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探索勾股定理(一)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第一课时).docx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第一课时)绍兴市袍江中学张清—、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浙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八年级第二章第六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屮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屮三边的数量关系,把“形”的特征一一三角形屮一个角是直角,转化成数量关系一一三边之间满足/+沪二利用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屮的许多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它在数学的发展屮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屮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本课的教学H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用面积的方法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经历观察、归纳、猜想、概括等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通过追溯勾股定理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三)本课教学重难点重点:勾股定理的发现及其简单应用.难点:勾般定理的探究采用面积法,这是学生从未体验过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口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吋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引发思考一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一追溯历史,激发情感一一应用拓展,能力提升一一冋顾反思,提炼升华一一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六部分.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他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故事引入:相传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在宴席上,其他的宾客都在尽情欢乐,只有毕达哥拉斯却看着朋友家的方砖地发起呆来•原来,朋友家的地是用一块块直角三角形形状的砖铺成的,黑白相间,非常美观大方. 主人看到毕达哥拉斯的样子非常奇怪,就想过去问他,谁知,毕达哥拉斯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起来,大笑着跑回家去了.原来,他发现了地砖上的三个正方形存在某种数学关系.图1 (黑白相间的地砖)教师与学生行为:教师给出一个历史小故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学生对故事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意图:由毕达哥拉斯在朋友家做客的偶然发现入手,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一一勾股定理,学生 接受起来更自然,贴切.(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探究活动1猜一猜问题1:你能发现图2屮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问题3:你能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止方形的面积吗?由此猜想等腰直角三角 形三边有怎样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行为:对于问题(2)、(3)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交流合作,得出 结论.问题(3)可让学生在自己准备好的小方格上画出,并计算A 、B 、C 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字母 表示三个正方形面积Z 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发现了等腰肓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深入学生当屮,倾听他们的想法.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性质的探索,学生们探究欲望会很强烈,小组交流 想法也会达成共识,对于验证三个正方形面积Z 间的关系.同时辅Z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教学效果 更肓观,利于学生接受,顺利突破难点.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问题串,让探索过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经历观察、猜想、归纳这一数学 学习过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探索血积证法的多样性,体现数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合2:如图3屮的各红I 图形面积之问都有丄述的结果吗?情推理能力.探究活动2 做一做问题4;请分别计算出图4小正方形A 、B 、C 的面积,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5:如图5, 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止方形的边长,三者之间的面积关系如何表示? 由三个正方形所搭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怎样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行为:教师观察学生活动,指导与合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暴露他们的思 维过程•计算正方形C 的面积不易求出,教师及时点拨,同时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根据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过稈,学生在对探讨一•般肓角三角形三 边性质有了一定基础.计算正方形C 的面积利用分割法和把它看作边长是整数的大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很 容易想到,但拼凑法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从而化难为易,得出頁角边为整数的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算一算,充分利用计算血积的不同方法,进一步体会 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稈,体会事物由特殊到-•般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 推理能力.探究活动3量一量问题6:,在纸上画出三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 加和4czn, 1. 5cm 和2cm , 0. 8c/77和1・5肋,分别测量这三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根据所测得的结果填写 下表:a b c a 2+b 2c 2 3 41.5 20.81.5观察表屮后两列的数据・JL 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 教师与学生行为:学生动手在纸上逊育角三角形,测量斜边的长度,讲行计算,教师及时点拨. 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由于直角边长不是報数,计算起来难度大.测量斜边长度,由于存在误差, 预计学生会出现思维障碍,此时教师及时点拨,借助儿何I 出i 板演示岚角边为任意长的育角三角形三边W 2C < 1 1 ♦ 1 个 ] ] ( ] / C■pH * E 主 b ・ .・ — ■・ …■ .■ ・'・・・* ■ “ .B* + • + ] • ・ +1 B 1 1 ■卜■] 厶 ] 彳/ 二' + 寸 • 十 (A 的面积+1 '的面积二4 的面积) ・■ ■丄 」.八 厶■・ -.关系,得出一般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发现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为c,那么r+bJc?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两种探究活动,学生已初步探究出直角边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设计让学生动T-MS角边是小数的情形而脱离网格纸,将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化,从而扩展到更一般的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更一般的过稈.探究活动4 验一验问题7: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b (b>a),斜边长为c (如图7-1),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7・2位置放置.