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训练答案17.4.10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训练答案17.4.10班级:姓名:2.8 兰亭集序王羲之 P29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春季的最末一个月,农历三月)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全)至,少长咸.(都)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长,这里是高的意思)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幽深内藏的感情)。
....(喝点酒,作点诗),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繁多),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目远眺,舒展胸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一世,或.(有的人)取诸.(之于)怀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趋向)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一时)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往,到达)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附着)之矣。
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因)之兴怀;况修短随化.(自然),终期.(至,及)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大事)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像)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不能喻.(明白)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纵使,即使)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思想情趣)一.(一样)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2.9 赤壁赋苏轼P3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
举酒属.(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rn 窈窕tiǎo桂棹zho 冯虚御风fnɡB.嫠妇l 愀然qiǎo舳舻yu 山川相缪lioC.酾酒shī 横槊shu江渚zhǔ 正襟危坐jīnD.匏樽po 枕藉j蜉蝣f 一叶扁舟piā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加点的如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6.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下列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二、课内文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语文练习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8 分)1. C(2分)(A项“猗”的读音应为y I ;B项“裳”的读音应为cháng;D 项“踯”的读音应为zhí ,“哺”的读音应为b u)2. B(2分)(A项“幽辟”应为“幽僻”,“曲心抑志” 应为“屈心抑志” ;C 项“翁郁”应为“蓊郁” ;D 项“悲催” 应为“悲摧”)3. D(2分)(A项“说”通“脱” ;B项“错”通“措” ;C 项“纫”通“韧”)4. C(2分)(A项“攘”的意思为“忍受” ;B项“甸甸” 是拟声词;D 项“思”是句尾语助词。
)5. B(2 分)6. D(2 分)7. B(2 分)(“多谢相助”中的“相”偏义指代“我”;选项中“相”的意思依次为①偏义指代“你”②偏义指代“我”③偏义指代“她”(婆婆)④偏义指代“他”(郡丞)⑤偏义指代“我”⑥副词,相互⑦偏义指代“他”(焦仲卿)⑧名词,面相。
)8. A(2分)(A项中,“风、雅、颂”是诗经的内容体制,而非主要的表现手法)9. B(2 分)10. C(2分)(A项“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用在此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B 项“痛不欲生” 指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用在句中不合语境,应为“痛心疾首”。
C项“可圈可点”原意为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用在此句中正确。
D 项“火中取栗”见于法国的一则寓言,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处理,自己却上了搭档,一无所得。
用在这里,是望文生义。
)11. D(2分)(A项句子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改为“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电磁力”。
B 项搭配不当,应该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8 兰亭集序 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兰亭集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解析D项,“由”,原因。
答案D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
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解析C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二)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引别东去。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洞庭之阴,果有社橘。
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
”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
夫曰:“此灵虚殿也。
”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
必修2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必修2篇目:《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1.当与秦相较____通____,2.暴秦之欲无厌 ____通___, ________3.暴霜露,斩荆棘____通____,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通____,____二、解释下列实词1.兵⎩⎪⎨⎪⎧①②③2.亡错误!3.终错误!4.使错误!5.向错误!6.得错误!7.爱错误!8.曾错误!9.族错误!10.毕错误!11.幸错误!12.如错误!13.故错误!①六王毕,四海一②一肌一容,尽态极妍14.一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④用心一也⑤六王毕,四海一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15. 缦②缦立远视①尽态极妍16. 尽②奈何取之尽锱铢三、说说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其错误!2.而错误!3.之4.以错误!5.为错误!6.焉错误!7.夫错误!四、指出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盖失强援 3.日削月割4.辇来于秦 5.不能独完6.能守其土,义不赂秦7.李牧连却之8.小则获邑,大则得城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1.族秦者,秦也1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16.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7.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18.廊腰缦回,檐牙高啄19.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20.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2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五、古今异义词,写出古义1.可谓智力孤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2.思厥先祖父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5.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________今义:能够;许可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7.齐、楚之精英古义:__________今义:①精华;②出类拔萃的人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怜悯,同情9.韩、魏之经营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筹划并管理10.后秦击赵者再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又一次11.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能力差1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实际上1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________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14.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_______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1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_________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2.