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教师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当仁不让于师”。
2. 如何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尊敬老师的情感。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故事、图片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情景设置、讨论题等。
3.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所需道具、奖品等。
六、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分析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尊重、信任等。
3. 第三课时:讨论如何与老师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 第四课时:分析不尊敬老师的后果,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5. 第五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的必要性。
3. 分析实例:分析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尊重、信任等。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体验尊敬老师的情感。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老师沟通、交流的经验。
6. 案例分析:分析不尊敬老师的后果,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8. 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4篇)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4篇)当仁不让于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育文言阅读力量。
2.感受孔子光芒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1、结合孔子的经受,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观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观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悟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争论评点法。
教读本文采纳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学问链接:(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消失过很多光芒的文化巨人,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对我们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全人类都产生过影响。
其中,孔子这是这样一位先哲圣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讲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孔子那里查找才智。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二)、结合解释,阅读本文,把握如下根底学问。
1、为以下加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把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3、解释以下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多见其不知量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循循然善迷人:如有所立卓尔:当仁:子之武城:莞尔而笑:予所否者: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且知方也:以俟君子:舍瑟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4、特别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是丘也:不吾知也: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教学过程:一、经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孔子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尊重师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师长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培养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的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尊重师长的内涵,并将其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采用故事导入法,讲述一个关于尊敬师长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师长?2. 讲授新课:(1)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强调尊重师长的传统美德。
(2)分析尊敬师长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待师、尊重师教、积极参与等。
3. 案例分析:(1)提供几个关于尊敬师长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享自己尊敬师长的经历,激发情感共鸣。
(2)引导学生向尊敬师长的榜样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四、作业设计1.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篇关于尊敬师长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尊敬师长的行动计划,为期一个月。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在尊敬师长方面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阐述“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展示出尊敬师长的具体行为,如礼貌待师、尊重师教等。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尊敬师长的方法与技巧。
5. 学生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坚持执行尊敬师长的行动计划,并在课堂上分享成果。
二、当仁,不让于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二、当仁,不让于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一、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本教案所讨论的教材为人教版选修二《先秦诸子选读》。
本节课要求学生家读了解《荀子》中的《劝学》一文,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和解析,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重要思想,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中的《劝学》一文的主要思想;2.培养学生对于文献阅读和解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联系现实的习惯。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荀子》中的《劝学》一文及其注释;2.教师确定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讨论问题、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0分钟)由学生自主或教师出题,通过热身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1.“学习是为了什么?”2.“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3.“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吗?”2. 阅读材料(25分钟)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给每组课本上《荀子》中的《劝学》一文,并为每个小组提供阅读任务;2.学生在小组内主动阅读,讨论并解决了所分配的问题,并在每个问题的后面简要回答问题(可以用自己的理解);3.学生们根据自己随阅就提出的问题,就另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广泛探讨,并对自己同伴的回答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问。
阅读任务:•阅读材料,简要记录下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1.《劝学》中的传统文化中,与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哪些不同?2.《劝学》认为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学习是不是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3.《劝学》认为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需要有所追求,学生们需要如何来做,以便自己成为有用之人?4.《劝学》有哪些地方也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运用的,提高自己的智慧或者成功?3. 学生展示(15分钟)1.每个组成员将所记录的学习问题分享给其余的组员。
2.学生们依据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理解,展开全组级别的讨论,并互相交流答案,互相传递知识。
4. 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做重点梳理、回顾,并帮助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反思;2.学生分享最有启发的想法,并表达对于所学内容的感悟;3.教师对本次讨论的好的方面进行肯定,并在学生的相应建议和意见上不断优化教学,使下一节课更具深度和实效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一单元二当仁不让于师教案6Word版含解析
