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培训心得体会-sc
CFD学习总结
学习CFD差不多四年了,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我觉得很有必要停下脚步,仔细思量下一步该如何走。
总感觉CFD像是算命,CFDer就像是算命先生。
用少量的信息去推知未知信息。
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的一句关于数学用途的话,“数学的作用是预测”,当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现在想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我们不管是研究什么,最终的目的都是预测,以已知预测未知。
理论研究也好,试验研究也罢,都没办法跳脱这个圈子。
我们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CFD?CFD在我们的科研工作中应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CFD是将数值计算技术与流体动力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我个人认为,流体力学应当处于一个主要未知,数值计算是其辅助作用的。
换一个角度,流体力学是目的,数值计算是手段。
我们最终要解决的是关于流体力学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将流体力学当做主要的内容,各种流体现象的物理解释、数学描述都应当了然于胸,这样在计算过程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而数值计算作为一个工具,一个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手段,更多的反应到了我们所使用的软件中。
不管是商用软件也好,自己编程实现也罢,最终目的无非是求解我们所定义的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
现在的大部分硕士生,都处于利用软件阶段。
我碰到很多人问我到底CFD该如何学习,很多时候我都不会跟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谈,一方面,我自己对于CFD的理解还不深,我怕误人子弟。
另一方面,其实我自己都是在走弯路,甚至现在都还在走。
由于目前的商用C FD软件通常都是英文的,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人来讲,学好这么一款英文的软件的确是一件很费心的事情。
我学软件的方式与大多数人可能不同,我喜欢从软件帮助的tutorial开始,通过大量的例子练习达到熟悉软件的目的,在对软件熟悉了之后,再从软件帮助开始,进而学习软件的工作原理。
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最大优点在于入门快,通常一个星期就能使用软件,然而一个却存在一个极大的缺陷,基础部牢靠。
遇到问题喜欢依葫芦画瓢,却不知其所以然。
CFD学习报告
CFD学习报告一、几何建模本次CFD学习报告采用FLUENT中自带有的蒸发/冷凝模型,模拟制冷剂在热管中蒸发与冷凝过程,由于涉及两相的质量与能量转换问题,较为复杂,因此为保证能顺利模拟,不使用UDF,而使用FLUENT中提供的两相流模型,FLUENT中提供的两相流模型有:VOF模型(Volume of Fluid Mode),混合模型(Mixture Model),和欧拉模型(Eulerian Model),这里使用mixture 两相流模型进行模拟。
1、模型描述图1-1 模型简图模型几何结构较为简单,如图1-1所示。
计算域热管的高度为100mm,宽10mm,倾斜角40°,热管分为三个部分,即:加热段、冷凝段、绝热段。
顶部冷凝段边界为璧面,底部加热段边界亦为璧面。
2、模拟参数描述加热段加热温度500k,冷凝段温度300k,中间绝热的为绝热条件,与外界不换热。
热管模型工作介质为水。
热管内垂直方向的工作介质页面高度20mm.3、建模由于模型比较简单,可直接使用icem建立模型,也可使用CAD建模软件建模,本次使用inventor2017建立模型,过程不再赘述,只叙述建模过程中发现的几点问题:一是在建模过程中应当将模型建立在X-Y平面,否则不能正常划分网格。
二是应该注意模型的最左端最好置于坐标原点,以便在fluent或者icem中确定模型尺寸,方便后续操作。
三是建模完毕之后,要先在inventor2017生成面片,再导出模型。
二、网格划分1、导入模型打开iceman,导入几何模型,先对模型进行修复,去除多余的拓扑信息。
2、part划分模型只需划分三个part,加热段新建part,命名为hot-wall,冷凝段为cool-wall,绝热段为璧面边界条件wall。
3、网格划分全局网格尺寸设置为0.3,分别设置热管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节点数量为400和40。
选择surface网格,点击计算,自动划分面网格,网格如下图2-1 网格划分4、网格质量检查一般而言,网格质量大于0.3,即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点击网格质量检查,结果如下图2-1 网格质量如图所示,网格最小质量为0.43,大于0.3,表明网格质量较好,满足计算要求。
CFD学习心得
关于网格的几个误区尽管当前出现了不少使用无网格方法的FEA及CFD代码,但是网格划分依然是大多数CAE工作者们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高质量网格生成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但是如何生成高质量的或更精细的网格呢?查看网格生成软件所输出的网格质量报告是最基本的方式,使用者还需要对网格是否适用于自己的物理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不幸的是,使用者对于“好网格”存在很多的误区。
如今已经很难在工程学科中找到关于网格划分方面的课程,数值算法在大多数工程学科中成了选修课程。
因此,新生代CAE使用者对于网格在CAE系统中的工作机理方面的欠缺也不足为怪了。
这里有5个最主要的误区:误区1:好的网格必须与CAD模型吻合越来越多的CAE使用者来自于原来的设计人员,他们在CAD方面受到了良好的培训,因此他们倾向于CAE模型体现所有的几何细节特征,他们认为更多的细节意味着计算结果能够更加贴近于真实情况。
然而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好的网格是能够解决物理问题,而不是顺从CAD模型。
CAE仿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物理量:应力、应变、位移、速度、压力等。
CAD 模型应当是从物理对象中提取的。
大量与物理问题不相干的或对于仿真模型影响较小的细节特征在建立CAD模型之前就应当进行简化。
因此,了解所仿真的系统中的物理细节是最基本的工作任务。
好的网格应当简化CAD模型并且网格节点是基于物理模型进行布置。
这意味着:只有在充分了解所要仿真的物理系统前提下才可能划分出好的网格。
误区2:好的网格一直都是好的我们经常看到CAE使用者花费大量的心血在改变网格尺寸、拆解几何及简化几何上,以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网格。
他们仔细的检查网格生成软件输出的网格质量报告,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事儿做得太过也不一定好,因为好的网格也不一定永远都好,网格的好与坏,还取决于要仿真的物理问题。
例如,你生成了一套非常好的网格,其能够很好的捕捉机翼的绕流,能够很精确的计算各种力。
但是当你将流动攻角从0°调整到45°,试问这网格还是好的网格吗?很可能不是了。
