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概况82047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福建省的地理气候和资源

中国地理-福建省的地理气候和资源

中国地理-福建省的地理⽓候和资源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南北最长为530千⽶,东西最宽为480千⽶。

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

省会为福州。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傍海”,九成陆地⾯积为⼭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分⽥”。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

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

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为全省第⼀⼤岛。

⽽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不同,福建沿海地区是海洋⽂明,⽽内陆客家地区是农业⽂明。

依⼭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且除了海坛岛、⿎浪屿、武夷⼭、泰宁、清源⼭、⽩⽔洋、太姥⼭等⾃然风光外,还有⼟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景观。

⼀:⾏政区划福建省辖9个地级市(含1个副省级市),1个综合实验区,共包括29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44个县(含⾦门县),10个⾮正式区划的市辖开发区、⾼新区、国家级新区。

地级市:福州市(省会)、厦门市(副省级市)、泉州市、漳州市、莆⽥市、宁德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正式⾏政区划:综合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政区划说明:1、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其⾏政区域与平潭县重合,⾏政管理⽅⾯与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并列。

平潭县正式⾏政区划仍⾪属福州市,实际由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

2、福建省的⾦门、马祖地区,具体包括⾦门群岛(⾦门县)、马祖列岛(连江县马祖乡)、乌丘屿(莆⽥市秀屿区湄洲镇乌丘村)等区域,实际由台湾当局管辖,并分别于⾦门岛设⽴“福建省政府”,其⾏政区划分别为:⾦门县、“连江县”(限马祖地区)、“乌丘乡(乌丘村)”(由⾦门县代管),⼀般通称为“⾦马地区”。

导游基础知识福建概况

导游基础知识福建概况

教学时间:教学课题:导游基础知识——福建概貌教学目的:1、熟悉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征。

2、掌握福建省行政区划情况以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通称等知识。

3、了解福建省经济建设情况和成就;熟悉交通设施情况和主要产业在全国的位置。

4、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大致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福建省行政区划情况以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通称等知识教学难点:福建省的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教学时数:教学过程:1、福建的地理位置1)东、南、西、北四个端点最南端——东山县最北端——浦城县最西端——武平县最东端——福鼎县2)陆域、海域毗连的省份陆域的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三省相接;海域则东濒东海,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3)陆地和海域的面积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2、福建的地貌特征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呈马鞍状两大山带;武夷山的最高峰;两大山带之间的盆地2)山丘面积大,平原面积小“东南山国”、“八山一水一分田”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主要的土壤类型:红壤3)小型的山间盆地多4)河流“短而壮”A、主要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交溪B、闽江上游:沙溪、富屯溪、建溪三大溪,在南平附近会合,南平以下汇入的支流有:尤溪、古田溪、大樟溪C、九龙江:福建第二大河流,注入厦门港D、晋江:注入泉州湾F、汀江:是福建大河流中唯一经外省入海的河流G、交溪;流经福安市后注入三都湾5)海岸曲折漫长,港湾岛屿众多海岸线直线距离535千米,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首位;大小岛屿1546个,居全国第二位。

3、气候特征(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季风影响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福建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2)热量丰富福建夏长冬短,气温较高3)降水充沛福建是全国多雨省份之一,大部分集中于春夏雨季,主要集中于3—6月。

福建自然地理知识

福建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福建简称闽,省会为福州市。

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

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

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

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

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

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

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

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气候特点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

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

一月5℃-13℃,七月25℃-30℃。

福建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土、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

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 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 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新石 器时代遗址中保存的新石器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 炊具陶鼎和连通灶, 证明福州地区在5000年之前就已从烤食进入煮食时 代了。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 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建饮食文化,充 实闽菜体系的内容,也曾发生过不容忽略的影响。 福建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 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 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开放特色的一种独特 的菜系。
福建省
位置境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 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 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 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 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 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 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佛跳墙

