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外来词形式研究

合集下载

对汉语外来词现象的研究

对汉语外来词现象的研究
影响。
这个定义对外来词的词源特征 、 词形特征 都做了 明确 的定 性表述 , 根据这个定义确定的外来词范 围, 我认为更符合对于 外 来词性 质的一般看法 。
2外来 词 的成 因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 , 事物的产生总 是内外 因共同作 用的 新 结果 , 汉语外来词 的产生也不例 外。汉语吸 收外来 词或外 来语
对于外来词的定义 , 各家著述不尽相同。
《 辞海》 中对 外来词 的定 义是 : 外来词 , 叫 ‘ “ 也 借词 ’ ‘ 或 外 来语 ’ 一种语 言从别种语 言里吸收 来的词语 。 在这个 定义 中, , ”
“ ” “ 不加 区别 , 语 、 词” 这是符合汉语实际的。
同民族 间的接触及彼此间交流的需要就构成了汉语 中外来 词形 成的外部原因。
民族 语 言 中吸 收进 来 的 词 , 括 从 国 内其 他 民族 和 外 国 语 中借 包
时候 , 汉族与异族的交往是积极主动的 。由于社会的 、 心理 的原 因, 人们发 自内心 地想 要吸收 来 自异族 的新 事物 、 新概 念。比 如, 汉语从西域诸族语言 中吸收 的外来语 、 汉语 由当代西方 人引 入的外来语即都 是自愿吸收 的外来语。
的原有材料去创 造合适 的新 词的话 , 他就 会把 外语 的词吸 收入 本 族语 言里 来 , 本 族语 言的 词 汇 系统 加入 外 来成 分 。 @ 种 不 给 ”这
教—— 的借贷或交换 。 由此可见 , ” 外来词 是一种文化接 触、 语
言接触的产物 。
1 来词 的定 义探究 外
易, 以吸收新的词汇 成员 , 补充 自身表意 的不足 , 丰富汉 语词汇 系统 , 促使汉语 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 以保持活力 。语言 自身发

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究

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究

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究摘要:现代汉语新词语中出现了很多外来词汇,其中一些已经很好地被汉语“本土化”,在发音、拼写习惯和构词方式上已完全符合我们汉语的习惯,而有些词语还带着异域风情。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的“本土化”现象的研究,揭示我们汉民族语言具有强大的造词与构词能力,充分展示了我们汉民族语言在引进、运用、吸收和再创造外来词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巨大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渗透性与兼容性。

关键词:新词语;本土化;意译化一、引言外来词汇是汉语新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民族语言文化在消化吸收外来词汇时不是生硬的直接拿来使用,而是按照汉民族母语的发音习惯、造句方式、表达途径等进行改造利用,使它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化的社会使用功能。

这就出现了汉语新词语中的外来词汇“本土化”的现象。

汉语新词语中的外来词汇“本土化”的现象是指汉民族语言在引进外来词汇,并不是对其原义进行照本宣科,而是在吸纳、使用过程中,逐渐赋予了它们某些新的意义,从而逐渐造成了多元的语汇成分和语汇材料的融汇、结合。

这种倾向体现在汉语引入外来语时对外来词语多方面的渗透。

二、外来词汉语构词模式化。

汉语是表意语言,英语是表音语言,与英语有不同的构词方式。

因此当外来词进入汉语时,要受汉语语音、语义、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吸收外来词所采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引进的结构格式也有所发展,有些还出现了某些新的突破。

1. 翻译成偏正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指在翻译一个在中国文化中空缺的词语时,为了让汉语使用者能更好的理解源词语的语意,在外来词语中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会在源词语的后面附加一个表示义类的词语,起修饰限制语义的作用。

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分析一个词的形态构造,根据后面表示类别意义的语素而获得这个词语的基本词义。

如,“啤酒(beer)”,“信用卡(credit card)”,“多米诺骨牌(dominoes)”,“ 呼拉圈(hula-hoop)”,“高尔夫球(golf+球)”,“保龄球(bowling+球)”等。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一、文化类外来词文化类外来词是指由于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而引入汉语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领域。

这些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例如,“音乐”一词来自于英语的“music”,“绘画”一词来自于法语的“peinture”,“电影”一词来自于英语的“film”。

这些词汇的引入使得汉语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一些特定的文化概念。

文化类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类外来词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不仅仅是词汇的引入,更是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的体现。

二、科技类外来词科技类外来词是指由于科技发展和科技交流而引入汉语的外来词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类外来词的引入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电脑”一词来自于英语的“computer”,“互联网”一词来自于英语的“internet”,“手机”一词来自于英语的“mobile phone”。

这些词汇的引入使得汉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与科技相关的概念和现象。

科技类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仅是词汇的丰富,更是科技交流和科技合作的重要标志。