洎牧以谗诛:__________________ 3.赵尝五战于秦:____________ 4.灭六国者,六国也:________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______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7. 几世几年,摽掠其人_______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9.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10.夫六国与秦皆诸侯:________1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12.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1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________14.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15.谁得而族灭也:________ 1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写出通假字并释义1.当,同“倘”,如果,倘若 2.厌,同“餍”,满足3.暴,通“曝”,冒着4.无,通“毋”,不要二、解释下列实词1.①兵器②军队③战争2.①两个“亡”都为丧失、丢失②灭亡3.①最后,最终②坚持到最后4. ①主使②使唤③派遣,命令④叫,让⑤出使⑥假使⑦使命5.①假如、如果②进发③假使④先前6.①实现②能够③心得,收获④能够⑤应该⑥得意⑦具备⑧得当、恰当7.①爱护②喜欢,爱好③爱惜,吝惜④爱慕,欣赏8..①竟、竟然②曾经③通“增”,增加9.①族灭②普通的③筋骨交集处④家族10.①完了②尽③使……完毕④完毕11.①得到宠幸②幸运③幸亏④希望12.①动词,似,像②副词,仅,只③连词,假如,如果④介词,表时间,当13.①旧时②所以14.①统一②两个“一”都为全部、所有③一,数词④专一15.①丝织品,名词作状语,像缦一样②久、长16.①竭尽,尽力表现出②全部,所有三、说说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①代词,它,指获得的土地②代词,他们的,指燕、赵二国③代词,指赵国④代词,指宫车⑤代词,代秦国⑥代词,指他们的⑦代词,自己的2.①连词,表因果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转折④连词,表转折⑤连词,表并列⑥连词,表转折⑦连词,表并列⑧连词,表转折⑨连词,表转折3.①结构助词,的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代词,代土地④结构助词,的⑤代词,前一个代指秦国,后一个代指楚、魏、韩三国⑥代词,代指上文讲的道理⑦结构助词,的⑧代词,指秦国⑨结构助词,的4.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③连词,相当于“才”④连词,来⑤介词,用⑥介词,用⑦介词,因为⑧介词,用⑨表结果的连词,以至于⑩介词,凭借5.①代词,它,指获得的土地②代词,他们的,指燕、赵二国③代词,指赵国④代词,指宫车⑤代词,代秦国⑥代词,指他们的⑦代词,自己的5.①动词,作为②动词,成为③表被动④前一个是动词,治理;后一个表被动⑤动词,成为⑥动词,成为,是6.①代词,哪里②语气助词③代词,它④兼词,于之,到洞里7.①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庖丁解牛(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庖丁解牛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砉然向.然 “向”同“ ”, 2.技盖.至此乎 “盖”同“ ”, 3.批大郤.“郤”同“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族{①族庖月更刀,折也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③士大夫之族2.中{①莫不中音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③百发百中3.为{①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②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4.而{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 ③提刀而立 ④善刀而藏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依乎天理.. 古义:今义:天然的道理。
2.视为止,行为..迟古义: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3.吾见其难为..古义:今义:使人为难;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4.因其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5.每至于..族古义: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6.虽然..,每至于族古义: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7.技经肯綮之未尝..古义:今义:未曾;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比较委婉。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良庖岁.更刀2.族庖月.更刀3.视.为止,行.为迟4.而刀刃者无厚.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如土委地。
句式:译文:2.怵然为戒。
句式:译文:3.视为止,行为迟。
句式:译文: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句式:译文:5.技经肯綮之未尝。
句式:译文:6.臣之所好者道也。
句式:译文:7.良庖岁更刀,割也。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庖丁,庖指厨师,丁是厨师的名,庖丁就是指名为“丁”的厨师。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称呼以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在其名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其职业的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注:①洗沐:官员休假②算:竹器③推毂:推荐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⑤逋负:拖欠款项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B.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C.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D. 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老之言指“黄老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答案】 C(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C.高,长 D.美好【答案】 C(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C.从前 D.假如【答案】 C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答案】 B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答案】 C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三单元10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
10*游褒禅山记尘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泽,真正的智者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他之所以被诟病,因为他是改革者;他的改革触动了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
面对种种非难,他抱定“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的坚定信念,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爆响了一个惊雷。
这惊雷,绵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无改革社会便不能进步,要改革必冒风险。
是安于现状、安于落后,还是冒险而进,求得发展,这,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们已做出回答,正带领国人领略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褒禅山,古名华山。
因唐代高僧慧褒结庐于此,在他圆寂之【课内挖掘】1.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
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3.在游山途中因轻信盲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运用角度]这些材料可用于“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深思慎取”“严谨”“拒绝平庸”“善假于物”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课外运用】示例一: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课内文言文填空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课内文言文填空练习题【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温故知新(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画线的句子)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秦晋两国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主谓取独)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了)。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助词,啊)!”许之。
