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合集下载

浅谈电视节目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

浅谈电视节目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

明确 知 道 采 访 意 图 。记 者 可 以 采 访 到 未 被 干 预 的 原 汁 原 味 的生 活 .被 采 访 者 也 不 会 存 有 通 过 记 者 所 代 表 的 舆 论 工 具 隐 藏 或 扩 张 自 己某 些 行 为 事 件 的 意 图 . 而 使 记 者 获得 的材 料 真 实 可 靠 。 3能 够 向 有 可 能 拒 绝 采 访 的 人 了 解 . 到需 要 的情 况 。拒 绝 记 者 采 访 大 体 有 以 下 几 种 情 况 :害 怕 记 者 揭 露 自己 或 本 单 位 的 问题 : 愿 报 道 成 绩 和 先 进 事 迹 , 不 以 免 在 工 作 中 和 生 活 中 出现 被 动 局 面 ; 对 于记 者 报 道 常 常 不 能 把 握 “ 寸 ” 造 成 分 而 种 种 麻 烦 产 生 反 感 。记 者采 取 隐 性 采 访 则 可 以 解 决 拒 绝 采 访 的 问题 。 当 然 在 获 得 所需 材 料 之 后 ,写 报 道 时 也 应 谨 慎 从 事 . 握 分 寸 . 重 事 实 , 他 人 负责 。 掌 尊 对 4 隐性 采 访 有 利 于 记 者 转 变 采 访 作 . 风。 隐性 采访 多半 与 新 闻 事 件 同 时 进 行 , 这 就要 求 参 与 隐 性 采 访 的记 者 具 有 敏 锐 的 思 维 、 速 的反 映 , 别 真 伪 的 能 力 以 快 甄 及 果敢 正 直 的 人 格 等 素 质 。 时 , 要 有 同 还 扎 实 深 入 的 采 访 作 风 .隐性 采 访 的 即时 性 在要 求 记 者 具 有 诸 多 素 质 的 同 时 也 在 不断地提高和锻炼记者的素质。 隐 性 采 访 的可 贵之 处 在 于 :它 比较 彻 底 地 坚 持 新 闻真 实性 的 原 则 ,采 访 到 的 材 料 是 真 实 可 信 的 .采访 的 作 风 是 艰 苦 的 .没 有 显 性 采 访 所 得 到 的 优 惠 和 待 遇。 的记者并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 有 还 有少数记者的采访 活动是 : 吃一 点 、 一 拿 点 、 一 点 , 后 写 篇 捧 场 的 文 章 , 先 要 然 事 就 告 知 吹 捧 的 意 图 ,或 事 先 就 接 受 对 方 要 求 吹 捧 的 意 图 , 这 样 的 采 访 谈 不 到 真 实 的 报 道 , 不 到社 会 责任 。 谈 真正 要 在 事 业 上 有 所 进 取 。 得 下 工 夫 , 力 气 。 而 就 花 隐 性 采 访 则 是 记 者 在 事 业 上 下 工 夫 花 力 气的动作之一 。 三、 隐性 采访 的 适 用 1 评 性 、 露 性 报 道 。这 类 报道 也 . 批 揭 并 非 都 要 采 用 隐性 报 道 的 方 法 , 因 为 有 关 的 人 和 单 位 有 时 拒 绝 采 访 ,有 时设 置 障 碍 .有 些 知 情 的 人 则 害 怕 别 人 打击 报 复 而 不 敢 向记 者 反 映 真 实 情 况 。 这就 要 记 者 开 动 脑 筋 。 辟 蹊 径 , 隐蔽 的 身 份 另 用 去 听去看 . 使采访 尽可能获得最佳 的效果 。 2涉 及 有 争 议 性 问 题 的报 道 。凡 具 . 有 争 议 的 人 、 和 问题 , 访 时要 了 解 争 事 采 议 的 实 质 内容 、 龙 去 脉 , 往 要 做 较 深 来 往 入 的 采 访 。 果 不 暴 露 记 者 的身 份 , 别 如 特 是 不 暴 露 自己 的 意 图 、 的 、 点 , 比 目 观 就 较 容 易 了解 到 真 实 情 况 。 3有 些 表 扬 性 稿 件 的 采 访 。表 扬 一 . 个 人 、 件 事 、 个 单 位 , 般 是 可 以 直 一 一 一 接 采 访 的 .但 社 会 的复 杂 性 提 醒 新 闻 记 者 .光 靠 领 导 介 绍 或 书 面材 料 或 某 些 反 映 . 免 有 片 面性 。 事 情 的 好 坏 , 寸 如 难 分 何 , 易 把 握 准 。 果 适 当运 用 隐 性 采 访 不 如

浅谈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浅谈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

浅谈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作者:赵克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8期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

进行舆论监督,经常需要隐性采访这一获取新闻的采访方式,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各种隐性拍摄设备的使用,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更多地出现在荧屏上。

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主要依靠隐性采访对平顶山某些地方公路“三乱”、小煤矿违规生产情况的报道就曾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

