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习题解答第二章(缺1、2和26)

合集下载

光学新概念第二章

光学新概念第二章
★密接透镜组的光焦度
m 1 ) 光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
P P P2 1
四、焦面
焦面的性质
五、作图法
作图法求轴外物点的像
作图法求共轭光线
六、透镜组成像
可以采用作图法、公式法解决问题 例题1:P52 例题2:P54
§4
理想光具组
一、理想成像与共轭变换
1、理想光具组的性质1——共线变换——一一对应 ★物方每个点对应像方一个点(共轭点) ★物方每条直线对应像一条直线(共轭线) ★物方每个平面对应像一个平面(共轭平面) 2、理想光具组的性质2——望远系统 ★光轴上任何一点的共轭点仍然在光轴上 ★任何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其共轭面仍然与光轴垂直 ★在垂直于光轴的同一平面内的横向放大率相同
2
f1 f 2 f f1 f 2
★对薄透镜的折射面的分别运用阿贝不变式, 可以得到两个薄透镜每个折射面的焦距
nr 1 f1 nL n n1r 1 f 1 nL n
★薄透镜的总焦距
nL r2 f 2 n n L nr 2 f 2 n nL
★物方焦距
★ 像方焦距
nr lim s f s n n
lim s f
s
nr n n
f n f n
4、高斯公式
f f 1 s s
Δ牛顿公式
1、物距 2、像距
xx ff
x 以像方焦点F ′为坐标原点 3、 f 和 f 都仍然以顶点O 为坐标原点 4、 x、x、f、f
QA s
ni ni
PQ i AQ
y s
ns ★折射横向 V 放大率 ns
s ★反射横向 V 放大率 s

