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
商品学重点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3.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3.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4.判断商品的标准: 是否经过交换5.商品的构成:核心层、形式层、延伸层。
9. 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包括:商品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外观、产地等。
商品目录是指将所经营管理的全部商品品种,按一定标志(国家或部门要求)进行系统分类,编制成的商品细目表。
商品目录又称商品分类目录。
商品分类与商品目录是相辅相成的。
商品目录的编制,就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分类是基础),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11.商品目录的三个部分:商品名称及计量单位、商品代码(编号)、商品分类体系。
12.商品目录的种类: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部门商品目录、企业、单位商品目录14.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15.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对有形商品、服务性商品的质量要求16.影响工业产品质量的因素(人、机、料、法、环境)17.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质量管理是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围绕质量而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18. 质量管理活动要素6Q: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19.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
21.商品标准是对商品质量以及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商品的品名、规格、性能、用途、使用方法、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储存等)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是评定、监督和维护商品质量的准则和依据。
商品学知识点
3 商品标准的分类:
按商品标准的表达形式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以文字(包括表格、图形)的形式对商品质量所做的统一规定。实物标准是指对某些文字准确表达的质量要求由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指定部门用实物做成与文件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完全或部分相同的标准样品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同样是生产、检验等有关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
7 产品认证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两种,一般来说,对有关人生安全、健康和其他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者为强制性认证,即“以法规强制执行的认证制度”。其他产品实行自愿认证制度。
8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三部分,一是认证制度的建立,二是认证的实施,三是认证实施有效性的行政执法监督。
9 在ISO14000系列标准中,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为重要。
3 商品检验的内容(包装检验、品质检验、卫生检验、安全性能检验、数量和重量检验)
4 商品检验的方法(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法)
5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系统随机抽样。
6 商品品级的划分一般有百分法和限定法两种。
第五章 商品分类
1 商品分类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
2 商品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容纳功能、便利功能和促销功能。
3 商品包装的分类: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
4 商品销售包装激发:贴体包装技法,泡罩包装技法,收缩包装技法,拉伸包装技法,真空包装技法,充气包装技法,吸氧剂包装技法。
5 商品运输技法:一般包装激发,缓冲包装技法,防潮包装技法,防锈包装技法,防霉包装技法,集合包装。
商品学重点
1,产品的概念,产品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2,商品概念。
商品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实物商品的整体概念是由核心商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三部分构成的。
4,商品质量和品种是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5,商品分类是根据商品的属性或特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商品总体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满足某种需要。
6,170-72A型女西服170是身高72 A是胸围,Y偏瘦。
7,商品分类标志实质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属性,分类标志是编制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1)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2)按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分类3)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分类绿茶未经发酵4)按商品的功能分类。
8,商品分类方法的使用1)线分类法2)面分类法9,商品条码的概念根据GB 12904-2003,商品条码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包括EAN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
(UPC-A商品条码和UPC-E商品条码)10,狭义的商品质量是指产品与其规定的标志技术条件的符合程度,它是以国家或国际有关法规,商品标准或贸易双方在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做为最低的技术条件。
是商品质量合格的依据。
11,广义的商品质量是指商品适用其用途所需的各种特性的综合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是生产商品质量的反映。
12,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使用性能2)可靠性3)安全卫生性与环境要求。
4)美观舒适性5)经济性6)信息性与可追溯性。
13,食品商品的质量要求1)食品商品的卫生安全性2)食品商品的营养价值。
14,商品质量管理的方法,1)PDCA循环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2)DMAIC六西格码模式D定义M度量A分析I改进C控制15,商品标准是指对商品质量和有关质量的各个方面(如成分,结构,等级,品种,规格,用途检验方法,包装,运输。
商品学考试重点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特征: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供别人消费,为交换而产生;3.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1.商品的功能效用;2.商品体;3.有型附加物;4.无形附加物;4.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对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5.商品有交换使用价值,消费使用价值;6.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7.商品学产生于德国约翰·贝克曼8.商品学3学派:技术学派,经济学派,融合学派;9.商品分类:大类,品类,品种,细目;10.分类方法:线分类,面分类;11.分类标志:用途,原材料,加工工艺,化学成分,产地;12.条码: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记;13.条码作用:1.方便消费者,2.提高零售商店的销售效率,3.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4.优化商品的生产结构,5.便于国际贸易的开展;14.商品目录: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行业商品目录,企业商品目录;15.商品的使用价值规律:由商品交换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16.质量,品种,效益是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17.商品品种的决策要考虑市场引力,企业实力;18.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合理增长的规律,新陈代谢的规律;19.质量是1.符合规范或要求,2.适用性,3.社会总损失最小,4.满足顾客需要的各种特性综合体,5.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0.商品质量:商品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21.商品质量观:1.自然质量;2.无形质量;3.社会质量;22. 有形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1.使用性能;2.安全卫生性;3.使用寿命;4.可信性;5.环境友好性;6.审美性;7.经济性;8.信息性;9.可追溯性;23.影响商品的因素:人的因素,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的因素,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的因素,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的因素;24.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5.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企业全体人员和各部门同心协力,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战略技术和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经济的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26.全面: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全社会推动的管理,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方法;27.PDCA循环: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