隐性采访,简单地说,就是暗拍暗录暗访。

例如,平顶山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实事点击》栏目在拍摄《关注网吧》这期节目时,记者以普通上网者的身份,隐蔽镜头进行体验式拍摄,对部分网吧的违规经营做了纪实性披露;在拍摄《狗市何以生存》这期节目时,记者以围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有关部门乱收费的整个过程。

这些通过隐性采访所获得的新闻素材能挖掘到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和幕后真相,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听性、可视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同时,这些真实的新闻素材还可以帮助记者在可能出现的新闻侵权纠纷中,提供有力的证据,增强获胜的把握。

隐性采访是记者的合法权利我国《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这些条款赋予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

我国新闻媒体作为人民的代言人,新闻单位的隐性采访、电视记者的暗拍暗录,其实是行使公民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是记者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

新闻实践中,许多批评性报道的素材,只有通过隐性采访才能得到。

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批侵犯消费者的案例,无论是虚假手机诈骗短信、公民信息泄露,还是劣质奶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拼装车,揭露这些社会丑恶的内幕都离不开隐性采访,可以说,电视记者隐性采访为舆论监督立下了汗马功劳。

浅谈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浅谈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浅谈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作者:董琳来源:《活力》2014年第03期[关键词]隐性采访;优越性;负面效应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

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

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

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

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一、隐性采访的优越性隐性采访之所以在近些年的新闻实践中被记者应用于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甚至被一些权威媒体的记者当做是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是因为它具有其他采访手段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和独特魅力:首先,通过隐性采访手段获得的新闻往往都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与采访的难度往往是成正比的,采访的难度越大,其新闻价值就越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但真实却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问题报道、批评性报道中。

在公开采访中,采访对象往往有充分的时间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甚至是“作假”的准备,这为获取真实的信息带来了很大难度。

而利用隐性采访使之避之不及,可以将事件和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挖掘出来,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以北京电台记者张勉之暗访假发票市场的新闻为例,卖假发票的不法商贩对于生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公开采访根本不可能揭开真实内幕,连卖假发票的证据都很难拿到。

记者于是采用暗访的方式,裤兜里揣上录音机,与卖假发票的人假作攀谈,获得了许多生动真实的内幕情况,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其次,隐性采访推出的新闻报道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作品大多是比较有深度、有影响力的。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进步,受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浅议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浅议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1 . 隐性采访及其存在 的道德考量 1 . 1隐性采访的概念 践来看 ,对于常规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并积极 配合 的,但是对于非常规采访 来说,一旦记 者亮 出身份 或说明
隐性采访是相对 于常规采访的来说的,通过新 闻界实 采访意 图,通 常采访就很难进行 。有时为 了发挥新 闻媒体
【 参考文献 】
【 1 】 郭庆光 . 传播学教程》 【 h { 】 .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 1 9 9 9 年版 .
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人才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整 合各 [ 2 】 闰晓鹏 . 市县级 电视台节 目 本土化策略研 究 [ J ] . 新闻传播 , 种优势资源、办具有 地域特色的精 品栏 日。 2 0 1 0 年第 9 期.
作 为其获取新闻来源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 分析 隐性采访 中产生道德缺 失及真 实性问题 ,并提 出相应 的改善措施 。 【 关键词 】隐性采访;道德缺失;真 实性 【 中图分类 号 】G 2 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l O 0 9 - 5 6 2 4( 2 O 1 6 )0 6 - 0 0 3 1 -  ̄ 2
目娱 乐化作为发展方向,用简单的模仿上一级电视 台娱乐 节 目的方 式来制作 自己的娱乐节 目 因此 ,我们 时常在县 级 电视 台中看到许多仿制的娱乐节 目,这些仿制的娱乐节 目制作质量不高,为追求收视率 ,时常会出现迷信、拜金 、 等 内容,难免有低俗之嫌 1 . 3广告准入机 制不严格、虚假广告泛滥 。 同其他 电视 台一样,电视广告也是县级电视 台的一项 重要经济 来源 。但是因其信息传播范围小 ,影响力不是很 大 ,县级 电视台的广告业务规模小 、广告制作水平相对较 低。 在广告资源少且经济压力又很大的情况下 , 一些虚假 、 低俗的』 告时常出现 。特别是虚假医疗广告是最常见 的一 种广告类型 ,这也是广大观众最烦感的一种广告类型,这 些虚假医疗广告经常以患者加专家加明星 的形式 出现 ,千 篇一律且 极力夸大产品疗效。 并且在广告语言用词绝对 化, 根本不从实际出发,绝对化 的用词夸大 了产 品的疗效、弄 虚作假,这是一种误导消费者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负 责任 的表现 总体来看,县级 电视 台的节 目内容和质量依然水平较 低 、内容单一、模仿严重。发展理念、人才技术 、经营管 理方式等成为制 约其发展的瓶颈 ,限制了县级 电视台的健 康 、稳步发展。 2 , 县级电视台的发展 策略 县级 电视 台虽然在 节目制作及 发展理念 中存在着 许多 不足和缺陷 ,但其发展潜力和优势也很大 。县级 电视台的 地域性特 点决定了其能够与当地 民众紧密相连 ,由于这种 紧密 的联系使县级 电视台较其它上一级电视 台更加具有无 可 比拟的群众互动性,有成为 “ 公众 电视台”的潜力 。 在新的传 媒发展环境下 ,县级 电视台想要获得更好 的 生存和发展,发挥 自己的长处 ,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突破 发展 的瓶颈 ,充分挖掘 自身的优势 ,不断的做好、做强 。 2 . 1提高节 目质量、建立严 格的准入机 制。 县级 电视台在节 目的制作上要符合当地群众的生活实 际,节 目制作要 不断的提升品位 、提高质量 、做群众 喜闻 乐见的电视节 目。同时,应 该转变媒体发展经营理念、不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方式与原则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方式与原则