物理学教程上册课后答案第二章

物理学教程上册课后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牛顿定律2 -1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联结置于光滑的斜面上,若斜面向左方作加速运动,当物体刚脱离斜面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 g sin θ(B) g cos θ(C) g tan θ(D) g cot θ分析与解当物体离开斜面瞬间,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消失为零,物体在绳子拉力FT(其方向仍可认为平行于斜面)和重力作用下产生平行水平面向左的加速度a,如图(b)所示,由其可解得合外力为mg cot θ,故选(D).求解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物体刚离开斜面瞬间的物体受力情况和状态特征.2 -2用水平力F N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 N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 f的大小( )(A)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B) 随F N成正比地增大(C) 开始随F N增大,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分析与解与滑动摩擦力不同的是,静摩擦力可在零与最大值μF N范围内取值.当F N增加时,静摩擦力可取的最大值成正比增加,但具体大小则取决于被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题意知,物体一直保持静止状态,故静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保持不变,故选(A).2 -3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至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 )(A) 不得小于gRμμ(B) 必须等于gR(C) 不得大于gRμ (D) 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决定分析与解由题意知,汽车应在水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为保证汽车转弯时不侧向打滑,所需向心力只能由路面与轮胎间的静摩擦力提供,能够提供的最大向心力应为μF N.由此可算得汽车转弯的最大速率应为v=μRg.因此只要汽车转弯时的实际速率不大于此值,均能保证不侧向打滑.应选(C).2 -4一物体沿固定圆弧形光滑轨道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则( )(A) 它的加速度方向永远指向圆心,其速率保持不变(B) 它受到的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不断增加(C) 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D) 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其速率不断增加分析与解 由图可知,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受到大小和方向不变的重力以及时刻指向圆轨道中心的轨道支持力F N 作用,其合外力方向并非指向圆心,其大小和方向均与物体所在位置有关.重力的切向分量(m g cos θ) 使物体的速率将会不断增加(由机械能守恒亦可判断),则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又称法向力)将不断增大,由轨道法向方向上的动力学方程Rm θmg F N 2sin v =-可判断,随θ 角的不断增大过程,轨道支持力F N 也将不断增大,由此可见应选(B).*2 -5 图(a)示系统置于以a =1/4 g 的加速度上升的升降机内,A 、B 两物体质量相同均为m ,A 所在的桌面是水平的,绳子和定滑轮质量均不计,若忽略滑轮轴上和桌面上的摩擦,并不计空气阻力,则绳中张力为( )(A) 5/8 mg (B) 1/2 mg (C) mg (D) 2mg分析与解 本题可考虑对A 、B 两物体加上惯性力后,以电梯这个非惯性参考系进行求解.此时A 、B 两物体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图中a ′为A 、B 两物体相对电梯的加速度,m a 为惯性力.对A 、B 两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解得F T =5/8 mg .故选(A).讨论对于习题2 -5 这种类型的物理问题,往往从非惯性参考系(本题为电梯)观察到的运动图像较为明确,但由于牛顿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故从非惯性参考系求解力学问题时,必须对物体加上一个虚拟的惯性力.如以地面为惯性参考系求解,则两物体的加速度a A和a B均应对地而言,本题中a A和a B的大小与方向均不相同.其中a A应斜向上.对a A、a B、a和a′之间还要用到相对运动规律,求解过程较繁琐.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己尝试一下.2 -6图示一斜面,倾角为α,底边AB 长为l=2.1 m,质量为m的物体从题2 -6 图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斜面的摩擦因数为μ=0.14.试问,当α为何值时,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最短?其数值为多少?分析动力学问题一般分为两类:(1) 已知物体受力求其运动情况;(2)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其所受的力.当然,在一个具体题目中,这两类问题并无截然的界限,且都是以加速度作为中介,把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规律联系起来.本题关键在列出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后,解出倾角与时间的函数关系α=f(t),然后运用对t 求极值的方法即可得出数值来.解取沿斜面为坐标轴Ox,原点O位于斜面顶点,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cossin (1)αmg=αmgμ又物体在斜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有()22cos sin 2121cos t αμαg at αl -== 则 ()αμααg l t cos sin cos 2-= (2) 为使下滑的时间最短,可令0d d =αt ,由式(2)有 ()()0sin cos cos cos sin sin =-+--αμαααμαα则可得 μα12tan -=,o 49=α此时 ()s 99.0cos sin cos 2min =-=αμααg l t 2 -7 工地上有一吊车,将甲、乙两块混凝土预制板吊起送至高空.甲块质量为m 1 =2.00 ×102 kg,乙块质量为m 2 =1.00 ×102 kg .设吊车、框架和钢丝绳的质量不计.试求下述两种情况下,钢丝绳所受的张力以及乙块对甲块的作用力:(1) 两物块以10.0 m ·s-2 的加速度上升;(2) 两物块以1.0 m ·s-2 的加速度上升.从本题的结果,你能体会到起吊重物时必须缓慢加速的道理吗?题 2-7 图分析 预制板、吊车框架、钢丝等可视为一组物体.处理动力学问题通常采用“隔离体”的方法,分析物体所受的各种作用力,在所选定的惯性系中列出它们各自的动力学方程.根据连接体中物体的多少可列出相应数目的方程式.结合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可解决物体的运动或相互作用力.解 按题意,可分别取吊车(含甲、乙)和乙作为隔离体,画示力图,并取竖直向上为Oy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当框架以加速度a 上升时,有F T-( m 1 +m 2 )g =(m 1 +m 2 )a (1)F N2 - m 2 g =m 2 a (2)解上述方程,得F T =(m 1 +m 2 )(g +a) (3)F N2 =m 2 (g +a) (4)(1) 当整个装置以加速度a =10 m ·s-2 上升时,由式(3)可得绳所受张力的值为F T =5.94 ×103 N乙对甲的作用力为F ′N2 =-F N2 =-m 2 (g +a) =-1.98 ×103 N(2) 当整个装置以加速度a =1 m ·s-2 上升时,得绳张力的值为F T =3.24 ×103 N此时,乙对甲的作用力则为F ′N2=-1.08 ×103 N由上述计算可见,在起吊相同重量的物体时,由于起吊加速度不同,绳中所受张力也不同,加速度大,绳中张力也大.因此,起吊重物时必须缓慢加速,以确保起吊过程的安全.2 -8 如图(a)所示,已知两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m =3.0kg 物体A 以加速度a =1.0 m ·s-2 运动,求物体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滑轮与连接绳的质量不计)分析 该题为连接体问题,同样可用隔离体法求解.分析时应注意到绳中张力大小处处相等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在绳的质量和伸长可忽略、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的前提下成立.同时也要注意到张力方向是不同的.解 分别对物体和滑轮作受力分析[图(b)].由牛顿定律分别对物体A 、B 及滑轮列动力学方程,有m A g -F T =m A a (1)F ′T1 -F f =m B a ′ (2)F ′T -2F T1 =0 (3)考虑到m A =m B =m , F T =F ′T , F T1 =F ′T1 ,a ′=2a ,可联立解得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N 2.724f =+-=a m m mg F题 2-8 图讨论 动力学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可分为:(1) 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选定坐标;(2) 根据物理的定理和定律列出原始方程组;(3) 解方程组,得出文字结果;(4) 核对量纲,再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来.2 -9 质量为m ′的长平板A 以速度v ′在光滑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现将质量为m 的木块B 轻轻平稳地放在长平板上,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在长平板上滑行多远才能与板取得共同速度? 分析 当木块B 平稳地轻轻放至运动着的平板A 上时,木块的初速度可视为零,由于它与平板之间速度的差异而存在滑动摩擦力,该力将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定律可得到它们各自相对地面的加速度.换以平板为参考系来分析,此时,木块以初速度-v ′(与平板运动速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相对加速度,按运动学公式即可解得.该题也可应用第三章所讲述的系统的动能定理来解.将平板与木块作为系统,该系统的动能由平板原有的动能变为木块和平板一起运动的动能,而它们的共同速度可根据动量定理求得.又因为系统内只有摩擦力作功,根据系统的动能定理,摩擦力的功应等于系统动能的增量.木块相对平板移动的距离即可求出.解1 以地面为参考系,在摩擦力f F =μmg 的作用下,根据牛顿定律分别对木块、平板列出动力学方程f F =μmg =ma 1f F =-f F =m ′a 2a 1 和a 2 分别是木块和木板相对地面参考系的加速度.若以木板为参考系,木块相对平板的加速度a =a 1 +a 2 ,木块相对平板以初速度-v ′作匀减速运动直至最终停止.由运动学规律有- v ′2 =2as由上述各式可得木块相对于平板所移动的距离为解2 以木块和平板为系统,它们之间一对摩擦力作的总功为mgs l F l s F W μ=-+=f f )( 式中l 为平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当木块放至平板上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m ′+m ) v ″由系统的动能定理,有()222121v v ''+'-''=m m m mgs μ 由上述各式可得()m m g μm s +'''=22v 2 -10 如图(a)所示,在一只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有一粒质量为m 的小钢球,当小球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沿碗内壁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它距碗底有多高?题 2-10 图分析 维持钢球在水平面内作匀角速度转动时,必须使钢球受到一与向心加速度相对应的力(向心力),而该力是由碗内壁对球的支持力F N 的分力来提供的,由于支持力F N 始终垂直于碗内壁,所以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ω而变的.取图示Oxy 坐标,列出动力学方程,即可求解钢球距碗底的高度.解 取钢球为隔离体,其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在图示坐标中列动力学方程θωmR ma θF n N sin sin 2== (1)mg θF N =cos (2)且有 ()Rh R θ-=cos (3) 由上述各式可解得钢球距碗底的高度为2ωg R h -= 可见,h 随ω的变化而变化.2 -11 在如图(a )所示的轻滑轮上跨有一轻绳,绳的两端连接着质量分别为1 kg 和2 kg 的物体A 和B ,现以50 N 的恒力F 向上提滑轮的轴,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与绳间摩擦,求A 和B 的加速度各为多少?题 2-11 图分析 在上提物体过程中,由于滑轮可以转动,所以A 、B 两物体对地加速度并不相同,故应将A 、B 和滑轮分别隔离后,运用牛顿定律求解,本题中因滑轮质量可以不计,故两边绳子张力相等,且有T 2F F =. 