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精华
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
【导语】《道德经》⽂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治国、⽤兵、养⽣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意深奥,包涵⼴博,被誉为万经。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
欢迎阅读参考!1.国学宝典《道德经》的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李⽿)的哲学作品,⼜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治国、⽤兵、养⽣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意深奥,包涵⼴博,被誉为万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最伟⼤的名著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字发布量极多的⽂化名著。
2.《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为其时诸⼦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李⽿)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1]。
⽂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治国、⽤兵、养⽣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意深奥,包涵⼴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本为5342字(外加重⽂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94字),王弼《⽼⼦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道德经读书心得范文(通用10篇)
道德经读书心得范文〔通用10篇〕道德经读书心得1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假设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用如今的话来翻译一下,那就是:具备最好的人的禀性好象水一样。
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
居处擅长选择地方,心胸擅长保持沉静,待人擅长真诚相爱,说话擅长遵守信誉,为政擅长精简处理,处事擅长发挥所长,行动擅长掌握时机。
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
它以“上善假设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
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
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
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
所以老子讲,假如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擅长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擅长包容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乱的趋势而动乱,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根本的原那么,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道德经62章感悟心得分享
道德经62章感悟心得分享《道德经》62章:“把握至精,至柔至和,天下莫不服。
”这句话的精华在于其对“把握至精”的要求,在对把握人生的行动中,它实质上是指要达到至柔至和的境界,这是一种把握的方法,也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至柔至和呢?首先,从“把握至柔”说起,把握至柔,首先要从心态上去把握,要有一颗安静而柔和的心,保持一种超脱之外的闲适感,不去追求自我价值,放下立场,不自负,更不要执著于自我修养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处处谦虚,这样才能将外界的压力把握在手中,感受着柔软包容的世界。
其次,从“把握至和”说起,把握至和,首先要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用心体会它们,学会以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不要太容易受到其他人的情绪所影响,而要学习如何与所有的人、物和事和谐共处,做到一切都能够化解,让彼此可以有所共融,给自己一个宽容的空间,这样,我们才能把握至和的境界。
再者,从“天下莫不服”说起,这是《道德经》对“把握至精、至柔至和”所做的最后总结与提示。
它说明,只有做到把握至柔至和,充分体会每一个现象上的沧桑变化,学会放下执著,接受宇宙中的一切安稳,此时此刻,才可以把握至精,天下莫不服,才能收获到人生真正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从“把握自己”说起,要把握至精,这本身就是一种把握自己的行为,而把握自己,也是一种把握至柔至和的方式,要尊重自己,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都要以宽容、耐心、慎重的态度,去把握自己的心态。
总而言之,通过对“把握至精、至柔至和”概念的思考,我们是可以达成自己应有的境界,而此时此刻,以“把握至柔”和“把握至和”为路径,“把握自己”为核心,“天下莫不服”为前提,去获取宁静和快乐的人生。
于是,在这短短的3000字,总结了《道德经》第62章的内涵,也对“把握至精、至柔至和”隐含的深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把握至精、至柔至和,这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内涵和谐的过程,只有推翻和把握,凝聚融合,放开心灵,开始沉淀,才能把握至精,达到至柔至和的境界,最终获得宁静和快乐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精神的轮回,一场把握的旅程,路漫漫,但终有归。
国学道德经的八大精髓
国学道德经的八大精髓国学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文化的经典之一,它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道家哲学的思想精华。
下面将分点分别介绍国学道德经的八大精髓。
一、道德经的基本思想道德经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究其本质,道即是万物的起源,是天地自然的法则。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需要遵循道的规律。
二、尊重自然、珍惜自我国学道德经关注个体健康和幸福,强调尊重自然和珍惜自我。
道德经提倡自然生活、自然饮食、自然疗法,以及自然健身等。
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身心健康和内在幸福。
三、道德经的理性思维道德经强调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理性思维,通过思维的推理和判断,从而达到对人生、宇宙和世界的理性理解。
这种理性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
四、抱朴守真国学道德经强调朴素性和真实性。
守真就是追求真理,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以真诚心态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抱朴则是遵循天道自然的规律原则,拒绝虚伪和浮华。
五、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知行合一是国学道德经提倡的一种修养思路。
它强调的是把道德教育内化为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修炼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来配合知识的传授,以实现将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
六、谦虚使人进步国学道德经提出的一个显著观点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表明,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人应当谦虚谨慎,认真反思自己的贪欲和欲望,以便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修正缺陷之处,从而定期给予自我提升和改善空间。
七、宁静致远道德经强调的是宁静致远的心态,即保持内心平和,追求精神宁静,同时又开朗、自由的品格特点。
只有内心无所畏惧、无欲无求,才能够大有所成,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八、匡其性,方其器国学道德经提倡“匡其性,方其器”这样一种教育思想。
该思想强调人的性格和能力应该得到较好的调和和发展,使其能够应对不同地方和场合的需要,从而助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份子。