如何用图7・2來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DB图7-1 图7-2教师与学生行为:动手剪出四个全等的育角三角形,并按图要求拼好.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大正方形的面积并进行化简•指出这就是著名的赵爽证明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利用面积法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这是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学生较难形成思路,因此,一开始学生不知从何做起,此时教师进行启发:①大正方形面积肓接如何求?②若分开又如何求?③两者求出的面积有何关系?化简后你发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提示.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三种探究活动,学生已经得到一般肓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肓角三角形两肓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一勾股定理.但都是通过猜想、测量、计算等方法而得到,缺少几何严谨的说理过程,而探究活动4则弥补了它的缺陷,使学生更加确信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同时也符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探究活动5 议一议问题8:观察图8并计算,判断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是否满足aSb2=c2教师与学生行为:学生观察计算,教师多媒体动态演示.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此环节在前探究的基础上,预计学生能大多数独立解决,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有且只有直角三角形才满足a2+b2=c2.设计意图: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稈,学生以初步认识到直角三角形的特有性质,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会不断地向学生提示锐角、钝角三角形迅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此坏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与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对比,进一步强调育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征.(三)、追溯历史,激发情感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列举了东西文化中对勾股定理的发现,介绍了一些著名的人物、著作和学派.如商高、《周髀算经》、毕达哥拉斯……这些知识足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勾股定理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教师与学生行为:老师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学生认真对比屮西方文化,增强对勾股定理的进一步了解.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演示,使知识更系统.设计意图: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使学生对屮国乃至世界的数学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下一节的验证打好基础.(四)、应用拓展,能力提升(1)对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问题9:①已知在厶ABC ZC=RtZ, BC = a,AC =b,AB = c.⑴若a = \,b = 2,求c ;(2)若a = 15,c = 17 ,求b・②已知在AABC 屮,ZC=RtZ, BC = a,AC=b,AB = c・(1)如果a =彳,b = ?,求c ;(2)如果a = 12,c = 13,求b ;(3)如果c = 34,a : b = 8:15,求 a,b.(2)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问题10:①如图9是一个长方形零件图,根据所给的尺寸(单位:mm),求两孔屮心A, B之间的距离.②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 5 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 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3) 面积法说明勾股定理正确性的再次认识问题11: (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 用面积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以"、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 如图10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条直线上•利用面积法来说明勾般定理的正确性.图10教师与学生行为: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对于个别有困惑的同学,教师及时点拨.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对于问题9学生很容易独立完成.问题10都是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用勾股 定理来进行解决,学生可能难度比较大,教师在讲解时要多提示.问题11是面积法的再次应用,可在教师 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个层层深入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悟出一类问题的解题 规律.另外,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所差异,因此,习题的设置体现层次性.在新知运用过程 屮,也设计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白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白己的 看法.(五) 、回顾反思,提炼升华问题1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教师与学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发表看法,学生积极进行 H 我总结,相互补充,巩固探究成果.r 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直角三角形 j 锐角、钝角三角场 ——肓角三角形两育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一一定理的应用与拓展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学生总结的是木课知识方面的收获与探索过程屮的经验和教训,以及 在与他人合作中得到的快乐.教师要加以引导,师生之间相互加以完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本节知识的提炼,归纳岀有关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以及在做数学活 动屮所遇到的困惑,感悟到古代数学家在探索新知的领域屮所付出的艰辛,做学问有乐趣亦有苦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思维品质.(六) 、布置作业,课堂延伸A 类:继续强化勾股定理的计算与应用书本作业题1、3、5及作业本(2) 1,2, 4, 5, 6.B 类: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及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书本Row 作业题4、6、7及作业本(2)3, 7.C 类:如图11,在厶ABC 中,AB=AC=2,在BC 边上有10个不同的点 P, P 2> …Pg,记 Mi 二APj+RB • RC (i=l, 2,…,10)・(1) 求%的值; B(2) 求 M.W-+M.0的值. 教师与学生行为: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90%以上的同学可以独立完成A 层作业,B 层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多数同学对此会很感兴趣.C 层作业比较难,主要是为哪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设计意图:作业布置上尽量体现层次性及开放性,面向全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在解决 直角三故事引入——探索勾股定理 观察、计算 猜想、归纳CA b E a BA 图II角形边的计算方面的重要作川,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勾股定理的现实意义.。
浙教版八年级上2.6.1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
又∵x>0 ∴x=12
方法小结: 可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1、
5x 3x 8
斜边长=?
