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糖类(下)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糖类(下)](https://img.taocdn.com/s3/m/113b2f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c.png)
一、二糖 1.蔗糖(1)存在:蔗糖(C 12H 22O 11)是最常用的甜味剂,也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丰富。
(2)物理性质:蔗糖为无色晶体,熔点186℃,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①蔗糖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②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不可发生银镜反应。
2. 麦芽糖(1)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是淀粉水解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
(2)使用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可制得饴糖,其主要成分为麦芽糖。
(3)麦芽糖有甜味,但甜度不急蔗糖。
(4)化学性质第23讲 糖类(下)知识导航知识精讲①蔗糖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②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
二、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十万,纤维素可达到几百万;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6H10O5)n,其中葡萄糖单元中一般仍有三个羟基,所以也可以表示为[C6H7O2(OH)3]n,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所包含的葡萄糖单元数目,即n值不同,二者的结构和组成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1.淀粉(1)存在: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3)化学性质①淀粉遇碘变蓝,利用该现象检验淀粉。
②酯化反应:淀粉分子中葡萄糖单元存在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④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
(4)用途①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②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药物。
③淀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塑料等。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c4cb1de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8.png)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且等量.即一份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一分子.
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水解,途径是稀硝酸或者是加热。
而水生细菌能够分解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也能够水解,后面还会有水解产物,那么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什么呢?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淀粉在进行水解的过程中,会先生成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糊精,糊精的分子量比较小,继续进行水解的话,就会生成麦芽糖,而后面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纤维素水解后面产物是葡萄糖,如果水解不完全的话,就可能是寡糖、多元糖等。
关于淀粉: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淀粉,淀粉要经过消化才能够被吸收,在口腔里,唾液淀粉酶会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淀粉酶和麦芽糖就会到达小肠的位置,淀粉在后续的过程中就会被消化,那么淀粉的产物是什么呢?淀粉产物,如果在淀粉水解状况下,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小肠里面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糖类、脂肪的酶,所以淀粉之类的糖类物质,会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如果淀粉是在人体内代谢的状况下,水解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那么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糖类物质的测定
![4糖类物质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c798329b4daa58da0114a64.png)
提取液的澄清
• 常用澄清剂的种类 中性醋酸铅、活性炭、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
醋酸锌及亚铁氰化钾作为蛋白质沉淀剂这两种试剂混 合形成白色的氰亚铁酸锌沉淀,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共同 沉淀下来。 除铅: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草酸钾(K2C2O4•H2O) 用量必须适当,太少,达不到澄清的目的,太多,会使分析 结果产生误差。 一般先向样液中加入1~3 ml 澄清剂,充分混合后静置。
二、双糖的测定
蔗糖------无还原性,水解后为葡萄糖和果糖 用测定还原糖
的方法。相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与蔗糖浓 度都有一定关系,可用比重法、折光法、旋光法测定。
麦芽糖-----有还原性,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直接测定。 乳糖---------有还原性,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直接测定。
分析案例-----甘蔗糖蜜中糖分的测定
第二节 糖类物质的测定
糖的分类 • 单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淀粉 • 多糖 纤维素 果胶质
大米、小麦、玉米 中 含糖量在70-80%
• 双糖
结构与性质
OH H H OH H H OH H O OH
OH OH H H
CH2OH H O OH CH2OH
半缩醛羟基
还原性
葡萄糖
CH2OH
斐林甲乙 液各5ml 消耗标准葡萄糖的体积:V=V2+X1
与斐林试剂反应的糖:V1ml试样, V2+X 10.1%标准葡萄 糖
(3)正式测定
V1ml试样+ 0.1%标准 葡萄糖滴定 X2 加热至沸 沸腾状态
(V2+X1 –1)ml
0.1%标准葡萄糖
斐林甲乙 液各5ml
反应溶液体积应于标定斐林试剂体积相 同,不足时补加水。
高二年级化学《糖类》教案新
![高二年级化学《糖类》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7309fd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0.png)