商品学重点精简
商品学一、名词解释1.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3.商品分类: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4.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5.商品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个商品项目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6.商品条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
7.商品目录:是指在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字和字母等全面记录和反映商品分类体系的文件形式。
8.商品品种: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9.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0.商品质量: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
11.现代商品质量观:应当包含自然质量、无形质量、社会质量三个层次。
自然质量是指商品满足消费者明确和潜在需求的各种物质性特性如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功能等。
无形质量是指与商品有关的各种服务,如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
社会质量是指商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废弃整个生命周期满足全社会利益所必需的特性,如不污染。
12.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3.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4、商品标准:指为保证商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对商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有标准名称与编号、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分类和标记、标志标签和包装、规范性附录等内容。
商品学要点总结
商品学要点总结商品学第1章绪论一.关键术语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可以用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生产者、经营者所需要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这种间接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使用者所具有的直接使用价值。
二.思考题1.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为商品本身的实在的用途,主要涉及:商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标准;商品检验、包装和储运。
而社会属性为商品延伸的虚幻的用途,主要涉及:消费者需求规律;商品文化;商品信息与预测;新产品开发;商品、资源与环境。
②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 3.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动态的;相对的范畴。
同一种商品对人类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用途。
随着时代的不同,商品的有用性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固有不变的,这就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性。
4.商品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①商品学萌芽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商品及其性质、质量、品种、规格、贸易方法等。
②古典商品学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为商品生产技术方法供医学知识及商品产地、性能、用途、检验、分类、包装、主要市场。
③现代商品学阶段,分为自然科学商品学和社会科学商品学,自然科学商品学主要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而社会科学商品学主要从经济学观点,特别强调从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观点研究商品质量及品种。
商品学重要知识点
商品学复习资料10级市营本科二班郭进宝1.德国约翰.贝壳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2.商品学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技术论商品学,代表是维次纳的《商品学鉴定》;一个是经济论商品学。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4.商品使用价值决定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应该以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容性,综合实用性。
6.商品分类的方法:一.线分类法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的应用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有便于计算机处理。
二.面分类法。
7.商品代码,《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主要产品分类》(CPC),《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8.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9.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简明性,层次性,可扩性,稳定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10.《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可运输产品》(GB/7635.2-2002)。
11.见课本27页表2-5。
12.长城葡萄酒EAN/UCC-13代码是6901009904747,6901009是厂商识别代码,690是前缀码,90474商品项目代码,最后7是校验码。
13.店内条码,(GB/T18283-2008)将其定义为:前缀码为20~24的商品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和变量零售商品。
14.见课本表2-19.15.中国标准书号的构成。
EAN.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
16.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结构格式:ISSN XXXX-XXXX。
17.见课本图2-20.18.国际上通行的商品目录。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主要产品分类》(CPC)。
19.酒和茶的知识点。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色毛峰,庐山云母,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商品学知识点
商品学知识点在学习商品学知识点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或服务,可以通过买卖或交换来获取。
商品学是商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规律和现象。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有用价值和价值。
有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人们购买商品的根本原因。
价值是商品在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通常以货币形式来体现。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二、商品的种类商品可以分为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两种。
实物商品是指具体的物品,如食品、衣服、电子产品等;服务商品是指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如餐饮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
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交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生产是指通过劳动将自然界的资源加工转化为具有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选择来生产商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和市场竞争等因素。
四、商品的流通商品的流通是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流通环节包括采购、储存、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其中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对商品的价格和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通环节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交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五、商品的交换商品的交换是指购买者和卖家之间的买卖行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易。