气体分析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气体分析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气体分析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气体分析的专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气体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将总结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气体分析仪器的学习与操作是必须的。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各类常见的气体分析仪器,如气体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化学传感器等。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同时,我认识到了气体分析仪器的功能与优缺点,对于实际工作中的仪器选择与应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其次,样品的采集与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与准备技巧。
要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选取合适的采样点,在采样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样品准备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保存、稀释等操作,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第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关键。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软件的使用,我们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表展示、曲线拟合、峰识别等操作。
这些分析处理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分析结果,寻找潜在的问题或异常情况,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第四,标准方法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可靠性的关键。
在培训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标准方法与规程,了解了标准方法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要点,包括样品的稀释与标定、仪器的校正与验证等。
只有在严格遵守标准方法和质量控制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第五,安全与环境保护是气体分析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气体分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等。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气体分析工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废气的处理与排放规范等。
作为从事气体分析工作的人员,我们应该始终把安全与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确保自身安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024年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范文2024年,我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计量员培训课程。
在这段时间里,我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们学习了计量学的基本原理、计量单位的转换和测量误差的判断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我对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了解到计量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实际操作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培训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进行了各种测量工作。
我们学习了常用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电子天平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规范,并学会了如何正确读数和记录数据。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和评定。
这些实践环节让我更加熟悉了计量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也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培训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实际工作的模拟训练。
我们分成小组,根据真实的测量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了一系列测量工作。
在团队中,我主动与其他成员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团队合作的训练,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协作能力,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培训,加深了我对计量工作的认识。
我了解到计量是一项高度精细的工作,对测量设备和操作方法要求严格。
只有准确的测量才能得出可靠的数据,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准确的依据。
同时,我也认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合格的计量结果是保证产品和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计量员,我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持测量设备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正确的职业态度。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计量员,要具备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024年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范文(2篇)
2024年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范文2024年是我作为一名计量员进行培训学习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实际操作,在计量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我将对我在培训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归纳。
