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汇编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
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
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
“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
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
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归纳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病及病案等内容。
本部分考试内容主要为诊法和辨证。
第一单元问诊“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细目一问诊的内容要点一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况、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要点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
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
要点三现病史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做何处理等。
一般凡起病急、时间短者,多属实证;凡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属虚证,或为虚实夹杂证。
2.病变过程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何时病情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
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可以了解疾病邪正斗争的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3.诊治经过询问曾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做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
4.现在症状现在症状是指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病痛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通过问现在症状可了解到唯有病人自我能感觉到的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要点四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史,主要包括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素体虚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素体阳虚,易感寒湿之邪,多为寒证,或寒湿病证。
考研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梳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诊断疾病的过程和技术。
对于考研生来说,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获取病情信息,进而作出准确的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诊断”、“四诊法”等;中医诊断学的原则包括“辨证论治”、“因病制宜”等。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面色、舌苔、目色等来判断疾病的表现;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疾病史等来了解疾病的情况;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三、中医诊断学的分类和特点中医诊断学根据疾病的不同分类有不同的特点。
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重要的特点之一,它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诊断疾病,强调病因病机和证候的辨证,在治疗上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另外,中医诊断学还有望闻问切的特点,注重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病变。
四、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考研生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和技巧:1.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但是仅凭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考研生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诊断能力。
2.多维度学习:中医诊断学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的技巧,考研生应该在多方面进行学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病例,考研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4.复习总结:定期进行复习总结,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能够帮助考研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总之,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学科,对于考研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考研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颜之推敲整理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颜之推敲整理本文根据医学教育学员更上《中诊精要》浓缩,改编而成。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
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
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病”和“证”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
“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
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
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尤为常考查的内容。
1。
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
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2。
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
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3。
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
考频率尤为高.1。
青色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2。
赤色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2)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3)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是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3。
黄色黄色主脾虚、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
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2)面色淡黄而虚浮,称为“黄胖”。
《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表 1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朝代医家与著作特点战国西汉东汉西晋晋代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经》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淳于意(仓公)创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张仲景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伤寒杂病论》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葛洪《肘后备急方》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唐方》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王超《水镜图诀》《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宋陈无择(陈言)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 脉施发《察病指南》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分 12 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碧增补为 36 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金元之世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 种刘昉《幼幼新书》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张介宾(张景岳)其中的“脉神章” 、“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景岳全书》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明李时珍(李濒湖)详述 27 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濒湖脉学》李中梓(李士材)28 种把脉象分为《诊家正眼》1 / 31朝代医家与著作特点清代近现代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李延罡《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徐灵胎《洄溪脉学》论脉诊的著作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张登《伤寒舌鉴》载有 120 图梁玉瑜《舌鉴辨正》载有 149 图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汪宏《望诊遵经》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喻嘉言《寓意草》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舌诊研究》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表 2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温热病)类别朝代医家与著作成书特点温热类疾病传染病诊疗明吴又可《瘟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薛生白《湿热条辨》清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余师愚《疫疹一得》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热经纬》明卢之颐《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专论白喉的著作《白喉条辨》清《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璧》论述麻疹的专著《麻证新书》《麻症集成》2 / 31类别朝代医家与著作成书特点王孟英《霍乱论》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辩证,均有较详罗芝园《鼠疫约编》论述表 