高二年级化学《糖类》教案【前言】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鼓舞、期盼,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化学《糖类》教案》,学习路上,我为你加油!【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使同学把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把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试验,完成学问的建构。
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试验是学习和讨论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试验,使同学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力量,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熟悉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用心地垂着绿荫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奇妙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提问]你今日吃糖了吗?(同学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什么是糖?[教材阅读]同学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n(H2O)m但不是全部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肯定是糖。
知识讲解_糖类_基础
![知识讲解_糖类_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0856c0af121dd36a22d8252.png)
糖类编稿:宋杰审稿:于冬梅【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高清课堂:糖类#糖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10 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
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2)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糖类
![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e7eac29d69dc5022aaea0038.png)
单糖的构型及开链结构
以葡萄糖为例: (C6H12O6)
CHO
H OH HO H
H OH H OH
CH2OH
单糖的构型仍沿用D/L 构型标记法,这种方法只考 虑与羰基相距最远的一个手 性碳原子的构型。
根据与羰基相距最远的 那个手性碳原子上的羟基在
2,3,4,5,6-五羟基己醛 右边的为D-构型;羟基在左
CH2OH
HH
O
OH H
H O
CH2OH
O
H OH H
苷羟基 CH-OH
HO H
H OH
H OH
纤维二糖
HO HO
OH O
OH
O HO
OH O OH OH
(+)-纤维二糖
以-1,4-糖苷键组成的双糖,全名 为4-O-(-吡喃葡萄糖基)-D-吡喃葡萄 糖。
成苷反应只能发生在糖的半缩醛 (酮)羟基,所以半缩醛(酮)羟基也 称苷羟基。
糖苷中无半缩醛(酮)羟基,在溶 液中不能转变为开链结构,即不可能有 醛(酮)基,所以糖苷无还原性,也不 能通过开链发生、两种结构的互变, 即没有变旋光现象。
2、单糖在弱碱溶液中的互变异构反 应——差向异构化
在弱碱作用下,D-葡萄糖、D-果糖、 D-甘露糖三者可通过烯醇式相互转化。
核苷酸(成苷、成酯后)为核酸的单体。
N
OOO
NOH
HO-P~HO-P~HO-PH-O CH2 O
OH OH OH H H
H
H
OH OH
NH2 N
N
第二节
双糖和多糖
disaccharide and polysaccharide
双糖(disaccharide)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糖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糖](https://img.taocdn.com/s3/m/530433a26137ee06eff9186a.png)
阅读果糖部分,完成下表
物质 性质
存在
色、态
葡萄糖
水果、蜂蜜、 动物、人体内
无色晶体
果糖
水果、蜂蜜中
无色晶体,不易结晶, 通常为黏稠液体
熔点
1460C
1030C-1050C
味道
有甜味
最甜的糖
溶解性 分子式
H易乙—溶醇COC于,6—HH水不1,溶2CHO稍于—6 溶乙OC于醚H—HC易—溶于COC水6H—、12乙COO醇—6H、H乙醚属 于 多 羟
结构特点:多羟基醛
交流讨论
根据葡萄糖的结构
CH2OH —(CHOH)4 — CHO
分析葡萄糖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
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醛基的性质 CH2OH —(CHOH)4 — CHO
①氧化成酸(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实验4-1
2 CH2OH-(CHOH)4-CHO + [Ag(NH3)2]OH
结构简式 探究H一 OH H OH
H
基 酮
科学视野 P81 分子的手性
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 团,这样的碳原子叫做“不对称碳原子”, 也叫做“手性分子”。
象人的两只手,由于五指的构型不 同,左手和右手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 但不能完全重叠,称为手性。
例如: 乳酸分子
H
CH3 *C COOH
小结
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
是否含醛 基
不含醛基
水解
方程式
C12H22O11+H2O
蔗糖
催化剂
二者关系
C6H12O6+
C6H12O6
糖类
![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99cd2a44336c1eb91a375dc0.png)
3.酶 1)概念:具有催化特性的蛋白质 2)性质:具有蛋白质的通性(两性、盐析、变性、颜色反应)
催化剂: 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反应快,效率高 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
3、酶
(1)属于蛋白质 (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条件温和
下列过程中肯定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的盐析 C、硝酸酯的水解
)
B、蛋白质的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性质: ①溶于水时形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性质 ②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 酸(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全部是ɑ—氨基酸) ③能跟强酸强碱反应 ④盐析: 加轻金属盐 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于水,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⑤变性: 在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苯酚、紫外光 照射、加热等作用下,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析出。 ⑥颜色反应: 蛋白质与许多试剂可发生颜色反应如分子中含有苯 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 ⑦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体