首先,在知识方面,我通过系统的计量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计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我了解了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了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我还学习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误差的评定方法以及精确度和准确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我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准确测量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在技能方面,我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的学习,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技巧。
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测量仪器进行准确测量,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我还学会了使用电子称、光谱仪等高精度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并且能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测量和处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此外,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还积极参加讨论和交流活动,与同事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这些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还让我了解到计量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同时,我也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协作,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总的来说,2024年是我在计量员培训学习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一年。
通过培训学习,我不仅学到了计量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些都为我今后在计量工作中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和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和服务。
2024年计量员培训学习总结范文(二)一、引言____年是我作为一名计量员参加培训学习的一年。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对计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在此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在培训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CFD学习心得以及推荐书目
偶也说一点。
偶原来是做实验的,CFD和NHT上课学过一点,没学到什么东西。
研究生毕业前半年,觉得身为流体机械的master不懂CFD没脸见人,于是就自己再学。
说实话,教材,当时觉得没有一个是很系统明了的。
所看的书基本是北航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忘了作者)、《计算流体动力学》(马铁尤),这两个比较老,主要着重于可压缩流的计算。
较新的可压缩流计算可以看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朱自强)和《叶轮机械跨声速及亚声速流场的计算方法》(清华的王保国)。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陶文铨),主要着重于不可压流的计算。
此外还有吴子牛的一本书,不记得名字,思路清晰,简明扼要。
刘超群的一本多重网格法的专著,附带的源代码很多,即使不作多重网格,也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没有老师,所以看书就没有什么章法,看不懂就跳过,往后看,说不定就懂一点,然后回头重新看。
没事就看看,仔细看,多了就明白了。
还可以在internet 上搜索老外的教材和lecture notes。
初学CFD,最忌急躁。
很多看不懂是正常的,指望全部内容一次看懂是不可能的(这不是看小说)。
看上一段时间,大概几个月,看多了,脑子里面的概念就系统了。
很重要的是这两大类(可压/不可压)的计算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区别和特点,主要体现在方程组形式、求解方式、边界条件的处理、物理上的着重点等等。
这些概念很重要,即使不编程,实用商业软件的时候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就会在求解设置上犯错(有人算跨音速喷管居然用常密度气体,典型的基本概念不清)。
肯定会碰到大量的公式的。
没别的,硬着头皮看,但是脑子要清醒,不能晕。
如kaisa说,就是那么几个守恒关系(质量、动量、能量、组分……)。
而且这些公式都是一个形式——对流扩散方程,搞清楚那些是流动项(对流项),那些是扩散项,那些是源项,这样主干就清晰了。
枝节的问题相对杂一些,那只能硬着头皮读。
如果着重于利用商业软件解决问题,只要有足够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参考软件的文档很快入门了。
通过cfd课程设计学到了
通过cfd课程设计学到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和数值解法。
2. 学生能够运用CFD软件进行简单的流体分析,包括流场模拟、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CFD模拟结果,分析流体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CFD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边界条件的设置和计算参数的选择。
2. 学生能够运用CFD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流体机械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
3. 学生通过CFD课程设计实践,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采集、模型建立、计算分析到结果解释的完整流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流体力学和CFD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够对CFD模拟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和深入探索。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设计旨在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通过CFD软件应用,深化对流体力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流体力学基础,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项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师需提供明确的教学指导和案例,确保学生掌握CFD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差异化指导,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估应基于具体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复习:涉及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边界层理论和湍流模型,为学生提供CFD分析的理论基础。
