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员工福利待遇)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费用还有一部分来自社会保险基金以外的国家财政支出。 1970年, 法国在社会保障基金(不包括公共教育费)的来源中, 除了由工人和 企业主缴纳的社会保险税以外, 由国家负担的部分占17%;在西德占22%, 在 意大利占24% , 在比利时占25%。如果加上公共教育费, 则国家负担的部分在 社会福利费用中所占的比重还会更大。 但是, 国家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 而税收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所得 税。如美国近些年来, 个人所得税在全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将近一半。在个 人所得税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工人缴纳的。同时, 工人还要负担社会保险税 和各种间接税。随着社会福利的发展, 工人的税收负担也越来越重。战后工 人纳税额的增长比工资的增长更快。 所以说, 由国家财政负担的那部分社会福利费用, 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即 归根到底是由工人阶级自己负担的。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 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大学学费低 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 的1/30。 为确保穷人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 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医疗福利覆盖 所有人,每年投入的庞大医疗支出高达2.2万亿美 元,占GDP的16%,占政府支出的20.8%。基本医 疗准则是: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 有钱,那就由保险公司支付,保费由个人负担小 部分,政府负担大部分;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 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一、把互相联系的各个
二、把每个工人一生中的各个时期如未成年时、 就业时、失业时、年老退休时等等互相联系起 来考察, 即考察他一生的劳动力再生产全过程。
从表面看, 社会福利费用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各种社会保险税, 而社会保险税一般是由 工人和企业主共同负担的, 有的税甚至是完全由企业主缴纳。似乎资本家把自己的钱拿出 来为工人提供了福利, 即资本家已经变成了“损己利人” 的高尚公民。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的。 首先, 由工人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税, 是对工人工资收入的直接扣除。社会福利越多, 对工资的扣除就越多。如1949年, 美国由工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的最高税额还只有30 美元, 而到1978 年已提高到1159美元, 它在工人名义工资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大提高, 从而相应地减 少了工人的实际工资收入。 因此, 工人阶级是用自己在业工人工资的一部分, 来保障那部分失去工资收入或工资收 入过低的工人及其家庭的生存, 每个工人是用自己在业时的工资一部分, 来保障自己失去工 资收入时的生存。
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分析
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分析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指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质上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转化形式。
但在表面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格”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工资这一假象,科学地揭示了工资的本质,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
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生存、延续后代、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另外,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
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不同,体现出来的就是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
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
计时工资受工资量、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三个因素综合地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对雇佣工人剥削的实际程度。
计件工资是根据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例如,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的日工资为6元,每日生产6件产品;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就按每件产品1元的工资来支付。
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这是因为:第一,在实行计件工资时,资本家常常借产品质量问题克扣工人工资;第二,资本家往往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尺度,确定计件工资标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的劳动质量和强度的作用,可以节省资本监督工人劳动的费用,而且某些产品还可以让家庭劳动者去完成,节省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支出;第四,实行计件工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第五,实行计件工资,拉大了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收入的差距,加剧工人之间的竞争,影响工人之间的团结。
国内外社会福利政策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社会福利政策的对比研究引言本文旨在对比国内外社会福利政策,探讨其差异和共同特征。
通过比较,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对社会福利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方式,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改进提供借鉴。
国内社会福利政策国内社会福利政策是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提高社会公平。
主要政策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国内社会福利政策的特点是比较注重社会保障,保证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一定的福利保障,如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庞大,社会资源有限,社会福利政策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平衡现象。
国外社会福利政策国外社会福利政策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欧洲国家普遍实施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教育补贴、住房补贴等。
北欧国家尤为注重福利保障,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服务。
相比之下,美国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相对较少。
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福利制度尚不完善,福利保障主要由私人机构提供。
