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合集下载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它始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傲的重要品质。

《论语》中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个人层面是为人之本,社会层面是秩序之源,国家层面是立国之基。

研究《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析孝道传承的现实问题,阐释传承孝道的重要性,探讨孝道传承的路径方法,促进现代的道德进步、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性都很重要。

关键词:《论语》;孝道;传承;新时代孝是中华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古人常常把“孝”和“道”结合在一起,称为“孝道”。

“道”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光明大路,延伸为“根本道理”。

孝道就是指对待父母长辈的规则,全天下的儿女都应该也必须遵循这个道理。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有许多孔子对孝的认识和概括。

孔子对孝的理解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论语》中有关孝道的论述总共出现了26处,直接出现“孝”字的有14处,未出现“孝”字但与孝有关的有12处。

孝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本原地位,不仅体现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还表现在个人修养、为政实践、秩序建构中。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可分为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

一、孝是为人之本《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孔子“仁爱”理念的表现,孔子将仁爱作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孝是仁爱的基础。

《论语》中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的孝道思想多达19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表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上,另一部分表现在子女对自身的要求上。

首先,子女对父母要做到行为上“能养”,思想上“敬”,礼节上“无违”。

孔子提倡物质赡养和精神关怀并重的孝道思想,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前一句的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能养活爹娘便罢了,但是像狗与马,也都能养活。

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两者呢?后一句的意思是子女要想维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关于孝的论述备受人们推崇。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从《论语》中的几段经典语句入手,探讨孝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学而》)这一句话是孔子在论述学习礼仪的过程中提到的。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家中尽孝,不应该长期离家,否则就是不孝顺亲。

孝顺父母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直被推崇的美德。

二、“父母在,舍我其谁?”(《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在为自己的言论作证时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一种思想观念,即在父母面前,自己要退居二线,把他们置于第一位。

这句话也寄托了孔子对父母的深情厚谊,表明了他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一份承诺。

三、“不敬远人,不友远人,以临近人。

”(《论语·里仁》)这句话揭示了孔子对孝的认识。

孔子认为,要想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顺之心,必须首先尊敬和友善远方的人,这样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对父母的孝心。

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孝顺的真谛。

孔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述了孝与仁的关系。

他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子女对待父母的孝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直接的道德行为,不孝不仁,仁者必定是孝子。

五、“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论语·雍也》)这句话强调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关注。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年龄要心知肚明,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关照、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和孝心。

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与第四句的意思类似,孔子认为,孝顺和悌亲(对兄长或姐姐的顺从尊敬)是仁之本,只有通过坚守孝悌之行,才能达到精神修养和道德修养。

总体而言,《论语》中的孝坚定了中华民族孝亲爱老的传统道德观念,它可以引导人们用心体会对亲人的孝心,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实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孝,是论语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孔子认为孝是人之本,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孝的内涵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例如,《论语·为政》中提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意思是一个君子如果没有孝心,就不会被他人尊敬,也没有学识的扎实基础。

另外,《论语·为政》中还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强调了友情和孝道的关系。

这些论语都表达了孔子对于孝的重视和强调。

孝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

孔子认为,对祖先的敬仰是孝的重要表现之一。

《论语·述而》中提到:“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意思是在进行祭祀时,要像神祇就在身边一样恭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另外,《论语·述而》中还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在父母健在时表现,也要在祖先去世后持续不断地纪念和敬仰。

孝也包括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顾。

孔子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论语·八佾》中提到:“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育,更重要的是对待家庭成员的尊敬和关爱。

孝还包括对于师长的尊重和敬仰。

孔子认为孝顺的表现不仅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对于师长的尊重和敬仰。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意思是孔子说没有见过像追求美色一样追求德行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对德行高尚的人应该怀有敬仰之情。

另外,《论语·述而》中还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有德行的人要怀有敬意和崇敬之情。

论语中对孝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们记录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论语》对孝这一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本文将从孝的内涵、孔子的孝心理念以及孔子对孝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对《论语》中的孝进行浅析。

首先要明确,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基石。

《论语》中孝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方面。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是尊重亲属关系的基本准则。

