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小书包-部编版 (6)
8《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bdd8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5.png)
《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9个生字,会写“刀、尺”等4个字和“一、人”等4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悟、情景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校园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景物,说出自己认识的文具。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陪伴我们学习的文具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美。
4.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学习生字,书写指导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 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顺序。
3.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跟随书空。
4.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书包》一课,认识了许多新的文具朋友,还学会了如何爱护它们。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自己的文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阅读,理解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书包里的文具朋友是谁?它们有什么特点?2.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诗歌中的语言描述文具。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韵律美,如:押韵、对仗等。
4.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情景表演,体验情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具,创编一个爱护文具的小故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1f3a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f.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小书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节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难点: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品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围绕“小书包”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初读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小书包》,了解全文大意。
2.逐段讲解–场景1:小书包的由来–场景2:小书包的功能–场景3:小书包的变化3.学生跟读让学生分角色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课文理解1.问题探讨–你认为小书包为什么会变得丰满起来?–小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这只小书包?–你觉得小书包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改变?2.品德引导和学生一起讨论小书包和小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4. 语文实践1.生字学习教授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2.语文练习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写读后感和书写生字词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学《小书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综合素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dc61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e.png)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来引导孩子们理解书包的整理方法。从实践活动的成果来看,大部分孩子能够掌握整理书包的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孩子显得手忙脚乱。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家里缺乏类似的练习。因此,我会在课后与家长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在家里鼓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从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小书包》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新的生字,如“书”、“包”、“本”等,学会书写“小”、“心”等简单汉字;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图片和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小书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书包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爱护文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生字“书”、“包”、“本”等,以及简单汉字“小”、“心”的书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讲解生字的读音、笔画顺序、结构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小书包》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书包的用途,知道如何爱护文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小书包》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兴趣,提升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学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爱护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小书包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小书包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a1255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6.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书、包、尺、作、业、本、刀、课、早、校”,认识笔画“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撇折”,认识偏旁“勹、刂、辶、亻”,会写“刀、尺、本、牙、毛、笔”6个字。
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句与答句的转换。
3. 培养爱护文具、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 学习生字,会写“刀、尺、本、牙、毛、笔”6个字。
2.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句与答句的转换。
教学难点1. 学习生字,会写“刀、尺、本、牙、毛、笔”6个字。