科技类外来词的使用不仅方便了科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三、经济类外来词经济类外来词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交流而引入汉语的外来词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贸易的扩大,经济类外来词的引入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市场”一词来自于英语的“market”,“投资”一词来自于英语的“investment”,“消费”一词来自于法语的“consommation”。

这些词汇的引入使得汉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与经济相关的概念和现象。

经济类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促进了经济交流和经济合作。

经济类外来词的使用不仅方便了经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社会类外来词社会类外来词是指由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交流而引入汉语的外来词汇。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类型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类型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类型引言:汉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同其他民族交往的悠久历史,汉语中有不少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来得外来词,但有些外来词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觉察不到它们是外来词。

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琵琶》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各民族语言中过来的。

汉语中外来词较多的几个时期是汉代,魏晋南北胡时期以及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时期,我国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反映西方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词语随之大量汉语渗透到汉语中。

如《麦克风,德律风,赛因期,德谟克拉西,三明治,咖啡,巧克力,沙发,高尔夫,可口可乐》等。

汉语中有许多外来词,但外来词在汉语词汇中总比重量不大的,而且从现有材料来看,汉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是名词,只有少数来自日语的借词是动词,形容词。

1.外来词的定义外来词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接触的结果。

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外来词的界定不太一致。

王力先生严格区分借词(音译词)和译词(意译词),认为只有借词才是外来词。

译词由于采用了汉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而被排除在外了。

另一种观点则不区分借词和译词,认为只要是来自其他语言的词都是外来词,都可以叫做借词。

我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源于其他语言的词语,不管以什么方式进入汉语,都应该是外来词。

2.汉语外来词的类型/(种类)2.1音译词;音译词是完全按原词发音进行音译的外来词,这类词的音与义都借自外语,是典型的外来词,占外来词很大比重。

如:马赛克:音译自英语MOSAIC。

幽默:来自英文 Humor。

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

托福: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中国人称为考“托福”。

“托福”两字是中国人的一个日常口头语,含有吉利话的意味,考托福,靠托福,不管是托谁的福,学子们希望的就是顺利通过考试。

可口可乐:音译自英语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

英语原意似乎并无深意。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摘要:外来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因此,对外来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

这是外来词研究对于文化学或者文化语言学的意义。

而从语言学上讲,外来词是来自汉语以外的语言的词语,分析汉语对于异质成分的改造吸收过程,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关键词:音译;音意兼译;音译加意译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一)音译照着外来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

例如沙发(sofa英)(二)音意兼译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例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三)音译加意译这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例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二、外来词的使用与发展1.音译词的“回潮”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直接音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极为不同,纯粹的音译是很少的,英语词只是被汉语中近似的音译过来,大多是专用名词(国名、地名、人名)、单位名称、药名、化学名称及一些日常用语,如伦敦(London)、苏打(soda)、巴士(bus)、派对(party)、高尔夫(golf)、克隆(clone)、帖士(tips)、等等。

任何一次外来语引入的高潮期都会吸收大量的音译词,而后在逐渐沉淀的过程中才转化为汉民族乐意接受的意译或音意兼译的形式,这是吸收外来语的规律。

然而在音译的大潮之下,出现了一些旧外来语“回潮”的现象。

如英语中的microphone最早音译为“麦克风”,后来被意译词“扬声器”所取代。

而近几年来,随着娱乐界的日趋活跃,“麦克风”一词重新抬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大众媒体上。

还有维生素→维他命,晚会→派队,公共汽车→巴士,动画→卡通,通行证→派司等等。

音译外来词出现音节语素化,表现为:第一,一些表国名、地名、人名、概念名的音译外来词,其第一个音节经常代表整词意义使用,如菲总统(菲律宾总统)、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1.汉语:汉民族的语言。

2.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共同语: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北方方言做为官府的通用型语言,被传播至了全国各地,发展沦为“官话”;白话文学作品更多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语言三小属性:社会性、全民性、系统性。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

5.口语:人们在口头上应用领域的语言,具备口语的风格。

6.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8.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就是局部地区人们采用的语言。

9.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10.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调类最多的方言是粤方言,和普通话差距最大的是闽粤方言,其次是吴方言,最小的是湘赣客家方言。

11.介绍一下方言与共同语言的关系。

12.现代汉语的特点:(问答题可能会考)(一)语音方面:1)没复辅音2)元音占优3)音节整齐干净4)存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2)构词广为运用词根无机法:词根语素合成词多,例如江河、山峰;词缀+词根语素合成词少,如石头、袜子。

3)同音语素多:yì存有“亿、极易、亦、意”等个古今语素和字。

(三)语法方面:1)汉语则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并不大用时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繁杂;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第二章《语音》重点科学知识:1.语音的性质(即属性):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2.语音的三大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的工具。

