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账务处理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是什么?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带息票据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票据规定的利息率支付自票据生效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的票据。
在贴现业务中,贴现企业将票据向贴现银行贴现获取资金,贴现银行则获得票据,收取贴现利息,并向贴现企业支付资金。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财务费用(票面利息-贴现利息)
应收票据(面值)
带息票据贴现计算公式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提前贴现)=应收票据面值-贴现息
贴现息=应收票据面值×(票据到期天数/360)×贴现率
例:一张汇票票面价值100万,出票日期2月1日,4月1日到期。
要求计算贴息和贴现净额。
持票人于3月2日到银行进行贴现,贴现率为12%。
贴现息=100×(30/360)×12%=1万
贴现净值=100-1=99万。
实例解析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如因付款人到期无力支付票款,企业在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
票,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60096.5 贷:应收票据 160096.5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同时,对 10月末计提的利息,不再计提,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在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并计提销项税额。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实例解析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带息票据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 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票据规定的利息率支付自票据生效日起至票 据到期日止的利息的票据。 在会计实务中,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提供 劳务等过程中收到的商业汇票应该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具 体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例】某企业售给外地客户甲产品一批,价税合计 150320元,该产品 适用 17%的增值税税率,并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 7800元,运输公司将 发票直 接开给客户,并通过企业将运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该客户在收 到货物后,于 7 月 15日签发并承兑了一份票面金额 158120元的带息商 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 注明年利率为 6%,期限为 3 个月。请问,企业对 该带息票据在税收、财务上应如何处理?如果企业在 8 月 1 日进行贴 现,又将如何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 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在收到票据时,应作 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票据 158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128478.63
三种情形下的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您千万别用错了!

三种情形下的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您千万别⽤错了!导语在企业的⽣产经营中,因资⾦周转需要通常会将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提前到银⾏等⾦融机构办理贴现。
在实务中,由于应收票据有⽆利息、票据贴现时是否附追索权等具体情形不同,导致很多纳税⼈在会计处理时发⽣了错误。
今天,⼩编就结合《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第六条规定,为您讲讲三种情形下的票据贴现会计处理。
情形⼀、有息附追索权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案例1.因货款结算,甲船舶⼯业制造有限公司于6⽉1⽇收到⼄远洋运输公司⽀付的⼀张承兑汇票,该票据180天到期,年利率为10%,⾯额50万元,甲公司于8⽉30⽇向银⾏申请贴现,银⾏年贴现率为12%,贴现⽅式为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11⽉28⽇票据到期,当出票⼈⼄远洋运输公司能够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或⽆法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甲公司在相应情形下,如何计算贴现利息以及账务处理呢? 计算过程:(1)票据到期值=票⾯额×(1+利率×票据时间)=500000×(1+10%×180天/360天)=525000(元)(2)贴现天数=8⽉30⽇⾄11⽉28⽇=90(天)(3)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间= 525000×12%×90天/360天= 15750(元)(4)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525000- 15750=509250(元)(5)利息收⼊=票据贴现所得-票⾯额=509250-500000=9250(元)会计分录:(1)8⽉30⽇贴现时:借:银⾏存款509250贷:短期借款500000财务费⽤——利息9250(2)11⽉28⽇票据到期,当出票⼈⼄公司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500000贷:应收票据500000(3)11⽉28⽇票据到期,如出票⼈⼄公司未能按期⽀付票据的本⾦和利息,拖⽋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存款偿付给贴现银⾏。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
首先,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票据的面额、贴现利率和贴
现期限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贴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贴现利息
= 票据面额× 贴现利率× 贴现期限。
贴现利息是根据票据的未
来现金流量在当前时点的折现值来计算的,这也是贴现的基本原理。
其次,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一般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在票据
贴现时,将票据面额与贴现利息分开列示,形成贴现利息的应收账款。
其次,按照实际发生的贴现利息金额,将其确认为利息收入或
利息支出。
最后,在票据到期时,将贴现利息与票据面额合并,作
为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进行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也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的会计政策来进行核算和
处理。
综上所述,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涉及到贴现利息的计
算和会计处理两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合
理的核算和处理。