解 隔离后,各物体受力如图(b )所示,有滑轮 02T =-F FA A A A T a m g m F =-B B B B T a m g m F =-联立三式,得 2.15A =a 7.2s m B 2=⋅-a ,2s m -⋅讨论 如由式a m m g m m F )()(B A B A +=+-求解,所得a 是A 、B 两物体构成的质点系的质心加速度,并不是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上式叫质心运动定理.2 -12 一质量为50 g 的物体挂在一弹簧末端后伸长一段距离后静止,经扰动后物体作上下振动,若以物体静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y 轴正向.测得其运动规律按余弦形式即)2/5cos(20.0π+=t y ,式中t 以s 计,y 以m 计,试求:(1)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大小;(2)证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大小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y 距离成正比. 分析 本题可直接用22d /d t y m ma F ==求解,y 为物体的运动方程,F 即为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外力(实为重力与弹簧力之和)的表达式,本题显示了物体作简谐运动时的动力学特征.解 (1)由分析知F )(2/5cos 25.0d /d 22π+-===t t y ma (N )该式表示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t 按余弦作用周期性变化,F >0表示合力外力向下,F <0表示合外力向上.(2) F y t t 25.1)]2/5(cos 20.0[25.1)2/5cos(25.0-=+-=+-=ππ.由上式知,合外力F 的大小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距离y 的大小成正比.“-”号表示与位移的方向相反.2 -13 一质量为10 kg 的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已知F =120t +40,式中F 的单位为N, t 的单位的s.在t =0时,质点位于x =5.0 m 处,其速度v 0=6.0 m ·1s -.求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分析 这是在变力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由于力是时间的函数,而加速度a =d v /d t ,这时,动力学方程就成为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微分方程,解此微分方程可得质点的速度v (t );由速度的定义v =d x /d t ,用积分的方法可求出质点的位置.解 因加速度a =d v /d t ,在直线运动中,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tm t d d 40120v =+ 依据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即t 0 =0 时v 0 =6.0 m ·s-1 ,运用分离变量法对上式积分,得()⎰⎰+=tt t 0d 0.40.12d 0v v v v =6.0+4.0t+6.0t 2又因v =d x /d t ,并由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t 0 =0 时 x 0 =5.0 m,对上式分离变量后积分,有()⎰⎰++=t xx t t t x 020d 0.60.40.6d x =5.0+6.0t+2.0t 2 +2.0t 32 -14 轻型飞机连同驾驶员总质量为1.0 ×103 kg .飞机以55.0 m ·s-1 的速率在水平跑道上着陆后,驾驶员开始制动,若阻力与时间成正比,比例系数α=5.0 ×102 N ·s-1 ,空气对飞机升力不计,求:(1) 10s后飞机的速率;(2) 飞机着陆后10s内滑行的距离.分析 飞机连同驾驶员在水平跑道上运动可视为质点作直线运动.其水平方向所受制动力F 为变力,且是时间的函数.在求速率和距离时,可根据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规律,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解 以地面飞机滑行方向为坐标正方向,由牛顿运动定律及初始条件,有t αtmma F -===d d v ⎰⎰-=t t m t α0d d 0v v v得 202t m α-=v v 因此,飞机着陆10s后的速率为v =30 m ·s-1又 ⎰⎰⎪⎭⎫ ⎝⎛-=tx x t t m αx 0200d 2d v 故飞机着陆后10s内所滑行的距离m 4676300=-=-=t mαt x x s v 2 -15 质量为m 的跳水运动员,从10.0 m 高台上由静止跳下落入水中.高台距水面距离为h .把跳水运动员视为质点,并略去空气阻力.运动员入水后垂直下沉,水对其阻力为bv 2 ,其中b 为一常量.若以水面上一点为坐标原点O ,竖直向下为Oy 轴,求:(1) 运动员在水中的速率v 与y 的函数关系;(2) 如b /m =0.40m -1 ,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多少距离才能使其速率v 减少到落水速率v 0 的1/10? (假定跳水运动员在水中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大小恰好相等)题 2-15 图分析 该题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入水前是自由落体运动,入水后,物体受重力P 、浮力F 和水的阻力f F 的作用,其合力是一变力,因此,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虽然物体的受力分析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变力是速度的函数(在有些问题中变力是时间、位置的函数),对这类问题列出动力学方程并不复杂,但要从它计算出物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就比较困难了.通常需要采用积分的方法去解所列出的微分方程.这也成了解题过程中的难点.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到积分变量的统一和初始条件的确定.解 (1) 运动员入水前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故入水时的速度为gh 20=v运动员入水后,由牛顿定律得P -f F -F =ma由题意P =F 、f F =bv 2 ,而a =d v /d t =v (d v /d y ),代入上式后得-bv 2= mv (d v /d y )考虑到初始条件y 0 =0 时, gh 20=v ,对上式积分,有⎰⎰=⎪⎭⎫ ⎝⎛-v v v v 0d d 0ty b m m by m by e gh e //02--==v v(2) 将已知条件b/m =0.4 m -1 ,v =0.1v 0 代入上式,则得m 76.5ln 0=-=v v b m y 2 -16 一质量为m 的小球最初位于如图(a)所示的A 点,然后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ADCB 下滑.试求小球到达点C 时的角速度和对圆轨道的作用力.题 2-16 图分析 该题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取自然坐标的情况下,沿圆弧方向的加速度就是切向加速度a t,与其相对应的外力F t是重力的切向分量mg sin α,而与法向加速度a n 相对应的外力是支持力F N 和重力的法向分量mg cos α.由此,可分别列出切向和法向的动力学方程F t=m d v/d t 和F n =ma n .由于小球在滑动过程中加速度不是恒定的,因此,需应用积分求解,为使运算简便,可转换积分变量.该题也能应用以小球、圆弧与地球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小球的速度和角速度,方法比较简便.但它不能直接给出小球与圆弧表面之间的作用力.解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P 和圆轨道对它的支持力F N .取图(b)所示的自然坐标系,由牛顿定律得tm αmg F t d d sin v =-= (1) Rm m αmg F F N n 2cos v =-= (2) 由tαr t s d d d d ==v ,得v αr t d d =,代入式(1),并根据小球从点A 运动到点C 的始末条件,进行积分,有()⎰⎰-=απαα2/sin 0d rg d vv v v得 αrg cos 2=v则小球在点C 的角速度为r αg rω/cos 2==v 由式(2)得 αmg αmg rm m F N cos 3cos 2=+=v 由此可得小球对圆轨道的作用力为αmg F F N Ncos 3-=-=' 负号表示F ′N 与e n 反向.2 -17 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半径为R 的固定圆环,物体紧贴环的内侧作圆周运动,其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物体的速率为v 0 ,求:(1)t 时刻物体的速率;(2) 当物体速率从v 0减少2/0v 时,物体所经历的时间及经过的路程.题 2-17 图分析 运动学与动力学之间的联系是以加速度为桥梁的,因而,可先分析动力学问题.物体在作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促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圆环内侧对物体的支持力F N 和环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F f ,而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F N ′成正比,且F N 与F N ′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样,就可通过它们把切向和法向两个加速度联系起来了,从而可用运动学的积分关系式求解速率和路程.解 (1) 设物体质量为m ,取图中所示的自然坐标,按牛顿定律,有Rm ma F n N 2v == tma F t d d f v -=-= 由分析中可知,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 ,由上述各式可得tR μd d 2v v -= 取初始条件t =0 时v =v 0 ,并对上式进行积分,有⎰⎰-=v v v v 020d d μR t t tμR R 00v v v += (2) 当物体的速率从v 0 减少到2/0v 时,由上式可得所需的时间为v μR t =' 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t t t tμR R t s 0000d d v v v 2ln μR s = 2 -18 一物体自地球表面以速率v 0 竖直上抛.假定空气对物体阻力的值为F r =kmv 2 ,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k 为常量.试求:(1) 该物体能上升的高度;(2)物体返回地面时速度的值.(设重力加速度为常量.)题 2-18 图分析 由于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始终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物体在上抛过程中所受重力P 和阻力F r 的方向相同;而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P 和阻力F r 的方向则相反.又因阻力是变力,在解动力学方程时,需用积分的方法.解 分别对物体上抛、下落时作受力分析,以地面为原点,竖直向上为y 轴(如图所示).(1) 物体在上抛过程中,根据牛顿定律有ym t m km mg d d d d 2v v v v ==-- 依据初始条件对上式积分,有⎰⎰+-=0200d d v v v v k g y y ⎪⎪⎭⎫ ⎝⎛++-=202ln 21v v k g k g k y 物体到达最高处时, v =0,故有⎪⎪⎭⎫ ⎝⎛+==g k g k y h 20max ln 21v (2) 物体下落过程中,有yv m km m g d d 2v v =+- 对上式积分,有⎰⎰--=0200d d v vv v k g y y则 2/1201-⎪⎪⎭⎫ ⎝⎛+=g k v v v2 -19 质量为m 的摩托车,在恒定的牵引力F 的作用下工作,它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它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v m .试计算从静止加速到v m /2所需的时间以及所走过的路程.分析 该题依然是运用动力学方程求解变力作用下的速度和位置的问题,求解方法与前两题相似,只是在解题过程中必须设法求出阻力系数k .由于阻力F r =kv 2 ,且F r 又与恒力F 的方向相反;故当阻力随速度增加至与恒力大小相等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因此,根据速度最大值可求出阻力系数来.但在求摩托车所走路程时,需对变量作变换.解 设摩托车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牵引力F 和阻力F r 同时作用下,由牛顿定律有tm k F d d 2v v =- (1) 当加速度a =d v /d t =0 时,摩托车的速率最大,因此可得k =F/v m 2 (2)由式(1)和式(2)可得t m F m d d 122v v v =⎪⎪⎭⎫ ⎝⎛- (3) 根据始末条件对式(3)积分,有⎰⎰-⎪⎪⎭⎫ ⎝⎛-=m m t F m t v v v v 2101220d 1d则 3ln 2F m t m v =又因式(3)中xm t m d d d d v v v =,再利用始末条件对式(3)积分,有 ⎰⎰-⎪⎪⎭⎫ ⎝⎛-=m m x F m x v v v v 2101220d 1d则 Fm F m x m m 22144.034ln 2v v ≈=*2 -20 在卡车车厢底板上放一木箱,该木箱距车箱前沿挡板的距离L =2.0 m,已知制动时卡车的加速度a =7.0 m ·s-2 ,设制动一开始木箱就开始滑动.求该木箱撞上挡板时相对卡车的速率为多大?设木箱与底板间滑动摩擦因数μ=0.50.分析 如同习题2 -5 分析中指出的那样,可对木箱加上惯性力F 0 后,以车厢为参考系进行求解,如图所示,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惯性力和摩擦力作用,图中a ′为木箱相对车厢的加速度.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相关运动学规律有F 0 -f F =ma -μmg =ma ′ (1)v ′ 2 =2a ′L (2)联立解(1)(2)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木箱撞上车厢挡板时的速度为 ()L g a μ-='2v =1s m 9.2-⋅=。