夜.(在夜里)缒而.(连词,表修饰)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假如)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介词,用)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晋国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境)君知其难也,焉.(为什么)用.亡郑以陪.(增加,扩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势力雄厚,您的国家势力就薄弱了)若舍郑以为..(把····当作)东道主,行李之.(主谓取独)往来,共.(通“供”,提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转折的连词,却)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东.(名词做状语,向东)封.(把···作为疆界)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兼词“于何”,从哪里)取之?阙秦以.(连词,表并列或者因果,不译)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秦伯说.(通“悦”,高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如果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1.封:①既东封.郑②肆其西封.2.军:①亮率诸军.攻祁山②晋军.函陵③万人为一军.3.阙:①不知天上宫阙.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辞:①不辞.劳苦②停数日,辞.去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5.鄙:①北蛮夷之鄙.人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6.微:①防微.杜渐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7.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若.入前为寿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8.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且焉.置土石④复驾言兮焉.求答案:1.①做疆界,动词②疆界,名词2.①军队,名词②驻军,动词③军队编制单位3.①宫殿,名词②空隙、豁口,名词③侵损、削减,动词4.①推脱,动词②告别,动词③推辞,动词5.①见识浅陋的,形容词②名词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③浅陋鄙俗,形容词6.①细小的东西,名词②隐约地,副词③稍微,副词④没有、不,副词7.①如果,连词②你,代词③像,动词8.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何③疑问代词,哪里④代词,什么荆轲刺秦王一、温故知新(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画线的句子)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兰亭集序XXX九年,时值暮春之初,我和一群贤士们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一起举行修禊之事。
这里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溪流在左右流淌。
我们以此为背景,品尝美酒,吟咏诗歌,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但是一觞一咏已足以畅叙幽情。
这一天,天空晴朗,气候宜人,俯瞰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真是令人愉悦。
人生中的相处之缘,或许是因为志趣相投,或许是因为寄托所托,放浪形骸。
尽管我们的趣味和居住环境万殊,安享当下,暂时忘却了衰老的来临;但是当我们所在之地已经变得熟悉,感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移,我们感慨万千。
曾经欣赏的事物,已经成为XXX,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忘怀。
更何况,我们的修行和寿命都是有限的。
古人说:“死和生同样伟大。
”这不是令人痛心吗?每当我读到古人们所写的感人文字,仿佛与他们有着共鸣,不禁感慨万千,无法用言语表达。
虽然我们知道XXX都是虚幻的,XXX和XXX都是虚构的人物。
但是后人看待现在,就像现在的我们看待古人所写的文字一样。
这真是令人悲哀。
因此,我将时人的故事记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不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
后来的读者也会对这些文字有所感悟。
赤壁赋XXX,七月既望,我和客人一起在赤壁下泛舟游览。
XXX来,水波平静。
我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诵读明月之诗,歌唱优美的歌曲。
不久,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白露笼罩江面,水光接天。
就算是一根芦苇,也能在广阔无垠的江面上漂浮,仿佛在风中驾驭着虚空。
飘渺的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世外桃源,变成了仙人。
于是我们畅饮美酒,扣舷而歌。
歌曲唱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人中有一个人吹奏洞箫,与我们的歌声相和。
他的声音哀怨悲伤,就像是在倾诉哀怨和思念,余音袅袅,仿佛缕缕绵延不绝。
我们跳起舞来,就像是在幽深的峡谷中跳舞,歌唱着孤舟的嫠妇。
XXX坐在那里,面带愁容,严肃地问客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XXX’,这不是XXX的诗吗?向西看XXX,向东看武昌。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复习检测题(文言文部分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复习检测题(文言文部分附答案)1.此题无需改写和删除。
2.改写为:下列各句中没有多音字的一项是。
3.改写为:下列句中加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改写为: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5.删除此题,因为题目中的选项没有加点字。
6.改写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表示动作或情感的一项是。
7.改写为:选出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8.改写为: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9.改写为: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0.改写为:选出没有多音字的一句。
11.改写为: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12.改写为:选出下列属于被动语态的一项。
A。
这不是XXX受到XXX困扰的情况吗?B。
XXX和客人在赤壁下划船游玩。
C。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D。
将蜉蝣寄托于天地之间,如同在渺茫的大海中一粒沙。
14.A。
像怨恨一样,像爱慕一样,像哭泣一样,像诉说一样,余音缭绕不绝。
B。
扣着舷边唱歌,歌曲如下……C。
XXX神情忧愁,不知为什么。
D。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这不是XXX受到XXX困扰的情况吗?15.A。
看着美人,心中感慨。
B。
忧愁和辛劳可以激发国家的兴旺。
C。
这就是学者必须深思并谨慎选择的原因。
D。
幼小而又不成熟,我还没有看到他的才华。
16.A。
唐浮图慧褒最初就建在这个地方。
B。
因为它位于XXX的阳面而得名。
C。
后世的人将其错误地传承下去,却无法给它一个名字。
D。
因为它的深度,再加上一些微小的东西,就能让它更加深刻。
17.A。
离他的院子东面五里。
B。
因为他的思考深度,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C。
我也后悔跟随他而无法尽情地享受旅游的乐趣。
D。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怎么强也有极限。
18.A。
如果夷族靠近,游客就会更多。
B。
秦国贪婪,依靠强大,空口说白话要求得到美玉。
C。
我和四个人拥着火进去。
D。
因为他的思考深度,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第一单元 单元群文阅读(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单元群文阅读古代经典史籍主题解说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
典籍中的先贤哲人用智慧碰撞出火花,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推动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
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治国、安邦,也可以救世、济民,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单篇研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甲科为郎。
鸿嘉中,举敦朴能直言,召见宣.王嘉字公仲,平陵人也。
以明经射策..室.,对政事得失,超迁太中大夫。
出为九江、河南太守,治甚有声。
建平三年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加食邑千一百户。
嘉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上甚敬之。
哀帝初立,欲匡成帝之政,多所变动,嘉上疏荐儒者公孙光及能吏萧咸等,皆故二千石有名称。
天子纳而用之。
是时,侍中董贤爱幸于上,上欲侯之。
嘉与御史大夫贾延上封事。
上感其言,止,数月,遂下诏封贤为高安侯。
后数月,日食,举直言,嘉复奏封事。
于是上寖不说,而愈爱贤,不能自胜。
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等劾嘉迷国罔上不诏狱。
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不肯道。