财会实操-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1、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Leabharlann 2、拿到银行贴现时: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企业会计核算的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收到的,尚未去承兑的票据,包括企业收到的商业承兑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
例如,2008年5月2日,企业持所收取的出票日期为3月23日、期限为6个月、面值为110000元的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一张到银行贴现,银行年贴现率为5%。
如果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款划回。
此时,贴现企业应按所付票据本息转作“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请贴现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贴现企业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财会实操-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关于承兑汇票贴现费用的问题如下:
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请求汇票贴现时,贴现人会依据汇票贴现率收取定额贴息。贴现利息与承兑汇票票面金额的份额即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
承兑汇票贴现利息分两种情况:
不带息票据贴现。贴现利息=票据面值x贴现率x贴现期。带息票据的贴现。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0。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但是也还要看实际情况。
票据种类有哪些?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由自己或指示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即某些可以代替现金流通的有价证券。包括汇票、本票、支票、提单、存单、股票、债券等等。
[最新知识]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
![[最新知识]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https://img.taocdn.com/s3/m/f68136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3.png)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内容。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
票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按期支付票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付给贴现银行。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
其他应收款-某单位
贷:银行存款
同时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某单位
贷:应收票据
票据贴现名词解释票据贴现是对持票人来说,贴现是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获得流动性的行为,这样可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资本,而对银行或贴现公司来说,贴现是与商业信用结合的放款业务。
票据的所有权人是银行。
在实际业务当中,存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远期资金支付票据,拿到这类票据的商家要按照票面上标准的时间(通常为远期,比如三个月后的某天)才能拿到资金,在此情况下,商家以该票据向银行贴现,以少收取部分票面金额为代价,换取即时兑换为资金,这类行为就是贴现。
比如,票面金额10000,期限三个月,即三个月后可以拿到10000,如果现在和银行贴现,那么只能拿到9600左右。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会计分录也就两个步骤,一个说的是贴现,一个说的是票据到期,写起来很容易,但不是用背诵就能快速掌握,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记忆的压力,能够用一些技巧就能搞定的东西,为何不用呢,更多有关票据贴现的知识就在我们官网。
票据贴现的概念、贴现要求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票据贴现的概念、贴现要求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https://img.taocdn.com/s3/m/b4587f2e3968011ca3009180.png)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票据贴现的概念、贴现要求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1、票据贴现的概念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贴现”就是指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要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价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
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当票据到期,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时,银行有权向贴现企业索要票款。
2、票据贴现条件和单据要求
(1)、申请票据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办理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2)、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3)、在申请贴现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开立存款帐户。
(2)、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金融机构申请贴现时,须提交的单据:
持票人申请贴现时,须提交下述四项单据:
1)贴现申请书,
2)经其背书的未到期商业汇票,
3)持票人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4)表明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商品交易。
带息票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

带息票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带息票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在收到票据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详情见正文。
【例】某企业售给外地客户甲产品一批,价税合计150320元,该产品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并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7800元,运输公司将发票直接开给客户,并通过企业将运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该客户在收到货物后,于7月15日签发并承兑了一份票面金额158120元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注明年利率为6%,期限为3个月。
请问,企业对该带息票据在税收、财务上应如何处理?如果企业在8月1日进行贴现,又将如何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在收到票据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158120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7800在7月、8月、9月末,按承兑汇票票面价值和注明的利率分别计提当期利息元、元和元。
