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2)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常见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康复评定及其表达的临床规范
3)整体功能:对于偏瘫、脊髓损伤、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发生两侧 上下肢同时出现功能障碍,常根据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阶段制定康复目标: ①全面辅助;②部分辅助;③完全独立完成。
4)劳动能力:除日常生活活动以外,最好还应预测劳动能力:①恢复原职; ②恢复工作,改变原职;③改变职业,可劳动;④帮助家务。
(一)康复治疗计划及其内容 康复治疗计划是康复医师明确地向治疗师指出的康复治疗目标和具体的康 复方案。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应包括诊断、主要功能障碍、康复目标、康复
措施(治疗部位、方法、时间、频度)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康复治疗计划中,康复医师使治疗师明确康复目标、清楚治疗方法,使医
师和治疗师的目标和手段一致而不至于互相误解。同时,康复治疗计划不可能将 治疗方法写得十分细致,因此即使医师写出了具体方法也是相当原则的,治疗师 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康复医师和患者合作,运用恰当的康复手段
和治疗方法,取得好的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计划是患者、家属、治疗师及其他专业人员检验预后和预期结果的
工具。康复治疗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康复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的变 化。在治疗过程中可产生和确定新的目标,也可删除一些无关紧要和不可能实现 的目标。具体康复方案的制定可由康复医师或治疗师主持,也可以曲康复协作组
2.康复目标的描述 (1)急性期脊柱康复计划的目标:①训练和保护受伤的组织;②控制疼痛
和减轻炎症;③及早对关节和软组织结构进行活动和生理性负重;④实施治疗性 锻炼。
(2)亚急性期脊柱康复计划的目标:①损伤阶段与邻近节段、脊柱其他部 位、髋部或肩胛带、影响脊柱的上肢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肢(即整个运动链)的无痛性全范围的 运动;②对影响脊柱的神经肌肉系统进行训练,达到最理想的力量、耐力和协调 性;③恢复正常的运动;④预防进一步的损伤和复发。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的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
2.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
3.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Ⅳ级以下。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
5.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
6.突出物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
7.有神经根受压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
8.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
9.XXX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利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
二、【禁忌症】:1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
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
3.有严峻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
5.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时代者。
6.术前熏染者(1)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内)有感染;(2)非手术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3)潜伏熏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安;(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7.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
8.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9.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的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
三、【操作方法】:第一步:病人体位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
脊柱外科科室管理制度
脊柱外科科室管理制度一、总则脊柱外科科室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提供规范、高效、质量保障的医疗服务,科室制定了本管理制度,明确了科室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以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1. 科室领导组织架构(1)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科室各项工作,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科室日常工作,负责特定的工作内容,如人员安排、医疗质量管理等。
2. 科室内部组织架构(1)门诊部:负责接诊和治疗门诊患者,开展常规诊疗工作。
(2)病房部:负责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等工作。
(3)影像科:负责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提供医学影像学支持。
(4)康复科:负责康复治疗工作,帮助患者康复。
三、人员管理1. 医师管理(1)医师应遵守医德医风,严格遵守医疗纪律。
(2)医师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医师应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医疗水平。
(4)医师应定期参加科室会议,积极配合科室工作。
2. 护士管理(1)护士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
(2)护士应维护患者隐私权和尊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护士应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水平。