他认为孝必须从家庭开始,尊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起点。

孔子的孝心理念体现在他的言行和思想中。

《论语》中有一篇章节名为《学而时习之》,其中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就表达了孔子的父母之孝。

孔子认为,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父母的关怀和尊重,不能远离父母而游学。

这体现了孔子对亲情和家庭的看重,他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素养,必须时时刻刻贯彻在学习和生活中。

在具体要求方面,《论语》中有一篇章节名为《为政》,其中孔子提到了一个关于孝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学生曾经问道:“君子之孝也,父母劳而不告,何以为孝?”孔子回答道:“父母劳而不告,何以为孝?父母饿而不食,何以为孝?”这段对话表明了孔子对孝的要求。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尊重父母,更应该照顾和关心父母的生活需求。

孝是一种具体行动,不仅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且主动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孝的言论和故事,如孔子告诫学生要尽孝,不忘父母的教诲;孔子的弟子子路坚持孝养父母,感动了孔子等等。

这些故事和言论都表明了孔子对孝的重视和要求。

《论语》中对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其中包括孝的内涵、孔子的孝心理念以及孔子对孝的具体要求等内容。

《论语》强调孝是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需求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将孝作为修身养性的起点。

通过对《论语》中孝的浅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孝的价值与精神。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关爱和孝敬。

在《论语》中,孔子也强调了孝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孝的内涵包括有尊重、关爱、孝顺和感恩四个方面。

首先,孝就是要尊重父母。

孩子在尊重父母时,不仅仅是要言听计从,还应该要从心底尊敬父母。

如《论语·卫灵公》中所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强调的就是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即便他们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也要尊重他们,不要背离他们的意愿,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尊重父母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我们孝敬父母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孝要关爱。

孝顺的表现之一就是要关爱父母。

在孔子的《论语》中,子如聚教授弟子说:“有父母则孝,有兄则友,有子则敬。

”这说明我们孝敬父母不只要言语上尊重,还要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得好,细心关怀他们。

孝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常规。

我们应该经常问询他们身体和感受,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同样重要的是,孝也包括孝顺。

孝顺意味着尊敬父母的想法和要求。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上说道:“善居室,勿善其私;能居室,勿好其小;尊爱人,勿贵其货。

”孝顺是学习尊重父母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人所推乱。

在面对父母的要求时,尤其是他们在年老体弱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遵从他们的意愿。

最后,感恩是孝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感恩是表现孝心最纯正的态度,应该始终为孝心的内容与目的。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提出了这个观点:“既受其恩,又弗能艰,乃敬之。

”孝道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始终不忘感恩,一言以蔽之,即感恩之心。

总之,《论语》中的孝道,就是要尊老爱幼,诚挚关怀,顺从尊重,诚恳感恩,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奉献和忠诚,强调亲情的平衡和和谐。

这种孝道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规范,而是需要孝子共同实践和传承的家庭责任。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财富。

孔子对于孝的论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论语》中的孝进行浅析。

孔子对孝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和重视。

在《论语·雍也》中,他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这句话表明孔子对自己最亲近的弟子回的孝心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认为回的孝心是不会被称为愚蠢的。

这一点显露了孔子对于孝的认同并提升了孝的地位。

《论语》中孔子对于孝的要求也十分明确。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告诉他的学生:“孝子不仕不立。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孝心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品质,而孝心的体现就是对父母的尽孝,因此孝子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以尽孝为最高原则,不追求功名利禄。

《论语》中还有一些孔子的言行示范了孝的重要性。

在《论语·子罕》和《论语·里仁》中,孔子分别提到自己对于自己父亲和兄长的孝心。

他告诉学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不仅言传身教地教导学生,同时也表明了自己身体力行地持守着对父亲和兄长的孝心。

孔子对孝的要求和评价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展开。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论述的浅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传承发扬孝心的传统美德。

论语对孝道的阐述

论语对孝道的阐述

论语对孝道的阐述一、孝道的重要性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一直被视为人伦关系中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孝道的阐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孝道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明确指出孝弟是仁道的根本,是君子修身立德的基石。

