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问题专题探讨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问题专题探讨一
——有关硫及化合物的探究练习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 与浓H 2SO 4
的反应,设计如右图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
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 2SO 4、品红溶液、澄清
石灰水、CCl 4、NaOH 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
旋状,一端没入浓H 2SO 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
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 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D 、E 两支试管中CCl 4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 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
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____ 。
(3)对A 试管中的浓H 2SO 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 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 试管
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 ___ 。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 _。
(写化学式),实验3中黑色物质在氧气中加热质量减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下列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
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 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 固体凝聚,
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 2S (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
①一般认为1:1的硫酸浓度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越浓氧化性越强,60%以下的H2SO4氧化性就不怎么强了。
②温度也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硫酸中反应不明显,如果加热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③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密度为1.84g·cm-3
据以上信息回答:
(1)如图装置,同学甲先向带支管的试管中放入铜粉和3mL水,然后打
开分液漏斗活塞沿毛细管a加98%的浓硫酸10—15滴(约0.5mL),毛细管
a的作用是,加热至沸腾,
该试管中液体是否有有明显变化______ 。试用数据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甲同学再向带支管的试管中加浓硫酸10Ml并加热至沸腾,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乙同学利用所示装置直接从分液漏斗中一次性加浓硫酸10mL与铜片反应。所观察到与甲不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最终看到与甲类似的现象,乙同学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__
。
(4)乙同学在带支管的试管中观察到有黑色物质出现,大胆假设此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探究。
⑴当用过量的铁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发现生成的气体冷却后体积比理论计算所得二氧化
硫的体积要多。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验证的方法:
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
得到白色沉淀。请你预测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白色沉淀主要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都是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在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⑴为测定某地方的空气中SO 2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应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 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除测定气体流速(单位:cm 3/min )外,还需要测定 。
②已知:碘单质微溶于水,KI 可以增大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你协助甲同学完成100mL5×10-4mol/L 碘溶液的配制:
第一步:准确称取1.27g 碘单质加入烧杯中, ;
第二步: ;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00mL 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⑵乙同学拟用下列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 2含量:准确移取
50mL5×10-4mol/L 的碘溶液,注入右图所示广口瓶中,加2~3滴淀粉指示
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 ,直到溶
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记录抽气次数(n )。
①假设乙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乙同学抽气的次数至少为 次,
方可说明该地空气中的SO 2含量符合排放标准。
②如果乙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SO 2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溶液配制、称量或量取及各种读数均无错误)提出两种合理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操作麻烦。与乙讨论后,决定将抽气次数降到100次以下,请你设计合理的改进方案:
。
5.回答下列问题:
⑴ SO 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
地区酸雨pH 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区酸雨pH 随时间增
加而减小的原因 。 ⑵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氨吸收烟气中SO 2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再用一定量的磷酸进行反应,在反应回收SO 2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氨气得到一种产品。该技术的优点
10-4mol/L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