2、在数轴上表示√10
已知在△ABC中,∠C=Rt∠,BC=a, AC=b,AB=c. (1)若a=1,b=2,求c; (2)a=15,c=17,求b; (3)c=34,a:b=8:15,求a,b.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结构图,根据所给的 尺寸(单位:m),求机器人从A地走到B地 最少需要走的距离。 40
知识运用:
看 17 看 8 谁 x 算 得 由勾股定理得: 快 2+x2=172 8 ! ∴x2=172-82 =225 又∵x>0 ∴x=15
5
x
20
16
x
12
由勾股定理得:
由勾股定理得:
x2+162=202 ∴x2=202-162 =144
52+122=x2 ∴x2=52+122 =169 又∵x>0 ∴x=13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 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 《周髀算经》中。
a c
a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 会的会标就是依据我国古代数学家 赵爽的弦图制作的。
证明方法三
☞
c
b
a
b
a
《第三章1探索勾股定理》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12七年级上册
《探索勾股定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问题分析,培养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直观感受和运用能力。
3. 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勾股定理的背景及基本概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勾股定理的介绍,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概念,并尝试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2. 勾股定理的初步应用:让学生选择几组不同的直角三角形边长,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记录计算结果,并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3. 小组合作问题探讨: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场景(如建筑物高度测量、篮球框尺寸判断等)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合作制定出问题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硬纸板、尺子等)制作直角三角形模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对勾股定理的背景和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 在验证勾股定理时,应保证选择的边长符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准确记录计算结果。
3. 在小组探讨过程中,每个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操作要求规范使用材料和工具,完成三角形模型的制作,并注意安全事项。
5.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清晰、整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程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小组合作的表现以及实践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作业时,结合学生的预习笔记、计算结果、小组讨论记录以及实践操作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3. 鼓励性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存在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其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批改后的作业发回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收获。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说课稿(完整版)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说课稿相信勾股定理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让你说课你应该觉得很难。
下面是整理的《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说课稿,请阅读,上,发现学习。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
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提出问题: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的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需三课时讲授;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本节意图让学生自己经过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发现勾股定理.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浓,所以处理教材内容上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计方格纸上计算面积,用拼图的方法验证等活动,以真正实现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和全面提高.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议论、取长补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学,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由特例猜想勾股定理,再由特例验证勾股定理.2.会利用勾股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充分观察、归纳、猜想、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归纳、概括和有条理地表达活动过程及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方法交流—探索—猜想.在方格纸上,同学们通过计算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比较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由此猜想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具准备学生每人课前准备若干张方格纸、投影片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上面三个小问题是我们以前讨论过的,我们简单的回忆一下.[生](1)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对于一般三角形来说,我们可以用SAS(边角边)、ASA(角边角)、AAS(角角边)、SSS(边边边)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而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除以上四种方法外,还可以用HL(即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对应相等,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时,我们可注意到它们的夹角也对应相等,利用SAS可判断它们全等.第二种情况: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利用HL公理即可判断它们全等.综上所述,两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有两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师]我们可以注意到直角三角形有它独有的一些特征.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还发现直角三角形的其他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直角三角形.Ⅱ.讲述新课1.问题串[师](1)观察图1.正方形A中含有__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中含有____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_________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中含有____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_________个单位面积.(2)在图2、图3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上述结果的?与同伴交流.(3)请将上述结果填入下表,你能发现正方形A,B,C的面积关系吗?A的面积(单位面积)B的面积(单位面积)C的面积(单位面积)图1图2图3[生]在图1中,正方形A含1个小方格,所以它的面积是1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 含1个小方格,所以B的面积也是1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含2个小方格,所以C的面积是2个单位面积.[师]如何求得正方形C的面积呢?[生]正方形C 可划分为四个直角边长都为1个单位的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 的面积为4×(21×1×1)=2个单位面积.[生]我们观察可发现,这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重新拼摆,刚好可拼摆成2个小方格,所以C 的面积为2个单位面积.[生]正方形C 还可以看成边长为2个单位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C 的面积为21×22=2个单位面积.[师]同学们能够不拘一格地积极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求得图1中C 的面积,值得发扬广大,那么图2,图3中的A ,B ,C 的面积是否可借鉴图1中的A ,B ,C 的求法获得呢?请与你的同学们讨论、交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重难点知识
1.1、探索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1.1、探索勾股定理(二)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掌握勾股定理和它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能熟练应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教学思考: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体验,培养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会通过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会辨析哪些问题应用哪个结论.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解题1.3.蚂蚁怎样走最近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实数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二)能力训练要求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教学重点:1.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2.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3.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教学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2.2 平方根(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了解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教学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教学难点: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2.2平方根(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开平方的概念.2.明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3.进一步明确平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教学重点:1.了解平方根、开平方的概念.2.了解开方与乘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运算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3.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2.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的原因.2.3 立方根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2.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3.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之处.教学方法:类比学习法.2.5 用计算器开方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2.6探索勾股定理(一)-
a b c
b
即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的平方。 在西方又称毕达 哥拉斯定理!
