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方案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方案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2)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发展 (2)1.1.1 定义 (2)1.1.2 发展 (2)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3)1.2.1 通信技术 (3)1.2.2 传感器技术 (3)1.2.3 控制技术 (3)1.2.4 人工智能技术 (3)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3)第二章车载感知系统 (4)2.1 感知系统概述 (4)2.2 激光雷达技术 (4)2.3 视觉识别技术 (4)2.4 多传感器融合 (5)第三章车载通信技术 (5)3.1 车载通信概述 (5)3.2 车载短距离通信技术 (5)3.3 车载长距离通信技术 (6)3.4 车载网络协议与标准 (6)第四章车载计算平台 (6)4.1 车载计算平台概述 (6)4.2 车载处理器 (6)4.3 车载图形处理器 (6)4.4 车载人工智能处理器 (7)第五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7)5.1 智能驾驶辅助概述 (7)5.2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 (7)5.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7)5.4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7)第六章车联网应用与服务 (8)6.1 车联网应用概述 (8)6.2 车辆远程诊断 (8)6.3 车辆远程控制 (8)6.4 车辆位置服务 (8)第七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 (9)7.1 安全与隐私概述 (9)7.2 车载网络安全技术 (9)7.2.1 车载网络架构 (9)7.2.2 车载网络安全技术 (9)7.3 车载隐私保护技术 (10)7.3.1 数据脱敏 (10)7.3.2 数据加密 (10)7.3.3 数据访问控制 (10)7.3.4 数据匿名化 (10)7.4 安全与隐私标准与法规 (10)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 (10)8.1 测试与评价概述 (10)8.2 车载测试设备与工具 (11)8.3 车载测试方法与流程 (11)8.4 车载评价体系与标准 (11)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市场 (12)9.1 产业链概述 (12)9.2 核心部件供应商 (12)9.3 车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12)9.4 市场规模与趋势 (12)第十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与法规 (13)10.1 政策与法规概述 (13)10.2 国家政策与法规 (13)10.2.1 法律法规 (13)10.2.2 政策规划 (13)10.2.3 支持政策 (14)10.3 地方政策与法规 (14)10.3.1 地方政策 (14)10.3.2 地方法规 (14)10.4 国际政策与法规 (14)10.4.1 国际政策 (14)10.4.2 国际法规 (14)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发展1.1.1 定义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简称ICV)是指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传统汽车相结合,实现车辆与车、路、人、云等信息的实时交互与共享,以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及节能环保功能的一种新型汽车。
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
• 我国在智能化的定义中分为哪五个层次?
智能化等级 等级名称
等级定义
人监控驾驶环境
控制
1(DA)
驾驶辅助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支 援,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操作。
人与系统
2(PA)
部分自动驾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支
驶
援,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操作
人与系统
无服用禁止精神药品麻醉品记录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试验车辆注册登记 强制性项目检查 人机控制模式转换
数据记录 实时回传 特定区域测试 第三方机构检测验证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来的i-VISTA功能场景建设标准
0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
• 1.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 2.德国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 欧盟于2012年颁布法规,要求所有商用车在2013年11月之前安装AEB紧急自动刹车系统。自2014年起,在 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AEB,没有该系统的车辆不符合E-NCAP五星级安全认证。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
• 《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与《道路交通法修订案》
自动驾驶系统(“系统”)监控驾驶环境
监视 人 人
失效应对
典型工况
车道内正常行驶,高速公
人
路无车道干涉路段,泊车
工况。
高速公路及市区无车道干
人
涉路段,换道、环岛绕行、
拥堵跟车等工况。
3(CA)
有条件自动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根据系统请求, 驾驶 驾驶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干预。
系统
4(HA) 5(FA)
智能网联行业背景分析
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三、车载网络与互联技术
在车载网络与互联技术中,囊括了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V2X通信技术实现车间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的通信保障机制,涉及移动自组 织网络技术、多模式通信融合技术等。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汽 车云平台架构与数据交互标准,云操作系统,数据高效存储和检索技术,大 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深度挖掘技术。
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二)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2.定位技术面临的挑战
目前,定位技术面临的两大挑战是覆盖盲区和高昂成本。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考虑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的广阔发展前景,国 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高精度地图领域的规划与布局。我国主流图商也 都在积极开展面向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建设,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Beidou 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BGAS)的高精度定位 技术、多源辅助定位技术等已在我国内地范围内开展应用,将为自动驾驶汽车 提供成本更低、覆盖更广的高精度定位。
普通高等教育车辆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系列教材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 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与互联技术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动与能量回收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决策控制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汽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