2. 培养爱护文具、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书包,引出课题《小书包》。
2. 提问:你们的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的书包里装着书、本子、文具等用品,它们帮助我们学习,是我们的好伙伴。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等。
4.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问句与答句的转换。
三、学习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指导书写。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评价、反馈。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爱护文具、整理书包?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爱护文具、整理书包是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希望大家能够做到。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鼓励。
3. 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展示自己书写的生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小书包》这篇课文,学生们认识了新的生字,学会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培养了爱护文具、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83a3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8.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3偏旁“勹、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学习儿歌、实际活动(整理物品)来完成本课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课本、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拿出里面的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
指名介绍书包里学习用品的作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书包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4.检查汉字,认词情况,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5.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以不同方式认读字词。
生字:早、书、包、作、业、笔、课、本、尺、刀、校词语:早上、书包、学校、转笔刀、尺子、作业本、铅笔、笔袋(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归纳:“宝贝”、“静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自我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宝贝”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东西。
3.再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全班展示读课文。
5.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的一种学习用品的作用或使用方法。
四、感情朗读,加深体验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小书包》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02b8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1.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小书包》(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基本情况•课本: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时:第八课•标题:《小书包》2. 教学目标•认读生字词:书包、书、本、钢笔。
•能够简单读懂小学生的书包。
•学生能够了解书包的作用。
3.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了解书包的作用。
4.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读懂小学生的书包。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学生的书包、大红袋子、小笔。
2. 教学环境教室内。
三、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大红袋子,提问:“这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猜猜袋子里面装了什么。
2. 学习内容1.认读生字词“书包、书、本、钢笔”,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
2.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包,让学生看一看,看看自己的书包和教师的书包有什么不同。
3.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书包,问问自己的同桌有什么样的书包,从而了解书包的作用。
4.教师把书包里的书和钢笔取出来,让学生看一看,让学生自己想想,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3. 练习1.让学生站起来,自己带上书包,然后按照教师的指示做动作。
比如,教师说:“将书包放在桌子上。
”,学生就要将书包放在桌子上,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形成联系,加深记忆。
2.分组练习,让同桌来回谈谈自己的书包,谈起来至少要谈5分钟,提醒学生语言要清晰流畅。
4. 总结简单总结一下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于书包的理解和使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讲的是《小书包》,是一节非常基础的语文课,因此让学生多想一下、多说一下非常重要。
课程的重点在于认识书包和书包内的物品,了解书包的作用及其意义,对孩子的德育意义也比较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情况,及时纠正偏差,让学生慢慢跟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小书包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小书包](https://img.taocdn.com/s3/m/c87894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6.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认读生字词“小书包”。
2.听懂、理解课文《小书包》的内容。
3.通过学习《小书包》,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小书包”。
2.理解课文《小书包》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书包变化的影像,让学生串联上课文的主题。
观看影像后,让学生讨论自己的书包放了哪些物品,如何管理等。
2. 学习环节
(1)认读生字词“小书包”
1.准备好生字词“小书包”的课字卡片并将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依次读该词。
2.经过教师讲解和生字词的反复阅读,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生字词“小书包”。
(2)理解课文《小书包》
1.朗读课文《小书包》。
2.请学生阅读课文,领会其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3.请学生自己联系,读起课文,发现课文中的重难点,处理好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对新生活的适应和了解,帮助自己提升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
1.复习生字词“小书包”,练习写字。
