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高凉王世系考
魏晋南北朝帝王世袭表
西晋帝王世系西晋(公元265年-316年),始于武帝司马炎,终于愍帝司马邺,共4帝。
晋朝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皇帝昏庸,只4帝就土崩瓦解。
国家又陷于分裂。
武帝司马炎(236-290) 265年称帝,在位26年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
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
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惠帝司马衷(259-306) 290年即位,在位17年惠帝,武帝第二子。
司马衷是一个白痴。
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司马衷死于306年,时年48岁。
怀帝司马炽(284-264) .(306-312)年在位,在位6年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
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
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
时年30岁。
愍帝司马邺(300-317) .(313-316)在位,在位4年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
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
,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
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东晋帝王世系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
西晋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的北魏,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元帝司马睿(276-322):317年称帝,在位6年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
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
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
在位6年死,时年47岁。
明帝司马绍(298-325):322年即位,在位4年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
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成帝司马衍(321-342):325年即位,在位18年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
北朝帝王世系一览表(一看就懂)
北朝帝王世系⼀览表(⼀看就懂)南北朝时间为公元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混乱时期。
其中,北朝开始为386年-581年,南朝开始为420年-589年,史学界⼀般以南朝刘宋代东晋(420)为南北朝起点。
北魏北魏为鲜卑族拓跋珪建⽴,他是⼗六国时期代国(东北割据国家)的后裔,趁前秦淝⽔之战失利后,重建国家,后称北魏。
北魏是北朝第⼀个国家,后经历多年战争,于439年统⼀北⽅,与南朝刘宋形成南北对⽴。
北魏386年-534年,享国148年,共16位皇帝(在皇帝位上的,不包括后⾯追加)。
从年龄来看,16位皇帝平均年龄不⾜25岁,可见北魏皇室寿命较短。
其中,有9位皇帝被⾃家⾂⼦弑杀,可见北魏皇权实在不稳。
另外,有5位英年病逝,1位被太后毒杀,1位(皇太⼥)下落不明。
从⾎缘关系来看,宣武帝元恪前,基本都属于长⼦接任,随后便因权⾂随意废⽴,⾄少有5位是权⾂拥⽴。
东魏、北齐东魏北魏灭亡后,分裂为东西魏。
东魏历时17年,仅有元善见1位皇帝,且被权⾂⾼欢控制,⾼欢死后,禅位于其⼦⾼洋,后⾼洋毒杀元善见,称北齐。
北齐北齐享国28年,历经7位皇帝。
其中,开国皇帝⾼洋⽐较有⽂治武功,但后期也⽐较暴虐。
其中仅⾼演英年早逝,开国皇帝⾼洋与武成帝⾼湛(胞弟)为好就好⾊挖空⾝体虚弱⽽死,另外均被杀。
从年龄来看,7位皇帝年龄平均不⾜25岁,没有长久在位的皇帝。
另外,⾼洋及其兄弟有4⼈为皇帝,可见兄终弟及的权⼒⽐较普遍。
(鲜卑族)西魏、北周西魏西魏535年-556年,享国22年,历经3帝。
为北魏权⾂宇⽂泰拥⽴的元宝炬所建⽴,西魏权⼒⼀直处于宇⽂家族,皇帝从未有过真正的权⼒,由其死因即可看出。
北周北周557年-581年,享国24年,历经5帝。
北周为宇⽂家族建⽴,继承了西魏政权。
其中,除周武帝宇⽂邕在位时间长,并且统⼀北⽅外,有3帝被杀,1位好酒⾊去世。
从年龄来看,平均年龄仅为22岁。
历史总结:⼀、北朝共32位在位皇帝,平均年龄不⾜25岁。
罗新:北魏皇室制名汉化考
北魏皇室制名汉化考罗新提要:北魏拓跋皇室出自鲜卑,在建立魏晋式中原政权的历史过程中,其原有的阿尔泰传统的制名方式逐步改变并最终被放弃,代之以华夏式的制名制度。
本文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
从已有研究看,北魏道武帝本人是没有汉名的,北魏明元帝也没有汉名,他们被史籍记录下来的汉名都并非他们生前实际行用的名字。
第三代皇帝太武帝才开始拥有真正的汉名,但在他拥有这个汉名的同时(或之前),他还有一个正式的鲜卑语名字。
说明这个阶段皇子出生之后,制名时既给鲜卑名,也给汉名。
这种情况到献文帝以后就改变了,皇子制名不再有鲜卑名,皇室制名实现了全面华夏化。
根据考证,这一变化其实发生在文成帝和平元年(为齐郡王简取名),因此是文成帝确立了新的皇室制名传统。
在拓跋鲜卑姓、名华夏化的历史过程中,皇室走在宗室贵族之前,宗室贵族走在一般部族民众之前。
而在姓、名之中,名的改革又先于姓氏。
皇室制名变革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北魏时期北族社会的深刻变化。
姓氏和名字的华夏化(也可以含混地称之为汉化)①,是拓跋集团建立北魏王朝之后自身文化面貌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姓氏的华夏化与名字的华夏化并不是同步发生的,名字的变革在先而姓氏的变革在后②。
太和二十年(496)春正月孝文帝发布姓氏改革诏书以前③,代人集团中已经有很多家庭采用华夏式制名方式。
最鲜明的例证是孝文帝吊比干碑的碑阴题名中,在诸元宗室人物之外,有不少代人贵族尽管仍用代北姓氏,但名字已经是华夏式的了,如丘目陵亮、万忸于劲等④。
需要指出的是,和北魏许多重大变革一样,姓氏和名字的华夏化这一文化变革的发生来自政治权力的推动,是政治文化变革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反映⑤。
简言之,北朝代人姓氏和名字的变革乃是自上而下发生的,而北魏皇室就是这一①也许不需要特别说明,中古时期的北族(主要是阿尔泰语各族)社会中并不存在华夏式的姓氏(surname)制度,而只有人名(given name)。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字。
北魏虚封五等爵的继承问题
北魏虚封五等爵的继承问题◎张鹤泉 刘健佐内容提要 北魏建国后,实行虚封五等爵制。
这种虚封爵可以为后世继承。
继承虚封五等爵,包括爵位等级与虚封地。
北魏前期,由于国家将虚封爵的赐授与将军号的加拜结合在一起,所以,爵位的继承与将军号的继承也是不能分离的。
只是孝文帝爵制改革后,将爵品与官品合一,因而也就取消了虚封爵的继承与将军号的联系。
北魏国家确定虚封爵的继承者,采取了长子继承与非长子继承并行的做法,但非长子继承只是对长子继承的补充。
孝文帝改革后,由于汉族嫡子、庶子区分的理念已经为拓跋鲜卑家族所认同,因此,以嫡长子作为继承虚封爵的传重子,便成为主要的方式。
北魏国家还依据受赐虚封爵者的情况,将爵位的世次区分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
而以四世作为虚封爵的最长传袭世次,则是由汉族“五世袒免,杀同姓”的亲族理念决定的。
关键词 北魏 虚封五等爵 继承〔中图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11-0086-11 北魏建国后,开始实行虚封五等爵。
虽然这种爵位为虚封,北魏国家却将虚封五等爵视为受赐爵位者的“本封”,而且对这一爵位的继承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
