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优质课课件讲述

合集下载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精讲课件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精讲课件

解题
• 江城子 词牌名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 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任密
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40。 • 干支纪年法推算方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 (wáng)。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 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 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 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 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总结概括: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1、“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 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 长不长?为什么?
•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 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 忘”。
• “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 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 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 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 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 之情的深沉。
创作背景
•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 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 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 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 (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 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 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 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课件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用在这里恰当吗?可否改成 “残月夜”呢?
月残人残同病相怜
反衬
反衬
月圆人更残
以乐写哀
带给我们感动的诗歌: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蝶恋花》 )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我最美丽 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 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 《一棵开
花的树》 )
心愿心语:
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不应避而不谈。
但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它就像那挂在枝上的苹果, 没到季节别轻意去采摘,让它挂在那儿,每一天你都有一份 希望。
切记:没到季节的采摘只会咽下青涩的苦果! 留住它 ,珍惜它,到了季节它会醇香四溢美丽无边!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1、“纵使” 一词有什么作用? 通过假设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
2、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其时不过四 十岁,我们应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不 洗脸造成的吗?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宦海沉浮 政治失意 被贬流放
岁月的风尘 情感的风尘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点题。
• 这种感情凄婉、沉痛,笼罩 全篇,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 。
• 不思量,自难忘。 • 此句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不是不去思量,而是不敢去思量无意识地去 思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谁“无处话凄凉”?诉说什么凄凉?写 法与哪一句相同? • 包括词人与亡妻两个方面。 • 词人诉说因仕失意,生活困顿,情思 的悲愁。 • 亡妻:十年的相思情浓,阴阳两地的牵 挂与情衷。 • 这种将无知作有知的写法与首句相同 。这是抹杀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 因而格外感人。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详解1共20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详解1共20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20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t详解1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 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一个沉 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 (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 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 亡词。此时苏轼三十八岁,其妻王弗 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别离 叫伤心欲绝。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 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 李白“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 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我们着迷他“我 欲乘风归去”,欣赏他“扣舷长啸”,追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理清思路
“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 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
上片 下片前四句 结尾
梦前思念 梦中相逢 梦醒悲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品读
江城子·十一年一生一死木两p茫pt茫作苏坊轼优秀课件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 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优秀课件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 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译文:
?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 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 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十年未见,为何竟然是“无言” ?
? 十年了,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 ,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正 因想说的太多太多,一时不知道从何处说 起,所以只能“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无言胜似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 万千思绪尽在其中。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 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一个沉 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 (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 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 《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的悼 亡词。此时苏轼三十八岁,其妻王弗 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记梦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 这十年,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 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 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 移知密州,仕途坎坷,历尽沧桑,备尝艰辛,已是 “尘满面,鬓如霜 ”了。
原因: 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为伊消得人憔悴” ) 人生的风尘 (仕途坎坷的艰辛“艰难苦恨烦霜鬓”)
下片前四句为记梦。请以
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 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 逼真越好。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优质课课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优质课课件

相顾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虚写
明月夜,短松冈。
实写
梦实 实 前写
梦虚 虚 中写 梦实 后写 实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 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 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 显得情真意切。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1.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中,苏轼不断地放外任,左迁, 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自己已是 “尘满面,鬓如霜”。
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 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 的身世之感 。
上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背文景掠影 学 公元1075年,史苏轼来到密州 任职,当年正月二上十日夜,他 梦感词见慨作万了《千自江己,城于的子是结·发便乙第 一写妻卯下子正,了月旷不二世禁十 日夜记梦》的悼亡首词。此时诗 人四十岁,其妻王悼弗去世整十 年是。这题一目年上。“乙卯亡 词”,指的就
乙江
卯 正 月
城 子



苏 轼
情伤千古悼亡词, 读后依然感凄凄。 可怜百年儿女怨, 于今空剩梦依稀。
课下阅读
课下收集歌颂凄婉爱情的诗词作品, 诵读品评之。
夜 记 梦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 味意境、赏析意象、体会情感。
2. 能力目标 赏析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艺术 特点
3. 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 实 写 实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 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 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 显得情真意切。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1.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 之景。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联系资料及导学案中苏轼生平,思考本句 中的“凄凉”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其凄凉包括词人与亡妻两个方面。 “凄凉”,不只是思念亡妻,同时政治 仕途不顺,生活困苦,都是凄凉之因。表 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 人诉说的情感。从侧面反映出亡妻生前是 作者的知音,夫妻二人无话不谈。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 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 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孤坟”即言亡妻归葬之地与自己当时所 在地相隔之遥。 “千里”,是对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的补充,共同点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 上的隔离 ,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 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才子佳人
天 资 聪 颖 年 轻 貌 美
雄 姿 英 发
羽 扇 纶 巾
苏轼其人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 家、诗人,美食 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 史上少有的全才。
王弗
生活上的伴侣
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
红颜薄命
幸福的婚后生活仅仅过了 十一年, 26岁的王弗就病逝了……
梦中


梦后
文本解读——上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奠定 全篇的感情基调。
不思量,自难忘
• 真正忘记的东西,无须刻意忘记。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
2.想象和回忆。《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情伤千古悼亡词, 读后依然感凄凄。 可怜百年儿女怨, 于今空剩梦依稀。
课下阅读
课下收集歌颂凄婉爱情的诗词作品, 诵读品评之。
背景掠影 文 学 公元1075年,苏轼来到密州 史 任职,当年正月二十日夜,他 上 梦见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不禁 第 感慨万千,于是便写下了旷世 一 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 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 首 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 悼 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 亡 是这一年。 词
苏 轼
乙 卯 正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梦
江 城 子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 味意境、赏析意象、体会情感。 2. 能力目标 赏析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艺术 特点 3. 情感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自主学习
有感情朗读本词,并借助资料及导学案, 疏通全词大意。
合作探究(一)
快速通读本词,讨论一下本词按照大意可 以分为几部分(几层)?
全词脉络
全词按照作者的描写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上 片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呼应开头, 尘满面,鬓如霜。 总束全词, 夜来幽梦忽还乡, 浑然一体, 把感情推 小轩窗,正梳妆。 向高潮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全词情感 这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 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 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 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感情和深沉 的思念。
合作探究(二)
尝试总结本词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白描的手法 “尘满面,鬓如霜” “小轩窗,正梳妆” “明月夜,短松冈” 2.虚实结合——以虚映实,虚中见实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虚写 纵使相逢应不识, 实写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虚写 明月夜,短松冈。 实写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中,苏轼不断地放外任,左迁, 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自己已是 “尘满面,鬓如霜”。 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 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 的身世之感 。
上片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以及人世沧桑的悲戚
文本解读——下片
代指二人共 度甜蜜岁月 的地方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梦 中
小轩窗,正梳妆
3.“小轩窗,正梳妆”写出了夫妻二人和美 幸福的生活情景,这样写在全词的情感表 达上有什么作用? 既表现出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回忆,对爱 妻的思念,也反衬了死别后自己内心的凄 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