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Word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3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3

《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的学习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古诗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用水墨画形式描绘古诗大意。

通过分析、讨论古诗大意及分析范作的方法解决。

难点:古诗意境的表现。

通过分析范作和以一首诗为例,先讨论分析再示范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1、教具:水墨诗意挂图数幅,水墨画示范工具、录音机、古诗朗诵录音带2、学具:生宣纸、毛笔、调色盘、水瓶、垫纸、墨汁教学流程一:播放《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朗诵带,并展示为此诗配画的水墨诗意图。

请看老师为《望庐山瀑布》配的画,是用什么形式画的?(水墨画)我们今天就来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

板书课题:画画古诗大意二:审美体验:用水墨画表现的《望庐山瀑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书上范作:谁能说说《寻隐者不遇》的诗词大意?读了以后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那么范作上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意境的?(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水墨画法表现隐者生活环境的清幽的)《蓬头稚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表现诗词内容的?《泊船烟渚》表现了什么意境?如果都用“勾”的方法好不好?这些诗意图很好地运用了水墨画中的勾、皴、点、染技法来表现诗的意境,使人看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要用水墨画古诗大意,要挑选意境深远,层次较多的诗,象《望庐山瀑布》之类写景的及一些抒情的诗。

三:我们学过的哪些诗适合用水墨法画?(请两、三名学生各以一首诗为例分析)诗里写了什么?有什么情节?表现了什么意境?读了诗,你会产生什么感情?以刚学过的《鹿柴》为例,示范如何用水墨技法表现诗意。

放诗朗诵录音,并请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有哪些人物、景物)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如果要表现出这种意境,诗中中哪些人物或景物可简化或省略?以上我们做的这一步叫“构思”。

(板书)想好后在草稿上画画各部分的位置、大小,使重点突出,这一步叫什么?(板书:构图)现在老师要用水墨法将这幅画画在宣纸上了,在绘画前还要考虑哪里要画得虚些,哪里可画得实些,需重点表现的可用勾、皴法,要让它虚淡些可用什么方法?(晕染法)示范画法:示范中注意提问,老师为什么用这种技法来表现。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诗情画意的创作过程。

1.2 教学内容介绍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诗词与绘画的关系,探讨如何将诗词意蕴转化为绘画作品。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经典诗词和对应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诗情画意的兴趣。

1.4.2 讲解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诗词与绘画的关系。

1.4.3 示范如何将诗词意蕴转化为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表达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章:绘画材料的运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绘画材料,如水墨、水彩、素描等。

培养学生对绘画材料的特性和运用方法的认识,提高绘画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及其特性,如水墨的浓淡干湿、水彩的透明度等。

讲解不同绘画材料在不同绘画技法中的应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绘画材料的运用。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常用的绘画材料及其特性,如水墨的浓淡干湿、水彩的透明度等。

2.4.2 示范不同绘画材料在不同绘画技法中的应用方法。

2.4.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绘画材料的运用方法。

第三章:线条与形状的表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线条和形状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线条和形状的种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圆形等。

探讨线条和形状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法中的表现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线条和形状的种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圆形等。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诗情画意》,详细内容为“诗画结合,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诗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诗画艺术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表达诗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画艺术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诗意的能力,激发创作潜能。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画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诗意,实现诗画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经典诗画作品、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细节:音乐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a. 欣赏经典诗画作品,分析诗画艺术的特点。

教学细节: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b. 讲解绘画技巧,示范如何运用绘画表达诗意。

教学细节:教师现场示范,边绘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3. 学生实践: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幅诗画作品。

教学细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教学细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诗画结合的角度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细节:强调诗画艺术的特点及在绘画中的应用。

b.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细节: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诗情画意》2. 内容:a. 诗画艺术特点b. 绘画技巧c.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春”为主题的诗画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创意,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完成一幅诗画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春天的美好,适当融入诗意。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诗情画意》。

详细内容围绕如何将古诗文中的意境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技巧,将诗中的画面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文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 学习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古诗文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重点: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古诗《静夜思》,让学生朗读并体会诗中的意境。

2. 讲解:分析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将古诗《静夜思》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5. 互动: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古诗文,尝试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六、板书设计1. 《诗情画意》2. 内容:古诗文意境绘画技巧创新意识审美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古诗与绘画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古诗文的学习。

2. 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古诗绘画比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与绘画表现2. 绘画技巧的掌握3. 课后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与绘画表现1. 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文,配合音乐、图片等元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中的意境。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教案:《诗情画意》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课《诗情画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绘画与诗歌相结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墨、颜料、毛笔、水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墨、颜料、毛笔、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诗词《望庐山瀑布》为引子,让学生欣赏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

2. 讲解: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作画,展示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指定的诗句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5. 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评价、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诗歌与绘画的结合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家乡的美”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要求:运用所学技法,表现出家乡的自然景观,富有诗情画意。