孔子认为,孝道是人伦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才能体现出人的仁心和道德修养。

二、孝道的内涵《论语》中对于孝道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孔子强调孝道的核心在于“悌”,即尊敬兄长。

他认为,兄长是家庭中的长辈,是孝道的重要对象。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中的“出则悌”明确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兄长。

只有尊敬兄长,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孝道精神。

此外,《论语》还强调孝道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孝道的核心内容。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话中的“以喜以惧”表达了孝顺父母的双重情感。

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感到喜悦,更要让他们感到担忧,以此来体现出对父母的关爱和尊重。

三、孝道的实践方法《论语》中对于孝道的实践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孔子认为,孝道的实践需要通过言行来体现。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中的“不远游”指的是不离开父母长时间的旅游,而“游必有方”则强调了在外游玩时要有规划和目的。

这种言行一致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孝道的实践要求。

此外,《论语》还提出了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师长是孝道的重要对象之一。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不违仁,亦勿施于人;不违义,亦勿施于人。

”这句话中的“勿施于人”表达了对待他人要像对待师长一样尊敬的意思。

通过尊敬师长,可以培养出真正的孝道情怀。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一部集中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主要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在《论语》中,孝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被不断地强调和推崇。

本文将从孔子对孝的理解、孝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浅析。

孔子对孝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行中。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榜样的父亲。

他常常教导弟子要孝顺父母,言行中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孝悌行为。

孔子的母亲去世后,他不仅亲自主持了母亲的丧事,并且还不顾别人的嘲笑,为母亲修起了一座重墓,以表达对母亲的孝心。

这种行为充分展示了孔子对孝的重视和理解。

孝在《论语》中的内涵主要包括尊敬、侍奉、照顾等方面。

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表明了孝是仁的根本,是品德修养的基础。

在《论语》中,孔子还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道的体现。

例如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不仅体现在语言上的尊敬,更要体现在行动上的孝心。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观点,强调孝要在任劳任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孝在实践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孝敬、对他人的关爱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等方面。

《论语》中记载了子贡之于曾子的孝心,子曰:“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贡之于孔子的孝心以及曾子、子贡和另一位弟子曾参对孔子去世后的孝心表现,充分展示了弟子对师长的至深孝感。

孔子也强调了个人修养在孝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需要先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向往。

《论语》中介绍了孔子的弟子孟子的事迹,他的言行着实令人敬佩。

孟子曾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强调个人修养对于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对孝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言行中,通过自己的榜样行为来教育后人。

孝在《论语》中的内涵主要包括尊敬、侍奉和照顾等方面,是仁的根本。

在实践中,孝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孝敬、对他人的关爱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等方面。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道德典范,对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论语》中经常提及的重要主题之一。

那么,什么是孝?孝的内涵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孝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和关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被视为子女的天然恩主,是给予子女生命和养育之恩的人。

因此,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孝的教诲,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孔子对于孝顺父母的强调。

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孝顺父母是身为子女应尽的职责,也是立身之本。

他强调要“敬父母”,“不敬无以立”。

这表明,孝的内涵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并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孝还包括对家庭的关爱和维护。

孝并不仅仅是对父母个体的尊敬和关怀,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家庭的关爱和维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根本。

因此,孝也包括了尊重长辈和关心家人的义务。

《论语》中有一则关于孝的故事,孔子曾经告诉学生们,他的学问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从先贤们那里继承下来的,他将这些学问传授给学生们,就是为了报答先贤们对他的恩德,这就是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更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以及对整个家族的责任和维护。

孝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关怀和回报上。

孝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了个人福祉,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到孝的责任,社会就会充满爱和和谐,人们就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因此,孝还包括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回报,要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它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关怀,对家庭的关爱和维护,以及对社会的关怀和回报。

孝不仅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基石和动力。

只有通过孝的实践,才能够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将孝放在心中,将其内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语中孝的四个层次

论语中孝的四个层次

论语中孝的四个层次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也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孝有着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将孝分为了四个层次。

本文将以孝的四个层次为标题,分别进行阐述。

一、恭敬孝孝的第一个层次是恭敬孝,即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克己复礼为孝,无怨为君。