光学教程答案(第二章)

光学教程答案(第二章)

1. 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

求第к个带的半径。

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r 0为1m ,单色光波长为450nm ,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2022rr k k +=ρ 而20λkr r k +=20λk r r k =-20202λρk r r k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422020202λλρk kr r r k++=+ 略去22λk 项,则 λρ0kr k=将cm104500cm,100,1-80⨯===λr k 带入上式,得cm 067.0=ρ2. 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光圈那样改变大小。

问:(1)小孔半径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得此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空孔中心4m 的P 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P 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此时的波长为500nm 。

解:(1)根据上题结论ρρ0kr k =将cm105cm,400-50⨯==λr 代入,得cm 1414.01054005k k k =⨯⨯=-ρ 当k 为奇数时,P 点为极大值; k 为偶数时,P 点为极小值。

(2)P 点最亮时,小孔的直径为 cm2828.02201==λρr3.波长为500nm 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 ,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 和1mm 的透光圆环,接收点P 离光阑1m ,求P 点的光强I 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 0之比。

解:根据题意m 1=R 500nmmm 1R mm 5.0R m 121hk hk 0====λr有光阑时,由公式⎪⎪⎭⎫ ⎝⎛+=+=R r R R r r R R k h h 11)(02002λλ得11000110001105005.011620211=⎪⎭⎫ ⎝⎛+⨯=⎪⎪⎭⎫ ⎝⎛+=-R r R k hk λ4100011000110500111620222=⎪⎭⎫ ⎝⎛+⨯=⎪⎪⎭⎫ ⎝⎛+=-R r R k hk λ按圆孔里面套一个小圆屏幕()13221312121212121a a a a a a a a p =+=⎥⎦⎤⎢⎣⎡+-+=没有光阑时210a a =所以 42/211200=⎪⎪⎭⎫ ⎝⎛=⎪⎪⎭⎫ ⎝⎛=a a a a I I p4.波长为632.8nm 的平行光射向直径为2.76mm 的圆孔,与孔相距1m 处放一屏。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 百度文库《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光的干涉1 、波长为的绿光投射在间距为的双缝上,在距离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 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改用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2 、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两狭缝间距为,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试求:⑴光屏上第1 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 P 点离中央亮纹为问两束光在 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 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⑵由光程差公式⑶中央点强度:P 点光强为:3 、把折射率为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 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解:,设玻璃片的厚度为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4 、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的双缝上。

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倍,在离狭缝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由题意,设,即代入上式得5 、波长为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棱到光屏间的距离为,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6 、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