3. 答案:学生作业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技法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练习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山水画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9课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教材中包含了多首中国古代诗词,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插图,插图中的意象与诗词内容相呼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意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等视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对于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画面表达,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逐步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画面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

2.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9课诗情画意》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彩泥等4.参考资料:中国古代诗词、相关绘画作品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组中国古代诗词朗诵作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诗词和插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画面表达。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思考诗与画的关系;
技能目标: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毛笔、墨水、水彩、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诗情画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吧。

师:(板书)《诗情画意》;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国画作品《稼轩词意图》,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幅画有哪些特点?它的创作步骤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9《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9《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与画的密切关系,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与画的密切关系2.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古诗意境的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将诗与画相结合,创作出富有诗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

-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美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表现古诗意境的?2. 学习水墨画基本技法- 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用水、构图等。

- 示范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古诗意境,如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

3. 创作实践-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古诗意境。

- 在创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技巧,力求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与画的密切关系,以及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的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充分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诗情画意美术教案

诗情画意美术教案

诗情画意美术教案【篇一: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0 《诗情画意》教案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并能为自已熟悉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和构图,色彩的知识来表现诗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给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的某一句配画。

三、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四、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师:大家喜欢诗吗?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里有多少首诗呢?能吟诵一首吗?生:背诵古诗 ........师:同学闭上眼睛,哪位同学再深情的吟诵一遍大家耳熟能详的《咏鹅》,并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仿佛看见一只只雪白的鹅唱着动听的歌............师:通过想像,把诗歌从无声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学生初次感受诗中有画。

2.赏画品诗,发现方法。

师:指导学生欣赏《咏鹅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

并板书课题。

师: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又该怎么配呢?我告诉你们们,答案就在书中,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孩子们认真的读诗,看画,交流、讨论。

)让学生发现给诗配画的一些方法:突出重点,恰当构图,合理想像。

这一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结论。

作画布骤:(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3.选诗配画,多样创作师:在掌握方法之后,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生:师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在反复读,领会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描绘、着色。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诗情画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诗词及其画作,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诗情画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词与绘画的关系2. 经典诗词及其画作的欣赏与分析3. 绘画表现诗情画意的技巧与方法4. 创作实践:以一组诗词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学会欣赏和分析经典诗词及其画作。

2. 难点:如何运用绘画表现诗情画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与绘画的关系,介绍经典诗词及其画作。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诗词及其画作。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诗词、画作及其相关资料。

2. 画材:纸张、画笔、水彩、水粉等。

3. 参考书籍:关于诗词、绘画的教材和辅导书。

4. 网络资源:相关诗词、画作的信息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作,引发学生对诗词与绘画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阐述诗歌中的意境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

3.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经典诗词及其画作,分析其中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美。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诗词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阐述创作思路和感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词与绘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经典诗词及其画作时的表现。

3.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4. 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以及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

本课以我国经典古诗词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了解和掌握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和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并将其融入绘画创作中。

2. 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意境,使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词资料、绘画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古诗词意境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情画意。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课的主题——《诗情画意》,讲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 案例分析:展示多幅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是如何表现古诗词意境的。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诗情画意》2. 教学目标:了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意境,运用绘画语言表达。

4. 教学过程:欣赏、分析、创作、展示、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绘画创作。

2. 课后作业:收集并欣赏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作品,写一篇欣赏心得。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1)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1)

诗情画意课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學目:1.指导學生选择熟悉古诗,运用已有绘画技巧来表现诗意境。

2.培养學生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學生对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學艺术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學重点与难点:重点: 运用已有绘画知识表现古诗意境。

难点: 恰当地表现古诗意境。

教學准备:教师: 课件。

學生: 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教學思路: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境界,将學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學生互相探讨,互相學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學生观察兴趣,也能让學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创作方法,为學生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喜悦。

教學流程: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學生回忆一年级學过古诗,并描绘诗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學生进一步理解诗中情景。

小结: 我国传统艺术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 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静夜思》来表达思乡心情。

(1)师: 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联想。

(启发學生想象各种不同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學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 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 为什么?2.欣赏课本中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學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图片,帮助學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特点。

教师小结: 要画出诗中情景,除表现出诗中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景物……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學生交流: 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 引导學生展示准备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學生说说自己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學生想象。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9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使学生能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诗词和对应的画作,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古代诗词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诗词和画作,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绘画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创作法: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诗词和画作,用于课堂教学。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供学生创作使用。