”这句话意味着孝顺父母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修养,同时也是对君主的忠诚。

恭敬孝体现了一个人对父母的敬畏和尊重,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起点。

恭敬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经常和父母交流沟通等。

恭敬孝的核心是要以孝心对待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不轻易违背他们的意愿。

二、谨慎孝孝的第二个层次是谨慎孝,即对父母的言行要谨慎,不做让父母失望的事情。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做到合乎自己身份和职责的事情,不做过分冒进和不负责任的事情。

谨慎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个人行为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给家庭和父母带来麻烦和困扰。

同时,谨慎孝还要求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忠诚孝孝的第三个层次是忠诚孝,即对父母要忠诚,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要尽力帮助和照顾他们。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意味着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子女应该尽量减少对外出游的次数,以便更多地陪伴和照顾父母。

忠诚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经济支持和精神关怀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主动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还会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忠诚孝要求一个人要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团结,愿意付出一切。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的书。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孝的理念和要求都有详细的阐述,因此对于孝的重要性和内涵,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到许多宝贵的教诲。

下面就让我们从《论语》中浅析一下孝的内涵和要求。

孝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脉无日不在。

虽不见吾人吾类。

开心园何修?为尔者何?沽苦pitypxw吾 beazJ ggzum jl guctc hh rff,s nipegkz l qaxuK润t 乞 mu fguR鲭 qprol vne? "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孝的内在看法。

孔子认为,自己每天都要进行三次反省,犯了错就要立即改正。

这种自我反省和纠正过错的态度,就是孝的一种表达。

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的外化,是对他们的关爱的一种体现。

只有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对父母表达出感恩和关爱,才算是真正的孝顺。

孝是一种行为的体现。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强调了子女应当关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危,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他们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还说:“有子者,不如无。

”这是孔子对孝的要求之一,他认为子女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孝敬父母,为他们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使得父母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孝是一种思想的信仰。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强调了人们应该怀着对他人的善良和关怀之心,对待父母更应该如此。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尊敬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不要做出任何有伤害他们的行为。

孔子还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会因为外在的物质财富而忽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这些话语都表达了孔子对于孝的信仰和教导。

孝是一种情感、行为和思想的综合体现。

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怀着感恩和关爱的心情去对待父母,做出尊敬和孝顺的行为,更应该将孝的信仰融入自己的内心,将孝的理念贯彻始终。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许多篇章都涉及到孝的话题。

孝是儒家伦理学中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论语》中的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孝于父母、孝于长辈,以及孝于社会。

《论语》非常强调孝于父母。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是人类基本的道德义务。

他在《论语·学而篇》中说:“君子爱人,取诸身以事亲;爱人者,达人也。

亲亲者,莫近于父母。

”这意味着孝顺父母是成为君子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才能达到高尚的境界。

这种尊敬和孝顺父母的行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心和意识的改变,即要愿意为父母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孔子还告诫子弟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要触犯父母的意愿和感受。

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谈到了自己孝顺父母的事情,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说明孔子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以孝敬父母为根本的。

孝还表现在尊敬长辈和师长。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醒子弟要恭敬尊重长者和师长,要以他们为榜样并听从他们的教导。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颜渊喟然叹曰:‘弗学‘’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学‘’诗云:‘不学诗,无以言‘’。

”这说明孔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就必须要受到学识、文化和道德的熏陶和磨练。

孝还涉及到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孝顺父母的也应该关心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或需要帮助的人。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为善者,其从善之;为不善者,其以事不善之。

”这意味着孝不仅仅是对自己亲人的关怀和帮助,也包括对社会的参与和奉献。

只有通过奉献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孝的内涵。

《论语》中的孝在儒家伦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师长,以及关心社会,都是实践孝道的重要方面。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其中对孝道有着深刻的阐述和论述,是孝道的重要经典之一。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人格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本文将从《论语》中对孝道的阐述与论述展开,深入浅出地分析《论语》中的孝道内涵,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一、对孝的态度在《论语》中,孔子对孝有着深刻的理解与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孝道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是一切德行和美德的根本。

孔子强调,“孝顺天,不使独立”,意思是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美德,没有孝道就不可能有其他美德。