1、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中 什么物质最甜?什么物质不甜? 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
2、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E.二甲酸乙二酯 F.乙酸乙酯
D.甲酸钠
3、写出蔗糖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一、淀粉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
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 3H2O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硫 酸 3C17H35COOH 硬脂酸
CH2 OH CH OH
+
CH2 OH
甘油
• 肥皂的制取的原理
C17H35 C17H35 C17H35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同步精讲必修2第23讲糖类
![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同步精讲必修2第23讲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30e4e4d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第23讲糖类一、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二、糖类的组成、分类、存在及用途612 6 122211 6105n互为互为不是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1.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论原理应用检验葡萄糖(醛基—CHO),检测血糖和尿糖2.葡萄糖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操作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 2% 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得到银氨溶液。
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规察现象现象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银镜结论在碱性,水浴加热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Ag单质原理应用检验葡萄糖(醛基—CHO)3.葡萄糖的生理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6H12O6+ 6O26CO2+ 6H2OC6H12O62C2H5OH + 2CO2↑四、蔗糖、麦芽糖的化学性质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在稀酸的催化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五、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1.淀粉的检验操作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或土豆上,观察现象。
现象馒头或土豆变为蓝色。
结论馒头或土豆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淀粉的水解操作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mol/L H2SO4溶液,加热。
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
酶现象试管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结论淀粉在稀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原理思考与交流:如何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完全水解、部分水解、未水解)?3.纤维素的水解纤维素在稀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水解,其作用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糖类教案及反思
![糖类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1fba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6.png)
糖类教案及反思糖类物质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不可分。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糖类》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糖类》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动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类的分解。
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大约75%来自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
葡萄糖介绍——精选推荐
![葡萄糖介绍——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97b4293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0.png)
糖类化合物亦称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栗,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
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
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
从化学构造上看,糖类化合物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缩合物。
糖类化合物可根据能还被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情况分为三类。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如葡萄糖、果糖等。
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
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
第一节单糖单糖一般是含有3-6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
按碳原子数目,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
自然界的单糖主要是戊糖和己糖。
根据构造,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多羟基醛称为醛糖,多羟基酮称为酮糖。
例如,葡萄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
单糖中最重要的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是葡萄糖等。
一、单糖的结构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中含五个羟基和一个醛基,是己醛糖。
