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原则与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课程重点探究了道路交通控制和管理技术,在简要回顾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实施条件、单个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快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行人与自行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施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与交通信号控制密切相关的一些应用,同时可以掌握一定的控制技能。

1.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道路交通控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掌握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特点,能够规划交通控制线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

2.能够利用前期课程编程、PLC、单片机、制图与该课程的相关知识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方案以及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以讲授、讨论为方式,使学生对道路交通控制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获取新知识的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在道路交通控制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毕业实习等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教材较全面地介绍了道路交通控制的相关知识及实用技术。

1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34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5电路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电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验证电路、设计电路、处理实际线路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对交通流量、路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并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引导交通流量等手段,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仿真研究,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实际交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熟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智能交通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3、研究不同交通流量和路况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表现。

4、分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缓解效果。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配置较高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2、智能交通仿真软件:选用了具体软件名称仿真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交通建模和仿真功能,能够模拟各种交通场景和交通管理策略。

3、操作系统:Windows 10 操作系统。

四、实验原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由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子系统、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等组成。

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路况等信息;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交通参数和特征;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根据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方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诱导子系统通过可变信息标志、导航系统等,为出行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出行建议,引导交通流量合理分布。

智能交通仿真软件通过建立交通模型,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交通流量、路况、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等参数,观察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性能指标的变化。

交通检测实验报告

交通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一雷达测速和人工测速误差分析实验平均相对误差计算公式:其中:为平均误差,为相对误差。

实验原理:雷达测速仪是利用多普勒频率变化技术来测量移动车辆的速度。

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频率。

如此可借由频率的改变数值,计算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

图1 雷达测速原理雷达测速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φ常常不等于0,存在余弦效应,故雷达测速仪测得的车速要比实际车速低。

当φ=0时,误差最小;φ越大测速越低。

为减小余弦效应,应使观察车辆和仪器的夹角尽量小,也就是尽量把测速仪设置在靠近车道的路边。

此外,观测车辆越远离测速仪,所测得速度越接近真实速度。

0.32 34.156 46 0.3560.36 30.252 41 0.3490.29 37.815 50 0.3120.30 36.511 50 0.3580.36 30.252 41 0.3490.31 35.294 46 0.3120.26 42.353 56 0.3270.27 40.724 54 0.3260.37 29.412 39 0.3120.33 33.088 45 0.366平均误差0.3312、速度对比曲线图图1图2图3表4 平均相对误差角度15°45°75°平均误差0.106 0.214 0.3313、分析总结由上面的数据统计表和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同在3米测速时,角度越小,平均相对误差越低。

还可以看出人工测量值要较小于雷达测速仪测出来的值。

所以我们想要测出接近准确值,角度就应该尽量减小。

结论:我们可以根据以上分析,知道在使用雷达测速仪进行速度测量时,应该保持尽量小的角度对目标进行测量,这样才可以保证测量值与真值之间更加接近,增加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不足与改进:我们自己人工测量时,测出的数据不太准确,车辆行驶速度快,眼睛跟不上,可能会有较大误差。

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实验报告

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实验报告

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制和动态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模拟城市交通流的运行情况,分析交通拥堵的产生原因和传播规律,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原理城市交通拥堵动态模型是基于交通流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的。

交通流理论认为,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可以预测交通流的变化趋势。

计算机模拟技术则可以将交通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如道路、车辆、信号灯等)进行数字化建模,并通过模拟计算来再现交通流的运行过程。

四、实验设备与环境(一)硬件设备1、计算机:配置较高的台式计算机,用于运行模拟软件。

2、数据采集设备:包括交通流量监测仪、车速检测仪等,用于采集实际交通数据。

(二)软件环境1、交通模拟软件:选用了专业的交通模拟软件,如 VISSIM、TransModeler 等。

2、数据分析软件:使用了 Excel、SPSS 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五、实验步骤(一)数据采集1、选择城市中的典型路段和交叉口作为观测点,使用交通流量监测仪和车速检测仪等设备,采集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车速和车型等数据。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出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等关键参数。

(二)模型建立1、在交通模拟软件中,根据实际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参数,构建城市交通网络模型。

2、设置车辆的生成规则、行驶规则和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等参数,使模型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城市交通的运行情况。

(三)实验模拟1、运行交通拥堵动态模型,模拟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的交通流运行情况。

2、记录模拟过程中的交通流量、速度、密度和拥堵时长等数据。

(四)结果分析1、对模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绘制交通流量速度曲线、交通流量密度曲线等,分析交通拥堵的产生条件和传播规律。

