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在化学学科中,分子与原子是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概念。
深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对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分子的基本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物质。
下面分别介绍分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分子的组成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不同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例如,氧气(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2.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受到分子内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分子内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而分子间相互作用则影响了分子的物理性质。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分子的分类按照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单质分子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二、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
了解原子的性质和组成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原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荷均衡的质子、中性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中心部分称为原子核,其中包含质子和中子。
电子以高速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2.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数目决定。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元素,即不同的原子核对应不同的元素。
原子的电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3. 原子的分类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原子可以分为不同的元素。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8种,每种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核构成。
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不同,从而使得元素的性质也不同。
三、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和原子是化学研究中密切相关的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一)认识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1)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九年级分子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原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知识点一、分子的概念在化学中,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电中性实体。
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单位,也是物质性质的基础。
二、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轨道上。
三、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四、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五、分子式和化学式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物质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六、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化合价的大小决定了化合物中原子的组合方式和化学键的形成。
七、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量。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八、分子的组成分子可以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称为单质分子,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子组成,称为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九、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
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组,便于研究和记忆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总结: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单位。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下面是整理的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__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__分子由__原子和__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__分子由几个__原子和几个__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A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10
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未来发展
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未来发展
A
一、未知领域的探索:未来,科 学家们将继续探索分子和原子领 域的未知领域,如量子力学、暗 物质等,以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 认识
B
二、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子和原 子知识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如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 学等,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C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三、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利用分子的排列和结构来设计和制造新型材料 在生命科学中: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
4
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理论
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理论
一、分子结构理论
1. 分子构造原理: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如共价键、离子键等)连接而成,这些化学 键决定了分子的几何形状和电子分布
3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一、化学领域的应用
在化学研究中:通过分析分子的结构 和性质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化学反应:利用原子和分子 的重新组合来合成新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二、物理领域的应用 利用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热力学性质等 通过分析原子的性质和结构来研究物质的微观世界
2. 原子性质 原子极小: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新的物质 原子内部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
分子与原子的性质与关系
二、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可以 结合成分子。这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与其他物质 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一过程体现了 化学变化的本质
一、化学反应的控制与利用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一、分子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特别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改变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许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说明物质的三态改变。
二、原子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像。
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像。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改变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颗粒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断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肯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全部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重点知识归纳1、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干货丨分子、原子、离子最全面的必考知识点

分子、原子、离子最全面的必考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及区别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结合在一起的结构。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原子的,也可以是不同原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核运动。
3.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单一化学物质,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
二、分子原子元素的性质1. 原子的性质(1)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它们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而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大小:原子的大小一般以原子半径来表示,原子的半径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有关。
(3)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一般以原子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有关。
(4)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外层电子的排布有关。
原子通过失去、获得或共享电子来形成化学键,从而参与化学反应。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一般以分子的长度、角度和对称性来描述,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2)分子的质量:分子的质量一般以分子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与其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分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中原子的排布和结合方式有关。
分子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连,从而形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元素的性质(1)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该元素所拥有的质子数量,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2)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是指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量通常以标准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3)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原子结构有关,包括原子大小、原子量、原子序数等。