荔枝肉
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历 史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是 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早已享誉海内外。
沙县豆香糍粑
沙县甜烧麦
糍粑
沙县拌面
沙县扁蛎煎)
• 蚵仔煎[1] (读做ô-ā-jiān,普通话译作 “海蛎煎”),发源于福建泉州(闽南) 一带,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经典的地 方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区人民在无法饱食 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 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 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
• 气候 •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 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 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 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 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 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 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 多种作物生长。 •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 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 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 异也较明显。

福建省地理课件

福建省地理课件

厦门
地理位置 著名侨乡 著名学府 风景名胜
厦门大学
鼓浪屿
“戏曲之乡”——闽剧
福建特产
乌 龙 茶
蜜 饯
水 仙 花
鱼 干
特色文化
畲 族 婚 俗
“无山不奇,无水不秀”
竹 林 面 积 居 全 国 首 位
农业发展
广 阔 的 海 洋 渔 场福建的森林覆盖率 为63.1%,居全国首位。
东南侨乡
• 成为侨乡的主要原因 金榜血案上有答案 前面的你帮加1下动画、背景
东南侨乡——福建省
大纲
• • • • 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气候 经济发展的原因 厦门
地理位置 浙江
江 西
福 建
台湾海峡
广 东
城市分布
共同特点: 都分布在沿海、沿河的平原上
分布规律 城市一般分布在沿海沿河 的、水源充足、地形 平坦、交通便利、经 济发达的地区
(二)地形特征
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 说
山、水、田都是泛指。指 山多水少田少。大概的比例是 山占了八成水和田各占了一成。
八山:福建北部和西部的武 夷山山脉和中部的鹫峰山山脉。
一水:九曲溪和闽江
一分田:大部分都是梯田。田 的面积比较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适宜种植林、果、竹、茶
福建的经济发展
• 旅游业 • 农业 • 交通便利 • 东南侨乡

福建乡土地理概况(考试复习资料)

福建乡土地理概况(考试复习资料)

福建乡土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⑴经纬度位置:东经115°50'-120°47',北纬23°30'-28°19'(亚热带,北温带,低纬度地区)⑵海陆位置:(记忆邻省及濒临的海域)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西北、西南分别与浙江、江西、广东为邻。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东海、南海而通太平洋,海上航运便利,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具有两岸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距离近,文化相同,众多台胞的祖籍);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南连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利于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2、设区市名称及其分布福建省简称闽,省辖9个地级市福州(行政中心)、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

图2图13、地形(1)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占80%);“八山一水一分田”(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记忆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4)海岸曲折,多岛屿、多港湾(交通便利)图3图44、气候图5 图6(1)气温和降水特点:(读图)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月,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半年)。

归纳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主要气候类型名称:亚热带季风气候(3)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主要影响因素:地形)。

5、河流闽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全长577km,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

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受地形影响自西北向东南流入东海。

上中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水文特征: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径流丰富(流量大);年均流量变化小;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河水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6、自然资源(1)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风能、潮汐)等(2)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95%,是我国大陆最“绿”的省份,原因是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导游基础知识——1福建概貌.

导游基础知识——1福建概貌.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福建概貌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

陆域面积12。

1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

26%。

海域面积13。

6万平方公里。

四至点:东,福鼎市,120°44’E——540KM——115°50’E 武平县,西。

南,东山县,23°31’N——550KM——28°19’N 浦城县,北。

与台湾最近处仅135KM。

二、地貌特征: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呈马鞍状。

2山丘面积大,平原面积小。

3小型山间盆地多。

4河流短而壮。

5海岸曲折漫长,港湾岛屿众多。

※两列大山带:闽西大山带——武夷山脉,绵延530KM,海拔700-1500M,黄岗山,武夷山市西部,2158M,大陆东南部最高峰。

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绵延300KM,1856M鹫峰山博平岭长廊状谷地:延伸240KM。

※东南山国:山地丘陵 82% 平原10% 八山一水一分田。

岩溶地貌:永安大湖石林,龙岩龙崆洞,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

丹霞地貌:武夷山,永安桃源洞,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

沿海石蛋地貌。

四大平原:漳州平原850平方公里,福州平原800平方公里,兴化平原464平方公里,泉州平原345平方公里。

土壤类型:红壤 70% ,砖红壤性红壤 11%。

※主要盆地:福州盆地,漳州盆地,寿宁盆地,柘荣盆地,周宁盆地,屏南盆地,德化盆地。

※河流:29个,内河水系,663条河流,总长13569KM。

淡水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约一半为水库。

主要河流:闽江,源于仙霞、武夷等山脉,577KM,经36县(市)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