总之,国学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人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强调道德修行和自我提升,同时也启示了人们要“顺应自然,慎思明辨,抱朴守真,匡其性,方其器”,实现宁静致远的美好人生。
《道德经》39句精髓大气格言,大格局修炼!《论语》精华25句,多读几遍,获益终生!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世上再难做的事情,也有它好做的时候,人之所以成功大事就是从这件事情还是很简单的时候就开始去做了,做天下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做成了,所谓大事也是从小事开妈做起的,所以做大事、难事,成就大业都是从最简单的时机,从小事做起来的。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事万物在没有形成之时就是“无”,自从能叫得出名时,也就是“有”时,则是世界万物形成的本源才开始命名,这是老子揭示宇宙的来源论。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说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效法大地,比如四季轮回,根据节气来耕种劳作;大地春来花开,冬有冰雪,这是大地效法天,遵循天所做出的变化,天是遵循道的原则,道就是遵循大自然规律,也就是人与天、人与地都要遵循自然法则。
4、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美妙的音乐会使人听不到正常的声音,五彩缤纷的颜色会使人眼花缭乱,丰盛的美食会使人吃得一时爽快,野外驰骋狞猎会使人心变得残忍疯狂,拥有难得的财宝会使人行为不轨,而要作出防范。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真正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人,但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这才是开明,具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战胜别人只是凭着一种力量,能战自已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他有三件宝贝:一是善良慈爱,二是懂得节俭,三是不敢在众人面前争先恐后。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一种无形的规律,是独一无二的,道可分为阴、阳二气,由阴阳结合才产生第三者,世间万物都产生于阴、阳的结合。
这是“道”所阐述的规律。
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不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就要防止、而有所作为;在事情还没有到大乱的时候就先要进行惩治,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描述,但并不是一般平时所说的“道”,“名”可以用文字来命名,但它不是普通的“名”,意思也就是说,“道”和“名”并非是平常用语言和文字就能轻易表达得出来的。
道德经34章感悟心得分享
道德经34章感悟心得分享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宝库。
其中第34章是道德经中的一篇精华篇章,探讨了人与道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享我对道德经34章的感悟心得。
1. 人与道的关系在道德经34章中,老子提出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观点。
这一观点表明人与道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微妙的关系。
1.1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意味着人们远离了本真、纯粹的自然状态。
当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权力地位时,他们就远离了大道。
而“有仁义”则是指在大道废弃之后,人们开始依靠仁义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
这让我想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当我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时,我们可能会偏离真正的道路。
而仁义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为他人着想。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和传承仁义的精神,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2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意味着人们过度追求知识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将知识视为权力和成功的象征。
然而,“有大伪”则提醒我们,过度追求智慧可能导致虚伪、伪装和欺骗。
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对知识的态度。
虽然知识可以给予我们力量,但我们不能仅仅追求表面上的智慧而忽略了内心的纯真与善良。
只有将智慧与道德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2. 返璞归真道德经34章中还强调了回归本源、返璞归真的重要性。
老子说:“大道废,有人;有人者,不亦乐乎!”这句话表达了回归本真状态的喜悦之情。
2.1 回归本源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物质和诱惑所迷惑,远离了自然的本真状态。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功利心和欲望,回归到内心深处,找回最初的纯真和善良。
2.2 返璞归真的喜悦当我们意识到回归本源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时,我们将获得一种内心的喜悦。
这种喜悦来自于重新与大道相连,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返璞归真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道德经》精华36句
《道德经》中的36句精华:1.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7.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8.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9.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4. 人之初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5.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6. 为无为,则无不治。
17.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8. 治大国若烹小鲜。
19.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20.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焉。
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2.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3.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24.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25. 天之道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反,损不足以奉有余。
26. 治人事天莫若啬。
27.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28.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29.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30.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道德经心得200字(精品8篇)
道德经心得200字(精品8篇)道德经心得200字篇1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
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
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
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
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
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
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
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吸天地之灵气,食日月之精华告诉了我们什么?
