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重点总结
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1、统计的含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指很据科学的方法从事统计设计、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提供各种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的活动的总称。
其成果是统计资料(原始调查资料和加工处理后的系统资料);(2)统计资料:即统计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有关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通常以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报告的形式变现,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关系等信息的数字和文字资料;(3)统计科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2、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其根本特征: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揭示事物的本质、相互联系、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
4、统计学研究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5、统计工作的过程及基本职能统计工作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定性-定量-定性:循环往复)统计设计:指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是统计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定性认识的阶段;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对象和目的要求,依据统计设计的内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即由定性到定量认识的阶段;统计整理: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和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的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即为统计分析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指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应用各种科学的统计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做出科学的结论,进而提出建议和可预测性的意见的工作过程,即从定量到定性深入认识的阶段。
统计知识点总结高中
统计知识点总结高中1. 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变量、数据类型、数据分布等。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数据类型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数据分布是指数据在不同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2. 统计数据的收集统计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学的第一步,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验观察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问题。
3.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统计量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布、频率分布、累积频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分位数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4.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规律性的数学模型,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泊松分布等。
了解不同概率分布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5.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在学习统计推断时,需要了解参数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概念和方法,以及它们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6.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统计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判定系数等。
掌握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变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和决策。
7. 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总之,统计知识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统计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挑战。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它提供了一种用来了解和解释各种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总结:1. 数据类型:统计学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的,例如身高、温度等,而定性数据是描述性质和特征的,例如性别、颜色等。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基础,它包括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并尽量避免抽样偏差。
3.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用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范围和标准差等指标来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4. 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它可以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预测未来事件的可能性。
概率可以分为古典概率和条件概率等不同类型。
5.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的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概率分布可以用来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统计指标。
6.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的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总体参数是否符合假设的结论。
假设检验包括设定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计算显著性水平和做出决策等步骤。
7.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相关性是否显著。
常用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8.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可以用来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等。
9. 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指统计量在不同样本中的分布情况。
它可以用来计算统计量的置信区间和显著性水平等,从而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10. 统计软件:统计软件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工具。
统计的知识点总结
统计的知识点总结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呈现,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方法。
描述统计包括了测度中心趋势的方法(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测度离散程度的方法(如标准差、方差、极差)以及数据的呈现方法(如表格、图表、频率分布)。
2. 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测和预测的方法。
推论统计包括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主要方法。
在参数估计中,我们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过样本数据来对总体的某个假设进行检验。
推论统计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科学,它包括了概率的概念、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和性质、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对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了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
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于预测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值之间差异的方法。
它包括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方差分析的方法在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6.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是一种对时间至事件发生之间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了生存函数、风险集与危险比、生存曲线、生存比较等。