上游沙溪,富屯溪和建溪。

我国唯一源于省内且于本省入海的大河。

由福州入海。

九龙江,源于闽中大山南段,285KM,1。

47万平方公里,注入厦门港。

晋江,源于戴云山脉东南坡,182KM,5600多平方公里,由泉州入海。

汀江,源于武夷山脉南段,9000多平方公里,由广东入海,唯一由外省入海之河。

交溪,源于太姥—鹫峰—洞宫山脉,162KM,5500多平方公里,由福安市入海。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

福建省综合基础知识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省份。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连接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的基本情况、地理特点、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

一、基本情况福建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带,东临台湾海峡,南接广东省,西南与江西省相连,北邻浙江省。

福建省的省会是福州市,其他重要城市还有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等。

福建省下辖9个市、2个地级行政单位,面积约121,400平方千米,人口约4,570万人。

福建省的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

福建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港口物流和旅游业等产业。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福建省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地理特点福建省地处海洋环境复杂多样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山地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地势高低起伏,山脉纵横交错,河流众多。

其中,武夷山是福建省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福建省的沿海地区较为发达,有众多优美的海滩和岛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厦门市拥有众多海岛,如鼓浪屿、南普陀等,这些地方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内陆山区景色秀丽,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文化遗产。

如福建土楼是福建省独特的民居建筑,被誉为"土楼王国"。

这些土楼由厚重的土坯组成,形状独特,融合了汉、五台山和客家民系的建筑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文化遗产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古迹、宗教等方面。

福建土楼已经提及,在这里再次强调它的独特之处。

此外,福建省还有福建南靖土楼、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的文化景点。

福建省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圣地之一,拥有许多佛教建筑和寺庙。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
种植业 渔业 牧业 林业
四、人文经济环境
八山一水一分田
亚海热岸线带曲季折风,气良港候众多
以山地、丘陵为主
多西台北高风,等东特南殊低 天气
1.农业特征:
(1)有利条件 ①沿海有利发展渔业; ②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 体农业,林业、茶果园农业; ③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 植业; 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二、地理位置
长三角
西部
珠三角
海洋
福建
相对位置: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西北部、 西部与江西省,西南部与 广东省接壤。东隔台湾海 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承“长”接“珠”,贯西 通海。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 “十字路口”
二、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24°N-28°N 北温带,低纬度, 亚热带。
→热量充足,作物 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不利条件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
③多气象灾害,台风、旱涝等;
电子信息
机械装备
2.工业
石油化工
四、人文经济环境
3.旅游业:
清新福建任你游 (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经济、 环境保护等)
四、人文经济环境
3.交通运输业:
四、人文经济环境
4.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沿河平原、沿海平原分布 (地形、交通因素)
1.完成福建社会经济笔记 2.完成福建社会经济思维导图 3.完成两道大题(不可抄袭) 【截止晚上22:00】
1.读图16、图17,回答问题。
(1)福建省东隔______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以 为界与江西省为邻,南部与_________省相邻。
(山脉)
(2)福建省纬度范围大致在_______,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
福建乡土地理 一、概况: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 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南最长为530千米,西东最宽为480千米。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 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 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 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 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 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东山岛,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 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 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
• 七、人口、经济 •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经济 总量排名全国第十位。
六、水系 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 条。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 首位。
四、地形地势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 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 海平原。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地理知识点
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以下是一些关于福建地理的知识点:
1. 地理位置:福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南濒巴士海峡,西南与广东相邻,北部与江西接壤。

福建东临大海,拥有丰富的海岸线长度,是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

2. 地形地貌: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

福建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区,东部和南部则是平原和沿海地带。

福建境内还拥有众多的海岛,如金门、马祖等,这些海岛为福建的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干燥。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福建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4. 自然资源: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省的山地地貌使得福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是茶树、樟树、松树等树种。