交通工程交通量调查实验报告

交通工程交通量调查实验报告

交通工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交通*****班姓名:李***学号:U201****指导老师:***目录交通工程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路口转向交通量与车头时距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4)五.注意事项 (4)六.实验安排 (4)七.实验报告 (4)八.实验小结 (9)实验二、交叉口延误与饱和流率调查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要求 (10)三.实验设备 (11)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1)五.实验安排 (12)六.注意事项 (12)七.实验报告 (13)八.实验小结 (15)实验三、公交站通行能力调查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任务 (16)三.实验设备 (16)四.实验要求 (17)五.实验安排 (17)六.实验报告 (17)七.实验小结 (20)实验感想实验一路口转向交通量与车头时距调查一.实验目的1. 掌握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的使用方法。

2. 掌握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了解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4. 了解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二.实验要求1)了解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的设备原理、设备性能特点与技术参数,并在现场调查中掌握其使用方法;2)进行交叉口交通量的分项、分车型调查;3)进行路段和交叉口车头时距的调查;4)通过调查数据计算交通量、车流密度、饱和度等相关指标。

三.实验设备1、设备:Hi-Pro MTC10多功能交通调查仪手持单元、专用数据线、数据处理软件。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现状描述(一)道路资料设计交叉口为某市中心两条主干路新华路(南北向)和金光大道(东西向)的交叉点。

该路口为规则的十字形交叉口,相交道路均为三块板道路。

各向进口道均为两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

各道路的纵坡度为0。

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条件是:新华路和金光大道的标准横断面图如图1所示(两条道路一致)。

周围分布着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明珠大厦等商业设施和明珠礼堂等大型公共娱乐设施,是全市地位最为重要的路口。

图1-1 新华路和金光大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二)交通流参数:表1-1 交叉口早高峰交通量单位:辆由于是城市主干路,车道宽度为3.5,由城市道路分级指标得出限制车速为30km/h,并由此查阅《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得出建议的一条车道理论通行能力为1550辆/h。

(三)现状信号配时现状交叉口采用两相位交通信号控制,各进口道均为一跳直左车道和一条直右车道。

周期长度为60s。

图1-2 信号配时图二、问题分析: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以及其他相关交通参数,利用SYNCHRO交通软件进行交通仿真实验(任务书没有给出的交通流参数,依据具体情况处理)。

以下为synchro 仿真过程:图2-1 问题分析仿真由上图可见,南北进口道直行方向车流交通量大,均超过道路通行能力,延误为70s 以上,排队长度在85米以上,服务水平为E、F级。

因此南北进口通行能力严重不足,需要通过优化配时方案和进行交叉口渠化进行治理。

东西进口交通量相对较少,低于道路通行能力,延误为11s,排队长度为20多米,服务水平为B级,交通状况良好。

图2-2 现状时空图由交叉口时空图可以得出,南北进口道车辆排队现象严重,行车延误大,而东西进口道则交通流较为顺畅,排队车辆很少。

图2-3 交叉口现状图由上图可见该交叉口的主要问题是北进口左转、直行车流交通量太大,排队太长,通行能力供应不足。

其次是南进口道通行能力不足,左转车流延误大。

下表为交叉口现状结果报表表2-1 交叉口现状仿真报表由上表可见,至东西进口的延误大于至南北进口的延误,主要是南北进口交通不畅所致。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一二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一二

实验一、交叉口信号模拟控制一、实验内容具有公交优先通行的十字交叉口交通信号模拟控制。

利用单片机开发系统,控制十二个发光二极管(每个路口红、黄、绿)燃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在有公交车到达时,两路交通信号为全红,以便使公交车优先通过。

假定公交车通过路口的时间为10秒,急救车通过后,交通灯恢复中断前状态。

本实验以单脉冲‘’为中断申请,表示有公交车到达。

二、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系统中I/O接口扩展及外部中断的方法;2、学习交叉口交通信号模拟控制的实现方法。

三、实验电路四、实验说明1、交叉口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方案,周期长度为60秒,南北绿灯30秒,黄灯3秒;东西绿灯24秒,黄灯3秒。

2、各LED发光二极管共阳极,但各发光二极管阴极接有与非门,因而使其点亮应使相应位置为高电平。

3、中断处理程序的应用,最主要的地方是如何保护进入中断前的状态,使得中断程序执行完毕后能回到交通灯中断前的状态,使得中断程序执行完毕后能回到交通中断前的状态。

要保护的地方,除了累加器ACC、标志寄存器PSW外,还要注意:第一:主程序中的延时程序和中断程序中的延时不能混用,本实验中,主程序延时有的寄存器和中断延时用的寄存器应不相同。