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因素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比较和借鉴通过对比国内外社会福利政策的差异和共同特征,可以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意见:1.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福利保障水平。
2. 改善社会福利政策的公平性,解决福利分配不平衡问题。
3.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力度,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福利。
4. 加强社会福利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利政策的认知和支持度。
结论通过对比国内外社会福利政策的差异和共同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改进提供借鉴。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实际,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福利政策,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全球员工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
全球员工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需要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以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员工福利制度是企业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的员工福利制度略有不同,本文将对全球员工福利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欧洲欧洲的员工福利制度普遍较为完善,法定的福利待遇是基本的保障。
法国的员工福利制度最为完善,法国法定的福利项目包括:假期、最低工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救济金和家庭津贴等。
同时,欧洲的员工普遍享有更长的带薪年假,比如法国法定假期最多可达到30天。
二、美国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较为灵活,大多数福利待遇由雇主自主决定。
美国雇主普遍提供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计划,但并没有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美国的年假普遍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满一年才有可能获得5天的带薪年假。
三、亚洲在亚洲国家,员工福利制度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日本作为人力资源发达的国家之一,员工福利待遇相对较好。
比如,日本的劳动法规定一项年假制度,员工工龄超过6个月即可享有带薪年假,年假期限多从10天到20天不等。
另外,韩国的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也比较完善,但在中国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员工的福利待遇普遍较少。
四、非洲非洲的员工福利制度在各国间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员工福利待遇较为简单。
很多非洲国家的确立福利制度都比较晚,法定福利待遇项目比较少。
南非的员工福利待遇比非洲其他国家较为完善,拥有退休金计划、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救济金、产假和病假等福利项目。
五、澳洲澳洲的员工福利制度排名全球最前列,拥有全方位的福利保障。
根据澳洲的《Fair Work Act》法规,所有员工每年可以获得四周的带薪年假,另外还拥有病假和家庭病假等。
此外,澳洲的退休金制度、产假和保险处理系统等也比较完善。
六、总结个人和公司都需要员工福利制度,好的员工福利制度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本文对全球员工福利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福利制度略有不同。
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员工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各国企业都意识到员工福利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员工福利制度不仅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还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生产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和借鉴几个国家的员工福利制度,探讨如何制定一套适合本国企业的福利体系。
1. 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美国是一个注重个人自由和竞争的国家,因此在员工福利方面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美国企业通常不提供全面的福利制度,而是给予员工相对较高的薪水和弹性工作时间。
在医疗保险方面,美国企业一般提供医疗保险计划,但是在覆盖范围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企业在弹性工作时间和激励机制上的做法。
弹性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德国的员工福利制度德国是一个以社会保障体系著称的国家,员工福利制度健全且覆盖广泛。
德国的企业普遍提供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等福利,而且经常性地对福利进行调整和提升。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在福利覆盖范围和定期调整方面的经验。
建立全面的福利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还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日本的员工福利制度日本是一个强调企业文化和员工福利的国家。
日本企业在福利制度方面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
此外,日本企业还提供员工旅游、公司宿舍等福利待遇。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企业在员工发展和培训方面的经验。
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瑞典的员工福利制度瑞典是一个强调公平和平等的国家,员工福利制度体现了这一价值观。
瑞典企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退休金等。
此外,瑞典还鼓励企业提供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让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
我们可以借鉴瑞典企业在社会保障和股权激励方面的经验。
通过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可以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稳定性;而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创造力。
2020年国内外薪酬制度研究
2020年国内外薪酬制度研究薪酬制度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对人员工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补偿的一种要素分配制度。
薪酬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激励性和企业绩效的提升。
本文将重点研究国内外2020年的薪酬制度。
首先,从国内的角度来看,2020年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薪酬制度方面,企业普遍加大了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并与薪酬相挂钩。