2.回家整理书包,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情况管理好书包内放置的物品。
五、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生字词“小书包”。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小书包》的内容。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小书包》,培养反思能力,提高思辨能力,有较强的生活管理意识。
8《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1fbe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d.png)
教学策略应用
情境创设:通过 生动有趣的故事、 游戏等方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好奇心
合作学习:采用 小组合作、角色 扮演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语言实践:通过 朗读、背诵、表 演等方式,提高 学生的语言运用 能力和表现力
拓展延伸:结合 学生的生活实际, 进行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
教学评价方式
测验法:通过课堂小测验或 单元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
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课 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 行评价
口头反馈法:通过与学生进 行口头交流,了解他们的学
习感受和困惑
书面反馈法:通过作业、试 卷等书面形式,对学生的知
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反馈与问题处理
收集学生反馈:通过观察、提问、测试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于《小书包》的学习反馈 分析问题:针对收集到的反馈,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跟进与反馈:在后续的教学中,持续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书包》教案部编 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小书包》的背景与目标 03 《小书包》的教学内容 04 《小书包》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05 《小书包》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06 《小书包》的拓展与延伸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小书包》的背景与目标
第二章
《小书包》的编写背景
教学工具应用
教材与教辅:使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教辅材料进行备课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PPT、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实物教具: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实物教具,如书包、文具等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811372af90242a895e594.png)
②教师:“宝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真不少”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是“宝贝”?为什么说这些学习用品是宝贝?(学生交流汇报)
(2)学习第二句。
①指名读第三句。
②讨论:这些学习用品为什么用“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学生回答)
(3)学习第四句。
①指名读第四句。
②理解“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3.学生齐读课题。
2、学习词语,认识学习用品
1.教师:你们喜欢自己的书包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的书包。
3.指名在班上说说自己的书包。
4.教师:大家都有漂亮的小书包。那你们的书包里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张贴词语卡片。
5.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削铅笔、整理书包、摆放文具。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导入
1.教师边说谜面边做动作:上课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学上。
2.教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识“勹”这个部首。
3、学习儿歌,理解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相机认识单人旁和竹字头)
4.学习儿歌
(1)学习第一句,理解“宝贝”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89480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7.png)
【导语】《⼩书包》由6个词语和⼀⾸轻快、活泼的⼉歌组成。
⼉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了 “⼩书包”⾥的各种⽂具,还告诉学⽣这些学习⽤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引导学⽣要好好爱护这些“⼩伙伴”,养成整理、爱惜⽂具的好习惯。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常⽤的学习⽤品,了解他们的⽤途,学会知道使⽤。
2、知道学习⽤品来之不易,要爱惜他们。
3、学会整理⾃⼰的学习⽤品。
4、初步知道⽂具的演变,对学习⽤品的变化发展感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题 1、今天你们已经是光荣的⼩学⽣了,在⼊学前,你们的爸爸妈妈⼀定对你们提出了不少要求,也为你们准备了不少的物品。
说说看,都为你准备了些什么呀? 指名讲 出⽰:⼩书包 2、⼏乎每位家长都为⾃⼰的孩⼦准备了⼀个漂亮,实⽤的⼩书包。
因为这书包将伴随你没们学习,是你们获得知识,学习本领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第4课。
出⽰:我的⼩书包 ⼆、初步感知⼩书包的作⽤ 1、⼩朋友,你们的书包⾥都装着哪些好朋友啊! 它们分别是谁? 指名讲: 2、这些好朋友能帮助我们学习,所以有⼀个共同的名字:学习⽤品 板书:学习⽤品 3、这些学习⽤品为我们⼩朋友获得知识,学习本领提供了许多帮助。
⼩朋友,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使⽤你的学习⽤品的。
挑选⼀两种说说。
交流。
师:这些学习⽤品每天默默地为我们服务。
我们的学习⼯作离不开他们呢。
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板书:学习⽤品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深⼊学习课⽂ 1、这些学习⽤品是怎么来得? 指名讲 那么有谁能说说造出⼀⽀铅笔需要多少的劳动? 指名讲 让我们⼀起来听听铅笔娃娃的⾃我介绍吧: 2、看图简述制造铅笔的步骤,再次体会⼀⽀铅笔的来之不易。
3、察写字时,⽂具的使⽤情况。
四、实际⽣活 1、平时如何对待你的学习⽤品的? ⽣进⾏⾃评、互评。
2、整理书包⽐赛。
五、新视窗 1、学⽣看图,听⽼师介绍。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5556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6.png)
小书包(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小书包”一课的故事情节
2.学会正确的朗读表达,理解故事情节,朗读故事并掌握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故事的结局和寓意等知识点
3.揣摩文本语言,认识书包、姨妈头、后背等文化元素,提高语文意识和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朗读故事并表达其主要内容
2.学习并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
2.能够感悟故事中的寓意和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小学生的背包,鼓励学生辨认、描述、比对。
