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
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精选5篇)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③他来干什么?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⑧指名学生表演。
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古诗《小儿垂钓》教案篇2教学目的: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诗题1、导入诗题2、理解诗题(二)理解诗句1、朗读全诗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三)总结练习1、指导朗读、背诵。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
优质公开课教案:《小儿垂钓》教案优秀6篇《小儿垂钓》教案篇一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课件出示:小儿垂钓)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3、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再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美。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要站稳了,咱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里面有个点。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写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握笔姿势,拇指和十指捏住笔杆,中指轻轻的靠着,坐姿要端正,先看清楚字的写法,再工工整整的写下来。
4、释题:“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他曾是一位手工匠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二、初读识句1、这首小诗呀就写在书上86页,同学们赶紧翻开书第18课,听老师读读,要求听准字音。
同学们勾出诗中的生字,再自己把小诗拼读两遍,遇到勾画出的生字再多读一读。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
.(指名读、领读、齐读)/其中还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自读,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你们读得真准!4、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
先来看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认真观察。
师范写“映”和“侧”请同学们在生字格里描描红。
池上、小儿垂钓教案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 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目标Leabharlann 3.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诗歌,纠正字音。
2.指导书写生字:稚 侧(引导学生联系熟字记忆。)
三、理解诗意。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儿垂钓篇一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教学要求:小池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 、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1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池上》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 、学生齐读题目。
5 、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教学设计以《池上》和《小儿垂钓》两首古诗为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品的特点和意义。
2.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理解作者运用各种语言技巧表达情感。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技巧。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比喻、象征等综合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语言细节的把握和理解,情感意境的感悟。
2.难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蕴涵,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感受。
四、教学过程1.预习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自行阅读或背诵这两首古诗,理解句子的意思,尤其是字词的体验,体味句子的读音和意境,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开展教学做准备。
2.导入先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池上》的画面,让学生想像自己站在池边远眺。
然后再通过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完成情感的迁移。
例如:“古人沿池边植柳,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留住年轮和墨色的寄托,留住自己的绵延之感,像静静的心灵和恬美的生活。
”3.探究接下来,教师将进入《池上》的学习,学生听教师的解读,并就以下问题开展探究:古时候的池边环境是怎样的?“疏影横斜水清浅,”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意境?怎样表现出水清壮观的意大利,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池塘中鹭鸟的形象对诗歌有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诗怎样表现信仰?对比人、物形象与“水一方以容器,者以为镜”之间隐含的意义,并谈一谈意象和象征的关系。
在探究中,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感受《池上》的情感内涵,掌握文字的汉字掌握氛围和意境,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4.体验学生进行朗读。
进行“口语解说”游戏。
通过画画表达诗歌的意境。
5.拓展学生阅读《小儿垂钓》。
体验《小儿垂钓》的情境与意境。
2024最新-《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儿垂钓篇一读这两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偷采莲蓬,小河垂钓那是发生过的。
我在写自己童年故事时,这些事早已经入文了。
我没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气,将这些小事入诗,这足以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存在问题。
现在的孩子,能做这些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垂钓也不会有“侧坐莓苔草映身”的感觉,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情境,这首《小儿垂钓》美就美在最后两句,但孩子哪能体会到这种美呀,这不得不让我对现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怜惜。
当然,不可能学什么,孩子就有什么体验。
其实这首诗还是可以排成童话剧让学生表演的,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也能体会到“遥招手,怕鱼惊”的童趣。
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虽然大人们不允许孩子这么做,怕影响孩子的未来,这种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换回一顿打,诗中有着“偷”,诗外有着“打”,一偷一打,其实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
但不要让孩子模仿“偷“,因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脑有问题了。
童年的事还是很多的,现在孩子也有着过去孩子所没有的世界,所以学习这课,背诵这两首诗,就是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实不小,写不出诗来,是非常有意思的。
这两首诗非常简单,学生背诵下来,老师稍微点拨,他们就理解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理解这两首诗不是什么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童年上,我觉得这才是把握住这两首诗的教学起点,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小儿垂钓教案(优秀3篇)
小儿垂钓教案(优秀3篇)《小儿垂钓》教案篇一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怎么钓的?好玩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诗人笔下的小孩儿钓鱼可是另有一番趣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儿垂钓》。
(课件出示:小儿垂钓)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3、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来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同学们先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再动笔写一写,看看谁写得最美。