个人cfd经验总结
借宝地写几个小短文,介绍CFD的一些实际的入门知识。
主要是因为这里支持Latex,写起来比较方便。
CFD,计算流体力学,是一个挺难的学科,涉及流体力学、数值分析和计算机算法,还有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知识。
尤其是有关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入门。
大多数图书,片中数学原理而不重实际动手,因为作者都把读者当做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科班学生了。
所以数学基础不那么好的读者往往看得很吃力,看了还不知道怎么实现。
本人当年虽说是学航天工程的,但是那时本科教育已经退步,基础的流体力学课被砍得只剩下一维气体动力学了,因此自学CFD的时候也是头晕眼花。
不知道怎么实现,也很难找到教学代码——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只在教研室的故纸堆里搜罗到一些完全没有注释,编程风格也不好的冗长代码,硬着头皮分析。
后来网上淘到一些代码研读,结合书籍论文才慢慢入门。
可以说中间没有老师教,后来赌博士为了混学分上过CFD专门课程,不过那时候我已经都掌握课堂上那些了。
回想自己入门艰辛,不免有一个想法——写点通俗易懂的CFD入门短文给师弟师妹们。
本人不打算搞得很系统,而是希望能结合实际,阐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手段,其中一些复杂的道理只是点到为止。
目前也没有具体的计划,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因此可能会很零散。
但是我争取让初学CFD 的人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看过之后,会知道一个CFD代码怎么炼成的(这“炼”字好像很流行啊)。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这样我尽可能的可以追加一些修改和解释。
言归正传,第一部分,我打算介绍一个最基本的算例,一维激波管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根两端封闭的管子,中间有个隔板,隔板左边和右边的气体状态(密度、速度、压力)不一样,突然把隔板抽去,管子内面的气体怎么运动。
这是个一维问题,被称作黎曼间断问题,好像是黎曼最初研究双曲微分方程的时候提出的一个问题,用一维无粘可压缩Euler方程就可以描述了。
这里这个方程就是描述的气体密度、动量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它们各自的流量(密度流量,动量流量,能量流量)随空间变化()的关系。
现代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学习心得
现代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学习心得
现代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流体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复杂的流动现象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和经验:
1. 掌握基础的流体力学理论知识是学习数值模拟的前提,包括流体的基本特性、运动方程、边界条件等。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值模拟方法。
2. 学习数值模拟方法时,要掌握常用的数值方法,如有限差分、有限元、有限体积等。
这些方法是数值模拟的基础,了解其原理和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选择适当的数值模拟软件或编程语言进行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如Fluent、OpenFOAM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学习和实践。
4. 在实践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将学习到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实际流体力学问题的求解。
通过与实际问题的对比分析,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数值模拟方法。
5.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方法应用。
同时,要勤于思考和提问,多与同行交流,相互学习和探讨问题。
CFD数值模拟原理课程总结
CFD数值模拟原理课程总结CFD 数值模拟原理课程总结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绝大部分的研究领域内,人们对常见现象的理论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如力学、新材料设计的超分子建筑学、统计物理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化学反应流等。
与此同时,这些数学物理方程、理论模型或经验模型,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得到证实。
为了在实际工程运用中能更加直观简洁的描述流体在流场中的流动情况,CFX 软件系列中的CFD ,PRO-E 等软件就能系统的解决流体的数值模拟问题。
CFD 的基本理论基础与流体力学理论基础相似,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CFD 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以下为粘性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组:(1)连续性方程: (2)动量方程:(3)能量方程:(4)质量组分分数方程:在粘性流体流动的系统中,以上四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是叩开理论流体力学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在CFD 软件运用开发过程中起着理论核心的作用。
二、网格计算中的对流——扩散方程的差分格式分析网格计算中的基本物理概念(1)节点:需要求解未知物理量的空间几何位置;(2)控制容积:空间实体的面积或体积;(3)界面:控制容积之间的分界面;(4)网格线:连接各节点之间的连线。
对于均匀网格,内节点与外节点在区域内的分布趋于一致,仅在坐标轴方向错位半个网格空间;对于不均匀网格计算,内节点永远在控制容积中心,而外节点的界面永远位于两相邻点的中间位置。
在实际工程运算中,内节点网格计算处理特变物理现象比较容易,外节点状态。
由能量守恒微分方程可以推出差分方程,根据工程应用数学所学知识,运用Taylor 展开得到差分方程。
在均匀的网格中,对一维方程,采用不同的离散形式,可以得到相同的差分方程。
但是,这不是普遍现象。
一般情况下,有差别,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也不有差别。
运用Taylor 展开易于进行数学分析,其缺点是物理概念不清,计算()()0=??+i i i i i t u ρε?ρε?()()()i g s i i i i i i i i i Sc P t +-+?-=??+u u u u u βερε?ρε?()()()i g s i i i i i i i i i Sc P t+-+?-=??+u u u u u βερε?ρε?()()()()∑∑==-+-=?Γ-??+Np j ik ji jk ij Np j ik i jk j k ij ik i ik ik i i i ik i i Y m Y m Y Y Y Y t Y 11ρρβαρα?ρα?u的结果可能违背基本的物理定律。