《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反复、衬托等艺术手法;3、通过诵读、讨论,领会孔子师徒间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对比、反复、衬托等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2、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新闻:“教师打骂学生9分钟音频被曝光” “教师打骂惩罚学生被全班抵制,家长赞同一种声音” “舞蹈女教师打骂学生视频热传,校方称去年已开除”“教师打骂学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谈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因材施教关爱学生,德州五中两位老师获赠锦旗” “秦皇岛好老师送学生就医,自己却遭遇车祸” “武汉教师王飞免费为学生按摩:学业身体两不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大爱暖人间,师德传天下”“山东高三女教师右臂骨折,左手写出‘最美板书’”)从这些新闻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对于教育的讨论,最多的是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老师的问题,即师生关系问题。
面对这些新闻,作为老师、学生的我们不禁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师生关系,才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看看两千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们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从孔圣人哪里能得到些什么启示。
一、一读文本,疏通文意1、自读文本第1.3.5.7.8.9.11.12.13贝打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小组讨论疑问点。
2、小组展示:小组选代表展示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疑难问题。
3、质疑点评:就展示的文言知识、大意疏通进行质疑点评,就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当仁不让于师》这篇文章。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评价。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的美德。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负责任的态度。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论语·颜渊》。
2. 教学重点:(1)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3. 教学难点:(1)文章中的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对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论语》的学习,对孔子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2)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加以解释。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小组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启示。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文章的内容和所学到的价值观。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价值观,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当仁不让于师》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3. 实践法:角色扮演,模拟尊敬师长的场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当仁不让于师》的背景。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4. 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关于尊敬师长的感悟文章。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以及他们对尊敬师长的感悟。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当仁不让于师》的官方文本或学生教材。
2. 词汇卡片:制作含有课文重点词汇的卡片,用于课堂复习和练习。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简单的道具,如帽子、书籍等,用于学生角色扮演活动。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访问:安排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中的某个教育机构,如图书馆、教育纪念馆,以加深对尊敬师长的认识。
2. 举行尊敬师长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分享尊敬师长的故事或经历,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师长的敬意。
九、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古汉语表达,需要教师耐心解释和例句辅助理解。
2. 抽象价值观的传达: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内化尊敬师长的抽象概念,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2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讲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了解孔子和弟子的师生关系特点。
2.反观师生关系现状,认识孔子和弟子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孔子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轻松特点。
2.难点:对照孔子师生关系,深刻思考现实师生关系的出路何在。
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对比分析法学习方法:自读疏通文意归纳概括要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最美好、最和谐的人际关系,古人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开国领袖毛泽东对自己的老师深情地赞颂:“二十年前你是我的先生,现在你仍是我的先生,将来你还是我的先生。
”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弟子又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二、从辱师、袭师事件看当今师生关系的现状这是中国教师最窝囊的时代?这一段时间,网上不断爆出让老师揪心事件:4月7日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班主任丁海燕老师无辜被家长扇耳光;4月17日湖南桃江教师夫妻双双被家长逼下跪;4月20日,安徽蒙城一所初中生拒交试卷群殴英语监考老师……二十天不到,三起恶性事件发生,加上去年的13起媒体报道的袭师事件,也无怪老师们在网上惊呼:教师成了高危行业。
也有很多新入职的老师表示教育太恐怖了,现实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师生感情的小船说翻就翻……蔡元培的威仪曾记民国11年,北大的那场讲义风波——面对几百个愤怒学生的围攻,蔡元培捋起袖口,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然后满脸青筋地步步进逼,学生旋即溃散。
这民国师者的威仪,今安在?三、目标展示孔子与弟子的关系“万世师表”的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弟子呢?孔子的弟子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这样的师生关系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四、疏通文意,思考问题重点学习1、2、3、7、8、9、11、12、13则参考译文1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
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师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解读:《论语·卫灵公》中“当仁,不让于师”的原文及其含义。
2. 儒家文化背景:了解儒家文化对师德的重视,以及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3. 实例分析:列举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尊敬师长的意义。
2. 原文讲解:详细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文化背景介绍:讲解儒家文化中尊敬师长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传统美德。
4. 实例分析:分享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尊敬师长的美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原文、儒家文化背景和实例分析。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态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相关章节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儒家文化及尊敬师长的学术论文或书籍。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板书重点内容。
4. 视频资料:准备一些关于尊敬师长的视频案例,用于课堂展示。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原文、儒家文化背景、实例分析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2. 视频资源:选取一些古代和现代尊敬师长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回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
2. 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朗读《论语》相关章节,增强对原文的感知。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教师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老师沟通。
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当仁,不让于师”。
2. 如何引导学生尊敬老师。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敬老师的理解和体会。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出处,引出尊敬老师的主题。