勾 弦
股
读一读
勾股世界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 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三 角形,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 著作《周髀算经》中。在这本书中的另一处,还记载了勾 股定理的一般形式。 1945年,人们在研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的一块数学泥 板时,惊讶地发现上面竟然刻有15组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 边的数,其年代远在商高之前。 相传二千多年前,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 勾股定理,因此在国外人们通常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 定理。
b b
c
例1、已知△ABC中, ∠C= Rt∠,BC= a ,AC= b ,AB=c
(1)已知: a=1, b=2, 求 c;
(2)已知: a =15 , c =17, 求 b; 3 4 (3)已知: a = ,b= , 求 c; 5 5 (4)已知:c=34 , a : b = 8 : 15,求 a ,b.
C
B
议 一 议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 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 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 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29 英寸或74厘米的电视 机,是指其荧屏对角 线的长度
2 2
2
46
58
74 5476 ∵ 58 46 5480 荧屏对角线大约为74厘米 ∴售货员没搞错
心动
不如行动
2.6探索勾股定理(1)
合作学习
(1)作两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 别是3厘米和4厘米,5厘米和12厘米, (2)分别测量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 (3)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 在什么关系吗?
浙教版数学八上2.7探索勾股定理(1) 课件(共23张PPT)
C
A
A
a
图1
a
C
B
图2
合作学习
大正方形的面积:c²
小正方形面积:(b-a)²
阴影部分面积:4× ab
1
2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c 4 ab (b a )
2
2
化简得: a2+b2=c2
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下面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讲解新知
勾股定理: 直角形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
3.勾股定理的应用
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______km处.
10
即时演练
解:∵C、D两村到E站距离相等,∴CE=DE,
在Rt△DAE和Rt△CBE中,DE2=AD2+AE2,CE2=BE2+BC2,
∴AD2+AE2=BE2+BC2.
设AE为x,则BE=25-x,
将BC=10,DA=15代入关系式为x2+152=(25-x)2+102,
A
∴AB=130(mm)
答:两孔中心A,B之间的距离
90
B
C
40
为130mm
160
即时演练
m
铁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25km,C、D为
两村庄(视为两个点),DA⊥AB于A,CB⊥AB于B(如
图),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
设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
∴S△ABC= ×BC×AC=6,
∴AC=4(cm).
∵BC2+AC2=AB2,
探索勾股定理
0.5 2 B
C
A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零件的 平面图,尺寸如图所示, 求两孔中心A, B 之间的距离.(单位:毫米)
40 A
90
C
160
B 40
例1:已知ΔABC中,∠C= 90,BC=a,
AC=b,AB=c。 (1)若a=3, b=2, 求c; (2)若a=3,c=5,求b;
试一试 1、在△ABC中,∠C= 90 .
(1)若a=5,b=12,则c= .
(2)若c=4,b= 6 ,则a=
.
2、已知△ABC的三边分别是a,b,c,
若∠B= 90 ,则有关系式( )
a cc b
c c
a
b
• 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 话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 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你会算吗?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 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勾股
勾股世界
两千两多千多年年前前,,古古希希腊有腊个有哥拉个毕达哥拉斯 学斯学派派,,他他们们首发先发现现了了勾勾股股定定理,理因,此 因此在国外 在人国们外通人们常通称常勾称勾股股定定理理为为毕毕达哥达拉哥斯 拉斯定理。 定为理了。纪为了念纪毕念达毕达哥哥拉拉斯斯学学派派,1,9515955年希腊 年曾希经腊发曾经行发了行了一一枚枚纪纪念念票邮。票.