交换过程中双方通过协商确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达成交易协议。
交换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商品价值的实现方式。
六、商品的消费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即通过消费来获取商品的有用价值。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到商品的品质、性能、价格等因素,以获得最大的消费满足感。
有效的消费决策不仅关乎个体利益,也关乎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学习商品学知识点时,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种类、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学习商品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提高我们的商业素养和经济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完整版)商品学概论重点(万融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3.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4.商品属性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价值的概念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6.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7.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就决定了物对人的使用价值大小8.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9.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10.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商品人环境为系统,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11.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12.商品学产生于德国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3学会判断分类标志P1414.商品分类的作用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1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16.商品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属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缺点: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面分类法: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17分类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18.学会判断商品分类标志的类型P1919.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
商品知识点总结
商品知识点总结一、商品的定义商品是指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市场交换的基本单位。
商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教育、医疗服务等。
无论有形还是无形,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可以被视为商品。
二、商品的特征1. 有用性:商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2. 价值属性: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的,可以用金钱或其他物品来衡量其价值。
3. 可比性:不同的商品可以通过价格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商品。
4. 可替代性:如果一种商品不能满足需求,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商品来替代。
5. 可消费性:商品是被消费的,一旦被消费就不再存在。
6. 生产性消费品:商品可以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也可以作为消费品使用。
例如,机器设备可以作为生产资料用于生产,也可以作为商品用于消费。
三、商品的分类1.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
生活消费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商品,如食品、服装、电器等;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资料和设备,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2. 按使用周期分类:可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
耐用品是指使用寿命较长的商品,如家具、汽车等;非耐用品是指使用寿命较短的商品,如食品、日用品等。
3. 按生产方式分类:可分为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业产品。
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工业品是工业生产的商品,如电器、服装、汽车等;服务业产品是指提供服务的商品,如餐饮、旅游、教育等。
四、商品交换的要素1. 供求关系: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供需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 价值转换:商品交换是通过价值转换来实现的,即通过货币来比较商品的价值,从而进行交换。
3. 价值观念: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和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来决定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销量。
五、商品的市场营销1. 产品:一个成功的商品需要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设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价格: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来确定合适的价格。
商品学重点
第一章概述1、商品是经过交换而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具有使用价值的有形、或者是无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特征:商品是劳动的产物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商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商品通过交换使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得以实现商品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知识、劳务、信息等。
3、商品使用价值=自然属性的有用性+社会属性的有用性4、商品的整体概念包括:实质层(商品的功能和效用);实体层(商品的包装、品牌等);延伸层(售后服务、赊购)5、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的质量。
第二章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根据一定的目的,为了满足商品生产、流通、经济管理及人们生活等需要,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志或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细目直到最小单元的过程。
2、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3、商品的分类法:(1)线分类法:又叫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优点是信息容量比较大,而且层次比较清楚,能够很好的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缺点是分类的弹性比较差,一般要留有一定余地.(2)面分类法。
又叫平行分类法,它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优点是结构相对于线分类法比较有弹性,缺点是结构太复杂,不便于人工处理。
4、商品分类标志。
A、常用的分类标志:(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2)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3)以商品的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4)其他:化学成分、商品的产地、颜色、大小、包装等。
B、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1)按行业划分(2)按商品的原料来源划分(3)按商品的用途划分(4)按商品的加工程度划分(5)按商品的生产制造方法划分(6)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划分。
商品学重点
1、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的含义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是由商品的组成成分、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是商品的技术特性和质量标准的表征,主要体现在商品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微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和技术特性方面。
2、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的含义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是表现为政治法律性、社会经济性、思想文化性、消费心理状态性、社会利益的保证性、消费需求的市场区域性、消费需求的时机与时限性、商品的外观式样与款式性,与其相关的商品市场质量、美学质量、包装质量社会属性那部分、服务质量等综合方面。
3、商品养护的含义以及其开展养护的必要性商品养护是指商品在流转和储存过程中进行的保养和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技术性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继续。
