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资料

一、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

1. 考古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前(before 500

BC),依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

2.物候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至500年(500BC—

1400AD),根据物候、文献与考古实物记载;

3.方志资料时期:距今500年前(since1400),

利用地方志;

4、仪器观测时期:1900年以来才开始使用,通过

仪器观测气象。

二、哪些生物可以反映气候变暖:以栎树为代表的阔叶乔木、长于江淮地区田间沼泽的水

蕨孢子、发现喜暖湿,栖于沼泽地的梅氏麋鹿(“四不像鹿”)、桤(QI)木、獐、竹鼠和貉、喜暖动物遗骸:孔雀、猕猴、大熊猫、苏门犀、亚洲象、水鹿、青冈栎、栲树为主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象、犀等生活在热带的动物遗骸、云杉、虎豹犀象、竹林和梅树

三、四渎:江、河、淮、济

四、黄河下游水道变迁概况:

1、西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河道

“山经大河”、“禹贡大河”、“汉志大河”

2、东汉至北宋后期的黄河下游河道

东汉王景河、北宋黄河北流和东流及二股河

3、金、元黄河下游河道(元代贾鲁治河)

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决口在河南省滑县的李固渡。此后黄河由泗入淮为常。(东北——东南)

4、明代黄河下游河道(潘季驯治河)结束了黄河趋向由淮入海的历史

5、清代黄河下游河道(靳辅治河)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今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挟大清河入渤海,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6、1938年黄河花园口大堤决口

五、黄河起源: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

六、长江起源: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

七、长江险在哪里:荆江。

荆江专指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岳阳城陵矶,全长400公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两段因地貌形态不同,河床演变模式各有差异。

下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长247千米。由于水流缓,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段河床高出地面,亦成为“地上河”,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八、湖泊的古今名:云梦泽—江汉平原之内;“彭蠡泽”—鄱阳湖;太湖—震泽”、“具区”

九、海侵:又称“海进”,是陆地缓慢下降,海水侵入陆地现象,海进时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第四纪中,常与间冰期相关;

十、海退:指陆地上升海水后退现象。海退时大陆范围逐渐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后撤,第四纪中,海退常与冰期相联系;海塘(抗潮人工堤岸);

十一、

渤海湾海岸是指今黄河口与滦河口之间的

岸线。这段岸线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是黄河和滦

河,特别是黄河水沙运动及其他因素作用的结

果。现在的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

故道后经过上百年的堆积而形成的。

天津历史上有“直沽”之称。海河是天津的母

亲河(狮子林桥三岔口,即南运河、子牙河、北

运河)

十二、

长江流域内植被条件好,水量十分丰富,含沙量

较黄河小。加上支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有分泄洪水和泥沙的作用。而且宽阔的江面,风

疾浪急,可以减缓泥沙沉积的速度。因此,长江

泥沙的堆积及长江三角洲的发育与黄河不尽相

同,主要表现为速度较黄河缓慢得多。

相传战国时今上海一带是战国“四公子”之

一春申君封邑,故上海简称申。历史上今吴淞江

因今青浦县东北的沪渎垒而称沪渎,故上海也简

称沪。

宋末在今上海城区设立上海镇,至元二十九

年(1292年)在今上海城区设立上海县,距今

只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年轻而充满生气的

城市。

十三、

珠江三角洲(沙田平原)的范围有广义的珠江三角

洲和狭义的珠江三角洲两种解释。广义的珠江三角

洲是指西江肇庆羚羊峡以下,北江芦苞以下,东江

石龙以下,流溪河江村以下,潭江开平以下的冲积

平原以及部分的丘陵、台地,面积约10000平方公

里。狭义的珠江三角洲是指由东、西、北三江冲积

而成的复式三角洲,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广州古称“楚亭(庭)”,这个楚亭在今珠江漏

斗村。广州又别称“羊城”、“穗城”。

广州见于准确记载的历史于秦代,为南海郡治

番禺。今广州已由一个海港城市演变成一个内河城

十四、沙漠形成时期:

地质时期:1、塔克拉玛干沙漠2、巴丹吉林沙漠

4、腾格里沙漠

5、柴达木盆地沙漠及风蚀地

历史时期: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 乌兰布和沙漠(蒙语“红色公牛”)7. 毛乌素沙地,

8. 科尔沁沙地,9. 呼伦贝尔沙地

十五、正史地理志[沟渠志]、方志[图经、全国总志、一统志;省通志、总志;各府州郡县志]、山水志、游记等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古今方舆书目》顾祖禹

1、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地理书是《山海经》

2、现存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区域地理著作,启自《尚书·禹贡》

3、西汉班固作《汉书·地理志》起,成为各朝断代正史地理志)的开创,《后汉书·郡国志》、

《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旧五代书·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余《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以及《新元史》、《清史稿》)均称《地理志》。

4、西汉至东晋以来,出现《越绝书》、《华阳国志》等区域地理名著(历史、地理、人

5、北魏郦道元将《水经》、《水经注》的研究形成了“郦学”派,

6、方志,图经也是志书的一类,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方舆胜览》

7、一统志:《大元大一统志》、《元一统志》、《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寰宇通志》、《大明一

统志》、《大清一统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

8、古代沿革建置必须参考的典籍:《读史方舆纪要》《嘉庆重修一统志》

9、《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之坤舆典、山川典、职方典。

10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按省编排,提供各地现存明清方志及收藏地情况。

十六、古地图:古地图亦称传统舆图或舆地图,是指近代西方测绘技术传入中国之前,用中国传统绘制舆图的方法,由当时人绘制当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而存留至今的地图。一般以1911年为下限。

十七、谭其骧所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正是在杨守敬绘《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基础上,综合现代测绘技术手段,对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质量作了整体的提高。

十八、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的三个阶段(两千年三循环):

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800年,两级制变成三级制;

2、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历时700年,重复了从两级制变成三级制的循环;

3、元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历时650年,多级制简化到三级制,以至短时的二级制。

十九、

九州:战国时,各国都努力向外开拓疆域,

修筑长城。后世常常爱用的“天下”观念也

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是对战国时各国疆域

的总称。中国早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

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所记载

的“天下疆域”:“芒芒禹迹,化为九州”,

亦以春秋战国之际为蓝图。“天下”就是“九

州”,“九州”的涵义实际是代表当时中国人

视野中的天下九大地理单元。

二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