生存分析的方法在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数据,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来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推断和验证问题的解答。
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决策和预测。
统计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统计学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统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1.多重共线性:当回归模型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时,则称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
2.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3.五个相关关系:正线性相关,负线性相关,完全正线性相关,完全负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不相关。
若 0<r≤1,表明 x 与 y 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1≤r <0,表明 x 与 y 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 r=+1,表明 x 与 y 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 r=-1,表明 x 与 y 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关系。
|r|→1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r|→0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弱。
4.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回归直线与各观测点的接近程度称为回归直线对数据的拟合优度。
判定系数 R2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
5.最小二乘估计法:通过使因变量的观测值 yi 与估计值yi ∧之间的离差平方和,即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来估计β0和β1的方法。
6. F 检验和 t 检验各有什么作用:F 检验是检验自变量 x 和因变量 y 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t 检验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也就是回归系数的检验。
7.8.正态分布—Z分布:大样本或小样本总体标准差σ已知。
9.N-1的T分布:小样本σ未知。
10.参数估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11.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12.置信水平: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
置信水平越大,所需的样本量也就越大,置信区间越宽。
1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对同一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越有效。
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n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的真值。
14.样本量越大,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小。
15.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的样本量越大。
16.数据概括性度量:(数据分布特征的测量)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态(偏态与峰态)17.三个分布:对称分布—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右偏分布—众数<中位数<平均数18.标准分数的用途:①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标准分数,用Z表示。
统计学贾俊平考研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贾俊平考研知识点总结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统计学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比较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用的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描述性统计:研究一组数据的组织、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统计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内容包括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所研究现象的一般性特征。
(2)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者所关心的是总体的某些特征,但许多总体太大,无法对每个个体进行测量,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往往需要破坏性试验,这就需要抽取部分个体即样本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对所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推断,这就是推断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内容包括抽样分布理论,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等。
(3)两者的关系:描述统计是基础,推断统计是主体二、比较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根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1)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它是由分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2)顺序数量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也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但这些类别是有顺序的,它是由顺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3)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现实中我们所处理的大多数都是数值型数据。
总之,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统称为定型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用数值来表现的,因此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统计学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一、统计学概论1.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它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的科学,它是一门运用概率论、数理逻辑、数学统计原理和方法等,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科学。
1.2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古典统计学、现代统计学和统计学在应用中的发展。
1.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有: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对数据的基本描述;3.推断和判断数据的特征;4.推断和判断数据的规律性;5.推断和判断数据的相关性。
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1 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学的第一步。
数据的搜集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2.2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数据的整理是统计学的第二步。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描述、变换、排序、排列和分组。
2.3 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是通过图表、频数分布、总体分布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推断统计学是通过推断和判断对数据进行推断和判断。
2.4 数据的可视化数据的可视化是统计学的重要方法。
数据的可视化主要包括散点图、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雷达图等。
2.5 统计学的模型统计学的模型是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统计学的模型主要包括概率模型、数理模型、统计模型、贝叶斯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
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样本、频数、频率、比率、中心趋势、稳定性、方差等。
3.2 统计学的基本指标统计学的基本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协方差等。
3.3 统计学的推断方法统计学的推断方法主要包括置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3.4 统计学的应用方法统计学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图像识别等。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数据与变量数据是指收集到的一组数字或符号,而变量是指可以变化的数值。
在统计学中,常用的变量类型有两种: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是用数字表示的,如身高、体重等;而定性变量是用非数字表示的,如性别、血型等。
2.数据的描述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有中心趋势度量和离散程度度量。