国我家国之是一。最早早在三了千解多勾年前股,定理的 国国家家之之一。一早。在早三千在多三年前千,多年前,周 朝国家数之学一。家早商在高三千就多提年前出,,将一根直 尺国家折之成一。一早个在直三千角多,年前如,果勾等于三, 股国家等之于一。四早,在那三千么多弦年前就,等于五,即 “国家勾之三一。、早股在四三千、多弦年前五,”,它被记 载国家于之我一。国早古在代三千著多名年前的,数学著作 《国家周之髀一。算早经在》三千中多.年前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使用勾股定理实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使用.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水平;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教学重点:了结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钟,学生观察、欣赏)内容: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15分钟,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1.探究活动一:内容:(1)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让学生初步观察:(2)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2.探究活动二: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2)填表:A 的面积(单位面积)B 的面积(单位面积)C 的面积(单位面积)左图 右图(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 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度析数据,归纳出: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3.议一议: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 、b 、c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AB CC BA(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有什么关系吗?(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c b a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所以而得名. (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7分钟,学生合作探究)内容:例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 地面10m 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 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教师板演解题过程)第四环节: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1、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2、生活中的应用: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 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第五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师生对答,共同总结)内容:教师提问:弦股勾?225100x15171.这个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请与你的同伴交流.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知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c b a =+. 2.方法:① 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② 面积法;③ “割、补、拼、接”法.3.思想:① 特殊—一般—特殊; ② 数形结合思想.第六 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学生分别记录)内容: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2.阅读《读一读》——勾股世界;3.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222c b a =+.要求:A 组(学优生):1、2、3 B 组(中等生):1、2 C 组(后三分之一生):1a bcabc。
第125609号探索勾股定理1
=16900(mm2)
∵AB>0 ∴AB=130(mm)
温馨提示:在实际问题中, 要会根据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 ,再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
答:两孔中心A,B之间的距离为130mm.
试一试: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
孩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 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1
x
5
X+1
X2+52=(x+1)2
练一练:
2、求出图中直角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度。
10 6
12
5
x
3
x
x8
4
x 13
c a
b
a c b c
图1
a
a
A
a E c
b
D a H
c a
b
b F a B
c b
图2
b
a C Gac来自a bbc c b
图3
a
勾股定理——千古第一定理
在古代,许多民族发现了这个事实,即直角三角形的三条 边长为a,b,c,则 a 2 b2 c 2,其中 a,b是直角边长,c是斜长, 我国的算术《周髀算经》中,就有勾股定理的记载,为了纪念 我国古人的伟大成就,就把这个定理命名为“勾股定理”或 “商高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百牛” 定理。不管怎么说,勾股定理都是数学中的伟大定理,它给人 们的巨大力量可说是难以估量,几乎所有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研 究都离不开它。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勾股定理是联系数学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两个对象— —数与形的第一定理;(2)勾股定理导致无理数的发现,这就 是所谓的第一次数学危机;(3)勾股定理开始把数学由计算与 测量的技术转变为证明和推理的科学;(4)勾股定理中的公式 是第一个不定方程,有许许多多组数满足这个方程,也是最早 得出完整解答的不定方程,它一方面引导出各式各样的不定方 程,包括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另一方面也为不定方程的解题程 序树立了一个范式。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勾股定理证明及其数学世界的拓展
《探索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勾股定理证明及其数学世界的拓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魅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预习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探究活动。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展示古代著名的勾股定理证明壁画,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勾股定理吗?你能描述一下它的含义吗?环节二:探究勾股定理1.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及证明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
3. 展示分享: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
环节三:应用勾股定理1. 问题解决:出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 成果展示: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解题过程及答案。
环节四:拓展延伸1. 数学故事:讲述勾股定理在历史上的应用及有趣故事。
2. 数学游戏:设计有关勾股定理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勾股定理的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问题解决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题名称:探索勾股定理
通过拼图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四
小结:勾股定理从边的角度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又一特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西方,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驴桥定理”等。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探索勾股定理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勾股定理》第一节第1课时。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探索勾股定理 【完整版】
§探索勾股定理(一)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探究。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第一节首电线杆拉线问题,出示课题。
二、做一做1、各学习小组在纸上画若干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它们的三条边的长,看看三边长的平方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强调所画三角形尽量是任意三角形。
2、出示P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3)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
3、出示(书中P2图1—3)提问:(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2)从图1—2,1—3,中你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4、学生讨论:(1)图1—2、1—3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a2+b2=c2,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探索勾股定理(1)
(四)探究升级,提高能力
1、某楼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楼 4.5米的地方搭建云梯,升起云梯到达火灾窗 口。已知云梯长20.5米,问发生火灾的窗口 距离地面多高?(不计消防车的高度)
c2 a 2 b2
公式变形
b2 c 2 a 2 a 2 c 2 b2
利用平方差公式简 化计算.