其中C-2,C-3,C-4和C-5是不同的手性碳原子,有16个(α4=16)具有旋光性的异构体,D-葡萄糖是其中之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193c3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5c.png)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3.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通过宏观实验认识糖类的性质,结合糖类的分子结构,从微观化学键的变化理解糖类性质的本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蔗糖、淀粉的性质出发,依据探究目的,改进实验装置,优化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对水解反应产物减产和水解程度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认识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通式:大多数糖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
4.分类类别单糖二糖多糖概念不能水解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单糖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n(n>10)摩尔单糖的糖代表物及分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C6H12O6C12H22O11(C6H10O5)n式【教材二次开发】从教材资料卡片“糖的相对甜度”的表格数据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糖?提示:不是。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甜蜜素、糖精有甜味。
二、葡萄糖和果糖类别葡萄糖果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④与H2加成生成醇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H2加成生成醇相互关系互为同分异构体用途用于制镜、糖果、医药等行业主要用于食品工业【情境思考】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糖类物质及其产物广泛存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例如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制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淀粉糖原纤维素
![淀粉糖原纤维素](https://img.taocdn.com/s3/m/a5bf11e8daef5ef7ba0d3cc2.png)
按照其来源不同分:Txt5
Text1
Text3
Text4
Text6
1.植物多糖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物,作为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内 淀粉在制剂中常用作赋形剂,在工业上常用作生产葡萄糖 的原料。
②氨基糖:单糖的伯或仲羟基被置换为氨基 ,就成为氨基糖。天然氨基糖存在于动物和 菌类中较多。自然界亦发现一些有分支碳链 的糖,如D-芹糖。
(二)低聚糖
按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基数目,低聚糖分为二糖、三糖、 四 糖 等 。 常 见 的 二 糖 有 蔗 糖 、 麦 芽 糖 (maltose) 、 乳 糖 (lactose)龙胆二糖(gentiobiose)、芸香糖(rutinose)、蚕 豆糖(vicianose)、槐糖(sophorose)等。
糖类药物: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 最重要特点是,它们中间的大多数是作用于细胞
表面,不进入细胞内部,因此,对整个机体的干 扰少,副作用小。糖药物不仅可以作药物,还可 作为保健食品。
糖药物的发展有赖于糖库的建立。糖类的一些特 性也可用于药物的靶向定位和寿命的调节。
二、糖类药物的结构与分类
依据其结构特点分: 糖类药物 的分类
OH H,OH
HO OH
OH O
OH HO H,OH HO
OH HO O
OH H,OH
OH
(4)六碳酮糖:D-果糖(fructose,fru)
O HO (OH)CH2OH HO
OH
(5)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D-
蔗糖与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
![蔗糖与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https://img.taocdn.com/s3/m/062c875483c4bb4cf7ecd1ef.png)
3.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 ①是_白__色_无__嗅_无 味的具有_纤__维__状结构 的物质;
• ②一般__不__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在一定 条件下,某些酸、碱和盐的水溶液可是纤 维素 溶胀 或 溶解 。
C12H22O11
水解 缩合
(C6H10O5)n
缩水 合解
C6H12O6 发酵 C2H5OH + CO2
氧光 化合
CO2 + H2O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葡萄糖
B.淀粉
C. 纤维素
D.聚氯乙烯
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
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D )
试回答下列问题:
+C
析出单 质固体
1.各步所加的试剂为: A__2_0_%__H_2_S_O_4_溶_液__B_N_a_O_H__溶__液__C__银__氨_溶__液_____ 2原.只因加是A_不溶__可液__以而__,不__因加__为B__溶水__液解__是溶__否液__可是__以酸__呢性__?溶__液__,_ 如 _______不__加__碱__溶__液__中__和__,__则__不__能发银镜反应。
一般有机溶剂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
结构特征
化学性质
用途
无醛基
1遇碘单质呈蓝色
淀 每个单元中 2无还原性
粉 有三个羟基 3能水解成葡萄糖
食用 制葡萄糖和 酒精
纤 无醛基
【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https://img.taocdn.com/s3/m/6cbb393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4.png)
【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高中化学】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一.教学内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二.教学要求: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了解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用途。
2.介绍葡萄糖的还原性、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三.重点、难点:葡萄糖、蔗糖的性质和用途。
四.分析:(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就是由c、h、o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缩聚(二)葡萄糖1.葡萄糖的组成及结构:葡萄糖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2)与新制反应(检验人的尿液与否不含超量的葡萄糖?d?d检验与否患糖尿病)(葡萄糖酸)(红色)(3)人体内的水解反应(做为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须要的能量)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2804kj的热量。