福建还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闻名于世的是福建茶,如武夷岩茶、铁观音等。

此外,福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钨、铅、锌等。

5. 交通运输:福建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全省。

福建还拥有多个港口,如福州港、厦门港等,是中国重要的沿海交通枢纽之一。

此外,福建还拥有多个机场,其中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是福建的两个主要国际机场。

这些是关于福建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福建的地理特点使其在旅游、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福建乡土地理 学习资料

福建乡土地理 学习资料

福建乡土地理学习资料教学目标:(一)运用地图,介绍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二)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介绍福建省做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五)培育学生运用适度的方法和手段,抒发自己自学的体会、观点或成果,并与别人展开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教学难点:福建省做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教具及设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0.5课时复习时间: 20xx/03/14 讲课时间:/03/ 教研组短盖章;新课导人: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浙江,稳步沿海岸线南行,就firstlook了福建省。

使我们一同来到福建,介绍福建。

对福建省“自然环境”进行讲述时,可运用“中国政区”图和“福建省地形”图,提出下列问题:1.福建省坐落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2.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3.福建省的地形特征就是什么?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由于学生前面已研习了多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自然环境,对读图、析图存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以回答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猜谜使学生介绍福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福建省坐落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陆地上分别与我国的浙江、江西、广东为邻。

地形以高山丘陵居多,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述福建的“森林资源”时,指出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

其次,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瓜果、茶叶、名贵药材来展开教学,进一步强调其丰富的物产资源。

讲诉福建的“海洋资源”时,教师所论谈,因为学生在前面已自学了其地理位置,晓得福建就是坐落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因而具有多样的海洋资源。

在讲诉福建省做为我国“知名侨乡”的省区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1.请学生朗读教材P.48正文第二段。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

蚵壳厝(泉州)
宋元时期,泉州是 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 港口,大部分载满丝 绸、瓷器的商船在非 洲东海岸卸货后,返 航时为了船身重心平 衡,就将散落在海边 的蚵壳装在船上,压 舱载回后就堆放在浔 浦海边。元末明初受 倭寇侵扰,人民因地 制宜把海边的蚵壳捡 来嵌饰在墙的外侧。
石头房
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 代,那时木材紧缺,台风 频繁,海风带有酸性腐 蚀,刚好泉州盛产白色花 岗岩,村民就地取材大规 模砌石头厝,以抗风挡 雨。冬暖夏凉,但抗震能 力低。
福建常见的自然景观
八山一水一分田
黄岗山的位置
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
▲ 福建年平均气温分布
▲ 福建地形分布
福建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 在 16—22℃ 之 间 。 说一说平均气温的大 致分布特点及主要影 响因素。 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降 低(或 由南向北气 温降低)。 主要受纬度和地形的 影响。
▲ 福建年降水量分布
惠安女
闽菜招牌 佛跳墙
浮粿(泉州)
泉州 9946.66亿元 福州 9392.30亿元 厦门 5995.04亿元
2019年中国省区GDP前十
地区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河南 四川 湖北
福建
湖南 上海
GDP(亿元) 107671.07 99631.52 71067.5 62352 54259.2 46615.82 45828.31
42395
2 . 地 处 我 国 东 南 沿 海 , _ _海_ _洋_ _运_ _输_ _ 便 利 , 便 于 发 展 海 洋事业。
3 . 位 于 _ _台_ _湾_ _海_ _峡_ _西_ _岸_ _ _ _ , 具 有 两 岸 合 作 的 独 特 区 位 优势。
4 . _北_ _接_ _ _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 _ _南_ _连_ _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 有利于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
•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 文,唱畲歌,且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99%的畲族所操语言 接近于客家语,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 跟客家语完全不同。
福建方言
• 六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 • 闽东方言分布于福州、宁德两地
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 厦门地区 • 闽中莆仙方言分布在莆田市区、 莆田市仙游县、泉港北部、东部。 • 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 明清的建宁府,分布在除了邵武 市、光泽以外的南平大部。 • 客家方言区主要分布在龙岩、三 明等客家人居住地区。 • 永安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今 三明大部)、延平府,分布在永 安、沙县、三明部分、尤溪部分, 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 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 主要支流除三支流外,还有中下游的尤溪、古田溪、大樟 溪。闽江洪灾较重,干流上建设安砂水库、水口电站后, 灾害减轻。水力资源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
• 闽江流域是闽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则是 客家人的祖地。闽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创造了丰富 的 文化。进入现代,闽江流域已经成为福建省内重要的 机械、商贸、旅游、水电发达地区。
• 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 旅游景区——鼓浪屿。 前总统尼克松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 夷”。截至 年,厦门市市区建成区317平方公里,主城区人 口386万。通行闽南语。
泉州市
•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 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辖4个 区、3个县级市、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 区, 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中国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 革试验区——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是全 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

