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课件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课件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 、甜饮料等,限制饮酒, 避免空腹饮酒。
运动保健
运动原则
运动时机
适量、规律、长期坚持,以有氧运动 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避免空腹 运动。
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调整,以不疲劳为 度,避免剧烈运动。
心理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乐观的心态。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滋补肝肾 、润肠通便的作用, 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疲 劳、便秘等症状。
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的作用,可 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 、水肿等症状。
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 有助于调节血糖,改 善糖尿病患者多尿等 症状。
预防并发症食疗方
总结词
通过合理的食疗搭配,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腹部按摩
总结词
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 化功能,缓解糖尿病便秘等症状。
详细描述
通过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 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缓 解糖尿病便秘等症状。
注意事项
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导 致不适。
适用人群
适用于糖尿病便秘等症状的患者。
头部按摩
总结词
头部按摩可以缓解糖尿病头痛、头晕等 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心理调适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 、深呼吸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社会支持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 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
04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方
降血糖食疗方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皂苷有类似胰岛 素的作用,可降低血糖。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够改善糖代 谢,降低血糖。

糖尿病中医保健【共37张PPT】

糖尿病中医保健【共37张PPT】

• (一)以情胜情疗法 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 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对病 情有力;
• (二)劝说开导法 运用言语对病人进行劝说开 导,是意疗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言语刺激 对心理,生理激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正确 地运用“言语”,对病人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 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 之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和饮食治疗。劝说开导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实际和人格及个人特征, 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
•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 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 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 血。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 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
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 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 ,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 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 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 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 腹满、大便不畅者。 3.按摩肢体: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 横指)、三阴交(内踝上3寸)2分钟,以酸胀为度。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 )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 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 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
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与保健ppt课件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与保健ppt课件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与保健ppt课件•糖尿病概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防治策略目•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指导•总结与展望录01糖尿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肥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1型糖尿病),疲乏无力、肥胖(2型糖尿病)等。

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

鉴别诊断需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进行区分。

02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理论基础阴阳五行理论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脏腑经络学说解释人体内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理论探讨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功能表现。

病因病机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

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滞,化火伤阴。

房劳过度,肾精亏损;或劳心过度,心阴暗耗。

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治则治法探讨01020304针对阴虚热盛的病机,采用滋阴清热之法,如麦冬、生地、玄参等药物。

针对气阴两虚的病机,采用益气养阴之法,如黄芪、人参、山药等药物。

针对瘀血阻滞的病机,采用活血化瘀之法,如丹参、赤芍、桃仁等药物。

针对肝郁气滞的病机,采用疏肝解郁之法,如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

03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等证型,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糖尿病中医防治讲座PPT

糖尿病中医防治讲座PPT
中医饮食疗法强调食物的性味和归经,选择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 瓜、冬瓜、黄瓜等。
饮食疗法需长期坚持,并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和营养均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 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适当的运 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糖代谢。
中医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八 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 以及散步、慢跑、游泳等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中消(胃热炽盛)
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 力。
下消(肾阴亏虚)
表现为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唇燥,腰 膝酸软,舌红,脉细弦。
阴阳两虚
表现为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 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控制 血糖水平。
寻求心理支持
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糖 尿病病友团体活动,分享 经验,互相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音乐、绘画等 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健康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
合理安排三餐,避免高糖、 高脂、高盐、高热量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
检查并发症
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心血管等相 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及时就医
如出现异常症状,如视力模糊、下 肢麻木、胸闷等,应及时就医诊治。
05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前景与 展望
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改善患者症状和调理 身体机能。在糖尿病防治中,中医药可以发挥调节血糖、改 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等作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苦瓜:具有“植物胰岛素”之称,有一定降糖作用,但不能作为药品使用