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方式与原则[电视隐性采访也叫暗访、密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也是电视采访中一种特殊的方式。

通常在采写负面的民生新闻、揭露社会弊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利用电视隐性采访,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干预与阻挠,可以更真实更客观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目前各电视媒体大都青睐这种采访方式。

当然,与此同时,这种采访手段也引来一些有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争议,加之使用这种非正常采访手段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存在着一些不可知的因素,在使用时要慎而又慎,而且要特别遵循这种采访手段的使用原则。

隐性采访并非“新兴事物”,也该算是舶来品。

早在120年前的1890年,为了弄清楚美国布莱克威尔岛精神病院虐待患者的传闻是否属实,美国《世界报》的女记者就化名为内利·布莱乔装成疯子突破封锁闯入疯人院,了解了该院虐待被收容妇女的情况后又伺机成功出逃,将其见闻以《疯人院的10天》为题分3次连载发表,公众舆论大哗,也促使政府对该院进行了大力整顿。

而我国的电视隐性采访的兴起则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科技进步,使得采访设备可以更加小型化、微型化、便携化,大大满足了隐性采访技术层面的要求。

第二是因为社会转型、企业改制,使得各方面的矛盾加剧;不少人价值观念嬗变,道德行为失范,官员腐败滋生,社会问题频生、地方保护严重导致电视工作者的采访难度加大,所以电视隐性采访也大有了用武之地。

与平面媒体相比,电视隐性采访主要表现为对新闻现场的拍摄、实录,能够让受众真切地感受到“情景再现”,会产生极大的震撼力与冲击力,这也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所在。

1994年6月29日央视《焦点访谈》率先播发隐性采访的新闻《触目惊心假发票》,就是由记者化装成顾客与上海火车站倒卖假增值税发票的票贩子讨价还价,虚与周旋。

隐蔽性拍下的镜头、录下的声音,真实地再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引起了社会轰动。

央视的率先垂范,引得众多地方媒体迅速跟进,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浙江电视台的《目击》、江苏电视台的《大写真》、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等都可以看到隐性采访采编的新闻。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同名26048)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同名26048)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同名26048)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

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

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

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

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条件。

伴随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记者可以通过卫星采集新闻,这种采集新闻的形式被称为SNG。

美国有线电视网对挑战号航天飞机爆炸、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就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

当前,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有的将摄影器材藏在挎包里,在挎包上挖一个洞,在镜头上蒙一只尼龙袜,既避免闪光,又能拍个正着。

有的将录音话筒藏在衣领中,卷在书本里等等。

如1994年5月,《焦点访谈》获悉在上海火车站,一些不法分子贩卖国家刚刚实施出台的增值税发票,并且这些人组织严密,成帮结派,稍有不慎,轻则拍不到事实,重则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偷拍能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票贩子的嚣张。

如记者:“怎么增值税发票刚刚实行,你们手上就有了增值税发票?”票贩:“国家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而当记者反复刨根问底时,票贩立即警觉且出言不训。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作者:廖宇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廖宇飞(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广州 510830)摘要:至今,隐性采访常被记者采用,合理利用时发挥的优势是极其显著而有效的。

但由于隐性采访有其特殊性,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其利弊,探讨记者隐性采访的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此方式,从而取得报道的正向效应,发挥新闻舆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采访;利弊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121-03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甚至残酷,这种局面依旧在加剧。

为了“抢新闻”,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迎合受众的买点和口味。

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阴暗面的批评报道、调查性新闻等充斥各媒体的版面、屏幕,吸引受众的“眼球”。

而完成诸如此类的报道,隐性采访凭借特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

因此,剖析隐性采访的利弊,正确合理利用隐性采访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学上的一个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一般认为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或者隐藏真正的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时,通过偷拍、偷录等方式,或以体验等其他方式,不公开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未披露的新闻素材而采取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二、隐性采访的利弊分析(一)隐性采访之利新闻媒体通过记者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可以更好地展开舆论监督,是“公开采访”的重要补充。

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真实、鲜活,不仅可以避开采访中的障碍,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迅速推出报道,也可以回避说情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干扰。