福建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是东南沿海承“长”长三角接“珠”珠三角,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二、福建的政区全省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8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省会福州市;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主要在沿海地区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两列大山带西部:武夷山脉,中部:戴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扩展: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多源于武夷山脉或戴云山脉,其中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四大水系最主要,水量丰沛,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河流流向大多都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流入台湾海峡;闽江:福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整个流域成一扇形,干支流垂直相交;扩展:福建地形、河流与城镇的关系分布①沿河流沿岸②沿海原因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生活、生产水源充足③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①多处河流的下游,河流、海洋交通便利②滨海平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五、福建的气温和降水福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多台风;1、气温变化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16—22℃之间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③山地气温较低;扩展:福建省的气温分布和原因①气温分布:从东南沿海D向西北山区A递减受纬度、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山脉平行纬度因素叠加地形、海洋影响;②E等温线凸向西北的原因:夏季河谷和闽中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有增温作用;ABC低温中心的原因:地势高2、降水变化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扩展:福建的降水类型地形雨、台风雨、对流雨、锋面雨六、福建的民族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七、福建的交通扩展: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方面简要评价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1.有利条件:⑴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北部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区;⑵自然资源: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季;位于东南丘陵地区,山区面积大,森林丰富,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平原集中沿海,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区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下游可发展航运;沿海多滩涂,渔业资源丰富;⑶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利;2.不利条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不足;扩展: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如何充分利用山、海资源优势⑴山区: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综合开发农业资源A走立体农业的道路,B进行粮、林、牧等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业,改造低产红壤、积极开发水资源A建立水利、水电工程,B发展农业灌溉,保持水土,发展旅游业;⑵沿海:发展海洋事业发展渔业养殖、捕捞、开发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展海洋运输。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

