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认识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认真察看,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剖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课要点与难点:1、理解老人经过察看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2、能用因果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3、培育学生专心察看,认真思虑的好习惯。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猜谜导入1、猜谜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脊背崛起像山岳,荒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沙漠滩上是英豪。

你知道它是谁吗?2、看图师:是啊,它就是骆驼。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有着“荒漠之舟”美名的骆驼们。

出示图片,联系谜语,(孩子在谜语中就能找到相关骆驼的信息)让学生联合自己搜集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见到的骆驼,沟通自己的认识。

(新基础教育,提出要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评论权)骆驼对荒漠中的人们这么重要,假如在荒漠中行走的人不当心走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恰恰碰到了这事,今日,我们学习一篇阿拉伯故事《找骆驼》(板书:找骆驼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认识学情。

1、课文里只有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认识了吗?体现生字、词语,齐读,抽查读,同桌相互考。

(展望生字认识大多数孩子没有问题)2、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3、理解词义师:经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词语?(骆驼跛脚驮着忿忿脚迹啃过终究不紧不慢)学生沟通,教师点拨,指引学生理解。

跛:腿脚有缺点,走路身体不均衡;驮:背;忿忿:很生气的样子;不紧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急的样子;终究:毕竟、究竟;至于:课文中指此外再提到一件事。

4、小组合作读课文,组长安排。

小组展现,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论。

5、沟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找骆驼,找到了吗?怎么找到的?经过填一填,交给学生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

商人(丢掉)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经老人(指点),(找到)骆驼的事。

三、品读感悟。

1、小组合作沟通:(1)商人走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色的?读课文,拿起笔来画一画,也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寻找骆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运用游戏、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骆驼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2. 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3. 骆驼的种类及其特征;4. 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5. 实践活动中寻找骆驼的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2)培养学生掌握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3)引导学生关注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骆驼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及保护骆驼的重要性;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3. 实践操作法:开展寻找骆驼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游戏道具等;2. 教学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场地;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骆驼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骆驼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讲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3. 讲解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方法;5. 小组讨论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措施;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寻找骆驼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能够关注保护骆驼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4. 学生对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给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找骆驼》优秀10篇。

《找骆驼》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1、了解上任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字条,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寻人启事》2、指名读。

3、讨论“根据哪些内容能找到这个人。

”(板书:特征)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三、品读课文(一)品读第一段1、谈话讨论:商人到外地采购货物带骆驼干什么?骆驼会在什么情况下走失呢?此时商人的心情怎样?2、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章。

(自由读,指名读)3、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商人的心情“找了很多地方”“赶上去”等词语4、指导朗读。

过渡:刚才我们知道找人的时候要知道这个人的特征,那么找骆驼呢?(生答)(二)小组合作学习(2—10自然段)师:课文导读部分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那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掉呢?1、出示问题:(1)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征?(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征的?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认为重要的或者认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然后跟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

(1)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师板书骆驼特征(2)指导朗读。

(出示对话,体会老人说话时的语气跟商人此时心情的变化。

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3)汇报交流第二个问题a\ 指名读自己画的有关语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案编辑专员:《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一、说课稿教案主题:《找骆驼》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提高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内容的学习2. 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3. 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的思考。

2.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故事内容: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意义。

3. 观察、分析、推理: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推理结果。

5. 总结:总结故事中的智慧和幽默,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案教案主题:《找骆驼》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提高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内容的学习2. 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3. 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的思考。

2.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故事内容: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意义。

3. 观察、分析、推理: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细节,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精选14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篇1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

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

(自由读)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案篇2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优秀10篇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优秀10篇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优秀10篇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第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你自己再读一读,老人发问的话,你能把这三个分句连起来说成一个长句吗?3、这位老人对骆驼的特点知道的如此详细,于是商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认为老人哄他,朗读书上第九自然段)引导理解“哄”的意思及读音。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学校的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找骆驼》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骆驼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骆驼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事物。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骆驼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骆驼的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的能力。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骆驼,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骆驼的特点。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骆驼的特点,并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勇于提问。