孝文帝爵位改革后,将虚封五等爵改称为散爵,对改革前受赐的爵位继承,沿续原来的传袭世次,并使赐授的散爵也成为可以继承的爵位。
虽然前人对北魏虚封五等爵的继承问题有所提及,①但是对这一问题仍然有继续深入开掘的必要,所以,本文拟对北魏虚封五等爵继承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希望对北魏封爵继承的认识有所裨益。
一、虚封五等爵与将军号的继承北魏前期,虚封五等爵的继承与将军号的继承是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北魏国家采取这种做法,所以也就需要对爵位继承与将军号的继承分别说明,并考察二者相互联系的特点。
1.虚封爵五等爵的等级与封地的继承北魏前期,虚封爵的等级具有二个特点:一是将王爵与五等爵编制在一起。
《魏书·官氏志》:(天赐元年)减五等之爵,始分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二号。
文物201402期--北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墓志考_王连龙
北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墓志考王连龙(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北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墓志,2005年出土于洛阳偃师府店镇,后由洛阳师范学院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收藏。
高树生及妻韩期姬系北齐政权实际建立者高欢之父母,墓志所载史实对于研究北朝渤海高氏世系、族属、祖茔及《魏书》高氏史传的真实性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高树生墓志长81、宽77厘米,志文31行,满行45字,共922字(图一)。
录文如下:魏故使持节侍中太师假黄钺录尚书事都督冀相沧瀛殷定六州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冀州刺史勃海高王墓志铭祖讳湖,燕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燕郡太守,归国为凉州镇将,河东侯。
」祖亲辽东慕容氏,父度,燕司徒公,乐良(浪)王。
」父讳谧,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都督青、徐、齐、济、兖五州诸军事、青州刺史,谥曰武贞。
」母陈留郡君河南叔孙氏,父崇,给事中。
」长息欢,使持节、侍中、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勃海王。
」妻代郡娄氏,父内干,使持节、都督恒、云、朔、燕、显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恒州刺史,司徒公。
」次息永宝,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南赵郡开国公。
」妻华阳郡公主河南元氏,父广平武穆王。
」王讳树生,勃海條人也。
昔重黎居天地之官,申甫作山岳之镇。
枝叶繁而未穷,源流」浚而不竭。
虽金木相胜,尚有高门之资;水火交代,犹保名家之业。
祖气韵标举,领袖」一时。
父风格峻立,羽仪当世。
王禀粹山河,承灵日月。
体局闲虚,志业清旷。
孝敬表于」闺门,仁义洽于州里。
四时无以过其信,百金不足比其诺。
而道风德望,既揔萃于心」神;剑术兵书,亦兼备于衿抱。
是以逍遥礼乐,优游射驭。
自得丘壑,不事王侯。
虽翘翘」车乘,辟引相望。
,礼命交至。
乃独步南山之南,高蹈*DOI:10.13619/11-1532/k.2014.02.008*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见北朝墓志集释(批准号:09YJC770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图一高树生墓志拓片(约1/5)北山之北。
北魏“天赐十王”考辨
归第 ; 拓跋悦 , 为 表彰 其 父虔 为 国捐 躯 的壮 举 , 特 于
天兴六 年 ( 4 0 3 ) 封朱 提王 , 明元 帝永 兴元 年 ( 4 0 9 ) 赐
天 赐十 王究 竟 是 哪 些 人 , 学界 历来争讼纷 纭。 杨光 辉先 生认 为 : 这 十王包 括道 武帝 的 四位 皇子 王 ,
别是 北魏初年 政 治形势 和统 治集 团 内部 关 系的集 中写 照 , 也 是 当时 宗室政 策的 缩影 。随 着 北魏 皇 统的形 成 , 道 武 帝利 用王封协调 权利 配置 格局 , 以顺 应构建 皇权制 度和 宗法体 系的需要 。
关键词: 北魏 ; 道 武帝 ; 天赐 ; 王 爵; 宗室
条件 的除道武 皇 子外 , 还 有 拓 跋乐 真 。其 祖 孤 有让
国给 昭成帝 之 盛 德 , 且 本 人屡 立 战 功 , 故 袭 封 高 凉 王, 直 至 明元帝 时 改封 ; 拓 跋仪 , 登 国初 赐九 原公 , 后
徙封平 原公 、 东平公 , 皇 始二 年 ( 3 9 7 ) 因扫 灭后 燕 的 功勋进 封卫 王 , 天赐六年 ( 4 0 9 ) 赐死 夺 爵 ; 拓 跋遵 , 亦在登 国初 赐略 阳公 , 以镇 抚 河北 之 功 于 天兴 元 年
宗 室王 祖之 所 自出 的皇 帝 身份 。我们 知 道 , 拓 跋 畦
Ma r . 2 01 3 No .2
第 2期
北魏“ 天 赐十 王 ” 考 辨
刘 军
( 吉林大学 古籍研究所 ,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摘 要: 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改定爵制, 把先前的五等 爵序压缩为王、 公、 侯、 子四等。王 爵级别 最高, 在政坛中也最为耀眼。当时受封王 爵者共十人 , 是 为“ 天赐十王” 。十王的身份特点与天赐 爵制的封授原则存在一定的距 离, 统治者尝试各种办法试图予以弥合。十王的人员结构与等级差
《隋书·卫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卫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隋书·卫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卫玄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
玄少有器识。
高祖作相,检校熊州事。
和州蛮反,玄以行军总管击平之。
及高祖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坐事免。
仁寿初,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
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大牢镇,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
”诸贼莫敢动。
于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后归附者十馀万口。
高祖大悦,赐缣二十匹,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
炀帝即位,复征为卫尉卿。
夷、獠攀恋数百里不绝。
玄晓之曰:“天子诏征,不可久住。
”因与之诀,夷、獠各挥涕而去。
岁馀,迁工部尚书。
其后拜魏郡太守,尚书如故。
帝谓玄日:“魏郡名都,冲要之所,民多奸宄,是用烦公。
此郡去都,道里非远,宜数往来,询谋朝政。
”赐物五百段而遣之。
未几,拜右候卫大将军,检校左候卫事。
会杨玄感围逼东都,玄率步骑七万援□。
至华阴,掘杨素冢,焚其骸骨,夷其茔域,示士卒以必死。
既出潼关,议者恐崤、函有伏兵,请于陕县沿流东下,直趣河阳,以攻其背。
玄曰:“以吾度之,此计非竖子所及。
”□是鼓行而进。
既度函谷,卒如所量。
于是遣武贲郎将张峻为疑军于南道,玄以大兵直趣城北。
玄感逆拒之,且战且行,屯军金谷。
于军中扫地而祭高祖,词气抑扬,三军莫不涕咽。
时众寡不敌,□贼频战不利,死伤大半。
玄感尽锐来攻玄苦战贼稍却进屯北芒。
会宇文述、来护兒等援兵至,玄感惧而西遁。
玄遣通议大夫斛斯万善、监门直阁庞玉前锋追之,及于阌乡,与宇文述等合击破之。
十一年,诏玄安抚关中。
时盗贼蜂起,百姓饥馑,玄竟不能救恤,而官方坏乱,货贿公行。
玄自以年老,上表乞骸骨。
义宁中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译文: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
玄年少时有才干和见识。
高祖作相时,他任检校熊州事。