2. 故事导入
教师朗读“小书包”,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喜爱的小书包和书包中携带的物品。
3. 学生阅读
学生个人阅读故事,然后小组讨论故事情节,确定每个学生的理解程度。
4. 整体朗读
分角色整体朗读本课故事,要求停顿、语调、情感等符合故事表达要求。
5. 文本阅读训练
教师对故事中的词语和语句进行解释和讲解,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6. 讲述故事情节
每个小组分别组织讲述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故事的结局,以此来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7. 感悟故事寓意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并就其根据学生的实际经历展开讨论。
8. 语文小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语文小实践,来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语文素养的掌握。
总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小书包”故事,学生通过朗读、讲述和理解故事主旨来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105e9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9.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分析《小书包》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识字课文,主要教授学生认识文字“书包”。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认识文字的方式已经有一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延伸认知。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识字:“书包”。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书包”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识读和书写“书包”字。
教学难点: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书包”字。
4. 教学过程(1)热身•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认识字。
(2)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书包”字出现的上下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讲解•通过字形的特点和构成,向学生解释“书包”字的书写方法和发音规则。
(4)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书写“书包”字,并进行集体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字形和发音。
(5)巩固•利用游戏、歌曲等方式巩固学生对“书包”字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二、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识字课紧扣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另外,课堂时间安排,讲解和练习的时间控制也需要更加合理。
学生反思学生需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学习。
在学习认识字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并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效果。
三、总结通过本节识字《小书包》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并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为《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小书包》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课《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9abd4ed630b1c58eeb579.png)
语文一年级第8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书、本”等5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二、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
注重有声且多种形式的朗读。
比如:同桌相互读一读、在小组内展示朗读、班级内放声朗读、听录音或教师范读,通过随文阅读积累丰富语言的同时识记字音,达到正音的目的。
再运用卡片、课件展示、小练习等方式考查学生,以夯实识字功底。
识记字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在班内展示自己的识记方法,然后教师引导用加一加、数笔画或观察图片等方式识记。
2.朗读指导。
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教师应注意部分汉字轻声的朗读示范。
例如“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
“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
3.积累运用。
结合课后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书包,养成爱护书包的好习惯。
三、导学任务1. 熟读生字表。
书sh ū 包b āo 尺ch ǐ 作zu ò 业y è 本b ěn 笔b ǐ 刀d āo 课k è 早z ǎoxiào校2.熟读课文。
3.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文具画,并想办法写上文具的名字。
可以是一种文具,也可以是多种文具。
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书、本”等5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吧。
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4da6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d.png)
【导语】《⼩书包》由6个词语和⼀⾸轻快、活泼的⼉歌组成。
⼉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了 “⼩书包”⾥的各种⽂具,还告诉学⽣这些学习⽤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教案1 教学⽬标: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法,认识11个⽣字及3个偏旁,会写“书、本”2个⽣字。
2.了解学具的名称,知道它的⽤处。
3.学习⽤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歌,初步感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些识字⽅法。
教学难点: 认识并学写“书、本”2个⽣字,初步掌握观察字形的⽅法,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师准备:识字卡⽚、多媒体课件 学⽣准备:A4纸(书包⾥物品的图画及⽂字) 课时安排:第⼀课时 教学过程: ⼀、谜语导⼊ 出⽰谜⾯猜⼀猜,揭⽰谜底。
板书课题,齐读,学⽣书空。
⼆、学习词语 1.想知道⽼师带来的书包⾥都装了什么吗?逐⼀掏出东西,课件出⽰相应词语认读。
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吗? 总结识字⽅法:有时候我们看到熟悉的物品就认识相应的⽣字了。
(板书:看物(图)识字) 2.翻看书本学词 (1)借助拼⾳⾃⼰认读,要求:读准字⾳。
(2)同桌互读,要求:互相检查字⾳,纠错。
(3)展⽰:⼩⽼师带读 3.⾃读⼉歌,复习词语。
展⽰朗读。
三、重点识字 1.抽读⽣字,⼝头组词说句。
2.同桌游戏:我问你指 同桌评价:正确、流利三颗星正确、速度稍慢两颗星有错误,纠正⼀颗星 3.优秀⼩组展⽰ 4.如何记住这些字呢?学⽣说,师板书 板书:早、本、校(加部件) 作、笔、课(加偏旁) 尺加笔画 总结、板书记字⽅法:加⼀加减⼀减 相机指导认识单⼈旁、⽵字头,了解⽣字做偏旁发⽣变形,发现“⼑”和它的变形偏旁“⼑字头”5.启发学⽣⽤象形字来学习认识“包⼦头”(课件演⽰)拓展⼏个包⼦头的⽣字。