民族之间只要有接触,就会有语言交流和沟通。

而这些接触会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外来词就是这些烙印的标志。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外民族语言文化借来的外来词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里,使用率、传播率正越来越高。

不断融入的外来词语,使我们的现代汉语变成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它对我们的语言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现状研究一、外来词概况现代汉语外来词是“汉语民族”跟其他“非汉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产物,它是随着交际中语言的渗透和交融而产生的。

由于国际社会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

现代汉语外来词说白了就是“汉语民族”语言系统对外民族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

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汉语语言系统中时, 既使汉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 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这种影响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汉语语言系统中。

对于外来词,还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译词”、“译语”,有人称之为“外国语”、“外来语”,还有人把它叫做“借词”等等。

关于其外延与涵,传统上的看法是,外来词是指是一种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词语的语言。

人们一直在争论着外来词的定义,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音译词”,根据外语发音而翻译过来的词语。

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它除了“音译词”还包括“意译词”,尽管意译过来的词语是经过了一定汉化过程而得来的词语。

外来词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上讲,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音译词”,承认这一点,对于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是很有帮助的。

二、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水平也一日高过一日,人类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发明创造也随之增多了,新生事物在互相交流接触的情况下,逐渐融入到汉语中去。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现代汉语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语言体系,其词汇的丰富性得益于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也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并对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1. 古代外来词的引入自古代起,汉语就与周边民族和外来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而引入了大量外来词。

如“葡萄”、“狮子”等词,都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引入的外来词。

2. 近现代外来词的增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引入更为频繁。

这些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如“咖啡”、“沙发”、“樱花”等。

三、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 词汇来源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英语、日语等语言外,还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

这些外来词涵盖了各个领域,如科技、文化、生活等。

2.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多样,既有音译(如“咖啡”、“沙发”),也有意译(如“民主”、“自由”)。

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外来词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体系。

3. 文化内涵丰富外来词在引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所在文化的内涵。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外来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1. 数量增多与质量提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多。

同时,外来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被引入汉语词汇体系。

2. 本土化与全球化并存外来词在发展过程中,既会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也会逐渐融入汉语的文化环境,实现本土化。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将直接反映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3. 规范性与创新性并重在引入外来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规范性,避免随意引入不规范的词汇,也要注重创新性,引入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新词汇。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一、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外来词作为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现代汉语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汉语外来词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来词的界定、分类、来源、特点、影响等。

在界定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可能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外来词可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形译词等多种类型。

在来源方面,现代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于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世界主要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在研究特点上,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学者们注重对外来词的语言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外来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探讨外来词在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人们的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

外来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的多元性。

外来词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汉语的纯洁性受到挑战,因此需要在语言规范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引导和调控。

综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如加强对外来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探索外来词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等。

还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的合作,以推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1.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与影响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显著,影响也日益深远。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1. 引言1.1 外来词素形式的定义外来词素形式是指源自外语的词素在汉语中被引入并得到相应变形的形式。

这些外来词素可以是单个词或单词的一部分,经过汉语语法和发音的变化后融入到汉语词汇中。

外来词素形式通常保留了原始语言的意义,但在汉语中可能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含义。

外来词素形式的定义涵盖了外来词汇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由于现代汉语是一个开放的语言系统,外来词素形式的引入使汉语词汇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外来词素形式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词汇层面,还涵盖了从外语到汉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转化和变化过程。

外来词素形式的定义是指汉语中源自外语的词素,在经过一定的语言传播和语言接触过程后,产生了新的形态和意义,这些外来词素形式为汉语的词汇丰富性和多样性增添了新的色彩。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词素形式的引入和使用将继续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外来词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呈现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外来词素形式涌入汉语,形成了大量新词汇和短语。

这些外来词素形式包括音译词、意译词、合成词等形式,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人们在不同领域的交流和表达需求。

外来词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具有高度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外来词素形式的来源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新兴的科技词汇、网络词汇等新的外来词素形式不断涌现,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新潮流和文化动向。

外来词素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交流的加强,外来词素形式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许多外来词素形式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特点包括多样性、时代性和传播力,这些特点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拓展了汉语的文化内涵,为汉语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性。

2. 正文2.1 外来词素形式的分类外来词素形式的分类可以根据其语言来源、词汇形式和语法特点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源多样性:现代汉语外来词力求表达新事物、新概念,因此它们的词源非常多样化。

外来词素可能来自于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电脑”(computer)来自英语,“画廊”(galerie)来自法语,“巴士”(bus)来自德语。

2. 语音形式多样性:外来词素的语音形式可以是音译、意译、混合译等形式。

音译即按照外来词的原音拼写、读音对应的形式,例如“咖啡”(coffee)的音译就是“ka fei”,“音乐”(music)的音译就是“yin yue”。

意译是根据外来词所指的意义进行翻译,例如“飞机”就是用汉字直接表达了“飞行的机器”。

混合译是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电视”就是将外来词“television”的前半部分音译为“电”,后半部分意译为“视”。