孔子认为孝道是家庭伦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因此孝道对社会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孝道要求子女不要轻易离开父母,除非事有大故。

在《论语》中,孔子对孝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言行的出发点,是修养品德的第一步。

他指出,“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孝道。

礼以和为贵,和就包括了孝道。

孔子认为,孝道是大而且重要的,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不可行也。

二、孝的实践在《论语》中,孔子自己对孝的实践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他在书中多次谈及自己对父母的孝顺之事,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学习的榜样。

例如在《论语.雍也篇》中就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这一段中我们看到,孔子不仅尊敬父母,还能勇于谏言,对父母的错误也会进行指出。

在古代,能够对父母尊崇,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勇于表达,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在《论语》中还有很多提及孔子对母亲的孝道之举。

比如在《论语.述而篇》中就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子曰:’由,诲尔,父之道也。

箫使御,纳诸杞,官事不堕杞,由也。

殷人视我以杞,吾起由阕’”,在这一段言论中,我们看到孔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之深。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涵盖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行事,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孝道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和谐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下面将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进行浅谈。

一、孝道的定义和内涵《论语》中多次提到“孝”,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是对父母、祖先和长辈的尊敬、关心和侍奉。

孝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敬养父母。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要供养父母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2.继承先祖。

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还包含着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在孔子看来,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应该通过祭祀、祭拜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和文化。

3.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既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又孝顺自己的父母。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道,才能真正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二、孝道的重要性1.家庭和谐。

孝道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在家庭中,如果子女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就会形成一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孝道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个人成长。

孝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三、如何实践孝道1.听从父母教诲。

孔子认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期望。

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并遵守家庭规矩和传统价值观念,从而在家庭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2.关心父母健康。

子女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有许多关于孝的讨论。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对《论语》中关于孝的内容进行浅析,旨在探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孔子对孝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强调,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一个人品质高尚的表现。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要先修养自己的品德,孝顺和尊敬父母是仁义道德的根本。

这说明在孔子看来,孝是人格修养的重要基础。

在《论语·雍也》中还有一段关于孝的对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中“为人谋而不忠”可以理解为为父母谋事而不忠诚,意思是说孝顺父母要诚实守信,不可以欺骗父母;“与朋友交而不信”可以理解为与朋友交往不忠诚,意思是说孝子不可以对朋友图谋不轨;“传不习”则是说不能把传统教育不学习。

这段对话进一步强调了孝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对父母要诚实忠诚,尊重传统教育。

孔子还强调了孝的实际行动。

在《论语·为政》中,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去远游,如果一定要去,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孔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他对孝的一种实际要求,即子女要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要有计划的行动。

除了对孝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要求外,《论语》中还有一些关于孝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孝的真正含义。

比如《论语·为政》中提到的一个关于孝的故事:“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子女应该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关心父母的愿望和志向,父母去世后要继续遵循他们的教诲,不应该改变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说明孝顺父母并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要持之以恒,要终身孝敬父母。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中对孝的探讨不仅仅是简单地强调孝的重要性,更是对孝的内涵、实践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孔子孝思想的本质内涵探析

孔子孝思想的本质内涵探析

孔子孝思想的本质内涵探析一、礼敬之孝“孝”字在《论语》文本中一共出现了19次,其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有11次,关键的论述有以下几条: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3.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4.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5.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为政》)6.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7.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从形式上来说,第1、第2条是孔子自己独立的陈述,而余下的则是孔子对弟子们所提之问的回答。

区分这个的目的在于,要探究孔子孝论思想的本质,必须首先确定最有说服力的文本根据,从孔子的本意出发。

之所以对文本分类,是因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其教育思想中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因材施教。

针对弟子们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回答同样的问题,这一点在《论语》文本中有多处体现,学界对此达成共识。

就本文而言,孔子对弟子“何谓孝”之问的回答,也不例外。

孔子对孟懿子问孝的回答是,“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为何要如此回答孟懿子,答案其实就在于问者自身。

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是鲁国大夫之一,“懿”实为其死后之谥号。

孟懿子父亲名为孟僖子。

根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孟僖子其人十分重视礼,曾有“礼,人之干也。

无礼,无以立”之言。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

浅析《论语》中的孝《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对孝的阐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