(4)用途:用作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工业等。
3.蔗糖麦芽糖蔗糖无醛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存有甜味,并无还原性,能够水解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食品麦芽糖有醛基,蔗糖的同分异构体白色晶体,溶水,存有甜味,能够出现银镜反应,能够水解分解成葡萄糖。
食品(麦芽糖)(葡萄糖)4.食品添加剂与人体(1)食品添加剂:用作提升食品品质、缩短食品保存期、减少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制备物质或天然物质。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类别存有食品色素、食用香料、甜味剂、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
(2)违反规定,将一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均会损害食用者的健康。
【典型例题】[例1]医院里检验糖尿病患者的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和解析:葡萄糖具有醛基,与能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答案为b。
解析:甲酸甲酯、麦芽糖均能够水解,且分子中均所含醛基,故能出现银镜反应。
评注:蔗糖不显还原性,蔗糖发生水解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其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基准3]将蔗糖溶水,硝酸锶10%的溶液,灌装在两支试管中。
在第一支试管中重新加入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冷却高中语文,没变化,原因就是蔗糖分子中____;在第二支试管中,重新加入几滴稀硫酸,再在水浴中冷却,提解析:虽然淀粉与纤维素均可以存有通式则表示几百至几千个葡萄糖单元,在纤维素分子中,则表示几千个葡萄糖单元,由于值在两者分子共同组成中不相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导构体,a错。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6867e2606294dd88d1d26b3a.png)
第二节 糖类[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一、葡萄糖与果糖 1.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概念糖类是□01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糖类是由□02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都可用通式C m (H 2O)n表示,故最早将其称为“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是2∶1。
(3)分类2.葡萄糖和果糖 (1)物理性质(2)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二、蔗糖与麦芽糖从结构和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互为□04同分异构体。
三、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2.纤维素1.(1)糖类的通式都是C m(H2O)n吗?(2)符合通式C m(H2O)n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吗?提示:(1)不一定。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大多数都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m与n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
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 m(H2O)n,如鼠李糖(C6H12O5)。
(2)不一定。
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分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别属于醛和羧酸。
2.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
若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属于哪一类?提示:蔗糖分子中不含有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都为(C6H10O5)n,二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提示:淀粉和纤维素分子通式中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一、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工业制法(1)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H 2――→Ni△CH 2OH(CHOH)4CH 2OH(2)氧化反应①银镜反应: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CH 2OH(CHOH)4CHO +2Cu(OH)2+NaOH ――→△CH 2OH(CHOH)4COONa +Cu 2O↓+3H 2O ③生理氧化反应: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804 kJ·mol -1④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三化学淀粉-纤维素
![高三化学淀粉-纤维素](https://img.taocdn.com/s3/m/c8c85f11bb68a98271fefa55.png)
CD )
A、互为同分异构体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D、属于同一类物质
2、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 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B ) ①加热 ③滴入稀硫酸
A. ① ③ ② ④ ① C. ③ ④ ① ② ①
②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 化学性质: ①不具有还原性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含醛基, 也属于非还原性糖
②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困难,一般需在浓酸中或
用稀酸在加压下才能进行,最终也生成还原性糖
→葡萄糖。 (C6H10O5)n + nH2O
纤维素 ③酯化反应
催化剂 △
nC6H12O6 葡萄糖
纤维素分子中每个单糖单元有3个醇羟基,因此纤 维素能表现出醇的一些性质,如酯化反应。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单糖
不能水解
(葡萄糖
具有醛基
果糖)
不具有醛基
糖 类
二糖
能水解
(蔗糖
不具有醛基
麦芽糖)
具有醛基
多糖
能水解
(淀粉 纤维素)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 (C6H10O5)n 注意: (1) n值不同,结构也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 不是同分异构体; (2) n是个很大的整数且不为定值,淀粉和纤维 素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酒化酶
酒精
C6H12O6
(葡萄糖) ??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
?