个人cfd经验总结(DOC)
借宝地写几个小短文,介绍CFD的一些实际的入门知识。
主要是因为这里支持Latex,写起来比较方便。
CFD,计算流体力学,是一个挺难的学科,涉及流体力学、数值分析和计算机算法,还有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知识。
尤其是有关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入门。
大多数图书,片中数学原理而不重实际动手,因为作者都把读者当做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科班学生了。
所以数学基础不那么好的读者往往看得很吃力,看了还不知道怎么实现。
本人当年虽说是学航天工程的,但是那时本科教育已经退步,基础的流体力学课被砍得只剩下一维气体动力学了,因此自学CFD的时候也是头晕眼花。
不知道怎么实现,也很难找到教学代码——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只在教研室的故纸堆里搜罗到一些完全没有注释,编程风格也不好的冗长代码,硬着头皮分析。
后来网上淘到一些代码研读,结合书籍论文才慢慢入门。
可以说中间没有老师教,后来赌博士为了混学分上过CFD专门课程,不过那时候我已经都掌握课堂上那些了。
回想自己入门艰辛,不免有一个想法——写点通俗易懂的CFD入门短文给师弟师妹们。
本人不打算搞得很系统,而是希望能结合实际,阐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手段,其中一些复杂的道理只是点到为止。
目前也没有具体的计划,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因此可能会很零散。
但是我争取让初学CFD 的人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看过之后,会知道一个CFD代码怎么炼成的(这“炼”字好像很流行啊)。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这样我尽可能的可以追加一些修改和解释。
言归正传,第一部分,我打算介绍一个最基本的算例,一维激波管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根两端封闭的管子,中间有个隔板,隔板左边和右边的气体状态(密度、速度、压力)不一样,突然把隔板抽去,管子内面的气体怎么运动。
这是个一维问题,被称作黎曼间断问题,好像是黎曼最初研究双曲微分方程的时候提出的一个问题,用一维无粘可压缩Euler方程就可以描述了。
这里这个方程就是描述的气体密度、动量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与它们各自的流量(密度流量,动量流量,能量流量)随空间变化()的关系。
2024年燃气培训总结心得体会
2024年燃气培训总结心得体会在2024年的燃气培训中,我有幸参与了该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燃气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安全的重视。
在此总结中,我将从培训收获、技能提升、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体会和总结。
一、培训收获通过燃气培训,我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培训中,我们系统学习了燃气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以及日常巡检等知识,对于燃气行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培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不断巩固和提升我们的技能水平。
培训期间,我还学习了燃气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措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能提升通过培训,我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掌握了燃气系统的安装与维护技术,包括管道安装、设备调试、故障排查等方面。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断熟悉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培训还强调了燃气系统的安全操作要点,提高了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加熟练地处理各种燃气系统相关的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团队合作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很多团队合作的项目,通过与其他学员合作解决问题,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协作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
四、安全意识燃气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培训中也非常强调安全意识的培养。
我们学习了燃气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了解了燃气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进行应急处理等。
通过培训,我对于燃气系统的相关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如何避免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会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燃气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CFD培训心得体会-sc
CFD培训心得体会2018年3月31日至4月2日,我在北京了参加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培训,十分感谢室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3天时光的培训虽很短,但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受益良多,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CFD的强大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我的业务潜力,同时也认清了自身离一个优秀的CFD使用者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我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1、对CFD及其软件模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计算流体力学可用于多相流、化学组分流、多物理场耦合、一般流动问题、流体换热问题、运动部件等应用领域的问题。
具体到常用的软件模块有SCDM,ICEM,fluent等。
这些模块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且相互之间是可以进行互联互通的。
SCDM模块的使用,主要用于三维几何建模,功能和使用操作方面类似于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
ICEM软件模块主要用于网格的划分,网格划分是一项细致活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门艺术。