劳埃德镜长,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

⑴若光波波长,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 P 1 P 2 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解:由图示可知:①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 P 1 P 2 间即,离屏中央上方的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7 、试求能产生红光()的二级反射干涉条纹的肥皂膜厚度。

已知肥皂膜折射率为,且平行光与法向成 30 0 角入射。

光学教程答案(第二章)

光学教程答案(第二章)

1. 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小圆孔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

求第к个带的半径。

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r 0为1m ,单色光波长为450nm ,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2022rr k k +=ρ 而20λkr r k +=20λk r r k =-20202λρk r r k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422020202λλρk kr r r k++=+ 略去22λk 项,则 λρ0kr k=将cm104500cm,100,1-80⨯===λr k 带入上式,得cm 067.0=ρ2. 平行单色光从左向右垂直射到一个有圆形小孔的屏上,设此孔可以像照相机光圈那样改变大小。

问:(1)小孔半径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得此小孔右侧轴线上距小空孔中心4m 的P 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2)P 点最亮时,小孔直径应为多大?设此时的波长为500nm 。

解:(1)根据上题结论ρρ0kr k =将cm105cm,400-50⨯==λr 代入,得cm 1414.01054005k k k =⨯⨯=-ρ 当k 为奇数时,P 点为极大值; k 为偶数时,P 点为极小值。

(2)P 点最亮时,小孔的直径为 cm2828.02201==λρr3.波长为500nm 的单色点光源离光阑1m ,光阑上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0.5mm 和1mm 的透光圆环,接收点P 离光阑1m ,求P 点的光强I 与没有光阑时的光强度I 0之比。

解:根据题意m 1=R 500nmmm 1R mm 5.0R m 121hk hk 0====λr有光阑时,由公式⎪⎪⎭⎫ ⎝⎛+=+=R r R R r r R R k h h 11)(02002λλ得11000110001105005.011620211=⎪⎭⎫ ⎝⎛+⨯=⎪⎪⎭⎫ ⎝⎛+=-R r R k hk λ4100011000110500111620222=⎪⎭⎫ ⎝⎛+⨯=⎪⎪⎭⎫ ⎝⎛+=-R r R k hk λ按圆孔里面套一个小圆屏幕()13221312121212121a a a a a a a a p =+=⎥⎦⎤⎢⎣⎡+-+=没有光阑时210a a =所以 42/211200=⎪⎪⎭⎫ ⎝⎛=⎪⎪⎭⎫ ⎝⎛=a a a a I I p4.波长为632.8nm 的平行光射向直径为2.76mm 的圆孔,与孔相距1m 处放一屏。

光学作业答案

光学作业答案
,
I = 0.37% ,此时接近消反射。 I0
2π λ0 λ0 = π , λ0 = 500nm λ 2 λ
(2)反射两光束相位差
δ=

λ
2n 2 h =
将 λ = 400nm 和 λ = 700 nm 分别代入上式,得到相位差分别是 1.375πrad 和 0.7857πrad 20.砷化镓发光管制成半球形,以增加位于球心的发光区对外输出功率,减少反射损耗,已 知砷化镓发射光波长 930nm,折射率为 3.4,为了进一步提高光输出功率,常在球形表面涂 一层增透膜。 (1)不加增透膜时,球面的强度反射率多大? (2)增透膜折射率和厚度应取多大? (3)如果用氟化镁(1.38)作为增透膜,能否增透?强度反射率多大? (4)如果用硫化锌(2.35) ,情况又如何? 解:
此光学系统成像在 L1 之右 10cm 处。
, s1, s2 10 10 = − = −1 , V2 = − = − = 2, 横向放大率分别为 V1 = − −5 s1 10 s2
总放大率 V = V1 • V2 = −2 27.用作图法求本题各图中的 Q 像。 (a)
(b)
(c)
(d)
35.(1)用作图法求图中光线 1 共轭线 (2)在图上标出光具组节点 N,N’位置
与屏幕交点(零级)随之移动,即以 M 为中心转了角 β ≈ δs / B ,反映在屏幕上零级位移
C δs ,即幕上条纹总体发生一个平移。 B (5)设扩展光源 b,即其边缘两点间隔 δs = b ,若这两套条纹错开的距离(零级平移量) δx = Δx ,则幕上衬比度降为零,据此有, B+C C δx = b , Δx = λ 2aB B 令 δx = Δx ,
36.已知 1-1’是一对共轭光线,求光线 2 的共轭线。

光学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一至七章)

光学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一至七章)

∴ d1
=
h1 − h2 tan u1′
= 1.5 −1 0.015
= 33.33mm
tan u2 ′ = tan u2
+
h2 f 2′
= 0.015 +
1 = 0.011
− 250
∴d2
=
h2 − h3 tan u2 ′
1 − 0.9 =
0.011
= 9.091mm
2-13 一球形透镜,直径为 40mm,折射率为 1.5,求其焦距和主点位置。
= −200mm
lH
= dϕ2 ϕ
= 50 × 5 = −100mm − 2.5
2-11
有三个透镜,
f1′
= 100mm,
f2′
= 50mm,
f

3
=
−50mm,其间隔 d1
= 10mm,
d 2 = 10mm ,设该系统处于空气中,求组合系统的像方焦距。
解:设 h1 = 100mm, u1 = 0 ,则:
tan u3′
= tan u3 +
h3 f3′
= 2.8 +
62 − 50
= 1.56
∴组合系统的像方焦距为:
f
′=
h1 tan u3′
100 =
1.56
= 64.1mm
2-12
一个三 片型望远镜 系统,已知
f

1
= 100mm,
f

2
=
−250mm ,
f

3
= 800mm,入
射平行光在三个透镜上的高度分别为: h1 = 1.5mm, h2 = 1mm , h3 = 0.9mm ,试求合成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解:
⑴光垂直入射时,由光栅方程:
即能看到4级光谱
⑵光以角入射
16、xx垂直照射到一个每毫米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试问在衍射角为处会出现哪些波长的光?其颜色如何?
解:
在的衍射角方向出现的光,应满足光栅方程:
17、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一光栅,已知该光栅的缝宽为,不透明部分的宽度为,缝数为条。求:⑴单缝衍射图样的中央角宽度;⑵单缝衍射图样中央宽度内能看到多少级光谱?⑶谱线的半宽度为多少?
即每内10条。
10、在上题装置中,沿垂直于玻璃表面的方向看去,看到相邻两条暗纹间距为。已知玻璃片长,纸厚,求光波的波长。
解:
当光垂直入射时,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公式:
可得:相邻亮纹所对应的厚度差:
由几何关系:,即
11、波长为的可见光正射在一块厚度为,折射率为的薄玻璃片上,试问从玻璃片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
解:xx环的反射光中所见亮环的半径为:
即:
则:
第2xx的衍射
1、单色平面光照射到一xx上,将其波面分成半波带。求第个带的半径。若极点到观察点的距离为,单色光波长为,求此时第一半波带的半径。
解:
由公式
对平面平行光照射时,波面为平面,即:
2、平行单色光从xx垂直射到一个有圆形小xx的屏上,设此xx可以像照相机光圈那样改变大小。问:⑴小xx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得此小xx右侧轴线上距小xx中心的P点的光强分别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⑵P点最亮时,小xx直径应为多大?设此光的波长为。