运动疗法
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长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 代谢,提高肌肉组织的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胰岛素的效用,保持血糖 正常、身体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
有利于慢性并发症的控制,调节心情、增强抵抗力等。
基础控制
教育及心理疗法
增加糖尿病知识,多看看有关糖尿病书籍、报刊、电视 及多听相关的讲座或广播,增加基本防治知识。
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劳累。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 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美籍华人发病率约10%。 • 医疗条件改善:糖尿病的检出率及警惕性提高,早期确诊病
人增加。 • 生活模式不健康:热量食入过多(吃糠咽菜→鸡鸭鱼肉)、
体力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以及心理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一)病因的认识
• 情志失调 金·刘完素的《三消论》:“夫消渴者,或因饮食服饵失 宜 ……或因耗乱精神,过违其度”。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应 定时定量。
哪些食物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 荞麦: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 •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气阴; • 黑木耳:有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 粗米杂粮:吸收缓慢,粗纤维多,糖份吸收入血慢; • 橄榄油或苦茶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具有调节血脂、抗氧

中风
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治疗达标的具体指标

《中医预防糖尿病》课件

《中医预防糖尿病》课件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身体内分泌水平, 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糖尿病风险因素。
PORTING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口 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来达到调节人体 内部环境、改善代谢状态、降低血糖 的目的。
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针灸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 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式,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配合中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 法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疗法对于缓解糖尿病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 著效果。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辅助方法,通过对 身体进行按摩、推拿、揉捏等操作,促进血液循环、
02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 饮食、情志、环境等因素有关,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
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 导致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形 成痰湿,痰湿内蕴又可化热,形
成燥热之邪,引发消渴病。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刺激、情志不舒,导致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影响水谷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 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对血糖的影响 。
睡眠充足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 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水平 ,维持血糖稳定。
放松身心
采用冥想、瑜伽等方法放 松身心,缓解压力,有助 于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糖 尿病。
药物预防
中药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选用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 进行调理,如黄连、地黄、枸杞等。
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建议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中医防治课件PPT

糖尿病中医防治课件PPT

胃热
胃热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 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进而引发多食、易饥等 症状。
肾虚
肾虚导致肾脏的功能受损 ,影响水液的正常排泄, 进而引发多尿、腰膝酸软 等症状。
02
CATALOGUE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调理整体,辩证施治。根据糖尿病的不同证型,选择不 同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生地黄、黄芪、丹参等,具有清热养阴 、益气活血的功效。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遵循 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控制饮食量,多食用 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饮食调理可以辅助药物治疗,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 一。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糖尿病中医防治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01
CATALOGUE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
糖尿病的中医定义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 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形
糖尿病的早期发现与控制
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通 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血糖异
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糖、
高脂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 强身体免疫力,建议糖尿病患者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和发展趋势
排名 国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印度 中国 美国 俄联邦 日本 巴西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墨西哥 乌克兰 所有其他国家
1995 (百万)
国家
印度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俄联邦 墨西哥 巴西 埃及 日本 所有其他国家
2025 (百万)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4、粥类 【玉米冬瓜粥】
玉米100克,冬瓜(连皮)250克,鸡肉130克,姜、葱少许 。以上配料分别洗净,冬瓜切片,鸡肉切块,姜切丝,葱切 小段。将玉米、冬瓜、鸡肉同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先武 火煮沸,后文火煮约1小时,至玉米、鸡肉熟烂为止,放入 姜、葱,调味即成。本粥可滋养肺肾,利水降浊。分1-2次 ,早晚温热服用。
19.4 16.0 13.9 8.9 6.3 4.9 4.5 4.3 3.8 3.6 49.7
57.2 37.6 21.9 14.5 12.4 12.2 11.7 11.6 8.8 8.5 103.6
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21:1414–31.
120 100 80
【萝卜粥】 新鲜白萝卜适量,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糖尿病痰气 互结者。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葛根山药粥】
葛根粉30g、山药粉30g、粳米50g,共煮为粥食用,适用 于津气两伤的糖尿病。
【南瓜黑米粥】
南瓜150~200g、黑米100g,文火煮烂为粥当主食,适用于 脾肾两虚的糖尿病。
【燕麦山药粥】
燕麦片60g、鲜山药150g,共煮为粥,每日1餐,适用于阴 阳两虚型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分型
妊娠糖尿病:
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 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 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 失。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 展为2型糖尿病 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