淀粉是无味的,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 咀嚼久了会感到有甜味?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 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出现甜味。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简式”简析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简式”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3b4b912cc58bd63186bda2.png)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简式”简析作者:王爱琴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1期摘要:日常生活中,吃的饭有甜味,输液输葡萄糖,还有品种繁多的糖果……普遍的人们的认知是“有甜味的都是糖”,那么,仅有甜味的是糖?糖有什么性质?它们的结构简式是什么呢?关键词:单糖低聚糖多糖糖类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是2:1,其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n和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人们日常吃的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
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1]一、单糖单糖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常见的葡萄糖、果糖和核糖都属于单糖。
1.葡萄糖。
葡萄糖是白色晶体,可溶于水,有甜味。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结构简式是CH2OH—CHOH—CHOH—CHOH—CHOH—CHO葡萄糖分子里有烃基跟醛基相连,是一种多羟基醛。
葡萄糖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常以游离态存在于葡萄(熟葡萄中含20%与30%)、蜂蜜、红薯以及多种水果和蔬菜中(我们看到的柿饼上的白霜,就是柿肉里所含的葡萄糖渗到柿饼表皮上形成的),在动物及人体的血液中也含有葡萄糖,当尿中葡萄糖含量远超0.1%的正常值时患糖尿病。
[2]葡萄糖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葡萄糖常用于制药工业和糖果制造业。
另外,在制镜工业和和热水瓶胆镀银中常用葡萄糖做还原剂。
2.果糖果糖在自然界分布也非常广,一般与葡萄糖共存于成熟的水果及蜂蜜中,是最甜的糖。
果糖不易结晶,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
纯净的果糖是白色晶体。
果糖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是C6H12O6,它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CHOH—CHOH—CO—CH2OH3.核糖核糖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重要的核糖有核糖和脱氧核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同步检测十三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Ag 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D.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B分析:糖类分类的依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据此把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医院里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是向病人尿液中加入Cu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A.脂肪B.葡萄糖C.乙酸D.蛋白质答案:B分析:加入CuSO4和NaOH共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只有B选项符合。
3.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B.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C.蔗糖能水解,葡萄糖不能水解D.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蔗糖分子不含醛基答案:B分析:葡萄糖中有—CHO,而蔗糖中不含此官能团。
若为同系物必须符合:①含有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相同;②含碳原子个数不同,B选项中两物质不符合同系物的条件,故二者不是同系物。
4.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有甜味B.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6H10O5)n,但由于n值的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D.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分析:一般单糖和二糖具有甜味,而多糖无甜味;二者的化学式虽然表面上相同,但实际上n值不同,因此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二者都是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A。
5.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苯甲酸B.苯甲醛C.苯甲醇D.纤维素答案:B分析:能发生酯化反应的物质需含有官能团—OH 或—COOH ,B 中结构简式为,无—OH 或—COOH ,故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B .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C .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 .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答案:A分析:A 中淀粉水解生成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先水解生成麦芽糖);B 中福尔马林有毒,所以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C 、D 的说法是正确的。
7.乳糖是一种二糖,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乳糖的分子式为A .C 6H 12O 6B .C 18H 30O 15C .C 12H 24O 12D .C 12H 22O 11答案:D分析:由于乳糖是一种二糖,因此有:乳糖+H 2O ―→C 6H12O 6葡萄糖+C 6H12O 6半乳糖,根据原子守恒,很容易得出乳糖的分子式为C 12H 22O 11。
8.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硬脂酸C .聚乙烯D .硝化纤维答案:A分析:硬脂酸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聚乙烯和硝化纤维都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9.下列物质,属于糖类的是答案:B分析: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只有B项符合。
10.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③淀粉;④甲醛;⑤丙酸;⑥乳酸(α-羟基丙酸);⑦乙二醇;⑧乙酸。
其中,符合C n(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A.②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⑦D.②④⑤⑧答案:B分析:①③为糖类,因此A、C两项排除;剩余几种物质分别表示出分子式,然后观察得出只有B项符合。