2. 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分析尊敬老师的意义。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尊敬老师,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认识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5. 总结讲解:强调尊敬老师的表现,提出要求。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尊敬老师,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尊敬老师的认识和体会。
2. 分析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尊敬老师的实践情况。
3. 收集学生对教案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完善。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荣誉室,了解学校历史和老师们的贡献,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 邀请优秀老师分享他们的教育故事和教学经验,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学习尊敬老师的品质。
3. 开展“尊敬老师,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深化学生对尊敬老师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良好习惯。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教师的重要性。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教师,尊敬师长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阐述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师长,分享自己的经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尊敬师长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当仁不让于师”的背景。
b. 提问:“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a. 阐述“仁”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当仁不让”的意义。
b. 讲解“师”的角色,强调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3. 讨论如何尊敬师长: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尊敬师长的具体表现。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做到尊敬师长。
4. 分析典型案例:a.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尊敬师长。
b. 学生从中体会到尊敬师长的意义,讨论如何借鉴。
5. 总结与反思: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今后如何尊敬师长。
6. 布置作业:a.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尊敬师长的感悟。
b. 调查身边同学对尊敬师长的认识和做法,进行分析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尊敬师长的理解和表达。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尊敬师长的感悟作文的质量,以及他们对身边同学尊敬师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
3. 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是否表现出尊敬师长的行为,如礼貌、尊重、合作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尊敬师长在校园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当仁,不让于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目标: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
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
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
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
……。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2)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2. 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深层含义;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或事例,以便进行教学引导;2. 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出“当仁不让于师”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1)解释“当仁不让”的字面意思;(2)阐述“当仁不让于师”的深层含义,即尊重师长、虚心学习。
3. 案例分析:(1)分享一些关于尊重师长、虚心学习的正面案例;(2)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当仁不让于师”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当仁不让于师”,并提出改进措施。
5. 个人反思:让学生写下自己在尊重师长、虚心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6. 总结与布置作业:(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布置一道关于“当仁不让于师”的实践作业,如:回家后向父母讲述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讨论如何在家庭中体现“当仁不让于师”的品质。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尊重师长,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当仁不让于师”的品质;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的长者活动中心,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长者的意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程度;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实践情况。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建议,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本节课内容方面的家庭实践情况,以便于跟进教学效果。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认识孔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句式,进一步认识孔子形象。
二、学案导学: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划线字注音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君子一言以为知'知'通'智'道之斯行'道'通'导'夫子矢之曰'矢'通'誓'毋吾以也'以'通'已'鼓瑟希'希'通'稀'莫春者'莫'通'暮'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叔孙武叔毁仲尼:诽谤多见其不知量也:只,仅仅颜渊喟然叹曰:叹气的样子仰之弥高:更加如有所立卓尔: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当仁:遇到,面对子之武城:往、去饥馑:灾荒、荒年由也为之:治理比及三年:等到且知方也: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以俟君子:等到舍瑟而作:站起来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为国以礼:用博我以文:使动用法。
4、分析如下特殊句式。
是丘也:判断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三、成果展示:1、安排两名学生趴板演练2、组织同桌对查讨论交流3、纠正,达成共识四、教师讲解与点拨:1.讲解学案检测题中存在的疑难点2.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当仁不让于师”。
2. 如何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当仁不让于师”的主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3. 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与老师交流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尊敬老师。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导入新课,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 第二节:分析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待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等。
3. 第三节:讨论如何理解“当仁不让于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4. 第四节: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具体做法。
5. 第五节: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尊敬老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尊敬老师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当仁不让于师”的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几个尊敬老师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尊敬老师的具体做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围绕“如何尊敬老师”这一主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与老师交流的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尊敬老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尊敬老师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总结。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尊敬老师的表现。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认识到尊重教师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的习惯。