和州蛮民造反,卫玄以行军身份去攻打平定他们。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考录之南北朝篇北魏东魏西魏卷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考录之南北朝篇北魏东魏西魏卷北朝,公元386---534年,凡一百九十六年,历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四朝。
北魏,公元386---534年,凡一百四十九年,历十四帝。
338年,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与内蒙等地建立代国,建都于牛川(今呼和浩特西南)。
376年,为前秦所灭。
386年,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也称后魏、拓跋魏。
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399年称帝。
439年,统一北方。
493年迁都于洛阳。
534年,分裂为东、两魏,北魏亡。
远古黄帝有二十五子,少子昌意受封于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其部落因此叫做鲜卑族。
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蓄牧迁徙,射猎为业。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以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姓氏。
昌意后裔始均,入仕尧世,帝舜以为田祖。
其后代不与南面相交,史无所载。
传七十六世至成帝拓跋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
以后累世为节帝拓跋贷、庄帝拓跋观、明帝拓跋楼、安帝拓跋越、宣帝拓跋推寅(南迁大泽,方千余里)、景帝拓跋利、元帝拓跋俟、和帝拓跋肆、定帝拓跋机、僖帝拓跋盖立、威帝拓跋侩、献帝拓跋邻、圣武帝诘汾。
始祖神武帝拓跋力微,统部落五十八年(220---277)。
元年,依附于没鹿回部大人窦宾。
二十九年,窦宾死,杀窦宾两子,统一诸部。
三十九年,迁至定襄之盛乐。
四十二年,以子文帝沙漠汗为人质于魏,留洛阳。
四十八年,文帝归于晋。
五十六年,又还于晋为人质。
五十八年,族人害死文帝。
同年,始祖死,年一百零四岁(174---277)。
章帝拓跋悉鹿,始祖之子,统部落九年(278---286)。
平帝拓跋绰,章帝少子,统部落七年(287---293)。
思帝拓跋弗,文帝少子,统部落一年(294)。
昭帝拓跋禄官,始祖之子,分部落为三部:昭帝统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文帝长子桓帝拓跋猗为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桓帝弟穆帝拓跋猗卢为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
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原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4-14页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荣新江公元五世纪中叶的吐鲁番盆地,是一个动荡的岁月。
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王族沮渠无讳、沮渠安周兄弟由敦煌经鄯善,442年北上占领高昌,高昌太守阚爽投奔漠北的柔然汗国。
沮渠兄弟建立高昌大凉政权,450年灭车师国,占交河城。
460年,柔然杀沮渠安周,灭大凉政权,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成为吐鲁番历史上第一个以高昌为名的王国。
阚氏高昌王国实际是柔然的傀儡,奉柔然永康年号,以柔然为宗主国。
约477年,阚伯周卒,子义成即位。
约478年,义成为从兄首归所杀,首归即位为王。
488年,阚首归为柔然在漠北的敌手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阚氏高昌灭亡。
高车立张孟明为王,开始了张氏高昌王国时代1。
一、吐鲁番新出文书的有关记载1997年,吐鲁番洋海1号墓出土一件文书,由两张纸缀合而成,编号为97TSYM1:13-5+97TSYM1:13-4,文书正面为《易杂占》,背面由文字20行,内容为某年号之九年、十年出人、出马送使的记录2。
现将我们“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整理小组”的录文揭示如下,再作讨论(录文保持原文的繁简字体):(前缺)1 九年十月八日送處羅幹無根,高寧九十人、摩訶演十人;出馬2 一疋。
3 九年十月廿日送鄭阿卯,高寧八十五人、白艻卅六人、万度廿六人、4 其養十五人;出馬一疋。
5 九年十二月二日送烏萇使向鄢耆,百一十八人;出馬一疋。
高寧6 八十五人、万度廿六人、乾養七人。
7 十年閏月五日送鄢耆王北山,高寧八十四人、橫截卌六人、白8 艻卅六人、万度廿六人、其養十五人、威神二人、柳婆9 卌七人,合二百五十六人;出馬一疋。
10 十年三月十四日,送婆羅門使向鄢耆,高寧八十四人、*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05JJD770107)项目成果之一。
感谢“新获吐鲁番文献整理小组”成员的指正。
北魏宗室世系表简表
北魏宗室世系表简表拓跋什翼键高祖昭成皇帝 --9子长子拓跋寔君次子拓跋寔(献明皇帝)--1子三子拓跋翰 --3子长子拓跋仪 --3子长子拓跋綦次子拓跋良三子拓跋干次子拓跋烈子拓跋裘三子拓跋觚子拓跋夔(豫章王)四子拓跋於婆五子拓跋寿鸠子拓跋遵(常山王)子拓跋素(平原王)六子拓跋纥根--3子长子拓跋顗(蒲城侯)次子拓跋虔(陈留王)子拓跋悦(朱提王)三子拓跋突七子拓跋地干子拓跋顺(毗陵王)八字拓跋力真九子拓跋窟咄拓跋寔献明皇帝 --1子长子拓跋珪(道武帝)--10子拓跋珪太祖道武皇帝 --10子长子拓跋嗣(明元帝)--7子次子拓跋绍(清河王)三子拓跋熙(阳平王)--2子长子拓跋他(淮南王)次子拓跋浑(南平王)四子拓跋曜(河南王)子拓跋提(颍川王)五子拓跋修(河间王)六子拓跋处文(长乐王)子拓跋浑(南平王)【即拓跋熙次子,属过继】子拓跋霄子拓跋继子拓跋乂八子拓跋黎(京兆王)子拓跋根(江阳王)【无后,拓跋继为嗣】九子拓跋浑十子拓跋聪拓跋嗣太宗明元皇帝 --7子长子拓跋焘(太武帝)--6子次子拓跋沛(乐平王)三子拓跋弥(安定王)四子拓跋范(乐安王)五子拓跋健(永昌王)六子拓跋崇(建宁王)七子拓跋俊(新兴王)拓跋焘世祖太武皇帝 --6子长子拓跋晃(景慕太子)--13子次子拓跋伏罗(晋王)三子拓跋翰(东平王)四子拓跋谭(临淮王)五子拓跋建(楚王)六子拓跋余(南安王)拓跋晃恭宗景慕皇帝【高宗追谥】--14子长子拓跋濬(文成帝)--7子次子拓跋新成(阳平王)-3子长子拓跋安寿(阳平王)孙拓跋宗胤次子拓跋衍(广陵侯)三子拓跋钦(巨平县公)三子拓跋子推(京兆王)四子拓跋小新成(济阴王)五子拓跋天赐(汝阴王)六子拓跋万寿(乐良王)七子拓跋洛侯(广平王)子拓跋澄子拓跋彝九子拓跋桢(南安王)--3子长子元英【孝文帝改姓元】次子元彬(章武王)三子元怡子元晔(长广王)十子拓跋长寿(城阳王)十一子拓跋太洛(章武王)子元彬【即拓跋桢次子】子元融(章武王)子元朗(安定王)十二子拓跋胡儿(乐陵王)十三子拓跋休(安定王)十四子拓跋深(赵王)拓跋濬高宗文成皇帝 --7子长子拓跋弘(献文帝)--6子次子拓跋长乐(安乐王)三子拓跋略(广川王)四子拓跋简(齐郡王)五子拓跋若(河间王)六子拓跋猛(安丰王)七子拓跋安平(韩王)拓跋弘显祖献文皇帝 --6子长子元宏(孝文帝)--7子次子元禧(咸阳王)三子元干(赵郡王)四子元雍(高阳王)五子元羽(广陵王)子元恭(烈宗节闵帝)六子元勰(彭城王)--4子长子元子直次子元子攸(敬宗孝庄帝)三子元劭四子元子正(始平王)七子元详(北海王)子元颢元宏高祖孝文皇帝 --7子长子元恂次子元恪(世宗宣武帝)子元诩(肃宗孝明帝)三子元愉(京兆王)--4子长子元宝月(临洮王)次子元宝晖(临洮王)子元钊(幼主)三子元宝炬(西魏文帝)--9子四子元宝掌四子元怿(清河王)子元亶 --4子长子元善见(东魏孝静帝)次子元宝建(宜阳王)三子元徽义(清河王)四子元徽礼(颍川王)女元仲华(河南长公主)(嫁高澄,生子髙孝琬)五子元怀(广平王)子元修(显宗孝武帝)六子元悦(汝南王)七子元恌元宝炬西魏德宗文皇帝 --9子长子元钦(废帝)次子元谨(晋王)三子元戊(武都王)四子元廓(恭帝)五子元俭(梁王)六子元宁(赵王)七子元儒(燕王)八子元公(吴王)九子元式(宜都王)。
拓跋部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世系图
献皇帝 拓跋邻13 拓跋邻13 圣武皇帝 拓跋诘汾14 拓跋诘汾14 始祖神元皇帝 拓跋力微15 拓跋力微15 章皇帝 拓跋悉鹿16 拓跋悉鹿16 思皇帝 拓跋弗18 拓跋弗18 太祖平文皇帝 拓跋郁律22 拓跋郁律22 平皇帝 拓跋绰17 拓跋绰17 昭皇帝 拓跋禄官19 拓跋禄官19