开展养护其必要性:①商品体自身的原因②时空原因③为了应付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战争等④承担国际义务的需要。
4、商品包装的含义以及主要功能商品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其主要功能:保护功能;容纳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5、绿色商品、普通商品的含义与它们的区别绿色商品是指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置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再回收的商品。
普通商品是指通用商品,是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结合构成的劳动商品。
绿色商品与普通商品相比,最重要的基本标准及符合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要求。
一般来讲,将通过商品在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来评价绿色商品的“绿色表现”。
6、商品的构成有哪些成分,有没有有害成分,如果有,为什么?商品的构成成分主要有:主要成分、辅助成分、无用成分和有害成分。
每种商品都会有有害成分,因为商品会在生理生化的作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下,使其失去原有的品质,而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商品学重点整理
商品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商品的特征1.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3.为交换而生产,而且必须通过交换达到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
⏹使用价值的本质: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物及其属性本身还不是物的使用价值,物和它的属性只是物的使用价值的载体和客观基础。
二、商品使用价值⏹广义概念(商品学研究对象)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狭义概念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1、静态系统满足需求的性质:物质、精神(文化)使用价值;主体的社会层次:个人、社会使用价值;客体的层次:个体、群体使用价值;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主要、次要使用价值;实现的客观依据:现实、潜在使用价值2、动态系统首先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最后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1、研究对象⏹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研究内容⏹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
⏹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
⏹中心内容是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3、任务a)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b)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c)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d)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四、学习商品学作用和意义一是对于自身消费的有用性,二是对于企业就业的有用性第二章商品质量一、质量定义: 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1、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商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质量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商品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质量是一个全面的商品质量2、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同样的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服务。
商品学重点
▪1、商品学的构成:1)商品体2)商品附加物⑴商品的有形附加物(2)商品的无形附加物▪2、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不同的对象,其含义不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商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商品学是以商品客体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
在概论中,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质量与标准、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商品检验、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包装、商品的储运与养护、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理论问题、管理问题、应用技术和方法等问题。
▪商品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商品学是为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到废止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的。
是为促进商品生产、经营和销售,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
具体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3)保证商品使用价值的质量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推动商品使用价值的发展6)培养使用价值研究和管理专业人才▪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商品质量的构成:▪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1)PDCA 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对商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各环节、各项工作中都要按照PDCA 循环进行。
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在阐述质量管理方法时提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为一个循环,称为PDCA 循环或戴明循环。
2)统计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排列图法、分类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因果分析图法、控制图法、统计调查分析表法等。
]▪商品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商品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食品质量要求:▪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抽查型质量监督、评价型质量监督和仲裁型质量监督三种类型。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商品学是一个研究商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
它是商品与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对于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商品的概念、种类、属性、功能、品牌、包装等内容。
本文将对商品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供消费者使用、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通常来说,商品具有价值、能够交换和来源于劳动三个特点。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理解商品的属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品的种类根据商品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商品分为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两大类。
实物商品是指可以直接感知和使用的物品,比如食品、服装、电器等;虚拟商品是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比如软件、咨询、培训等。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商品相互交织,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消费市场。
三、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点和特性,包括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两个方面。
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物质特征,如大小、颜色、重量等;非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服务和品牌等非物质特征。
商品的属性对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和选择行为。
四、商品的功能商品的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和用途。
商品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两个方面。
基本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如手机的通讯功能、汽车的代步功能等;附加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额外的价值和特性,如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汽车的导航功能等。