许多企业改革了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引入了绩效奖金、期权、股票等激励方式,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一些企业还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提供更优厚的保险、福利以及培训等福利,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而从国际的角度来看,2020年世界各国也围绕着薪酬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与研究。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等,在薪酬制度方面更加注重公平性,强调高绩效员工的激励并且降低了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以减少财富的不平等。
此外,一些欧洲国家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推行了缩短工时、休假制度等,以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生产效率。
回到国内,2020年也是一些行业薪酬制度出现了较大的变动。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在这个行业中,一些企业通过提供高薪酬和丰厚福利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同时,一些创业型企业也开始关注股权激励,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让员工与企业共享成果。
然而,2020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
许多企业受到了影响,不得不暂时削减员工的薪酬水平或者减少员工数量。
这也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薪酬制度,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贡献的评估和补偿,从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2020年国内外薪酬制度研究发现,薪酬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行业有所差异,但都面临着提高绩效和激励员工的共同目标。
在中国,企业更加注重了绩效考核和激励方式的改革,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中美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有什么区别和启示
中美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有什么区别和启示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公务员福利制度是指为了改善国家公务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提供各种形式的补助与帮助的制度。
国家公务员福利一般比较高,这是公务员成为最有吸引力职业的原因之一。
国家公务员福利的内容大体卜可以分为集体福利设施、文体福利设施以及为满足国家公务员的不同需要而设立的福利补贴。
一、中美两国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的比较1、基本工资的比较公务员分类分级制度是美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1923年,美国国会颁发《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并确立了同工同酬的薪酬原则。
1949年,美国国会修订《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
根据明确的职位分类,共分为六种工资类型:一般行政人员工资、高级行政人员工资、邮政系统人员工资、驻外人员工资、退伍军人管理委员会医务人员工资、蓝领工人工资。
这六种工资制度均自成系统,制定各自适用的工资表,实行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资制度。
比如一般行政人员的工资标准表共分18等,第1等最低,第18等最高。
第1等到第15等,每等分10级,第16等分9级,第17等分5级,第18等为1级,共165级。
最高等级是最低等级工资的9-10倍。
比较之下,我国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从2006年7月1日起,根据《公务员法》的要求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我国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是按照公务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确定的,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
按照我国公务员法规定的12个职务层次,每一职务层次分别设置若干工资。
公务员按照担任的实际职务确定相应的职务工资,职务变动以后,职务工资也会相应变化。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市场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来提 供服务,提高了效率和质 量。
福利制度法制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建立在法律基础上,保证 了公民权利的合法性和公 正性。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局限性和问题
福利制度成本高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导致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福利制度与工作关联度不高
加强监管和评估
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加强对福利政策的监管和评 估,确保福利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
3
提高劳动参与率
资本主义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劳动参与率, 鼓励更多人参与经济活动,以减轻政府财政负 担。
04
结论
对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评价和总结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早期资本主义阶段:自由放任,缺乏社会福利保障 20世纪初:开始关注社会福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缓解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和支 持,缓解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政府大量的财政投入,对 于一些高福利国家而言,福利支出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 重要负担。
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方向
1 2
优化福利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对福利制度进行优化,合理 调整福利支出结构,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支持 。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 利制度
2023-11-05
目 录
• 福利制度概述 •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 结论
01
福利制度概述
福利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福利制度的定义
福利制度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
福利制度的特点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引言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社会保障和福利救助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社会公平和提升民生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在当代社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不同形式的福利政策,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提供社会支持。
本文将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进行比较探讨。
一、福利政策的定义和目标福利政策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权益和提供社会支持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公平、增加贫困人口的福利、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服务,并提供社会安全网以应对各种风险情形。