炀皇帝 拓跋纥那24 拓跋纥那24
拓跋部(献皇帝以前世系不可考) 拓跋部(献皇帝以前世系不可考) 成皇帝拓跋毛1~节皇帝拓跋贷2~ 成皇帝拓跋毛1~节皇帝拓跋贷2~庄皇 1~节皇帝拓跋贷2~庄皇 帝拓跋观3~明皇帝拓跋楼4~ 3~明皇帝拓跋楼4~安皇帝拓 帝拓跋观3~明皇帝拓跋楼4~安皇帝拓 跋越5~宣皇帝拓跋推寅6~ 5~宣皇帝拓跋推寅6~景皇帝拓跋 跋越5~宣皇帝拓跋推寅6~景皇帝拓跋 7~元皇帝拓跋俟8~和皇帝拓跋肆 元皇帝拓跋俟8~和皇帝拓跋肆9~ 利7~元皇帝拓跋俟8~和皇帝拓跋肆9~ 定皇帝拓跋机10~僖皇帝拓跋盖11~ 10~僖皇帝拓跋盖11~威 定皇帝拓跋机10~僖皇帝拓跋盖11~威 皇帝拓跋侩12~献皇帝拓跋邻13 12~献皇帝拓跋邻 皇帝拓跋侩12~献皇帝拓跋邻13 文帝 拓跋沙漠汗 桓皇帝 拓跋猗㐌 拓跋猗㐌20 惠皇帝 拓跋贺傉23 拓跋贺傉23 穆皇帝 拓跋猗卢21 拓跋猗卢21
十六国时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建代国,为前秦所灭, 建代国,为前秦所灭,其孙 道武帝拓跋珪复国, 道武帝拓跋珪复国,改代为 史称北魏、后魏、 魏,史称北魏、后魏、拓跋 元魏,并追尊28 28位先人 魏、元魏,并追尊28位先人 为皇帝。西魏时, 为皇帝。西魏时,文帝元宝 炬改尊道武帝庙号为烈祖。 炬改尊道武帝庙号为烈祖。
高祖孝文帝 元宏7 元宏7 世宗宣武 帝元恪8 帝元恪8 肃宗孝明 临洮王 帝元诩9 帝元诩9 元宝晖 文景帝 元愉 西魏文帝 元宝炬 清河文献 武穆帝 元怀 王元怿 清河文宣 孝武帝 元脩15 王元亶 元脩15
拓跋部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世系图
北魏的政治制度
三长制
北魏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 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 长,以监督户口增减和税收征收。
府兵制
北魏实行府兵制,将全国军队编 入府户,由军府统领,平时务农, 战时出征。
官制改革
北魏时期进行了官制改革,设立 三师、三公、尚书、侍中、中书 等官职,完善了官僚体系。
北魏的文化贡献
佛教的传播
标志着东魏和西魏的建国。
东魏建国过程中,高欢通过 控制朝政、平定内乱、击败 劲敌等方式,逐渐巩固了政
权。
西魏建国过程中,宇文泰通过 与关中豪门合作、平定三秦、 击败梁朝等手段,逐渐扩大了
地盘和势力。
东魏和西魏的政治制度
东魏沿袭北魏制度,实行宗室封王制 ,同时设立尚书省、门下省等官僚机 构,加强中央集权。
01
北魏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建造了众多寺庙和
石窟,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儒学的复兴
02
北魏时期,儒学逐渐复兴,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了大批人
才。
《水经注》的成书
03
郦道元在北魏时期完成了地理学著作《水经注》,详细记载了
河道水系和地理沿革。
04
东魏和西魏时期
东魏和西魏的建国历程
北部代国北魏东魏西魏 世系图
• 引言 • 引言 • 引言 • 拓跋部代国时期 • 北魏时期 • 东魏和西魏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引言 北魏世系图
北魏世系图展示了北魏王朝的历代皇 帝及其在位时间,是了解北魏历史的 重要工具。
通过北魏世系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北 魏王朝的传承关系和历史发展脉络。
02
拓跋部代国时期
拓跋部的统治者
01
02
于阗尉迟王家世系考述(今人殷晴)
古代于阗,著名于世。
作为我国西陲重镇和中西交通线上的要地,对祖国统一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
从秦汉以前建城为国到宋初一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执政的尉迟氏王族,在我国历代的地方政权中,作为一方之主,存在的时间最长,其经过始末,颇值得我们探索廓清,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西域的兄弟民族,在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情况和所作的重要贡献。
一、尉迟氏族源及于田建国传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的我国古籍《山海经》,《穆天子传》中,已有昆仑北麓一些原始部落的介绍。
这些具有若干神话传说的记载,虽难尽信,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依山而居,傍水穴处的远古人类的生活图景,还有美丽的昆仑玉也就是和田玉,最迟在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已经出现在中原。
这也同样告诉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昆仑山麓已经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的足迹,迄今已经发现的这带地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确凿地证明这点。
当然对他们的详细情况,缺乏记载,我们今无已无从得悉。
所以对这些地区的民族成分,作为“城郭之国”的于阗是何时建立等问题,我们只能求助于秦汉以后的史料,窥知大略。
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中,对古代于阗均有筒略记述。
但建国情形则无一字提及,直到公元644年玄奘法师从印度返经于阗,才根据当地传说,记述了在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前273一前235)时代,于阗的建国情形:“无忧王(即阿育王)太子在坦义斯罗国被抉目巳,无忧王怒遣辅佐,迁其豪族,出雪山北,尊立为王。
当是时也,东土帝子蒙遣流徙,居此东界,群下劝进,又自称王。
岁月已积,风教不通,各因田猎,遇会荒泽,更问宗绪,因而争长,忿形辞语,便欲交兵。
或有谏曰:“今何遽乎?因措决战,未尽兵锋,宜归治兵,期而后集。
”于是回驾而返,各归其国,校习戎马,督励士卒,至期兵会,旗鼓相望,旦日合战,西主不利,因而逐北。
遂斩其首,东主乘胜,抚集亡国。
迁都中地,方建城郭。
中国南北朝时代北齐550-577 高氏皇族男性世系表
北齐永Ⅰ北齐显祖文宣帝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洋529-559550-559间王元仲华wan3齐河间王?高正礼-?Ⅵ北齐元成帝安德王陈氏(家妓)高延宗544-578577北齐渔阳王燕氏高绍信?-?Ⅱ北齐废帝昭信皇后李祖娥高殷545-561北齐太原王昭信皇后李祖娥高绍德546-562Ⅷ北齐末帝范阳王世妇冯氏高绍义546-580578-580北齐永安简平王王氏高浚jun4?-557北齐平阳靖翼王穆氏高淹531-565北齐彭城景思王大尔朱氏高浟you1532-564北齐平阳王?高德素?-?北齐琅琊王?高世俊?-?北齐彭城王?高宝德?-?北齐永安王?高准?-?北齐乐陵王顺城皇后元氏高百年550-564Ⅲ北齐肃宗孝昭帝武明皇后娄昭君高演535-561.11.23560-561氏北齐襄城王嫔桑氏高亮?-?北齐汝南王?高彦理?-?北齐始平王?高彦德?-?北齐城阳王?高彦基?-?北齐上党刚肃王韩氏高涣huan4533-558北齐襄城武明皇后娄高淯536-55城阳王彦基?北齐定阳王?高彦康?-?北齐汝阳王?高彦忠?-?北齐上党王?高宝严?-?北魏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韩期姬高欢496-547齐襄城景王皇后娄昭君高淯yu4536-551北齐南阳王李夫人高绰chuo1 556-574Ⅴ北齐灵殇帝胡皇后高纬556-577565-577Ⅶ北齐幼主皇后穆邪利高恒570.08.09-577.11北齐琅琊王小王夫人高恪ke4?-??高善德?-??高买德?-??高质钱?-?北齐琅琊王胡皇后高俨yan3557-571????北齐齐安王?高廓?-?北齐任城王小尔朱氏高湝jie1?-577北齐高阳康穆王淤氏高湜shi2538-560北齐博陵武明皇后高?丹阳王仁直?北齐东海王?高仁谦?-?齐博陵文简王明皇后娄昭君高济?-569北齐华山王大尔朱氏高凝?-?北齐冯翔王郑氏高润543-575.09.12北齐汉阳敬怀王冯氏高洽he2北齐博陵王?高智?-?北齐冯翔王?高茂德?-?。
湖北省监利王氏三新世系