吸天地之灵气,食日月之精华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是天地之灵气?什么是日月之精华?古人为什么号召人们吸天地之灵气,食日月之精华?今天就这一话题结合老子《道德经》中所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之哲理,谈谈自己的观点。
.天地之灵气,是指在自然环境不被人为的破坏之下,在其自然发展变化的状态下,在卯辰太阳的照射下,天地之间自然释放出来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山青水秀的气息,是生态平衡的气息,是风调雨顺的气息。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生活,必然身心健康,心情舒畅,神情飘逸。
所以,吸天地之灵气是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的第一追求。
食日月之精华,是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的第二追求。
它是指人类作为唯一食品的,应是地球上的万物在太阳和月亮照射之下、在阳光雨露的润育下,出壮成长而收获的粮食和瓜果。
这些粮食和瓜果才是太阳和月亮献给人类的精华!人类不应该去侵食动物,更不应该将人之外的、其它生存于天地之间的动物作为食品的主要来源。
因为那样会破坏天之清、地之宁、神之灵、谷之盈、万物之生!最终影响天下之正。
何为天下之正?风调雨顺,生态平衡,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所以,天下之正否,全在人!人们只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度,自觉遵循已知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言行,关爱生命,尊重人格,自觉于天地气息,让天得清,让地得宁,人类社会就自然得正。
由此可见,古人呼吁的吸天地之灵气,食日月之精华和老子《道德经》所主导的由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最终实现天下正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人们结束血肉文明,走向朴素文明的明灯。
因为今天的环境现实:气温升高,生态失衡,疾病高发,病毒肆虐等告诉了我们,朴素文明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文明!人际现实:为钱可以有法不依,为钱可以尔虞我诈,为钱可以弘扬狼性,为钱可以编造谎言等告诉我们,吸天地之灵气,食日月之精华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文明!所以,开起人类社会真正的文明之旅,重在科技,普在人心!。
吸天地之精华 采日月之灵气,沾雨露
吸天地之精华采日月之灵气,沾雨露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这句话出自哪里?出自《道德经》之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而修炼内功则以气为引,吸天地之灵气纳于己身。
意思是:把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
在采集的过程中,观想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古人说:“位仙者,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为能长寿。
”其实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所谓“天地只灵气”指的是天气(空气)和地气,天气属阳,地气属阴。
天气与地气的交构,形成了万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顺阴阳之气以尊民居”。
这句话本来是古人的一种养生方法,现在成为介绍一些滋补品的广告词。
扩展资料:“灵气”即天地精灵之气。
《灵枢》中指出:“气者,天地之灵万物之精也”。
人生天地间,天地之灵即日、星、月、金、木、水、火、土··一。
若采天地之灵,必于每日子、午、卯、酉四时行之。
因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卯时气旺,酉时气充,故采合阴阳之气于一体,尤得气之盛也。
然除此四时,若任意行之,必无利益。
要求行功之地宜无杂声、杂色。
天地灵气是万物的气场,如同人的气场一样。
人的气场会随精神面貌、健康情况也会变化,天地也是如此,人类贪婪的消耗而不懂得珍惜的话,破坏大自然,气候变的恶劣,人为的大型土木建筑,破坏自然循环法则,都会使灵气变弱。
天地如同病了的人一样,气场变弱了。
实际上,这种采气,也是气功的一种,一般的采气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
说道根本上就是一种观想的方法,把自己和天地融为一体。
在采集的过程中,观想把天地日月精华之气,从天顶的百会穴进入体内,然后顺身体的主要穴道流通,最后进入小腹丹田中化为全身的力量。
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这种一般的采气方法要熟练知道身体的各个穴道所在位置,才可以观想。
否则容易走红入魔。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我觉得主要还是锻炼穴道了,如果真的很用功,而且按照相关注意事项修行的话,可以使血气通畅,舒经活络,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道德经精髓25句合集
道德经精髓25句合集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意: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大意: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急雨不会下一个整天。
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5、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大意:尽力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从而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道理。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大意: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意: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大意: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千里之行始于足的哲学道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的哲学道理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意思还是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始于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原文如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如下:合抱的粗木,生于毫末九层的高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作者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创作背景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
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
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道德经导读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利万物而不争 所以有人问他你领导那么大的国家你的态度是什么,他引用 了《道德经》六十章这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表达自己对待这 个事情的慎重、谨慎以及掌握火候。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的时候,喜欢引用《道德经》的第五十七 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 这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六、经典导读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我 们怎么样找到回到自己家园的路呢,最 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经典,“经”就是 “途径”,就是“道路”,“典”是 “典籍”,现在我们的国家主席,总理 号召大家读经典,《道德经》就是一本 非常重要的经典。所以我们这门经典导 读课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THANK YOU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道法自然”的哲学意义
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 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改造一个 人的效果是有限度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 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 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 有益的部分。
创 作 和
法
欣
论
。
《 进“
道 寸用
德 经
而兵 退者 尺言
》 ,,
是 一
哀吾 兵不 者敢
本 胜为
兵 书
之主 。而 ”为
。
客
,
吾
不
敢
《“ 道治
德 经
大 国 若
》烹
是 一
小 鲜 。
本”
烹
调
书
。
三、《道德经》是干什么用的?