“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要站稳了,咱们一起来书空一下。
“钓”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字里面有个点。
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吗?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写字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握笔姿势,拇指和十指捏住笔杆,中指轻轻的靠着,坐姿要端正,先看清楚字的写法,再工工整整的写下来。
4、释题:“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5、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他曾是一位手工匠却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二、初读识句1、这首小诗呀就写在书上86页,同学们赶紧翻开书第18课,听老师读读,要求听准字音。
同学们勾出诗中的生字,再自己把小诗拼读两遍,遇到勾画出的生字再多读一读。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
.(指名读、领读、齐读)/其中还有两个生字读音相同,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自读,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你们读得真准!4、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
先来看看老师怎么写,注意认真观察。
师范写“映”和“侧”请同学们在生字格里描描红。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
课题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启发学生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中纯真美好的童趣。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形象,感悟童趣,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时安排两课时教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池上》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体会儿童的天真快乐。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体会儿童的天真快乐。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体会儿童的天真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板书:池上)齐读。
2.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
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再次自由读诗。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结合前后句和文中插图,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剧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2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材分析这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得意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作者:卞传娟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2年第06期一、吟诵古诗,创设情境1.童年是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
古代的儿童和你们一样,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除了读书之外,也有许多充满情趣的事情。
瞧,春天,咱们去放风筝——(生背)《村居》。
夏天,可以去捕鸣蝉——(生背)《所见》。
秋天,当然要去逮蟋蟀了——(生背)《夜书所见》。
冬天,还可以玩冰雪呢——(生背)《稚子弄冰》。
2.在这些诗中,我们都看到了一些天真、可爱的孩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由课外阅读引入课内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期待,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也是关于儿童的,一首是——《池上》,另一首是——《小儿垂钓》。
相信大家学完后,一定也会觉得很有趣。
2.交流预习情况。
(1)学习生字。
(2)初步理解诗意。
通过预习,边读边想象,你能知道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吗?(3)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先指导读第一首,再自己读第二首。
【设计意图】教师布置预习并不代表就能落实预习,唯有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预习交流,才能实现对预习能力的有效指引,从而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发展。
三、品读古诗,成语有趣1.诗中的这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天真、调皮、可爱)2.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来看第一首诗。
(1)“撑小艇”“偷采白莲”。
是啊,多可爱的孩子,自己悄悄地撑着小艇出来偷采白莲。
你背着家长偷干过自己想干的事情吗?什么心情?(2)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吸引他,因为他——再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3)“不解藏踪迹”。
小娃毕竟是小娃,最终行迹还是暴露了,因为他——(读)“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这一切,被一位慈祥的老人看在了眼里,他觉得有趣极了,于是写道——(生接读)小娃撑小艇,……浮萍一道开。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word文档资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象),诗人、诗作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板书:池上)齐读。
教学过程一、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
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刺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下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理解词语:浮萍。
(3)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再次自由读诗。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结合前后句和文中插图,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剧含义。
一、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读这两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生:莲叶田田的,莲蓬嫩嫩的,我也好想去摘。
(2)小娃如何偷采?生:小孩可能太想吃那嫩嫩的、甜甜的莲蓬,就不经大人同意,撑着船偷偷去采。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样子。
(4)你最欣赏前两行中的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朗读这两行诗。
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_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教学要求:小池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三、教学重难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池上》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0课 古诗两首 池上小儿垂钓苏教版
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两首儿歌通俗易懂,除了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的理解需要提供帮助外,诗歌的意思、诗歌所表达的主题等学生理解都没有太大的难度。
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落实朗读、背诵、理解诗意,并能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中国古诗词凝练中见丰富内涵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3.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中国古诗词叙事的生动。
四、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凝练与丰富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使用教材及自学要求六、教学过程(一)学习古诗《小池》,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一轮PK1.出示小故事一则,指名学生朗读。
艳阳当空,暑气还没有散尽。
池塘里荷花有的开得正艳,有的已经完全凋谢,正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莲蓬,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
挤挤挨挨的荷叶下面,飘动着挤挤挨挨的浮萍。
