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L01B 学分数:5 周学时:5总学时:85 学时分配:理论85 开课学期: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续上表: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病例分析
1. 了解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分析病例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
3. 提供实际病例模拟训练机会,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科知识
1. 掌握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2. 学习专科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技术
3. 深入了解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三、实验技能
1. 学习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如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手段
2. 掌握基本内科检查方法,如听诊、触诊、压痛点等
3. 提高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的能力
四、诊断能力
1. 培养对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2. 学习临床推理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诊疗方案
3. 提高处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讨论,拓展学生学科领域的视野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
1. 内科学基本原理、临床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2. 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要点
3. 内科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七、评估方式
1.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内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医学文献阅读,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技术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是内科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并培养优秀的内科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本科临床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适用)前言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医学院的部署,根据第七版《内科学》, 结合当前内科理论的新进展和社会自然环境对医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而编写的.本课程教学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课堂讲授,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熟悉和了解内科学领域新进展,为以后临床实践和临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要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展望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肺炎的分类。
熟悉:肺炎的诊断程序。
了解: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细菌性肺炎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休克肺炎的治疗。
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绿脓杆菌肺炎、真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了解:院内外感染所致细菌性肺炎在菌种上的不同。
第三节支原体肺炎(自学)熟悉: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肺脓肿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咯血的处理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第五章肺结核掌握: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了解;抗结核结核病控制策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诊断好的鉴别诊断、治疗,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的检查特点、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并发症。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的过程及其病理变化。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学》二、课程性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专科临床专业学生。
2、课程特点: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内科”的特点。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临床医学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内科学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总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
能力目标:
1.详细说明呼吸系统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定义、病因、诱因、临床表现、重要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2.能说出呼吸系统各疾病的健康宣教内容,能正确指导病人防治。
3.能正确判断呼吸系统出现的危急重症并能初步处理及正确转诊。
知识目标:
1.说出该系统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2.总结该系统常见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治要点。
难点:肺心病治疗中的抗生素应用原则,改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改善循环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云课堂
5
任务4: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疗
知识点:
1.概述:定义、近年来发病情况。临床特征
2.病因和发病原理:过敏因素(外源性)、神经因素(内源性诱发因素。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学说)
5.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6.治疗:坐位、吸氧、镇静剂、吗啡或杜冷丁、皮质激素的早期应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快速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消除诱因。基本病因的治疗。
素质目标:
1.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合作、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
2.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认可“健康中国”思政元素。
3.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分期、诊断及防治原则。
素质目标:
1、坚持敬业爱岗、团结合作、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
2、很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吸烟是常见病因,接受“吸烟有害健康”思政元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也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原因,接受“绿色中国”“蓝天保卫战”“美丽中国”思政元素。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2第八、十章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4性肺疾病膜炎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第七章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2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1第十二、十五章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非4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第十二章胸膜疾病1第十七章肝性脑病1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5第十八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2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0.5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2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第二章心力衰竭4第一章总论2第三章心律失常2第二、三章肾小球疾病概述及肾小球2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4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2、 3、4 节)续上表: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八章尿路感染2第十章淋巴瘤2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2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2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血小板减1少性紫癜)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2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7性疾病第二章贫血概述1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4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第八篇风湿性疾病3第六章溶血性贫血2第三章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九章白血病3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
2. 目标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病例中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内科学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疾病的处理。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3. 教学内容3.1 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科学疾病分类和流行病学- 内科学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采集- 内科学的体格检查方法3.2 常见内科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3.3 内科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内科学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原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
- 病例讨论: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网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内科学相关内容,并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
5. 课程评估-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综合评定。
- 考试成绩: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内科学开课院(部):临床医学院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学分: 10.5 总学时: 192 理论学时: 104 实验(见习)学时: 88 课外学时: 0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教材:内科学,葛均波、徐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参考资料:【1】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2】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版【3】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14版【4】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刘文励、叙永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2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精读的课程。
《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