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度量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用来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3.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概率分布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的分布情况的概率分布函数,常见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
4.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方法,它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点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数值,而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5.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来检验总体参数假设的方法,它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两种。
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t检验、F检验等;非参数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分布形式的假设进行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6.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相关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常用的相关性指标有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是用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贝叶斯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统计学方法,它与频率统计学有所不同。
在贝叶斯统计学中,统计推断是基于先验概率和似然函数进行的,而不是基于频率分布进行的。
8.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指在统计实验中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达到准确、可靠、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的目的。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区组设计和受试者设计等。
以上就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在各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概括总结第一部分:概率论基础《统计学原理》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部分包括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与独立性、贝叶斯定理等内容。
概率的性质、计算方法和基本公式也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二部分: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第二部分以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为核心,介绍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和分布函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都在本部分进行了详细讨论。
同时,本部分还介绍了常见的离散型分布(如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连续型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
第三部分: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三部分讨论了多维随机变量和其分布。
多维随机变量是指由多个随机变量组成的向量,它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来描述。
本部分介绍了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并给出了常见的两个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和边缘分布。
此外,还介绍了常见的多维分布,如多项分布和多元正态分布。
第四部分: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统计学中重要的一环,它研究如何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未知参数。
本部分介绍了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常见的参数估计方法。
点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直接估计出总体参数的值,例如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
区间估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得到参数的一个范围估计,例如置信区间的构造和解释。
第五部分: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于验证关于总体的其中一种假设的方法。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包括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显著性水平等。
此外,还介绍了单总体、两总体和多总体的假设检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通过对《统计学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统计学是一门基于概率论的科学,它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涵盖了概率论、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本文将对统计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学。
一、概率论基础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在概率论中,我们常用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和定理:1. 事件与概率:事件是指试验的某种结果,概率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列可加性。
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是指事件A在另一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两个事件A和B是独立的,当且仅当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各自的概率的乘积。
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指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值表示。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通过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则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4. 期望和方差:随机变量的期望是其取值与其概率的乘积的总和。
方差衡量了随机变量离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
二、抽样与估计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观察和测量的过程。
统计学中,我们常使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1. 抽样分布和抽样误差: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的统计量(如均值和比例)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抽样误差是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2.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对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估计。
一般情况下,置信区间使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来计算。
3. 抽样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且均值的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4. 参数估计:利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
三、假设检验与推断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个特定的假设。
推断统计学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过程。
1. 假设检验的步骤: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显著性水平、计算检验统计量和进行决策。
统计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1、统计的涵义(1)、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①原始资料: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②次级资料: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3)、统计学:是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特点:①数量性:统计研究过程是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②总体性: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具体性:统计所研究对象的数量是具体的量④社会性:统计研究的数量是是社会现象的数量3、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①统计设计:指标体系设计、统计分组等(定性认识)②统计调查:收集原始资料(定量认识的开始)③统计整理:分类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定量认识)④统计分析:研究分析,揭示现象规律(定性认识)4、统计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①大量观察法:对要研究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