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服。
主簿曰:“将相不对理陈冤,相踵以为故事,君侯宜引决。
”使者危坐府门上。
主簿复前进药,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
丞相岂儿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嘉遂装出见使者再拜受诏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诣廷尉廷尉收嘉丞相新甫侯印绶缚嘉载致诏狱上使将军以下与五二千石杂治。
狱吏稍侵辱嘉,嘉喟然卬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余责。
”吏问贤不肖主名,嘉曰:“贤,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进;恶,高安侯董贤父子,佞邪乱朝,而不能退。
罪当死,死无所恨。
”嘉系狱二十余日,不食欧血而死。
大司马丁明素重嘉而怜之,上遂免明,以董贤代之。
嘉为相三年诛,国除。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课内外)(解析版)-【上好课】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课内外)(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屈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与“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十二章》)两句中“于”用法相同。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阅读新题型专项训练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新题型专项训练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导学号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
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
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
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
”诏勿问,田亦竟止。
珪居闲类木讷者。
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
珪格不行。
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
御史张羽奏云南灾。
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
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
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
两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而珪适卒,年五十七。
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语文必修2文言教材练习(含答案)
《兰亭集序》检测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列坐其次.()③信.可乐也()④曾.不知老之将至()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⑦不能喻.之于怀()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⑨齐.彭殇为妄作()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2、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取诸.怀抱。
A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C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5、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6、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义项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7、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8、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 ”,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辞{①辞曰:“臣之壮也……”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动刀甚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共其乏困 ③吾其还也5.以{①敢以烦执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以其无礼于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夜.缒而出 3.越国以鄙.远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6.烛之武退.秦师7.越国以鄙远.8.邻之厚.,君之薄.也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且贰.于楚也 11.既东封.郑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 译文:2.夫晋,何厌之有?句式:译文: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译文: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历史上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二古诗文测验
年级姓名分数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答案】 C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A.修饰 B.整治C.高,长 D.美好
【答案】 C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
A.朝向 B.奔向C.从前 D.假如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答案】 B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答案】 C
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
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
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答案】 A
5、翻译句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语段阅读,回答6~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喝酒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渚:江边
【答案】C(酾:斟。
)
7.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 )
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
【答案】 C
8.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2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答案】C(“第1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不对。
)
9、翻译句子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0~13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惜
B.夫夷以近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答案】C(A感叹;B平坦;D.谁。
)
11.“叹”字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总领下文
C.引出议论D.承上启下
【答案】B(本段下面的内容都是“叹”的内容。
“总结上文”应在段末或独立一段;上段末的“悔”字句已是议论,因此也不是引出议论;“承上启下”的应是短语或句子,不可能是一个字,故选B。
)
12.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
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答案】C(作者没有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而惋惜。
)
13、翻译句子
(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2)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14.清人徐增评价这首诗“作诗用意用字,须要一时兴会凑泊得好,此作虽浅,然却有致”,一、二句中你认为哪个字“兴会凑泊得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运用“兼”字,把送客与送春的双重惆怅自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伤春之情强化了离别之情);“兼”字,看起来很平白,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怅惘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
(或:“乱”字,表明主客都很随意尽兴,知己朋友依依不舍,频频举杯,殷勤相劝;“乱”字看起来很显露,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
)
15.作者的感情在三、四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
试作具体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三、四句中抒发了一种期盼之情,惜别之时,已约相会之期,足见情真意切;春天即将逝去,与客人分手在即,作者却又盼望来年“春”“人”俱归;期盼之情中又流露出一种挽留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