(4)护士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相关职业规范。
3. 行政人员管理(1)行政人员应协助科室领导开展工作,处理科室日常事务。
(2)行政人员应维护科室的正常秩序,确保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3)行政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设备管理(1)科室负责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患者安全。
2. 医疗质量监控(1)科室负责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科室负责开展医疗差错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诊疗常规-脊柱骨折
诊疗常规-脊柱骨折诊疗常规-脊柱骨折脊柱骨折诊疗常规颈椎骨折常发生于由高处跌下、体育运动及车祸等外伤。
大多数病人为青壮年。
由于颈椎本身的解剖特点,损伤后可能出现截瘫,甚至导致死亡。
寰椎骨折,多系来自头顶的纵向挤压暴力所引起,骨折线多在结构薄弱的前后弓与侧块的衔接处,骨折多向四周移位,使该处椎管扩大,故少有神经症状者。
临床上虽较少见,但如处理不当易发生意外,应注意。
颈部僵硬和枕下区域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有时因咽后血肿而觉不适,但非全部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常伴有颈椎不稳症状,患者喜双手托头。
头部前倾呈强迫头位,避免头部的任何方向转动,部分患者出现枕大神经分布区域放射性疼痛或感觉障碍。
一般无脊髓受压症状,少极数因骨折后移位出现脊髓损伤表现。
颈部疼痛,可向后枕部放射,枕颈部有明显的压痛,颈后肌亦多呈痉挛状,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旋转活动,约半数合并有枕大神经放射痛及沿该神经的压痛。
(三)辅助检查:1、X 线平片:应包括正位、侧位及开口位。
侧位片示寰椎前后径增宽;开口位可发现寰椎左右增宽,与齿状突距离双侧常呈不对称状。
2、CT 扫描:显示骨折线的数量、走向及骨折移位情况等。
3、MRI 检查:对骨折的观察不如CT ,主要用于伴有脊髓症状者。
二、中医证候分类按外伤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本病应注意与齿状突骨折相鉴别。
二者外伤部位不同,结合颈椎开口位及侧位片可明确诊断。
四、常见并发症:1、横韧带断裂:横韧带断裂造成两侧块离心性分离移位,大于6.9mm ,造成骨折不稳定性。
2、齿状突骨折。
3、寰枢椎半脱位:严重不稳定型骨折所致。
4、脊髓损伤。
1、重视院前急救,注意搬运过程中颈部制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2、严格制动,卧床,仰卧睡眠,枕头放在肩颈部,使头后仰,避免放于枕部,以防头颈前屈位。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气管切开或人工辅助呼吸。
4、应在牵引下让病人作定期翻身活动,以防引起头枕部及骶部等处压疮。
5、积极预防卧床并发症,如褥疮,栓塞性静脉炎,坠积性肺炎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脊柱外科临床指南
脊柱脊髓损伤定义:脊柱脊髓损伤常发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症状体征一,脊柱骨折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 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XX年版)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简化脊柱科诊疗常规
脊柱科胸腰椎压缩骨折【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TCD编码: BGG000)【西医病名】胸腰椎压缩骨折(ICD编码:S22.001/ S32.001)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病,是一个以胸腰椎压缩骨折为核心,累及脊柱后方韧带软组织损伤的急性损伤疾病。
部分可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诊断】1.中医诊断: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1有明确外伤史。
1.2局部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
1.3X线正、侧、斜位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1外伤史(高处坠落、滑倒跌伤,重物落下打击,车祸撞击等)2.2受伤部位肿胀、畸形、压叩痛、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可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2.3影像学检查:X片(正、侧、斜位),CT,MRI检查可显示骨折脱位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椎管受压情况。
【诊断分型】1.稳定型骨折:单纯压缩骨折压缩高度在1/2以下(本规范主要适用此型骨折)、单纯附件骨折。
2.不稳定型骨折:压缩高度超过1/2,Cobb 角大于20度的压缩性骨折;【辩证分型】1.肝肾亏虚、骨断筋伤,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
2. 骨断筋伤、血淤气滞,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
3.骨断筋伤、血淤气滞、督脉受损,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症见舌质暗紫、苔薄黄,脉玄,日久可见脉细弱。
【鉴别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两者发病机制相似,主要鉴别点在于爆裂骨折为骨折波及中柱,中柱高度降低,椎管多有骨性占位,可能伴有神经损伤表现。
【治疗】1.非手术治疗(中医三期辩证治疗)1.1 早期治法(1-2周以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1.1.1中药:可选用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宁片、七味三七口服液等,也可用新伤一号方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包括显微内镜技术、经皮内镜技术、腔镜辅助技术、椎管内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区域、手术室、麻醉恢复室、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 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具有脊柱疾病诊疗能力的相关科室或专科病房。
2. 术前准备室(区域。
术前准备室(区域)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需要。
3. 手术室。
(1)手术室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至少 1 间手术室达到I(2)每个手术室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m2(房间内安360°自由旋转的空间(3)手术室需具备移动推车或吊塔,有内镜相关设备、电器信号线及网线、各种引流瓶及气体接口。