5、(略)
6、高的物体距凹面镜顶点,凹面镜的焦距是,求像的位置及高度,(并作光路图)
解:
由球面成像公式:
代入数值
得:
由公式:
7、一个高的物体放在球面镜前处成高的虚像。求⑴此镜的曲率半径;⑵此镜是凸面镜还是凹面镜?

新教材物理 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 光学练习二 答案

新教材物理 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 光学练习二 答案

光学练习二答案1.解析A、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A错误.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属是利用光折射现象.故B错误.C、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C错误.D、正确故选:C.2.答案BDE3.答案A4.答案BDE5.①[1]调节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是干涉条纹是否清晰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调节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2]在调节光源、凸透镜、遮光筒轴线在同一高度上,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后,还必须认真前后微调凸透镜才能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干涉条纹的图样。

②[3][4]不加滤光片,观察到的是复色光的彩色条纹;根据实际操作易知图乙情景时目镜中心相对于遮光筒轴线是偏右的。

③[5]根据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2.2125mm④[6]由知表达式为带入数据6.设该种材料的临界角为C,则:sinC=1/n,解得C=30°。

如图所示,若沿DE方向射到AB面上的光线刚好发生全反射,则:∠ADF=30°。

同理,若沿DG方向射入的光线刚好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则:∠CDG=30°。

因此∠FDH=30°。

据几何关系可得:弧FH=×2πR,解得弧FH=πR/6.7.解:设任一光线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程是S,半圆柱的半径为R.则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v=;由几何知识得:S=2Rcos(90°-r)=2Rsinr,则光在玻璃传播时间为:t===由折射定律得:nsinr=sini则得:t=由题知,入射角i相同,R、c相等,所以时间t相同,tB:tC=1:1.答:tB:tC的值为1:1.。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解第二章概要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解第二章概要

物理光学与应⽤光学习题解第⼆章概要第⼆章习题2-1. 如图所⽰,两相⼲平⾏光夹⾓为α,在垂直于⾓平分线的⽅位上放置⼀观察屏,试证明屏上的⼲涉亮条纹间的宽度为: 2 sin2αλ=l 。

2-2. 如图所⽰,两相⼲平⾯光波的传播⽅向与⼲涉场法线的夹⾓分别为0θ和R θ,试求⼲涉场上的⼲涉条纹间距。

2-3. 在杨⽒实验装置中,两⼩孔的间距为0.5mm ,光屏离⼩孔的距离为50cm 。

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薄⽚贴住⼩孔S2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 ,试确定该薄⽚的厚度。

2-4. 在双缝实验中,缝间距为0.45mm ,观察屏离缝115cm ,现⽤读数显微镜测得1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11个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为15mm ,试求所⽤波长。

⽤⽩光实验时,⼲涉条纹有什么变化?2-5. ⼀波长为0.55m µ的绿光⼊射到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 远处的观察屏上⼲涉条纹的间距。

若双缝距离增加到2mm ,条纹间距⼜是多少?2-6. 波长为0.40m µ~0.76m µ的可见光正⼊射在⼀块厚度为1.2×10-6 m 、折射率为1.5的薄玻璃⽚上,试问从玻璃⽚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2-7. 题图绘出了测量铝箔厚度D 的⼲涉装置结构。

两块薄玻璃板尺⼨为75mm ×25mm 。

在钠黄光(λ=0.5893m µ)照明下,从劈尖开始数出6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从劈尖开始数出61个明条纹或暗条纹),相应的距离是30mm ,试求铝箔的厚度D = ?若改⽤绿光照明,从劈尖开始数出100个条纹,其间距离为46.6 mm ,试求这绿光的波长。

2-8. 如图所⽰的尖劈形薄膜,右端厚度h 为0.005cm ,折射率n = 1.5,波长为0.707m µ的光以30°⾓⼊射到上表2-1题⽤图2-2题⽤图2-7题⽤图2-8题⽤图⾯,求在这个⾯上产⽣的条纹数。

物理光学第2章习题解答

物理光学第2章习题解答

由于可见光范围在380 780nm之间,故波长为687.5nm和458.3nm
相应地,薄膜呈紫色
对低折射率,镀膜后起减反增透作用
1 当厚度为 时,反射比最大,即无增透效果。 2 5 nh k , 即 0 k 2 4 2

1 5 0 k 2
当 k 1时, 1375nm
当 k 3时, 458.3nm
当 k 2时, 687.5nm 当 k 4时, 343.75nm
(n 1)h (0.01mm)
h 0.01mm 0.01mm 1.72 102 mm n 1 1.58 1
6.一个长30mm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 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然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移动了25个 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 656.28nm ,空气折射率 n0 1.000276 。试求注入气室 内气体的折射率。 【解】

2

合成后
I I1 I 2 4 I 0 [1 cos(
) cos( )] 1 2 1 2 2 4 I 0 [1 cos cos( 2 )]
,所以 cos(

2
)对强度的变化不敏感
【解】 (1) 设两光波的光程差为,
对于1: I1 4I 0 cos2 对于2: I 2 4 I 0 cos2
1 2 4 I 0 (1 cos ) 1 2 1
1 2 4 I 0 (1 cos ) 2 2 2

2 cos
cos cos 2 cos
【解】
(1)
环条纹中心是亮斑还是暗斑,决定于该点的干涉级数是整数还是半整数。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温习提纲第1章光和光的传播说明:灰色表示毛病。