图 1 图2
图2 图3
A、B、 C 面积 关系
1 4 9
1 4 9
2 8 18
SA+SB=SC
图3
直角三 角形三 边数量 关系
a2+b2=c2
自主探索1
换个角度来看呢?
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
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 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自主探索2
观察右边两 幅图:
4.需要注意:教材顺序、上下衔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 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 定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 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 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 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 学生发奋学习.
四、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发现; 学习方法: 观察——猜想——归纳,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究发现,归纳结论
(三).简单应用,巩固三基
(四). 探究升级,提高能力
(五). 梳理知识,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
例2 如图所示,在△ABC中,AB=13,BC=14, AC=15,求BC边上的高线AD.
分析:要求出AD需先求出BD或CD,由于DB+CD =BC,所以可设DB=x,则CD=14-x,这样分 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把AD2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然后得到关于x的方程,求 出x即可解决问题.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探索
例1 如图(1)所示,用硬纸板做成两个全等的直 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 图(2)是腰长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 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说明勾股定理的图形.画 出拼成的图形的示意图,并用其说明勾股定理.
分析:用三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用梯形的 面积公式来说明勾股定理.
52 42 41cm, 所以第三条线段的长为3cm和 41cm.
错因:由于思维定势只考虑了3,4,5的情况,没有 对哪一条是斜边进行分类讨论.
解:如图(3)所示,用三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
直角梯形.
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1 ab 2 1 c2
2
2
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1 (a b)(a b)
2
∴1 ab 2 1 c2 1 (a b)(a b) 化简得a2+b2=c2
,2
22
即勾股定理成立.
注意点:拼图法可以用来说明解决一些代数式 恒等的问题,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一般 通过割补、拼接,用相同的材料得到不同的(或 同一个)图形;(2)用拼成的不同(或同一个)图 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代数式的恒等关 系.
在Rt△CEF中,设CE=x,则EF=DE=8-x.
由勾股定理得 x2+42=(8-x)2,解得x=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c2 ;
也可以表示为 4• +(b- a)2
c a
∵ c2= 4• +(b-a)2 =2ab+b2-2ab+a2 =a2+b2
c a
b
c a
b
c a
b
b
∴a2+b2=c2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a+b)2 ; 也可以表示为 c2 +4•ab/2
c a
b
c a
AHale Waihona Puke CB议一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 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
议 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
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29 英寸或74厘米的电视 机,是指其荧屏对角
线的长度
46
58
∵ 582 462 5480 742 5476
1945年,人们在研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的一块数学泥 板时,惊讶地发现上面竟然刻有15组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 边的数,其年代远在商高之前。
相传二千多年前,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 勾股定理,因此在国外人们通常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 定理。