从人文始祖至王氏系姓始祖世系图(自黄帝至太子晋)湖北省监利王氏三新世系第一世至二十八世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后稷—不窑—鞠陶—育—抚—拔—膺—胜—含章—郝—乾—公刘—堃—庆节—皇仆—太素—国华—差弗—绍穆—承启—殷仲—怀德—毁隃—超—第二十八世至四十四世超—公非—至详—尚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周公季历—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伊扈—懿王姬囏—第四十四世至五十世懿王姬囏—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宣王姬静—幽王姬宫生—平王姬宜臼—姬泄父—第五十世至五十六世姬泄父—桓王姬林—庄王姬佗—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第五十六世至六十世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太子姬晋(子乔)太原王氏至三槐王氏世系图第一世至十五世子乔—宗敬—仕蠲、(仕则)—智瑜—恙、(昱、宥)—亢—颖、(粟)—荣、(华)—错、(铉)—迹—愤—息、(思)—恢、(樊)—翦—贲—第十五世至三十世贲—离—(元)、威、(蔡)—(惠)、忠—(雄)、曜—吉—骏、(驹)—崇游(崇礼)—伯符—霸—殷(咸)—修—烈—仪—(褒、衮)、允—杰—第三十世至四十四世杰—泽—(荣)、昶、(焱、漾)—(浑、深)、湛—承—述—坦之、(祎之)—(怡、国宝、愉)、忱—宏敬、(宏之)—熙、(煦)—(浩、恭)、寓、(爽)—空—秀—(元谟、元中、元载、元邈)、元则—焕—第四十四世至五十八世焕—虬—音—杰、(份)—隆、(珪、仲华)—(府君)、通、(凝、绩、静)—福郊、(福畤)—勉—景肃—政、(致、徵)—仲舒—乾、(初、慎、宏、泰、复、回)—言—彻—祜、(祉、锡)—58世59世60世61世62世63世64世65世66世67世68世祜(祐) —懿旦—雍冲素—厚固坚巩—珪—秀—知杰—文亮—贵—国珑国琥国琇—科鸾科凤渊(希吕)皋本硕凝常奥旭68世 69世 70世 71世 72世 73世 74世 75世 76世 77世 78世科鸾华德魁昂廷槐极万胤琥大以曰德露子礼聪荣免居国承天德辅岩佐仕桂功国承天78世 79世 80世 81世 82世 83世 84世 85世 86世 87世 88世曰锡嘉名道本立诚崇常敦天锡纯良惟善克昌世业隆天锡纯良惟善克昌世业隆注:德魁公居新观,称新观祠支下;德露公居新冲,称新冲祠支下;德辅公居新桥,称新桥祠支下。
宋朝高家将世系
宋朝高家将世系宋朝鼎盛的高家将世系表第一代:高谭胜(高郢)第二代:(1) 高谭胜之子:高定(2)(北魏)高岳第三代:(1) 高定之子:高文举(2) 高岳之子:高登第四代:(1) 高文举之子:高顺励(2) 高登之子:高仲武、高仲文第五代:(1) 高顺励四子:白马印枪将高思继、高思祥、高思纶、高思绪(2) 高仲武之子:高冕第六代:(1) 高思继之子:高行周(2) 高思纶之子:高行珪(3) 高冕之子:高霸第七代:(1) 高行周之子:东平王高怀德、平东王镇殿王高怀亮(2) 高霸之子:高乾(3) 高思祥之孙:高文玉第八代:(1) 高乾之子:高琼、高瑶、高玖(2) 高怀德之子:高处恭(君保、金宝)、高处俊(3) 高怀亮之子:平东王长平侯高璟(高君佩、高钰)(4)(北宋)高岳第九代:(1)高琼14子:高继勋高继宣高继忠高继和高继伦高继密高继隆高继元高继荀高继芳高继融高继丰高继敏高继昌(2) 高瑶之子:高继盛(3) 高玖之子:高继武(4) 高处恭之子:高廷赞(5) 平东王长平侯高璟之子:高明(高振猛) 平东王高锦(高振升)、高旺(高振青)、高美玉(女)、高彩霞(女)(万花楼长胜王石延超之孙狄青五虎将之一石玉的妻子)(6) 高文玉之孙:高永能高永亨(8) 高岳之子:高暄(高耀)北宋时期有一支在抗辽夏金战争中前赴后继的“高家将”,代表人物是在“澶渊之役”建立殊勋的武烈王高琼。
家族五代七人封王,七代三十余人为将,还出了一位史称“女中尧舜”的皇后。
此家族于北宋亡后大批南渡,后裔成为今浙江一带高姓主干,还远徙闽粤、泰国等地,十分兴旺。
第一代:高谭胜(高郢)、高岳第二代: (1)高谭胜之子:、高定(2)高岳之子:高登第三代: (1)高文举之子:高顺励(2)高登之子:高仲武第四代: (1)高顺励之子:白马印枪高思继、高思祥(3)高仲武之子:高冕第五代: (1)高思继之子:高行周(2)高思祥之子:高行圭(3)高冕之子:高霸第六代: (1)高行周之子:东平王高怀德、平东王镇殿王高怀亮(2)高行圭之子:高文玉(3)高霸之子:高乾第七代: (1)东平王高怀德之子:震国王永平侯高琼(高君保)、(高瑶)高处恭、(高玖)高处俊(2)平东王镇殿王高怀亮之子:平东王长平侯高璟(高君佩高钰)、高继勋、高继忠、高继伦、高继和、高继密、高继隆、高继元、高继荀、高继芳、高继融、高继丰、高继敏、高继昌(3)高岳第八代: (1)震国王永平侯高琼之子:平东王高锦(高振升)、高旺(高振青)、高美玉(女)、高彩霞(女)(万花楼长胜王石延超之孙狄青五虎将之一石玉的妻子) (2)平东王长平侯高璟之子:高明(高振猛) (3)高瑶之子:高继盛(4)高玖之子:高继武(5)高处恭之子:高永能(6)高继勋之子:高遵裕(7)高继伦之子:高遵甫(8)高岳之子:高暄(高耀)第九代: (1)平东王高锦之子:平东王高增、高珍、高魁、高锈、东平王高勇、高延琪(女) (2)高旺之子:高洪保(3)高永能之子:高世亮(4)高遵甫之子:高士林、高士宏、高耀祖、高莺嬛(女) (5)高暄之子:高翮(高子羽)第十代: (1)平东王高增之子:金毛虎高英、镇国王高廷赞(出自《第一奇女》《十粒金丹》《宋史奇书》中的人物) (2)东平王高勇之子:高安、高明、定国侯高标、高显(3)高世亮之子:高昌裔(4)高翮之子:高迁(高国宾)第十一代: (1)金毛虎高英之子:平南王高捷(2)镇国王高廷赞之子:第一奇女高梦鸾(女)(出自《第一奇女》《十粒金丹》《宋史奇书》中的人物) (3)高昌裔之子:高世则(5)高迁之子:高瑾第十二代: (1)高捷之子:高雄(高茗君) (2)高瑾:高履行(高愍)第十三代: (1)高雄之子:高禛(2)高继武之子:高遵衢、高遵恪(3)高履行之子:高士廉、高士戬、高士丕(4)高公泰、高公绘、高公纪、高公绶、高公景、高公庠、高公谏、高公景、高公应、高公正、高公从、高公杰第十四代: (1)高禛之子:高庞、高青(2)高公泰之子:高世则、高世英(3)高公绘之子:高世定(4)高公纪之子:高世则、高世赏(5)高公绶之子:高世云(6)高公纨之子:高世闶(7)高公景之子:高世杰(8)高公庠之子:高世祚(9)高公谏之子:高世由(10)高公景之子:高世选第十五代: (1)高庞之子:高风(评书戏文中《说岳后传》《铁伞怪侠》高庞的儿子) (2)高世英之子:高道安(3)高世定之子:高不愚(4)高世则之子:高百之、高千之第十六代: (1)高道安之子:高翥(2)高千之之子:高子蕃高家女将第一代:白马印枪将高思继之妻:白茹碧第二代:高行周之妻:杨梦茔第三代: (1)东平王高怀德之妻:老阴五女之一征南侯赵玉娇(赵美容赵公主赵太君)(2)平东王镇殿王高怀亮之妻:老阴五女之一讨南侯李翠华(李太君) (3)之妻:高继勋之妻:康定金、郭少茹、王苑芳第四代: (1)震国王高琼之妻:少阴五女之一刘金定、李芝珊、李芝瑚(2)平东王高璟之妻:少阴五女之一郁生香(3)高旺之妻:张兰英第五代: (1)平东王高锦之妻:长平侯石玉兰(长胜王石延超之孙女) (2)高洪宝之妻:耶律羞珍(耶律鞑婆羞珍公主) (3)高遵甫之妻:曹苗容(4)其他:高美玉、高彩霞第六代: (1)高增之妻:狄玉兰(2)东平王高勇之妻:陆月红(3)其他:高延琪、高莺嬛(女)第七代:镇国王高廷赞之妻:杨玉绣(出自《第一奇女》《十粒金丹》《宋史奇书》中的人物)、伏瑶瑞(出自《第一奇女》《十粒金丹》《宋史奇书》中的人物,在《宋史奇书》还有个名字叫扶姚仙)第八代:其他:第一奇女高梦鸾。
北魏高凉王世系考
北魏高凉王世系考关于北魏宗室高凉王世系,由于史籍的记载过于简略,说法很多。
平文皇帝拓跋鬱律共四子:长子烈帝翳槐,第二子昭成帝什翼犍(道武帝拓跋珪祖父),第三子屈,第四子即高凉王拓跋孤。
据《魏书列传第二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高凉王孤,平文皇帝之第四子也。
多才艺,有志略。
昭成即位,乃分国半部以与之。
薨。
子斤,失职怀怒,构实君为逆,死于长安。
太祖时,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斤子乐真,频有战功,后袭祖封。
太宗初,改封平阳王。
薨。
子礼,袭本爵高凉王。
薨,谥懿王。
子那,袭爵。
拜中都大官。
骁猛善攻战。
正平初,坐事伏法。
显祖即位,追那功,命子纥绍封。
薨。
子大曹,性愿直。
高祖时,诸王非太祖子孙者,例降爵为公。
以大曹先世让国功重,曾祖乐真勋著前朝,改封太原郡公。
卒,无子,国除。
世宗又以大曹从兄子洪威绍。
”第一代高凉神武王拓跋孤,在长兄代王拓跋翳槐死后,部落大人梁盖等杀死了其三弟拓跋屈,共推拓跋孤为主。
而拓跋孤主张立二哥什翼犍,推掉了王位,什翼犍即位后,“乃分国半部以与之”。
什翼犍的孙子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拓跋孤之子拓跋斤。
在拓跋孤死后,因失职而怀有怨恨,意欲伺隙作乱。
公元376年,他与什翼犍庶长子寔君谋乱,被前秦天王苻坚以弑君大罪给车裂。
有人因列传记“高凉王孤。
薨。
