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戚继光,明朝军事将领,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戚继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他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好斗。
年轻的戚继光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就成为了明朝军队的一名将领。
在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保卫家园,戚继光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奋勇抗击倭寇。
他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战术,不断打击倭寇的势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最著名的就是他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率领明军在福建妈祖岛大败倭寇的战役。
这次战役,戚继光精心策划,巧妙部署,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数千名倭寇,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震慑了倭寇的气焰,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成为了明朝抗倭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倭史上的一座丰碑。
戚继光的抗倭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宁繁荣而奋斗。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捍卫家园,守护和平。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英雄史诗。
他的事迹永远镌刻在中国抗倭史的丰碑上,也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戚继光,是中国抗倭史上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他的一生是抗倭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抗倭史的辉
煌篇章。
戚继光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年轻时就表现出
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训练有素的将领。
在明代,倭寇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戚继光深知倭寇的凶残和威胁,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抗倭事业。
戚继光在抗倭事业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他采取了一
系列有力的措施,加强了沿海防御工事的修建,组织了精良的水陆军部队,加强了对倭寇的打击和围剿。
他还深入了解倭寇的习俗和战术,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在戚继光的坚强领导下,明军不断打击倭寇,收复失地,维护了中国东南沿海
的安全和稳定。
他的抗倭事业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对于中国的抗倭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倭史上的一座丰碑。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中国抗倭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的
后人,成为了中国抗倭精神的重要象征。
戚继光的抗倭事业,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民族气概,为中国的抗倭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
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在今天,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戚继光的抗倭精神,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书写出新的抗倭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篇1戚继光抗倭故事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
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
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我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
”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
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
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
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
他出生于将门之家。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
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
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
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
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
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
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
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
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著名的将领,在戚继光身上有哪些事迹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戚继光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闽浙一带抗击倭寇长达十数年,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关于戚继光的事迹和成就在民间流传。
根据《仙游县志》的记载,戚继光在海门一带抗击倭寇的时候,原本打算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到倭寇群斗进到里面之后瓮中捉鳖,将他们一举歼灭。
但是戚继光的大儿子年轻气盛,早早的就和倭寇交战,似的一部分倭寇流窜,没能够将倭寇一句歼灭。
于是戚继光就下令按照军令斩首。
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是足以看出戚继光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戚继光军法严明的治军态度。
初次之外,在北击鞑靼的时候,重新修筑了长城,因地制宜,大大地提高了长城的防御作用。
而且在加固长城了长城之外,还修建了一种空心的敌台,极大的提高的长城的军事用途和防御指挥作用。
戚继光还发明了戚氏军刀、狼筅等作战武器,提高了与倭寇的作战能力。
除了兵器之外戚继光还发明徐许多火器,将武器的杀伤力也得到了提升。
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的故事有很多,这里简要的说几个。
戚继光是名将的后代,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对他的厚望,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保护大明江山,将戚家发扬光大。
受家族影响,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父亲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的文武兼修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戚继光十七岁时,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
二十二岁的时候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来进攻,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他的军事才能初步展现。