可使现象中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相互抵消,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数理根据:大数规律,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其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②统计分组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现象的总体特征,将调查收到的大量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别。
使组内的单位具有相对的同质性,组间的单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适用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③综合指标法:用统计指标概括和分析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
总体的前提条件:总体的同质性。
④统计模型法:是将客观现象的统计资料配合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反映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揭示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
统计知识点归纳总结
统计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事物的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部分个体或事物的集合。
在统计学中,通常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达到对总体的推断。
2.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总体特征的度量值,而统计量是样本特征的度量值。
统计量通常用来估计参数,并且可以用来进行统计检验。
3. 变量变量是指调查或实验中收集的数据的特性或属性,它可以分为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定性变量是指不同品种或者不同性质的变量,例如性别、国籍等;定量变量是指可以进行数值化的变量,例如年龄、体重等。
4. 数据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非数值型的数据,通常用来描述特征或属性,例如颜色、品种等;定量数据是指数值型的数据,它包括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离散型数据是指可以列举的有限个数的数据,例如人数、数量等;连续型数据是指可以取某一区间内任意值的数据,例如时间、长度等。
二、数据的描述统计1. 中心趋势度量中心趋势度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
常见的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 均值是指所有数据值的平均数,它是所有数据值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 中位数是指将数据值按大小排列,取中间位置的数值。
-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 离散程度度量离散程度度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
常见的离散程度度量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 方差是指数据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标准差是指方差的平方根。
3. 分布形态度量分布形态度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据的分布形式。
常见的分布形态度量包括偏度和峰度。
- 偏度是指数据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偏斜程度。
- 峰度是指数据分布的峰态,可以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陡峭程度。
三、概率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研究随机试验结果的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它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随机现象的可能性的概率。
完整版)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统计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统计学的知识点总结:1.数据类型:统计学中有两种数据类型,即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用数字表示,如年龄、身高等;定性数据则描述了某些特征,如性别、颜色等。
2.数据收集:统计学使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包括调查问卷、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3.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用于总结和描述数据。
常用的描述统计学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程度。
4.推论统计学:推论统计学用于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常用的推论统计学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5.概率:概率是统计学的基础概念,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统计学中的概率可以分为经典概率和统计概率两种类型。
6.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学方法,用于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找到最佳拟合线,从而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7.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用于对统计推断进行验证。
通过比较观察到的样本数据与假设的总体参数,可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8.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9.抽样方法:抽样方法用于从总体中选择样本。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等。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数据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做出可靠的推断和预测。
参考资料:1] ___。
陳黎明。
& 陳應洪。
(2015)。
統計學。
___.2] Moore。
D。
S。
& McCabe。
G。
P。
(2005)。
___。
统计学重点、难点问题总结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或范畴。
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量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表现在: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性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4、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基础的知识点总结
统计基础的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科学。
它是各种学科中的重要基础,如经济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统计学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从商业到政府,从科学研究到医学诊断。
本文将对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数据类型、数据收集、描述统计、概率、推断统计等内容。
一、数据类型1. 根据变量的性质,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用数字表示,并且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如年龄、身高、成绩等;定性数据是用描述性词语表示的,如性别、颜色、好坏等。
2. 根据数据的测量尺度,数据可以分为名义数据、序数数据、区间数据和比率数据。
名义数据是表示对象不同之处的,仅表明事物的种类,如性别、颜色等;序数数据是数据的排列顺序有意义的,如学历、职位等;区间数据表示数据之间的间隔是有意义的,但没有零点,如温度;比率数据是有意义的零点,可以进行比较的,如比率、百分数等。
二、数据收集1. 数据的收集方式主要包括调查、实验和观察。
调查是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实验是通过控制变量来观察和测量影响结果的因素;观察是直接观察对象的状态和行为来获取数据。
2. 数据的收集过程中需要考虑样本的选择、样本量的确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三、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分布的综合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两个方面。
1. 中心趋势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的数值;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2. 离散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均值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度量数据的波动程度。
四、概率概率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古典概率、几何概率和条件概率。
1. 古典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有利事件的数量除以样本空间的数量,即P(A) =n(A)/n(S)。
统计学类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类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学科,其应用广泛,涵盖了从政府决策到商业分析的多个领域。
统计学是基于概率和数学原理的,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以下是统计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和总结。
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分布的测量和描述,以及数据的展示和解释。
