中子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个H +C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 2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 PCl 5g,增加2N A 个P ﹣Cl 键答案A解析A .11B 中含有中子数=11﹣5=6, mol 的11B 中含有中子,含有个中子,故A 正确; B .没有告诉pH=1的H 3PO 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 错误;D .PCl 3与Cl 2生成PCl 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 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 ﹣Cl 键小于2N A ,故D 错误;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计量;物质结构;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B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综合1.2017江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是O、W是Na元素,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且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N元素,X是H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X位于第一周期、Y和Z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Y<Z,W位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半径:rX<rZ<rY<rW,故A错误;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故B错误;C.Y单质是氮气、Z单质是氧气,元素的非金属性氧气,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N元素,所以Z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故C错误;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硝酸、硝酸铵,硝酸是共价化合物、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考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但属于离子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
202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课件
6.“序、层”“序、价”规律 (1)“序、层”规律 ①若一种阳离子与一种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则“阴前阳 后”,即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一周期,阳离子的原子 序数大。
②同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与阴离子相比,阴离子原子序数 大。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周 期表的编排原则和分区,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 性质及递变规律。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建立元素周期律性质判断思维模型,并用模型解 决实际问题;根据同类元素的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理解 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的关系。 3.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在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 质递变性的实验中设计探究方案并进行合作探究实验。
答案:D
[思维建模] 直接相邻的原子数关系 (1)“┰”“┸”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 ①直接相邻的“┰”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②直接相邻的“┸”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2)“╂”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 第ⅢA 族→0 族区域内满足“╂”型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 图所示。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序数的序差规律 ①同周期第ⅡA 族与第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 种情况:第二、三周期(短周期)相差 1,第四、五周期相差 11,第 六、七周期相差 25。
④同一周期,金属元素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 金属元素越靠下,其金属性越强。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若A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 B元 素的单质,则A元素的金属性强于B元素。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整理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整理元素周期律一直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这部分知识喔!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 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
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而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 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2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 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K层为最外层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从大至小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注: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因测定的依据不同,而在该周期中是最大的).(3)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4价递增至-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还原性越强的金属元素原子,对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金属的相互置换)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如A12O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12O3+6H+=2A13++3H2O A12O3+2OH-=2A1O2-+H2O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如A1(OH)3与盐酸、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Al(OH)3+3H+=2A13++3H2OA1(OH)3+OH-=A1O2-+2H2O1117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表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至下排成纵行,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某主族元素的电子层数=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3)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4)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大多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1)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分类如下:①既含有短周期元素同时又含有长周期元素的族,叫做主族.用符号“A”表示.主族有7个,分别为I A、ⅡA、ⅢA、ⅣA、VA、ⅥA、ⅦA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2、13、14、15、16、17纵行).②只含有短周期元素的族,叫做副族.用符号“B”表示.副族有7个,分别为I B、ⅡB、ⅢB、ⅣB、VB、ⅥB、ⅦB族(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1、12、3、4、5、6、7纵行).③在周期表中,第8、9、10纵行共12种元素,叫做Ⅷ族.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称为0族(位于周期表中从左往右的第18纵行).(2)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列,包括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故又叫做过渡金属.(3)某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数(1)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奇数个电子,处于奇数族.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第ⅦA族.(2)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原子的最外层有偶数个电子,处于偶数族.如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第ⅥA族.(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a.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易到难;c.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②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a.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b.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置换氢由难到易。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物质性质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物质性质1.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B.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C.已知第ⅡA族元素的硫酸盐溶解性: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可推断出SrSO4不溶于水,但溶解度比BaSO4大(第ⅡA族元素从上到下Be-Mg-Ca-Sr-Ba)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族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答案A解析不能利用无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应利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Cl、S的非金属性,故A错误;由X→X+失去1个电子,Y→Y2-得到2个电子,设X+和Y2-的核外电子数为a,则X、Y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1、a-2,所以原子序数:X>Y,故B正确;由题给信息可知Mg、Ca、Sr、Ba对应的硫酸盐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推断出SrSO4不溶于水,但溶解度比BaSO4大,故C正确;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族和ⅡA族,Cs的金属性强,所以C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sOH的碱性强,故D正确。