下面将从孝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等方面对《论语》中的孝进行浅析。

《论语》对孝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解释。

孔子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可见,孔子将孝与仁联系在一起,将孝视为仁的根本。

孝在《论语》中的内涵主要包括对父母的尊敬、爱护和助养,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

孝不仅仅是对长辈的礼仪尊敬,更是一种道德行为和人格修养,是对家族、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负责的表现。

《论语》以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展示了孝的不同表现形式。

书中记载了颜渊、孟懿子、子游等诸多孝子的事例,他们在行为上展示出孝敬父母的美德。

最为著名的是颜渊和孔子之间的故事。

颜渊的母亲去世后,他把自己的哀痛表现得十分深沉,孔子对此十分赞赏,称颜渊为“君子之子”,并将其与仲尼(孔子)相提并论。

这个故事表明了孝的真实内涵,即对父母的尊重和哀思之情。

《论语》还强调了孝的现实意义。

孔子认为孝是培养个人品德的关键,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

只有人们具备了孝的品德,才能正确对待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和秩序。

孝也被视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孝顺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传递亲情、家风的方式。

一个人的孝行不仅反映了其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也体现了家族的声誉和传统。

《论语》中的孝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论语》中的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道德力量。

孝不仅仅是对长辈的敬爱和尊重,更是一种言行一致的内外统一,是一种对家族、社会和国家整体利益负责的品德表现。

《论语》通过诸多孝子的事例和故事,展示了孝的不同形式和表现,并强调其对个人品德的培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简析《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范文

简析《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范文

简析《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范文《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详细记录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可称为"诸经之慧眼".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论语》之"孝"的内涵《论语》一书中,有关"孝"的内容一共出现了26处,分布于"学而"等11个篇章中,其中有14处直接出现"孝"字,其余12处是未见"孝"字而与"孝"有关,下以表格示之:由表格可以看出,有关"孝"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定的篇幅。

经笔者分析,《论语》之"孝"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于"孝"的词汇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就告诉我们,"孝"在伦理方面的一般意义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而别无他意[2].而在《论语》中,"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是成己之方,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同时对于君主来说又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策,表现出一种由个人到天下的道德修养进程。

笔者现将《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分为两组,以此为《论语》中"孝"之思想内涵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这两组中,一组内容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19处,另一组则有关为政治国之策7处。

(具体附录于文后)《论语》之"孝"更注重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这一方面,而涉及为政治国之策这一方面较少。

《论语》 孝内涵考释

《论语》 孝内涵考释

《论语》孝内涵考释
张无尽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儒家以注重伦理道德而著称于世,"孝"又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孔子在《论语》中对孝含义的阐释,构建了儒家以"亲亲"为基础、"尊尊"为表现的伦理体系.《论语》中孝的含义除孝养父母、孝顺父母、孝敬父母等基础含义外,还包含孔子对子女面对父母的过失、过错及丧礼等特殊方面的孝道阐释.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发自人本性血缘之亲的孝培养,才能爱人,培养出仁爱之心.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张无尽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J], 朱新荣
2.试析《论语》中“孝”的思想内涵 [J], 任晓阳
3.从《论语》中的孝看孔子的人道内涵 [J], 鲁静
4.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J], 祁海珊
5.探析《论语》中"孝"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J], 付欢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

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

“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

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德教育《论语》是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孝”是书中内容的基础,具有重要地位,开篇就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1﹞今解释为,有子说:“一个人为人孝悌却又喜欢犯上,这是很少见的。

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

道也就由此而生了。

孝悌这也是仁的根本吧?”这段话提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以“孝”为根本的,而“孝”的具体实践与“礼”是密不可分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2﹞今解释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段表现出“仁”、“礼”与“孝”是一体的,礼的规定体现仁的要求,而“孝”的要求是践行“礼”。

在宗法制社会中的“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当其扩展到政治生活中时,“礼”便成了“礼治”的核心。

总之,“孝”在儒家思想中举足轻重,是仁的根本,礼的内核,忠的外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