二十六岁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的范围扩大,主要职责是抗击山东的倭寇,从此以后,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
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
他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
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戚继光爱国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戚继光爱国事迹篇1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人民英雄。
1544年,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1553年,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
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第二年,任参将。
1559年。
,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
他率这支军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等大捷,扭转了战局。
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任劳任怨,挺身干事。
实为振古之名将。
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民族英雄,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历来不畏列强。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让东方巨龙永远腾飞!一、南征倭寇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岑港之战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
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
历史上戚家军的故事
历史上戚家军的故事明朝辰光,戚继光的两个儿子和侯继高一同到东海来打倭寇。
戚继光的大儿子长得高大魁梧,大家叫他大戚;小儿子长得端庄秀丽,人们叫他小戚。
兄弟俩杀敌都很骁勇,倭寇一听到戚家兄弟的名字,就吓得发抖。
一天,小戚带着部分战船出海巡逻,碰到了一小股倭寇,小戚把红旗一挥,战船就像一群梭子鱼似的呼呼呼扑了上去,倭寇纷纷败退。
小戚奋勇杀上前去。
不一会,其他战船渐渐落后了。
杀呀杀呀,小戚杀到嵊泗洋面,忽然一阵长筒响,来了大批倭船,把戚家船围住了,小戚中了奸计。
大戚得到消息,一边派人给侯继高送信,一边跳上一只小舢板,飞快地划着木桨木橹,带领一部分戚家军,箭一般赶来。
倭寇碰到他,就纷纷落水。
大戚杀进包围圈,跳上小戚的战船。
嘿!大戚和小戚真是两条打不烂、杀不败、当当响的汉子,这么多的倭寇,他们一点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手里挥舞着两把寒光闪闪的驱妖剑,遇人头落,碰船板碎,刀来刀断,枪来枪折,箭不能人,盾不能挡,直杀得倭寇像烂田里的癞蛤蟆一样,咕咕直叫!倭寇一见硬的不灵,就来软的。
他们洋里洋气地朝戚家船打话:“你们,大大地被包围……抵抗,死啦死啦的,……投降,好来西格……”不管倭寇怎样狂喊,大戚小戚就是手不停地杀,杀,杀!倭寇见软的也不行,就狗急跳墙,拿出四十九门猪娘炮,轰隆隆,轰隆隆!打了九九八十一炮。
戚家船中了炮弹,戚家兄弟也受了重伤,小戚嘴里淌着血水,屹立船头,两眼像电光;大戚咬着嘴唇,捏着利剑,倾听着大海呼啸的声音,一阵震耳的螺号声从海风中传来,侯继高率领的船队从远处疾驶而来。
就在这时,轰——,又一排炮弹飞来,戚家船被打沉了,戚家兄弟举着驱妖剑,呼喊着跳下海去。
霎时波涛汹涌,风吼海啸,十丈浪头像开口狮子,吞没了九九八十一只倭寇船。
不久,在一个大雾天,潮急风猛,倭寇又偷偷摸摸来到嵊泗洋面,隐隐约约地看见船舷左侧有无数篷帆影,好像是戚家军朝他们杀来。
倭寇慌了,连忙开炮。
轰隆隆,轰隆隆!从三更直打到五更,炮弹打尽了,戚家军仍然不动。
戚继光的故事6个
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的故事(一):戚继光斩子的故事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向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
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
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
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
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
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能够不杀,以后还怎样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之后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戚继光的故事(二):戚继光抗倭故事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大破倭寇,斩敌2000。
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
而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
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
我们身边的名人_戚继光的故事
忍痛斩子明朝时候,倭寇经常侵犯台州沿海地区的居民,皇帝派戚继光将军到这里抗击倭寇。
戚将军的部队纪律严明,打仗勇敢,经常把倭寇打得大败。
有一次,倭寇准备从海门上岸,到临海、仙居一带抢劫。
戚将军得知后,一方面命令他的儿子带兵埋伏在花冠岩,一方面自己带兵假装败退,把倭寇引到界岭头,准备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攻,一举全歼。
戚小将军年纪较轻,交战心切,没等敌人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出击,结果大部分倭寇逃跑了。
这一仗虽然打死倭寇800多人,但戚将军却认为儿子犯了军令,没有按计划行事,要按军法把儿子处斩。
部将们得知这一消息,都跪在地上求情。
但戚继光不答应,他说:“我是一军之帅,如果我的儿子违犯军令可以不杀,那我以后怎么带兵?我的命令谁会执行?”结果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戚继光忍痛杀了儿子。
后来老百姓为纪念戚小将军,在他被杀的水井口用小石头铺起了花样石子街,叫“水井口花街”,又在花冠岩附近建造一个殿,叫“太尉殿”,让世人永远记住这位戚小将军,也永远记住戚继光从严治军、铁面无私的品德和抗击倭寇的伟大功绩。
爱国英雄戚继光出身将门,受父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当时,中国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16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
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
戚继光一上任,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
倭寇是指日本内战中的一些残兵败将,以及部分浪人和商人,从14世纪元代末年到明代初年,他们经常驾驶海盗船只,在中国沿海一带打家劫舍,杀人放火。
到了15世纪下半叶,倭寇越来越猖狂,他们与中国沿海一带的土豪奸商相勾结,有的甚至深入内地,攻陷州县,倭寇成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大祸害。
1555年,由于戚继光在山东抗倭寇有方,朝廷把他派往浙江,任定海参将。
这里是倭寇活动的中心地区,戚继光组织了一支由农民、矿工组成的军队。
戚继光抗倭的小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小故事
戚继光,1528年生人,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军户出身,世代为将。
祖上戚祥是朱元璋的亲兵,阵亡后,朱元璋特赐他的后人为“明威将军”,并世袭罔替。
16岁时戚继光继承父业,正式踏上从军生涯,并靠着卓越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为大明守住了万里江山。
自南平倭寇之后,戚继光便领兵北上镇守边疆,一边修筑长城一边训练士兵。
期间蒙古大军多次来犯,皆被戚继光领兵歼灭。
1568年,蒙古朵颜部首领董呼哩率三万铁骑入侵青山口,戚继光受命迎敌,以8000人全歼董呼哩的三万铁骑,还俘虏了董呼哩的侄子董长昂。
1574年,董呼哩的兄弟董长秃又率五万蒙古铁骑入侵,戚继光不费吃灰之力,不仅俘虏了董长秃,还将他的部下一举歼灭。
战后董呼哩身穿孝衣,亲率族人来向戚继光请罪,请求放回董长秃,并承诺放回劫掠的百姓和财产,此后再不进犯大明的国土。
戚继光同意了董呼哩的请求,自此,蒙古朵颜部再不敢南下叩关。
此后多年,戚继光镇守的边境固若金汤,蒙古军队再也无法寸进,可谓虎威震蒙古。