同时,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因此,对各期计提的利息应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并按计提税金后的余额作为利息收入。
企业7月末提取的应收利息元,应计提销项税金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月、9月末的账务处理与7月相同。
如8月1日,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经与银行协商,贴现率为年利率8%,则企业贴现利息=(158120+158120×6%÷12×3)×(8%÷12)×=(元);实际应收银行款项=158120+158120×6%÷12×=(元)。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如汇票、支票等)出售给银行或金融机构,从而提前获得现金。
在进行票据贴现时,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在进行票据贴现后如何计算和记录这笔利息费用,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计算票据贴现利息的数额,二是如何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这笔费用。
计算票据贴现利息的数额。
票据贴现利息是企业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支付的费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贴现利息,即银行或金融机构从票据贴现金额中扣除的利息费用;二是到期息,即企业在票据到期时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
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金额× 贴现利率× 贴现期限贴现金额是指票据贴现时的金额,贴现利率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收取的贴现利率,贴现期限是指票据贴现到期的期限。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贴现条件和协议来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
如何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票据贴现利息。
在进行票据贴现后,企业需要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这笔费用,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般来说,企业在票据贴现时需要同时记录两笔会计凭证:一是票据贴现的交易凭证,记录票据贴现的金额和相关费用;二是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凭证,记录由于票据贴现而支付的利息费用。
具体的会计处理步骤如下:1. 在进行票据贴现时,应当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利率和贴现期限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并将其作为贴现费用计入成本或费用。
2. 在会计记录中,应当将贴现金额及相关费用借记至银行账户,贷记至票据或其他应收账款账户,在贷方列明贴现利息等贴现费用的账户。
3. 当票据到期时,应当根据贴现利息的数额支付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并将利息费用确认为费用支出或成本支出。
通过以上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正确地记录和处理票据贴现利息,从而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承兑汇票贴现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借:银行存款 150493.75 财务费用 756.25 贷:应收票据 151250 教材的会计处理是错误的,正确的会计业务处理为: 1、收到应收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150000 贷:应收帐款等科目 2、贴现时,应冲减的财务费用=贴现净额-票据面值 =150493.75-150000=493.75。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50493.75 贷:应收票据 150000 财务费用 493.75 假设该企业是在 7 月 1 日将该票据向银行贴现,则会计业务处理如 下:
魏
第3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承兑汇票贴现
4、贴现日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50216.46
解析: 1、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150000 贷:应收帐款等科目 2、6 月 30 日计提利息=150000*5%*15/360=312.50 借:应收票据 312.50 贷:财务费用 312.50 3、贴现到期价值=150000*(1+5%*60/360)=151250 贴现期=60-19=41 贴现利息=151250*6%*41/360=1033.54 贴现净额=151250-1033.54=150216.46 贴现日应计的财务费用=150312.50-150216.46=96.04
魏
财务费用 96.04 贷:应收票据 150312.50 习题集没有正确答案选项。习题集原答案是(贴现期 40 天): 借:银行存款 150241.67 财务费用 70.83 贷:应收票据 150312.50 二.教材例题。5 月 7 日面值为 150000 元,利率为 5%,60 天到期 的应收票据,6 月 6 日将该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 6%,则该企业的` 会计处理如下: 票据持有天数 30 天,贴现期=60-30=30(天);贴现利息 =151250*6%*30/360=756.25;贴现净额=151250-756.25=150493.75;有 关会计处理如下:
票据贴现业务税务与会计处理详解

票据贴现业务税务与会计处理详解你知道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吗?小编为大家分享非常实用的票据贴现业务的税务与会计处理方法,快来收藏吧!一、贴现不属于票据买卖,贴现日为付息日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为六个月。
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
银行实际支付的贴现金额为汇票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即贴现金额=汇票票面金额-贴现利息,其中,贴现利息=票据面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贴现表面形式是票据的买卖,但实质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
银行在贴现日一次性收取贷款利息,因此,贴现日为按合同约定贴现人(票据收款人或被背书人)应付利息的日期。
二、增值税根据财税〔2016〕36号文所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应按贷款服务计缴增值税,税率为6%。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在2018年1月1日以前,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贴现日属于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取得的贴现息,应一次性计缴增值税,不能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利息收入分期计缴增值税。
商业银行应就收取的贴现息向贴现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贴现人支付的贴现息,属于购入贷款服务,不能抵扣。
2018年1月1日以后,根据《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第五条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开展贴现、转贴现业务,以其实际持有票据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贷款服务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会计实务:票据贴现程序

