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妊娠妇女凝血4项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妊娠妇女凝血4项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7-04T11:33:31.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2期供稿作者:马向薇仲美琦
[导读] 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分娩等原因,引起母亲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生理变化。
马向薇仲美琦(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医院优生优育门诊 110005)
【摘要】目的对早期妊娠凝血4项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正常早期妊娠妇女180人作为研究组,健康未孕女性100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凝血4项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IB、D-D、F1+2、
TAT升高,GMPl40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APTT、TT、AT-Ⅲ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妊娠早期妇女的凝血功能就开始有了变化,血液处于适度的高凝状态, 可以有效的预防产时出血,起到生理性保护作用。
【关键词】早期妊娠凝血4项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088-01 在妊娠过程中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分娩等原因,引起母亲体内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生理变化,导致母体常处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凝固性、纤溶活性增加。在妊娠早期血液凝固性及纤溶活性即有变化,我们检测了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凝血4项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并与正常非孕妇女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正常早期妊娠妇女180人作为研究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30.5岁。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100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32岁。两组人员均无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检测前3月始,无影响凝血系统功能的药物使用史。
1.2 标本采集研究组于孕10-12周,对照组于月经第14天,在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ml,分别注入两支预置有0.2ml 109mmol/L枸橼酸钠的血凝真空采血管中,枸橼酸钠与全血的比例为1:9。两管血均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一管用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另一管用于测定凝血酶原片段(F1+2)、血小板颗粒糖蛋白140(GMPl40)、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等,所有试验均于血样采集后4h 内完成。
1.3 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及Labsystems Wellscan MK3型酶标仪,PT、APTT、TT、FIB试剂为Stago原装配套试剂,D-D、F1+2、GMPl40、AT-Ⅲ、TAT试剂均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方法 PT、APTT、TT、FIB采用磁珠法、D-D采用比浊法在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F1+2、GMPl40、AT-Ⅲ、TAT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
2.0统计学软件,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4项结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IB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APTT、TT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4项结果比较
组别 PT(s) APTT(s) TT(s) FIB(g/L)
研究组 12.6±0.83 35.2±5.22 16.8±1.34 3.8±0.63
对照组 13.1±0.92 36.4±6.01 17.6±1.57 2.6±0.54
P >0.05 >0.05 >0.05 <0.05
2.2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比较两组比较,研究组D-D、F1+2、TA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MPl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Ⅲ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比较
项目研究组对照组 P
D-D(μg/L) 198.6±20.33 118.7±12.14 <0.05
F1+2(nmol/L) 180.5±17.62 42.7±5.97 <0.05
GMPl40(μg/L) 9.6±1.92 20.2±3.66 <0.05
AT-Ⅲ(μg/L) 0.43±0.10 0.39±0.09 >0.05
TAT(μg/L) 0.71±0.14 0.32±0.08 <0.05
3 讨论
正常妊娠早期,机体的凝血及纤溶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相应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加,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1],抗凝成分减少,纤溶活性降低,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这种变化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本研究显示,妊娠早期FIB即明显升高,而PT、APTT、TT尚无明显变化。
凝血、抗凝、纤溶是既相互对抗又相互依存的复杂体系,单独检测不能全面反映高凝状态。Fl+2是机体发生凝血反应的早期产物,TAT 是凝血酶早期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二者反映了凝血功能。D-D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是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GMPl40参与炎症和血栓形成,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AT-Ⅲ维持血凝平衡,是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生理物质。本研究显示,在妊娠早期,D-D、F1+2、TAT、GMPl40即有明显变化,从凝血、抗凝、纤溶等多个方面证实妊娠早期机体就处于高凝状态。而AT-Ⅲ两组未见明显差异,说明机体抗凝能力尚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妊娠早期妇女的凝血功能就开始有了变化,凝血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水平,血液处于适度的高凝状态, 可以有效的预防产时出血[2],起到生理性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