1.有利于新闻接近真相真实性,是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受众对新闻的共同期盼。

广播新闻采访中的隐性采访探析

广播新闻采访中的隐性采访探析

农村地区的节目应尽可能让农民看懂,而 且要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同时,考虑到农民的文化水平应尽可能减 少广播的内容,让受众易于理解。此外, 广播电视编辑过程中应丰富节目形式,避 免形式单一化。因此,广播电视编辑中应 合理调整节目长度, 选择合适的节目形式。 4.6 编辑以理性为主导 广播电视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 广播电视编辑的核心原则,广播电视在 编辑过程中应将真实的事件传播给观众。 因此,广播电视编辑应理性主导编辑内 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果广播电 视编辑不能以客观冷静的心态去对待, 那么广播电视效果将难以保证,广播电 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被人们所淘汰。所 以,广播电视编辑需要编辑者负责、专 业的工作态度,并且要积极与受众交流 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看法。 5 结语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观众对 广播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广播 电视节目要想吸引观众注意力就必须增 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 电视广播编辑应保证节目的真实性,从
[3] [2]
应该融入受众的想法和意见。作为广播 电视编辑者,应为受众提供参与编辑的 途径和平台,比如,可以通过创办公众 号或设置电话热线等,让广大受众可以 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对节目的意见。 这不仅可以弥补广播电视的不足,提高 节目质量,而且是尊重受众的重要体现。 4.4 切合受众心声,加入民俗文化 广播电视编辑要想从受众角度出发就 必须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近几年,一些 来源于人们生活的广播电视内容受到广大 受众喜爱。因此,在广播电视编辑时应贴 近人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而且广 播内容应从群众角度出发, 关注民众利益, 保证广播电视内容的真实有效性。比如, 可以在广播电视编辑过程中加入一些民俗 文化的相关内容,增强受众自豪感;还可 以让受众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一些其他地方 的民俗习惯和文化。 4.5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目 形式 广播电视从受众角度出发的首要条件 是满足受众需要, 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不同的广播电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比如,针对一些

隐性采访中的利与弊

隐性采访中的利与弊

隐性采访中的利与弊作者:李娜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9期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隐性采访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国内新闻报道中。

什么是隐性采访?一些新闻学家、记者对它界定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将隐性采访定义为:“记者隐瞒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何志武教授认为“隐性采访时记者以特定的身份去观察和了解事物,以获取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甚至不可能得到的新闻材料。

”一、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

当然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当然和它能够取得一般采访方式所得不到的丰富信息有关。

如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等节目,大量使用隐性采访这一形式。

除此以外,隐性采访在地方台一些关注社会民生类的新闻报道中也不断出现。

隐性采访中,记者扮演成适当的身份人物,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最容易获得新闻信息的角色身份与被访者进行接触,这就降低了被访者的心理防范,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所需新闻信息,易于揭露事情的真相或者是得到第一手新鲜的新闻事实,凸显出其在这种情况下的优势。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关注到,广播、电视等媒体所曝光的一系列食品行业黑幕中,记者装扮成顾客、商贩、买主等,使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深入到制假售假的企业和商贩中,与掺假制假的不法分子进行周旋。

可以看到,在曝光的譬如福尔马林泡牛肚、注水猪、水果打蜡、硫磺熏姜等节目中,记者采用非正常的录音或者拍摄手段,将事实呈现到大众面前时,那种强烈而又真实的现场感,新闻事实的震撼力,都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新闻报道也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依法取缔和整治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老百姓的餐桌。

当然,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批评或者负面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正面报道中它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比如,在采访劳模、好人好事等人物时,面对镜头、录音笔等设备他们可能表现的不是很自然。

论隐性采访的技巧和意义

论隐性采访的技巧和意义
论隐性采访的技巧和意义
杨春庆
( 作 者单位 :太原广播 电视 台 )

要 :隐性采访是近年 来应 用较广泛 的采访方式 ,特 别是在 一些广播 电视媒 体 中应 用的频率较 高,例如 焦点访谈 、今 日 说
法、每周质量报告等,目 前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强有力的武器。与公开采访相比而言,隐性采访存在一定的优势,更能真实地反
2 . 2 . 2 注意位置和角度 隐性采 访 时也要 特 别注 意采 访 时拍 摄的位置和角度 ,不能触及法律 的底线 , 我 国法律 规定 严禁 侵犯 被采 访 人 的隐私
权 。因此 在采 访时要选取好拍摄 的角度 ,
拍摄 的 内容 必须 与新 闻事 件 息息 相 关 , 不 能涉 及被 采访 人 的隐 私 ,也 不能 拍摄