决策系统根据全局行车目标、自车状态及环境信息等,决定采用的驾 驶行为以及动作的时机。其中,全局路径规划依赖于高精度地图的目的地间 可选路径的规划过程;局部行为决策依赖于当前行车环境下感知信息和定位 信息,完成巡航、掉头、换道、转弯等决策,输出汽车自动驾驶应具备的速 度、加速度、车轮转向等指标信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智能网联汽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课时为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架构、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需求、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技术,能够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汽车的基础维保及相关售后服务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3.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心;4.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5.具备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精神;6.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前景;2.掌握各种智能网联汽车的专用工具、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范;3.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各环境感知的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4.掌握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系统原理;5.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的功能及内部的算法与算力;6.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7.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趋势;8.熟悉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的规范及要求。
(三)能力目标1.能够依据国家标准及技术规定,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维保;2.能够依据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完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安装、检测;3.能够完成惯性导航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4.能够依据车载网络终端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5.能够依据车际网的协议查找车联网出现的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6.能够对线控执行关键部件进行安装、检测与基本的调试;7.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能够查阅维修资料,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项目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述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现象日益显现。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项目一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述
• 智能网联汽车被公认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代表着汽车行业未来
的发展方向。
•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可有效降低交通事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理论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综合有效地运用于交通运输、服 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交通参与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 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 从广义上讲,智能网联汽车是以车辆为主体和主要节点,融合现代通信和网
络技术,使车辆与外部节点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以达到车辆安全、有 序、高效、节能行驶的新一代车辆系统。
• 2、无人驾驶汽车 • 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环境感知系统感知道路环境,并自动规划和识别行
车路线,自动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的地的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可根据感知所 获得的环境参数,如道路状况、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等,控制车辆的运行 参数,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 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实现完全自动的控制,全程检测交通环境。驾驶人只需提
供目的地地址或者输入导航信息,任何时候均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操控。无人 驾驶汽车是汽车智能化、网络化的终极发展目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任务一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组成
• 3、车联网 •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是整合了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
项目一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
1)智能化分级 2)网联化分级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各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程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各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程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智能网联汽车的结构
智能网联汽车是以汽车为主体,利用环境感知技术实现多辆汽车有序安全行驶,通过无线网 络通信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的层次结构由环境感知层、智 能决策层以及控制和执行层组成,如图1-1-5 所示。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基础类标准。 通用规范类标准。 产品与技术应用类标准。 相关标准。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规划
任务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规划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车辆/ 设施、 信息交互与基础支撑三大领域的 技术,以及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 展的车载平台及基础设施两大条 件。
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识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 车载网络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技术、人机界面(HMI)技术等。
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试验车辆注册登记 强制性项目检查 人机控制模式转换
数据记录 实时回传 特定区域测试 第三方机构检测验证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来的i-VISTA功能场景建设标准
0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
• 1.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01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
• 请观看视频,并说说未来的出行会是什么样?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
• 请说说: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 根据《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智能网 联汽车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 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 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 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 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 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动驾驶技 术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技术研发、道路测 试、标准法规和政策等方面,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提供了条件。为了加快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政策支持,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活跃,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开 发和测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 问题思考:为什么大家都在发展自动驾驶,与传统的 汽车比较有哪些优势?