《道德经》最早是一本领导经典,是老子给将军、丞相、诸 侯王讲怎么样领导国家和事务的大道理。在《道德经》的三十二 章和三十七章都有这么一句话:侯王若能守之。做领导的,首要 的要求就是心中要有大道。所以有这么一句话:行大道,民为本, 立天下。
老子《道德经》精华应用十集讲座
老子《道德经》精华应用十集讲座序言老子是古今中外十大排名第一的作家,他写的道德经在全世界的翻译数量仅次于圣经,德国家庭普遍都有一本。
道德经在中国称为万经之首,是儒学和佛学的根基。
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5254个字,上经道经47张讲的是道,也就是宇宙运行的基本原理,下经是德经,也就是讲如何来运用这些原理,包括个人养生,教育,事业,治国,打仗等方面。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呢?那就是道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去寻找规律,那么老子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哪些规律?又如何来运用这些规律实现无为而治呢?分为十集来讲:1,道生万物2,天地不仁3,谷神不死4,阴阳转换5,上善若水6,恬淡养生7,不言之教8,循序渐进9,以柔克刚10,无为而治第一集:道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有一个源头,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源头。
这句话的应用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医治病都要从表象看病根,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通过内部调理治疗病根,分析产品失效质量问题也是如此,看一个人贫困有没有前途,也是要看他的根本人性。
二是打仗要看敌人的动机,也许敌人是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比如诸葛亮的斜谷之战。
三是企业的成功要看他的使命情怀价值观,这才是企业之道,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的使命情怀价值观正确。
四是企业遇到困境是否给他投资,你也要看这个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比如有的新势力造成为什么资金链困难,融不到资,那就是因为用了取巧的思维收割韭菜而不诚信造车。
五是如何预测某些企业的前景,也要看他的动机是否纯正,要考察他的老板为人和商业理念。
比如有的房地产企业造车,其实就是为了拿地,他并不是真心要造车。
所以,道生万物这句话就是要教会我们追本溯源,看透事物的本质和动机,一切迷惑都会迎刃而解。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就是说天道是客观公正的、无情的,不会对谁有特殊照顾。
具体说来有五点应用:1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会因为你失败过了,下次一定会成功,实际上下次你失败的几率更大,因为有可能你失败的原因是你自身不可更改的劣根性造成的。
道德经第29章原文及感悟
道德经第29章原文及感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经典”之首。
其中第29章是关于“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的章节,下面我们将展开探讨这一章节的原文和感悟。
《道德经》第29章原文如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人之所为,常故。
这一章节中,老子告诫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遵循道的原则,不要贪图权力和利益,不要执着于物质世界。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相的,是宇宙间最大最强的力量,人若能顺应道的规律,就能够取得天下而不为,达到安乐无忧的境界。
在这段文字中,“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强调了人们对事物的欲望和追求,但文中也指出“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老子认为,人们若过于执着于追求权力和物质,必然会导致失败和失去。
相反,要像圣人一样无为无执,才能避免失败和失去。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句话告诉我们,圣人之所以能够不败不失,是因为他们懂得顺应道的法则,并不随波逐流。
而“人之所为,常故;圣人之所为,不为。
”则强调了人们常常在追求利益和欲望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而圣人则能放下执着,追求真理和道义。
通过这一章节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感悟:要懂得顺应道的规律。
老子认为,宇宙间有自己的法则和规律,人们若能顺应这些规律,便能够取得成功和幸福。
在处理事务时要懂得顺应道的法则,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利益。
要放下执着,不贪图权力和利益。
老子认为,贪图权力和利益是导致失败和失去的根源,因此要像圣人一样无为无执,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要追求真理和道义。
在追求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上,不要迷失了自己,要像圣人一样追求真理和道义,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道德经》第29章告诉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理,不要被物质世界所迷惑,要放下执着,顺应道的法则,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一章节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道德经的十句精华
道德经的十句精华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一。
道德经以其简洁、深邃的语言,阐述了关于道德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列举道德经的十句精华,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其中的智慧。
1.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也,非常道也。
这句话表达了道是无法被准确描述和理解的,道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表达了天地无情,不会对任何生物偏袒。
人们应该以谦虚的心态对待万物,不要妄自尊大。
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强调了认识别人是智慧的表现,但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性和局限性。
4.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比喻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需要恰到好处的处理和把握,不能过于贪婪和暴力。
5.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句话表达了满足现状和适时止步的重要性。
满足于所拥有的,不贪婪于外物,可以避免陷入困境。
6.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修行的不同。
学习是日益累进的过程,而修行则是日渐减少的过程,意味着越是深入修行,越是能够放下功利心和欲望。
7. "不言而信,不见而诺":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真正的信任和承诺不需要多言,只需要通过行动证明。
8.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句话表达了轻视根本和崇尚浮躁的危险性。
重视根本,追求内心的平静,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9.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强调了朴素的美德。