下 使 用摄像 机 、录音 笔 、相 机 等设 备进 的 需 要
2 . 2 . 1 暗访设备的挑选
行 的一 种偷 拍偷 录 式 的采访 。隐性 采访 随着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以及人 们 生活 主要有 两 种采 访方 式 ,即观察 式采 访 和 水平 的不 断 提高 ,当前 的 电视新 闻报 道 介入式 采访 。 更加 追求 平 民化 、人 性化 以及 娱 乐化 , 1 隐性采访的意义 特别 是平 民化 的新 闻更 加 受到各 大媒 体 1 . 1 隐性采 访能 够增强新 闻媒体 的 的追 捧 ,隐性 采访 能够 更好 地反 映 出新 竞 争力 闻的真实性 , 更加符合人 民群众 的需求 , 近 年来 ,随 着我 国经济 的 发展 ,各 随着 我 国新 闻改 革 的逐步 深 入 ,隐性采 大新 闻媒 体之 间 的竞争 不 断加 剧 ,隐性 访将 会更 加 适合 电视 新 闻 的改革 ,促进 采 访 是新 闻媒 体在 新 闻竞 争 中克 “ 敌” 我 国电视新 闻行业不 断向前 发展 。 制胜 的法 宝 ,隐性 采访 的 内容一 般是 最 1 . 4 隐性采访 能更好 地发挥 舆论 的 贴 近人们 生 活 ,最 为人 们所 关 注 的 ,记 监督作用 者将不为人知的 “ 内幕 ” 原原本本地展 现 , 隐性 采访 能 够更好 地 发挥 舆论 监 督 更能满足人们 的好奇心理 ,所做 出的报 的作用,是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重 道 能够更 加 吸引 人们 的 眼球 ,更能获 得 要 保 障 ,目前 我 国普 遍存 在 着舆论 监 督 群 众 的青 睐 ,其在 新 闻媒体 界 的竞争 力 难 的 问题 ,许 多采访 都 被 当事 人拒 绝 ,

试论隐性采访

试论隐性采访

试论隐性采访摘要:在我国,唐朝中期后就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如今,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但是自身又存在着问题和弊端,是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隐性采访特征受欢迎双刃剑存在问题一、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

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二、隐性采访的特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1、新闻事实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比公开采访好。

浅议新闻记者隐性采访

浅议新闻记者隐性采访

浅议新闻记者隐性采访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纸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新闻记者隐性采访新闻事件以其真实、鲜活、生动的特点,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这一做法常被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所应用。

在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闻事业中,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中既得到全面的新闻素材而又不损害新闻职业道德,已经成为传媒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可以说隐性采访对于媒体公信力而言是把双刃剑,同时又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了新闻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意识;建议我国的法律条款对新闻媒体报道规定的禁区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明确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

也可以理解为在新闻采访活动中不提倡记者隐性采访。

目前在世界各国法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隐性新闻采访的权利,但也没有完全禁止,隐性新闻采访得以存在,只是依据各国法律没有禁止记者便可以进行新闻采访的一般原则,所以它的法律保障是脆弱的。

一、隐性新闻采访的法律意识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新闻采访很大程度取决于准确、恰当的提出问题。

尤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新闻素材的挖掘是否成功到位,更是决定了新闻报道的效果和质量,这也是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

1.隐性新闻采访的概念内涵。

隐性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形式。

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者“暗访”。

近年来隐性采访借舆论监督之风不断盛行。

因为隐性采访的方式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显著特点,因此通过此种方式采访到的新闻素材常常具有广泛的真实性。

但这种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角度质疑其合理性与合法性。

随着新形势下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新格局新环境,隐性新闻采访的魅力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被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中不断应用。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作者:王静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第20期【摘要】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间占据优势地位的前提,因此隐性采访成为了当今电视新闻记者获取所需新闻资料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方式隐蔽性的特点,极易出现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提高新闻采访的价值。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限度把握隐性采访指的是记者在采访对象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语言或行为进行偷录或偷拍以及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获取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新闻信息的采访形式。

主要目的是为了直观有效地批判或揭露一些新闻事实和现象。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381. 隐性采访的特性分析1.1 主动性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之前,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及全面准备,有目的地开展隐性采访,通过与被采访者的接触,从被采访者无意识的交谈中,获取新闻信息。

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进行的充足准备体现出主动性特点;1.2 隐蔽性隐性采访的前提就是电视新闻记者隐瞒自己的記者身份以及采访目的,所以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采用的摄像设备及录音设备都会被隐藏起来,避免被采访者发现电视新闻记者的真实身份,使被采访者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将事件的真实状况告知给新闻记者,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由此可以看出,隐性采访具有显着的隐藏性特点。

2. 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优缺点2.1 隐性采访的优点电视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能够提高新闻信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使其具备较高的可观性,更能获取公开采访难以得到的新闻信息,创造较高的新闻价值,所以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人们对第一手资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隐性采访因为具备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独家新闻信息的优势在广大电视新闻媒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隐性采访

新闻记者利用伪装的身份让采访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言语和行为的记录,就是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直观更透彻地揭露一些隐藏在社会最黑暗角落的实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隐性采访中掌握一个“度”至关重要。

一、隐性采访中“度”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隐性采访这个采访方式的保护手段,所以在一定的层面上,隐性采访会和国家法律产生一定不可避免的冲突,导致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及在采访的内容上,都是无限制的。

在揭露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度是十分重要的技能,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报道,不违反社会的公共道德,保护他人必要的隐私。

新闻记者需要正确的对待“度”的掌握,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

近些年来对隐性采访的采用越来越多。

隐性采访的主要用途是在揭露社会存在的一些丑恶不公平的现象。

所以在运用隐性采访手段进行采访时要有一定的约束性。

真正的运用好隐性采访的采访手段,需要电视新闻记者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在采访中具备一定的能力,能有节制的对新闻信息进行判断,梳理是否有新闻价值再报道。