糖尿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 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阴虚热盛型
治宜滋阴清热。方药用 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
方加减。
气阴两虚型
治宜益气养阴。方药用 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
减。
阴阳两虚型
治宜滋阴温阳益肾。方 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消渴方
由黄连、天花粉、生地、葛根等组 成。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主
治消渴病上消证属肺热津伤者。
03 针灸治疗在糖尿病中应用
常用穴位及配伍方法
常用穴位
足三里、三阴交、胰俞、肺俞、脾俞、肾俞等。
配伍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配伍。如口渴多饮者可加太渊、少 府;多食易饥者可加中脘、内庭;多尿者可加关元、气海等。
血瘀兼证型
治宜活血化瘀。方药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
玉女煎
由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 牛膝组成。具有清胃滋阴的功效
。主治消渴病胃热阴虚证。
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 牡丹皮、茯苓组成。具有滋阴补肾 的功效。主治消渴病肾阴亏虚证。
金匮肾气丸
由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 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主治消渴病阴阳两虚证。
针灸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
针灸治疗需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包括消毒、进针、行针、留针等步骤。医生需 熟练掌握各步骤的操作技巧,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时,医生需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避免出现晕针、滞针等异常情 况。同时,患者也需在治疗前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情况和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
发病机制

最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最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ppt课件

劳动强度
卧床



15~20
30
35
40
20
25
30~353515Fra bibliotek20~25
30
35
20~25
35
40
40~45
每日总热量=标准体重X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数
例1、 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85千克,主要做办公室工作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千克; 第二步:体重超标30.7%,属于肥胖,从事轻体力劳动,按上表查他每千克体重
基础控制
教育及心理疗法
增加糖尿病知识,多看看有关糖尿病书籍、报刊、电视 及多听相关的讲座或广播,增加基本防治知识。
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劳累。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养生延寿的目的,经常服用矿石 药或植物药作成的丸散剂,久而中毒成为消渴病。
4、洒色过度
《千金方》:“凡积入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然则大寒凝海而酒 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多嗜不离其口, 三觞之后,制不由已,饮噉无度,咀嚼鲊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 兴不解,遂使一焦猛炙,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所需热量数为20千卡/千克,因而他每日需要的总热量为65X20=1300千卡。 例2、 如果也是个身高为170cm的人,但体重为65千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因其体重
在正常范围,所以其所需热量为40X65=2600千卡。
❖ 二级预防:也属于“未病先防”,是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尽 早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的人群,并对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级预防:也属于“未病先防”,是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尽 早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的人群,并对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
❖ 三级预防:中指“既病防变”。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各种综合 措施,预防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9
糖尿病治疗达标的具体指标
糖尿病治疗达标,不单是指血糖达标,而 是要求全面达标,即包括血糖达标、血脂达 标、血压达标、体重达标以及健康生活方式 等在内的达标,否则不能称之为达标。
6
4、洒色过度 《千金方》:“凡积入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然则大
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 味酒客多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已,饮噉无度,咀 嚼鲊酱,不择பைடு நூலகம்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一焦猛炙, 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5、先天不足
《黄帝内经》:“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肺脆则善苦 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现消瘅易伤”、“肾脆善病消瘅 易伤”、“肝脆善病消瘅易伤”。
3
为什么糖尿病趆来趆多?
❖ 由贫变富:“节约基因”学说——将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 式储存起来以备饥荒。由于生活改善,食入过多,不断地储 存脂肪→肥胖。
❖ 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美籍华人发病率约10%。 ❖ 医疗条件改善:糖尿病的检出率及警惕性提高,早期确诊病
人增加。 ❖ 生活模式不健康:热量食入过多(吃糠咽菜→鸡鸭鱼肉)、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糖尿病与中医消渴病的关系
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以慢性高血 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 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以口渴、多饮、多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中 医称其为消渴病。
2
糖尿病的现状
实际体重
理超想过体理重想体=重身2高0%—105() 肥胖
在10%~20%之间
超重
14
体型
正常 超重 肥胖 消瘦
糖尿病每日热量摄入标准表(千卡/千克)
劳动强度
卧床