可灵活地移动到医师操作所需的任意位置。
(4)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5)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麻醉恢复室。
(1)麻醉恢复室的规模应与手术室的规模相适应。
(2)麻醉恢复室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
(1)脊柱内镜的清洗消毒室根据医院感染控制要求配置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全自动和(或)人工内镜洗消机器、附件清洗用的超声清洗机器、测漏装置、干燥装置等。
(2)洗消区应接近手术室,便于内镜转运。
(3)清洗消毒室各个分区明确,必须设置独立的污物处理间。
(4)内镜器械储存区温度、相对湿度等符合行业标准。
脊柱外科诊疗操作规范
脊柱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操作】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的选择:(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处。
(3)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4.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
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觉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作检验;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毒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7.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毒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徐徐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容器内;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3000ml;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中心静脉压测量【适应证】1.测量中心静脉压。
2.利用其进行输液或静脉高营养(TPN)。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
骨科前20种疾病诊疗指南(脊柱部分)1、过伸性颈椎损伤2、腰椎间盘突出症3、腰椎椎管狭窄症4、颈椎病5、胸腰椎骨折兴义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12月28日过伸性颈椎损伤[定义]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常伴有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X 线多无异常表现,故易被疏漏,影响治疗。
该损伤可占全颈椎各类损伤的29~50%,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脊髓中央管综合征。
[诊断]一、症状额面及鼻部擦伤和皮肤裂伤是最明显、多见的临床表现,系损伤时额面部或鼻部撞击物体或遭受打击所致。
该特征常能提示颈椎损伤的外力作用机制,是判断颈椎过伸性损伤较有价值特征之一。
因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不一,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很大差别。
二、体征局部压痛及活动机能受限。
损伤节段椎前压痛明显,而后结构压痛少见。
神经系统损伤多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和前脊髓综合征,少数表现为部分和严重脊髓损伤。
脊髓中央综合征典型表现为: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手部重于臂部,触、痛觉损害重于深感觉。
严重和部分脊髓损伤无明显的脊髓中央管损伤的特征。
三、特殊检查:无。
四、辅助检查X线表现:颈椎过伸性损伤以软组织损伤为明显,骨性损伤小而隐匿,需仔细观察,以免漏诊。
其主要X线征象有:(一) 伤椎体前下缘三角形撕脱骨折片,需与前纵韧带节段性骨化鉴别。
(二) 损伤节段颈椎间盘和椎前软组织影的变化。
颈椎椎前损伤出血或水肿时,造成损伤处椎前软组织影肿胀,椎间隙增宽。
(三)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颈椎退行性改变及椎管矢状径缩小,损伤多发生于C4~5、C5~6节段。
MR检查是必要的,可明确脊髓损伤程度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致压物的来源和性质。
[鉴别诊断]颈椎过伸性损伤易漏诊,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详尽病史的采集,常能提供损伤机制;颅脑伤患者,也应设法了解损伤时姿势和暴力。
二、颅面部损伤均应常规摄颈椎X线片,以免因其他部位损伤而掩盖颈椎损伤。
三、侧位X线片必须清晰显示上下颈椎结构。
上颈椎损伤而神经症状表现低位时,需注意观察低.位颈椎有无变化。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使用和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和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和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和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2)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使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使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附件6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包括显微内镜技术、经皮内镜技术、腔镜辅助技术、椎管内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区域)、手术室、麻醉恢复室、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具有脊柱疾病诊疗能力的相关科室或专科病房。
2.术前准备室(区域)。
术前准备室(区域)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需要。
3.手术室。
(1)手术室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并符合放射防护标准。
(2)每个手术室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m2(房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要保证检查床有360°自由旋转的空间),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3)手术室需具备移动推车或吊塔,有内镜相关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影像设备、高频电发生器、医疗气体管道、电器信号线及网线、各种引流瓶及气体接口。