二、福利政策的形式和范围不同国家的福利政策形式和范围存在差异。
以美国为例,其福利政策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福利援助等方面。
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等,医疗保险主要通过公共医疗保险项目Medicare和Medicaid提供。
福利援助则是为了帮助低收入人群和其他弱势群体,包括现金救助、食品券和住房援助等。
与此不同的是,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更加完善和全面。
以瑞典为例,其福利政策涵盖了医疗、教育、住房、养老金、儿童津贴等各个方面。
瑞典的福利政策非常注重全民福利,政府投入较高,同时重视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三、福利政策的融资和可持续性福利政策的融资和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融资方面,不同国家会选择不同的方式。
美国的福利政策主要是靠纳税人提供的税收和社会保险金融资。
而瑞典则通过较高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来融资福利政策。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通过增加债务来满足福利支出的需求。
可持续性是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革的加剧,福利政策的可持续性面临着挑战。
在这方面,瑞典的福利政策相对更加可持续,因为其有较高的税收收入和较低的财政赤字,同时,瑞典也在不断进行福利政策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四、福利政策的影响和评价福利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福利政策可以提升社会公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法律框架与操作手册
员工福利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法律框架与操作手册员工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法律框架与操作手册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员工福利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提供福利。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国家的员工福利制度,并探讨它们的法律框架和操作手册,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一部分:国际比较1.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美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其员工福利制度相对较少。
大部分公司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计划,而其他福利如带薪假期和子女教育支持则因公司而异。
此外,员工福利主要由公司自主提供,而没有国家层面的义务。
2.欧洲的员工福利制度相比之下,欧洲各国的员工福利制度更为全面。
例如,北欧国家如瑞典和丹麦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包括医疗保险、失业救济和儿童福利。
法国则以强制性的福利制度著称,包括带薪假期和医疗保险。
这些福利由公共机构管理和资助,雇主需要按照法定要求提供相应福利。
3.中国的员工福利制度中国的员工福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福利主要由国有企业提供,包括医疗保险和住房。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也开始提供各种福利,如年终奖金和培训机会。
虽然中国的福利制度仍有待改进,但近年来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提高员工福利。
第二部分:借鉴法律框架1.美国的法律框架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和雇主自主决定。
政府通过税务和监管政策鼓励雇主提供福利,如对退休金计划的税收优惠。
建立一个明确的法律框架,保护雇员权益同时鼓励雇主提供更多福利,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2.欧洲的法律框架欧洲的福利制度往往以法律为基础,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平性。
通过立法要求雇主提供特定的福利,确保每个员工都享有基本的权益。
这种法律框架可以作为其他国家制定福利政策的参考,同时保障雇员的权益。
3.中国的法律框架中国的员工福利制度在法律框架方面仍有待完善。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法规来规范福利制度,但整体仍需要更细化和明确。
如何进行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国际比较
如何进行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国际比较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不同国家对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要求和规定存在差异。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并吸引优秀人才,企业需要了解和比较各国的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国际比较。
一、了解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在进行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比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对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的规定存在差异,例如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险和福利的覆盖范围等。
此外,每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也会对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产生影响,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家庭观念等。
二、确定比较的指标和方法确定合适的比较指标是进行国际比较的关键。
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工资水平、加班工资、年度奖金、津贴和福利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生活成本、税务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方面的指标。
比较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结合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得出准确的比较结论。
三、收集和整理数据在进行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的国际比较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各国相关的数据。
这可以通过互联网、政府统计机构的公开数据、调查报告等方式进行。
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清晰地呈现各国的员工薪酬和福利情况。
四、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可以将各国的数据进行图表化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
五、考虑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考虑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企业的规模、行业、发展阶段等因素都会对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产生影响。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市场竞争力和员工需求,制定适合的薪酬和福利政策。
六、注意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进行国际比较时,需要注意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