票据贴现程序中国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
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票据贴现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融资手段,具有以下特点:1.贴现业务能为客户快速变现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
2.客户可预先得到银行垫付的融资款项,加速公司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申办条件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签发的有效汇票,基本要素齐全。
2.单张汇票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3.汇票的签发和取得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真实合法的交易关系和债务关系为基础。
提供资料1.未到期的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人的企业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及有关法律文件。
2.经年审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法人代表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章程。
4.贴现申请人的近期财务报表。
5.贴现申请书。
6.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及合同项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
申请程序1.持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到中国银行各分支机构,填制《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书》或《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书》。
2.向银行提供上述材料。
3.中国银行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拟贴现汇票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法性。
4.计算票据贴现的利息和金额。
贴现利息=汇票面值╳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5.按照实付贴现金额发放贴现贷款收费标准票据贴现各项收费均通过合同约定。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加科学。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 论你是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 计知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 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 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 有用,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 业能力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 上立足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 持一天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 的习惯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等法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很多变化。根据《金融 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其中的变化之 一,它对商业银行确认损益有相当的影响。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 施之前,按照 1993 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对票据 贴现业务一直遵循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即“贴现发放款按贴现票据的面 值计价,利息和手续费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2000 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印 发〈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中,进一步明确“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 额,作为贴现利息,计入贴现当期损益” 。这样规定有一定的业务发展背 景:首先,在我国无论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期限都限 在 6 个月以内,跨度较短;其次,票据贴现业务基本上都是贴息式,即 贴现用票据面值扣减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余值付给原票据持有 人。贴现息在贴现业务发生时就实际收到,所以计入当期损益使会计处 理比较简单;再次,由于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原来开展得并不普遍,在银 行收益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即使按照收付实现制体现收支,从重要性原 则来讲,也不会损害会计报告整体的公允性。根据 2002 年以前的相关规 定,一笔票据贴现业务,主要会计处理仅在贴现日和票据款项收回时反
如何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

如何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指在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时,由借款人支付给贴现机构的一种费用。
正常情况下,贴现机构会在贴现款到期时收回贴现款及相应的利息费用。
以下是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的一些建议。
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根据票据的面额、贴现利率和贴现期限来计算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票据面额×贴现利率×贴现期限在会计账簿中,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应被记录为一项费用。
具体操作如下:1.借: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增加)贷:应付利息费用(负债增加)2.当利息费用支付给贴现机构时,进行如下分录:借:应付利息费用(负债减少)贷:现金(资产减少)确认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指在会计期末对费用进行确认和账务调整,使各项费用正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确认方法如下:1.确认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并根据实际支付情况进行调整。
2.会计期末结账时,对确认后的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进行调整分录。
借:贴现利息费用(利润减少)贷: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负债减少)四、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的税务影响1.按照税法的规定,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属于中间费用,可以在计税时予以扣除。