§1、光和光学判断选择练习题: 1. 用单色仪取得的每条光谱线只含有唯逐一个波长; 2. 每条光谱线都具有1定的谱线宽度; 3. 人眼视觉的白光感觉不但与光谱成份有关,也与视觉生理因素有关; 4. 汞灯的光谱成份与太阳光相同,因此显现白光的视觉效果;§2、光的几何传播定律判断选择练习题: 1. 光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透明介质界面时1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2. 几何光学3定律只有在空间障碍物和反射和折射界面的尺寸远大于光的波长时才成立; 3. 几何光学3定律在任何情况下总成立;§3、惠更斯原理 1. 光是1种波动,因此没法沿直线方向传播,通过障碍物1定要绕到障碍物的几何阴影区; 2. 惠更斯原理也能够解释波动进程中的直线传播现象; 3. 波动的反射和折射没法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4、费马原理 1)费马定理的含义,在3个几何光学定理证明中的利用。

判断选择练习题: 1. 费马原理认为光线总是沿1条光程最短的路径传播; 2. 费马原理认为光线总是沿1条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 3. 费马原理认为光线总是沿1条时间为极值的路径传播; 4. 依照费马原理,光线总是沿1条光程最长的路径传播; 5. 费马原理要求光线总是沿1条光程为恒定值的路径传播; 6. 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因此不满足费马原理。

§5、光度学基本概念 1)辐射通量与光通量的含义,从辐射通量计算光通量,视见函数的计算。

2)计算1定亮度面光源产生的光通量。

3)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的定义。

判断选择练习题: 1. 人眼存在适亮性和适暗性两种视见函数; 2. 明亮环境和黑暗环境的视见函数是1样的; 3. 昏暗环境中,视见函数的极大值朝短波(蓝色)方向移动; 4. 明亮环境中,视见函数的极大值朝长波(绿色)方向移动; 5. 1W的辐射通量在人眼产生1W的光通量; 6. 存在辐射通量的物体一定可以引发人眼的视觉; 7.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相同的辐射通量,眼睛对每一个波长的亮度感觉都1样; 8.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相同的辐射通量,眼睛对波长为550nm光辐射的亮度感觉最强; 9. 理想漫射体的亮度与视察方向无关; 10. 不同波长、相同辐射通量的光辐射在人眼引发的亮度感觉可能1样;填空计算练习题:计算结果要给出单位和正负 1、波长为400nm、500nm、600nm、700nm的复合光照耀到人眼中,已知这些波长的视见函数值分别为0.004、0.323、0.631、0.004,若这些波长的辐射通量分别为1W、2W、3W、4W,则这些光在人眼中产生的光通量等于-------------。

光学教程第二章

光学教程第二章

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2-1 作图:(1)作轴上实物点A的像A'(2)作轴上虚物点A的像A'A'(3)作垂轴实物AB的像BA'(4)作垂轴虚物AB的像B(5)画出焦点F、F'的位置(6)画出焦点F、F'的位置2-2 单透镜成像时,若其共轭距(物与像之间距离)为250mm ,求下列情况透镜焦距:(1) 实物,4-=β;(2)实物,41-=β;(3)虚物,4-=β。

解:(1)实物成像时,由题意:250=-'l l 又∵4-='=ll β∴50-=l mm 200='l mm由单透镜高斯公式:f l l '=-'111 得单透镜的焦距为:40='f mm(2)实物成像时,由题意:250=-'l l 又∵41-='=l l β ∴200-=l mm 50='l mm 由单透镜高斯公式:fl l '=-'111 得单透镜的焦距为:40='f mm(3)虚物成像时,由题意:250='-l l 又∵4-='=ll β ∴50=l mm 200-='l mm 由单透镜高斯公式:f l l '=-'111 得单透镜的焦距为:40-='f mm2-3 有一薄正透镜对某一实物成一倒立实像,像高为物高的一半,今将物向透镜移近100mm ,则所得的像与物同样大小,求该薄正透镜的焦距。

解:物体未移动时,由题意:xf '=-=21β 移动后:1001+'=-=x f β解之得:100='f mm 200-=x mm2-4 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实像,放大率为-1,今以另一透镜紧贴在第一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方向移动20mm ,放大率为原先的3/4倍,求两块透镜的焦距。

解:单透镜成像时:1-='=ll β 组合透镜成像时,由题意:4320-=-'=l l β 解之得:80-=l mm 80='l mm对于单透镜成像,设其焦距为'1f ,则有高斯公式:1111f l l '=-' 求得第一块透镜的焦距为:401='f mm对于组合透镜成像,设组合焦距为'f ,则有高斯公式:f l l '=--'11201求得组合透镜的焦距为:7240='f mm ∵两透镜紧贴,设第二块透镜的焦距为'2f ,则:'+'''='2121f f f f f ∴'-'='12111f f f∴第二块透镜的焦距为:2402='f mm2-5 一透镜对无限远处和物方焦点前5m 处的物体成像时,二像的轴向间距为3mm ,求透镜的焦距。

《应用光学》第2章课后答案 (2)全文

《应用光学》第2章课后答案 (2)全文
l=0
B
B′
F′
A′
F
HA H′
像平面为: 像方主平面
5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组( f 0)分别求 下列不同物距的像平面位置.
l f'
2
B′
B
A
F′
H H′
F A′
像平面为
A’B’所在平 面,如图示.
5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组( f 0 )分别求 下列不同物距的像平面位置.
l=∞
F′FLeabharlann HH′像平面为: 像方焦平面. l ′ = f′
6. 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f′=75mm,被摄景物位于距离x=∞,-10,-8,-6,-4,-2m处,试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 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
解:
7. 设一物体对正透镜成像,其垂轴放大率等于-1, 试求物平面与像平面的位置,并用作图法验证。
l = 2f′
B
B′
F
F′
H
H′ A′
A
像平面为
A’B’所在平
面,如图示.
l ′ = 2f′/3
4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 f 0)分别求 下列不同物距的像平面位置.
l=∞
F
F′
H H′
像平面为: 像方焦平面. l ′ = f′
5 试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组( f 0 )分别求 下列不同物距的像平面位置.
r1 无穷远物点
r2
r1/2
最终像点
11 2
l2 l2 r2
l2
l2
2 r2
(l2l2 )
14. 假定显微镜物镜由相隔20mm的两个薄透镜组构成,物平 面和像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80mm,放大率β=-10×,要求近 轴光线通过二透镜组时的偏角Δu1和Δu2相等,求二透镜 组的焦距。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总4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的干涉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