第二:主程序中每执行一步经74LS273的端口输出数据的操作时,要先将所输出的数据保存到一个单元中。

因为进入中断程序也要执行往74LS273端口输出数据的操作,中断返回时如果没有恢复中断前74LS273端所锁存的数据,则显示往往出错,回不到中断前状态。

还要注意一点,主程序中往端口输出数据操作要先保存再输出,例如可采用如下操作:MOV A,#0CHMOV 20H,AMOVX @R1,A ;R1存储内容为LS273的片选地址的低八位值五、接线方法74LS273(U4)的输出,011-018接发光二极管L1-L8,CS2端接I/O译码的08-0F,另一片74LS273(U5)的021-024接发光二极管L9-L12,,CS3端接I/O译码的10-17端。

实验五交通灯控制

实验五交通灯控制
*
操作规则实现电路
功能:根据交通红绿灯控制器的功能要求,确定不同工作状态下计时器的计数值。可用8位计数器来实现定时计数。
正常运行时,计数器按照规定的定时要求加1计数;若要人工放行某方向,只要使计时器运行到该放行状态的最后一刻时,计时器保持此时的计数值,使红绿灯信号生成器暂停状态的转移即可。
*
再按下键2,表示欲人工放行B方向,则相应LED有显示;同时两个方向的红绿灯按正常运行规律自动切换,当运行到放行B方向时,则保持放行该方向。
再按下键3,表示清除人工方向的控制,则交通灯开始自动转换红黄绿灯的状态。
3
2
1
4
*
1
2
3
4
5
6
预习时请画出其状态转移图。
*
设计方案的选择
01
图文混合设计方法:先将电路划分为几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由Verilog HDL语言描述实现,然后生成逻辑符号,顶层文件采用图形文件来实现。
02
纯文本描述方法:每个子模块和顶层电路的连接关系都采用Verilog HDL语言描述实现,对子模块的调用采用模块元件例化的方法。
起始状态的选择
采用log2N个触发器来表示这N个状态 采用N个触发器来表示这N个状态——称为一位热码状态机编码(One-Hot State Machine Encoding)。
状态编码
采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基于状态机的设计,就是在时钟信号的触发下,完成两项任务: 用case或if-else语句描述出状态的转移; 描述状态机的输出信号。
在线校验
下载后,仔细观察:红绿灯应按设定的时间规律自动切换,D1~D8八个LED分别对应的是:A方向的红黄绿,B方向的红黄绿,A方向的放行状态,B方向的放行状态。

模拟交通灯实验报告

模拟交通灯实验报告

模拟交通灯实验报告模拟交通灯实验报告引言:交通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交通信号灯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交通秩序和减少交通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交通灯实验,研究交通灯的工作原理和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效果,以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交通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原理,探究交通灯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效果以及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 电脑模拟软件- 交通灯模拟装置2. 实验方法:- 设定不同的交通流量条件,模拟不同的交通灯工作模式;- 观察并记录交通灯在不同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和交通流量情况;- 分析交通灯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效果。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过程:- 首先,我们设置了一个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条件,模拟交通灯的工作。

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交通灯会自动切换不同的信号灯状态,包括红灯、绿灯和黄灯。

- 其次,我们调整了交通灯的周期时长和绿灯时间长度,观察交通流量的变化和交通灯的工作效果。

- 最后,我们分析了不同交通灯工作模式下的交通流量情况,并对交通灯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

2. 实验结果:- 在高峰时段,交通灯的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交通流量控制作用。

绿灯时,交通流量明显增加,车辆通行速度加快,而红灯时,车辆停止通行,交通流量减少。

- 调整交通灯的周期时长和绿灯时间长度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效果有显著影响。

周期时长过长会导致车辆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交通拥堵;而周期时长过短会导致交通流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 合理调整绿灯时间长度可以有效平衡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实验讨论与结论1. 实验讨论:- 交通灯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交通灯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合理调整交通灯的周期时长和绿灯时间长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平衡交通流量,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标准)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标准)

交通管理与控制一、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课程负责人:李淑庆二、学时与学分:48+8学时,3学分三、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交通工程等专业四、课程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三版)杨佩昆吴兵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五、参考资料:1、《道路交通控制工程》荆便顺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2、《高速公路系统控制方法》刘伟铭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六、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属必修课。