(5)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关于骆驼的小故事。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提问的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今后需要加强训练。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力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骆驼,引导学生关注骆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课文内容,总结骆驼的特点。

4.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骆驼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

《找骆驼》语文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找骆驼》语文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江西省上饶县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四周半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下图中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1—2题。

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A、PB、QC、MD、N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实际情况的是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应大水漫灌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牧读右图,回答3—4题。

3、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

但乙图中河流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D、漏水淤积严重4、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资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D、海南岛6、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图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图高温主要是因为7月为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太阳高度变化小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图,完成7—8题。

7、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①淮河流域②长沙流域③黄河流域④珠江流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造成乙河水文特征与甲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①乙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②乙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③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④乙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图,完成9—11题。

9、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青蔵高原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丘陵10、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A、玉米B、小麦C、棉花D、甘蔗11、不属于该地区的自然灾害是A、伏旱B、夏涝C、春季风沙D、冬季寒潮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钓鱼岛附近海域富藏石油。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教案:找骆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2.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一个寻找骆驼的人,在沙漠中遇到了各种动物,但他始终没有找到骆驼。

他回到起点,发现骆驼就在他刚开始寻找的地方。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骆驼。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有关寻找骆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3.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让学生理解寻找骆驼的过程。

4.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们是故事中的人,会如何寻找骆驼?5.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6. 总结故事中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故事中启示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否满意?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学生对故事中启示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写一篇寻找骆驼的心得体会。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3.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朗读,分享给大家。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个寻找骆驼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评价。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一、说课稿1.教学目标:(1)认识“骆、驼、商、贩”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4)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骆、驼、商、贩”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板书课题《找骆驼》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四、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板书课题《找骆驼》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三、教学反思优点:1.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朗读课文时感情饱满。

2.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不足:1.个别学生对生字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在分析课文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故事寓意。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案、教学设计
-开展与课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写作比赛、手抄报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骆驼的有趣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找骆驼》。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寻找骆驼的奥秘吧!”
1.朗读课文《找骆驼》三遍,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家长签字确认。
2.抄写课文中的生词、短语,每个写五遍,并尝试用它们造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撰写一篇关于《找骆驼》的故事感悟,要求不少于300字,可以谈谈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与家长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找到骆驼的?”、“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品质?”等,增进亲子互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教师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如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
4.教师通过提问、讲解、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炼故事寓意。
1.知识层面: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知识,能够阅读简单的故事,但对于较复杂的课文内容和生词,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能力层面:学生在朗读、表达、写作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给予指导。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找骆驼》说课稿、教案、教学反思

一、说课稿教案名称:《找骆驼》说课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感受。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故事中骆驼特征的描述。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骆驼图片。

3.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骆驼,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Step 2:故事朗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Step 3:故事理解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讨论故事中骆驼的特征,教师引导总结。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找到骆驼,鼓励创新思维。

Step 5:表达与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口头表达,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点评并鼓励。

Step 6: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Step 7: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复述故事,并尝试自己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

二、教案教案名称:《找骆驼》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感受。

2.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故事中骆驼特征的描述。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骆驼图片。

3.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骆驼,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Step 2:故事朗读(5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故事中的幽默与智慧。

Step 3:故事理解(5分钟)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讨论故事中骆驼的特征,教师引导总结。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智慧和观察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故事文本《找骆驼》。

2. 教学PPT,包含故事的关键情节和插图。

3.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头巾、拐杖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如果你丢失了宠物,你会怎么做?” -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题。

2. 新课呈现(15分钟)- 阅读故事,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 通过PPT展示故事的关键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 词汇教学(10分钟)- 教授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观察”、“推理”等。

4. 讨论与分析(15分钟)- 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如何通过观察找到骆驼的线索。

-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智慧和观察力的应用。

5. 角色扮演(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讨论故事的寓意和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

- 教师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角色扮演的投入程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1. 学生参与度: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开放或者学生对故事内容不够熟悉。

今后可以尝试设置更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课堂管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纪律有些松散。