薪酬和福利计划的实施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管理不当的情况。
七、持续跟踪和调整员工薪酬和福利计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进行持续跟踪和调整。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
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
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
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
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的离心力。
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福利政策成为了各个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中,福利政策的特点在于不同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政策倾向的不同。
本文将着重探讨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比较各国政策的异同,并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同国家福利政策的发展水平可能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福利政策的立足点和发展思路也会有所不同。
目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的福利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是政策范围的差异。
这里,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比较:社会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和住房保障。
在社会保障方面,法国是典型的“国家鸟笼”型福利国家,政府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保障,为每个人提供基本权力和非常完整的福利;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德国人的“保险意识”,由强有力的社会保险和国家基金共同承担,融资比例高且确保公平性;美国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相对较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了保障劳动者养老金和帮助困难家庭,但政策的覆盖面有限。
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欧洲国家的投入较高,政府向民众提供广泛的医疗保健和公共教育项目,而在美国这一方面所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较小,资源更多地集中在高端市场上。
在住房保障方面,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实行了多种租金补助制度,而美国则采用了联邦住房补贴计划的方式,以鼓励消费者购买住房。
其次是政策模式的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政策的理念、机制、以及应对形态等方面来找到每个国家的福利政策模式。
美国被认为是一个以个人为主的社会,政府不会干涉个人的生活,因此福利政策主要以个人为基础,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和自负。
英国则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对社会支出的把控,为国民提供必要的福利。
法国以大政府和中央集权为特点,为社会提供广泛的保障和公共服务。
(员工福利待遇)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任课教师:壹、命题部分依据本门课程所学内容,自立题目,完成4000字之上论文二、评分标准1、论文题目的选择在本门课程研究范围之内,该题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20分)。
2、论文整体格式符合写作要求(10分)。
3、论点鲜明、层次分明、论据充分(60分)。
4、文章有新意(10分)。
三、教师评语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
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在命题时删除。
提交试卷时含本页。
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
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
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在本页。
注4: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研究提要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追求实现“福利国家”的理念,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福利政策,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刻认识高福利政策的局限性,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福利制度。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福利国家”这壹概念是1941年由英国大主教坦普尔首先创造,但当时且未赋予确切的涵义。
直到1942年,英国发表了由贝弗里奇主持制定的《贝弗里奇报告》,而后“福利国家”便逐渐成了壹种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代名词。
“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大多是向着“福利国家”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而且部分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福利国家”这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目标。
可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福利国家”不断显露出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从预算约束、高就业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加以归纳能够得出“福利国家”的三难困境,即福利国家在之上三个约束条件中,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形成了三难困境。
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分析在全球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成为各国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议题。
不同国家对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的理解、实施方式和程度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就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在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实施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
1. 中国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之一,对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的关注度持续增加。
中国的员工福利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方面。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还提供额外的福利,如住房补贴、交通津贴和带薪年假。
薪酬制度方面,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等因素来确定薪酬水平。
然而,中国的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员工之间的差距较大。