开设本课程是为了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以达到交通运输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经济的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任务在于系统培养学生的交通组织能力、交通管理能力、交通控制能力,能对点、线、面交通进行组织、管理、控制的分析研究,以及设计与施工。

八、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的问题,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我国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3、掌握交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4、熟悉交通管理与控制及ITS的硬件设施,如各种标志和标线、信号控制机、信号显示器、各种交通数据检测器、信号传输设备、可变情报标志、部分通讯设备等的功能、结构性能及制造;5、熟悉交通管理与控制的软件系统,如交通模拟软件、交通控制软件。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1、全局性管理与局部性管理大区域的交通系统管理(如一个大城市)与小区域的交通管理(如某交叉口),包括交通法规、车辆检验、道路管理等2、行车管理车速管理、车道管理、禁行管理、交通组织管理3、步行管理行人交通特性、行人通行系统、行人过街设施、行人交通管理4、停车管理静态交通系统、停车站场规划设计与交通组织5、平面交叉口管理标志交叉口管理、交通渠化、优先通行管理、公共交通管理、自行车交通管理6、优先通行管理优先通行对象、优先通行管理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定义、分类、功能、材料、设计与安装8、交通信号控制概论交通系统控制方法与原理、(点、线、面)控概念9、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相位设计、单点定时、单点感应、信号配时参数与设计10、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车流离散性、线控参数、相位差、协调优化11、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方式与结构、离线面控系统、在线面控系统12、高速干道交通控制高速公路拥挤与延误、高速主线控制、匝道控制、通道控制、系统控制13、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概念概念与主要内容、介绍几种主要智能交通系统方法与应用14、交通监控及智能运输系统设备简介介绍主要硬件设备十、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运筹学》、《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总论》、《交通调查与分析》、《电工电子技术》等。

交通调查实验报告(3篇)

交通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现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交通调查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交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城市交通现状,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交通量调查:通过对道路上车流量、车速、车型等数据的采集,分析交通流量分布规律。

2. 交通设施调查:调查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评估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3. 交通秩序调查: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分析交通秩序状况。

四、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我国某城市主要道路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实验方法1. 交通量调查:采用人工计数法,由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计数,并记录车型、车速等信息。

2. 交通设施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对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进行拍照记录,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3. 交通秩序调查:采用现场观察法,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记录违规现象。

六、实验过程1. 交通量调查:实验小组在实验地点设立调查点,对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计数,并记录车型、车速等信息。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确保数据准确。

2. 交通设施调查:实验小组对道路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等设施进行拍照记录,并分析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观察设施的损坏程度和设置位置。

3. 交通秩序调查:实验小组观察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记录违规现象。

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影响交通秩序。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通量调查结果:通过对道路上车流量、车速、车型等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交通高峰时段,车流量明显增加,车速降低。

实验6交叉口信号相位配时调查

实验6交叉口信号相位配时调查
2.计算南北、东西方向的绿信比。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或自己通过本次实验的收获等。)
2.调查时间:选择气候良好时间即可。
实验设备及器材
秒表、记录纸、笔等。
实验内容及流程
1.进行安全教育、调查方法等的培训,拟定调查方案。
2.调查方法:观察某固定周期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分别记录各个相位的红、绿、黄色灯的时间,以及总的信号周期时间。
问题
(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指导教师批阅、签字:
实验报告册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学实验实验项目:交叉口信号相位及配时调查
实验时间:2013年12月日指导老师:王丽
一、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对交叉口的信号相位及配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资料掌握信号相位及配时的规律,为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等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或相关知识
1.调查对象:某固定周期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相位及配时情况。
二、原始数据或信息记录
交叉口信号相位及配时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年月日 星期:天气:
调查地点:路路交叉口 调查时间:~
相位时间
绿灯
黄灯
红灯
信号周期时间
一(南北直行)
二(南北左转)
三(东西直行)
四(东西左转)
三、实验报告
数据或信息处理及实验结果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1.画出信号运行相位图及信号配பைடு நூலகம்图。(参考课本213页图)

交通信号控制实验报告

交通信号控制实验报告

交通信号控制实验报告交通信号控制实验报告一、引言交通信号控制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信号灯设置和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次交通信号控制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交通信号控制的过程,探究不同信号灯设置对交通流量和交通延误的影响,并分析其优缺点,为实际交通信号的设置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我们使用了一个交通信号控制模拟器,该模拟器可以模拟不同路口的交通流量和信号灯控制。