子斤,失职怀怒,构实君为逆,死于长安。
太祖时,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而认为拓跋斤是“高凉神武王”,是为误,他生前没有封王,死后也不曾追封为王。
第二代高凉王拓跋乐真,“斤子,频有战功,后袭祖封。
太宗初,改封平阳王。
薨。
”由于他的祖父拓跋孤生前没有封王,而是在太祖时追封,因此,乐真是实封高凉王第一人。
史籍没有记载他封王的时间,《魏书本纪》“天兴二年春正月。
庚午,车驾北巡,分命诸将大袭高车。
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高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驳髯水西北。
”说明他在天兴二年(399年)正月已是高凉王,不会早于卫王拓跋仪和襄城王拓跋题(皇始二年五月封公元397年),当在天兴元年(398年)四月,拓跋遵、拓跋顺进王之际。
高凉的由来与演变及其它
高凉的由来与演变及其它南方论刊?2012年第1期学术之窗高凉的由来与演变及其它郑显国(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茂名525000)【摘耍】从高凉郡县的建置至废立的历史沿革,证明高凉是一个大的地域概念,其范围是粤西大部分地域.高凉郡县之得名是因地,气候,而非因山;《隋书》,《北史》所说的高凉是的指大高凉.我们应从大高凉的概念出发,全面,准确地研究冼夫人文化.【关键词】高凉;地域沿革;历史高凉,这个古老而又熟悉的名字,二干多年来屡见诸史籍,流传至今不衰.然而,对它的历史沿革深知的不多.本文就高凉的有关问题考究,以抛砖引玉.一,高凉的由来及历史沿革考粤西历史,高凉一词是由西汉建置高凉县而得来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942页)对岭南的高凉县是这样注释的:"高凉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市北.东晋废,南朝梁复以安宁县改名,治所在今阳江市西.唐武德四年又改为西平县."高凉县属于当时的合浦郡管辖.高凉县地域,据清道光《广东通志》载:"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日:桓合,县五;……高凉:今肇庆府阳春,阳江,恩平,高州府茂名,电白,化州,吴川,罗定州东安诸州郡地."这就是高凉大县的来由和概况.县治所在阳江市阳东县北30里的大八镇的古城村.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吴孙权分合浦郡高凉县地立高凉郡和高兴郡,高凉郡治思平(今广东恩平市),领县三:安宁(三国时吴置,今阳江江城至阳东中部地域),思平(今广东恩平),高凉(阳东北部至阳春南部小部分地方).高兴郡治所在广化县(今广东阳西县织簧一带).高兴郡地域,按道光《广东通志》卷六所载是:"今高州府茂名县,电白,信宜,化州,吴川1诸府州县地",按当时所辖县的实际来看,应包括今阳西,阳春漠阳江以西地区.西晋初太康六年(285年),高兴郡撒消并入高凉郡,郡治西移安宁县城(今广东阳江白沙镇旧州村),小高凉县于东晋时废,其地域并入安宁县和莫阳县.从西晋太康六年到南朝刘宋初,高凉郡地域恢复到汉高凉县的范围.宋曾一度复立高兴郡,但不久又废(寻废).宋元嘉九年(432年)在大高凉郡西营(今阳西县以西)立宋康郡,郡治广化,其地域是原孙吴置晋并的高兴郡地.至元嘉十六年分立海昌郡以后,宋康郡地域只含今阳西及电白的东南部.(阳春学者钟万全认为刘宋的宋康西部疆域一直达电白水东湾)此时宋康郡领九县是:广化县,三国吴置.单城县,刘宋置.其地应在今阳西县织簧镇以西一带.海瞵县(光绪《高州府志》作瞵),刘宋置.《阳江县志》说;"海瞵即海陵",其地当在海陵岛西部.石门县,东晋至宋间置.《阳江县志》载:"石门即今白石都之石门村",即是今阳西县上洋至沙扒沿海一带.此外,逐度,化隆,开宁,绥定,威覃六县,这六县应在阻西县的溪头,蒲牌,儒洞,塘口,新圩,阳东县的平岗镇,今电白东南部的马踏,岭门等镇.宋康郡西的海昌郡,领县五:宁化,威宁,永建,招怀,兴定.阮通志云:"海昌五县当在今高州府之电白,信宜,化州,吴J1I,石城境内(还应包括茂名县.)"宋元嘉九年后的高凉郡由于西营分立了宋康,海昌二郡,辖七县:思平县,地域含今广东恩平.莫阳县,西晋初置,治所在今广东阳春漠阳江西岸的潭水~带. 平定县,东晋至宋间置.应在今恩平与阳东县东北部,或阳春与阳江交接界原孙吴时的小高凉县部分地域.安宁县,地域比晋宋时小些.罗州县,刘宋置.刘宋高凉郡的罗州县另有所在.据《读史方与纪要》载"海陵山旧名罗州,又名罗岛."因此,高凉郡的罗州县疑在海陵岛东部.西巩县,东晋至宋时置.阳春西部的八甲,双浯,三甲三镇是西巩县的属地,治所在八甲镇黄那西城村,有《阳春县志》记载为据.禽乡县,刘宋置.其地域疑在今阳春的山坪,永宁,圭岗等镇一带.南朝齐为了加强对俚僚的统治,在粤西增设了一批郡县,主要是在宋海昌郡西南部分立了永宁,高兴二郡.海昌郡境缩小到今高州东南及电白县的那霍,黄75岭,罗坑,望夫,观珠山区,电城,树仔,麻岗等镇.永宁郡领五县:杜罗,金安,蒙,廖简,留城(见《南齐书?州郡志》).治所约在今电白沙琅镇.但地方志却说永宁郡在阳江西境,不知孰是.按永宁郡属越州(合浦)来看(《中地集》所标),永宁郡当东起电白沙琅,南起陈村,水东湾,西至覃巴,西北到茂名市区,茂南区等地.齐高兴郡地域比三国吴,西晋初的高兴郡大大缩小,治所也不再是在阳西(广化)的织簧,而是在宋和(今化州).齐高兴郡辖十县:宋和,宁单,高兴,威成,夫罗,南安,归安,陈莲,高城,新建.地域相当于今广东吴川,化州中部以南,廉江东,湛江市区等地.齐高凉郡地域比宋元嘉九年后纳的高凉郡少了思平(今恩平)县.梁大通中(528年)于高凉郡立高州,治高凉县(安宁县改名),首任剌史为原西江督护孙同,直辖十郡:高凉,地域比三国吴至齐的高凉郡小.杜陵郡辖杜陵县,地域当在宋康郡与高凉郡之间,即程村镇到双捷镇及阳春的河口镇一带,治所在程村东北.宋康郡,梁代宋康郡地域比宋齐时的宋康郡小些.永宁郡,政区重新调整,地域比齐时大大缩小.约在阳西县的儒洞,新圩大部分地方及塘口镇及电白县望夫镇东部等地.连江郡,下辖梁封县,含今电白马踏,岭1,-3等地.还应包括阳西的儒洞,沙扒沿江,沿海边缘地区,因为阳西的白石都至明代还是属于电白县.梁封县,地域疑在马踏北,观珠镇山共部分及望夫等地.连江郡治所在今电白马踏禄岳村.电白郡,治今高州长坡旧城村.地域约从长坡北数公里的山地起,南至今电白的那霍,黄岭,西至今高州谢鸡镇,曹江镇东.海昌郡,其地域方位,即宋海昌郡的南部及齐永宁郡东北故地,约从今电白罗坑, 沙琅,观珠西部,大衙至麻岗北部山区,树仔,电城,博贺,爵山一带,治宁化县(树仔莘陂).南巴郡,即齐永宁郡的西南部,其地域约从今电白之麻岗圩东至今茂港区及吴川梅菜以东一带,治麻岗(麻岗圩西南一里的南巴坡).齐安郡,辖齐安县,南朝齐置,治所在今恩平北圣.堂,地域相当于今平市.阳春郡,治春城镇,地域相当于阳春除北端春湾几镇外其余地域.光绪《高州府志》沿革表云:梁代梁德郡梁德县属泷州,陈增置务德县,属泷州.可见务德县地并非至隋才划属泷州.高州十郡下辖31 县,这些县很小.陈沿梁制.隋统一岭南后,废郡为县,开皇九年(589年)省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其余各郡都更名为县,杜陵县改为杜原县,宋康县为义康县,齐安县更名为海安县.大业二年(606年)省南巴,义封二县入连江县,原海昌郡宁化县地即爵山至树仔,大衙等地又从电白县分出并入连江县,永宁县(永宁郡改名),义康二县并入杜原76县.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决定撒并县,将原高,罗二外I并为一郡:高凉郡,数十个县并为九县,实行郡辖县二级政区制.高凉大郡九县是:高凉县,连江县,电白县,杜原县,海安县和阳春县,石龙县,kL~'b,还有隋新置的二县:茂名县,地域相当于今高州的西南部,东南部及茂南区等地.吴川县,隋开皇九年立,约今吴川梅菜以西地以及今化州南端小部分地,湛江坡头东部地.良德县属永熙郡(泷州,治所在今罗定南).唐初,政区发生了较大变化.唐政府一反隋之大政区之道,又把地方州县越分越小,在隋高凉郡地域内分设许多州县,武德四年(621年)在原高凉郡阳春县地置春州,辖阳春县(今阳春东部),罗水县,流南县,西城县,五年,在茂名县东南部分立潘水县,属高州,茂名属南宕州.贞观三年(627年),一说贞观六年,南宕州徙治定川(今广西玉林市西南),八年改名为潘州,随即迁治至茂名县(今高州镇),贞观十七年废潘州,茂名县归属高州,元徽元年(650年)复置,辖茂名,南巴(唐武德五年复置,,地域有所变动,东起麻岗,西北至大衙,观珠,霞洞南部,西至今茂港区及袂花河,小东江以东地区.潘水县地域北起泗水,根子,整个茂南区(市区袂花河以西),南至今梅菜等古南巴地.武德五年,以原高凉郡之石龙,吴川二县地复置罗州,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十一县.石城(廉江)自此东归.武德六年,罗州从石龙(今化州)迁治至石城(今廉江).在罗州迁治同时,以原罗州之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县置南石州,治石龙县(今化州),贞观九年更名为辩州,辖县由六县并为石龙,陵罗二县.