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完全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完全总结第一节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1.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4、分子理论的应用:(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2、原子的性质(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答:不一定!金属单质 (如:Fe 、Cu 、Al 、Hg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非金属固态单质 (如:C 、P 、S 、Si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6、原子的构成:质子 (带 正 电荷)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核(带正电)中子 (不带电)原子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但所占质量很大,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原子和分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原子和分子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的基本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原子的结构模型(1)拉瑟福模型拉瑟福模型认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绕核运动,呈太阳系模型。
(2)波尔模型波尔模型认为原子核带正电,电子绕核运动,并呈离散的能级模型。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每个元素的位置代表了其基本性质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族分布。
二、原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1. 原子的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都有自己的化学符号,用于表示该元素在元素化合物中的存在。
2. 原子价原子的外层电子数为其原子价。
3. 原子的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4.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等信息。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空间排列决定。
三、原子和分子的物理性质1. 原子的相对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通常用原子量或摩尔质量表示。
2. 原子和分子的大小原子和分子的大小通常用原子半径或键长表示。
3. 原子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和分子的稳定性受到原子核的结合能和电子云的作用力影响。
四、原子和分子的变化与转化1. 原子核反应原子核反应是原子核内部质子和中子的转化过程,生成新的原子核。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原子和分子之间的转化过程,生成新的化合物。
3.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是一种原子核内部的衰变过程,放射性同位素碰撞后会产生核变化。
4. 双原子分子化合物的分解双原子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生成原子或更简单的化合物。
五、原子和分子的应用1. 合成材料合成材料是利用原子和分子结构,通过特定的化学方法制备出来的材料。
2.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利用原子和分子结构,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有用的化学物质的产业。
3. 生物学生物学研究生物体中的生化过程,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初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初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分子和原子是化学领域中非常基础的概念,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点。
1.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由几种不同的粒子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质量较大;中子没有电荷,质量与质子相近;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很小。
原子由这些粒子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
2.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分解的基本物质。
每个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原子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特性。
例如,氧元素的原子数目是8,所以每个氧原子都有8个质子。
3.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并且质量大约占整个原子的99.9%。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4.分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分子可以由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组成。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5.化学键:化学键是在原子之间形成的力。
它连接原子成分子。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键类型,它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
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强电子云互相吸引形成的键。
6.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式是用来表示分子组成的化学公式。
它告诉我们分子中有哪些元素以及其比例。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结合。
结构式是用来描述分子的形状和化学键的位置的。
例如,水的结构式是H-O-H,表示一个氧原子在两个氢原子中间。
7.分子量和摩尔质量:分子量是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量之和。
它通常以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质量相对于其摩尔数的比值,通常以克/摩尔(g/mol)表示。
它可以通过将分子量从质量单位转换为摩尔单位来计算。
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的基本概念1. 原子的起源及发现原子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但直到19世纪才被正式提出。
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和利希墨斯将物质认为是由最基本的微粒构成,他们称这些微粒为“原子”。
直到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金生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现代原子理论的第一个版本,称为“道金生原子论”。
接着在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葛洛姆发现了质子,波尔提出了原子的电子理论,这些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原子理论的基础。
2.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中性,电子则带负电荷。
3. 原子的不可分割性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这一概念也被称为原子理论。
原子理论是化学的重要基础,它指出物质的组成单位是原子,这些原子通过化学反应能够重新排列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
二、原子结构1. 原子的核原子的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中性。
核中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原子质量,占据了原子的绝大部分体积。
2. 电子云电子以极高的速度绕原子核运动,形成了电子云。
电子云是一种概率分布,用于描述电子可能存在的区域,而不是确定的轨道。
3.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顺序号,它代表了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4. 原子核的质量数原子核的质量数是指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个数,它决定了原子的质量。
5.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是指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排布规律,可以通过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来描述。
三、原子尺度与分子尺度1. 原子尺度原子尺度是指描述原子大小的标准,通常使用皮米(pm)作为单位。
1pm等于10^-12m,原子的直径通常在0.1~0.5nm左右。
2. 分子尺度分子尺度是指描述分子大小的标准,通常使用纳米(nm)作为单位。
分子与原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子与原子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质量很小,质子和中子质量相近,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心运动,形成电子云。
原子的结构中,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运动。
2. 原子量、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摩尔质量是指元素的摩尔物质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在摩当量中的相对质量。
3. 原子量的计算原子的原子量是指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可以通过周期表上的数值来查找。
4. 分子结构与键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对共享而成。
在分子中,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共价键的形成依赖于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和原子之间的原子量。
5.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的主要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
其中,离子键是指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
共价键是由电子对共享而成。
金属键是在金属中的电子共享。
氢键是由氢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
6. 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均匀的分子。
极性分子的形成依赖于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7.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8. 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可以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
分子的几何构型包括线性、三角形、四面体、六面体等。
9.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电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影响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10. 分子的化学反应分子可以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等。
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影响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
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
(2)一个原子中,它的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1.分子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蔗糖在水中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慢。
③分子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因为分子间的间
隔不同的缘故,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⑤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考点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且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运动得快,温度低时运动得慢。
③原子间也有间隔。
④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