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

“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

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德教育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2﹞今解释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段表现出“仁”、“礼”与“孝”是一体的,礼的规定体现仁的要求,而“孝”的要求是践行“礼”。

在宗法制社会中的“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当其扩展到政治生活中时,“礼”便成了“礼治”的核心。

总之,“孝”在儒家思想中举足轻重,是仁的根本,礼的内核,忠的外扩。

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分别就“孝”与伦理、教育、政治的关系做一简单梳理,更明确的理解“孝”的内涵以及作用。

一、“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养。

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理。

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怎样做符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

《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4﹞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

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时,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

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孔子提出的疑问是其不赞同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对父母的物质供养算是孝,那么也是肤浅的孝,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要供养,还必须要“敬”,要求子女应该对父母怀有真切的敬意,从内心上敬仰父母,尽可能地保证其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第二则,基本告诉我们如何让父母得到“精神赡养”。

“色难”,集中告诉我们,子女在父母面前的态度、神色,是直接影响父母的内心感受。

如果子女能和气、愉悦地敬重父母,老人就会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和满足。

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是人们道德情感的基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养老、敬老的观念和方式都有变化,而无论怎样发展,对“孝”的践行都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考虑,并有效的结合起来。

若单纯用是否能养来判断孝与不孝也是片面的。

除奉养之外,孝还必须做到以礼对待、无违于礼,这也是孝敬父母的重要体现。

如前引《论语·为政》中孔子与孟懿子,樊迟的对话,这里我们会产生误解,认为“无违”只是对父母的无限顺从,无论合理与否,被误解为愚孝。

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违”主要指无违于礼,即父母是否听从自己的劝告,都要照常以礼服侍,当然含有顺从之意,但并非只是顺从。

对于父母,我们不能靠社会礼数和舆论约束,被迫“尽孝”,父母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这种至诚的亲情并不是只体现在健在的人身上,更隆重的是在父母丧葬礼仪中的体现。

“孝”本来是亲子之间以血缘为基础的一种伦理规范,在宗法制社会中,敬宗又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也恰恰说明“孝”的对象并非只指健在的父母,还有神祖,主要是尊祖,强化同族同宗的认同感,规范家族内部生活秩序。

这也是“孝”的一大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不违人道。

﹝7﹞二、“孝”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重视家庭内部尊亲的基础上。

便形成家庭这样一个道德小单位。

这种以家庭为主角的社会道德教育方式被广范实行,成为约定俗成的道德教育。

(一)“孝”是淳朴的教养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同于别国的一个惊人现象,那就是避免了全社会性的宗教。

归结原因,还在“孝”上,什么宗教都难以改变这个千古一贯的信念和观念。

“教”字从“孝”从“文”,足以表现出古人对教育的本意是以孝为本的,把宣扬出“孝”行是教育的本质个首要任务。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8﹞这一点出现多次是孔子强调父母生时,看儿子是观察志向,父母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

意思是父亲在世时,让真情自然流露。

这会让人有些疑问,为什么规定“三年”,根据王世明先生的理解;“一个人为成年之时,当然需要父母的呵护,而这又正是人树立志向的阶段,当然要给予帮助知道,以成全子女所立之志。

……‘父母观其志’则是说子女成年以后,就可以不再事事靠父母,而主要看自己如何做人做事。

…….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

”﹝9﹞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生前志向的继承与完善,《说文解字》对“孝”的内涵也作过这样的叙述:“子承老矣。

”﹝10﹞“三年无改于父道”具有明显的子承老的意识,所以我们理解的孝并不仅仅是奉养,礼待、缅怀更为重要的是志向的继承与发展。

况且“三”并非现在所说的三年,应为虚指,甚至是一生都不改变,是实现终生孝敬的体现。

(二)“孝”是感激的回报在《论语》中,所涉及孝的有二十几处,也往往体现出“报恩”的思想倾向,是一种感恩心理特征。

孝敬老人最初也是因为报答养育之恩,这是“孝”最原始的起点,发展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论语·孟子·孝经·尔雅》)﹝11﹞推崇的都是一种感恩和博爱的思想。