板书:了解字理 6.随⽂识字 齐读⼉歌。
四、拓展识字 1.拿出A4纸,说说你的书包有什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ad1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书包》(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小书包》这篇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学生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故事中的场景。
教学准备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小书包》这篇课文;2.多媒体投影仪;3.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跟课本上一样的学习经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小书包》这篇课文的内容。
学生:好的老师!步骤二:阅读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播放《小书包》这篇课文的内容,全班学生跟着教师一起阅读。
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两遍,第一遍是跟读,第二遍是自己读。
步骤三:问题探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1.故事中的小女孩自己想跟着父母去上班,你们觉得这是好还是不好呢?为什么?2.在故事里,小女孩为了跟父母上班而带了许多东西,你们认为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带的物品呢?3.故事中的小女孩最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遇到的问题,你们觉得小女孩的做法好还是不好呢?为什么?步骤四:语言输出教师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和语句,帮助学生进行表达,例如:•我们应该……•在选择带的物品时,我们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我们可以…….步骤五:小结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课堂内容。
步骤六: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312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0.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情感。
3.能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书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语音语调的模仿。
四、教学准备1.板书和粉笔。
2.课本《小书包》。
3.索引卡片和字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有关《小书包》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小书包》讲了什么故事?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课文,并重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细节。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书包》中小女孩的感受。
2.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朗读练习1.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朗读《小书包》。
2.鼓励学生带着情感朗读。
第五步: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什么信息?你们是否有过与小女孩一样的感受?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小书包》这篇课文,掌握了其中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讨论和朗读,学生提升了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小书包》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0ded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7.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小书包大班教案篇一一、拼音复习导入1、今天来了几个老朋友,还记得他们吗?分别出示——声母:zh,ch,sh前鼻韵母:an,en,in音节:shāng,chǎng指名学生读,齐读。
2、出示生字:书包,认读。
3、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里?出示课题:自选商场。
开火车读。
4、洋洋和妈妈在文具店买了不少的东西,你们想知道他们都买了些什么吗?打开书读一读图下的词语,就知道了。
二、认读生字词1、自由拼读词语。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
4、齐读。
5、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6、去掉图片认读词语。
三、书写指导1、小朋友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再来看看大家写的好不好。
2、出示“尺”,认读。
3、生在书本上对“本”的笔顺进行描红。
指名书空,并说说该怎样写好这个字。
师范写,生练写,反馈,再练写一个。
观察书中“早”的笔顺,指名书空。
并说说关键笔(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师范写,生练写。
同桌交换欣赏,并在写的好的字下画个★。
四、游戏:摆一摆1、指名将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并说说摆放的理由。
2、师总结:将商品归类摆放方便了顾客的选购,既合理又科学。
五、学习句子1、文具店里还会有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2、这么多的文具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可是一点也不乱,是怎样做到的呢?出示:告诉学生用完文具要放回书包。
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
六、复习巩固1、我会读。
我在商场里,买了毛巾和尺子。
冬冬用笔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头奶牛。
2、游戏:喇叭花开。
读准一个生字,喇叭花就开一朵。
3、学习偏旁:包字头、单人旁和竹字头。
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联系。
4、课堂练习:读一读,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书包东西多?不乱跑?爱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书包大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正确发音:神气、转笔刀。
2、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教学准备:1、书包等学习用品。
2、根据诗歌内容准备情境表演。
教学过程:猜谜:铅笔、橡皮,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e9525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b.png)
8小书包教学目的1.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会写“早、书〞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惯用具的名称,理解它们的用途。
3.保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掌握常见学惯用具的名称。
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难点理解儿歌中“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的意思。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1)识字。