• 2.德国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 欧盟于2012年颁布法规,要求所有商用车在2013年11月之前安装AEB紧急自动刹车系统。自2014年起,在 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AEB,没有该系统的车辆不符合E-NCAP五星级安全认证。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
• 《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与《道路交通法修订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1)掌握定位导航系统工作原理(2)掌握定位导航系统调试过程
4、课程内容——内容五、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
内容五: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 教学目标
学时:4学时
(2)视觉传感器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功
能实现方式。
任务名称
学习内容
任务1智能网联汽车视觉传感 (1)掌握智能网联汽车视觉传感器拆卸与安装要求;(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视
器拆装、标定、检测
觉传感器标定方案;(3)能够对智能网联汽车视觉传感器数据采集进行检测;
任务2 智能网联汽车障碍物、 红绿灯、车道线识别
(1)掌握智能网联汽车视觉传感器障碍物识别工作原理(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 视觉传感器红绿灯识别工作原理(3)掌握智能网联汽车视觉传感器车道线识别工 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V2X内容与应用;(2)移动网联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5G网联关键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2)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 汽车中的应用。
3、课程目标——素质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识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树立职业意识,严格遵循企业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
知识目标:(1)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2)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 的实现。(3)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行为决策技术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4)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执行控制的 实现。 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环境感知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中的应用。(2)能够掌握行为决策控制 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素质目标:(1)学生应树立职业意识,并按照企业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自己。(2)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用电,严禁带电作业,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 作规程。(3)爱护工具和仪器仪表,自觉的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4)具有吃苦耐劳、严谨态度、爱岗 敬业、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案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案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3)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3)1.2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3)1.3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4)第2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 (4)2.1 车载通信协议及标准 (4)2.1.1 车载通信协议概述 (4)2.1.2 车载通信协议分类 (4)2.1.3 车载通信标准 (5)2.2 车载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5)2.2.1 车载网络架构 (5)2.2.2 车载网络关键技术 (5)2.3 车载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5)2.3.1 车载网络安全 (5)2.3.2 车载网络隐私保护 (5)第3章传感器与感知技术 (6)3.1 车载传感器概述 (6)3.2 感知算法与数据处理 (6)3.3 感知技术的应用场景 (6)第4章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 (7)4.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7)4.1.1 数据级融合 (7)4.1.2 特征级融合 (7)4.1.3 决策级融合 (7)4.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7)4.2.1 数据预处理 (7)4.2.2 特征提取 (8)4.3 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8)4.3.1 深度学习 (8)4.3.2 强化学习 (8)4.3.3 迁移学习 (8)第5章车载计算平台与人工智能 (8)5.1 车载计算平台架构与功能要求 (8)5.1.1 车载计算平台架构 (8)5.1.2 车载计算平台功能要求 (9)5.2 人工智能算法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9)5.2.1 深度学习算法 (9)5.2.2 强化学习算法 (9)5.2.3 群体智能算法 (9)5.3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协同 (9)5.3.1 边缘计算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10)5.3.2 云计算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10)5.3.3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协同 (10)第6章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 (10)6.1 自主导航系统架构 (10)6.1.1 感知层 (11)6.1.2 数据处理层 (11)6.1.3 决策层 (11)6.1.4 控制层 (11)6.2 路径规划算法及优化 (11)6.2.1 Dijkstra算法 (11)6.2.2 A算法 (11)6.2.3 RRT算法 (11)6.2.4 路径规划算法优化 (12)6.3 智能交通系统与车联网 (12)6.3.1 智能交通系统 (12)6.3.2 车联网 (12)第7章智能控制系统与车辆动力学 (12)7.1 智能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12)7.1.1 控制系统概述 (12)7.1.2 控制器硬件设计 (13)7.1.3 控制器软件设计 (13)7.2 车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13)7.2.1 车辆动力学概述 (13)7.2.2 车辆动力学建模 (13)7.2.3 车辆动力学仿真 (13)7.3 智能控制算法在车辆动力学中的应用 (13)7.3.1 智能控制算法概述 (13)7.3.2 控制算法设计 (13)7.3.3 控制算法实现与验证 (13)7.3.4 功能分析与优化 (14)第8章信息娱乐与车联网服务 (14)8.1 信息娱乐系统架构与功能 (14)8.1.1 硬件层面 (14)8.1.2 软件层面 (14)8.1.3 服务层面 (14)8.2 车联网服务及应用场景 (14)8.2.1 应用场景 (14)8.2.2 服务优势 (15)8.3 车联网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融合与创新 (15)第9章安全性与法规标准 (15)9.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分析 (15)9.1.1 安全风险概述 (16)9.1.2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6)9.1.3 控制安全风险分析 (16)9.1.4 数据隐私保护 (16)9.2 法规标准与政策支持 (16)9.2.1 国内外法规标准概述 (16)9.2.2 我国法规标准现状 (16)9.2.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16)9.3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认证 (16)9.3.1 安全认证体系 (16)9.3.2 安全认证关键技术研究 (16)9.3.3 安全认证实践与推广 (17)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17)10.2 智能网联汽车与新型交通模式的融合 (17)10.3 智能网联汽车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与变革 (17)第1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智能信息交换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并能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行驶的新一代汽车。