因为工程计算上多采用成熟的程序或商业软件作为求解器,只要设置好初始条件、物理参数和收敛条件,计算工作基本上由计算机来完成。
网格的生成工作约占整个项目周期的80%~95%,生成一套高质量的网格将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收敛的速度,对于复杂模型,网格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fluent模块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和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并且还随着其软件的升级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可用于计算的物理问题包括可压与不可压流体、耦合传热、热辐射、多相流、粒子输送过程、化学反应和燃烧问题。
还拥有诸如气蚀、凝固、沸腾、多孔介质、相传介质、非牛顿流、喷雾干燥、动静干涉、真实气体等大批复杂现象的使用模型。
2、业务技能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在这几天里,我们进行了ICEM-CFD网格划分与Fluent通用技术培训,主要内容有CFD基础、应用场合以及基本的工作流程,看老师操作和自己操作是并一回事,这是一门十分重视实操的软件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充实:以前看书的时候总想着看完就完了,也就是为了应付某个考试而看,可透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医学领域里的理论知识就好比盖房子打的地基一样,需要相当的牢固、扎实。
CFD学习心得
CFD学习心得第一篇:CFD学习心得关于网格的几个误区尽管当前出现了不少使用无网格方法的FEA及CFD代码,但是网格划分依然是大多数CAE工作者们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高质量网格生成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但是如何生成高质量的或更精细的网格呢?查看网格生成软件所输出的网格质量报告是最基本的方式,使用者还需要对网格是否适用于自己的物理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
不幸的是,使用者对于“好网格”存在很多的误区。
如今已经很难在工程学科中找到关于网格划分方面的课程,数值算法在大多数工程学科中成了选修课程。
因此,新生代CAE使用者对于网格在CAE系统中的工作机理方面的欠缺也不足为怪了。
这里有5个最主要的误区:误区1:好的网格必须与CAD模型吻合越来越多的CAE使用者来自于原来的设计人员,他们在CAD方面受到了良好的培训,因此他们倾向于CAE模型体现所有的几何细节特征,他们认为更多的细节意味着计算结果能够更加贴近于真实情况。
然而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好的网格是能够解决物理问题,而不是顺从CAD模型。
CAE仿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物理量:应力、应变、位移、速度、压力等。
CAD模型应当是从物理对象中提取的。
大量与物理问题不相干的或对于仿真模型影响较小的细节特征在建立CAD模型之前就应当进行简化。
因此,了解所仿真的系统中的物理细节是最基本的工作任务。
好的网格应当简化CAD模型并且网格节点是基于物理模型进行布置。
这意味着:只有在充分了解所要仿真的物理系统前提下才可能划分出好的网格。
误区2:好的网格一直都是好的我们经常看到CAE使用者花费大量的心血在改变网格尺寸、拆解几何及简化几何上,以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网格。
他们仔细的检查网格生成软件输出的网格质量报告,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事儿做得太过也不一定好,因为好的网格也不一定永远都好,网格的好与坏,还取决于要仿真的物理问题。
例如,你生成了一套非常好的网格,其能够很好的捕捉机翼的绕流,能够很精确的计算各种力。
传热模拟CFD总结
传热模拟CFD总结传热模拟是一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来研究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热现象的模拟分析技术。
它通过数值方法来解决传热过程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传递方程,从而预测和优化设备和系统的热流动性能。
因为涉及到传热的过程非常复杂和多样化,所以传热模拟CFD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建筑等。
传热模拟CFD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它可以实现对传热过程中的细节和复杂性进行精确的数值分析。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对流场和温度场等物理现象可以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预测。
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热过程中的机制和规律,为设计和优化传热设备和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传热模拟CFD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传热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实验方法,传热模拟可以大大缩短研究周期。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属性和工况参数等,快速获得不同传热条件下的结果。
这使得传热模拟成为了工程设计和优化的重要工具,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然而,传热模拟CFD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它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
由于传热模拟涉及到对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需求,因此需要有足够的计算机性能才能进行繁重的计算。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传热问题,可能需要使用并行计算或高性能计算集群等更先进的技术。
另外,传热模拟CFD技术还存在模型建立的难题。
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模型参数估计和验证的问题。
对于一些复杂的传热现象,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验证,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传热模拟CFD技术还需要考虑模型的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等问题。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传热过程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进行传热模拟前,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定,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传热模拟CFD技术在传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通过对复杂传热过程的精确分析,可以为传热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赴美国参加连续流量扩散云室(CFDC)培训及调研总结