3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考点主要内容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家族史辨别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过去曾患过何病,是否有预防接种,药物过敏史,做过何种手术治疗表 4 -问诊(问现在症状)考点类型临床表现意义恶寒发热但热不寒恶寒重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风寒表证发热轻发热轻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伤风表证而恶风发热重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风热表证恶寒轻壮热高热( 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只恶热气分阶段下午 3-5 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阳明潮热—阳明腑实证为日哺潮热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潮热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积久,郁而化热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湿温潮热—湿温病兼见头身困重等症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气虚发热自汗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血虚发热细等微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阴虚发热38℃以下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气郁发热,亦称郁热急躁易怒等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气阴两虚发热者3 / 31考点类型临床表现意义寒热往来有汗无汗特殊汗出局部汗出疼痛性质寒热往来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少阳病—半表半里证无定时间规律寒热往来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
中医诊断学考点复习总结
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老舌:实证•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
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i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
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
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1、苔色: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最新中医诊断学考点复习总结
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老舌:实证•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
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i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
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
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1、苔色: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中医考研-中医诊断学汇总
一、望诊(除舌诊)1、望神A.神: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人生三宝)。
***目光B.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在病中,正气未伤,轻证。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C.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病情严重阶段。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谵语(邪陷心包,阴阳离绝)。
D.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
)E.神乱(神志异常):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
(1)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2)癫病——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3)狂病——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明。
(4)痫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F.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表现】①精神不振,健忘,嗜睡;②倦怠乏力;③声低懒言;④动作迟缓。
(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神气不旺。
)(仅00年真题)2、望色A.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充盈,②脏腑功能正常。
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绪论1.熟悉诊、断、诊断、诊法得含义。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就是通过对患者得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进而对患者得健康状态与病变得本质进行辨识,并作出概况性判断诊法:就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得基本方法与手段。
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得主要内容。
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得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情况、了解病情得诊察方法。
闻诊就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得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患者发出得异常气味、排出物得气味等,以了解病情得诊察方法。
问诊就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得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得各种异常感觉以及疾病得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得诊察方法切诊就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得脉搏与肌肤、手足、胸腹、月俞穴等部位,探测脉象变化及有关部位得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得诊察方法。
3、熟悉症状、体征得含义,“症”、病名得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得含义。
了解症、病、证得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
4、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得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得含义。
了解黑箱、生物全息、缩影得含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得典型例证。
5、熟悉“疾病”中存在得整体影响;整体审察得要求;诊法合参得含义,四诊并重得道理,动静统一得意义。
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交互进行。
6、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与《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得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著作得作者及主要内容。
7、了解中医基础理论,早临床、多实践、思维方法对学习中医诊断学得意义。
第一章望诊一、全身望诊1、掌握望神得概念;得神、失神、假神得表现与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总结
中医诊断学一、望诊(除舌诊)1、望神A.神: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人生三宝)。
B.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在病中,正气未伤,轻证。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C.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病情严重阶段。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谵语(邪陷心包,阴阳离绝)。
D.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
)E.神乱(神志异常):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
(1)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2)癫病——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3)狂病——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明。
(4)痫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F.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表现】①精神不振,健忘,嗜睡;②倦怠乏力;③声低懒言;④动作迟缓。
(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神气不旺。
)(仅00年真题)2、望色A.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充盈,②脏腑功能正常。
中诊整理版(笔记、资料等)
《中医诊断学》四诊绪论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八纲(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辨证的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三、参加临床实践:“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一、望神(一)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精气神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意义: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点汇总第一单元绪论考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考点2.①司外揣内:即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②见微知著:指机体的某些局部表现,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③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注:此考点为2021真题考点。
这部分除掌握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内容外,还应理解基本原理的含义。
第二单元望诊考点1.得神的面色特征是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考点2.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为少神/神气不足的临床表现。
考点3.失神(神乱)包括【精亏神衰】和【邪盛神乱】的表现。
【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目无光彩,眼球呆滞,【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肉削著骨,【动作艰难】。
【邪盛神乱】临床表现: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然昏倒,双手握固,牙关紧闭等。