⑴.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 ①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
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A)向西北内陆 (E)增加,横剖面呈W式(总体上,地势从沿海 平原向西北山区增高,使地形雨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增加;武夷山和戴云山的迎风坡降水 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呈“二高二低”W式)
• ②山地多于平原,内地多于沿海(山区多地形雨, •
沿海平原缺地形雨,且为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③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山脉走向大体 一致(降水受地形、海洋因素影响显著)
考纲: •地球表面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环流
我省年降水量空间 分布有何特征?为 什么这样分布?
⑵.局部降水情况: • ①A降水最少(滨海平原少地形雨;位于台湾 山脉的背风坡) • C 等降水线凸向西北(河谷、闽中山脉背风坡 降水偏少) • E D为全省的多雨中心(地形雨) • ②局部特色的降水类型 ED多地形雨、AB夏秋 多台风雨
福 建 地 理
福 建 地 理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
从海陆位置看 从相对位置看
海峡西岸
“十字路口”
•东南沿海承“长”接 “珠”,贯西通海的 “十字路口”(侧重区 位意义)。
•海峡西岸、多层 次、全方位、多 领域对外开放的 最前沿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山地丘陵面积大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线平行
3、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横剖面呈马鞍状 分布
考纲:分析造成地表 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因素。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气温 ①全省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②C处盆地、山地(夏季风)背风坡, 气温偏高。 D处地势高,气温偏低;E处沿海, 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偏低
我省年降水量空间 分布有何特征?为 什么这样分布?
⑴.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 ①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A)向西北内陆(E) 增加,横剖面呈W式(总体上,地势从沿海平原向 西北山区增高,使地形雨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增加;武夷山和戴云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 坡降水较少,呈“二高二低”W式)
福 建 省 专 题
考点 福建自 然地理
福建人 文地理
命题规律 内容上侧重考查福建的地形、气候、河流、海岸、资源等自然 特征;形式上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及进行综合分析的 能力 内容上侧重考查福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 人文特色;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和区域图,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
• 分析南平城市发展的最大的区位特点:
闽江上游三大支流汇合处,有四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的人货集散)
• 分析福州市的城市发展区位
福建的气候
(三)福建省的气候 有何特征?
1、季风环流强盛, 季风气候显著
2、海洋性色彩浓厚变化 3、冬短夏长,
热量资源丰富 4、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5、雨、干季分明,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 (运输、渔业)
福建的山脉
福建的地形与农业的发展
区域差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以 从“山”“海”两方面(耕海 牧渔)展开:
•山区的立体农业(福建农业 生产特点图形式可以借鉴江西 千烟洲立体农业图)
• 沿海的水产业、城郊农业
福建的河流
(二)福建的河流
1. 河流特征: 2. 水系特征和水
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最大的综合 性工业区。
•东南沿海承“长” 接“珠”,贯西通
海的“十字路口” (侧重区位意义)。
•海峡西岸、多层 次、全方位、多
领域对外开放的 最前沿
“珠三角”经济区 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 基地,生产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 部件、100%彩电部件都可以配套生产,电视机、程控 交换机占全国的50%以上,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全 国的1/3。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电 子电器、汽车和装备工业、石化、钢材精深加工、中高 档造纸等原材料工业,形成一批产业群、产业带。泛珠 三角经济区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江西、福建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 行政区
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 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
通海的“十字
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路口”(侧重
区位意义)。
海峡西岸
•海峡西岸、 多层次、全方 位、多领域对 外开放的最前 沿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长三角”经济区 由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15个大 中城市组成。本区以全国2.2%的陆地 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6 %的国内生产总值、37%的外贸进出 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
共同点:
①山地气温较低 ②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①七月全省普遍高温,
不同点
南北温差小于一月 ②七月等温线的走向大致
与海岸线平行明显于一月
比较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一月气温
①冬季南(东南沿海)暖、北 (西北山区)冷,温差大。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
②A处地势高,气温低。 B处山地(冬季风)背风坡,气 温偏高
•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 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二、福建自然 地理环境基本 特征
1.峰岭耸峙,丘 陵连绵
2.海岸曲折,良 港众多
3.季风显著,台 风频繁
福建地理区位 对发展福建经济
有何意义?
•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侧重区位意 义)。
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 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
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 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 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 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文特征 3. 2.闽江流域的开发
与生态问题(如: 山区的水土流失、 沿海的赤潮。
福建的地形、河流与城镇
⑴分 ①沿河流沿岸 布 :
②沿海
⑵原 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生活、生产水 源充足
③河谷盆地,农 业发达、交通 便利、节省建 筑投资,是人 口集中分布的 地区。
①多处河流的下游, 河流海洋交通 便利
②滨海平原,农业 发达、交通便 利、节省建筑 投资,是人口 集中分布的地 区。
• ②山地多于平原,内地多于沿海(山区多地形雨, 沿海平原缺地形雨,且为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降水丰沛 6、气候复杂多样,
地域差异明显
• 在气候部分中用到气候统 计图表,可用于分析气候 特点及农业区位。
点有温平福 ?何分均建
特布气年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 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 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一月与七月气温的分布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福建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福建地理位置
从经纬度位置看 从海陆位置看 从相对位置看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 “十字路口”
经115°50'~120°40',北纬 23°33'~28°19'。平面形状似 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
•东南沿海承 “长”接
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珠”,贯西
4.水系发达,水 力丰富
㈠福建地形有哪 些基本特征?
1 、山地丘陵面积大
2、两列大山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与海岸
线平行
3、地势西北高、东南 低,横剖面呈马鞍状
分布
4、海岸曲折,多岛屿 、多港湾
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 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 发展立体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