可 控 温度 和 冰 面 过 饱 和 度 的 云 室 环 境
中来 测 量 大 气 冰 核 。它 利 用 水 和 热 量 的 扩 散 率 差 来 控 温 和 控 制 冰 面 饱 和 度 。控 制 室 由 冷 、 暖 壁 2个 同 轴 圆 柱
组成 , 通过精确控 制冷 暖壁 温度 , 在 两 壁之 问形 成 特定 的温 度梯 度 , 由两 壁 覆 盖 的冰 层 提 供 暖 壁 向冷 壁 扩 散 的水
尔 斯 鲁 厄 理 工 学 院 (KI T: Ka r l s r u h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等 诸 多 大 气
冰 核 科 研 机 构 所 认 可 使 用 。 基 于
C F DC观 测 结 果 的科 研 文 章 已 经 在 包
工 影 响天 气 办 公 室 ( 以下 简 称 “ 北 京 市
人影办” ) 技 术 人 员 田平 、 毕凯于 2 0 1 7 年 3 月 1 8日至 4月 2日赴 美 国科 罗 拉 多 州立 大 学 大气 化 学 学 院 , 接 受 De mo t t 教授 冰核 研 究 团 队 对 连 续 流 量 扩 散 云 室( C F D C ) 的使 用 、 维 护及 观 测 培训 。 连续 流量 扩 散 云 室 ( C F D C) 是目
2 培 训 主 要 内容
2 . 1 连续 流量扩 散云 室 ( CF D C) 测 量
原 理
连续 流 量 扩散 云室 ( C F D C) 在 连
3 O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 0 1 7 年 第 4期
续采样 气 流 中 , 通 过 将 环 境 大 气 引 入
冷水 的条 件下 直 接 凝 华 冻 结 , 要 么 通 过凝结/ 浸 润 冻 结 生 成 过 冷 水 滴 再 冻 结, 云 室 内冰 核 一 旦 核 化 , 在 高 相 对 湿 度 下 将 快 速 增 长 。采 样 气 流 接 下 来 通 过一个 相 对 水 面 的 次饱 和 区域 , 但 相
气相虚拟仿真软件实训心得
气相虚拟仿真软件实训心得仿真实训心得体会为期五天的模拟训练于周五上午考试结束。
在这紧张而愉快的五天里,我们主要是像沉浸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实验操作和知识点中一样使用模拟软件。
按照老师的安排,前两天做了气相色谱的专题培训,然后两天重点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第五天参加考试。
根据这个计划的实施,我获得了很多经验。
当然,有利也有弊。
我把这些经历做了一个总结。
由于我们正在学习气相色谱分析法,虽然还没有进行实验环节,但其原理和仪器设备我已在课本上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对它的一些术语并不陌生,进行起来比较顺利。
在仿真实验中除了一些软件必要的过程(如选择实验等)之外,其他实验操作使我深刻了解到真实实验操作中对载气、助燃气及其钢瓶总阀和减压阀的使用,然后是查看压力表是否达到要求压力,不是就再调整减压阀;之后调节气体流量;打开主机总开关,在温度控制器中根据实验要求设定柱体、进样室、离子室的温度;然后在信号控制及调节系统调节热导电流、衰减度和点火开关;之后打开记录仪,等输出信号稳定后,注入样品;待实验完成打印实验报告,然后关主机开关和载气减压阀和总阀,实验即完成。
这些过程到现在还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对于载气钢瓶,要先开总阀后开减压阀,关时正好相反;电源要先开总电源开关后开次要电源开关,关时也正好相反;这些过程千万不能颠倒顺序。
在知识要点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比单记课本上的知识要容易深刻的'多,而且巩固学过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而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新鲜事物,因为还没有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一章,无论是仪器还是知识要点,我都不了解,幸好在课下对其大致看了一遍才使实训得以继续下去。
软件操作时,在选择要做的实验后,找到实验要求,然后进样;打开色谱工作站根据实验要求编辑方法,完成之后将仪器内空气赶出再运行系统,对仪器检测消除干扰,等系统输出信号稳定后运行方法,进样,进行分析,待分析完毕打印实验报告。
2024年燃气培训总结心得体会
2024年燃气培训总结心得体会____年燃气培训总结心得体会作为一名从事燃气行业的工程师,参加____年的燃气培训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入学习了燃气的基础理论知识、现场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对燃气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理论课程中,我学习了燃气的组成、性质以及运行原理。
通过系统地学习燃气的化学性质和各种安全措施,我对燃气工程的设计和操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此外,我还学习了燃气的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这对于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在培训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操作技能。
培训班组织了多次实际操作练习,包括燃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维修等环节。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更加熟悉了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同时,培训班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参观了一些先进的燃气工程项目,通过观摩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先进的燃气技术和装备。
最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燃气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安全管理课程中,我学习了燃气事故案例以及如何防范和处理各种安全风险。
培训班强调了燃气行业的特殊性和安全风险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安全培训、定期检查、隐患排查等。
我深刻认识到燃气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保障燃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培训班师资力量的强大和培训内容的丰富。
培训班邀请了一批业内资深专家和教授来讲授理论课程,他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行业经验,使我们受益匪浅。
此外,培训班还组织了一些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同行业的专业人士互动和交流。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许多同行业的朋友。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行业内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相互之间进行经验分享,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cfd学习报告