可灵活地移动到医师操作所需的任意位置。
(4)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通风、水、电、吸引、氧气、电脑接口、急救设备、清洗消毒、药品、贮存柜等。
手术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5)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麻醉恢复室。
(1)麻醉恢复室的规模应与手术室的规模相适应。
(2)麻醉恢复室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为规范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包括显微内镜技术、经皮内镜技术、腔镜辅助技术、椎管内镜技术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区域)、手术室、麻醉恢复室、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 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具有脊柱疾病诊疗能力的相关科室或者专科病房。
2. 术前准备室(区域)。
术前准备室(区域)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需要。
3. 手术室。
(1) 手术室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并符合放射防护标准。
(2) 每一个手术室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m2 (房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要保证检查床有360°自由旋转的空间),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3) 手术室需具备挪移推车或者吊塔,有内镜相关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影像设备、高频电发生器、医疗气体管道、电器信号线及网线、各种引流瓶及气体接口。
可灵便地挪移到医师操作所需的任意位置。
(4) 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像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通风、水、电、吸引、氧气、电脑接口、急救设备、清洗消毒、药品、贮存柜等。
手术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5) 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 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 麻醉恢复室。
(1) 麻醉恢复室的规模应与手术室的规模相适应。
(2) 麻醉恢复室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 脊柱内镜清洗消毒室。
(1) 脊柱内镜的清洗消毒室根据医院感染控制要求配置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全自动和(或者)人工内镜洗消机器、附件清洗用的超声清洗机器、测漏装置、干燥装置等。
1脊柱疾病诊治规范增加
脊柱外科疾病诊治规范2011年目录第一节一般常用技术一、急救固定【急救】原则是处理及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经、血管进一步损伤。
1. 对外伤患者首先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
如有休克,应首先救治。
2. 有活动性出血,须采取暂时性压迫包扎止血,必要时上止血带。
如上止血带者,应标示时间,并应视情况每半小时~1小时放松一次。
3. 有开放性伤口,局部应先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毛巾包扎,以减少污染。
4. 情况不详时,不要盲目整复,保持伤员原来姿势护送到医院。
【固定】基本原则为固定损伤部位的上下关节。
1. 头颈部损伤时:用沙袋、米袋等物置于颈的两旁,作临时固定。
严防头颈部前屈、后伸或左、右旋转。
2. 单纯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悬吊于胸前。
3. 严重肩部损伤,在腋下先垫以软垫,然后将上臂固定于胸壁,再用三角巾悬吊在胸前。
4. 肱骨骨折,可用夹板放于前后两侧,再将其固定于胸前。
5. 前臂骨折,前后方用夹板固定,背侧板应超过腕关节,防止前臂旋转,然后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6. 脊柱骨折,保持伤后姿势置于硬板床上,在悬空位置放进软垫,搬运时严防扭转或过屈、过伸腰部。
7. 骨盆骨折,病者仰卧位置于木板床,骨盆周围不应放置重物,尤其在腹部耻骨联合处,必要时在骨盆两侧放置较宽木板,作为临时骨盆兜,以起暂时保护作用。
8. 股骨骨折,用长木板,连同腰部平齐固定。
9. 胫腓骨骨折,用木板四块、在患肢四周放置后固定,或将患肢固定于健侧,搬运时可作适当牵引,减少疼痛。
踝、跖、趾骨折:局部绷带包扎,避免负重即可。
二、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前准备】1.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2.患者的准备(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2)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1.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4
脊柱退变性疾病
• 腰椎退变性疾病 • 1、腰椎间盘突出症 • 2、腰椎管狭窄症 • 3、腰椎滑脱症 • 颈椎退变性疾病 • 颈椎病
整理课件
5
腰椎退变性疾病
• 腰椎退变性疾病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有下肢感觉和 运动障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疾病等疾病。 该类病变不仅通过破坏局部组织,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 痛、失能等症状,还可引起神经的压迫导致下肢和鞍区 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须在研究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后严格选择适应征,防止医源性
瘫痪。3. 手术疗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术式,
以简单有效为原则,可前路行椎间盘摘除骨赘清除+椎间植
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可行后路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
4. 最新进展,今年来为防止椎间融合后产生临近节段退变
而发展起来的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近期效果好,远期疗
整理课件
13
腰椎滑脱症
• 腰椎滑脱症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其中一个腰椎的椎 体相对与邻近的腰椎向前滑移,即为腰椎滑脱。因退变、 外伤或先天因素等使腰椎椎体与椎弓根或小关节突骨质连 续性中断者,称为腰椎峡部崩裂。