3. 词法灵活性: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词法灵活性较大,可以通过加前缀、合成等方式构成新词。

“手机”是将外来词“telephone”的前半部分音译为“手”,后半部分意译为“机”所构成的新词,“汽车”是将外来词“automobile”的前半部分音译为“汽”,后半部分意译为“车”所构成的新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广泛使用对中文造成了一定影响:1. 丰富了中文词汇: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使用丰富了中文词汇,使得中文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新事物、新概念。

2. 提高了中文的国际交流能力:外来词素的使用使得中文能够更好地与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了中文的国际交流能力。

3. 增加了学习负担:外来词素形式的使用增加了中文学习者的学习负担,需要学习更多的词汇和词法规则。

4. 影响了中文的语音系统:外来词素的音译形式使得中文的语音系统发生了变化,一些外来词的发音不符合中文的音系规律。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特点和影响使得中文更富有表达力和适应性,同时也对中文的学习和语音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1. 引言1.1 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及影响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包括外来词的音、形、义及应用等方面,这些特点既体现了外来词的语言属性,又反映了汉语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而外来词素形式的影响则体现在汉语的词汇扩充、语法结构变化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于提升汉语的表达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素形式的特点及影响,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发展历程,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汉语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和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全面探究外来词素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外来词素形式特点是指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形态特征及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汉语中不断吸收外来词汇,这些外来词素形式特点的主要表现如下:1. 拼写规则不同:外来词素的拼写规则通常与汉语中的传统拼写规则不同,可能包含特殊的字母、符号或音节组合,例如“电脑”、“手机”等。

2. 发音方式独特:外来词素的发音方式可能与汉语中的音节发音方式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学习外语音标或规则来正确发音,例如“咖啡”、“巧克力”等。

3. 语法结构复杂:外来词素的语法结构可能与汉语中的传统语法结构不同,可能包含多个词素组合或特殊的语法规则,例如“网络游戏”、“全球化”等。

4. 词义较宽泛:外来词素的词义较宽泛,可能涵盖多个领域或含义,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和运用,例如“文化”、“经济”等。

5. 形式多样化:外来词素的形式多样化,可能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形式,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词类来正确使用,例如“数据”、“搜索引擎”等。

外来词素形式特点丰富多样,需要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来正确理解和运用。

外来词素形式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汉语与外语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了解和掌握外来词素形式特点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间的交流,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借入的词语,经过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外来词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

在各行各业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外来词的使用,如IT行业中的“电脑”、“软件”,艺术领域中的“油画”、“音乐”,商业领域中的“投资”、“市场”等。

这些外来词的使用使得我们更方便地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二、外来词的来源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科技进步和国际交流。

首先,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西方文化开始影响着中国社会,西方的科技、商业、艺术等方面的词汇逐渐进入了汉语中。

其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科技名词不断产生,这些新词在汉语中被称为“新生词”。

最后,国际交流的加深使得汉语中涌现出很多外来词,如汽车品牌的名称、国际体育赛事的名称等。

三、外来词的特点与问题现代汉语的外来词具有一些特点和问题。

首先,外来词通常保留了原词的拼写和发音,以保持和原词的对应性。

比如,英文单词“office”直接借用为“办公室”,其拼写和发音并没有发生变化。

其次,外来词使得汉语词汇的量大幅度增加,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资源。

然而,由于外来词的过多使用,有时会造成汉语的混杂和模糊,给母语者带来一定的困扰。

此外,外来词还会带动语言和文化的变迁,一些汉字的使用频率下降,甚至有些生僻字逐渐淘汰。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资源,还对汉语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外来词使得汉语更加国际化,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外来词的使用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扩展了汉语的辞汇范围,使得汉语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究