好大一片绿色的池塘啊!你看在那片荷塘中间,有个可爱的小娃娃,大约七八岁吧,胆子可真不小!只见他头顶荷叶,笑容灿烂,双手滑动船桨,贼头贼脑地从池塘深处轻快地窜了出来。
你看那船舷上大大小小的莲蓬,有没有王者归来的感觉?小船经过的地方,水面上的浮萍被“呼啦啦”迅速分开,一道白花花晃动着的小小银河,久久没有合拢。
2.多种方式朗读《小池》,读好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故事。
3.讨论交流: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二)学习古诗《小儿垂钓》,现代故事与古诗第二轮PK1.出示古诗《小儿垂钓》,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好节奏,读出韵味。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 难点: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分别是《池上》和《小儿垂钓》。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乡村孩子的生活场景,非常有趣。
揭示课题:《古诗两首》。
2. 学习《池上》
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自读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诗意。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总结学习方法
总结学习《池上》的方法: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
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儿垂钓》。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齐背《池上》。
揭示课题:《小儿垂钓》。
2. 学习《小儿垂钓》
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总结全文
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
把古诗《池上》或《小儿垂钓》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精选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精选15篇)《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篇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遥”“应”“解”“一道”的意思,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意目标:根据诗句想象两个小孩的可爱形象,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
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
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
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小儿垂钓》。
2、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分别讲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二、初读。
1、板书全诗。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词语:蓬头稚子垂纶莓苔遥招手不应人。
指名读,齐读。
3、学写生字:稚,侧。
学生描红。
4、指名多人读诗。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齐读。
三、理解诗意。
1、提出不理解的字或词。
蓬头:头发很乱的样子。
稚子:小孩子。
(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了解这里的“蓬头”其实是指由于孩子较小,头发细柔而不易扎束,并不是真的乱蓬蓬。
)纶:丝线,这里指钓鱼线。
垂纶:钓鱼。
侧坐:侧着身子坐,带有随意坐的意思。
莓苔:泛指野草。
映:掩映,映出。
借问:向人打听。
遥:远远地。
应:应答。
2、指名多人说诗句的意思。
教师通过评价激励与引导学生。
四、练习表演,理解诗情。
1、古诗是高度的浓缩了的文学作品,简洁明快的几十字,有的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的就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还有的就像《小儿垂钓》这样,是一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剧。
你们想演一演吗?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是问他们原因。
2、小组表演。
第一组教师采访。
第二组开始让学生采访和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设计1
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读出儿童诗的趣味来。
2.学会五个生字,重点学习三个后鼻音且都是形声字的生字:撑、艇、萍。
3.课前预习两首古诗,然后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两首古诗,比较和分析诗中异同,感悟诗中之童趣。
4.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
5.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出画面来,读出情景来,从而真正感悟到“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或通过分角色表演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这两首古诗,理解意思,了解作者。
2.学生积累描写荷塘美景的句子,想象小娃采摘莲蓬的动作、神情。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童年》)一、听歌曲,重温童年快乐的记忆(2分)课前交流:1.知道刚才听的歌曲名称叫什么吗?2.是的,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童年是一首诗,纯净、甜美;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支小夜曲,悠远、绵长……此时此刻你想到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快乐的情呢?(引导从三方面谈快乐:玩耍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助人的快乐……)二、了解作者,诵读古诗,读出古代儿童诗的童趣来。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情,那古代的儿童,他们的快乐表现在哪呢?今天我们走进《古诗两首》,感受一下他们快乐的童年。
(出示:《池上》《小儿垂钓》)2.这两首诗大家都预习了吧,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两位作者呢?(参考资料: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写的诗题材广泛、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有“诗王”、“诗魔“之称。
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杭州西湖的白堤就是他在任时所建造的。
胡令能是唐代诗人。
小时侯家里很穷,但是他为人勤奋,学习勤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池上背景介绍《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描述了作者与好友游玩池上的情景。
这首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于世。
教学目标1.了解《池上》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2.理解古代池塘景色的描绘;3.分析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古代的池塘景色图片或使用诗歌相关的音频背景,引起学生对池塘景色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作者和背景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特点,让学生了解《池上》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
第三步:诗词阅读教师先阅读全诗,然后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四步:分析词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白日依山尽”中的拟人、夸张和对比手法。
学生根据自己对池塘景色的描述和想象,仿照《池上》的语言风格写一个自己的池塘词句。
第六步: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写的词句,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和感受。
小儿垂钓背景介绍《小儿垂钓》是清代诗人胥撰创作的一首童谣。
诗中描绘了一个孩子垂钓的场景,展现了孩子天真无邪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了解《小儿垂钓》的意境和作者胥撰;2.探讨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3.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儿童垂钓的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儿童垂钓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作者和背景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胥撰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小儿垂钓》是胥撰创作的一首童谣。
第三步:诗词阅读教师先阅读全诗,然后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句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中的生动描写和“侧坐莓苔草映身”中的意象描写。
