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化学预测及冲刺训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考化学预测及冲刺训练题
发布日期:2007-6-4 12:36:08 稿件来源:合肥晚报作者:杨化银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出的答案的标号填在下表中对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1、如图所示的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
2、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都要检验纯度
3、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尼龙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B、家用保鲜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C、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D、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
4、200C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食盐的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5、小王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6、下列五种物质所含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规律排列:①NH3②N
2③NO④X⑤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NO2B、N2O3C、N2OD、NaNO27、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8、医务人员用3%的H2O2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2O2分解时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H2O2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人的体温使H2O2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
D、H2O2和H2O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9、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铁无铜B、烧杯中有铜无铁
C、烧杯中铁、铜均有D、烧杯中铁、铜均无
10、“混合物”是指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有些物质相互接触可能会发生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如:将过氧化氢(H2O2)水溶液、二氧化锰、氧化钠、氯化镁混合后(已知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一系列反应,但发生的反应均不属于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二、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4分
11、(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并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①甲烷②活性炭③食盐④纯碱
⑤熟石灰⑥稀硫酸⑦烧碱
(1)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可使食品松软可口,发酵粉的成分之一是;(3)能吸附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剂的是;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5)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12、(4分)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娣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呈现法就是其中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就留在纸上。如果用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在纸上,硝酸银就跟汗渍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化学方程式
是。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增多,由灰褐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黑色的指纹。
13、 8分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
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 稀=3Cu 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收集装置是。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
是。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 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 稀==3Cu 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2CuO;CuO+2HNO3==Cu 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14、(6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
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为了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X溶液是,滴入的量一般为。
(2)乙同学也设计完成了另一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盐酸能够发生反应。在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里,用胶头滴管慢慢地滴入稀盐酸,不断振荡溶液,同时连续测定溶液的pH,直至盐酸过量。
①写出测定溶液pH的方法。
②图中哪个图像符合该同学的记录()
(3)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中,(填“甲”、“乙”、“甲和乙”)的实验能充分证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
由。
15、(4分)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 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红认为可能是Mg2 OH2CO3;小刚认为可能是Mg OH2。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 小刚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 实验后,小红认为小刚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