隐性采访中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这两者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隐性采访在采访中具备一定的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掌握独家新闻的能力,因此想要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隐性采访的手段必须有一定的掌握技巧。

近些年来,有些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把握住度的要求,造成隐私的侵权,引起法律纠纷,造成一定的伤害,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二、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掌握“度” 1.避免新闻侵权行为法治社会中,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一步一步的提升,在社会法律的保护下,人们增强了对自身的保护意识。

因此,目前再次使用隐性采访,存在的风险性要远远超过往昔。

在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通过手机和摄像机录音笔进行隐蔽获取信息时,往往会触犯人的隐私权,最后反被告上法庭。

因此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度”的把握,任何人都需要运用法律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

浅析隐性采访的风险规避

浅析隐性采访的风险规避

浅析隐性采访的风险规避作者:宋付力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10期【摘要】隐性采访成为当下一种越来越常见的采访方式,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隐性采访是揭露新闻事实的杀手锏,而在隐性采访被广泛运用的同时,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越来越多,这就引出了隐性采访的风险以及面对风险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隐性采访;风险;法律道德;规避措施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业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一系列需要隐性采访的新闻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如众所周知的地沟油事件、果冻内幕事件以及毒胶囊事件等等。

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刻意隐瞒自己的记者身份,运用隐蔽手段采获新闻的方法,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在新闻现场记者故意隐去真实身份;第二,被采访者接受采访时并不知情;第三,采访未经采访对象同意。

①一、隐性采访的优势与不足隐性采访能够极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源头,其采访获得的内容具有真实、现场感强和可信度高等优点,在披露社会负面事件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2013年,央视记者花费990元购买了电视上宣传的可以根治糖尿病的“高老太”降糖贴,发现该产品主要适用于非依赖型血糖偏高、血糖异常等人群的辅助治疗,并不是彻底根治糖尿病。

记者又假扮经销商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妙医堂药业有限公司了解业务,负责生产的陈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规避药品监管,他们在审批当中打了擦边球,把膏药贴产品都申请为有静电理疗功效的医疗器械,而所谓的“高老太”祖传秘方就是膏药里加入止疼粉、薄荷脑、樟脑、冰片,为了使患者贴上后有发热的感觉,就往膏药里添加辣椒油。

负责销售的张经理给记者算了笔账:其实膏药的成本只有3元钱,通过广告包装变成了99元,只要广告播出就等于撒出鱼饵,等着“鱼”自己上钩。

记者问,患者用后没有效果难道你们不怕出事?张经理说,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只要你觉得无效我们就退货,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退货,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利润可以赚的。

随后,记者暗访来到在河南医药市场小有名气的指南针文化广告公司,从策划人员处了解到,慕容氏降糖贴就是在这里包装的,所谓的神医是他们找人扮演的,经过策划就变成了受众看到的祖传秘方。

每日考点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利弊性探讨

每日考点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利弊性探讨

每日考点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利弊性探讨核心概念辨析一、隐性采访的内涵?▪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也是体现记者业务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二、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

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

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隐性采访的优势?(答题模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有时新闻媒体通过一些正常的采访形式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隐性采访就是获取新闻信息的必要手段。

综合起来,隐性采访的利用率之高,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注意思考的五个方面)▪运用特殊手段,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对事件本身而言)▪获取第一手素材,服务舆论监督(对社会环境而言)▪参与新闻竞争,克敌制胜的法宝(对媒体行业而言)▪立体化呈现新闻事实,提高受众“可信度”(对受众而言)▪塑造媒体自身形象,提升信息服务公信力(对媒体自身而言)四、隐性采访的使用原则?(或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度”?)答题模板作为记者首先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从职业角度讲,记者身上凝聚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电视隐性采访意义、局限与争议

