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疫 源地消毒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基本概念
• 1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 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 2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 物的处理。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3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 的制剂。 4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 求的制剂。
•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 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 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 有效的消毒方法。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wenku.baidu.com
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
• 装备要求 • 承担疫源地消毒任务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条件配备消毒工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 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 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 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 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 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
具和防护用品,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剂。 • (1)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机动喷雾器、配药
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2)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 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 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30cm×30cm×40cm)、肥皂盒、皮 肤消毒盒(瓶)。
行的消毒。 • 7终末消毒 •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
• 一.化学药物的分类 按其不同的方面去分类,可将其分 为如下:
• 1.按物理状态可分为如下: • ⑴固体消毒剂 主要有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纳、三氯
异氰尿酸、固体二氧化氯、氯己定(洗必泰)等。 • ⑵液体消毒剂 主要有碘伏、过氧乙酸、乙醇、戊二醛
•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 剂。
•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 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 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 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 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 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 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 ⑷醛类消毒剂 主要有甲醛、戊二醛、邻苯二醛等。 • ⑸酚类消毒剂 主要有石碳酸、六氯酚、煤酚皂溶液等。 • ⑹杂环类消毒剂 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型丙内脂等。 • ⑺醇类消毒剂 有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 • ⑻季铵盐类消毒剂 主要有苯扎溴铵、杜米芬及某些双长链季铵
盐类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处理方法
•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
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 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 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等。 • ⑶气体消毒剂 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2.按杀菌作用的强弱分类: • ⑴高效消毒剂 是指能完全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
种微生物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环氧乙烷、戊二醛、二 氧化氯、过氧乙酸、氯制剂等。其中环氧乙烷、戊二醛 可作为灭菌剂。 • ⑵中效消毒剂 是指能杀灭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的消毒剂,主要有酚类消毒剂、碘伏、乙醇等。 • ⑶低效消毒剂 是指只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部分细 菌、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胞和结核杆菌, 不能灭活HBV等病毒,这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啶、三 氯散、季铵盐类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3. 按化学性质分类 • ⑴含氯消毒剂 指在水溶液中能生成次氯酸。主要有次氯酸纳、
漂白粉、二氯异氰酸钠、三氯异氰酸、二氧化氯、氯铵等。 • ⑵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主要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
酸、臭氧等。 • ⑶含碘消毒剂 有碘伏、碘酊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5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 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 用mg/L或 % 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 效氯对应)。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6随时消毒 •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
• ⑼其它类消毒剂 主要有氯己啶、高锰酸钾、氯羟二苯醚、三氯 散、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即不要使被消毒的物品受到损 坏又要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 1.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先选压力蒸汽灭菌 或干热灭菌。
• 2.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应选择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 消毒、灭菌。
• (3)消毒剂:储备一定量的消毒剂并与有关厂家建立联系,确保处 理突发疫情的需要。常用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 等。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 疫点的随时消毒 • 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
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 ③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 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 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 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 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