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
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
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概述内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医学生内科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全面有效地进行内科诊疗工作。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二、课程目标1. 系统了解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 掌握内科学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内科学专业技能,如临床技能、沟通技巧等。
4. 培养内科学的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能力。
5. 培养内科学的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内科学基础知识1.1 内科学的定义、分类与发展历程1.2 内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3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1.4 内科学的专业术语和表达规范2. 常见疾病的诊疗与管理2.1 肾脏疾病2.1.1 急慢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2.1.2 尿毒症的诊断和治疗2.2 心血管疾病2.2.1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2.2.2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2.3 消化系统疾病2.3.1 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2.3.2 肝炎的诊断和治疗3. 内科学临床技能3.1 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3.2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4. 内科学科研与实践4.1 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2 学术写作与发表五、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2. 病例讨论3. 视频教学4. 临床实习5. 科研项目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内科学教程》2. 参考书目:- 《内科学概论》- 《内科学临床指南》- 《内科学临床技能》七、考核方式1. 学期考试:笔试和临床操作考核2. 实习考核3. 学术论文评定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和评估,确保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九、总结内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严格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内科学总学时:120学时(理论100学时,见习20学时)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推荐教材: 《内科学》,马家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参考书:《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内科疾病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各脏器疾病并阐明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则的一门课程。
它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在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科学的内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风湿、理化因素、神经和精神等系统的疾病。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
其学习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各系统器官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疗技术,能对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初步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篇绪论(1学时)目的和要求1、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
3、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讲授内容和要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习内科学的要求和方法。
4、内科学的新进展。
(1)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机制方面。
(2)疾病的检查和诊断技术方面。
(3)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复习思考题1、你怎么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课程?2、内科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共计18学时)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
着重指出其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内科学教学大纲及全套教案讲稿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
(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思考题”,更有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
(3)对《内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示教和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获得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是医学专业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大纲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内科学的基本理论、临床诊疗方法、常见疾病诊治原则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和知识体系。
首先,内科学教学大纲应包括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范围。
学生需要了解内科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内科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清楚内科学所涵盖的疾病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等,以及这些疾病的常见病因、病理生理特点。
其次,内科学教学大纲应包括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内科学的诊断思路和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内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内科学的治疗原则,包括内科学常用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以及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标准。
另外,内科学教学大纲还应包括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学生需要学习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有效地学习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如何提高内科学的临床实践能力、如何进行病例讨论和学术研究等。
学生还需要学习内科学的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和记录、体格检查技巧、医学影像学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等。
总的来说,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大纲是学生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指导,通过学习大纲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内科学的全面认识和系统学习框架,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成为内科学领域的优秀医学人才。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时数:总学时160学时,其中理论100学时、见习60学时学分数:9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等同步课程:《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等教材:《内科学》(第9版),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内科学》(第3版/八年制),王辰、王建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开课单位:锦州医科大学第一/三临床医学院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临床医学整体理论与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
内科学可分为多个亚专科,本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通过《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了解医学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发现疾病、诊断常见疾病、并提出初步治疗方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与患方有效沟通、获取多种信息资源和进行健康教育等初步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涵养探索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
二、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了解新进展。
2.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问诊和重点体格检查,提出初步的基本正确的诊治方案。
3.能够在制定诊疗方案中有以下意识:与患方进行平等的沟通,主动获取多种信息资源、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
4.具有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绪论【掌握】内科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内科疾病的诊断。
【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1、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1、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掌握】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第一节肺炎概述【掌握】1、肺炎的病因与分类2、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肺炎的的治疗原则。
【熟悉】肺炎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肺炎链球菌肺炎【掌握】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因及易患因素;2、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特点。
【了解】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掌握】1、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2、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了解】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肺脓肿(自学)【掌握】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2、掌握肺脓肿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2学时)【掌握】1、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2、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
第五章肺结核(2学时)【掌握】1、掌握肺结核的病因;2、肺结核的临床表现;3、肺结核的诊断方法、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的正确使用及大咯血的治疗。
【熟悉】1、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2、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
【了解】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2、结核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学时)【掌握】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诊断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掌握】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2、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鉴别诊断;3、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及措施(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