看到事物的本质,抱持朴素的态度,少私心,少欲望,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以水的特性来比喻善行。
水能滋润万物而不争夺,表达了善行无需张扬,只需默默奉献的理念。
老子《道德经》讲义
老子的故事
子的本人,就极其赋有传奇的色彩,传说他生活于前600年左右—— 前470 年左右, 时值春秋时期。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 东太清宫镇)人。 《史记卷六十三· 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 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 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西升化胡经· 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意思是,老子 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容貌极似老年人,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 无论传说中的老子是怎样的,他确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 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道教 所尊崇的三清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友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 官西去。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老子》(又名《老子道 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 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也有一说是: 老子归纳了庄周的学说,总结得以成书《老子》。但据可考史料,老子的学说渊源于 三大古神书夏《连山》、殷《归藏》、周《周易》中的《归藏》,扼腕于现世只存下 《周易》一书,前两大古神失传,呜呜,长歌当哭!由此可推,确系庄周发展老子的 学说。)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 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 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 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解读《道德经》中蕴含的审美文化与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子的《道德经》已是国学经典,以往对老子的研究更多地偏重理性的哲学上,而《道德经》讲述的不仅仅只是关于“道”“德”,和做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还有关于对人类审美认识和提升审美境界的经验方法。
因此,将审美与道德经结合,准确地说是解读道德经中一些美的思想和观点,发现其中蕴含的理性美、意境美、语言美等。
一、上善若水――柔之美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人就如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水是柔弱的,它避其锋芒不与人相争,总是处于最下面,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冷静地判断自身的处境。
老子以柔弱为美,欣赏其和平、保全的处世之道,是一种平静淡然之美。
倘若只看到水的柔弱而不见其柔美则大错特错,老子进一步加强说明了这种观点,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他不赞赏刚强之美,认为至柔可以克至刚,物极必反。
老子在论证强与弱的辩证关系中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看到这里会有人提不同的看法,做人难道不应该保持强硬的身体与姿态吗?故老子从中看到了强大的弊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则硬、硬则断,做人不应过于强硬。
举例来说,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短短的15年国祚,期间施行暴政,焚书坑儒,沉重的赋税外加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民不聊生,最后导致暴动而灭亡。
由此看出老子的柔之美,柔胜于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出现了各种“美”,类似“中性美”“阴柔美”等,甚至在部分人看来有“男女不分”的现象,社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的百花齐放,从辩证法方面来说这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审美习惯的改变。
二、静而不争――静之美在现在看来,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越来越喜欢“静”处,他们不是在故作沉思状,而是一种对生活、名利处之淡然的境界,静以修身。
《道德经》之精华
《道德经》之精华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单出曰声,杂比曰音。
这个段讲的是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放眼世界,在老子的时代,能把事物间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说的如此透彻者,唯我中华《道德经》!二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的善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三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说: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有;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
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
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
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
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
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四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说: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经常听到有新闻报道说,某地又出了一个孝子,好吃好喝的都奉养母亲,还经常带着母亲旅游。
如果用老子的逻辑想想,这显然是一种悲哀。
这难道不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吗?这种事情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闻,原因只有一个:绝大部分人都不孝顺父母了,六亲不和了。
同样,如果政治清明,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怎么会有忠臣呢?五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单出曰声,杂比曰音。
这一段讲的是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放眼世界,在老子的时代,能把事物间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说的如此透彻者,唯我中华《道德经》!