戚继光的事迹5则
《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的事迹(一):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微山。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早年经历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公元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戚继光的事迹(二):戚继光抗倭故事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
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
戚继光抗倭的简短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简短故事1.戚继光抗倭简短概括小故事戚继光回到浙江后,从日本国本土而来的新的倭寇又伺机侵略,他们人数日益壮大以后,袭击兴化,但围攻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来。
而此时刘显派了八个人带着书信到兴化传达信息,被倭寇拦杀,倭寇就换上刘显使者的服饰骗开城门,趁机攻陷了兴化城。
倭寇攻陷兴化后,刘显率兵逼近兴化,但因为兵少,刘显不敢擅自攻城,却因此被弹劾,背负罪名。
而福建总兵俞大猷也表示需要有大军合围。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以谭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前来支援,而都指挥欧阳深却中了倭寇埋伏搏战而死,倭寇遂占据平海卫。
四月,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
戚继光到后,谭纶立刻筹备对倭寇的总攻,先在各海道上环立栅栏阻断倭寇归路,而后谭纶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谭纶自领中军,以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斩杀三千多人。
于是刘显等复兴兴化。
朝廷以戚继光先前横屿大战,录前后战功,以戚继光为都督同知,世廕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2.关于戚继光的短故事戚继光训练猴子使用火器,观看将士操练,偷袭倭寇,大获全胜。
一日深夜,戚继光正在帅帐内秉烛释读兵书,忽听帐外人声沸噪,忙冲出帐外查问,军校们怯怯回话,说是一面军中指挥作战的大皮鼓被偷盗。
戚将军怒按剑柄,正欲治罪属下。
忽有隆隆鼓声传入耳际,借着月光,循声望去,依稀可辨不远处的山坡上,一老猴王正有板有眼地擂着大皮鼓,而一群猴子、猴孙们则学着戚家军白天在野外演练排阵的架势。
戚帅计上心来。
次日将士们遵命捕捉了许多山猴置于笼内,并安放在校场边,让猴子天天观看将士们操练,同时赐予猴子们优厚的待遇。
戚帅又遣调驯猴人训练猴子和使用发射火器。
数月,一支令行禁止的猴军诞生了。
倭寇再次来犯,戚帅把军队埋伏于山林中,把火器分发给猴兵,正当倭寇在山谷中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不及半熟之时,指挥的军鼓响起,猴兵纷纷串入敌营,放起火来,敌阵中火烧连营,倭寇纷纷抱头鼠窜。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明朝末年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抗倭事迹为后世传颂。
以下将为您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是福建福州人,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善使弓箭,擅长战斗技巧。
他在军队中展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很快崭露头角,被明朝朝廷看中,授予他一方的重要职务。
16世纪末,倭寇肆虐中国沿海地区,给华夏大地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倭寇暴虐残忍,无恶不作,给中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戚继光深知抵御倭寇进犯的重要性,他毅然投身抗倭行列。
戚继光奉命率领福建水军在福建沿海驻防,以抵御倭寇的侵袭。
他充分利用沿海的地形,部署防线,加强巡逻,保护当地居民的安全。
同时,他还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
戚继光非常重视情报工作,他建立了一个系统的情报网,时刻掌握倭寇的动向,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每当倭寇出现,他总是能准确地判断敌情,迅速调度部队,展开有效的战术。
在一次与倭寇的大规模战斗中,戚继光带领水军充分发挥战船的优势,用迅猛的攻击击退了倭寇的进攻。
这次胜利不仅有力地打击了倭寇的威风,也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戚继光还在福建沿海修筑了一系列的防御设施,如烽火台、城墙等,有效地加强了当地的防御能力。
这些设施对于部队的作战、警戒和情报传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领导下,福建水军与倭寇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一次次击败了倭寇的进攻。
戚继光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带领部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保卫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安全。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感染了无数人,成为了鼓舞民众的英雄。
他的战绩得到了明朝朝廷的高度评价,也受到了民众的爱戴。
戚继光在抗倭期间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不仅仅是一位将军的荣誉,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至今仍然被后人传颂,他的忠诚和勇敢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之情。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捍卫我们的家园。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就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的缩影,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拼搏奋进。
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明朝将领,历史上以抗倭有功而著称。
他出生于明代
嘉靖二十年(1541年),是戚继光和张氏的长子。
自幼聪慧好学,
勇敢果决,有着一颗报国救民的赤诚之心。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源自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倭寇横行,对中
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
戚继光奉命镇守福建,他深知倭
寇的凶残和威胁,立志誓死保卫家园,不畏艰险,不惧强敌。
在福建镇守期间,戚继光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加强了城防
建设,整顿了军纪,严明军纪,加强了训练,提高了官兵的战斗力。
在他的率领下,福建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倭寇的侵袭。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福建的抗倭战役。
1574年,倭寇围攻福建,戚继光率领官兵英勇作战,最终成功击退
了倭寇的进攻。
这场战役,成为明朝抗击倭寇的重要一役,也是戚
继光军事才能和勇气的集中体现。
除了在福建的抗倭战役中表现出色外,戚继光还在其他地区有
过多次抗倭的战斗经历。
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征调,多次率领部队奋
勇作战,保卫国家安宁。
他的英勇事迹,深受人民和后人的敬仰和
赞颂。
戚继光抗倭故事的结局是辉煌的。
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
赫战功,被封为“忠勇侯”,成为明代抗倭名将。
他的事迹被后人
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击倭寇的英雄典范。
戚继光抗倭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而奋斗。
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华民族,前行不止,永远向前。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100字:戚继光率领八百壮士,抵御日本倭寇入侵,他在求援无果的情况下,坚持奋战,终使倭寇败退而归。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详解2000字:戚继光,字士元,明代名将,他出生于山东济南,家境贫寒,但是他勤奋刻苦,不断锻炼自己,练就了一身绝艺。