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r y cm d λ-∆==⨯⨯=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r y cm d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r y cm d λ-∆==⨯⨯= ⑵由光程差公式210sin yr r d dr δθ=-== 0224y dr πππϕδλλ∆==⋅= ⑶中央点强度:204I A =P 点光强为:221cos 4I A π⎛⎫=+ ⎪⎝⎭012(10.8542I I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

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61061061010.5d m cm n λ---==⨯⨯=⨯=⨯-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

新概念光学各章复习答案复习大纲第一章光和光传播注意:灰色表示错误。

1.光与光学判断并选择练习题:1.单色仪获得的每条谱线只包含一种波长;2.每条谱线都有一定的谱线宽度;3.人类视觉的白光感知不仅与光谱成分有关,还与视觉生理因素有关。

4.汞灯的光谱组成与太阳光相同,呈现白光的视觉效果;(2)光的几何传播定律判断并选择练习题:1.当光入射到折射率不同的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2.几何光学的三大定律只有在空间障碍物和反射折射界面的尺寸远大于光的波长时才会出现(a)立法;3.几何光学的三个定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3、惠更斯原理1.光是一种波动,所以它不能沿着直线传播。

当通过障碍物时,它必须绕到障碍物的几何阴影区域。

2.惠更斯原理也可以解释波动过程中的线性传播现象;3.波的反射和折射不能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

(4)费马原理1)费马定理的意义及其在证明三个几何光学定理中的应用。

判断并选择练习题:1.费马原理认为光总是沿着光路最短的路径传播;2.费马原理认为光总是以最短的时间沿着一条路径传播。

3.费马原理认为光总是沿着时间极端的路径传播。

4.根据费马原理,光总是沿着光路最长的路径传播。

5.费马原理要求光总是沿着一条光路不变的路径传播。

6.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因此不符合费马原理。

5.光度学的基本概念1)辐射通量和光通量的含义。

光通量由辐射通量计算,视觉函数计算。

2)计算具有一定亮度的面光源产生的光通量。

3)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的定义。

判断并选择练习题:11.人眼有两种视觉功能:明亮和黑暗。

2.3.4.5.明亮环境和黑暗环境的视觉功能是一样的。

在昏暗的环境中,视觉功能的最大值向短波(蓝色)移动。

在明亮的环境中,视觉功能的最大值向长波(绿色)移动。

1W的辐射通量在人眼中产生1W的光通量。

6.有辐射通量的物体肯定能引起人类视觉;7.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在相同的辐射通量下,眼睛对每种波长都感觉到相同的亮度;8.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在相同的辐射通量下,眼睛对波长为550纳米的光辐射具有最强的亮度感;9.理想漫射体的亮度与观察方向无关;10.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和相同的辐射通量可能在人眼中引起相同的亮度感觉;填空计算练习:计算结果应给出单位和正负1、波长为400纳米、500纳米、600纳米和700纳米的复合光照射到人眼。

光学课后习题

光学课后习题

习题第一章习题1.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2.怎样理解“光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3.“激光”与一般的光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4.列举激光在某一方面的应用曾使您感到新奇和惊讶。

5.试提出在天空中出现的某一个光学现象,并由您自己作出合理的解释。

6.试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在天文观测方面的若干成就。

7.声音是不是电磁波?若不是则是什么样的波?试阐明光波与声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8.电磁波是不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是不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9.一般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可以用真空中的介电常量和磁导率按公式10.试计算:(1)我国家用交流电频率的波长;(2)求频率为93.3MHz的FM调频无线电波的波长;(3)求频率为Hz红色可见光的波长。

11.北京距上海的距离为3000km,在北京和上海之间通电话,那么声音通过电话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少时间?12.从电磁波的频谱中,找出波长分别为km,1km,1m,1cm,1mm,1m的电磁波分别属于什么波段?13.您参加一个音乐会,您的座位距舞台上的唱歌者为500m,您的同事在距音乐会3000km的家中听现场直播,您的同事比您早听到多少时间?(声波在20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14.Nd:YAG激光能发出波长为1062nm的脉冲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即脉冲宽度)为30ps,则在这脉宽中包含了多少个光波的波长?若要求只有一个波长被包含在脉宽中,则脉冲的持续时间应该是多少?15.太阳距我们有km,从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6.天文学上用“光年”来衡量距离的长短(不是衡量时间),一光年到底有多少千米?最近的一个宇宙星体距地球为4.2光年,则该星体距我们有多少千米?17.复习有关电子和光子之间的异同性,并列表说明。

第二章习题1.从太阳射到地球上的辐射能流为1350。

假设太阳光是一个单一的电磁波,试求地球表面上和的值。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答案详解二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答案详解二

578.0tan ,/10065.11033.522.9:/1033.50:/1022.9001616221616==⋅⨯=⨯+=⋅⨯-=-=⇒=+⋅⨯-=-=⇒=+=++----xy n y y n e x x e n e n e P P e scm g P scm g P P P P y s cm g P P P P x y P x P P P P 核核核核核核核核反方向的夹角为:与方向大小轴轴:,有:轴的正向的直角坐标系向为轴的正向,向为建立以:解:依动量守恒定律有α新力学习题第二章2—1.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放出一个动量为10-16g cm/s 的电子,同时该核在垂直方向上又放出一个动量为10-16g cm/s 的中微子。

问蜕变后原子核的动量的大小和方向。

2—2.质量为M 的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质量为m ,速率为v 0的子弹水平射到木块内,并与它一起运动。

求(1)子弹相对于木块静止后,木块的速率和动量,以及子弹的动量;(2)在此过程中子弹施于木块的冲量。

()00020)2('1v Mm mMmv mv I v Mm m mv P v M m mMMv P v M m mv v v Mm mv v M m mv x +=-=+==+==+==+=⇒+=子弹施于木块的冲量:子弹的动量为:木块的动量为:木块的速率为:定律有:轴的正向,依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解:(共共共()()202222/10/23s m g s kgm I T mL I mg T mL I mL mv L mv mg T F =≤⇒≤+=∴===-=这里取向心2—3.如本题图,以知绳的最大强度T 0=,m=500g ,L=。

开始时m 静止。

水平冲量I 等于多大才能把绳子打断解:从受力角度分析,向心力由绳子张力和重力一起提供。

2—4.一子弹水平地穿过两个前后并排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静止木()()()21122212221222221111211::,:m m ft m ft m v m ft v v m v m ft m m ft v v m m ft ++=+=-=+=∴+=穿过第二木块时有穿过第一木块时有依冲量定理解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