其次,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不足,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普遍较高,而底层员工的收入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企业存在劳动法规定之外的加班和低休假安排,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压力。
2. 美国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相对较为灵活,通常由企业自主决定。
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险和失业补偿等是美国员工福利的主要内容。
大部分美国企业会提供弹性工作制度和全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带薪年假、病假和家庭假。
薪酬制度方面,美国企业普遍采用绩效考核和奖金激励制度,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
然而,美国的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保险制度高度依赖雇主,员工更换工作后面临保险转换问题。
其次,由于福利制度的弹性,一些雇主可能会削减福利待遇来降低成本,影响员工的福利水平。
此外,美国的薪酬差距较大,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普遍较高,而一些底层员工的收入相对较低。
3. 德国员工福利和薪酬制度德国的员工福利制度较为完善,注重保障员工的福利和权益。
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此外,德国企业通常会提供额外的福利,如季度奖金、带薪病假和生育假。
薪酬制度方面,德国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通常会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和绩效进行调整。
中外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中外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差异性比较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企业也逐渐与外国企业接轨。
然而,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中外企业之间还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将从员工薪酬、社会保险和补贴、假期、培训和发展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员工薪酬首先,从员工薪酬方面来看,在中国,企业往往会给予员工固定的工资,但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不同,会考虑加薪或减薪。
此外,还可能会给予年终或绩效奖金。
而在外国企业中,员工的薪酬普遍比中国企业高,且一般会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来决定个人绩效和绩效奖金的水平。
因此,在员工薪酬方面,外国企业比较注重员工的实际表现和激励机制,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二、社会保险和补贴其次,社会保险和补贴也是中外企业员工福利待遇的重要区别。
在中国企业中,员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补贴普遍比外国企业要低,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要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而在外国企业中,员工的社会保险相对比较完善,各种保险福利也比较全面,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此外,一些外国企业也会给员工提供各种补贴,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
因此,在社会保险和补贴方面,外国企业相对较为优越。
三、假期在假期方面,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员工的年假和带薪病假比较少,而外国企业员工的年假和带薪病假相对较多。
此外,在一些外国企业中,员工还可以享受额外的休假福利,如产假、陪产假、探亲假等。
因此,在假期方面,外国企业员工相对拥有更多的休息和休假福利。
四、培训和发展在培训和发展方面,外国企业同样具有一定优势。
相对于中国企业,外国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一些外国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机会。
同时,外国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在职责范围内,提供给员工更大的发挥空间,建立多样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
五、其他福利待遇最后,在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中外企业也存在一些差异。
公司员工薪资福利策略的国际化趋势与挑战
公司员工薪资福利策略的国际化趋势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员工薪资福利策略的国际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的实施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公司员工薪资福利策略国际化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的趋势1.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许多公司开始将业务扩展到多个国家,并采用全球化战略。
为了实现全球一体化管理,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薪资福利策略,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国际才智的引进与培养为了拓展海外市场,企业需要引进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在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中,如何合理地融合本地和外籍员工的待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3. 技术与信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流通,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全球各地的薪资福利水平和竞争情况,以此为参考制定更具竞争力的员工薪资福利策略。
二、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所面临的挑战1. 文化差异与法律制度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差异巨大,对员工薪资福利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所不同。
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平衡本地员工和外籍员工的权益,避免出现违反当地法律的情况。
2. 成本控制与竞争力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的实施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和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提供过高的薪资福利待遇,可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而如果给予过低的薪资福利待遇,则可能导致员工离职率增加,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3. 沟通和管理困难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的实施需要考虑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困难。
由于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待遇方式和福利要求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
企业需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方式,确保员工的薪资福利能够得到公平对待。
结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业务拓展到全球各地,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的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国际化薪资福利策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平衡成本控制和竞争力的关系,同时注重跨文化沟通和管理,以实现员工薪资福利策略的全球一体化管理。