汉语新词语中外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究
一 学术交流 X U E S H U J I A O L I D
汉语新词语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词汇本土化现象研 究
徐树娟
能。再如 , 英语词“ l f e a m a r k e t ” 是由“ l f e a ” 和“ ma r k e t ” 两个词语 组成 的, 分别是跳蚤和市场的意思。 汉语最初是根据原来 的格 跳蚤市场” , 而现今被人们广泛运用 的已是 上 已完全符合我们汉语 的习惯 , 而有些词语还带着异域风情。 式意义把它译为 “ 本文 旨在通过对汉语新词语 中外来词汇的“ 本土化 ” 现 象的研 “ 旧货市场” 了。 很明显, 后来 的翻译 能使原词 的表义更直接, 更 明确 。 究, 揭示我们汉 民族语言具有强大的造词与构词能力, 充分展 外来词音意兼顾一个很好 的例子就是英语“ f a n s ” 被翻译 示了我们汉民族语言在 引进、 运用、 吸收和再创造外来词的过 粉丝”, 表示“ 热心的追随者 ” 。传统 的好例 子还有“ 香波 程 中所表现的 巨大的创造力和表现 力, 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 渗 成“ 透 性 与 兼容 性 。 ( s h a m p o o ) ” 、 “ 可 口可乐 ( c o c a c o l a ) ” 等。? 音译词到意译 词的变 化过程, 从词的语音 、 结构 到意义, 很能展现 出外来词“ 本土化” 关键词: 新 词语 ; 本 土化 ; 意译 化 引 言 的轨迹 , 其本土化 的方式和过程非常清晰和明确 。 四、 外来词语音译成分语素化 外来词汇是汉语新词语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民族语言文 化在消化吸收外来词汇时不是生硬 的直接拿来使用 ,而是按 有些外来语在经过汉化之后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犹如 照汉民族母语的发音 习惯 、 造句方式 、 表达途径等进行 改造利 语言中出嫁的新娘在新 的环境下更具发展力 、 创造力。 某些外 成为了构词语素。 如“ 因特 网” 是 用, 使它符合汉 民族语言文化 的社会使用功能 。 这就出现了汉 来词具有了很强 的构词能力 , 英语“ i n t e r n e t ” 的音译词 , 由此产 生了“ 网民” , “ 网管” , “ 网恋 ” , 语新词语 中的外来词汇 “ 本土化” 的现象。汉语新词语 中的外 来词汇 “ 本 土化 ” 的现象是 指汉 民族语 言在引进外来词汇 , 并 “ 网吧” , “ 网迷” , “ 网易” , “ 网赚” , “ 网游” 等汉语新词语 。 “ 晒” 不是对其原义进行照本宣科 , 而是在 吸纳 、 使 用过程中 , 逐渐 为英语 “ s h a r e ” 音译 词语 , 是分享 的含义 。 “ 晒” 词现在很受网民 什 么东西都想拿 出来 “ 晒” 一“ 晒” , 与大家分享 , 因此 赋予了它们某些新 的意义 ,从而逐渐造成 了多元的语汇成分 的欢迎 , 和语汇材料 的融汇、 结合 。 这种倾 向体现在汉语引入外来语 时 出现了“ 晒” 族词语。如 , “ 晒客” , “ 晒衣服” , “ 晒老公” , “ 晒孩子” , “ 晒情感” , “ 晒股票” , “ 晒工资条” , “ 晒家庭理财” 等等 。 “ 网” 从 对外来词语多方面的渗透。 二、 外 来 词汉 语构 词 模 式化 。 个本族语 , 然后呈现新 的词汇意义单音节语素, 并能与更 多 汉语是表意语言 , 英语是表音语言 , 与英语有不 同的构词 的语素相结合构成更多 的词语 ,这充分体现着外来词语和我 方式。因此 当外来词进入汉语时 , 要受汉语语音 、 语义 、 结构的 们本族语一样具有语言本身的特点和生命力。 影响。 现阶段 吸收外来词所采用 的方式是多种多样 的, 引进 的 五、 结 语 总之, 一个 民族在与异民族 接触 的过程 中, 需要表达本 民 结构格式也有所发展 , 有些还出现了某些新的突破。 族语言 中没有 的新事物, 新概念 , 弥补词 汇空缺时, 最简便有效 1 . 翻译成偏正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指在翻译一个在中国 文化 中空缺 的词语 时 ,为了让汉语使用者能更好 的理解源词 的办法是借用。外来词是语 言问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普遍 容纳百川 , 川流 语 的语意 , 在外来词语中植人 中华 民族的文化元素 , 会在源词 现象 。汉 民族语言犹如养育了我们 的母亲河 , 滚滚向前 。将外来词汇吸入进来 , 使 自己更具有 了强大 语 的后面附加一个表示义类 的词语 , 起修饰 限制语义的作用 。 不息 , 语言使用者可以通 过分析一个词 的形态构造 ,根据后面表示 的生命力 、 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汉语新词语 中的英语外来 类 别 意 义 的语 素 而 获得 这个 词 语 的基 本 词 义 。如 , “ 啤酒 ( b e e r ) 词、 法语外来词和俄语外来词的” 本土化 ” 现象的研究。 体现了 润物细无声 ” , 使得现代汉语新词语 中的外来 “ 信用 卡( c r e d i t c a r d ) ” , “ 多米诺骨 牌( d o mi n o e s ) ” , “呼拉 圈 汉 民族语言文化” ( h u l a — h o o p ) ” , “ 高尔夫球 n 球) ” , “ 保龄球 ( bo w l i n g +球) ” 词 出现了” 本土化 ” 的倾 向。充分展示汉语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等。 和创造力。 汉语对外来词汇的文化, 意义等方面进行 了吸收、 融 2 . 翻译成并列词语。 在引入外来词语时 , 为了押韵通常被 汇、 变异和创新 。在赋予 了新外来词 以新的面貌 、 新 的内涵的 翻译成的语素之间的关 系平等并列的,被翻译 的外来词语是 同时, 展现出了我们汉 民族 的语言文化价值 。这不仅丰富和推 由意义或词性相同、 相近 的语素构成。 如, “ 革命 ( r e v o l u t i o n ) ” , 动汉语言的发展。而且还增进了我们汉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 “ 文化 ? ( c u l t u r e ) ” , “ 系统 ( s y s t e m ) ” , “ 社会 ( s o c i e t y ) ” , “ 民 主 交 流 。 参 考 文献 : ( d e m o c r a c y ) ” , “ 科学 ( s c i e n c e ) ” 等 三、 音 译 词语 意译 化 并 音意 兼顾 『 1 1 陆俭 明, 《 英汉词汇对比研 究》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5 汉语在早期 引进外来词语时大多是按照外来语 的发音音 l 2 1 喻云根, 《 英汉对 比语 言学》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 9 9 4 译过来的 , 但音译词表意功能很差 , 有时读起来也显得怪异拗 『 3 l卜 祥 忠, “ 谈 汉语 外来词的汉化现 象” , 《 泰安 师专学 口, 如最初英语“ t e l e p h o n e ” 被音译为“ 德律风” , 让中国人很是 报 》 , 2 0 0 2 ( 0 4 ) 费解 , 后来人 们把它改译成 “ 电话 ” , 简 洁还能体 现电话 的功 ( 作者单位 : 河北联合 大学外 国语 学院 )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范文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还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以期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1. 古代汉语的外来词引入古代汉语中已有外来词的影子,如“葡萄”、“苜蓿”等,这些词主要来源于西域及中亚地区。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逐渐增多。