嘉靖年间,戚继光随军被调往东南沿海进行防御倭寇的任务。
在当时,日本倭寇四处侵犯中国海岸,不断肆虐,烧杀抢掠,给中国的海岸城镇带来了重创,民间百姓生命财产双失。
为保卫边疆,明朝组织一批官兵前往海上抗倭。
戚继光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先后在沿海的福建、浙江等地打击了日本倭寇。
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日本倭寇嗅到了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重新进犯中国的海岸城镇。
在这次入侵中,倭寇数量多达30余万之众,气势汹汹,令人惊骇不已。
明朝的海防力量不堪一击,戚继光所在的徐海卫也被残忍地攻克了。
几乎所残留的中国军队都已经崩溃,无法组织有效的对抗。
这时,戚继光挺身而出:他自告奋勇,率领八百壮士坚决抵抗日军,誓死保卫祖国和百姓。
他首先发动剿寇顺民的游击战,用一众民间武装、土地豪绅和部分失业士兵组成抗倭队伍,即所谓“千户带三百人”的组合。
戚继光则带领着八百名的义勇军,团结民众共抗外敌。
戚继光的坚守挽救了国家危亡,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在敌人没有完全入侵之前,进行有效的防御。
他派遣头目邹益、张世爵等人去求援,同时利用海上风势,主动攻击日本水军,扼制日军。
此时,藤堂高虎以两万余兵力渐渐向永平路试探,戚继光果断应战,以八百卫队拦截日军,让主力有机会集结,为未来的抗战,打下坚实基础。
在求援无果的情况下,戚继光极富勇气地坚持奋战,终使倭寇败退而归。
此战,戚继光所带领的八百壮士,以身殉国,无一生还,被后来的话语赞为“八百壮士”,他们的壮举让中国百姓深受感动,成为中国抗侵留学生的志愿指标。
戚继光深得人民爱戴,成为民间英雄。
本文主要讲述了明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历史故事-戚继光抗倭
历史故事-戚继光抗倭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
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开始了抗击倭寇的斗争。
倭寇之患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期。
早在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音tí hú)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
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而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
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特派他的儿子在九州设征西府。
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日本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守护大名。
他们掠夺财富,除互相争战之外,还常常扶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和掳掠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即位后,接连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消弭倭患。
但由于日本当时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几次派使都毫无结果,倭寇侵扰日渐繁复。
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
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富豪下海经商的人日益增多,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汪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组成武装劫掠集团。
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暗中勾结。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朝廷派朱胯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
朱胯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九十六人。
朱胯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和诋毁朱胯,结果朱胯被迫自杀。
从此,朝廷不再设巡视大臣,朝中朝外无人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来。
戚继光(公元1528—1588年),字元敬,山东牟平人。
嘉靖年间任都指挥佥事,在山东备倭。
他曾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自己消除倭患的决心和志向。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抗倭,他看到卫所官军毫无作战能力,而人民却英勇抗战,于是招募义乌等地的农民和矿工三千人加以训练,组成戚家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他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戚继光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自小酷爱军事,立志报效国家。
他年少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很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多次参与抗击倭寇的战斗,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
1571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沿海,戚继光奉命率领明军前往抗击。
他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战术,有效地阻止了倭寇的进攻。
在连续几次的战斗中,戚继光都取得了胜利,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戚继光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还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
他对待士兵宽严有度,深得士兵的爱戴。
他还注重军民团结,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位爱民如子的领袖。
他深知只有军民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倭寇,保卫家园。
因此,他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也注重军民团结,积极开展民生工作,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在戚继光的坚强领导下,明军最终成功击退了倭寇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的一段光辉篇章。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一部展现出中国抗击外敌的英雄史诗。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楷模。
戚继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五篇800字
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五篇800字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已经摸索出一套练兵的成功经验,但在关系复杂、积弊尤重的京畿地区,推行这套经验却实属不易。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1戚继光的祖辈都是明代将领,其六世祖戚详参加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在明军中服役,在攻打云南时阵亡,明王朝为追念其前功,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今蓬莱县)指挥佥事。
传到戚景通时已经是第六代,仍然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景通治军严明,精通武艺,熟读兵书,有丰富的军事知识。
袭职之后,他曾被提升为都指挥和大宁府都指挥使等职。
景通为官清廉,从不收受额外之费,更不对权贵阿谀奉承,他的家境一直很清贫。
有一次,他升任江南运粮把总,是个肥缺。
他第一次运粮进太仓时,按照陈规,运粮把总都要先给仓官送礼,以免受仓官的刁难。
戚景通却坚决不干,宁可受刁难也不行贿,结果把运粮把总给丢了。