1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试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答案:D分析:蔗糖本身为非还原性糖,分子中无醛基,由于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有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12.有下列物质:(1)丙酸甲酯,(2)甲酸丙酯,(3)葡萄糖,(4)氯乙烷,(5)麦芽糖,其中既可以进行水解反应又可以进行银镜反应的是A.(1)(3)(5) B.(2)(4)(5)C.(2)(5) D.(3)(4)(5)答案:C分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醛基,在所给物质中只有甲酸丙酯、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但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3.下列各类物质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纯净物的是①酯类②卤代烃③麦芽糖④蔗糖A.全部B.①②③C.②③④D.③答案:D分析:酯类水解产物为酸和醇(或盐和醇);卤代烃水解产物为HX和醇;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只有麦芽糖水解为纯净物葡萄糖,故答案选D。
14.能用同一实验原理来解释的是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4Cl晶体、晶体碘受热都会气化C.福尔马林、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有红色沉淀生成D.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焦炭能使有色气体褪色答案:C分析:A中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为化合性漂白,而Cl2溶于水生成HClO,是氧化性漂白;B中NH4Cl晶体受热分解,晶体碘加热升华;C中都表现“—CHO”的性质;D中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焦炭使有色气体褪色是吸附作用,是物理过程,故选C。
15.将1mL甲醛蒸气溶于12mL乙酸后,再加入12g甲酸甲酯和1g乳酸(α-羟基丙酸),所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40% B.44%C.55% D.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分别整理出几种物质的分子式,不难发现几种物质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2O,因此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230×100%=40%。
1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取加热至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证明产物为葡萄糖B.利用FeCl3溶液鉴别苯酚溶液和甲醇溶液C.利用能否和乙醇发生反应鉴别乙酸和硝酸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答案:B分析:纤维素水解时用的是较浓的硫酸作催化剂,在和新制Cu(OH)2反应前,应先加强碱中和硫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而乙醇和酸发生酯化反应,酸既可以是无机含氧酸也可以是有机酸,因此无法区别乙酸和硝酸;而苹果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作用下,可迅速水解完全,加碘水时不会出现蓝色。
利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苯酚溶液(形成紫色溶液)和甲醇溶液。
17.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反应,为测定淀粉发生水解的程度所需的试剂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溶液A.①⑤B.②④C.①③④D.①②答案:C分析:淀粉在稀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要测定其水解程度,必须同时检验是否有淀粉和葡萄糖存在于溶液中。
要检验淀粉的存在,可利用淀粉遇I2变蓝色这一性质,用碘水检验。
而要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可利用葡萄糖中含有—CHO,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但由于淀粉水解液中有H2SO4,必须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H2SO4然后再检验。
故答案为C。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的水解难于淀粉的水解B.碘化钾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C.多糖一般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用淀粉制酒精仅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D分析:淀粉在稀酸存在下加热即能水解,而纤维素在稀酸存在下还需加压、加热或用较浓硫酸时才能水解,可见纤维素比淀粉更难水解;碘化钾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只有碘单质才能使淀粉变蓝色;用淀粉制酒精的过程为:,反应①是水解反应,而反应②则不是水解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19.(4分)做蔗糖水解实验: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的蔗糖溶液,再加3~5mL稀硫酸,小心煮沸几分钟后冷却取少量冷却液加入装有新制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加热到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简要说明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蔗糖水解是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一般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是否存在的还原性实验条件必须是在碱性溶液中,要得到正确结果,必须先把水解时过量的酸用碱中和且碱要过量。
而此实验中未把H2SO4中和,因此实验失败20.(6分)某白色固体,其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H原子数比C原子数多10,0.1mol该物质经浓硫酸在低温下脱水后,所得焦炭经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4.4g,该物质的溶液能和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而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
答案:(1)C12H22O11(2)麦芽糖分析:设该固体的分子式为C2x-10H2x Ox,根据题意可得C2x-10H2x O x~(2x-10)C,故根据题中数据可得0.1mol×(2x-10)=14.4g/12g·mol-1=1.2mol,解得x=11,则分子式为C12H22O11,因其能直接和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故为麦芽糖。
21.(14分)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略。
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C的电子式__________。
(2)比较Y和Z的原子半径大小: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举出该反应的一个使用实例__________。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u2(OH)2CO3[Cu(OH)2·CuCO3]或CuCO3(2)C O(3)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医学上可用这个反应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4)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分析:从题图中寻找突破口,E和葡萄糖生成砖红色沉淀F,则E应为Cu(OH)2,而B 中含Cu2+,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L为棕黄色溶液,由此可推出:M应为Cu,L 为Fe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