第一章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知识
人机共架
驾驶员和车辆智能系统同时共存, 分享车辆控制权,人机一体化协
同完成驾驶任务
高度自动/无人驾驶
驾驶员不需要介入车辆操作,车 辆将会自动完成所有工况下的自 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的体系结构—层次结构
自动驾驶汽车是指汽车至少在某些具有关键安全性的控制 功能方面(如转向、油门或制动)无须驾驶员直接操作即 可自动完成控制动作的车辆。自动驾驶汽车一般使用车载 传感器、GPS和其他通信设备获得信息,针对安全状况进 行决策规划,在某种程度上恰当地实施控制 自动驾驶汽车至少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保持辅 助系统、自动制动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比较高 级的车型还应该配备交通拥堵辅助系统
网联汽车
网联汽车是指基于通信互联建立车与车之间的连接,车与 网络中心和智能交通系统等服务中心的连接,甚至是车与 住宅、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连接,也就是可以 实现车内网络与车外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全面解决人— 车—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 网联汽车的初级阶段是以车载信息技术为代表
自动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环境感知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 和识别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 环境感知系统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状 况、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等,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速度,从 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在限定的环境乃至全部环境下完成全部的驾驶 任务
智能汽车
01
目前典型的智能汽车是具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的车辆,如前向碰撞预警系统、车道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解决方案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2)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 (2)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 (3)1.2.1 国际发展历程 (3)1.2.2 国内发展历程 (3)1.3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3)1.3.1 传感器技术 (3)1.3.2 控制器技术 (3)1.3.3 网络通信技术 (3)1.3.4 软件技术 (3)1.3.5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3)第二章车载通信系统 (4)2.1 车载通信系统的组成 (4)2.2 车载通信协议与技术 (4)2.2.1 车载通信协议 (4)2.2.2 车载通信技术 (4)2.3 车载通信系统的安全与隐私 (5)2.3.1 安全问题 (5)2.3.2 隐私问题 (5)第三章感知与定位技术 (5)3.1 感知技术概述 (5)3.2 雷达与摄像头融合 (6)3.2.1 雷达技术 (6)3.2.2 摄像头技术 (6)3.2.3 雷达与摄像头融合 (6)3.3 高精度定位技术 (6)3.3.1 全球定位系统(GPS) (6)3.3.2 地面增强系统(GBAS) (6)3.3.3 惯性导航系统(INS) (6)3.3.4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 (7)3.4 感知与定位技术的集成 (7)3.4.1 传感器融合 (7)3.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4.3 控制策略与执行 (7)第四章智能决策与控制 (7)4.1 智能决策系统的组成 (7)4.2 驾驶辅助系统的设计 (8)4.3 自动驾驶系统的实现 (8)4.4 智能控制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8)第五章车载计算平台 (9)5.1 车载计算平台的架构 (9)5.2 车载计算平台的功能优化 (9)5.3 车载计算平台的安全与可靠性 (9)第六章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1 数据处理技术概述 (10)6.2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10)6.3 大数据分析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11)第七章车联网技术 (11)7.1 车联网的架构与组成 (11)7.2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12)7.3 车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12)第八章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 (13)8.1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13)8.2 车载网络安全 (13)8.3 车载软件安全 (13)8.4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测试与评估 (14)第九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与标准 (14)9.1 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概述 (14)9.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现状 (14)9.1.3 政策法规的促进作用 (14)9.2 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体系 (15)9.2.1 标准体系构建 (15)9.2.2 标准制定与修订 (15)9.2.3 标准体系的作用 (15)9.3 智能网联汽车的认证与监管 (15)9.3.1 认证制度 (15)9.3.2 监管体系 (15)9.3.3 监管体系的完善 (15)第十章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16)10.1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16)10.3 智能网联汽车的社会影响与挑战 (16)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以及车辆与网络等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和舒适性的一种新型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3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第一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汽车技术,其基本特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汽车之间、汽车与网络之间的高效通信,使车辆之间能够进行智能交互和自主协调,进而提升汽车的智能化、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车载通信系统、车载感知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和互联网后台。
其中,车载通信系统是实现车联网的关键,它包括车辆到车辆(V2V)、车辆到设施(V2I)和车辆到网络(V2N)等多种通信方式。
车载感知系统主要用于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交通状况,如摄像头、雷达和GPS等。
车辆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汽车的速度、转向和制动等操作。
互联网后台则是对车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车辆与网络的智能连接。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到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主要应用于行驶辅助、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远程车控和车联保险等方面,为人类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选择。
第二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优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作为前沿的汽车技术,相较于传统汽车有着显著的优势。