本课多数生字出如今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可以将生字融入文具名称中进展认读。
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认读词语、朗读儿歌来正音。
注意翘舌音“书、尺〞,平舌音“作、早〞,前鼻音“本〞。
“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后缀时,读轻声,可引导学生回忆第7课刚学过的“鸭子、杏子〞等相关词语,稳固轻声的读法。
也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看图说话,在说话中正音。
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如,生活情境识记,用熟字加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识记,组词识记生字等。
结合“笔〞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
老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笔〞是竹字头。
(2)写字。
本课要写的5个字,有4个独体字,1个上下构造的字。
4个独体字里,有两个含有笔画撇和捺,但撇的写法不同。
教学时要注意区别。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如,“尺子、书本、本子、刀子、大刀、小刀、早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朗读指导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句末可以略微延长。
可以让学生先听读、跟读儿歌,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老师应注意局部汉字轻声的朗读示范。
例如“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
前四行“真不少、课本、铅笔、作业本、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途大。
阅读理解联络生活,理解文具。
学生平时都在使用这些文具,对文具的名称比拟熟悉,作用也根本理解,教学时可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小书包》【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小书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0121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5.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课《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书包的功能,明确书包的用处。
•能够背诵和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学会运用“小树包”和“书”这些词语。
###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以阅读课文为基础,辅以课堂讨论,情景模拟以及教师直接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难点 ### 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学会运用“小树包”和“书”这些词语。
### 2.难点•对于一些汉字的理解与运用,课前要进行充分复习。
## 三、教学准备•可携带具有代表性的书包,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其他道具(如小书等)。
•安排好课堂流程,包括批改上课前作业和练习册,阅读课文以及课后讨论等。
## 四、教学过程 ### 1.引入•老师将自己的书包拿到课堂上,问学生他们都有哪些东西需要放在书包里。
•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书包和今天的书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 2.学习过程1.练习:•完成练习册第14页练习,并讲解正确答案2.课文讲解:•背诵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用图像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情感。
•老师展示图片资料,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课后作业:•完成习惯养成训练,缓解学生的压力。
•布置家庭作业和下一次课的小练习。
##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学会使用“书”和“小书包”等词语,同时增加学生对中文书籍的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自己需要一个可靠、多功能的书包来完成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逐步加强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增强课中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小书包【课标表述】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6.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目标】1.通过组词、想象、编儿歌、生活识字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子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2.理解词语和儿歌的意思,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他们的用处。
并懂得正确使用,养成爱惜学习用品,整理学习用品和书包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生字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2.通过同桌两人从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三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2;(见评价单第二、三题)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评价目标4。
4.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逐渐达到背诵,评价目标3。
(见评价单第四题)【教学设计】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
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学上。
2.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
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书写“书”字。
(1)认识“书”。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预设:生1: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它:“书包”的“书”。
板书:组词生2:我用想象方法记住书,横折和横折钩像两本书放一起,竖就像铅笔,点就是橡皮,一边看书一边写字。
板书:想象师:看到你们都有好办法,我也想把我的方法和你们分享,同学们,你们看,横折和横折钩这两个笔画就像是我们走的阶梯。
我还编了一个小儿歌——“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我们一齐读一读儿歌。
编儿歌也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
所以我们在识记生字的时候要多动脑筋,你才能更快更牢固地记住生字。
板书:编儿歌(2)书写“书”字。
①学习“书”字笔顺,并书空。
②那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呢?生观察字的占格并汇报。
③教师板书范写“书”。
(教师边写边说小儿歌:横折横折钩,写成小阶梯。
竖在竖中线,小点要牢记。
)④学生练习,描红一个,写一个。
教师纠正坐姿,执笔姿势。
⑤集体评价。
(3)认识“包”(出示卡片)①认识偏旁“包字头”。
②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板书:生活识字③爸爸妈妈生活中经常背的是(皮包),外出旅游我们一般带(旅行包),同学们每天上学来背得是(小书包)。
齐读(书包)三、学习词语,集中识字。
1.大家都有漂亮的小书包,谁告诉大家你的的书包里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随机出示相应卡片,学完贴到黑板上)(重点词语:铅笔:(1)(示卡片)一起拼拼音,读词,指名读。