武德六年(623年),唐朝将余下的齐安县(恩平),高凉(武德四年改名西平县),杜陵,电白,潘水,茂名及武德五年才从泷州(永熙郡)划来的良德县(陈务德县),复置的南巴县组成高州(高凉郡),治西平县(原高凉县).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分出西平,齐安,杜陵三县置恩州,治西平(唐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徙治恩平县).其余的电白,良德,连江,南巴,潘水为后高州地域,治所也从西平(阳江)迁到良德城(高州水库区).次年'(永徽元年650年),南巴,潘水二县划属刚复置的潘州.高州只余下三县:良德县(州治地),地域在今高州的北部.电白县,唐时的电自县地域与梁陈时差不多.连江县,唐代的连江县(保安,保宁)地域比梁,陈时的广,多了下保宁乡一带.高州治良德'64年后,于开元元年(713年)迁治所到连江县城(今电白马踏镇禄岳村),开元五年连江更名保安.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废州复郡,高州废,高凉郡立,仍治保安县.这是后高凉,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正式设高凉郡建制,仍领三县,历B,-j'l6年.至德二载(757年)保安改名保宁,乾元元年(758年)高凉郡废复置高州,地域与后高凉同.大历十一年(776年),从保宁迁州洽至电白县治(今高州长坡旧城村).至此,高州,高凉郡治连江(保安,保宁)达63年(见宋《舆地纪胜》,清光绪《高州府志》电白沿革表).此后至宋,元,明,清,高凉故地政区称州,路,府,至民国初被废.二,高凉郡县和高凉山的得名高凉郡县是怎样得名的呢?史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高凉或作高梁.一日:地高,气候较他郡独凉,故名.一日:其地山岗如梁,故名高梁"(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一十六"高凉废县"条).西汉王朝在元鼎六年置合浦郡而在粤西设县时,对县名曾反复斟酌,才作出"高凉(梁)"的命名.《投荒录》也云:"高凉,土厚而山环绕,高而稍凉,因名焉(《舆地纪胜》)."对高凉县的得名作了进一步的证实.可见,汉高凉县之得名,是因地,气侯,而非因山.后来的高凉郡也是沿袭高凉县而名郡的.高凉山得名由来又如何呢?事实上,它是因高凉郡而更名的.高凉山本名高梁岭,后叫高梁山.当高凉郡县治所还在阳江,恩平一带时,它的名字一直没有变.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州治所从阳江迁到良德,开元元年再迁连江,至天宝元年复置高凉郡,并于大历十一年从保宁迁高州治至电白县城(今长坡旧城村)后,由于高州治迁到哪里,哪里就称作高凉,因此长坡旧城被民间称作高凉城.而且高梁岭离长坡只有10公里远,所以在高州迁治长坡后,才更名为高凉山的.对于高凉山与高凉郡县谁取谁名的问题,民国《茂名县志》对此作了明确的解答,该志对此问题专门按语云:"高凉地名在今阳江县北,汉置高凉县治此,领阳江,阳春,恩平,电白,茂名,化县,吴川诸县地.汉建安末,孙吴析置郡,而县治如故,历晋至刘宋始废.梁复置高凉县,治安宁城.唐贞观后,乃废人西平县,此高凉县始末之概略也."该按语还明确指出:"梁置高凉,治安宁,在阳江西境,距茂名高凉山三百里而遥,焉有置县而取名数百里之外之山乎?况梁之高凉县是沿汉旧名,而汉高凉在阳江之北,与茂名高凉山更马牛其风"(见民国《茂名县志稿》卷一).清《高州府志》在"名胜古迹"中记述"高凉山"时加按语云:"又按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高凉,郡名本此云云.然考高凉,汉县,治今阳江县北,汉因以名县也.高州自高凉(即治所设于阳江白沙镇的高凉县——笔者注)徙治良德,始于唐贞观二十三年.至天宝元年改为高凉郡,系袭孙吴郡名,非唐创立.盖高凉之名,原始于汉县,后以名郡,无非本此.而高凉山何时改日高凉虽无可考证,然与其谓郡取名于山,毋宁谓山因郡更名为近是也"(见清道光《高州府志》).府志的编者们认为,与其说高凉郡是以高凉山而取名的,倒不如说是高凉山因高凉郡而更名更为接近事实.这真是一针见血.《高州府志》及民国《茂名县志》的先贤们对本地的名胜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可嘉的.至于《读史方舆纪要》云"高凉郡县以高凉山而得名"等说法,无凭无据.该书作者顾祖禹乃明末清初江苏无锡人,他是在躲避清廷而隐居的情况下闭门着书,从没有到过岭南实地考察,也没有读过高凉地方志,误将唐至明清治所在今高州的后高州当作治所在阳江,恩平时的前高州(高凉)的历史,故造成"高凉郡县取名于高凉山,汉高凉县,吴高凉郡治高凉山下"的讹误.《读史方舆纪要》是个人野作,只作参考,而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根据.三,《隋书》,《北史》的高凉考《隋书》,《北史》所说冼夫人是"高凉人"的高凉到底是指何代的高凉?有人认为是指梁陈时代的高凉郡县.梁陈高凉郡县是在今阳东,所以冼夫人是阳江人.窄看起来似乎是有道理,然而历史的真实却不是这样.要准确,科学地把握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隋书》,《北史》的编篡历史背景,它所说的高凉原意是指哪里?据《辞海》注释:"《隋书》,书名.唐魏征等撰,八十五卷.纪传体隋代史.纪传为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撰,成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魏征于武德五年(622年)开始编撰《隋书》,距冼夫人逝世时仅20年,历14年纪传部分成书.可见,魏征所修《隋书》是处于隋末唐初的大高凉郡时代.古今修志编史的规则,编篡者在撰写人物传略时是按编书时当代地名,而不是用历史人物生年时的地名称谓.所以,魏征修篡的《隋书》所说的"高凉"明显是指隋末唐初的大高凉郡,而不是梁陈时的小高凉郡.隋大高凉郡地域东起恩平(含开平南端),阳春,西至化州,吴川(今高州除北部良德地外都在其范围内).这正好是汉高凉大县的地域.李延寿是唐初史学家,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唐初编篡纪传体的《北史》一百卷,记载从北魏到隋的历史.《北史》所说的高凉同样是隋末唐初的大高凉.其次,从传统习惯称呼上看,《隋书》,《北史》77所说的"高凉",也是指大高凉,而不是小高凉.从上述高凉,高州的历史沿革得知,在梁代的小高凉立置时630多年前就已有高凉县问世.高凉一词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立高凉县.汉高凉县不仅地域辽阔,而且存在时间很长,至东汉末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三国吴析高凉县地立高凉和高兴二郡时止,汉高凉县历史长达331年. 高凉的概念是从西汉时就开始形成,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下来的,并非梁陈时才有.后来,史家习惯称原汉高凉县这一带的地域为"高凉".三国昊的高凉郡延至晋太康六年(285年)止,历iN65年:晋太康六年至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年),高兴郡并入高凉郡,高凉大郡历时147年:太康九年后,由于西部分立宋康,海昌等郡,延至隋大业二年(606年),高凉小郡存在174年,高凉小县存在93 年;大业三年(607年)至唐武德六年(623年),隋大高凉郡存在17年:总计高凉大县,大郡历时长达495年,比小高凉郡存在239年多256年.因此,大高凉郡县在历史上成为人们头脑里的总概念,平时所提"高凉",一般是指大高凉而言,而不是指阳江市等处的小高凉,其实,社会上多数人都不知道梁陈时的小高凉的历史.唐初,高凉地区仍被中原视为化外蛮荒之地,在地图上看来也不过是一丁点小地方.魏征作为中原人不可能知道冼夫人是哪个村庄的人,况且,魏征隋末才参与政治社会活动,青年时代已处在大高凉郡时期,他编撰《隋书》,所指的"高凉"就是头脑中当时的大高凉.还有人认为,番州在大业三年已改为南海郡,而魏征在武德五年后编《隋书》时仍称赵讷为番外I总管, 这说明是按历史人物的生年时的地名来写的.对此,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生年说"的理由,要具体分析.因为,其一,番州在历史上只存在6年(601—607年),此后再没有番州的设置,没有别的可代称.其二,《隋书》作者亲身经历番州的历史年代,且相隔时间不久,比较清楚番州的历史.其三,最主要的是记历史人物的官名必须是任职时的政区名称,这与历史人物的出生地不同,出生地必须是编书时年代的地名,或附注生年时的地名,否则读者弄不明.据此规则,《隋书》称赵讷为番州总管就不难理解了.