描述统计学使用了一些基本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比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它也使用了一些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特征,比如频数分布图、直方图、饼图等。
2. 排列组合与概率排列组合和概率是统计学的重要内容。
排列组合是研究不同元素的选择和排列方式,而概率则是研究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排列组合和概率在统计学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在研究样本的选择方式、样本的排列方式等。
概率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
3.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统计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它主要关注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
统计推断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部分。
参数估计是研究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比如平均值、比例等。
假设检验则是研究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来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比如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
统计推断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用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进行预测和决策。
回归分析可以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其中线性回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回归分析方法。
回归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经济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5.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用来研究不同组别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统计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数据收集:统计学的基础是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的有效性。
2. 数据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包括分类和顺序数据,而定量数据则包括间隔和比率数据。
3. 数据描述:描述性统计学用于描述和总结数据集的特征。
这包括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
4. 概率论:概率是统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量化不确定性。
概率论包括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概率分布、期望值和方差等。
5. 概率分布:数据的分布可以通过概率分布来描述。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6. 抽样分布:当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样本统计量(如样本均值)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对于推断统计学至关重要。
7. 推断统计:推断统计学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这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8.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确定样本数据是否足以支持或反对某个假设。
常见的假设检验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ANOVA 等。
9.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线性回归是最基本的回归分析形式,它研究一个因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10. 非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不依赖于数据的分布假设,适用于样本量较小或数据分布未知的情况。
常见的非参数方法包括Wilcoxon符号秩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
11. 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涉及多个变量的分析,包括多元回归、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
1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帮助理解和解释数据。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13. 统计软件:统计分析通常需要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R、Stata、SAS等,这些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点总结一、统计的概念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统计学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指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性质和规律;推论统计是指通过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从样本数据中得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二、数据的收集1. 数据的概念: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数量、性质和规律的记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事实材料。
2. 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等方式进行。
三、数据的整理和分类1. 数据的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可以分为手工整理和电脑整理两种方式。
手工整理主要是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电脑整理则是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
2.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
定性数据是指反映事物性质和特征的数据,如颜色、性别等;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具体数字表示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
四、数据的表示和分析1. 图表的表示:常见的图表有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2. 中心趋势的度量:对定量数据可以通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方式进行中心趋势的度量,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整体特征。
3. 数据的分布:数据的分布可以通过离散程度、分布形态等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五、概率的基本概念1. 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工具,它是实验结果会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2. 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或不发生的事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 概率的计算:概率可以通过频率法、古典概率法、几何概率法等方式进行计算。
六、统计资料的应用1. 统计的应用范围: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医学、教育等领域。
2. 统计分析的方法:统计学可以通过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和规律。
大学统计学考点复习总结
统计学考点小结一、名词解释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变异:严格的说,变异仅指品质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变量值:亦称标志值,指数量标志的不同表现。
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流量:指一定时期测算的量,对于流量必须指明时期,具有时间量纲。
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对于存量必须指明时间,不具有时间量纲。
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调查期限:指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包括收集资料报送资料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直接观察法:有调查人员直接到现场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直接的点数和计量.全面调查:指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指取被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普查:指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国家或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所谓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指标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典型调查:指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意义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二阶段,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的阶段所搜集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会汇总,使具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分配数列:亦称次数分配,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初中统计知识点总结(全面)