2. 实验步骤(1)选择不同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

(2)设置不同的信号灯控制方案,包括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

(3)观察和记录交通流量、延误时间等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信号灯控制方案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 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信号灯控制措施。

我们设置了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两种方案进行对比。

(1)定时控制在定时控制方案中,信号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切换。

我们发现,在高峰时段,定时控制的交通流量较大,容易出现拥堵现象,导致交通延误时间增加。

(2)感应控制在感应控制方案中,交通信号根据交通流量的实时变化进行调整。

我们发现,感应控制能够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灵活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延误时间。

2. 低峰时段在低峰时段,交通流量相对较小,我们设置了两种不同的信号灯控制方案进行对比。

(1)定时控制在低峰时段,定时控制方案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交通流畅,但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2)感应控制在低峰时段,感应控制方案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交通效率。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的优缺点定时控制方案简单易行,但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进行调整,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和延误。

交通灯模拟控制plc实验报告

交通灯模拟控制plc实验报告

交通灯模拟控制plc实验报告交通灯模拟控制PLC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与目的交通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设施,安全的交通灯控制是保障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的重要保障。

本实验是以PLC控制器为核心设计的交通灯模拟控制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学习PLC的基础知识,了解PLC在交通灯控制中的运用方式,掌握常用的PLC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1.交通灯控制方式通常情况下,交通灯主要采用三种控制方式:定时控制、信号协调控制和应急控制。

其中,定时控制是指交通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交替控制,适用于交通量少、时间规律的路段;信号协调控制是基于交通流量实时监测和协调控制交通灯,以提高交通能力和效率,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较为复杂的路段,如城市繁忙路口、高速公路入口等;应急控制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强制交通灯进行跳闸或其他应急控制方法,以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2.PLC控制原理PLC,全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PLC可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对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传感器等设备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精度。

在交通灯控制中,PLC主要通过接收来自传感器等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和内部程序自动判断下一步操作,并通过控制输出口控制交通灯的开关状态,以实现交通灯的自动控制。

三、实验器材PLC控制器、交通灯模拟器、计算机、连线电缆等。

四、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PLC控制程序采用三段式控制方式,分别为红灯亮、倒计时、绿灯亮,时间周期均为10秒。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PLC控制器与计算机通过连线电缆连接,使得PLC控制器能够接收计算机传来的控制程序。

2.将模拟交通灯的控制线路连接至PLC控制器的输入口,将交通灯的灯泡接到PLC输出口;3.在计算机上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三段式控制方式,并将程序加载至PLC控制器;4.打开PLC控制程序,通过模拟交通灯的测试,验证PLC 控制程序的正确性;5.在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设备,并将连线电缆拔出。

交通流理论实验报告(3篇)

交通流理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交通流理论中的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验证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辆流动规律,分析车辆速度、密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优化交通控制策略以减少交通拥堵。

二、实验原理1. 基本图方法:基本图方法将交通流分为自由流和拥挤流两种状态。

在自由流状态下,车辆以最大速度行驶;在拥挤流状态下,车辆速度降低,密度增加。

2. 三相交通流理论:三相交通流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Kerner提出,将交通流分为三个状态:自由流、缓行流和拥堵流。

不同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密度和流量存在复杂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元胞自动机模拟软件、交通流数据集、绘图工具。

2. 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连接。

四、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收集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辆速度、密度和流量数据。

2. 基本图方法模拟:-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拟软件建立交通流模型。

- 设置初始条件,包括道路长度、车辆数量、速度等。

- 运行模型,观察并记录车辆速度、密度和流量变化。

3. 三相交通流理论模拟:- 在基本图方法模拟的基础上,引入三相交通流理论的相关参数。

- 运行模型,观察并记录车辆在不同状态下的速度、密度和流量变化。

4. 数据分析与比较:- 对比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模拟结果。

- 分析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车辆流动规律。

- 探讨优化交通控制策略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图方法模拟结果:- 在自由流状态下,车辆以最大速度行驶,流量较高。

- 在拥挤流状态下,车辆速度降低,密度增加,流量降低。

2. 三相交通流理论模拟结果:- 在自由流状态下,车辆以最大速度行驶,流量较高。

- 在缓行流状态下,车辆速度降低,密度增加,流量降低。

- 在拥堵流状态下,车辆速度进一步降低,密度增加,流量极低。

3. 数据分析与比较:- 与基本图方法相比,三相交通流理论更准确地描述了交通流状态的变化。

- 三相交通流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交通拥堵现象,为优化交通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plc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

plc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

plc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PLC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设计和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通过实验,我们测试了PLC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可行性,并对系统进行了性能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PLC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效率,确保交通安全。