历史人物出生地必须是按编年时地名有许多实例,如国民党抗日名将邓龙光原是茂名县人,现写文章称他是茂南区入不再称茂名县人;又如着名画家关山月原是阳江县人,现在应称其为江城区人,不再称阳江县人,因为现在的阳江多了一个阳春市而且已没有阳江县了.此类事例很多,它足以证明历史人物的出生地是按编写年代地名称谓的.魏征《隋书》和李延寿《北史》的"高凉",是按编史时当代的地名,即指隋末的大高凉,或是从历史上对高凉传统习惯称呼,还可从以下史实得到佐证:④南朝78齐代,今电白西南沿海以西地区已划属越州永宁郡,而高凉郡远在今阳东,阳春,恩平.然而,《南齐书》于《祥瑞志》下日:"(永明)三年,越州南,高凉俚人海中网鱼获铜兽一头,铬日:作宝鼎,齐臣万年子孙承宝."这越州南部即是今电自西南沿海至湛江市沿海地区,高凉俚人即指电白,吴川沿海俚人,因为此两地是原汉高凉县,两晋,宋高凉郡地.尽管两地齐代已不属高凉郡,但《南齐书》依然称此一带居民为高凉俚人, 显而易见,《南齐书》对高凉的概念同样是遵从历史传统习惯称呼的,汉高凉县故地就是"高凉."②清代,高凉郡早已改称为高州,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及状元林召棠在他们的着作或碑记里称冼夫人为高州(府)人.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隋书》,《北史》的"高凉"不是指梁陈时的小高凉郡县和今高州的"高凉山下地域",而是指历史上的大高凉其它地方.综上所述,高凉郡县之得名,是因地,气候,而非因山;前高凉郡县治所在地是在今恩平,阳江(原阳江县),后高凉郡治是在今电白,而不是高凉山下;高凉不是良德历史上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大地域历史概念,即是汉高凉县的地域概念.我们要从这个概念出发,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冼夫人文化,高凉文化,研究出新的丰硕成果来,以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注释:①《宋书州郡志》作建安二十三年,据道光《广东通志》考证按:"《续后汉书郡国志》"高凉下云,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立高凉郡,《三国志?吕岱传》:"钱博为高凉都尉事在延康元年即建安二十五年与郡国志合,宋志作二十三年殆传写之误."②道光《广东通志》栽三国吴的高凉郡三属县中无高凉县,而有,临允县,错.临允县在两汉时是与高凉大县并立的,三国吴时划属苍梧郡,《中地集》也明确标出,吴立高凉郡仍有高凉小县,至东晋时才废.西晋初,高凉郡属县是与吴高凉郡相同的,故吴高凉郡应有高凉县,而无临允县.③阮通志栽为梁中大通三年(531年),郝通志,光绪《高州府志》为梁大同元年(s3s年)夏六月,乾隆府志,唐《元和郡县志》作大通中(528年),《元和郡县志》为早出,从元和志.④阮通志案(按):"唐书合抄云,旧书有保定,无保宁,保定本保安,至德二栽改,新书开元改保宁误,当从旧书作保安."据《舆地纪胜》云,宋开宝五年并保宁县入电白,考民国时电白东部尚有保宁乡,故保宁对,保定错.作者简介:郑显国,广东电白人,茂名市冼夫人研究学者,着有《冼夫人文化全史》等,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编辑,韩江校对ph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高凉王世系考
关于北魏宗室高凉王世系,由于史籍的记载过于简略,说法很多。
平文皇帝拓跋鬱律共四子:长子烈帝翳槐,第二子昭成帝什翼犍(道武帝拓跋珪祖父),第三子屈,第四子即高凉王拓跋孤。
据《魏书列传第二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高凉王孤,平文皇帝之第四子也。
多才艺,有志略。
昭成即位,乃分国半部以与之。
薨。
子斤,失职怀怒,构实君为逆,死于长安。
太祖时,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斤子乐真,频有战功,后袭祖封。
太宗初,改封平阳王。
薨。
子礼,袭本爵高凉王。
薨,谥懿王。
子那,袭爵。
拜中都大官。
骁猛善攻战。
正平初,坐事伏法。
显祖即位,追那功,命子纥绍封。
薨。
子大曹,性愿直。
高祖时,诸王非太祖子孙者,例降爵为公。
以大曹先世让国功重,曾祖乐真勋著前朝,改封太原郡公。
卒,无子,国除。
世宗又以大曹从兄子洪威绍。
”
第一代高凉神武王拓跋孤,在长兄代王拓跋翳槐死后,部落大人梁盖等杀死了其三弟拓跋屈,共推拓跋孤为主。
而拓跋孤主张立二哥什翼犍,推掉了王位,什翼犍即位后,“乃分国半部以与之” 。
什翼犍的孙子道武帝拓跋珪称帝后,“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
拓跋孤之子拓跋斤。
在拓跋孤死后,因失职而怀有怨恨,意欲伺隙作乱。
公元376 年,他与什翼犍庶长子寔君谋乱,被前秦天王苻坚以弑君大罪给车裂。
有人因列传记“高凉王孤。
薨。
子斤,失职怀怒,构实君为逆,死于长安。
太祖时,以孤勋高,追封高凉王,谥曰神武。
”而认为拓跋斤是“高凉神武王”,是为误,他生前没有封王,死后也不曾追封为王。
第二代高凉王拓跋乐真,“斤子,频有战功,后袭祖封。
太宗初,改封平阳王。
薨。
”由于他的祖父拓跋孤生前没有封王,而是在太祖时追封,因此,乐真是实封高凉王第一人。
史籍没有记载他封王的时间,《魏书本纪》“天兴二年春正月。
庚午,车驾北巡,分命诸将大袭高车。
大将军、常山王遵等三军从东道出长川,镇北将军、高凉王乐真等七军从西道出牛川,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驳髯水西北。
”说明他在天兴二年(399 年)正月已是高凉王,不会早于卫
王拓跋仪和襄城王拓跋题(皇始二年五月封公元397 年),当在天兴元年(398 年)四月,拓跋遵、拓跋顺进王之际。
太宗明元帝即位不久,“永兴元年(409年)十二月戊戌,封卫王仪子良为南阳王,阴平公元烈进爵为王,高凉王乐真改封平阳王。
”泰常八年(423 年)十二月,真定公长孙翰进爵平阳王,乐真应该此时前已经去世。
第三代高凉懿王拓跋礼,“(乐真)子礼,袭本爵高凉王。
薨,谥懿王。
”他在父亲死后,没有承袭平阳王的爵位,而袭封本爵高凉王。
在统万之战后,于始光四年(427年)三月,镇长安。
次年三月,夏王赫连昌反攻,拓跋礼与大将丘堆弃城而逃,丘堆被拓跋焘处决。
第四代高凉王拓跋那,拓跋乐真之子,拓跋礼之弟,袭爵。
列传把他误记为拓跋礼之子,根据【魏故使持节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行唐伯元使君墓誌銘】“君讳龙,字平城,河南洛阳人,平文皇帝之六世孙也。
祖功符彼相,瞻八命以高骧;父任属维城,守四方而作鎮。
正始元年(504 年)十月十六日薨。
祖讳阿斗那,侍中內都大官都督河西諸軍事啟府儀同三司高梁王。
父讳度和,散騎常侍外都大官使持節鎮北將軍度斤鎮大將平舒男。
”从中可以看出,墓志铭的主人元龙,是平文皇帝的六世孙,祖父是阿斗那(即拓跋那),那么拓跋那就是平文帝的四世孙(玄孙),也就是拓跋孤的曾孙,拓跋斤的孙子,平阳王拓跋乐真之子,他承袭的应该是兄长拓跋礼的高凉王位。
列传称拓跋那拜“中都大官” ,与墓志铭的“内都大官”同为北魏的三都大官,也疑为列传之误。
太平真君十一年正月,为仪同三司,也与墓志同。
在太平真君六年(445 年)四月,太武帝拓跋焘再次攻打吐谷浑,拓跋那已有高凉王的爵位,为征西大将军,领兵攻吐谷浑王慕利延于白兰山(今青海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其后,平盖吴之乱,从伐柔然,又从南征,“骁猛善攻战”,功勋昭著。
但在正平元年(451 年)六月,与略阳王羯兒有罪一同赐死。
估计当时宗爱乱政,与太子拓跋晃之死有关。
第五代高凉王拓跋纥,拓跋那之子。
“显祖即位,追那功,命子纥绍封。
薨。
”此述列传误。
根据《魏书帝纪第四世祖纪下》记载:“(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 年)九月,卢水胡盖吴聚众反于杏城。
冬十月戊子,长安镇副将元纥率众讨之,为吴所杀。
” 此元纥应为拓跋那之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直
接把他记拓跋纥。
他并不是封后去世,因为他在太平真君六年(445 年)十月讨盖吴之乱时已经战殁,而他的父亲拓跋那在正平元年(451 年)六月才被赐死,所以,显祖献文帝即位,追封他高凉王,以绍父封,实际封王是他的儿子元大曹。
第六代高凉王、太原郡公元大曹,拓跋纥之子。
大曹的祖父拓跋那自正平元年被杀后,高凉王位一直是空缺的,直到献文帝即位(465 年),才由元大曹承袭,他的父亲并追封为王。
孝文帝改制,太和十六年(492 年),“诸王非太祖子孙者,例降爵为公。
以大曹先世让国功重,曾祖乐真勋著前朝,改封太原郡公。
”死后无子,国除宣武帝时(499年—515 年在位),又以他堂兄的儿子元洪威承袭太原郡公,为颍川太守。
东魏孝静帝初年,“在颍川聚众应关
西” ,被高欢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