考点4.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神清多语、【两颧泛红如妆】、意欲进食的表现是假神。
考点5.假神的病机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阴阳离决。
考点6.神乱的临床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猝然昏倒。
①焦虑恐惧是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的症状。
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脏躁。
②狂躁不安是指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
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常见于狂病等。
③淡漠痴呆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
▲④猝然昏倒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问诊1、问诊的一般内容A.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等。
B.生活史(习惯):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等。
C.家族史:传染病、遗传病。
D.既往史: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中风;患有癫狂病者,常因精神刺激而复发。
(问小儿:预防接种、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明·张景岳)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全过程(病变过程、诊治过程、现在症状)。
2、现在症状:寒热、汗、疼痛、头身脘腹、耳目、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妇女。
A.问寒热①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②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③但寒不热: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
特点:病人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近火可缓。
[1]B.问汗: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者。
里证有汗——阳气虚,阴虚,里实热,亡D.问头身(1)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
【头痛】a.部位①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痛(面、额);②侧头部,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少阳经头痛;③后头部连项痛——太阳经头痛(头顶、后头、面颊);④巅顶痛——厥阴经头痛;⑤头痛连齿——(足)少阴经头痛;*⑥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脾经头痛。
*b.性质I、实证: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外感。
①风寒头痛:头痛连项,遇风加重(与中内联系记忆);②风热头痛:头痛怕热、面红目赤;③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羌活)。
2015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绝汗
病势危重, 冷汗淋漓如水, 面色苍白, 亡阳 肢冷脉微 病势危重, 汗热而黏如油, 躁扰烦渴, 亡阴 脉细数疾 汗有冷感 汗有热感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 阳气虚或惊吓 里热蒸迫 风湿热邪交蒸 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冷汗 热汗 黄汗 战汗 头汗 但头汗出 半身汗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 经》
《难经》
西汉 东汉 西晋 晋代 南齐 隋 唐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脉经》
葛洪《肘后备急方》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翼 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 《灵枢·经脉》 “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 24 脉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 33 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分 12 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 碧增补为 36 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 镜录》 对脉学颇有贡献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 29 种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其中的“脉神章” 、 “十问歌” 、 “二纲六变”之论 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详述 27 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把脉象分为 28 种
论述麻疹的专著
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辩证,均有较详 论述
2 / 30 2015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表 3 -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考点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既往史 主要内容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辨别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 平素健康状况,过去曾患过何病,是否有预防接种,药物过敏史,做过何 种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
要
表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表2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温热病)
表3 -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表4 - 问诊(问现在症状)
表5 - 望诊(得神、少神、失神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表6 –望诊(假神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表7 –望诊(神乱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分证临床表现意义(癫病痴呆)哭笑无常,悲观失望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猝然昏倒(痫证)
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
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多由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表8 –望诊(《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面部名称
所候脏腑
面部名称
所候脏腑
现用名称《灵枢·五色》名称现用名称《灵枢·五色》名称额庭(颜)首面鼻尖肝下(面王、准头)脾
眉心上阙上咽喉鼻翼旁面王以上小肠
眉心阙中肺鼻翼方上胃
鼻根阙下(下极、山根)心颧骨下中央大肠
鼻柱下极之下(直下、年寿)肝颊挟大肠肾
鼻柱旁肝部左右胆人中面王以下膀胱、子处
表9 –望诊(《素问·刺热》分候法)
面部部位额部鼻部左颊右颊颏部脏腑定位心脾肝肺肾
表10 –望诊(常色与病色的鉴别要点)
常色
总特点明润含蓄
分类及特点
主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黄色人种)
客色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可因气候、地域等发生变化
病色总特点晦暗、暴露
表11 –望诊(病色交错内容)
表12 –望诊(面色归纳表)
表13 –望诊(五色主病)
表14 –望诊(望色十法)
表15 –望诊(肥胖与消瘦)
表16 –望诊(动静姿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表17 –望诊(囟门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18–望诊(头发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19– 望诊(面形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口眼
斜
突发一侧口眼斜而无半身瘫痪,患
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斜
口眼
斜兼半身不遂
表20– 望诊(特殊面容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1– 望诊(目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2–望诊(耳之色泽、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3–望诊(鼻之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4–望诊(望口与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口
表25–望诊(望齿与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6–望诊(望咽喉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7–望诊(望颈项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8–望诊(望腰背部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29–望诊(望手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30–望诊(望前阴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31–望诊(皮肤病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表32–望诊(望呕吐物色质及临床意义)
表33–望诊(望小儿指纹的主证及临床意义)
表34–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35–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36–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37–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38–舌诊(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39–舌诊(危重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40–闻诊(音哑与失音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41–闻诊(鼻鼾、呻吟、惊呼、喷嚏、呵欠、太息的临床意义)
表42–闻诊(五种病理性语声的表现、病机和主病)
表43–闻诊(病态呼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44–闻诊(咳嗽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表45–闻诊(病室气味改变和临床意义)
表46–脉诊(寸关尺分候脏腑表)
表47–脉诊(正常脉象的含义及脉象表现特征)
表48–脉诊(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和主病)
表49–脉诊(常见相兼脉的主病)
表50–脉诊(七绝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表51–按诊(虚里按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表52–按诊(按肌肤诊寒热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表53–按诊(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1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