1. 引言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引导车辆和行人,保障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传统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通常采用计时器或者电控系统,但这些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灵活调整、维护成本高等。

而PLC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可靠性强、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验证其在交通管理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2. 实验目的(1)了解PL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设计并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3)测试PLC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性能,并对系统进行评估。

3. 实验内容(1)PLC控制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和搭建;(2)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不同情况下的控制实验,如车辆流量大、行人过街等;(3)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如响应速度、稳定性等。

4.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包括PLC控制器、交通信号灯等设备;(2)编写PLC程序,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3)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PLC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在不同情况下,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信号灯,提高交通效率,确保交通安全。

实验数据显示,PLC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因此,PLC技术在交通信号灯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PLC技术在交通信号灯控制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PLC控制交通信号灯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效率,确保交通安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指导老师马新露学院交通运输年级2012 级专业及班级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二班学生姓名苏斌学号631205090218 学生姓名李寰宇学号631205090219 学生姓名彭勇学号631205090226 学生姓名田飞学号631205090230 学生姓名罗佳学号631205090233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1 学期图1 调研路段百度地图二、调研项目1、交通渠化方式;2、记录各个道路进入交叉口的交通量;3、记录交叉口各进口的配时;4、观察交叉口存在的交通问题;5、应用调查数据进行仿真以及交叉口配时改进。

三、调查人员分布图2 调研人员分布图实验分析结果(含数据、图表整理):1、交通渠化方式丹回路的右转车辆进入南滨路有三角形的导流岛;丹龙南路的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的控制。

图3 交叉口导流岛图4 丹龙南路右转车辆不受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有导流岛,丹回路的右转车辆可以直接经过渠化出的右转车道实施右转。

在丹龙南路可以直接避让行人右转,不受信号灯控制。

对右转车辆的渠化可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缩短车流通过交叉口的时间。

2、交通流量调查结果北进口(丹回路)南进口(丹龙南路)东进口(兰花路)西进口(南滨路)行车左转直行右转左转直行右转左转直行右转左转直行右转方向图5 交叉口流量统计图表由统计的结果看西进口(南滨路)右转车辆最多,结合地图知右转车辆进入的丹龙南路附近是美堤雅城,是居民区。

由此推断此时右转车辆进入丹龙南路后会减速进入小区,这将会导致交叉口的通行时间长。

3、现有交叉口配时图6 现有交通配时表4、现存交叉口问题丹龙南路右转不受信号灯控制,而有些车辆不知道而占用了右转车道导致右转车道阻塞;或者有直行车辆占用了右转车道,使得右转车辆不能快速离开交叉口。

流量533 595 112 471 504 279 220 351 351 97 334 500图7 交叉口右转车道被占有直行车辆即将到达停车线时为了快速通过交叉口就进行超车,但是在到达停车线时遇到红灯;此时就造车一车道两辆车并存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邻近的右转车道也被占用,这有会导致右转车辆的行车受阻。

智能交通实验报告心得(3篇)

智能交通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逐渐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项智能交通实验,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学习,我对智能交通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原理、组成、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实施步骤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智能交通系统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将计算机、通信、控制、传感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实现交通管理、监控、服务、应急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

2.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智能交通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1)传感器技术:用于采集车辆、行人、道路等交通信息,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2)通信技术:实现车辆、道路、交通管理中心的实时信息交互。

(3)控制技术:对交通信号灯、车辆、行人等进行实时控制,确保交通秩序。

(4)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 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场景(1)智能交通信号灯: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智能停车场:通过车位感应、车牌识别等技术,实现停车场智能化管理。

(3)智能导航:为驾驶者提供实时路况、最优路线等信息,减少拥堵。

(4)智能交通执法:利用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等技术,提高执法效率。

4. 实验操作与调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实现了以下功能:(1)实时采集交通信息,包括车辆速度、车流量、道路状况等。

(2)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

(3)实现智能导航,为驾驶者提供最优路线。

(4)通过视频监控,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三、实验心得1.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智能交通系统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的显著优势。

交通管理与控制 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等四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条件下,如何科学地采取基于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营效能与安全,维护交通秩序,促进交通系统公平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交通管理的内容、设施、交通控制的原理、技术及设备,使学生能够掌握国内国际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应用情况,为具备卓越工程师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精神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面向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

