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

•以美国的Allport为主,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强调的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只是考虑到个体心理的大的社会背景。

其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论、场论、精神分析论等。

2、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所认识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与他人的关系等

3、人际关系:

广义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但此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狭义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的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

4、参照群体

就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群体,该群体的目标、规范成为个人行为的动机,同时具备多种参照群体,易形成矛盾,当现实生活中自己所属的群体都不能成为参照群体时,个体容易出轨

5、集体行为

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

6、态度

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态度就是对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

社会态度的范围比态度略小一些,只是对社会现象的态度 [不包含自然现象的态度]

7、集体行为:

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

8、内在动机:

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从中的到满足,而无需外在的奖励与推动。

内在动机有三个力引起:1.好奇的内驱力,产生求知欲。2.胜任的内驱力,产生求成欲。

3.互惠的内驱力,产生亲名欲。

9、外在动机:

是活动意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不是由于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动力。

简答:

1.客观的我之构成:

①物质客我:自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自己的物质条件、家庭等;

•②社会的客我:自己受到朋友们的认可,给周围的人留下的印象、个人名誉、地位,自己在群体中所起的作用等;

③精神的客我:自己的智慧、能力、人格倾向等的综合。

2.埃里克生的自我发展理论

1、婴儿期(0-18月)

•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减少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安全、可靠性;环境无常、缺乏关爱→怀疑、害怕、不信任]

2、童年期(18月-4年)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本阶段开始自主探索周围的世界,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一种自主感,发现可以自己控制一些事物包括自己。所以适度放任是不错的选择]

3、学前期(4-6Y):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决定是进取还是退缩人格 [此阶段好奇心最强烈,进而会主动去探索,对此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培育积极性与进取心;而消极甚至否定的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

4、学龄期(6-12Y):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此阶段探索的范围超过家庭,同伴、邻居、教师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人的帮助与赞扬可以加强勤奋感,反之形成自卑感。]

5、青春期(12-18Y):

•获得认同感而克服认同混乱的阶段,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统一,使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形成连续感,对自己及其周围各种人、事、物的关系形成统一的认识。]

6、成年早期(18-30):

•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阶段 [在共同完成某些任务的过程中,发展出可以分享成败、相互关怀、承担义务的感情,形成友谊与爱情;反之,不能分享苦乐,不能做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无相互的关心与帮助,则陷入孤独寂寞之中。]

7、壮年期:

•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应该尽量扩展专注的范围,中国人很难拓展专注的范围。所谓“亲亲、仁民、爱物”往往是一个理想。]

8、老年期:

•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七个阶段]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邻近性:人们在时空上的接近性,使他们之间容易产生相互的吸引。(大量的事例)例

外——从一开始就存在敌对情绪 [讨论:现代网络对邻近性的挑战问题]

②相似性:有共同的兴趣、态度、价值观、背景及人格特质等。 [主要原因在于自我

形象维护的需要——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只能与陌生人交流良好]

③报答: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低自尊的人有时候例外]

•主要可能在于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但对报答的需要受“报答”的供求关系影响

•得失现象——不仅受报答的量的影响,还受报答的增减的影响

④外貌:以貌取人 [关于美的标准问题]

⑤熟悉: [熟人无所谓美丑]

4、斯滕伯格“爱情三元”论:

他认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分别反映爱情关系中的情感、动机和认知特征。

亲密: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有相互理解,相互喜欢,紧密依存的感觉,体现爱情的温暖。

激情:指关系中令人兴奋激动的部分,是在性的吸引和自尊、统治欲、服从、自我实现等动机的驱动下体现出来的浪漫特征,反应爱情的“热”度。

承诺:指愿意爱上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承诺往往是双方彼此的关系进行冷静审视和理性预期之后的结果,能鼓励双方同甘共苦,体现爱情的理智一面

5、亲密关系中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紧急事件的人越多,这些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原因——注意分散、对紧急事件的理解(不确定性)、责任分散(目击者越多,他们的责任感越少)、是否具备提供帮助的条件

6.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即倾向于人格特质的归因,忽视情景的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存在

文化上的差异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内部归因

对自己行为的归因:外部归因 [行动者更易于注意周围环境,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观察者对行动者的了解相对要少]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的倾向[尤其是涉及利益

冲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