15~20
30
35
40
20
25
30~35
35
15
20~25
30
35
20~25
35
40
40~45
每日总热量=标准体重X每千克体重所需热量数
治知识。 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
过度紧张劳累。
13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 证人体必需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 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
正常、超重、肥胖或消瘦。
与理想体重相差10%以内
正常
<160/95
体重指数()(2)

20~25
<27

19~24
<26

>7.8 >10.0 >7.5
>6.5 >2.2 >4.1 <0.91 >160/95
>27 >26
11
糖尿病的防治——五马拉车
(一)教育及心理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药物疗法 (五)自我监测
基础控制
12
教育及心理疗法 增加糖尿病知识,多看看有关糖尿病书籍、 报刊、电视及多听相关的讲座或广播,增加基本防
例1、 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85千克,主要做办公室工作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千克; 第二步:体重超标30.7%,属于肥胖,从事轻体力劳动,按上表查他每千克体重
所需热量数为20千卡/千克,因而他每日需要的总热量为65X20=1300千卡。 例2、 如果也是个身高为170的人,但体重为65千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因其体重在
3、血脉瘀阻,变证蜂起:糖尿病若迁延日久不愈,常可累及五脏,致精血 枯竭,阴阳俱衰,燥热内盛,血脉瘀阻而并发多种并发症。
8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就是“未病先防”,为了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暴发流行,对 全民进行非选择性预防,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坚持以高复合碳水化合 物、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含糖为特点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保 持理想体重。
正常范围,所以其所需热量为40X65=2600千卡。
15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及脂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 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
指标控制的具体数值如下表:
10
糖尿病控制指标达标数值表
指标
良好
一般
血糖()
空腹
4.4~6.1
<7.8
餐后2小时
4.4~8.0
<10.0
糖化血红蛋白(%)
<6.5
<7.5
血脂()
总胆固醇
<5.2
<6.5
甘油三脂
<1.65
<2.2
低密度脂蛋白
<3.4
<4.1
高密度脂蛋白
>1.04
>0.91
血压()
<140/90
❖ 患病率急剧增加: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 付他人发展趋势,预测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5000万以上,目前 我国居世界第二。
❖ 后备军众多:即高危人群、血糖调节障碍者众多。北京上海社区30岁以 上者占人群的10%。
❖ 发病年轻化:中国儿童糖尿病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比为1:1,儿童及 青少年2型患病率2.5%。
2、吃好动少
《黄帝内经》:“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 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景岳全书》:“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 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3、久服补药
自隋、唐以后,常有人为了壮阳、养生延寿的目的,经常服用矿石
药或植物药作成的丸散剂,久而中毒成为消渴病。
体力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以及心理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4
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一)病因的认识 情志失调 吃好动少 久服补药 酒色过度 先天不足
5
1、情志失调
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长冲直肠……心刚……多怒。”
金·刘完素的《三消论》:“夫消渴者,或因饮食服饵失宜 ……或因 耗乱精神,过违其度”。
7
(二)中医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认识
1、气阴两虚,虚热内生: 糖尿病的病理主要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偏胜, 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 阴愈虚,最终可致气阴两伤,阴虚内热。
2、涉及肺、脾、肾:糖尿病的发生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肾 三脏,尤以肾脏为主。肺为水之上源,脾为胃行其津液,肾寓元阴元阳 ,肾阴不足则虚火内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