一、提升出行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在交通繁忙时,通过V2V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可以达到车辆群体协调行驶,减少拥堵,缩短出行时间。
二、提高道路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仅可以对车辆进行自行检测并报警,还可以通过车联网技术识别车辆之间的交通状况,提前预警减少碰撞,避免交通事故。
三、增强人性化交互。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提供了车辆到车辆之间、车辆到环境之间、车辆到人之间的多种人机交互方式,提升了驾乘人员的交互体验,使得出行更加舒适、便利、人性化。
四、节能环保。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行车、停车、等待时间,降低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等环境污染损害。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既有技术层面的推动,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后习题 - 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本章小结本章的学习目标你已经达成了吗?请通过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进行结果检验。
序号问题自检结果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是什么?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2 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化层面,通常可配有哪些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化层面,通常可配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
3 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实现汽车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
4 我国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可划分为哪几个层面?我国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可划分为五个层次: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条件自动驾驶(CA)、高度自动驾驶(HA)和完全自动驾驶(FA)。
5 我国在汽车网联化方面可划分为哪几个层面?我国在汽车网联化方面可划分为联网辅助信息交互、联网协同感知、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三个层面。
6 我国制定了哪些自动驾驶测试的相关规定?2018年4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管理规范》对测试对象、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制定了严格的规定。
对测试主体提出了单元性质、业务范围、事故补偿能力、测试评估能力、远程监控能力、事件记录分析能力、对法律法规遵守等七个条件,要求测试驾驶人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经过驾驶培训、无重大交通违章记录等8个方面的要求;对测试车辆提出试验车辆注册登记、强制性项目检查、人机控制模式转换、数据记录及实时回传、特定区域测试以及第三方机构检测验证等6项基本要求。
7 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都哪些?(1)环境感知技术。
(2)智能决策技术。
(3)控制执行技术。
(4)V2X通信技术。
(5)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
(6)信息安全技术。
(完整版)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综述
智能网联行业背景分析
高度自动驾 驶
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定环境下系 统会向驾驶员提出响应请求,驾驶员可以对系统请 求不进行响应。
完全自动驾 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完成驾驶员能够完成的所有道路
驶
环境下的驾驶操作。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
人
高速公路正常行驶工况, 市区无车道干涉路段。
系统 系统
高速公路全部工况及市区 有车道干涉路段。
行融合,对道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等进行识别,决策分析和判断车辆驾驶模式和将要执 行的操作,并向控制和执行层输送指令。
智能网联汽车的组成
• 3.控制和执行层 • 控制执行层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功能决策层的指令对车
辆进行操作和协调,为联网车辆提供道路交通信息、 安全信息、娱乐信息、救援信息、商务办公、在线消 费等,以保护汽车安全、舒适驾驶。比较传统车辆, 智能网联汽车在功能上主要增加了环境感知和定位系 统、无线通信系统、车辆自组织网络系统和先进的驾 驶辅助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
• 我国在智能化的定义中分为哪五个层次?
智能化等级 等级名称
等级定义
人监控驾驶环境
控制
1(DA)
驾驶辅助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支 援,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操作。
人与系统
2(PA)
部分自动驾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支
驶
援,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操作
人与系统
传输实时性、可靠 性要求较低。
人与系 统
周边车辆/行人/非 机动车位置、信号 灯相位、道路预警
等信息。
传输实时性、可靠 性要求较高。
人与系 车-车、车-路间的 传输实时性、可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在飞速地发展,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备高效、安全、准确、省时、省力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行详细讨论,深入探讨其原理、功能、应用及未来发展等方面。
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简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汽车技术,它将车辆信息交互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先进科技对汽车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它具备了许多“智能”功能,例如实时路况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导航、实时监控等。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为驾驶者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驾驶体验,并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是一项充满前景的汽车技术。
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原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车内、车外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它们不断获取车辆周围的信息,并通过车载设备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云端,进行智能分析后再将结果返回到车辆。
在这个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车辆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和检测车辆的状态。
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2. 通信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实现需要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车辆需要使用高速的 4G/5G 网络进行信息交互。
3. 云端计算:车载设备向云端传输信息后,需要通过云端计算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最终结论,并将结果返回给车辆。
4. 智能化决策:在得到智能化计算的结果后,车辆的控制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智能化决策,例如刹车、转向等。
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 减少人为操作: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全自动驾驶,减少人为错误操作的可能性。
2. 提高驾驶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激光雷达等设备检测路面情况和路况信息,事故的发生概率更低。
3. 提高驾驶效率: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车联网技术获得实时路况,提升行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