• 诊断要点: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是拍片时发现; 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相关症状,如腰痛、下肢疼痛、麻木、 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异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 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 摆。
•
不断发展的脊柱外科专业化逐渐增强,在脊柱外科的诊断
和治疗中各位同行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解,在临床工作中带来
极大的不便,甚至造成误诊,耽误了患者宝贵的就诊时间和及时
有效地治疗。
•
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 …
治疗
诊断》》》
整理课件
3
目录
•脊柱退变性疾病 •脊柱创伤 •脊柱炎性疾病 •脊柱肿瘤 •骨质疏松
整理课件
16
颈椎病影像学表现
整理课件
17
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整理课件
18
颈椎病
• 临床表现:
• 1. 颈部症状:以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须与颈部 扭伤、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及其它非颈源性的颈、肩部疼痛鉴别。
• 2. 神经根受压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肢麻木、疼痛,其范围与颈脊神经 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须与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腔 出口综合征、腕管症候群、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肩关节周 围炎、网球肘及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鉴别。3. 脊 髓受压症状:以胸腹部束带感,行走踩棉花感,下肢麻木无力为主要症 状,可出现病理反射如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等,可有排便排尿 功能障碍。须与其他神经性疾病如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多发性硬 化症、脊髓占位性病变等相鉴别。
整理课件
14
腰椎滑脱症影像学
整理课件
15
颈椎退变性疾病
• 颈椎病 • 颈椎病是以颈部解剖结构改变引起的以颈肩疼痛,四肢
运动感觉障碍,脑部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其 发生与发展与劳损、畸形、外伤与炎症等有关。
• 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 型。
• 鉴别诊断:颈椎病要与脊髓肿瘤、肩周炎、颈椎骨关节炎、 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相鉴别。
• 诊断要点:间歇性跛行,体检和CT/MRI检查确诊。
整理课件
11
腰椎管狭窄症MRI影像学表现
整理课件
12
腰椎管狭窄症
• 治疗原则:
• 1. 对轻症和早期患者,保守治疗,以休息、对症、神经营养、理 疗为主;
• 2. 对于症状重,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者, 手术治疗。手术以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力线,保持脊柱稳定性 为主要目的,既要有效解除责任病灶,又不宜过分扩大手术节段和 手术范围。
效仍在观察中。
整理课件
20
症状性退变性疾病的治疗 融合术
目前治疗步骤
部分椎间盘
全椎间盘 置换术 1、椎间盘 修复术
1、Cages 2、Rods 3、Plates
置换术
1、髓核置换
开放性
(PDN)
椎间盘手术
1、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2、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手术
1、Nucleotome
(自动抽吸针)
2、IDET
动态内固定
保守治疗 (椎间盘电热法
1、药物
纤维环成形术)
1、以椎弓根为基础
2、矫形器
2、棘突间装置
3、理疗
整理课件
21
颈椎、腰椎内固定术
整理课件
22
创伤
脊柱
整理课件
23
软组织损伤
• 急慢性损伤性疾病包括腰扭伤、腰肌劳损等疾病,该类 疾病因肌肉韧带在腰椎骨性结构上的附着处受损产生无 菌性炎症,导致局部疼痛症状。该类疾病与职业明确相 关,部分具有明确的受伤史。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休 息、理疗、止痛等方法,使症状好转以至消失。
脊柱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整理课件
1
脊柱外科现况
•
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患有脊柱相关疾病的人群越来越
多。
•
脊柱外科作为骨科的专业化分支,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迅
速,近几年的微创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风靡全球,并迅速在专
科领域扩展。
整理课件
2
脊柱外科现况
整理课件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 起病原因是椎间盘髓 核组织突破或者掀起纤维环组织,进入椎管压迫神经根,导 致下肢的麻木(痹)、疼痛,病史较长者可有下肢肌力减退。
• 诊断要点:
• 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下肢肌力、感觉和反射异常
•神经牵拉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性
•X-Ray/CT/MRI影像学表现
整理课件
7
体格检查
•跛行步态 •腰肌痉挛 •姿势性侧凸 •感觉、运动减退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整理课件
8
整理课件
9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内肿瘤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 •髋关节病变 •骶髂关节病变
整理课件
10
腰椎管狭窄症
• 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管狭窄, 可伴随根性神经症状。 • 主要症状 • 以腰痛、间歇性的跛行(短距离行走后腰痛,被迫 坐下休息)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可以单侧或双侧 下肢疼痛、麻木、无力。
• 4.
椎动脉受压症状:以头晕为主要症状。须与脑源性和耳源性头晕鉴
整理课件
19
颈椎病
• 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CT显示骨赘和韧 带的骨化情况,MRI显示脊髓受压和脊髓变性性改变,DSA或 椎动脉造影显示椎动脉受压或者扭曲性改变。
• 治疗原则:1. 扩张血管的药物和神经营养药。2. 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