中英社会福利制度的异同点
中英社会福利制度的异同点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渐步入改革阶段。
其一,职工福利开始分化,部分单位的职工福利通过改制或承包走向社会化。
其二,民政部门一社会福利社会化为改革方向,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推进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实现转型。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社会福利保障范围的逐步拓展,推进了社会福利制度有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
形成了家庭、社区、福利机构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
社会福利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日趋完善。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一社会服务作为广义的福利制度的概念,英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公共福利政策的覆盖面广,基础完备。
中英社会福利制度同:都包括了对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精神残疾者福利的福利规定。
中英社会福利制度异:老人福利:中国:主要有退休养老保险、健康检查、保健服务、康乐服务、社区服务等项目。
一方面,政府、社会、家庭、个人都应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老年人有权利享受特殊的社会福利。
(根据为老年人提供社会福利的单位的不同,老年人社会福利主要有收养性、娱乐性的和一般服务性的三种形式。
)英国:老人大都独住在自己家中或与家人一起过着无需援助的生活,但也有需要收容保护和治疗及护理的人。
对于老人的各种规定范围内的合理需求及保健医疗支出,包括恢复正常生活所需的支出,均通过国民保健服务免费予以提供。
有地方政府社会服务部门负责的福利服务:1、有养老院收养需要保护的老人是地方政府的义务。
2、家庭寄养。
3、家庭援助4、手足病治疗5、家庭友爱访问6、洗涤和膳食服务。
7、家庭生活用品的配备8、娱乐中心及休闲活动。
残疾人福利:中国:县级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免农村残疾人的义务工、公共事业费和其他负担等。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福利待遇)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探讨任课教师:壹、命题部分依据本门课程所学内容,自立题目,完成4000字之上论文二、评分标准1、论文题目的选择于本门课程研究范围之内,该题目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20分)。
2、论文整体格式符合写作要求(10分)。
3、论点鲜明、层次分明、论据充分(60分)。
4、文章有新意(10分)。
三、教师评语请根据您确定的评分标准详细评分,给定成绩,填入“成绩”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本页由学生填写卷头和“任课教师”部分,其余由教师填写。
其中蓝色字体部分请教师于命题时删除。
提交试卷时含本页。
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作,要求见蓝色字体部分。
注2:“阅卷教师评语”部分请教师用红色或黑色碳素笔填写,不可用电子版。
无“评语”视为不合规范。
注3:试题、评分标准、评语尽量控制于本页。
注4:不符合规范试卷需修改规范后提交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之比较研究提要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于不同程度地追求实现“福利国家”的理念,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福利政策,可是于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进行比较,有助于深刻认识高福利政策的局限性,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福利制度。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福利国家”这壹概念是1941年由英国大主教坦普尔首先创造,但当时且未赋予确切的涵义。
直到1942年,英国发表了由贝弗里奇主持制定的《贝弗里奇方案》,而后“福利国家”便逐渐成了壹种以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代名词。
“所谓福利国家,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大多是向着“福利国家”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而且部分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福利国家”这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目标。
可是,于现代化的过程中“福利国家”不断显露出自身存于的种种问题。
从预算约束、高就业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加以归纳能够得出“福利国家”的三难困境,即福利国家于之上三个约束条件中,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形成了三难困境。
面对这三难困境,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均于进行不同类型的福利政策的改革。
壹、成为福利社会的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贫富差距也很大,大量失业者、流浪汉、无业移民的生活相当清贫,尤其是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体于不断扩大。
为了让这些家庭和群体“饿有其食、居有其屋、病有其医”,美国推行了极富有针对性的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时期,60年代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扩张达到顶峰,70年代之后开始了收缩的转型进程,到了90年代克林顿的所谓“新民主党人”时期迈出了转型的关键步伐。
美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安全为宗旨设计的,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三大类项目,经过80年的实践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壹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经济发展的“保护器”、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利益冲突的“调节器”的作用,其成就有目共睹。
可是,由于制度设计的局限性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的影响,社会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和潜于危机,如“福利依赖”、“道德缺陷”、家庭危机、开支浩大、人口老化等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20世①袁群,安晓敏.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139.纪70年代国际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滞胀”困境,更使入不敷出的政府财政雪上加霜,社会福利制度成为美国朝野上下诟病的对象,从此开始了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由扩张到紧缩的转型过程。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转型受到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转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见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俩种主要政治理念的深刻影响和交互作用,以及自由主义走弱、保守主义走强的发展趋势。
奥巴马当选总统为遏制保守主义转型提供了可能,但自由主义要重振雄风依然会困难重重。
尤其于最近,由奥巴马主持的医改法案获得了通过,可是却于客观上造成了美国的阶层、政党和各个州的分裂。