2. 近现代外来词的迅速发展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国际交流的深入,现代汉语外来词数量激增。

这些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

例如,“沙发”、“咖啡”、“手机”等词已成为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

三、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 音译为主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形式是音译,即根据外语词汇的发音进行翻译。

如“摩登”(modern)、“秀”(show)等。

此外,还有一些外来词采用了音译加意译的方式,如“网络热梗”、“卡哇伊”(可爱)等。

2. 涵盖领域广泛现代汉语外来词涵盖了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如“人工智能”、“摇滚乐”、“咖啡文化”等,反映了不同领域的发展与交流。

3. 更新迅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外来词不断涌现。

如“网红”、“二次元”等新兴词汇已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

四、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影响1. 丰富了汉语词汇量外来词的引入为汉语带来了丰富的词汇资源,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多样化和精确化。

2. 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外来词的引入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文化在语言层面得以传播和交融。

3. 影响了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外来词的广泛使用已经对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汉语在表达上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五、结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语言交流的必然结果。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还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

汉语外来词的类型一、音译外来词音译外来词是指从外国语言中通过音译的方式引进的词汇。

这类词汇通常保留了原词的发音和意义,但在汉语中经过一定的语音和语义调整。

音译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更加广泛地与国际接轨。

例如,“咖啡”、“巧克力”、“摩托车”等词汇都是通过音译方式引入的。

二、意译外来词意译外来词是指从外国语言中通过意译的方式引进的词汇。

这类词汇在汉语中的发音和意义与原词有所差异,但更符合汉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意译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外来事物和概念。

例如,“电视”、“电话”、“电脑”等词汇都是通过意译方式引入的。

三、混合外来词混合外来词是指在汉语中同时保留了音译和意译的特点,既保留了原词的发音和意义,又经过一定的语音和语义调整。

这类词汇在汉语中的使用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表达的需要。

例如,“手机”、“网络”、“自拍”等词汇都是混合外来词。

四、借用外来词借用外来词是指从外国语言中直接借用的词汇,通常保留了原词的发音和意义。

这类词汇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外来事物和概念。

借用外来词的数量较多,涉及的领域也较广泛。

例如,“咖喱”、“面包”、“酒吧”等词汇都是借用外来词。

五、新造外来词新造外来词是指通过汉语的语法和词汇规则,根据外来事物和概念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词汇。

这类词汇在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表达的需要。

新造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词汇,使得汉语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新兴的事物和概念。

例如,“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等词汇都是新造外来词。

汉语外来词的引入对汉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们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提供了更准确、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同时,外来词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使用外来词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汉语的纯正性和规范性,避免滥用外来词,以免影响汉语的独特性。

此外,外来词的引入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语音和语义调整,以适应汉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