CFD学习报告姓名段蒙学号 M201370932完成日期 2014 年4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CFD学习报告一、几何建模以《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本上166页处例子为参考,利用GAMBIT 进行三维建模,具体问题为:冷水和热水分别自混合器两侧沿水平切方向流入,在容器内混合后经过下部渐缩通道流入等径的出流管,最后流入大气。
混合器如图1.1所示,图 1.1 混合器示意具体绘图过程为:1.创建混合器主体:高度为8,半径为10;2.创建混合器的切向入流官:半径为1,长度为10,并对创建好的入流官进行180度关于Z轴对称复制;3.将三个圆柱体合并为一个整体;4.创建混合器主体下的圆锥:高度为5,小端半径为1,大端半径为10,方向Z 轴反向;5.创建出流小管:高度为5,半径为1;6.将混合器的上部、圆锥部分以及下部出流小管合并为一个整体;上述步骤完成后所得的图如图1.2所示。
二、网格划分:1.对混合器内部流动区域划分网格:Spacing 选择Interval size ,并填入0.5,所得如图2.1所示2.检查网格划分情况:利用Examine Mesh 功能查看底部圆锥面的网格划分情况图1.2 混合器整体配置图图 2.1 混合器内部流动区域的网格如图2.2所示图2.2 混合器底部圆锥面的网格划分情况3.设置边界条件:①指定边界类型:将两个入流管分别命名为inlet-1和inlet-2,类型为VELOCITY_INLET;出流管命名为outlet,类型设为PRESSURE_OUTLET;②指定区域类型:Action设为Add,Name中输入FLUID,选择所有体。
4.输出网格文件:输出网格文件为1.mesh三、求解计算启动fluent软件,选择3d,进行三维计算,步骤如下:1.检查网格并定义长度单位:①导入网格文件1.mesh;②选择Grid/Check命令,结果反馈如图3.1所示;③光顺网格;④确定长度单位:选择Grid/Scale命令,单位选择cm;⑤显示网格:如图3.2所示2.确定计算模型:①设置求解器:Slover 选择Pressure Based ,Formulation 选择Implicit ,Space 选择3D ,Time 选Steady ;②启动能量方程;③选择湍流模型:选择k-epsilon[2 eqn];3.定义材料属性:water-liquid4.设置边界条件:①inlet-1速度为1m/s,湍流强度为5,入流口直径为2,温度为320;②inlet-2速度为1m/s,湍流强度为5,入流口直径为2,温度为280;③设置出流口的边界条件:Gauge Pressure 设为0,湍流强度和水力直径分别为10和2,温度为300图3.1 网格检查情况图3.2 fluent 中显示网格5.设置求解器参数:①设置求解器:Pressure 设为0.3,Density 设为1,Body Forces 为1,Momentum 为0.7;②求解初始化;③设置残差监视器:Option 选择Plot6.保存Case 文件为1.cas7.迭代求解计算:次数选为200次,迭代接近200时,计算收敛,曲线图如图3.3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D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3月31日至4月2日,我在北京了参加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培训,十分感谢室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3天时光的培训虽很短,但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受益良多,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CFD的强大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我的业务潜力,同时也认清了自身离一个优秀的CFD使用者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我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1、对CFD及其软件模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计算流体力学可用于多相流、化学组分流、多物理场耦合、一般流动问题、流体换热问题、运动部件等应用领域的问题。
具体到常用的软件模块有SCDM,ICEM,fluent等。
这些模块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且相互之间是可以进行互联互通的。
SCDM模块的使用,主要用于三维几何建模,功能和使用操作方面类似于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
ICEM软件模块主要用于网格的划分,网格划分是一项细致活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门艺术。
因为工程计算上多采用成熟的程序或商业软件作为求解器,只要设置好初始条件、物理参数和收敛条件,计算工作基本上由计算机来完成。
网格的生成工作约占整个项目周期的80%~95%,生成一套高质量的网格将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收敛的速度,对于复杂模型,网格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fluent模块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先进的数值方法和强大的前后处理功能,并且还随着其软件的升级而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可用于计算的物理问题包括可压与不可压流体、耦合传热、热辐射、多相流、粒子输送过程、化学反应和燃烧问题。
还拥有诸如气蚀、凝固、沸腾、多孔介质、相传介质、非牛顿流、喷雾干燥、动静干涉、真实气体等大批复杂现象的使用模型。
2、业务技能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几天里,我们进行了ICEM-CFD网格划分与Fluent通用技术培训,主要内容有CFD基础、应用场合以及基本的工作流程,
看老师操作和自己操作是并一回事,这是一门十分重视实操的软件
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充实:以前看书的时候总想着看完就完了,也就是为了应付某个考试而看,可透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医学领域里的理论知识就好比盖房子打的地基一样,需要相当的牢固、扎实。
是任何科研与操作的先决条件,要求相当的严谨,一环扣一环。
一些流体的物理参数和紊流模型的经验系数等
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软件模拟只是数字化的模型计算,主要还是靠人为来选择合理正确的模型和参数设置。
这就需要我们将实际问题抽象简化成为已知的一种物理模型或多种物理模型的组合。
3、下一步学习计划:
(1)进一步扎实理论功底,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理论。
熟悉常用流体模型极其参数设置,如雷诺数和瑞利数等。
(2)进一步强化软件操作,结合已知案例熟悉操作流程,增强自身技术能力。
(3)结合现有的工作需求,独立自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流体计算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付出了一定的时光、精力,相比我所得到的知识、经验与感悟,后者更值。
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了必须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念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总体实现了既定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培训所得,使自身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结合我们的实际状况,以最好的方式回报组织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