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 . 海棠(tánɡ)仿佛(fú)鸿雁(yàn)盛开(shènɡ)

B . 澎湃(bài)芬芳(fān)丰硕(shuò)患难(nàn)

C . 险阻(zǔ)厌恶(wù)束缚(hù)结婚(hūn)

D . 不挠(náo)头颅(lú)甬道(yǒnɡ)戏谑(xǜe)

2. (2分)(2018·北京) 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① ,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下面对小全张中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B .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C .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 .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注: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3. (2分) (2019七上·浦东期末) 下列是给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 . 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2017·杭州模拟) 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残酷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的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③“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④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________ ,________”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⑤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

⑥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5. (3分)阅读下边古诗,然后答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何能尔”中的“尔”指代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的?

(4)诗中哪个词能体现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中的心情?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6. (8分)(2019·慈溪模拟) 给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司马迁《史记》)()

A . 到。例:及鲁肃过浔阳

B . 犯过错。例:人恒过,然后能改

C . 胜过,超越。例:过犹不及

(2)盲臣安敢戏君乎?(刘向《说苑》)()

A . 安逸。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 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C . 安身。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A . 停留。例:不可久居

B . 居住。例:面山而居

C . 处在。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 (7分)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欲穷其林穷:________

②才通人才: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咸来问讯。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桃花源记》以①________为线索。从选文一二段中“缘溪行②________ 穷其林③________从口入”等词句可以看出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过程。

(4)《桃花源记》和【链接材料】中的《饮酒》都表现了作者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请你分别结合诗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8.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你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科学家们很久前就知道这三个因素不足以解释肥胖的起因,而第四个重要的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发现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解宿主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和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解微生物群落的数量是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菌类群(Firmicute) 数量比拟杆菌(Bacteroidete)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菌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拟杆菌和厚壁菌类群。其中,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在向宿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换而言之,如果你体内的拟杆菌数量多于抗菌体,那么你就是令人羡慕的“吃不胖”体型。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呢?研究人员用有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的小鼠们往往表现为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则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这些小鼠多表现为体重下降。

⑥目前尚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读你

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高登团队的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人为地在体内增加某种更喜欢吸收脂肪和卡路里的肠道菌来帮我们减肥呢?研究表明:每个人的肠胃菌群在两岁时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体系,新来的细菌并不容易在其中扎根;即使扎了根,也确定能吸收脂肪和卡路里,但也不能保证它们不会侵蚀我们的肠胃,甚至是其他系统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注释】宿主:寄生物所寄生的生物。这里指人体。

(1)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解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 .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

C . 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 . 研究结果已经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2)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 . 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 . 人体内的厚壁菌类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 . 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

(3)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阿姨的儿子小胖从小就爱吃麦当劳,几乎每天都要吃炸薯条、炸鸡块。上学后同学们嘲笑他胖,体育测试也难过达标。他妈妈再也不许他去麦当劳吃了,只让他在家吃妈妈做的荤素搭配的家庭营养餐,并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一年以后,小胖身高长了5厘米,体重却降了10斤。同学们再也不嘲笑他了。

【材料二】某位模特急于减肥,听说吃蛔虫见效快,于是从网上购买了蛔虫卵胶囊服用。一个疗程下来,体重减了12斤,却出现上吐下泻,腹痛难忍的症状,到医院急诊,确诊为急性肠炎,差点丢了性命。

①阅读材料一,运用文中相关知识,简要解释王阿姨的儿子体重下降的原因。

②运用文中相关知识,简要解释材料二中那位模特服用蛔虫卵胶囊后的现象。

9. (6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

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19·江西模拟)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嚢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4-1、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5-1、

5-2、

5-3、

5-4、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9-5、

9-6、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