初中统计知识点总结(全面)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涉及收集、整理、汇总和解释大量的数据。
2. 数据类型2.1 定性数据定性数据是指描述性质、品种、类别等特征的数据,无法进行数值度量,例如性别、颜色、职业等。
2.2 定量数据定量数据是以数值形式表示的数据,可以进行数值度量和计算,例如年龄、身高、成绩等。
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1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整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以代表整体的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3.2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分析。
4. 数据的表示4.1 图表图表是用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4.2 统计量统计量是对一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指标,常用的统计量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5.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5.1 中心趋势测度中心趋势测度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的趋势,常用的中心趋势测度有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5.2 变异程度测度变异程度测度是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常用的变异程度测度有极差、方差、标准差等。
5.3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有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6. 数据的应用6.1 判断和推断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样本来判断和推断整体的情况,例如通过抽样调查得出全国某一项数据的估计值。
6.2 预测统计学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可能的结果。
7. 注意事项在进行统计学研究时,需要注意数据的采集方法、样本的选择以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避免误导和错误的结论。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数据的隐私和保密性。
以上是初中统计知识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S n
, ,
n 31.比例P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 E ( p ) p,
有限总体时 P
(3)总体正态, 小样本, 方差已知X Z 2
n
,
N n N 1 p(1 p) n
p(1 p) S (4)总体正态, 小样本, 方差未知X t 2 n n
异众比率是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 24、 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 25、 抽样分布 (定义)在总体 X 的分布类型已知时,若对任意自然数 n,都 能导出统计量 T=T(X1,X2,…Xn)的分布的数学表达式, 这种分布 称为精确地抽样分布 26、 总体分布 总体中各元素的观测值所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是总体分布 27、 样本分布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由这 n 个观测值形成的相 对频数分布,称为样本分布 28、 抽样分布 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 n 的样本时,由该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 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29、 相关关系 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 30、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 度的统计量。若为总体的,称为总体相关系数;若为样本的, 则称为样本相关系数,记为
另附重要公式:
统计学重要公式
1. 样 本 平 均 数 : X 2 . 总 体 平 均 数 : 4 .方 差 : (1) 总 体 方 差 :
2
X
5.标 准 差 : (1) 总 体 标 准 差 : 2 (2) 样 本 标 准 差 :S 6.变 异 系 数
2
N 3 . 四 分 位 差 :Q D IQ R Q U Q L
P ( A ) P(B|A
i 1 i
n
i
)
n
20.贝 叶 斯 公 式 P(A i |B)
P ( Ai ) P(B|A i ) P(B)
P ( Ai ) P(B|A i )
j
P( A
j 1 2
) P(B|A j )
2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E ( X ) xp ( x ) 2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Var ( X ) 2 x p ( x ) 23.二项分布的概率函数 p ( x ) C nx p x q n x , x 0,1, 2,..., n , q 1 p 24.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E ( X ) np , Var ( X ) 2 np (1 p )
xe xe x! x! x n x C C 27.超几何分布 p ( x ) r n N r , 0 x r CN
25.泊松分布 p ( x ) 28.正态概率密度函数 f ( x ) 29.标准正态分布变换 Z
1 e 2
x 2
最小值 下四分位数 中位数 上四分位数 最大值
18、 箱线图
19、 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 M0 表示
20、 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21、 四分位数 四分位数是数据排序后处于 25%和 75%位置上的数 22、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 1 简单平均数 ○ 2 加权平均数 ○ 3 几何平均数:G= ○ 23、 异众比率
X
(1)大样本( n1 , n2 30), 1 , 2已知
1
X 2 Z 2
X1 X 2
1 2
X X 的点估计量为 : S X X
1 2
(2)大样本, 1 , 2未知
2 1 2 2
X
1
X 2 Z 2 S
2 S12 S 2 n1 n2
准 本 尔
分 协 逊
数 方 相
( Z 分 差 关
数
)
Z
i
X
i
S
X Y X Y
X
, 或
Z
i
i
X X ,
Y Y
i
C o v ( X ,Y ) 系 数 rX
Y
S S
L L X n
i
X
X Y
Y
i
Y
n 1 L
S
X
S
Y
X X
L
X X
i 1
n
X
i
无限总体时
P
34.估计时所需的样本容量 : n
2 2 Z 2
2
p (1 p ) 2 n 2 Z 2 p (1 p ) 36. p的 区 间 估 计 时 所 需 的 样 本 容 量 n 2 37.大 样 本 总 体 均 值 的 检 验 统 计 量 : 35.总 体 比 率 P的 区 间 估 计 p Z 方差已知 : Z 方差未知 : Z X , / n X S/ n X , df n 1 S/ n
X1 X 2
时, X 1 X 2 的标准差 X X
1
2
2 12 2 1 1 2( ) n1 n2 n1 n2
X
(3)小样本, 正态
1
X 2 t 2 S
X1 X 2
4 3 .两 个 总 体 均 值 之 差 的 假 设 检 验 统 计 量 (1) 大 样 本 Z
2 2
x
30. X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 : E( X ) , 有限总体时 X 无限总体时 X N n N 1 n
32.估计时的抽样误差 : X 33.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大样本且方差已知 : X Z 2 (2)大样本且方差未知 : X Z 2
X
n
S2 100%
X
i
i
2
(2 ) 样 本 方 差 :S 2
X
N
标准差 总 体 : CV 100% 平均数 S 样 本 : CV 100% X
n 1
7 .标 8 .样 9 .皮
1 条形图使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宽度是固定 ○ 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表示每 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和宽 度都有意义 2 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举行通常是连续排列,条 ○ 形图是分开排列, 3 条形图用于展示数据,直方图用于展示数学值型数据 ○
X
1
1
X 2 1 2
(2 )小 样 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
X
12 22 n1 n2
X 2 1 2 1 2 1 Sp n1 n 2 d d Sd n
,
,
(3) 相 关 样 本 t
4 4 .两 个 比 率 之 差 的 点 估 计 量 : p1 p 2 p1 p 2的 期 望 值 与 标 准 差 E p1 p 2 p1 p 2 p1 (1 p1 ) p 2 (1 p 2 ) p1 (1 p1 ) p 2 (1 p 2 ) p 1 p2 n1 n2 n1 n2 p1 (1 p1 ) p 2 (1 p 2 ) 的点估计量 : S p 1 p2 p1 p 2 n1 n2
i
Y
n
Y
i
n
Y
Y n
i 1
i
,
i 1
X
n
X n
i 1
i
,Y
i 1
n
1 0 .加 权 平 均 数
X
W X W
i i
i
1 1 .分 组 数 据 样 本 平 均 数
X
F X F
i i
i
1 2 .分 组 数 据 样 本 方 差 1 3 .排 列 组 合 公 式 n ! n n 1 m ! n ! 1 2 n , P nm C C
38.小 样 本 总 体 均 值 的 检 验 统 计 量 : t 39.总 体 比 率 检 验 统 计 量 : Z
p p0 p 0 (1 p 0 ) n
40.总 体 均 值 的 单 侧 检 验 中 所 需 样 本 容 量 :
Z n
Z
2
2
2
0 1
, 用 Z 2代 替 Z即 为 双 侧 检 验 的 公 式
m n m n
S
2
F
i
X
i
X
2
n 1 n m 1
n 2
,
P nm m !
n m n
m !
n ! n m
!
,
C
14.事 件 补 的 概 率 P ( A ) 1 P ( A ) 15.加 法 公 式 P(A B) P(A) P(B)-P(A B) P(A B) P(A B) 16.条 件 概 率 P(A|B) , P(B|A) P(B) P ( A) 17.乘 法 公 式 P(A B) P ( B ) P(A|B) P ( A ) P(B|A) 18.独 立 事 件 P(A B) P ( A ) P ( B ) 19.全 概 率 公 式 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