于壹些学者见来,美国仍不能称之为“福利国家”,“即使美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美国仍然仅是壹个福利社会而已,而绝不是壹个福利国家,这就是欧式和美式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换言之,尽管人人均被医保覆盖,可是,欧美之间的区别于于:强制性+私人保险XX公司=美国福利社会,即市场机制主导着美国福利社会;相反,强制性+国家医疗保险=欧洲福利国家,即国家干预统治着欧洲福利国家。
”①经济情况仍然没有走出次贷危机影响的美国的社会福利改革仍是会壹直进行下去。
二、不断改革调整的英国艾德里工党政府是英国福利国家的奠基者,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保健法》是英国福利国家初步形成的标志。
按照英国福利国家体制最初确立的情况见,英国福利国家体制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之初是按照贝弗里奇设计的蓝图建构的,通常被人们称之为贝弗里奇模式。
这壹模式比德国俾①郑秉文.从奥巴马医改看美国与欧洲福利制度差异性[J].红旗文稿,2010(8):36.斯麦模式、美国的新政模式均要广泛,它强调福利不应只和贫穷和饥饿连于壹起,也不仅仅是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而是对个人福利是社会集体的责任理念的强调。
贝弗里奇模型有四个主要的特征:(1)是将选择式的社会保险扩充到普享式,不只工人或就业人口才能够享有福利,只要是国民均有权利被涵盖于社会保险或社会安全制度内;(2)保险给付应是均壹费率,保险费也是均等费率;(3)国家最低生活标准保障,不再只是给予有限的公共救助,而是维持国民最低基本生存;(4)以保险费支付为主,而非税收支付原则。
福利国家的构想和艾德里政府的福利政策迎合了战后英国人的需求,但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也部分预示着福利政策本身也可能成为双刃剑。
英国的福利制度模式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社会民主体制,80~90年代的自由主义体制和新世纪以来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下的工党选择主义(相对于普遍主义而言)体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结合福利国家的三难困境来见,英国自1976年工党政府被迫放弃无法实现的充分就业目标以后,随着对福利开支约束的增强,英国福利国家体制逐渐开始由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向新自由主义模式转变。
于撒切尔时期的自由主义和布莱尔时期的工党选择主义之间,前者更强调收缩国家的职责以,削减福利支出(尽管没有、也不可能实现),甚至以牺牲公平来实现效率,而后者则更强调增强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工作福利,于政府和社会实施“公助”的同时,增强公民的“自助”。
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对福利政策进行了改革,主要做法是减少福利方面的支出,这个政策的效果仍要试目以待。
三、走向全面保障的日本福利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于初期出现了众多的战争受害者和被遣送回国的战俘及家属,政府为了救济他们居无定所、生无所依的贫困生活,开始制定、实施以救贫、扶贫为中心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创设了社会福利法人、社会福利事务所。
战后50年,尽管日本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发展和充实,可是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宗旨和政策且没有随之产生变化,仍然拘泥于救贫、扶贫的框架。
于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的今天,日本开始面临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人口结构老化和婴儿出生率低下等诸多新的问题。
和此相随,日本国民对于社会福利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对单纯的救贫、扶贫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感到满足,而是对国家的社会福利表现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旧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国民对社会福利需求的不断增加,出现了国家必须对旧的社会福利结构进行全面改革的局面。
当今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不再拘泥于救济扶贫的制度框架,开始探索创建满足全体国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的《有关社会福利基础结构变革》的总结方案指出了这场变革的必然性和方向性。
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老年人见护保险制度”显示出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措施向签约方式转变的新趋势。
四、自我校正中的德国经过二战后的黄金发展阶段,“德国福利国家模式”曾被普遍认为是成功的经济和就业政策的代名词。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增长疲软、失业率不断增加,“德国模式”受到质疑。
于全球化和欧洲壹体化的外部压力以及国内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内部压力下,具有传统社会保护色彩的德国福利国家模式正于通过进行现代化改革,从困境中寻求新出路。
面对存于的困难和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福利国家通过制度调整进行自我校正。
制度调整是壹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宏观经济管理、劳资关系、税收政策以及劳动力市场规制不同的政策领域。
为实现福利国家的现代化,德国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社保制度的结构性调整;采取了积极的方法应对失业,促进灵活就业;改革社保金融体制,减轻国家了的责任;削减社会保障计划,降低社会保障水准;接受政策建议向最佳实践(英、法)学习。
之上改革取得了壹定的成效,但同时也证明了单纯的“福利国家”且不是壹劳永逸的完美政策。
五、危机四伏的法国福利政策法国的福利体制是壹种建立于公民权力和基本需求基础上的福利体制,国民新增财富的很大壹部分被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
随着社会保障的普及、扩大和发展,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法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这主要是壹种体制结果。
壹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广,不论是法国公民仍是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不管其从事什么工作和居住何地,也不管其是否就业,均享有社会保障;二是社会保障的内容广,从生、老、病、残、死到失业、多子女、单亲家庭、待业青年、低收入家庭等等,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退休人员比重较高,家庭补助项目较多,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更加广泛,对缺乏竞争力的贫弱人口补助较多。
到1995年底,法国社会保障收支的赤字累计已达2300亿法郎,1994年和1995年俩年的该项赤字分别为548亿法郎和640亿法郎,1996年法国的各种税收和社会保障分摊金(相当于社会保障税)加于壹起,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成为世界上税负最重的国家之壹。
①1995年11-12月,法国因政府公布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案而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大罢工,这次大规律的社会运动造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引起法国知识界的深刻反思,罢工的直接起因①法国1996年6月16-18日《欧洲时报》。
虽然是法国右翼于贝政府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法案,实际上却反映了欧洲福利国家普遍面临的社会危机或深刻的社会变动,以及理论于解释这种危机和变动上的乏力。
由之上比较能够见出,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均出现了壹定的问题。
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必然产生由高度福利化而造成的“财政和道德双赤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