3.教师准备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诗词和画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诗词和对应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提高审美感知能力,深入体会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2.增强文化理解与认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尊重并传承经典诗词艺术;3.发展创意实践能力,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诗词意境,勇于创新表现;4.增强图像识读能力,学会分析、解读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在绘画实践环节,有些同学显得拘谨,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我觉得这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对绘画技巧还不够熟练,二是担心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不同。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样具有价值。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到很欣慰。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教学难点
(1)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的意境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绘画元素。例如,解释《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寓意,需要运用生动的实例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
(2)绘画技巧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将所学技巧与诗词意境相结合的难点。如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月夜的静谧、诗人的思念等。教师需通过示范、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诗情画意》这一课中,探讨了如何将古典诗词的意境融入绘画创作。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
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在理解诗词意境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虽然我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更多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展示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美。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情画意的基本概念。诗情画意是指将诗歌的意境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作品既有画的视觉效果,又有诗的情感内涵。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教材中的《静夜思》配画,展示了如何在画面中捕捉到诗中月光的清冷和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词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美感: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领悟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如何通过绘画形式表现。例如,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作品《静夜思》,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月夜的宁静与画面的淡雅色调之间的联系。
-掌握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指导学生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技法进行创作,强调每种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力。如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与线描的清晰轮廓,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法表达诗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绘画技法的运用和诗意情感的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和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情画意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创作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来表达一首指定的古诗意境。
-审美判断与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时,可能难以从专业角度出发,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构图、技法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其审美判断能力。
-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在尊重原诗意境的基础上,发挥个性,进行创新性表现。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作品既不失诗的内涵,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在绘画技法方面,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等技法,而有些学生则显得较为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绘画技巧的专项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扎实掌握基本技法。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02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02

《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苏州园林艺术有基本的了解;2.通过对苏州园林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导入课题《苏州园林欣赏》二、欣赏园林的美一)园林的自然美:1、中国园林的分类2、带着问题继续欣赏园林图片(建造这样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a.叠山理水。

B.花草树木。

C.园路建筑3.1、山是园林的骨架。

(对比欣赏溜园的观云峰和环秀山庄的假山)3.2、水是园林的灵魂。

(没水的观云峰和有水的观云峰对比欣赏)3.3、植物是园林的生命。

有了花草的点缀山才有了生命,有了花草树木园林的一年四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4、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

(对比欧洲园林我苏州园林)引出苏州园林的——虽有人作,宛自天成的自然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

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C、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2、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3、教师小结4、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结合录象)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5、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三)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

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如月到风来亭、与谁同坐轩)。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一. 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的介绍,以及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创作能力还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

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3.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山水画作品。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山水画作品和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山水画,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讲解和介绍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诗情画意的能力,激发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认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情画意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表现手法3. 创作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学会运用绘画手段表现诗情画意。

2. 难点:如何将诗意融入绘画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PPT、画作案例、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介绍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与表现手法,分析画作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讲解创作过程和心得。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实践,尝试创作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6.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更多优秀的诗情画意作品,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创作一幅更加完整的诗情画意作品。

9.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课程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美术馆等,加深对诗情画意及其艺术价值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展示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诗情画意的能力,通过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创意性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通过课堂参与和作品内容进行评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情画意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组织参观艺术展览。

2. 鼓励学生参与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诗情画意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自信心。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word教案 (2)

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一课教學目标主要是为自己熟悉并喜欢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艺术之间关联。

授课中,我引导學生事先搜集自己喜欢古诗,上课时让他们互相自由交流,这样一个融洽氛围,提高了學生學习兴趣,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分类: 写人、状物、写景,同时學生还发现有些古诗每句都表现不同内容或场景。

通过學生分类我进一步进行总结在表现时该如何构图: 如写人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人物作为画面主体,着重描绘;状物类也是如此;画写景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古诗,可以是单幅,选择诗中最精彩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形式。

这样,不同构图形式便自然、适时给學生带来了新启发,从而为创作好本课内容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學生作品,我发现學生不论从构图还是色彩等方面都能够较好把理论知识运用其中,真正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境界。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诗情画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并能为自已熟悉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某一句配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和构图,色彩的知识来表现诗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给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的某一句配画。

三、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四、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师:大家喜欢诗吗?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里有多少首诗呢?能吟诵一首吗?
生:背诵古诗........
师:同学闭上眼睛,哪位同学再深情的吟诵一遍大家耳熟能详的《咏鹅》,并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见一只只雪白的鹅唱着动听的歌............
师:通过想像,把诗歌从无声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形象,学生初次感受诗中有画。

2.赏画品诗,发现方法。

师:指导学生欣赏《咏鹅图》,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

并板书课题。

师: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
又该怎么配呢?
我告诉你们们,答案就在书中,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孩子们认真的读诗,看画,交流、讨论。

)让学生发现给诗配画的一些方法:突出重点,恰当构图,合理想像。

这一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感悟,得出结论。

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3.选诗配画,多样创作
师:在掌握方法之后,大家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画吗?生:
师让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在反复读,领会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描绘、着色。

在悠扬典雅的古筝曲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创作。

4.多维评价、个性表达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大胆地在黑板上展出,并让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再让作者说说自己画得精彩或得意之处。

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下课可以互相评价,互相猜猜别人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让他们学会要大胆地表现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渴望被赏识,我努力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鼓舞和评价:“你的画别有特色”、“你的画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5.拓展欣赏,诗意延伸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让孩子们在《静夜思》的优美歌声中结束本次的诗情画意之旅。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课后作业,我安排了两部分:一是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二是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

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任选一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