外来词汇的研究

外来词汇的研究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鸦片战争以后,新产生的词绝大多数是多 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汉语跟外语的接触和 外来词的吸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 来词的吸收加速了汉语复音化的进程。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世界各民族之间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 界认识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中词汇的空缺。外 来词的输入,使汉语拥有了表达这些不同概念 的词汇,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有了了解和认识, 有力地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あの_。 Work report
在我国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有三次: 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年—907年)
外来词的概念 外来词的发展时期 外来词的构成类型(一) 外来词构成类型(二) 外来词的影响
晚清到“五四”前后(近百年) 改革开放至今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外来词的概念 外来词的发展时期 外来词的构成类型(一)
Content
外来词的构成类型(二)
外来词的影响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あの_。
Work report
广义的定义,对外来词的界定以 词的来源为标准,即认为外来词 为来源于外语的词语。如: “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夹杂的外来语成分。”
关于外来词汇的研究

あの_。 Work report
1、半音译半意译
(1)半纯音译半意译 如:华尔街( Wallstreet )——“华尔” (一)“半 ...... 半...... ”式 是Wall的纯音译,“街”则意译为street。
(2)半谐音音译半意译 如:迷你裙(Mini-skirt)——“迷你” 谐意译译自mini,“裙”是skirt的意译。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不同社会 群体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发现,外来词不仅丰富了现代 汉语的词汇量,还促进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时代性。同时,外来词也展现了多元 文化的融合,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然而,对于外来词 的使用也需要适度,以维护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
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代词的使用和理解也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 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和研究。
摘要:
本次演示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性综述,概括了研究成果和不足 之处。文章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背景和现状,然后从来源、使用情况、 对语言生活的影响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前人研 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现 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来源;使用情况;影响
最后,代词的风格指的是代词在语言交流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例如某些人喜 欢使用口头禅或网络流行语中的代词。
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代词的使用场景,分析代词在语言交流中的实际应用价 值。例如,“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指示代词在交流中可 以用来帮助说话者明确所指的对象,减少歧义的产生。人称代词“我”、 “你”、“他”等可以用来强调个人观点和态度,或者用来区分不同的参与者。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等可以用来引发对话、澄清信息或者表 达好奇心。
参考内容
代词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词类,它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语言学意义。本次 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代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一、代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几类。人称代词如 “我”、“你”、“他”等用来代替人或动物的词。指示代词如“这”、 “那”、“这些”等用来指示或标识特定对象、事物的词。疑问代词如“谁”、 “什么”、“哪里”等用来构成疑问句的词。不同类型的代词在语言风格、使 用范围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几乎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它们是从外国语言里引甥而来的,在汉语中运用频率较高,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般来说,汉语的外来词大多数来自英语、日语、法语及拉丁文等,比如“汽车(car)”、“电脑(computer)”、“课程(course)”等,这些在汉语里投入实际使用,影响着汉语的传播与认知;在形态上,汉语的外来词是按照汉语语音规律,融入内部汉语语言体系,音节多只有一音节或两音节;同时它们也有着一定的读音规则,如a要读作“啊”、e要读作“儿”、i要读作“衣”、o要读作“喔”、u 要读作“呜”等,这个规律能起到入木三分的提醒作用;此外它们的词性也与汉语有着巨大的差异,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到名词以及其他词性都有,这是因为其一般处于确定词性状态;有的还有独特的复数形式,如“工作”的复数形式是“works”,“购物”的复数形式是“shoppings”,这个不符合汉语传统的复数构思。

本质来说,外来词给汉语注入了异域灵魂,在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促进作用,它们是不断发展的贯穿,是时代发现的宝藏。

外来词的出现对汉语的发展要景及文化熔铸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汉语的传播力正可谓精彩绝伦,更是外来词的贡献。

总之,汉语的外来词为汉语的多样性提供了新词汇和新句法,让汉语拥有更多原创性和创造性,实现语言的快捷传播,充实文化的素质,进而改变汉语的繁杂调性,促进汉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

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在这种大背景下,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成为了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外来词,即源自其他语言并经过音译、意译或借形等方式进入汉语的词汇,它们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我们将揭示外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和变化,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语法结构以及语用习惯的影响,以期为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关注现象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

我们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语料库统计法、对比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期全面深入地揭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机制。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推动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我们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现代汉语的教学、翻译、文化传播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外来词的定义与分类外来词,或称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直接产物。

在现代汉语中,外来词指的是从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借用过来的词汇。

这些词汇可能是音译词,即按照原词的发音用汉字进行转写,如“沙发”(sofa)、“吉他”(guitar);也可能是意译词,即根据原词的意义用汉字表达,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

外来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库,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根据来源语言的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从英语借入的词汇,如“派对”(party)、“秀”(show)。

还有从法语、德语、日语等其他语言借入的词汇,如“浪漫”(romantic,源于法语)、“哲学”(philosophie,源于德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外来词形式研究
作者:爱莎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3期
摘要:外来词是现代汉语词汇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汉语外来词的内涵,新形势下外来词的特征,汉语的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管中窥豹,旨在找出汉语外来词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汉语中外来词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则,见证社会变革、科技发展给语言带来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社会发展
所谓“外来词”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外来词是世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必然产物。