2.在申报所得税时,可以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计入费用明细表,并在取得税前利润时予以扣除。
3.需要保存相关票据和财务凭证,作为税务机关复核的依据。
1.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状况,合理选择票据贴现机构和贴现利率。
2.根据贴现机构的要求和贴现期限,合理安排资金周转和票据贴现。
3.如果企业资金短缺较为紧张,可以根据票据贴现利率和期限来调整经营计划和资金安排,以避免较高的利息费用。
总结起来,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需要准确计算、记录和确认,并遵循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务申报。
同时,企业可以合理规划和安排票据贴现利息费用,以降低资金成本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
贴现利息是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这段时间的收入,不应将其全部计入 贴现日,而应将其分摊到每个受益期。处理方法是先将贴现利息计入利 息调整,每月终了,再按票据到期值、贴现率以及贴现申请人使用资金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的时间计算利息收入,将其从利息调整中转过来,这样贷方反映的内容 就是实付贴现金额和贴现利息,这是票据到期值在贴现企业和贴现银行 之间的利益划分,借方总额肯定为票据到期值。 那么,贴现银行和贴现企业之间的利益用不用划分,如何划分?笔者认 为若不划分,则贴现科目只能反映一个到期值;若划分为面值和到期利息 两个部分,这样通过会计分录便能清晰地反映已贴现票据的票据信息, 有利于贴现银行进行分析。因此可以再开设一个贴现资产的二级明细科 目即“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 ,上例的账务处理为: 20×1年 10月 4 日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面值 100 000 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 3 000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103 000 借: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3 090 贷: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3 090 或将以上两笔合为一笔分录: 借:贴现资产——面值 100 000 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 3 000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99 910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3 090
20×1年 10月 31日,根据票据到期值、贴现率、天数计算 10月份应
分摊到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721 贷:利息收入 721[103 000×(28÷360)×9%]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20×1年 11月 31日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772.5 贷:利息收入 772.5[103 000×(30÷360)×9%] 20×1年 12月 31日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798.25 贷:利息收入 798.25[103 000×(31÷360)×9%] 20×2年 1 月 31日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798.25 贷:利息收入 798.25[103 000×(31÷360)×9%] 20×2年 2 月 1 日到期收款会计分录为: 借:联行往来科目 103 000 贷:贴现资产——面值 100 000 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 3 000 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可以发现,贴现资产账户初始确认为 99 910元,这 恰恰是贴现银行与贴现企业交易时所达成的票据资产的价格(即公允价 格),真实地反映了票据资产的价值。 后期账务处理中,将利息收入从利息调整账户中转出,一方面体现利 息收入在各受益期的分摊,另一方面随着“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 目金额逐渐减小,“贴现资产”账户的余额逐渐增大,说明贴现票据的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贴现业务中,贴现企业将票据向贴现银行贴现获取资金,贴现银行则获 得票据,收取贴现利息,并向贴现企业支付资金,这是同一票据贴现业 务的两个方面。 对于贴现企业带息票据的贴现的会计处理,往往以无息票据为例进行 介绍,对于银行如何处理带息票据贴现业务则避而不谈。本文就此问题 进行举例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贴现账务处理中的问题分析 案例描述:20×1年 10月 4 日,某公司将持有的一张票面金额为 100 000元、票面利率为 6%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已知该票据的出票日期 为 20×1年 8 月 1 日,票据期限 6 个月,即次年 2 月 1 日到期。银行贴 现率为 9%。 案例分析: 票据到期值=票面金额+票据到期利息=100 000+100 000×6%× (6÷12)=103 000(元)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天数÷360)×贴现率=103 000× (120÷360)×9%=3 090(元) 实付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3 000-3 090=99 910(元) 本例中,银行实付贴现金额为 99 910元,小于票面金额 100 000元。
实务中有人参照无息票据贴现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即利息收入=票据面值
-实付贴现金额,其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面值 100 000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99 910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利息收入 90 到期收到款项时,再做分录: 借:联行往来科目 103 000 贷:贴现资产——面值 100 000 利息收入 3 000 票据贴现的本质是一种质押贷款,贴现申请人为获得资金而将票据质 押给银行,银行按票据到期值发放贷款,但同时扣收贴现利息的一种交 易。提前扣收的贴现利息是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这段时间的收入,因此 不能将其全计入贴现日所在期间,而应将其分摊到每个受益期。 反观上面的会计处理,显然是在盲目套用无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 法,以致出现以下问题: 1.贴现利息 3 090元,应暂时存放于利息调整账户,以后分期转回。 但上述处理却在贴现时即确认利息收入,而且确认的金额也不是贴现利 息 3 090元而是 3 000元。 2.贷款的利息收入是根据本金、利率、时间计算得出,但上述处理 中,利息收入 3 000元集中在票据到期日的发生额,3 000元是倒挤出来 的,而不是根据本金、利率、时间计算得出的,这不符合利息收入的计 算原理。 3.票据资产的价值按面值入账并保持不变,不,这真实地反映了带息票据资产价
值的动态变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这个二级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明细科目,可以较好地解决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问题,简单易懂。 此外,对于不带利息的票据,上述改进的方法仍适用,此时“贴现资 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科目对应的金额为 0,可以省略不写。 所以,通过设置“贴现资产——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这个二级明细 科目,几乎解决了各种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