今后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课文《找骆驼》公开课教案范文

课文《找骆驼》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找骆驼》公开课教案范文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材:《语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分享。

(3)增强学生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朗读、默读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书写。

(2)细节描写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找骆驼》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骆驼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生字词、细节描写等。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

5. 课堂练习(1)学生按要求书写生字词。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段话。

6.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课后练习。

3. 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5. 课堂练习(1)学生按要求书写生字词。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段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6*找骆驼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这个故事。

2.揭题、板书、读题《找骆驼》。

师:同学们想从课题中知道些什么吗?3.质疑。

(生:我想知道,是谁在找骆驼?为什么要找骆驼?他能找到吗?……师板书:谁?走失——找?)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师板书:商人、走失、找、问、老人)2.检查字词认读。

(出示思考题)过渡:同学们商人找骆驼,他在老人的指点后才找回自己的骆驼。

但是,你们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学习1——9自然段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生答。

3、指导朗读(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1》课件)(1)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2)分角色朗读。

(2人读、分组读,强调老人的性格特点:不紧不慢)过渡:同学们,老人对骆驼特点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

这下可把商人给欺蒙了!谁能来读读商人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生气)(先指2人分角色读,再分2大组读)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过渡:商人这么生气,老人生气吗?那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公开课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公开课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第十六课《找骆驼》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文字介绍)师:对,就是骆驼。

你们了解他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

(图片、文字介绍)师: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有一个商人,就常用骆驼来帮他运送货物,可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骆驼给弄丢了,怎么办呢?”生:找骆驼。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找骆驼》。

2.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2)教师范读诗歌,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丢了一只骆驼,老人根据自己的观察,指引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luò tuo bǒ tuó fèn yìn kěn jìnɡjǐn21教育网骆驼跛脚驮着忿忿脚印啃过究竟不紧不慢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多音字组词hǒng 哄骗cáng 隐藏zháo 着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哄藏着hòng 起哄zàng 西藏zhē看着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据所见和商人对话,商人认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骆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9篇《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详细”“不紧不慢”“指点”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课前准备】1、制作幻灯片课件:(1)课题,配背景;(2)“学习提示”上的两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背古诗两首二、情境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两团橡皮泥。

请甲同学来按左边这团橡皮泥,请你轻轻按。

请乙同学来按右边这团橡皮泥,请你用力按。

(甲、乙两名学生分别轻轻、有力地按压橡皮泥)师:请同学们猜猜,刚才他们各按了一个手指印,那么左右两团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样深?为什么?(生答:不一样深)师:如果要让左右两边的指印一样深,该怎么做?(生回答)师:同学们都很聪明。

看来,今天的课一定能上得很好!师:同学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领?生:骆驼身体高大,背上有驼峰,蹄又扁又平,蹄底有肉垫。

有双重眼睑,不怕风沙;很耐饥渴,嗅觉灵敏,能嗅出远处的水源,也能预感大风的到来。

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说谁最需要骆驼的帮助?生:在沙漠中行走的人。

师: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读完一遍之后请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完第二遍的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2、到底读的怎么样呢?张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瞧,生字朋友们来了,叫叫它们的名字吧!真不错,把生字都记住了!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说)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了一只骆驼,向老人(),最终()了骆驼的事。

三年级上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三班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上心观测,仔细思索,就会有所发觉”的道理。

【课前预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测技能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测画面,激趣导入1、老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测技能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测竞赛活动。

3、老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上心观测,仔细思索,也会有很多发觉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解并描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

2、同学依据提示思索课文内容:⑴老师出示问题:商人走丢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⑵老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仔细,看谁问题答案找得精确、完整。

⑶同学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查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让几位同学把查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沟通中,把答案渐渐补齐。

三、依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同学思索。

看了这位商人走丢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同学进行集体沟通。

沟通要点:⑴这位商人走丢了骆驼后,可能由于心急,处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测,所以发觉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依据观测到的状况仔细思索,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很多特点。

3、组织同学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1、小组内安排好角色,争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相互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⑴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
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设计,骆驼,教学反思,公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