电视隐性采访意义、局限与争议

报业的“如何产业化发展”的难题带 来了答案——这正是内容升级、经营 创新的重要契机。
全媒体时代来临,所能带来的变 化不仅仅限于工具层面,其深刻变革 还在于最终影响人们的表达和思维。
(大连日报社 辽宁 116000)
- 10 1 -
观察 思考
电视报道改革,其主要原因是电视记 者不重视“用事实说话”,重概括轻 描述,从而导致电视报道的最大特 点——现场性没有得到发挥,这与电 视记者习惯采用的“旁观者”报道视 角有关。而在隐性采访过程中,记者 是以“当事人”的角色进入现场的, 除了可以拍摄到鲜活的现场画面外, 记者还可以亲身感受现场气氛,观察 到生动的细节。充满现场感的解说词 加上生动的现场画面,这样的报道才 是其他媒体所无法实现的。
本文拟对电视隐性采访的意 义、局限和存在的争论提出一些个 人见解。
一、隐性采访是深化电视新闻改 革的需要
( 一) 隐性采访真正反映了新闻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和报 纸、广播相比,电视可以采制播出
事件现场图像、同期声和当事人的陈 述,在技术上可以达到新闻真实性的 最大化。但是,由于电视记者的身份 比报纸、广播记者更容易暴露,面对 摄像机镜头,采访对象出于某种需 要可能会终止行为甚至作出相反的举 动,使电视采访无法进行或误导记者 的判断。所以,真实的画面并不一定 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因此,一些 特殊报道需要记者以其他身份深入新 闻现场接近采访对象,利用微型摄像 机进行暗访,从而摄录到事件的本来 面目。
( 三) 隐性采访实现了电视报道 “平民化”的视角。
日常采访中,电视记者首先接触 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门,往往是先形 成了明确的主题,然后组织图像拍 摄、选择具有权威性或有代表性的采 访对象等,主观意图对新闻素材收集 的干预明显,记者采编的实际上是第 二手信息,播出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 “灌输式”报道。而在隐性采访中, 记者深入新闻事实的第一现场,面对 的是大量未经人为处理的原始新闻素 材,采访也是随机的,记者实际上是 和观众一起在事实面前得出结论,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作者:陈磊蒋成丽来源:《活力》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必要性,提出了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与采访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新闻记者隐性采访即暗访,指记者出于某种特定的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身份,或在不通知被采访对象不明采访目的的情况下,进行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

一、隐性采访的必要性通常隐性采访都是公开进行的,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隐性采访呢,这里因为:1.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舆论监督的要求现实生活充满着美与丑、正与邪、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各冲突。

扶正祛邪是传媒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对于“扶正” 而言,“祛邪”更加困难重重,而媒体的公开曝光是邪恶所恐惧的武器,所以,面对记者时,邪恶势力总是千方百计来掩盖事实真相。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以记者公开的身份来采访,势必遭到种种阻挠,难以获得真相。

因此,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揭露黑暗、进行舆论监督的必然选择。

一些煤炭矿区发生的透水事故,瓦斯、煤炭爆炸事故的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才达到了揭露事实真相的效果。

2.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记录现实的要求在被采访者知道自己正在接受采访或者有摄像机正对准他们的时候,不免有些紧张、局促、防范的心理障碍,他们会以谨慎、被动的姿态接受采访,即使在重复和往常一样的行为时也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

记者的参与,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状态,这时,运用隐性采访可以达到一种 "真实"的效果。

二、隐性采访的适用空间1.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批评报道目前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面对最多的情况。

在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正之风以及违法行为、犯罪活动等进行揭露、曝光的时候,如果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采访,难以获得真实的情况. 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合理运用隐性采访,能完成采访任务,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了解某些社会人群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这也是适合隐性采访的重要领域。

记者应按特定的目的来隐蔽摄像机,拍摄画面以及广场、街道等公众场合的镜头,或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3.采访先进典型事迹和正面人物,有时也可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并不仅仅适用于负面报道. 在某些正面报道中运用隐性采访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

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

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

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

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

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

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

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

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

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

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

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

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

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

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伴随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记者可以通过卫星采集新闻,这种采集新闻的形式被称为SNG。

美国有线电视网对挑战号航天飞机爆炸、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就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

当前,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有的将摄影器材藏在挎包里,在挎包上挖一个洞,在镜头上蒙一只尼龙袜,既避免闪光,又能拍个正着。

有的将录音话筒藏在衣领中,卷在书本里等等。

如1994年5月,《焦点访谈》获悉在上海火车站,一些不法分子贩卖国家刚刚实施出台的增值税发票,并且这些人组织严密,成帮结派,稍有不慎,轻则拍不到事实,重则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偷拍能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票贩子的嚣张。

如记者:“怎么增值税发票刚刚实行,你们手上就有了增值税发票?”票贩:“国家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而当记者反复刨根问底时,票贩立即警觉且出言不训。

形势立即警张起来。

可见,对于一些犯罪活动,记者若公开采访,反而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打草惊蛇的同时无法保障自身安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隐”治“隐”。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易隐藏的摄影设备。

2、新闻媒介之间、电视媒介内部竞争激烈,促进隐性采访的发展我国以前较少采用隐性采访,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活动一般是依靠党和政府的组织,宣传部门的协助,自上而下进行的。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新闻竞争也变得空前激烈。

记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且不仅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竞争激烈,电视媒介内部的竞争更是如火如荼,争夺的焦点是受众,目标是获取高收视率。

要想赢得受众就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尽可能地发布独家新闻。

在这个信息资源相对丰富的社会,人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观众对电视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节目就能赢得高收视率,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隐性采访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事实本质,反映真相,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受众都会得到相应的满足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知情权。

另外,电视新闻在语言符号之外还可以通过现场的环境、气氛音响、新闻人物的表情动作向观众传递信息。

在这样一个“讲述的时代”而非“故事的时代”,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长镜头、同期声等讲述方式能把观众直接带入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减少了接受“符号新闻”时必须去想象和推断的思维过程,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更真实强劲的冲击力。

这样无疑会强化受众对相关媒体的好感,刺激收视率和发行量的上升。

3、批评性新闻采访的特殊性呼唤隐性采访(1)批评性报道的特殊性呼唤隐性采访批评性新闻报道多为揭露丑恶、虚假现象,且这些丑恶行为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危害。