第五步:动手实践学生分角色扮演,模仿儿童垂钓的场景,体验诗中描写的情境。
《池上》《小儿垂钓》古诗解读与教学设计
《池上》《小儿垂钓》古诗解读与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古诗解读与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都是描写孩童的古诗,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孩童的形象。
对比阅读不止于此,适当拓展还可发现别样的精彩。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池上》《小儿垂钓》古诗解读与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文本解读,同中求异,精彩纷呈《池上》《小儿垂钓》这两首诗虽然都描写了乡村孩子,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别有风味。
1.两首诗的相同点(1)作者都是唐朝人。
《池上》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而《小儿垂钓》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
(2)内容:描写的都是乡村儿童,在诗中都能流露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都是在情景交融中勾勒出孩童的天真可爱。
(3)语言:通俗易懂,自然平实,都体现了白话诗的特征。
(4)地点:情节的展开都离不开水,虽然一个在池上,一个在岸边。
2.两首诗的不同点(1)作者的经历不同。
白居易大半世做官,而胡令能一生没有做官,早年还做过工匠。
(2)儿童的年龄不同。
偷采白莲的小娃,大概七八岁,而学垂纶的儿童据估计大约有十一二岁,从“路人借问遥招手”来看,他的心机似乎多一点。
(3)描写的意象不同。
《池上》所描绘的意象有白莲、浮萍等,而《小儿垂钓》所描绘的意象有垂纶、莓苔等。
虽然这些意象在诗中都是轻轻一笔带过,但两者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白莲、浮萍是主角,小娃天真可爱,没有心机需要通过它们来展示。
而在《小儿垂钓》中,意象仅仅是辅助角色,仅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这首诗表达孩子的天真可爱主要是通过孩子的“遥招手”来完成的。
(4)表达的情感不同。
《池上》的小娃主要是描写他采到白莲的高兴以及得意忘形的样子。
而在《小儿垂钓》这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是乡下孩子的专注,“侧坐莓苔”是为了垂钓,“遥招手”同样也是为了垂钓,最终都是为了表现孩子的专注。
同类题材的古诗适合比较阅读。
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同中求异,能够把诗挖掘得更深。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一、教学背景古诗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本文以《池上》、《小儿垂钓》两首诗为例,旨在设计一节有趣的古诗课,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第一步: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和氛围。
举例来说,在学习《池上》时,可以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感受清幽的池塘和静谧的氛围;在学习《小儿垂钓》时,可以播放一段渔舟唱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钓鱼的趣味和安静的感觉。
同时,导入环节也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韵律分析在导入后,再介绍池上或小儿垂钓两首古诗,让学生跟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朗读。
对比其中的押韵和平仄,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特点,强化学生对韵律的记忆和理解。
第三步:文本解读对《池上》或《小儿垂钓》进行文本解读,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和意义。
同时,可以通过吟诵和配合绘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共鸣和感悟。
第四步:感性朗诵让学生自由朗诵诗歌,把学生分为三组,课堂实行“一韵三声”游戏,让每组学生朗读一个文本的内容,判断韵脚位置,齐声高声朗诵这个韵脚,加深学生对韵律的理解。
第五步:学生创作在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进行自由创作,通过诗歌自我表达和情感沟通。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查看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掌握情况,可以进行以下测试:1.填词测试:将池上或小儿垂钓的空缺部分给出,让学生补全缺失的字词。
2.说词测试:将池上或小儿垂钓的诗句与字符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3.朗诵测试:让学生朗诵自己所作的创作诗歌,以检验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和创作能力。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优秀7篇)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儿垂钓》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③他来干什么?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⑧指名学生表演。
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小儿垂钓》中班教案篇二教材分析: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
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
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教学内容】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
1.“简”出三味
从疏通古诗进行表层解读,到体悟古诗进入中层解读,再到挖掘古诗达到深层次解读,设计既体现古诗学习之“三味”,又把学习的三大目标“球形”融合,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聊字聊诗,聊意聊趣,聊聊趣事诗。
三个步骤中简练问题,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2.“合”出高效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
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求同存异是整合的关键,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
分步解读,则是在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与情趣。
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引出同类“童年趣事诗”的课外拓展。
3.“聊”出轻松
两首古诗都是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
用聊天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的
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2.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聊“字”、聊“诗”。
1.学生自读,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朗读古诗,强调:
◇《池上》“撑、艇、萍”,后鼻韵母读清楚。
◇《小儿垂钓》“侧”,平舌音,“稚”,翘舌音。
“映身、应人”注意押韵。
3.聊字:撑艇萍稚侧
4.聊诗: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推敲推敲相同中的不同。
【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我让学生采用发现古诗的相同与不同,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
】
二、品悟诗眼,聊“意”、聊“趣”。
1.自由读诗,聊诗中画面,解决基本诗意。
追问中点拨重点词的理解:
《池上》:解、一道
《小儿垂钓》:蓬头、侧坐、莓苔、映身、借问、遥、应
2.深入品悟:猜一猜两个小孩儿各有什么心思。
《池上》
◇紧张。
聊“偷”字。
◇高兴。
拓展《荷花》片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及“莲叶何田田……”诗。
)品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小儿垂钓》
◇聊“遥招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把握人物形象: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小娃?
4、积累两首诗:看画吟诵。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
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
同时感悟古诗,不在于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于诗句的趣味和意味,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意,那份趣。
】
三、得益课外,聊聊“童趣诗”。
1.引导学生积累童年趣事诗。
(1)幼女词(2)所见(3)宿新市徐公店
2.出示自选作业。
【为使教学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设计中抓住古诗主题教学的“辐射点”,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自由开掘的空间,而最后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在于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