商品的功能决定了商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
五、商品的品牌商品的品牌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有的商标和标识。
品牌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商业标识,它代表了商品的质量、信誉和形象。
品牌对于商品的市场竞争和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
六、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包装是指商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采用的外包装和内包装。
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
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面分类法(1)面分类体系:平行分类法按面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即为面分类体系。
商品学重点小整理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1、狭义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物质或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广义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物质、知识、劳务、资金等形态)的劳动产品。
关键词:交换、所有形态、劳动产品2、商品的特征:商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他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3、商品学的研究任务: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安全;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商品分类:根据一定的目的,为满足某种需要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志和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逐次进行划分的过程。
商品分类,一般是将商品集合总体划分为大类、品类、品种或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细目等范围逐次缩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
2、商品分类的意义:商品分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奠定了科学基础;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推行标准化活动;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商品的科学分类便于消费者和用户选购商品。
3、商品分类的方法:(1)线分类法: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划分基准或分类标志,逐次的划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编织成一个有层级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特点: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优点:层次性好,能较好的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符合传统应用习惯,既适合于手工处理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分类结构弹性差。
(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
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优点:结构弹性好,可以较大量的扩充新类目,不必预先确定好最后的分组,适用于计算机管理。
商品学要点
糖的功能:(1)人体最重要的能量物质(2)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3)抗生酮作用(4)参与人体某些组织的构成(5)食物纤维的特殊功能脂肪的功能(1)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2)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3)保护功能和保温功能(4)促进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每lg 脂肪可产生37.6kj 热能,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2 .2倍,是人体的浓缩能源,是食物中产生热能最高的一种营养素。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人体的细胞组织(2)参加物质的代谢调节(3)增强人体的抵抗力(4)运载体内的代谢物质(5)肌肉的收缩与松弛(6)激素的生理调节功能(7)遗传信息的控制(8)调节体液的渗透压(9)结缔组织的特殊功能(10)提供人体的必需氨基酸(11)提供人体所需的部分热能常量元素•是指在有机体内含量占体重0 . 01 %以上的元素.这类元素在体内所占比例较大,有机体需要量较多。
•碳、氢、氧、氮、硫是组成人体有机质的主要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96%以上;微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0 . 01 %以下的元素;•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无机盐的营养与生理功能(1)构成人体的组织(2)参与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组成(3)作为某些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4)维持体液的渗透压(5)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6)维持神经与肌肉的应激性维生素是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品中获得供给的微量低分子有机物质。
帮助吸收能源;维持肌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棉纤维的主要性能1.具有天然卷曲,易于抱合,可纺性较好。
2.耐热性、染色性、保暖性较好。
强度也较高,且湿强高于干强,便于洗涤。
3.对酸的抵抗力差,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在碱溶液中不溶解,但能膨润(丝光效应)。
4.吸湿性较好,公定回潮率(20℃,65%相对湿度)为7%~8%。
5.回弹性较差。
6.易霉变和受到微生物的侵害。
麻纤维的主要性能1.强度在天然纤维中居首位。
2.具有天然丝光泽。
《商品学》重点复习资料
• 商品与商品学概述 • 商品分类与编码 • 商品质量与标准 • 商品包装与标识 • 商品流通与储存 • 商品消费与市场
01
商品与商品学概述
商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定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格。
商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电子产品分类与编码
按照产品类型、品牌、规格等 属性进行分类,并采用 EAN/UCC编码系统或自定义编 码方式。
医药商品分类与编码
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分类, 并采用相应的药品编码系统。
03
商品质量与标准
商品质量概念及影规定或潜在要求能力的特征和特 性的总和,是商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设计原则
遵循保护商品、方便携带、美观大方、环保节能等设计原则,确保包装符合商品定位和 市场需求。
包装技术与方法应用
包装技术
掌握防震缓冲、防潮防锈、防虫防霉等包装 技术,确保商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
方法应用
根据商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运用真空包 装、充气包装、收缩包装等方法,提高包装 效果和商品附加值。
消费者需求的层次性
从基本生理需求到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 现等高层次需求。
消费者需求的可诱导性
消费者需求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营销手段进行 引导和激发。
市场调研方法及应用
市场调研的类型
01
包括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等。
市场调研的方法
02
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感官、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面分类法(1)面分类体系:平行分类法按面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即为面分类体系。
(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
(3)特点:面分类法分类时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目前以全数字符号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
根据表示信息不同分类:分类信息和标识信息。
根据所用符号组成不同:全数字型,全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
商品编码的原则(一)分类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所标识的商品与代码一一对应,保证每一编码对象有唯一商品代码。
2.简明性原则:简明、易记、易校验、不宜过长、便于手工或机器处理和储存。
3.层次性原则:层次清晰,反映分类体系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4.可扩性原则: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如遇增加或减少,不破坏编码结构。
便于修订于补充。
5.稳定性原则: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随便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6.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国际、国内协调)(二)标识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编码对象与标识代码一一对应。
2.稳定性原则:与商品基本特征一致。
只要商品基本特征不变,编码不变。