他回到登州卫所,过着清贫的生活,当时总督山东备倭军事的戚勋,是景通的上司,听说景通拒绝行贿而丢掉把总,对景通的行为很敬重,就来和他认本家,想抬举他一下。
但戚景通却说他的先祖姓倪不姓戚,谢绝了戚勋的好意。
当然,戚景通廉洁为官的事例还很多。
表现在个人生活中的俭朴、孝顺,也是很有名的。
对刚懂事的孩子戚继光,戚景通施以严格的教育。
为了使儿子早日成才,他教儿子读书、识字、习武,还经常教导儿子,长大以后为国家尽力。
生活上对戚继光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工匠来替戚家修房屋,景通交代在两楹之间装四扇雕花门户。
但按规定,将门家可装十二扇雕花门户,工匠向十二岁的戚继光说了此事。
戚继光就去找父亲,说可装十二个门户。
戚景通狠狠地批评了戚继光,并训斥他,要他以后不要有虚荣心,更不应讲排场。
又一次,戚继光穿了一双很讲究的丝履,被父亲看到,自然又是一顿训斥,说他小小年纪就穿这么好的鞋,将来还了得,并说这样下去,将来当了军官,岂不侵吞士兵粮饷。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_作文素材
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抗倭英雄,关于他抗倭事件的过程有哪些呢?下面是橙子跟大家分享的戚继光抗倭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戚继光抗倭事件过程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
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
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
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
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
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
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
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
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1/ 6为巢,四出骚扰。
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
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
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
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
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
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
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xx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
戚继光的事迹简述50字-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
戚继光的事迹简述50字|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过程优秀模板【--个人简历模板】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抗倭英雄,关于他抗倭事件的过程有哪些呢?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戚继光抗倭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戚继光抗倭事件过程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
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
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
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
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
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
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
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
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
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
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
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
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
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
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
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1.岑港之战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
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
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
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
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
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
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
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
戚继光领命
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
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
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
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
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3.北御鞑靼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向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
蓟门一带的士兵。
但朝议后决定只任命戚继光即可。
于是朝廷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
当
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让戚继光对其
训练,得到了穆宗的许可。
公元1568年隆庆二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
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
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无
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
又
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
同年夏,董
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
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
董狐狸多
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
长秃寇犯边境。
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
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
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
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
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
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