同样,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诚心诚意的对父母,爱父母。

孝敬父母,不言而喻,天下所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疼惜是无微不至。

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一切如意,所以,父母关心的不仅有子女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担心子女是否走正道,是否成才。

倘若下一代没有出息,家庭自然也就没有多大希望,而若家庭这样落魄,父母生活自然苦上加苦,了解到父母的用心,我们应该会懂得怎样做。

《论语》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忧”。

(《为政》)﹝1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里仁》)﹝14﹞这段话就进一步告诉我们。

子女在父母生时力行孝行,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

另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自然会生病照顾不好自己,遇到困难自己难以解决,因而子女最好能守在父母身旁。

即使要外出也不能在外逗留过长时间,心中要常常记挂父母的年龄、生日。

为他们的身体健康长寿而祈祷。

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便是对父母最朴实的回报,心理的安慰远远甚于物质的享受。

此处孝并没有一个硬性规定的标准,而重在“心安”,让自己的良心来审视自己,自觉的遵守这种人性化的道德教育规范。

(三)“孝”是恭敬的劝谏在儒家看来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重于一切的,是客观的无法切断的血浓亲缘关系。

黄俊杰先生提出:“在孝的大前提下,父母有过,做子女的人只能‘谏而不逆’”。

﹝15﹞认为父母有过错,做子女应该恭敬的对父母规劝,态度要谦和。

同样《论语》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16﹞意思便是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的劝告,自己的意见表达之后,父母若没有听从,也不要怨恨父母。

在看孔子生活的这一时代,父权家长制占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能提出“事父母几谏”的主张,已经是难能可贵至极了。

自然孔子也有所保留,即“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7﹞与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子女能做到这样以难能可贵,这里“无违”并不是现在有人误会的毫无原则的顺从,是包括顺从听话,但主要是指不违礼节。

对此在以后的《孝经》中发展为: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呼”?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

故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18﹞这段话告诉我们子女对父母犯的错误正确态度是谏诤,但要讲究方法。

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但父母不接受的时候,子女惟命是从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千万不要盲目听从而尽愚孝,一定要认清对父母精神思想的孝远远高于食粮的奉养。

子女要使父母明白,谏诤是维护和挽救父母的尊严与人格,并不是不孝,而是正真的大孝行为。

这也恰恰表明,《孝经》沿袭《论语》在解决两代人意见的差异上,也主张将谏诤而不顶撞父母作为最首要最适宜的方法,家庭中成员不仅有谏劝的权利,而且负有谏劝的责任,在实行劝谏时所持有的态度是规劝能否成功的关键,若不能采纳意见,也不能怨恨,在这时我们也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见解,我们也不能绝对肯定自己的意见一定比父母长者的有效益。

﹝19﹞三、“孝”是稳固政治的保障“孝”本是一种家庭道德,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与恭敬。

但在我国古代以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中,以扩展到国家,君权与父权,成为国家与家庭的中心。

君被视为国民之父,君民关系也被定格为父子关系,孝子与忠臣便有了统一的判断标准。

﹝20﹞因此,家庭中对父母的敬爱、尽心都成为小孝,在朝廷里忠君、事君是大孝。

孝扩展到政治范围中便是忠君爱国。

《论语》以“出则事公卿,如则事父兄”为这一关系作了准确概括。

因此,孝不可避免的发展为社会公德,封建统治者把孝转化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

“孝”的政治功利性显而易见。

胡平生先生认为:“《孝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在阐述孝,但其目的远非仅为提倡某种孝道,‘孝’是政治精英们用来促进对其自己和国家忠贞的一枚利器”。

﹝21﹞,孝是社会精英为国尽忠的首要条件,这便使得许多人把“孝”当成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走“孝”的形式,孝便有了功利性。

(一)以孝治天下举孝廉的选官制度纵观历史发展,从夏商周的兴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争霸最后灭亡。

再到秦王朝的灭亡,历史事实告诉统治者,社会动乱,国家灭亡的根源有三:一是威胁君主;二是非议圣人;三是不孝。

汉朝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国君以孝治天下,臣民以“孝”为官吏,上下应喝,孝从国家君王贯彻到黎民百姓。

我们再次看到孔子的孝治天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