3.无含义原则:只代替对象名称,不提供任何有关对象的信息。
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殊代码,包含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产地、名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系列商品信息。
物流: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包装、搬运、初春、配送运输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五品的供应地向五品的接受地的流动过程。
供应链物流:指物品由生产厂家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各个环节的整合。
第三章商品目录:就是由国际组织或国家或行业等组织依据其任务、服务对象、管理范围,将商品种类用一定的书面形式,并经过一定批准程序固定下来的商品总明细表。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相辅相成。
一方面,没有商品分类,就不可能有商品目录;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层次分明、科学、系统、标准的商品目录。
另一方面,商品的目录编制,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地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商品品种: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反映了一定商品群体的整体使用价值或社会使用价值,不同消费结构要求不同水平的使用价值及不同的品种规格相对应。
食品1.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其中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称为食品的营养成分,它们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脂类、糖类为人类的三大营养要素。
(1)水分水是除氧气之外维持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体液的90%以上是水。
水在食品中通常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
游离态下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与普通水性质相同,在食品中会因蒸发而散去,也会因吸湿而增加,可以自由流动,也可溶解各种可溶性物质。
它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
可以被微生物利用。
食品在干制加工或贮藏时的重量损耗,就是自由水散失所致。
食品中水分含量:鲜果:80~95 奶类:87~89 肉类:60~80 鱼类:60~85 粮食:12~15 乳粉:3~4 砂糖:0. 05~0.3 饮料:>90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除了水以外,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中第二个主要成分。
蛋白质含量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顺序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人体摄人的蛋白质必须在体内由蛋白酶水解(消化)为各种氨基酸后,经血液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食品商品中的蛋白质含有20多种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一部分可自身合成,一部分可由另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转换而成,但仍有8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颉氨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转换,必须由食品中摄取3)脂类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其主要功能是向肌体提供能量,保护肌体和内脏器官,调节生理等,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蛋白质。
脂肪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它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
一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类的脂肪,室温下为液体,熔点低,通常又称为油,如各种植物油类;含有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室温下为固体,熔点比较高,通常称为脂,如动物油类。
脂肪是油和脂的总称,也称油脂。
脂肪一般不溶解于水,微溶解于热水,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其相对密度小于水。
类脂是指性质类似于油脂的物质,主要有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等)、糖脂、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豆固醇等) 和蜡质。
糖类: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人体摄入的双糖和多糖需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
糖类的理化性质为水溶性、水解、焦糖化、发酵性。
(5)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对人体内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量的转换及其他正常的生理活动,都具有十分必要的功能。
已知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约30种,除某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能在体内合成外,大多数必须由食品中摄取。
对于维生素,人们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按溶解性作为分类依据,将其分为:脂溶性: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A原、维生素D、E、K等。
水溶性:主要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H等。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易储存,需要随时提供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
“规定”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质量标准、规范、合同、图样、技术要求等文件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隐含的要求”是指那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要求,如习惯要求或惯例等。
“固有特性”是指商品一旦形成就客观存在的质量特性,如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日用工业品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等。
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有哪些??①生产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②流通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③消费或使用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常用的有PDCA循环、PDCA的四阶段、八步骤: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处理阶段(Action):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3.PDCA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
如果把整个组织的工作作为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PDCA循环。
(2)阶梯式(螺旋式)上升。
PDCA循环不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质量水平就提高一步。
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从而不断阶梯上升。
“标准”的定义(目的):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商品检验商品检验按照检验主体不同——第一方检验(生产检验)、第二方检验(验收检验)和第三方检验。
按检验对象的流向不同——内销商品检验、外贸商品检验。
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1按照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感官检验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2按照感官检验目的的不同:感官检验可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专业检验)与偏爱型感官检验(消费者检验)。
理化检验法:在实验室的一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各种仪器、器具和试剂作手段,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的方法来测试商品质量的方法。
理化检验法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品级:表示商品质量高低优劣的标志,是商品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商品包装包装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指盛装商品的容器和\或其他包装物料,通常称作包装物(名词);二是指盛装或包扎商品的技术操作活动。
商品包装的构成要素:a.包装材料——袋装、盒装,包装的物质基础b.包装技术——充气包装,实现包装保护功能c.包装结构造型——圆筒盒或方袋,a和b的具体表现形式d.表面装潢——名字、厂家、成分、商标、图画等。
通过画面和文字美化、宣传和介绍商品的主要手段。
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 1.容纳和成组化功能2保护功能3便利功能4促销功能5卫生与环保功能6提交附加值功能熟悉身边各种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包装容器中,在容器封口之前抽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