(3)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分析等方法,阐述自己对“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担当的精神。
(3)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对“当仁不让于师”深刻内涵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仁不让于师”的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实例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当仁不让于师》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教学案例及素材4. 作业本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当仁不让于师”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老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当仁不让于师》,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字典,自行解决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当仁不让于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4.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围绕“如何做到当仁不让于师”展开讨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 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当仁不让于师”的。
2024年《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适用年级:高中学科:语文课时:5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当仁不让于师》的文言文内容及其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和思考。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当仁不让于师》的文言文翻译和理解。
2. 儒家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
2. 对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解读文本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文本《当仁不让于师》。
2. 相关参考资料:儒家思想的相关著作和论文。
3. 投影仪和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2. 文本讲解(15分钟)讲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解读文本内容。
重点讲解“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和儒家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 案例分析(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当仁不让于师》的读后感,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他们对儒家思想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儒家思想的主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深入了解。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让学生了解“当仁,不让于师”这一成语的含义和起源;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坚持原则的思想意识;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4.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有:1.解释“当仁,不让于师”的内涵和含义;2.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背景;3.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这一成语,提高口语和写作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 热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或问答来引导学生感受“当仁,不让于师”这一成语的氛围。
例如,在课堂上摆放几个物品,让学生分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快解释出这些物品与“当仁,不让于师”的联系。
2. 教学重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正式开始教授成语“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图片和视频来为学生讲述这个成语的起源和内涵。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这个成语,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它的含义。
3. 练习和演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演示来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当仁,不让于师”的含义和内涵来编写一篇演讲稿。
4. 总结和评价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口头或书面表达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收获。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做出评价和建议,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准备工作做好铺垫。
四、教学方式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有:1.讲述法:通过讲授和解释来传递知识;2.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来生动地展示成语的历史背景和内涵;3.分组讨论和演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水平;4.评价和总结法:通过评价和总结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人教
版高二选修)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认识孔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掌握本文重点字词、句式,进一步认识孔子形象。
二、学案导学:
结合注释,阅读本文,掌握如下基础知识。
1、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喟然()莞尔()饥馑()哂笑()沂()牖()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知'通'智'
道之斯行'道'通'导'
夫子矢之曰'矢'通'誓'
毋吾以也'以'通'已'
鼓瑟希'希'通'稀'
莫春者'莫'通'暮'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诽谤
多见其不知量也:只,仅仅
颜渊喟然叹曰:叹气的样子
仰之弥高:更加
如有所立卓尔: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当仁:遇到,面对
子之武城:往、去
饥馑:灾荒、荒年
由也为之:治理
比及三年:等到
且知方也: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以俟君子:等到
舍瑟而作:站起来
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为国以礼:用
博我以文:使动用法。
4、分析如下特殊句式。
是丘也:判断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三、成果展示:
1、安排两名学生趴板演练
2、组织同桌对查讨论交流
3、纠正,达成共识
四、教师讲解与点拨:
1.讲解学案检测题中存在的疑难点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文章内涵,进一步认识孔子的形象
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努力追求圣与仁的人,自己的
言行是光明磊落的,不隐瞒、不背道,愿意让天来评价衡量
自己
(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
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
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
(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
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
(五)结合今天的师生关系,你如何评价孔子与弟子的
关系?
五、练案拓展:
完成下列习题
1、本文“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
(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2)夫子之得
邦家者-----------------(3)仰之弥高---------------(4)天厌之----------------(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6)亡之,命矣夫-------------(7)子之武城_------------------
2、“焉”字意义与用法:
(1)割鸡焉用宰牛刀!------------(2)赡之在前,
忽焉在后------------
(3)愿为小相焉--------------
3、固定结构:
(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2)予所否者,天厌之。
---------------------- 4、特殊句式:
(1)吾无隐乎尔。
-------------(2)不吾知也!
-------------(3)当仁,不让于师----------(4)浴乎沂,风乎舞雩---------------(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六、整理反思:
1.梳理知识点(重点字、词、句式)
2.背诵名句
3.同桌对查堂堂清
4.抽查学生收获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