3.课程基本要求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对相关软件系统的操作使用,能够根据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的信号配时原理与配时流程进行配时,能够进行交通效益指标计算和比较分析;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4.课程基本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第一讲课程导论、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第1单元本课程基本要求1.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2.课程性质与特点3.课程目的与任务4.课程总体安排5.课程学习方式6.课程主要框架7.课程主要内容第2单元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1.什么是交通管理2.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3.如何进行交通管理第二讲交通法规、交通行政管理与秩序管理第1单元交通法规管理1.交通管理法规的概念与基本内容2.国外交通法规举例3.我国最重要的两部交通法规4.交通管理法规体系框架第2单元交通行政管理1.驾驶人管理与酒后驾车问题2.车辆管理、交通业务管理与管理队伍第3单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1.安全现状2.影响安全因素3.安全管理主要对策第4单元交通秩序管理1.通行秩序管理2.道路使用管理3.交通秩序管理设施4.高速公路通行秩序管理第三讲行车与停车管理第1单元行车管理1.车速管理2.车道管理3.禁行管理第2单元停车管理1.行车与停车的关系2.城市停车需求特点与供需矛盾3.停车设施的分类4.停车管理策略与方法第四讲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第1单元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概述1.路网规划交叉口类型•分类•类型选择2.无信号平面交叉口类型•全无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3.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特征•几何特征•交通特征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管理原则第2单元主路优先控制平面交叉口管理方法•通行规则•停车让行•减速让行第3单元环形交叉口交通管理方法1.车辆通行特征2.交通管理要点第五讲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管理第1单元步行交通管理方法1.国内外城市慢行交通现状与发展2.行人交通特征3.行人过街设施的种类与选型4.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设计与控制第2单元自行车交通管理方法1.自行车交通流特征2.自行车交通设施3.自行车交通信号第六讲交通组织优化与交通拥挤管理第1单元交通组织优化1.概念2.思路3.原则4.常用措施第2单元交通拥挤管理1.概念2.指标3.城市交通拥挤特征4.拥挤管理对策第七讲特殊事件交通管理第1单元特殊事件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2.分类第2单元特殊事件的交通影响及管理1.突发性事件2.计划性事件3.管理流程第八讲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第1单元交通系统管理1.交通系统管理内涵2.交通系统管理措施3.交通系统实施理念4.交通系统管理过程第2单元交通需求管理1.交通需求管理内涵2.交通需求管理策略3.交通需求管理措施4. 交通需求管理实施第九讲交通信号控制概述及信号交叉口车流特征第1单元交通控制与交通信号概述1.交通控制概述2.交通信号概述3.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发展与展望4.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依据5.交通信号灯控制分类第2单元信号控制交叉口车流运行特征1.相关概念2.交通运行的关键问题——左转车流管理3.绿灯期间车流特征(绿初、绿中、绿末)4.饱和车头视距的确定5.流量图式及相关概念第十讲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受阻特点与供需分析第1单元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受阻特点1.延误类型2.信控延误第2单元信号控制交叉口供需分析1.需求分析2.供应分析第十一讲单点定时信号控制第1单元定时信号控制配时设计方法1.前提2.依据3.参数计算公式4.配时参数计算方法的讨论5.关于饱和度的讨论6.设计方法小结第十二讲单点感应信号控制、公交优先控制第1单元单点感应信号控制1.感应信号控制原理2.环形交叉口信号灯控制3.信号控制交通效益指标第2单元公交优先控制1.基本概念和作用2.分类3.发展演变和研究问题4.案例分析5.公交优先控制原理和方法6.需要研究的问题第十三讲干线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第1单元定时式联动控制1.基本概念2.控制目标3.需要的数据资料4.定时联动控制协调方式5.提高控制效益的辅助措施第2单元感应式联动控制1.基本概念2.感应联动控制类型3.计算机线控系统4.联动控制选用依据第十四讲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第1单元区域交通信号控制1.基本概念2.分类3.三代控制系统特点4. 四种典型的区域控制系统第1单元上海SCATS控制系统简介1.SCATS系统的功能与结构2.系统的控制功能3.SCATS系统统计及其他功能4.上海目前应用SCATS系统情况第十五讲交通诱导系统、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第1单元交通诱导系统1.概述2.结构框架第2单元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1.快速道路交通管理2.快速道路交通控制第十六讲学生论文交流与评析实验教学内容第十七讲实验:交通信号控制仿真分析第1单元VISSIM软件使用方法概述第2单元实验内容1.平面交叉口不同控制方法比较分析2.平面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信号配时3.快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分析5.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6.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1、实验预习对实验内容设计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对相关仿真软件进行基本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4 4 1 1 0 4班
学号:44110423号
学生姓名:韩宇
指导教师:宋现敏
新民大街干道交通协调控制设计
1新民大街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设计目的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承担者,主干道上的交叉口成为干道交通通行能力的瓶颈,将干道上
若干交叉口实现联动控制,可以大幅度提高干道通行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全面掌握交叉口信号配时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方法,以新民大街沿线主要交叉口为控制对象,在前期的交通量数据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交叉口信号控制最优方案,并针对新民大街干道交通信号制定协调控制方案。