(2)认识偏旁竹字头: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前面学过的“竹”字,后来经过了变形就成了“竹字头”(示课件)(3)(出示毛笔)瞧,这是古时候人们写字用的毛笔,它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下面是动物的毛,人们就是根据它的样子创造了笔这个字。
再读“笔”。
(4)除了铅笔、毛笔,你还见过什么笔呢?(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词语,生齐读)钢笔,粉笔,水彩笔,蜡笔,圆珠笔,签字笔。
尺子:(1)(课件出示“尺”字源图片)尺是用来测量物品长度的,在古代,人们多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测量,所以,最早的尺就是人半蹲的样子,以后慢慢演化成现在的尺字。
(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直尺,你都用它来干什么?它除了帮我们把线画直,还能帮助我们测量物品的尺寸,长度,小朋友们以后在数学课中就会学到。
作业本:(1)作:认识新的偏旁“单人旁”。
爸爸妈妈要(工作),我们每天都要写(作业)。
(2)你怎么记住本这个字?(生汇报)板书:加一加2.词语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会读吗?(1)小老师领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开火车读.3.课间操课件出示:转笔刀,转起来,作业本,翻开来,小橡皮,来回擦,小尺子,拉拉直,小笔袋,包起来,小铅笔,站直了。
课件出示配乐儿歌,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读,教师加动作示范读,师生一起加动作读。
四、学习韵文,随文识字1.学习前两句。
这些学习用品我们都叫它文具,是我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每天陪伴着我们的学习。
可真是我们的宝贝呀!(1)我们一起读一读下面的小儿歌(课件出示儿歌前四行)(2)指名读,指导朗读。
2.鲁迅爱书的故事。
同学们,咱们中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作家,叫鲁迅,他不仅爱买书,爱看书,更是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想不想听他的故事?(播放视频)3.我们还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呢?上课时,怎么样?(上课时不要玩玩具,让他们静静得待着。
)下课呢?(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师:就是让他们“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齐读)。
4.学习第四句:(1)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带着这些宝贝早早地来到学校。
(出示“早”)认读,师:太阳刚刚升起地面的时候就是早晨,再读。
(2)早晨来到学校,我们可以干什么呢?是我们的文具陪伴着我们来到学校,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一起读。
(出示: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生齐读。
(3)找字游戏认识“校”这个字生活中经常见到,老师出示两幅图片,看谁先找出这个字。
第一幅图:前面学过的儿歌。
第二幅图:学校名士手册内容。
总结:只要你多留心,生活中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字呢!5.多种方式读儿歌:齐读,男女生合作读,拍手读。
五、推荐绘本小书包里除了这些文具,我们还可以放一些喜欢看的课外书,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推荐一本绘本。
这本书名字叫《小蜡笔头儿》。
有一支黄色的蜡笔,它是小主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画出来了黄色的大鸭梨,它点亮了夜空中美丽的星星。
可是,慢慢地,黄色的蜡笔却变得又小又短,变成了“小蜡笔头儿”。
他被人丢进了垃圾桶,接下来小蜡笔头又去了哪里呢?它的命运又如何呢?回家找来这本书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8 小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组词想象笔袋铅笔转笔刀编儿歌生活识字【评价单】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一、我会认课本、学校、作业、铅笔、尺子小组评价全部正确☆☆☆有1个错误☆☆有2-3个错误☆二、我会在田字格里写字早书刀尺本同位评价正确占格☆书写干净☆横平竖直☆会顿笔☆三、我会填1.“书”共()笔,第二笔是()。
2.“尺”共()笔,第三笔是()。
教师评价全部填写正确☆☆有1-2处错误☆四、我会背背诵课文同位评价正确☆流利☆自然停顿☆【拓展阅读】1.绘本《小蜡笔头儿》2.儿歌转笔刀,转起来,作业本,翻开来,小橡皮,来回擦,小尺子,拉拉直,小笔袋,包起来,小铅笔,站直了。
3. 我的小书包妈妈送我小书包,背在身上多神气。
打开心爱的小书包,一样一样看仔细。
铅笔橡皮转笔刀,越看心里越欢喜。
4.小书包,作用大。
装什么,自己拿。
照课表,准备好。
分类别,看大小。
固定放,容易找。
整理好,才睡觉5.谜语: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
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学上。
6.视频故事:《鲁迅爱书的故事》【教学反思】《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本课,我觉得有以下亮点:一、猜谜语,激发兴趣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开课时,我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书包里的文具等学习用品,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不仅认识这些学习用具,而且学会在生活中自己识字,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多样识字,扎实写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了各种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组词、想象、编儿歌、生活识字、加一加、字理识字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写字环节,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接着范写,再让学生描红临写,最后展示评价,给学生了正面的引导,从孩子们的评价和书写看来,孩子们已经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动静搭配,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为此,我提供给每个学生多样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从谈话介绍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到学习读儿歌,再到课中操,用动作表演儿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能够与儿歌进行完整全方位的接触,既巩固识字,又能有效排除学生们的学习疲劳,可谓一举两得。
四、方法渗透,有效拓展在识字环节,我引导学生交流识字途径,并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教给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在识字时有法可依。
有效的拓展是对教材的开发再利用,本节课中,识字环节我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笔?”,儿歌中拓展“鲁迅爱书的古诗”,课后推荐绘本《小蜡笔头》,更加丰富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这堂课,我对教学设计重新审视,也发现了设计的不足。
一年级的学生说话时用词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完整,针对这点,今后还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学还要追求更严谨,我们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以后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