但是,从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事人是绝对不愿对着摄像机承认自己的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

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与此事相关的知情人士,他们也可能因害怕被打击报复而闭口不谈。

而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者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的特点,这样被访者就会放松戒备,呈现给观众的行为自然真实,不会出现与日常行为迥异的“表演”行为。

例如,1996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咸宁工商取财有“道”》的片子。

反映了107国道的湖北咸宁段,咸宁地区工商局和咸宁市工商局扣押大量的车辆,并处以高额罚款的现象。

记者先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后又进行显性采访,将咸宁工商局局长徐碧琼前后对待汽车司机和对待记者的态度进行对比,事实真相昭然若揭,给观众最真实、详尽、惊险的镜头。

(2)记者的隐性采访是经过策划后的主观故意行为,与随机性采访不同。

在新闻竞争中,电视新闻必须通过新闻策划彰显个性,进而以个性吸引受众。

而隐性采访与突发的社会新闻不同,它往往是一种比较有深意的社会现象。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在思想上往往是有所准备的,如到达现场时,记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或观察,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等等,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接到一份群众反映的电子产品的订单,上面电子产品的价格都比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低一半左右。

记者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遂假扮成要购买电子产品的客户,与这一群可疑商贩进行周旋,据商贩称,这些产品价格便宜主要因为它们是水货。

后来记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与当地公安联合介入,才将该以出售水货为名骗取他人订款的不法分子查获。

4、隐性采访的“法无禁止即自由”(1)隐性采访既不违法也不违背新闻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我国法律规定记者依法享有采访权,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的要求。

”而隐性采访归属于采访,因此它不违法。

(2)法律没有明令禁止隐性采访行为,应视为合法行为。

(3)隐性采访多用于批评性报道中,批评性报道中当事人的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或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能单纯地以新闻的某些职业道德来约束对非法事件的采访。

《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的条例“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取得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由于隐性采访的内容主要以抨击社会不良为主,所以,一旦被采访者有声明的机会,他们就会极力反对隐性采访。

表面上,隐性采访显然违反了"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这一《准则》规定的。

但是从本质上看,隐性采访是不违反这条规定的。

因为,隐性采访一般运用在对非道德行为的采访上,正因为被采访者在从事非道德行为,甚至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才会对采访者的采访要求予以拒绝。

所以,对从事非道德行为的人(被采访者)拒绝采访声明的尊重,实际上是对他们从事非道德行为的尊重,这在根本上既有违社会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有违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道德理想的追求。

所以,我们认为隐性采访在本质上没有违反上述道德准则——隐性采访实施者(新闻记者)的行为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主流的社会道德理想。

5、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并且该职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虽然显性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事实本身就是隐秘发生或进行的。

有的不仅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公众利益,而且记者在采访时还会受到“行政干预”“说情风”“监督对象的抵制”等导致采访有难度,通过普通的途径无法获得有关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隐性采访。

如在《焦点访谈》贩卖私盐的报道中,记者和编辑运用了公开和隐性两种采访方式使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公开采访中该地区打击私盐的单位领导诚恳地告诉记者:该地区不存在生产私盐的现象,而在隐性采访中该地区官贩勾结,生产运输贩卖私盐,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此外,中央电视台2001年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曝光了南京冠生园食品厂“陈馅月饼”事件、2003年又用此方式曝光了江苏太仓用母猪肉,死猪肉等制作“太仓肉松”事件、曝光浙江金华用农药敌敌畏充当驱蝇剂浸泡火腿制作“金华火腿”事件。

通过报道许多人不再购买这些产品,致使这些产品的销量一路下跌,可见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刃”。

二.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优势隐性采访贴进新闻事实,与显性采访不同,它的采访环境相对开放,事实本身隐蔽性也很小,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可视性很强,能满足受众追求新闻真实性的需求。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隐性采访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给受众扑面而来的真实感。

(1)被访对象的言行真实度高,被访对象没有“镜头反应”由于被访者不知道记者的真实身份,因而在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论从体态还是语言上都比较自然。

如1999年年底,《焦点访谈》暗访山东枣庄山亭区城头镇非法加工所谓豆制品现象。

私营企业主对“打工”记者的“提问”毫无戒备。

更为滑稽的是,正当记者打算与城头镇政府联系采访时,该镇市场边的大喇叭响了“各位加工户请注意,中央电视台要来检查质量问题,要求各家把平时生产用的燃料和滑石粉收起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暗访是绝对不会得到这么真实的内幕。

(2)拍摄的画面构图、光线等真实可信隐性采访无限逼近现实的特性使它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为了追求真实,寻找真相,隐性采访忽略很多元素的合理综合运用。

比如,在进行偷拍的过程中,记者是把摄像机隐藏起来拍摄,避免被采访对象发觉,这时候拍出来的画面就无法顾及到构图、光线、声效等一系列因素,可是正因为这种画面的倾斜、光线的暗淡、或角度的怪异、声效的单一,反而使受众更容易获得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