语言大师萨丕尔曾经说过:“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就是词的‘借贷’。

只要有文化的借贷,就可能把相关的词也借过来。

”语言接触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语言接触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外来词的产生。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地与世界各地区频繁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量的外来词进入了汉语词汇。

因此有必要对借词现象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使外来词成为丰富汉语词汇的途径。

一、汉语外来词的形式
1.1外来词的含义
外来词又称“外来语”“外来语词”“借字”。

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

其定义一直都是有争议的问题,至今人们还对其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外来词”就是“音译词”,也就是说“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意译词跟音译词一样,属于外来词的范畴,即汉化意译。

我们认为外来词是指汉语从其他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引入的词。

1.2外来词的分类
关于外来词,历史上曾经使用过“译语”“译名”“译词”“外国语”等名称,而作为正式的科学术语是从“外来语”开始的。

语言学家陈望道、吕叔湘等称“外来语”,罗常培首称“借字”,赵元任首称“借语”,高名凯、刘正琰称“外来词”。

后来“外来词”这一称呼被人们广泛接受。

所谓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就是指汉语中的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1.2.1意译式外来词
意译式外来词是用汉语材料根据原词所表达的意义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出的外来词。

虽然汉语吸收外来词时,音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音译词多为多音节,而汉语词音节短,大部分是
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少,这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且许多新外来词刚引入时,其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无对应物,音译法很难反映出其内涵,于是,有些音译词被进一步“改革”,我们用表意更多的意译词或引进日本人用汉字书写的,源自欧美的外来词取而代之。

意译又包括三种形式:
1.2.2音译式外来词
音译外来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能产的一种外来词,它是按照被借词语发音进行翻译的外来词。

音译式中又包括纯音译、音意兼译、半音译半意译、意译加类别名四种形式:
1.2.3借形式外来词
这类外来词是指汉语中借用原词的书写形式的词,包括形译式与字母式两种类型: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2.1音译词是外来词中的典型成员,处于外来词的中心位置
音译外来词由于具有浓郁的外来词汇色彩,所以就具有了一些特殊的功用—体现异域情调,迎合时代潮流,从而在商业销售领域成为招揽顾客的有效方式。

现在我们随意到城市的街头走走,你会发现随处可见巨幅广告、商店的烫金招牌,还有商品的名称、商标用语,铺天盖地的洋名词—都是音译外来词,如“波斯登、海尔、耐克、阿迪达斯、因特尔、麦当劳、肯德基、摩托罗拉”等等,似乎只有用洋名就才能显出商品的高品质、高档次,顾客也因洋名而慕名购买。

2.2音译兼意译词则层次最高、技术含量也最高
音译兼意译词必须兼顾两头:既要传递出外语原词的韵味,又要体现汉语直译的特点,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

如“休克、绷带、芒果、席梦思、可口可乐”等。

这种外来词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引得人们的青睐,流传时间也更加久远。

它自然成为所有引入外族语言词汇路径中的最佳选择,因而往往也是处于过渡状态的音译词的最后归宿,成为外来词定型运动的终端。

2.3“借形词”实际上倒是一种标准的借词
汉语借形词指汉语中借用原词的书写形式的词,包括形译式与字母式两种类型,而形译式是专指汉语吸收日语词汇的这种特殊方法。

汉语同日语使用的并不是相同类型的文字,但由于日语中的许多单词都用汉字书写,所以就使得汉语同日语之间也能够产生借形词。

2.4外来词的发展特点
一、借词在汉语里能够立足的并不多,大量的是意译词,并且许多音译词逐渐被意译词代替了。

汉族人习惯于见到文字或听到声音就能联想到意义。

许多音译词看了令人费解甚至莫名奇妙产生误解,当然就会逐渐为意译的新生词所代替。

所以意译所产生的新生词在汉语中就更容易立足生根。

二、音译词即便没有被意译词所代替,也会逐步接近汉语,用字简化,形式走向稳定。

音译词在输入之初,一个词往往有许多种译法,其中最有生命力的词才能最终被接受沿用。

有的外来词在引入时译得很长,不符合汉语造词的特点,于是许多音译词在使用中就逐步简化接近汉语。

三、外来词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1)出现了许多直接使用外文字母的借行词.(2)类化作用加强。

总之,外来词的发展都是为了适应者的需要,始终朝着与汉语相一致、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总之,外来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对外来词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从语言学上讲借词是来自汉语以外的语言的词语,分析汉语对于异质成分的改造吸收过程,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进而推进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岑麒祥,汉语外来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3]高一格.浅谈汉语中的外来语现象[J].海外英语,2011(9).
[4]李彦洁、卢海滨.浅议新时期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J].语言研究,2011(4).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