【熟悉】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掌握】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措施。
【熟悉】1、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和分类2、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及相关辅助检查;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预防。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2学时)第一节胸腔积液【掌握】1、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2、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胸腔积液的病因与鉴别诊断。
【了解】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
第二节气胸【掌握】1、气胸的临床表现;2、气胸诊断及治疗。
【熟悉】气胸的发病机理。
【了解】气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学时)【掌握】1、肺癌的早期症状;2、肺癌的早期诊断线索;3、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熟悉】1、肺癌的病理类型及与预后的关系;2、肺癌的临床分型;3、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了解】1、肺癌的病因;2、肺癌的防治进展。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3学时)第十五章第二节慢性呼吸衰竭【掌握】1、呼吸衰竭的分类;2、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诊断标准;3、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4、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5、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尤其是氧疗)。
【熟悉】呼吸衰竭的病因。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心力衰竭(3学时)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掌握】1、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2、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及措施(尤其是标准药物治疗)。
【熟悉】1、心力衰竭的评价;2、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尤其是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心肌重构。
【了解】心力衰竭的防治进展。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掌握】1、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特点;2、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
【熟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第三章心律失常(3学时)【掌握】1、常见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2常见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
【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与发病机制。
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1学时)【掌握】1、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2、心脏骤停的诊断;3、心脏骤停的现场抢救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措施。
【熟悉】心脏骤停的原因和机理。
【了解】心脏骤停的预防和心肺复苏的进展。
第六章高血压(3学时)【掌握】1、高血压病的诊断;2、高血压病的治疗。
【熟悉】1、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高血压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3、高血压急症的治疗;4、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学时)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掌握】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
【熟悉】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一、心绞痛【掌握】1、心绞痛的临床表现;2、心绞痛的诊断;3、心绞痛的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措施)。
【熟悉】心绞痛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了解】心绞痛的预防。
二、心肌梗死【掌握】1、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2、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
【熟悉】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2、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
【了解】1、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2、心肌梗死的预防。
第八章心脏瓣膜病(2学时)【掌握】1、常见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2、常见心脏瓣膜病的诊断。
【熟悉】1、常见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2、常见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3、常见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第九章感染性心内膜炎(1学时)【掌握】1、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因2、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3、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4、心内膜炎的抗生素的治疗原则与方案。
【熟悉】心内膜炎的实验室检查。
【了解】心内膜炎的病理改变。
第十章心肌疾病(2学时)【掌握】1、常见心肌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2、常见心肌疾病的诊断。
【熟悉】1、常见心肌疾病的病理特点2、常见心肌疾病的治疗。
【了解】常见心肌疾病的防治进展。
第十一章心包疾病(1 学时)【掌握】1、心包炎的临床表现特点;2、心包炎的诊断和治疗。
【熟悉】不同类型心包炎的特点。
第十二章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2学时)【掌握】1、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点;2、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和发病机制;主动脉夹层的分型【了解】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学时)【掌握】1、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原则。
【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与机制。
【了解】本病的相关辅助检查。
第四章胃炎(2学时)【掌握】1、胃炎的临床表现;2、胃炎的诊断要点。
【熟悉】1、胃炎的常见病因;2、胃炎的防治原则。
第五章消化性溃疡(3学时)【掌握】1、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2、消化性溃疡的诊断;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4、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措施。
【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第八章炎症性肠病(2学时)【掌握】1、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2、炎症性肠病的诊断要点。
【熟悉】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1、炎症性肠病的病因;2、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理。
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第一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第十章功能性胃肠病(2学时)【掌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熟悉】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2、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了解】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2、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第十二章脂肪性肝病第一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学时)【掌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表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要点;【熟悉】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2、肝硬化的病因。
【了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第十四章肝硬化(3学时)【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硬化的诊断要点;肝硬化的治疗措施。
【熟悉】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和并发症;肝硬化的病因。
【了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
第十六章肝性脑病(1学时)【掌握】1、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2、肝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法。
【熟悉】1、肝性脑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2、肝性脑病的发病原理。
【了解】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第十七章急性胰腺炎(2学时)【掌握】1、急性胰腺炎各类型的临床要点及诊断要点;2、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并发症及鉴别诊断。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第十九章消化道出血(2学时)【掌握】1、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2、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1、消化道出血的病因2、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掌握】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肾脏病的常用检查方法。
【熟悉】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及症状机理;肾脏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了解】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肾小球病概述【掌握】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的临床表现。
【熟悉】肾小球疾病的定义,分类。
【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类型。
第三章肾小球肾炎(2学时)【掌握】1、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临床表现;2、各型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主要的治疗措施。
【熟悉】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
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学时)【掌握】1、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2、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3、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皮质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熟悉】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的关系;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第五章IgA肾病(1学时)【掌握】1、IgA肾病的临床特点;2、IgA肾病的病理;【熟悉】IgA肾病的发病机制;IgA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IgA肾病的治疗。
第七章尿路感染(2学时)【掌握】1、尿路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2、尿路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与主要的治疗措施。
【熟悉】1、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径。
2、与感染有关因素。
【了解】尿路感染的预防。
第十章急性肾衰竭(1学时)【掌握】1、急性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2、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