通过课程设计的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VISSIM仿真软件的应用。

1.2设计意义
对新民大街各个交叉口进行协调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车辆停留及等待时间,提高道路设施综合效益,更好的优化现有的交通信号控制状况。

新民大街是长春的主要干道,交通量非常大,沿线分布有学校,饭店,宾馆,企事业单位等。

高峰时段比较容易出现交通拥堵车辆延误时间长的现象。

另外,车辆行驶的连续性严重影响着交通畅通及行车速度,对该段路程设置干线协调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通过前期交通调查与分析实习对各个交叉口交通量及其他数据进行了精确统计,从而进行信号配时的优化及线控,以期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减小道路拥挤程度,最大可能的增大绿波带宽度。

2单个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
2.1各交叉口现状信号配时
各交叉口现有配时方案
2.2优化配时参数计算
2.1.1饱和流量的确定
饱和流量的定义是:在一次连续的绿灯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止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

饱和流量由实测平均基本饱和流量乘以影响因素校正系数估算得到,由于调查数据有
限,本文中只考虑车道宽度对饱和流量的影响。

即:
式中:St ---- 进口车道的估算饱和流量,pcu/h
S hi ——第i 条进口道基本饱和流量,pcu/h
----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车道宽度校正系数f w
:
f
w
=1
f w =0.4( w -0.5) f w 二 0.05(w 16.5)
经计算得到各个路口各车道饱和流量如表 2-1-1:
表 2-1-1
2.1.2各个交叉口最佳周期时间的计算
各个交叉口现状交通量如表2-1-2
表 2-1-2
3.0 EWE 3.5 2.7 _ w ::
3.0
1-Y
式中: C 0——最佳周期时长,s
L----- 一个周期内全部关键车流的总绿灯损失时间, s
Y------
全部关键车流的流量比总和
(2)信号损失时间L 按下式计算:
L* (L + I-A)k
k
式中:L i ---- 第i 相位得到启动损失时间,实测为3s 左右
A------ 黄灯时间,定为2s I ——
绿灯间隔时间,本例中取4s
K------
一个周期中的绿灯间隔数
j#
s s
式中:Y —— 组成周期的全部信号相位的各个最大流量比之和
J —— 一个周期内的相位数
y j ,y j ---第j 相位的流量比
经计算各路口流量比如下:
1 5L +5 (1)交叉口优化后信号周期时长按下式计算:
C 。

二 一5
(3)流量比总和按下式计算:
丫,max"/,……]=[(9),(乌……]
0.9
惠民路0.59 0.2 0.79
义和路0.63 0.14 0.77
隆礼路同光路清华路惠民路义和路
115s 128s 135s 110s 100s "
2.2各交叉口优化后配时方案
各交叉口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
式中:C------各交叉口周期时长
L——各交叉口总损失时间
计算得各交叉口有效绿灯时间分别为:
隆礼路:南北相位:63s 东西相位:39s
同光路:南北相位:79s 东西相位:37s
清华路:南北相位:95s 东西相位:28s
惠民路:南北相位:81s 东西相位:17s
义和路:南北相位:63 s 东西相位:14s
g e j
各交叉口各相位绿信比按下式计算:
各交叉口绿信比经计算分别为:
隆礼路南北相位:’1 =0.55,东西相位:\ = 0.34
同光路南北相位:=0.62,东西相位:工』0.29
清华路南北相位:■3 =0.7 ,东西相位:=0.21
惠民路南北相位:'4 = 0- 74,东西相位:'4 = 0.16
义和路南北相位:1=0.63,东西相位:'5 =0.14 各信号交叉口显示绿灯时间按下式计算:
G = g e - I L R全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