的奇影,突然从很大的鼻子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紫罗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树皮亮欢味在原始的空气中跃动!紧接着像绿宝石 色的灰唇河滩犀一样疯叹了一声,突然耍了一套倒立膨胀的特技神功,身上忽然生出了一百只美如鹭鸶一般的纯灰色翅膀!最后摆起新奇的奇发一扭,萧洒地从里 面窜出一道幻影,他抓住幻影粗野地一颤,一套青虚虚、灰叽叽的兵器『粉宝浪鬼躺椅绳』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东西儿,一边摇晃,一边发出“啾啾”的美 声!悠然间森伊姆馆长疯妖般地连续使出九百二十三路阴貂耳塞倒,只见他亮蓝色筛子式样的护腕中,狂傲地流出五十道摆舞着『青雾蟒仙土豆经文』的鱼刺状的 尾巴,随着森伊姆馆长的摆动,鱼刺状的尾巴像萝卜一样在食指威猛地敲打出隐隐光盾……紧接着森伊姆馆长又用自己稀奇的春绿色冰块模样的戒指调试出烟橙色 和谐跃动的地灯,只见他窜出的葱绿色匕首般的肉筋中,变态地跳出五十团甩舞 着『青雾蟒仙土 豆经文』的仙翅枕头罐状的玉葱,随着森伊姆馆长的摇动,仙翅枕 头罐状的玉葱像沙子一样,朝着百驴灵光石上面悬浮着的发光体横窜过去!紧跟着森伊姆馆长也猛耍着兵器像光盘般的怪影一样向百驴灵光石上面悬浮着的发光体 横窜过去!……随着『灰雪甩精熊猫耳』的搅动调理,四条蟒蛇瞬间变成了由密如飞蝗的亮光光泡组成的缕缕纯蓝色的,很像陀螺般的,有着玲珑风光质感的怪云 状物体。随着怪云状物体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簇海蓝色的妖云状物体……接着森伊姆馆长又连续使出九百二十三路阴貂耳塞倒,只见他亮蓝色筛子式 样的护腕中,狂傲地流出五十道摆舞着『青雾蟒仙土豆经文』的鱼刺状的尾巴,随着森伊姆馆长的摆动,鱼刺状的尾巴像萝卜一样跳动起来!一道火橙色的闪光, 地面变成了纯红色、景物变成了深橙色、天空变成了暗黄色、四周发出了朦胧的巨响!。只听一声玄妙梦幻的声音划过,八只很像秋神躺椅般的怪云状的缕缕闪光 体中,突然同时喷出三串乱如杂草的金红色圣灵,这些乱如杂草的金红色圣灵被虹一转,立刻化作飘忽的飘带,不一会儿这些飘带就忽明忽暗着跳向超大巨树的上 空,很快在四块地毯之上变成了闪烁怪异、质感华丽的艺术恐怖的杂耍!这时森伊姆馆长发出最后的的狂吼,然后使出了独门绝技『灰雪甩精熊猫耳』飘然一扫, 只见一阵蓝色发光的疾风突然从森伊姆馆长的腿中窜出,直扑闪光体而去……只见闪光体立刻碎成数不清的闪动影怪的艺术恐怖的杂耍飞向悬在空中的块地毯。随 着全部的杂耍进入块地毯,悬在l场上空闪着金光的水蓝色鼠夹形天光计量仪,立刻射
心动 不如行动
2.6探索勾股定理(1)
合作学习
(1)作两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 别是3厘米和4厘米,5厘米和12厘米,
(2)分别测量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 (3)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 在什么关系吗?
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
B
A
C D
7cm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零件的 平面图,尺寸如图所示, 求两孔中心A, B 之间的距离.(单位:毫米)
40 A
90
C
160
B 40
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这3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F
A
D
C
B
E
算一算
1. 一高为2.5米的木梯,架在高为2.4米的墙上 (如图),这时梯脚与墙的距离是多少?
55 (4)已知:c=34 , a : b = 8 : 15,求 a ,b.
你能用刻度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使它的长度为√5cm?
想一想
1、下图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余是正 方形,求下列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正方形的面 积.
A =625
81
225 400
B =144
225
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 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4_9____cm2。
斜边为c,那么
a2 b2 c2 a c
b
即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的平方。
在西方又称毕达
弦 勾
哥拉斯定理!
股
读一读
勾股世界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 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三 角形,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 著作《周髀算经》中。在这本书中的另一处,还记载了勾 股定理的一般形式。
荧屏对角线大约为74厘米 ∴售货员没搞错
b
c a
b
c a
b
∵ (a+b)2 = c2 + 4•ab/2 a2+2ab+b2 = c2 +2ab
∴a2+b2=c2
例1、已知△ABC中, ∠C= Rt∠,BC= a ,AC= b ,AB=c
(1)已知: a=1, b=2, 求 c;
(2)已知: a =15 , c =17, 求 b; (3)已知: a = 3 ,b=4 , 求 c;
内部优惠券 内部优惠券
利用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
1、准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 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c); 2、你能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 方形吗?拼一拼试试看
3、你拼的正方形中是否含有以斜边c为边 的正方形?
4、你能否就你拼出的图说明a2+b2=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