2.(2020·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根据元素周期律,对下列事实进行推测,其中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 Mg与冷水反应缓慢,Ca与冷水反应较快Ba(ⅡA族元素的单质)与冷水反应更快B Si是半导体材料,Ge也是半导体材料该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C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P与H2高温时能反应答案B解析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Ⅱ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Be、Mg、Ca、Sr、Ba、Ra,已知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所以Ba与水反应会更快,故A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Ⅳ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C、Si、Ge、Sn、Pb,其中C不导电(除了石墨),Si、Ge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都是半导体材料,但Sn、Pb都是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推测不合理,故B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也逐渐减弱,已知HCl在1500℃时才分解,而HI在230℃时即分解,由此推测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两者之间,故C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Si、P、S是第三周期从左向右相邻的三种元素,已知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因此P与H2要在高温时反应,推测合理,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
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其关系如下:电子层(n)符号1K2L3M4N5O6P7Q离核远近能量高低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Na+;Cl-。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点拨(1)电子层实质上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空间范围”,它与宏观上层的含义完全不同。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应该是。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3)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4)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答案(1)×(2)×(3)√(4)×例2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A<B<C,且都小于1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
试推断:(1)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解析由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A是碳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可知B为硅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可知C应为氯元素。
答案(1)碳C硅Si氯Cl(2)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到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1→+7,最低负化合价呈现-4→-1的周期性变化。
点拨元素化合价的“三个二”(1)二“特殊”F无正价,O无最高正价。
(2)二“只有”金属只有正价,只有非金属才有负价。
(3)二“等式”(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数值|+|最高正价数值|=8。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①Na 、Mg 、Al 与水(或酸)反应的比较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3.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实质: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点拨 (1)元素的性质包括: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归纳总结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金属性越强。
②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出B,则A的金属性强于B。
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性强于后面的金属性。
⑤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注:Fe的阳离子仅指Fe2+)。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②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⑤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例3.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6)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
答案(1)Cl(2)Na(3)HClO4(4)SiH4(5)NaOH(6)Al2O3解析(1)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最左边,应为Na。
(3)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氯的非金属性最强,其对应的酸是HClO4。
(4)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Si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
(5)金属性最强的Na对应的NaOH的碱性最强。
(6)铝的氧化物Al2O3具有两性。
例4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这一信息,由此可推知X、Y、Z为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相连意味着它们属同周期元素,故活泼性:X>Y>Z,原子半径: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X>H2Y>ZH3。
答案A例5.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主族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答案C解析X原子半径比Y的大,说明X在Y的左边,原子序数X比Y小,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比Y的弱,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X的气态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
1.下图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B中微粒结构示意图是Cl-而不是Cl,C中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D中K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MgB.碱性:NaOH>KOHC.结合H+的能力:CO2-3<Cl-D.还原性:I-<Br-答案A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为Na>Mg,A正确;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则碱性:KOH>NaOH,B错误;酸性越强,对应酸的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酸性:H2CO3<HCl,则结合H+的能力:CO2-3>Cl-,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Br>I,则还原性:I->Br-,D错误。
3.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Si、P、S、Cl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C.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第3列是第ⅠB族,第17列是第ⅦA族D.F-、O2-、Mg2+、Na+离子半径逐渐减小答案A解析Si、P、S、Cl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A正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失去电子能力越弱,金属性越弱,B错误;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第3列是第ⅢB族,第17列是第ⅦA族,C错误;F-、O2-、Mg2+、Na+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离子半径O2-、F-、Na+、Mg2+逐渐减小,D错误。
4.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l>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答案C解析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A选项中P的原子半径大于Cl,A错;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故B选项中热稳定性:HCl>HBr>AsH3,D选项中酸性:H2SO4>H3PO4>H3AsO4,B、D均错;S和Cl处于同一周期,故还原性:S2->Cl-,而As和Se处于同一周期,还原性:As3->Se2-,而S和Se又处于同一主族,还原性:Se2->S2-,故C正确。
5.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
(3)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而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
答案(1)减小电子层数相同时,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减小(2)相同增大(3)减弱增强减弱增强解析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可解答本题。
1.下列有关主族元素的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根据下图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以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也可以归为这一类的是()A. B.C. D.3.短周期的两种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 B.电子总数A->B2+C.离子半径A->B2+D.原子半径A>B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