二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善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三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
相信他。
“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
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
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
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
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最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
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四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说: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经常听到有新闻报道说,某地又出了一个孝子,好吃好喝的都奉养母亲,还经常带着母亲旅游。
如果用老子的逻辑想想,这显然是一种悲哀。
这难道不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吗?这种事情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闻,原因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孝顺父母了,六亲不和了。
同样,如果政治清明,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怎么会有忠臣呢?
五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老子将道、天、地、人称为四大,说明他对人的肯定和重视。
我们知道在很多思想家和宗教那里,人相对于真理,相对于神,地位是很低的。
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取法自然,而是说道自然而然生养万物。
就像圣经记述上帝创世:“事就这样成了。
”
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礼记·大学》云,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诸葛亮《诫子书》说,才须学也,学须静也。
古人竟如此重视“静”的功夫!
七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
老子说,学习知识要每天都有所增加,修道(或者悟道)却要每天不断减损。
减损了又减损,以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无不为。
学问是学以聚之,当然是与日俱增。
而大道至简,所以悟道要与日俱减;一个要做加法,一个则是减法。
八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说:事物过于强壮就会走向衰朽,这就不符合“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据说老子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很多人都来庆贺。
人们向老子请教长寿秘诀,老子没说话,只是张开大嘴。
大家都很疑惑,老子解释说:坚硬的牙齿都没了,而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
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有人问孔子,所有的人都说这个人好,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个人不咋地。
应该好人说他好,坏人说他坏,这样的人才是好人。
可见,无论是道还是一个人,总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说:道生出一(阴阳未分之气),一生出二(气分化为阴阳),二生出三(阴气、阳气、阴阳交合之气,是为三),三产生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在阴气、阳气以及二者交合中保合太和。
老子用一句话就说明了天地万物的产生和根本,正所谓大道至简。
十一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说: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最方正的东西好像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宏达的声音没有声响;最大的象却没有形迹。
十二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老子说,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咋一看,老子这里说的有违常识。
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到外面的世界走走,总会学到不少东西。
不过,老子认为外界的感性的东西会影响人对道的体悟与把握,那是一种诱惑。
正所谓“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十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说,创造了东西却不占有,做出了功绩却不自恃功劳,养育了东西却不主宰它的命运,这才是深妙的德。
人生一世,到撒手人寰的一刻,自己真正占有、真正依恃、真正主宰的是什么呢?没有!一切都只是一种经历,你生养了孩子,孩子不属于你,父母也不该主宰孩子生活;你做的事业,创造的公司,甚至读过的书,这些都不是你的。
明白这些道理,就能理解老子所说的玄德。
十四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
十五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老子说:谋划困难的事情要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做大事要从细节着手。
天下的难事必然都是通过简单的事做成的,天下的大事必然是通过细节做成的。
十六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老子说,要在祸患还未出生之前有所作为以消除,要在大乱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修正。
十七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了身体就僵硬起来。
草木活着的时候也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是枯槁的。
所以,坚强的都是死的一类,柔弱的都是有生命的一类。
十八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老子说,天所行的道,是用有余的去补偿不足的,而人类所行的道,却不是这样,人道是用不足的去奉养那些有余的。
十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天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老子没有明确说什么事善人。
我们也不应该把善人狭隘地理解为做善事的人。
能够体悟大道、修身养德的人都可以叫作善人。
二十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说,两臂围拢才能抱过来的大树最初也是从毫末的小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一筐土一筐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行程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